玉石之分古代玉石艺术26页PPT

合集下载

古玉种类大全

古玉种类大全

古⽟种类⼤全收藏门公众账号:sc-men。

点击上⽅蓝⾊字“收藏门”关注本平台!回复:瓷器|青花瓷|景德镇瓷|书画|佛像|古⽟|⽟器|清代⽟器|⽟雕|古珠|⽟⽯|翡翠|和⽥⽟|绿松⽯|南红|天珠|琥珀|蜜蜡|⼿串|海南黄花梨|⼩叶紫檀|菩提|⾦刚菩提|凤眼菩提,可了解更多相关收藏知识! 中国从原始社会开始⽣产⽟器,随着社会⽣产⼒的发展,逐步形成了独⽴的专业,多集中于畿、都⾢。

⾃宋⾄清,苏州成为全国性的制⽟中⼼。

历代王室朝廷皆设有⽟器作坊,进⾏⽣产。

因⽟硬度较⾼,加⼯时需要特殊的⼯具和⽅法,故加⼯过程⼤体有选料、画样、锯料、做坯、打钻、做细、光压、刻款等若⼲⼯序。

仿古⽟还要增加“致残”和“烧古”等⼯序。

奴⾪社会治⽟以青铜⼯具为主。

封建社会由青铜⼯具逐步变为钢铁⼯具。

⽯英砂硬度⾼于⽟,因此⾃古⽤于磨⽟,⼜名“解⽟砂”。

当⽆齿锯前后推拉或鉈、钻旋转接触⽟材时,放进⽤⽔调匀的⽯英砂,随⼯具运动⽽琢磨成器。

⽟器的造型、花纹都是靠这种⽅法制成。

⽟圭: 古⽟器名。

古代帝王、诸侯朝聘、祭祀、丧葬时所⽤的⽟制礼器。

为瑞信之物。

长条形,上尖下⽅,也作“珪”。

形制⼤⼩,因爵位及⽤途不同⽽异。

《周礼·春官·典瑞》有⼤圭、镇圭、桓圭、信圭、躬圭、⾕璧、蒲璧、四圭、裸圭之别。

周代墓中常有发现。

⽟笏: 上朝时所执的⽟制⼿板。

即“珽”。

《礼记·⽟藻》:“笏:天⼦以球⽟,诸侯以象,⼤夫以鱼须⽂⽵。

”注:“球,美⽟也。

” 镇圭: 古代朝聘所⽤的信物,王执镇圭,为六端之⼀。

也作“镇圭”。

《周礼·春官·⼤宗伯》:“王执镇圭。

”注:“镇,安也,所以安四⽅。

镇圭者,盖以四镇之⼭为瑑饰,圭长尺有⼆⼨。

” 命圭: 帝王授给⼤⾂的⽟圭。

《左传》僖公⼗⼀年“赐晋侯命”注:“诸侯即位,天⼦赐之命圭为端。

”《周礼·考⼯记·⽟⼈》:“命圭九⼨,谓之桓圭,公守之;命圭五⼨,谓之信圭,侯守之;命圭七⼨,谓之躬圭,伯守之。

玉器各专业知识培训ppt课件

玉器各专业知识培训ppt课件
择货品: (4)购买决策: (5)购后评价:
46
四、销售常用语
作为珠宝行的员工,使用规范、专业 的销售常用语,不但可以树立品牌形象, 能够建立顾客的购买信心。因此,要求每 一位营业员使用以下常用语。
47
1、顾客进店时的招呼用语:
“您好!”“您早!”“欢迎光临!”“您需要些 什么?(我能为您做些什么?)”“请随便看 看。”“请您稍侯。”“对不起,让您久等 了。”“欢迎您下次光临,再见。”
29
4. 古玉是不需要开光的,所以不要被骗 5. 玉和人在一起是要看缘分的, 有缘玉就
能养人, 无缘人就会有灾 6. 玉可以送, 可以买, 但不能白要人送的。
你白拿了别人送的玉,那玉并不是你的保 护神。反而说难听点,是你在帮人挡灾
30
7. 新玉对主人很挑的,不会轻易成为谁的 玉,所以刚开始佩戴新玉的时候都会有些 磕磕绊绊,总会不顺。但是如果你在不顺 的时候还是没有离开它,过段时间他就会 承认你,然后开始庇护你
颜色:褐色、青色、 杂色、黑色、绿色、 黄色、白色、红色。
其中红独山玉又称 “芙蓉玉”。
15
绿松石的传说
在竹山绿松石的主要产地之一的宝丰镇, 有山名曰女娲山,相传是女娲炼石补天之 地。《淮南子?览冥训》最早记载:“女娲炼 五色石以补苍天。”而《史记?五帝本纪》记 载:“娲,古神圣女,化万物者也;女娲炼 石补天,又女娲山在郧阳竹山县西,相传 炼石补天处”。所谓“五色石”就是绿松石, 绿松石因所含矿物成分差异,分为白绿碧 黑黄五色。
明代:玉雕的趋向是进一步走向世俗化。 玉制壶杯出现,并与日俱增。此期玉雕具 有时代风格,刀法粗犷有力;出现“三层透 雕法”,镂雕十分精细。
23
玉器发展的顶峰及衰落——清代

玉石鉴赏(上)-PPT

玉石鉴赏(上)-PPT
弧面琢型:表面突起、截面呈流线性。主要用于不 透明和半透明、或具有特殊光学效应(如变彩、猫 眼、星光等效应)的宝玉石。
34
宝石的切磨款式
刻面琢型:由许多刻面按一定的规则排列。适用于 所有的透明宝石。
35
钻石
黄玉
宝石的切磨款式
链珠琢型:用于珠串的规则(圆珠、圆柱、棱柱等) 或不规则形状的小件宝石。适用于玉石及中低档宝石、 如玛瑙、绿松石、孔雀石、及某些有机宝石。
猫眼效应:切磨后的宝石,弧面上可见一条明亮并 具有一定游动性(闪光或活光)的光带,与猫的眼睛十 分相似,宝石学中把这种现象冠以“猫眼效应”。
25
星光效应:在光线照射下,弧面形宝石表面呈现出 两条或两条以上交叉亮线,犹如夜空闪烁的星星, 称为星光效应。 常见四射星光(两条光带相交)、六射星光(三条 光带相交)和十二射星光(六条光带相交)。
19
透明度:透过光的性质
透明度从透明到不透明,有3级分类法(透明、半 透明、不透明)和5级分类法(略)。
大部分单晶质宝石是透明的,大部分多晶质宝石 (玉石)半透明和不透明的。
20
色散:把白光分解成光谱色称为色散。色散效应使 得宝石出现彩色甚至“火彩”(如钻石)。
宝石的色散随折射率的增高而加强,但也有少数例 外。
本次讲座,主要讲天然单 晶质宝石(宝石)和多晶质 宝石(玉石)。
5
自然界的矿物3000多种,其中具有 美观、耐用、稀少又适合加工作为 宝石的,只有100多种。而这百余 种宝玉石矿物中,对于珠宝行业 (珠宝首饰商)来说,从流行性和 产值2方面,只有约20种左右是最 重要的(所谓常见宝石)。
6
影响宝石价值的因素 品种、质量、重量、工艺、其它
17
其他常见光泽: 油脂光泽:表面不完全平滑造成。如石英的断面、 有些翡翠和和田玉的磨光面也有油脂光泽的效果。 蜡状光泽:与油脂光泽和树脂光泽类似。

中国古代玉器(三)PPT课件

中国古代玉器(三)PPT课件

玉蝉 明 水银沁
玉蝉 清 钉金沁
(二)出土特征
• 长期埋入墓葬里的玉器, 一方面受到地理环境的 影响,一方面与其它的 器物相接触,出土时的 现象与未入土的玉器不 同,这种出土时所具有 的各种特征,俗称“生 坑”。
• 常见的出土特征有附着 物、白化、玻璃光等。
• 1、附着物
• 出土玉器常见的附着物 有泥土、铜锈、铁锈、 朱砂、丝织品残迹、黑 色有机质及一些不明物 质等。
捣 砂 图
开 玉 图
(2)开玉: 开玉,即去除围岩、切割玉料的工序。
(3)扎碢:
扎碢是利用碢具(圆形薄盘状的砣具)解玉成 方块或方条,经过设计、画样后,大片裁去多 余玉料使玉器粗具雏形。
扎 碢 图
(4)冲碢: 利用宽缘的碢具 冲去玉料的直边 棱角。
冲碢图
(5)磨碢: 利用碢具初步打磨玉器,使器表
磨 碢
• 管具有单向管钻和双向对钻两 种方式,管具所钻的孔径较大, 一般为2~15厘米左右。
玉 剑 格
西 汉
玉斧 新石器时代晚期
玉 管




















齐家文化玉料上留下的管钻痕迹

三、古玉的造型制作——形
• (一)蹄形器
• 蹄形器是新石器时 代红山文化特有的 器物,造型上大下 小,中空无底,上 端作椭圆形斜口状。
透 花
透花也就是镂空花纹,以“搜 弓”

为主要的工具。
(10)打眼: 打眼类似打钻,用桯钻和管钻工具 进行。
打 眼 图

(11)清底上光:

中国古代玉文化常识讲座之礼玉系列PPT

中国古代玉文化常识讲座之礼玉系列PPT
28
29
30
5、玉璜(huáng)
31
是一种圆心略缺的半圆形片状 物,两端各有一孔,《说文》 释璜:“半璧也”。但实际上 大多数璜仅三分之一璧 。
32
璜也是六器之一,且是其中样 式最繁硕、数量最多和流行时 间最长的一种礼乐玉器。做璜 的玉材要求其颜色为黑色,璜 是礼北方的器物,《周礼·春 官·大宗伯》载“以玄璜礼北 方。”
1
复习——还能记得它们 的名字吗?
2
3
4
5
6
7
8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祭祀与保土卫疆的事同等 重要。
9
古人无法解释的玉石的美使他们将玉视为 自然界的神奇产物而顶礼膜拜,认为玉可 上达天地鬼神,是至坚、至宝、通灵之物, 赋予玉以祥瑞的象征,所以,古代的礼器 多数是用玉石制成。“藏礼于器”。
33
此外,玉璜也作为佩饰物。
34
玉璜最早见于新石器时期的河姆渡文化遗 址中,一直流行至唐代。新石器时代的玉 璜制作简单,琢磨不规整,大多光素无纹, 造型有长条、扇面、半璧、桥形等。
35
良渚文化时期的玉璜多为半璧形,表面开 始装饰图案,纹饰多为阴线细刻的神人兽 面复合纹。
36
商周时代,玉璜的造型多为三分之一璧, 制作水平进一步提高,造形规整,琢磨平 滑,边角整齐,多采用双勾手法雕刻花纹。 饰纹题材有龙首、鱼等,极为精致。
48
珑始见于新石器时代的红山文 化,随后在龙山文化、良渚文 化等也有发现,新石时期的玉 珑形状与现代的龙形有较大的 差别,但直到西周,珑形主要 是“C”字形为主,但各个时期 的饰纹有所差别。
49
从战国时代开始,玉珑展现出 多姿多彩的风貌,总体大致可 分为三个大类,一类是“W”形 珑,第二类是“S”形珑,第三 类是组合珑。这种格局一直延 续到汉代。

玉器PPT课件

玉器PPT课件

清代玉器造型存在 仿古和创新两种情况, 仿古玉器以仿汉玉为 主流,造型方面与古 器无太多变化,其创 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仿 生写意玉器方面。
.
16
三 四大名玉
• 新疆的“和田玉”、 • 河南南阳的“独山玉”、 • 陕西西安的“蓝田玉”、 • 及辽宁岫岩的“岫玉”。
.
17
羊脂白玉
和田玉根据玉色可分 为五大色系:一白 ,二 黄,三碧,四墨,五糖。 多数为单色玉,少数有 杂色。
题材上有了新的内容、非常广泛 。 造型上不再刻意追求对称,而是把握总体的均衡,且写实风格 更加强烈。 雕刻手法多样,透雕更加普遍应用、细腻精致。 纹饰复杂多样。
.
11
玉龙形佩 西汉后期
汉 玉仙人骑天马摆 件
.
青玉飞天 唐
12
玉 八 瓣 花 形 杯
此器胎薄质美,做工精细,是唐代玉立雕器皿中绝
无仅有的一件极珍贵的标准器。此杯玉料呈白色,
.
3
发展历程
(一)新石器时代——简单玉雕时期 (二)夏、商、周、春秋、战国——玉石
工艺时期 (三)汉、唐时代——玉雕装饰盛行期 (四)宋、元时代——玉雕飞跃发展期 (五)明、清时代——玉雕鼎盛期
.
4
1新石器时代——简单玉雕时期
原始玉器按其功能和造型分为: 一礼玉:如琮、璧、圭等。表现为规矩、对称、稳定的造型; 二饰玉:主要为动物和鸟兽造型,或有装饰趣味的图案雕饰,
▪ 历代皇室和显贵都视蓝田玉为珍宝,秦始皇曾用蓝田玉做玉玺, 杨贵妃的玉带也是蓝田玉。
▪ 传说当年李隆基送给杨玉环的爱情信物就是蓝田玉 , 由于它的 纹理结构像冰块撕裂一样 , 所以后来人们用杨玉环的小名芙蓉 来命名 , 也叫“冰花芙蓉玉”。

中国玉器概论课件

中国玉器概论课件

一、常见的重要纹饰1整齐、2、乳丁纹:凸起的乳突状圆钉。

是最3、云雷纹:连续回旋形线条构成的图案。

圆形转角的称云纹;方形专角的称雷双线云纹4、蒲纹: 成排密集排列的六角形格子纹饰。

常见于战国秦汉时期的玉璧上。

6神人兽面纹二、剪影状动物纹饰象什么动物就叫什么纹饰。

其内往往有谷纹、云纹等纹饰。

如龙纹虎纹凤三、几何形纹饰由曲线或直线构成的几何形图案。

如皿纹鳞纹圈纹弦纹绹纹波浪纹漩涡纹菱形纹折线纹平行线纹等。

四、人面纹包括人物纹饰或人首纹饰。

如玉舞人、妇人、翁仲、仙女、汉人、胡人等(图略)。

五、工艺与组合纹饰第四章历代古玉器总体风格特征本章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分析、介绍各个历史朝代古玉器的总体特征,包括玉器的品种数量、玉质、形制、纹饰和工艺等特征。

为鉴赏玉器提供基础。

一、玉器孕育阶段--距今5000年前二、成熟阶段的玉器--中国玉器发展的第一个高峰三、二里头文化的玉器四、焕然一新的商代玉器--中国玉器发展的第二个高峰五、不该忽略的西周玉器六、风格各异的春秋玉器七、嬗变时代的战国玉器--中国玉器发展的第三个高峰八、弃旧图新的汉代玉器--中国玉器发展的第四个高峰九、漫长的沉寂期--魏晋南北朝玉器十、开玉雕之新风--隋唐玉器十一、缓慢的复兴进程--宋元明玉器十二、登峰造极的清代玉器--中国玉器发展的第五个高峰鹰鸡骨白色透闪石玉凌家滩出土二、成熟阶段的玉器--中国玉器发展的第一个高峰。

三、二里头文化的玉器四、商代(晚商)玉器——中国玉器发展的第二个高峰五、不该忽略的西周玉器六、风格各异的春秋玉器七、嬗变时代的战国玉器——中国玉器发展的第三个高峰背景:战国时代位公元前475年-前221年,共254年八、弃旧图新的汉代玉器——中国玉器发展的第四个高峰4.8cm 仪仗器老土大红沁色长:5cm 市场参考价:21000元九、漫长的沉寂期——魏晋南北朝玉器。

古玉明代玉器精品PPT课件

古玉明代玉器精品PPT课件
第八节
天坛
一、概述
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 称帝,建都南京,国号“明”。
太祖 1368 - 1398 惠帝 1398 - 1402 成祖 1402 - 1424 仁宗 1424 - 1425 宣宗 1425 - 1435 英宗 1435 - 1449 代宗 1449 - 1457 英宗 1457 - 1464 宪宗 1464 - 1487 孝宗 1487 - 1505 武宗 1505 - 1521 世宗 1521 - 1566 穆宗 1566 - 1572 神宗 1572 - 1620 光宗 1620 - 1620 熹宗 1620 - 1627 思宗 1627 - 1644
《真赏斋图》(局部)文徵明
《庐山高图》沈 周
《落霞孤鹜图》唐 寅
宋、元的现实主义雕塑至明代因无文人干预,每 况愈下,最后与建筑结合。与文人联系密切的雕刻 家转作雕刻珍玩以供鉴赏,因而,玉器工艺与绘画 ,雕塑同样地走向拟古主义道路。
明代初期(洪武-天顺,公元1368一1464年) 玉器尚求精工,尤其宫廷用玉更是如此。汪兴祖 墓出土云龙带板,朱檀墓(洪武二十二年,公元 1389年)出土白玉葵花杯以及清宫旧藏白玉镂雕蟠 龙纹带环都是明初玉器的佼佼者,从中尚可看出宋 元遗风。
明代宝玉石业发展的最 大特点是高档宝石的大量 应用。
明清两代玉器离开宋、 元的形神兼备的玉器艺术 轨道,走向工艺化、装饰 化、商品化、鉴赏化的拟 古主义的道路。
白玉大雁纹璧
拟古主义的根源在于宋、元,宋代末期如何将现实 主义的艺术方法继传成为当时艺坛上的焦点问题,士 大夫对宋代写实倾向不满,反对形似,力主神似,提 出“文人画”,主张将书法引入绘画,以书法的规律和 笔法作画,代表性人物是著名文学家、大书法家苏东 坡和喜作云山的米芾二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