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药的浸提分离与纯化

合集下载

中药中有效成分的提取纯化方法

中药中有效成分的提取纯化方法

中药中有效成分的提取纯化方法中药中的有效成分是指具有药理活性且对人体有疗效的化学物质,其提取和纯化是中药研究和开发的重要环节。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纯化方法。

1.水提法水提法是中药有效成分提取的常用方法之一,适用于水溶性成分的提取。

一般可以采用浸提、冷煮法、热煮法等方式进行水提。

浸提是将药材浸泡在适量的水中,使其成分溶解到水中;冷煮法是在室温下将药材与水一起放入容器中进行提取;热煮法是在加热条件下,将药材与水一起煮沸提取。

水提法提取的水提液可以进一步进行浓缩、净化和干燥等工艺步骤以得到纯化的有效成分。

2.有机溶剂提取法有机溶剂提取法是提取中药有效成分的常用方法之一、有机溶剂如乙醇、甲醇、醚类等可以与中药中的有效成分发生物理或化学作用,使其溶解到有机溶剂中。

一般可以采用浸提、渗漉、浸渍等方式进行有机溶剂提取。

提取过程中,还可以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微波辅助提取等技术来加速提取过程。

有机溶剂提取的提取液可以通过蒸馏、浓缩和干燥等工艺步骤得到纯化的有效成分。

3.萃取法萃取法是一种通过有机溶剂的多次萃取来提取中药有效成分的方法。

一般采用的有机溶剂有醚类、醇类等。

首先将药材与有机溶剂混合,经过多次摇匀和分离,使有机溶剂中的有效成分逐渐增多。

最后通过蒸馏、浓缩和干燥等工艺步骤得到纯化的有效成分。

萃取法具有提取效率高、提取时间短等优点,适用于中药有效成分的大规模提取。

4.分离纯化方法提取得到的有效成分通常含有多种物质,需要进行分离纯化才能得到单一有效成分。

常用的分离纯化方法有:(1) 薄层色谱法 (Thin-layer chromatography, TLC):通过在薄层上施加样品使样品中的组分在薄层材料上沿毛细力向上升动而分离,再用相关试剂显色来确定有效成分的位置。

(2) 柱层析法(Column chromatography):将提取液经过特定填料装填到柱中,根据成分的亲和性差异,在流动相的作用下使其分离。

浸提、分离和纯化

浸提、分离和纯化



75%:杀菌、精制浸提物 ;

90%以上:提取挥发油等、树胶、 树脂等杂质 挥发性,易燃性,生产中注意安全保 护; 价格较贵
故以满足浸提目的的适当浓度即可 。
3、乙醚、氯仿: 仅用于有效成分的提纯、精制
4、丙酮、石油醚:动物药或药材的脱 水或者脱脂剂,不宜做制剂溶剂
三、浸提辅助剂: 加入浸提辅助剂目的: 增加浸提成分的溶解度; 提高浸提效能; 增加稳定性(制剂,药液); 去除或减少某些杂质。
• 提取原理:超声波热学作用机制:超 声波以每秒数以万计的高速振动在液 体中传导,推动介质的作用使液体和 溶质的分子间产生无数微小真空气泡, 造成空穴效应(CAVITATION),这种 无数微小的真空气泡受压爆破时,会 产生强大的冲击力,溶质细胞分子破 裂解散其内聚力。
第三节 分离与精制
分离—固液分离 分离精制目的: 达到较纯有效成分 (部位)、杂质少、体积小的目的。 分离精制的方法: (一)沉降 (二)离心 (三)滤过
特点:溶剂动态、良好浓度差,故浸
出完全 、溶剂用量少 适用:贵重、毒性、含量低的药材、 流浸膏、酊剂 不适用:新鲜、易膨胀药材、无组织 结构者;不宜用水为溶剂
渗漉方法:
1、单渗漉法:单个渗漉装置 2、重渗漉法: 多个渗漉装置串联排列, 溶剂 连续通过各渗滤筒柱,故可提 高效率、节约溶剂、渗漉量 少。
第一节 概 述
药材成分与疗效的关系 有效成分(部位) 保留
辅助成分 药材成分 无效成分 ×
组织成分 ×
第 二 节
浸 提 原 理 与 影 响 因 素
浸 提: 采用适当的溶剂和方法将中 药材中有效成分或部位浸出的操作。 浸提目的:提取中药材中有效物质
一、中药浸提过程 :

中药的提取与纯化技术研究

中药的提取与纯化技术研究

中药的提取与纯化技术研究中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药理活性成分,并且在临床应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发挥中药的药效,我们需要对中药进行提取与纯化的技术研究,以获得高纯度、高效力的药物成分。

本文将对中药的提取与纯化技术进行探讨。

一、中药提取技术中药提取技术是指将中药中的有效成分从植物材料中分离出来的过程。

常用的中药提取技术包括水提法、醇提法、超声波提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等。

1. 水提法水提法是指使用水作为溶剂,将中药材料浸渍在水中,通过温度、压力、浸渍时间等因素进行提取。

水提法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对环境无害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中药提取过程中。

2. 醇提法醇提法是指使用有机溶剂如乙醇、丙酮等作为提取剂,将中药材料浸泡在溶剂中,通过搅拌、浸泡时间等条件提取有效成分。

醇提法能够提取到一些水溶性较差的成分,但相对于水提法来说,成本较高,对环境也存在一定影响。

3. 超声波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是利用超声波的机械作用和热效应,通过在溶剂中形成空化现象,促进中药有效成分的释放和提取。

超声波提取法具有提取效率高、时间短、操作简单等优点,但设备成本较高。

4. 微波辅助提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是通过微波辐射对中药材料进行加热,使其中的有效成分溶解到溶剂中。

微波辅助提取法具有提取效率高、时间短、选择性好的特点,但也存在辐射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

二、中药纯化技术中药纯化技术是指对提取得到的中药有效成分进行纯化和分离的过程,以获得纯度更高、活性更好的药物成分。

常用的中药纯化技术包括凝胶过滤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逆流色谱法等。

1. 凝胶过滤法凝胶过滤法是通过将中药提取物通过凝胶柱或凝胶膜进行过滤,利用溶质与凝胶之间的分离效应,将杂质去除,从而获得纯净的中药成分。

凝胶过滤法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等优点,适用于中药提取物的初步纯化。

2. 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将中药提取物溶解在流动相中,在高压下通过固定相进行分离和纯化的技术。

中药材的分离纯化和组分鉴定

中药材的分离纯化和组分鉴定

中药材的分离纯化和组分鉴定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中药材的研究及利用也越来越深入。

中药材中含有许多复杂的成分,其中很多具有药物活性。

因此,对中药材进行分离纯化和组分鉴定,可以大大提高中药的药效和安全性,推进中药现代化进程。

一、中药材的分离纯化中药材的分离纯化是指将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从其他无用成分中分离出来,使其纯度更高,达到药用标准。

常用的分离纯化技术有如下几种:1. 溶剂萃取法:利用溶液中成分的溶解度不同,通过适当的有机溶剂萃取出需要的成分。

2. 水蒸气蒸馏法:利用不同成分的沸点不同,将需要的有效成分分离出来。

3. 薄层层析分离法:利用不同成分在涂在玻璃板上的硅胶、纤维素、氧化铝等吸附剂上的吸附性不同,进行分离纯化。

4.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利用高效固定液相对混合物进行分离,通过不同成分的保留时间进行分离纯化。

以上几种技术可以针对不同的中药材进行分离纯化,使中药材的有效成分得到提取和纯化,从而提高其药效和安全性。

二、中药材的组分鉴定中药材的组分鉴定是指对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进行鉴定和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中药材的药物作用,推进中药现代化。

常用的组分鉴定技术有如下几种:1. 紫外光谱法:利用电子跃迁所产生的吸收光谱进行组分鉴定。

2. 红外光谱法:利用物质分子振动产生吸收和发射光谱进行组分鉴定。

3. 质谱法:利用样品中的化合物分子在高温下断裂成小分子离子,通过匀速加速的作用下,使其越过电场,形成带电离子,再通过磁场进行分离、聚焦和检测,从而得出其分子量和化学式。

4. 核磁共振法(NMR):利用物质中核在磁场环境下产生的共振信号进行鉴定。

以上几种技术可以很好地鉴定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并了解其化学性质及药效,为中药现代化提供有力的支持。

总之,中药材的分离纯化和组分鉴定是中药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可以提高中药的药效和安全性,推动中药的发展。

未来,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中药材,不断开发新的研究技术和方法,以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健康需求。

中药提取的工艺流程

中药提取的工艺流程

中药提取的工艺流程中药提取是指利用现代化技术将中药原料中的有效成分进行分离、浓缩、纯化或固定等一系列操作的过程。

中药提取工艺流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整个流程需要经过多个步骤才能将中药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提高到一定程度。

下面我们将详细讲解中药提取的工艺流程。

首先,中药的种类繁多,每种中药的成分和药效都不同,因此,每种中药的提取工艺流程也会有所不同。

不过,中药的提取流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原料处理:中药提取的原料多是干燥的药材,为了保证中药提取的质量和效果,必须对药材进行净化、挑选、破碎、筛分等处理。

2.浸提:将经过处理的中药原料浸泡在特定溶剂中,用特定的时间和温度进行浸泡,使中药有效成分和溶剂溶解在一起。

3.过滤:将浸泡后的液体进行过滤,去除固体颗粒杂质,得到澄清液体。

4.浓缩:将澄清液体进行浓缩,使其含量增加,浓缩的方式有真空浓缩、蒸发浓缩、冷冻干燥等多种方法。

5.纯化:对浓缩后的液体进行纯化操作,去除不需要的杂质和有害物质,得到纯净的有效成分。

6.干燥:将纯化后的液体进行干燥,得到固体成分,常用的干燥方式有喷雾干燥、真空干燥等。

7.成品制备:将干燥后的固体成分按照各种制剂的配方进行配制,形成不同的中药制剂。

除了以上的基本工艺流程外,中药提取过程中还需要高科技技术的支持,如超声波提取技术、微波提取技术、质谱法、色谱法等。

这些高科技技术可以提高提取效率和提取纯度,提高中药的药效和安全性。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中药提取的工艺流程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难点。

比如,对于某些植物中含有的成分比较难提取,需要经过多次反复提取尝试;还有一些中药对溶剂的要求比较高,对使用的溶剂成分和浓度有一定的要求;另外,中药提取工艺本身也存在着对环境的污染和能源的浪费等问题。

综上所述,中药提取的工艺流程是一个非常复杂和细致的过程,需要注意多个方面的问题,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完善,中药提取的工艺流程也将进一步完善和合理化。

05、中药的浸提、分离与纯化

05、中药的浸提、分离与纯化
薄层层流的方式
一、分离
影响超滤操作的因素
①浓度
②分子大小与分子形状 ③搅拌程度 ④工作压力 ⑤pH值
⑥溶质的溶解度
⑦溶质间的相互作用
一、分离
超滤的应用 ①药物的纯化,不同分子量大小的生化药物的分离与纯化 ②蛋白质等大分子药物的浓缩 ③蛋白质等制剂的脱盐 ④滤过除菌
⑤水处理等
二、纯化
二、纯化
纯化:是采用适当的方法和设备除去中药提取液中杂质 的操作。 常用的纯化方法: ①水提醇沉淀法 ④盐析法 ⑧萃取法 ②醇提水沉淀法 ⑥澄清剂法 ③超滤法 ⑦透析法
二、影响浸提的因素
二、影响浸提的因素
中药粒度:主要影响渗透与扩散阶段
中药成分:分子半径、溶解度
浸提温度
浸提时间
浓度梯度:搅拌、更换新溶剂、强制循环、流动渗漉
溶剂pH
浸提压力:加速浸润与渗透过程
三、常用浸提溶剂
三、常用浸提溶剂
优良溶剂
①能最大限度的溶解和浸出有效成分,同时最低限度的浸
出无效成分与有害物质
溶)
②提高溶剂解吸与溶解能力的方法:加热、加入酸、碱、 表面活性剂、甘油等
一、中药浸提的过程
浸出成分扩散阶段:被溶解的成分由细胞内向细胞外扩 散的过程。 影响扩散的因素
ds dc = -DF dt dx
RT 1 D= ? N 6πrη
与中药粒度(F)、浸提温度(T)、浓度梯度(dx/dc)成正比
与成分分子半径(r)、溶液粘度(η)成反比
中药药剂学
中药的浸提、分离与纯化
Contents
1
概 述 中药的浸提 中药提取液的分离与纯化
2
3
1
概 述
一、中药成分与疗效

中药提取工艺

中药提取工艺

中药提取工艺中药提取工艺是将中草药中有效成分提取出来,并使其达到一定的纯度和药效,从而进行药用或药物研究的过程。

中药提取工艺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提取方法和提取溶剂,以及对提取工艺的优化和改进。

下面将介绍中药提取工艺的一些常见方法和技术。

1. 浸提法浸提法是最常见的中药提取方法之一,适用于中药材可溶性成分相对较高的情况。

其工艺流程一般包括药材清洗、切碎、浸泡、渗滤和浓缩等步骤。

其中,浸泡的时间和提取剂的选择是关键,一般根据药材的特点和需要提取的成分来确定。

2. 温浸法温浸法是在浸提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的一种方法。

它通过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浸提,可以改善中药提取效果。

温浸法可以提高药材的可溶性、促进药物成分的扩散和溶解,并且可以减少有害微生物的污染。

3. 固液分离法固液分离法是将药材和提取溶剂共同加入提取器中,经过一定时间的提取后,通过过滤或离心的方式将悬浮物和溶液分离。

这种方法适用于中药材中有可溶性成分,但不适合溶解或提取速度较快的情况。

4. 超声波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是利用超声波的物理效应来加速中药提取的一种方法。

超声波的快速振荡和微小气泡的爆破可以破坏细胞结构,使药物成分更易于释放和溶解。

这种方法具有提取效果好、提取时间短等优点,但设备成本较高。

5.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是利用超临界流体的特性进行提取的一种方法。

超临界流体具有低粘度、高扩散性和良好的溶解能力,可以提高提取速度和提取效果。

但超临界流体设备较为复杂,操作较为困难。

6. 分离纯化法分离纯化法是将提取液中的目标成分与其他杂质分离的过程。

常用的分离纯化方法包括凝固沉淀法、析取法、层析法等。

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来提高产率和纯度。

以上是中药提取工艺的一些常见方法和技术。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根据具体的中药材和需要提取的成分来选择合适的方法,并进行工艺的优化和改进。

在提取过程中,还需要控制温度、浓度、提取时间等因素,以保证提取效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中药药效物质的提取与纯化研究

中药药效物质的提取与纯化研究

中药药效物质的提取与纯化研究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中药作为一种传统的疗法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和关注。

然而,中药中的药效物质是非常复杂的,要从中药中提取并纯化这些有效成分并非易事。

本文将探讨中药药效物质的提取与纯化研究。

一、中药药效物质的提取方法1. 浸提法浸提法是中药提取的常用方法之一。

首先,将中药材粉碎成细颗粒,然后将其与不同溶剂进行混合,并进行反复振荡。

溶剂会与中药中的有效成分发生化学反应,进而使有效成分溶解于溶剂中。

最后,通过蒸馏、浓缩等工艺,得到中药药液。

2. 水蒸汽蒸馏法水蒸汽蒸馏法是一种较为温和的提取方法。

通过将水蒸汽通入中药材,使之受热并释放出有效成分,再通过冷凝、收集的方式得到中药提取物。

这种方法可以较大程度地保留中药中的挥发性有效成分,避免热敏性成分的降解。

3.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是一种现代化的提取方法。

通过将某些溶剂在特定温度和压力下达到临界状态,形成超临界流体,利用其溶解性和扩散性,将中药中的有效成分溶解。

通过降低温度和压力,从而使溶剂与提取物分离,得到纯净的中药药液。

二、中药药效物质的纯化方法1. 薄层色谱法薄层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中药药效物质分离和纯化方法。

通过将提取物溶解于特定溶剂,然后涂抹在薄层色谱板上进行分离。

通过有机溶剂的淋洗和僐心扫描,可以得到不同有效成分的纯化物。

2. 液-液萃取法液-液萃取法是一种将提取物中的杂质通过溶解性差异进行分离的方法。

将提取物与适当的溶剂混合,并进行搅拌,经过一段时间后,因不同成分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可以分为两层,通过分离两层液体,就可得到纯度较高的中药药效物质。

3. 水合物质沉淀法水合物质沉淀法是一种将有效成分从溶液中沉淀出来的方法。

通过溶液中添加特定的沉淀剂,使溶剂与有效成分结合形成水合物质,然后通过过滤或离心将其分离出来,最终得到纯净的中药药效物质。

综上所述,中药药效物质的提取与纯化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渗漉法的操作与设备
✓ 单渗漉法的操作
药材成分
与分子量、溶解度有关 分子量小的易溶先溶 溶解度大的易溶先溶 提示:汤剂头煎、二煎
浸提温度
高, 有利于渗透、解吸、溶解、扩散 有利于灭菌,使制剂稳定
过高,导致成分分解、破坏 导致无效杂质增多
浸提时间
扩散达到平衡前,时间长有利于浸出完全 扩散达到平衡后,时间不起作用 长时间,易导致杂质溶出多,
一种中药往往含有多种有效成分
吴茱萸:生物碱(吲哚类,喹啉类,异喹啉类,吖啶酮 类、喹诺酮类)、香豆素、黄酮、萜类(主要为苦味 素)、色原烷、酰胺
仅以单一有效成分来说明药效是不够的
黄连素≠黄连
辅助成分
指本身无特殊的疗效,但能增强或缓和有效成分作 用的物质,或指有利于有效成分的浸出或增强制 剂稳定性的物质
成分破坏、霉变
浓度梯度
是扩散的主要动力, 是提高浸出效率的关键因素
保持最大的浓度梯度,可采取的方法: 搅拌 更换新溶剂 强制浸出液循环 流动溶剂渗漉
溶剂pH值
有利于弱酸、弱碱成分的解吸和溶解
浸提压力
有利于溶剂对药材的浸润和渗透, 可使细胞壁破裂,成分扩散
新技术的应用
超声波提取 微波提取 动态循环阶段连续逆流提取 生物酶解提取技术
组织物质
指构成药材细胞的不溶性物质。 如:纤维素、石细胞
二、中药浸提、精制、分离的目的
➢ 最大限度地浸出有效成分和有效部
位,降低无效甚至有害的物质
➢ 减少服用量 ➢ 增加制剂的稳定性 ➢ 提高疗效
注:
1、复方用药——多成分、多途径、多 靶点、多环节的综合作用和整体效应。
2、根据临床需要、药物性质、拟制备 的剂型,选择和确定最佳的工艺。
大黄中的鞣质缓和大黄蒽醌类成分的泻下作用; 葛根汤里葛根中的淀粉使其中的麻黄碱游离,增加溶解度等
“…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白沫。纳 诸药,…”-《伤寒论》卷第三
无效成分
指无生物活性、不起药效的物质。 如:鞣质、树脂、多糖等
• 但有效和无效的概念是相对的
天花粉中的蛋白质 猪苓中的多糖 金龙胆草中的树脂 五倍子和没食子中的鞣质
✓ 分类:热浸、重浸和冷浸 ✓ 优点:操作简单;不需加热。 ✓ 缺点:提取时间长,提取率低;溶媒用量大
✓应用范围:适用于有效成分遇热易挥发和
易破坏的药,适于粘性物质、无组织结 构的药材、新鲜及易膨胀的药材、价格 低廉的芳香性药材
✓不适用于:贵重药材、毒性药材、高浓
度制剂
✓常用设备:浸渍器、压榨器
真空压力浸渍
§2 中药的浸提
一 、浸提原理 二、 影响浸提的因素 三 、药剂中常用浸提溶剂 四 、常用的浸提方法与设备
一、 浸提原理
✓ 浸润与渗透阶段
溶剂能否使药材表面润湿 与溶剂和药材性质有关
两者的附着力 溶剂的内聚力(甲醇or乙醇) 药材中有碍浸润的成分(脂肪油与水) -解决方法?
溶剂能否渗透到药材 与成分性质、药材质地、粒度及浸提压力有关
中药的浸提分离与纯化
§1概述 §2 中药的浸提 §3 中药提取液的分离与精制 §4 浓缩 §5 干燥
§1 概述
一、药材成分与疗效的关系 二、中药浸提、精制、分离的目的
一、药材成分与疗效的关系
药材成分按照与疗效的关系分为:
有效成分 辅助成分 无效成分 组织物质
有效成分
是起主要药效的物质,如生物碱、苷、黄 酮、挥发油、有机酸等。
R为摩尔气体常数, T为绝对温度, N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γ为扩散物分子半径, η为黏度
二 、影响浸提的因素
药材粒度 药材成分 浸提温度 浸提时间
浓度梯度 溶剂pH值 浸提压力 新技术的应用
药材粒度 适当小
优点:小利于渗透和扩散 缺点:吸附作用增强
大量高分子物质溶出增加黏度,降低扩散 无效成分溶出多 造成浸提、过滤困难
脂肪油
黑膏药中用植物油提取脂溶性成分
浸提辅助剂
•酸 •碱 • 甘油、表使有机酸游离便于有机溶剂浸提 除去酸不溶性的杂质
常用:硫酸、盐酸、醋酸、酒石酸、枸橼酸
•碱
增加有效成分的溶解度与稳定性
• 甘油、表面活性剂
四、常用的浸提方法与设备
煎煮法 浸渍法 渗漉法 回流法 水蒸气蒸馏法 超临界流体提取法 重点:每种方法的应用特点与操作的要点
渗漉法
✓ 将药材粗粉置渗漉器内,溶剂连续的从渗漉器上部
加入,渗漉液不断地从下部流出,从而浸出有效成分 的一种方法
✓ 类型:单渗漉法、重渗漉法、加压渗漉法、逆流
渗漉法
✓ 应用范围:贵重药材、毒性药材、高浓度制剂;
也可用于有效成分含量较低的药材的提取
✓ 优点:不需加热;提取率高;渗漉液澄清 ✓ 缺点:操作复杂;提取时间长;溶媒用量大
类、鞣质、无机盐类、蛋白质(冷水) 经济易得
缺点: 提取液易变质 影响某些成分稳定性 黏度大,杂质多 浓缩耗能多
乙醇
不同浓度的乙醇适于浸提的不同的成分
90%适合于:挥发油、有机酸、树脂、叶绿素 50-70%适合于:生物碱、苷类 50%以下适合于:苦味质、蒽醌苷
大于40%延缓水解 大于20%防腐
乙醚 氯仿 丙酮 石油醚 选择性强,多用于精制
✓ 解吸与溶解阶段
解吸:
溶剂克服成分之间或成分与细胞壁之间的亲和力
溶解:
相似相溶原理
✓ 浸出成分扩散阶段
浓度差是渗透扩散的推动力 Fick’s 第一扩散公式
ds为在dt时间内物质扩散量,
ds DF dc dt dx
D为扩散系数, F为扩散面 dc/dx为浓度梯度, dt为扩散时间,
负号表示扩散趋向平衡时浓度降低
煎煮法
✓ 此法简便易行,能煎出大部分有效成分,但
煎出液中杂质较多,且容易霉变,一些不耐 热、挥发性成分易损失。
✓ 适用于有效成分溶于水且对湿、热较稳定的
药材。
✓设备 :夹层锅、多功能提取罐
多功能提取罐
多功能提取罐
浸渍法
✓ 用定量的溶剂,在一定温度下,将药材浸泡一定
时间,以提取药材成分的一种方法。

三、药剂中常用浸提溶剂
浸提溶剂选择的恰当与否,关系到有效成 分能否充分的浸出,后续操作是否便利,制 剂是否有效、安全、稳定,以及是否易于回 收和再生。
常用的溶剂 浸提辅助剂
常用的溶剂
水 乙醇 乙醚 氯仿 丙酮 石油醚 脂肪油 甘油与丙二醇

优点: 可溶解糖、氨基酸、有机酸盐、生物碱盐、多数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