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七子之歌1

合集下载

七年级音乐-第一单元-《七子之歌——澳门》教案

七年级音乐-第一单元-《七子之歌——澳门》教案

七年级音乐第一单元《七子之歌-—澳门》教案李加一教学目标:1、在理解歌词内涵、旋律特点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了解《七子之歌》的作者,创作背景以及相关历史知识。

3、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爱国爱人民的高尚情操。

教学重点:1、在演唱歌曲时,应注意音高与节奏的准确性.2、演唱歌曲时,应注意对歌曲情感的准确把握.教学难点:在演唱音程关系较大的旋律时,要注意对声音及音准的控制。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略)二、教学引入。

展示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和澳门回归交接仪式的图片并让学生们思考问题。

师: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这幅图片。

谁能告诉我这是哪个地区的旗帜?生:澳门。

师:回答得非常好。

同学们,这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旗。

再来看看这张图片,谁能告诉我,这是发生在什么时候的什么事情?生: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时的交接仪式现场。

师:非常正确.公元1553年,葡萄牙人借口曝晒浸水货物,登录澳门。

1557年通过贿赂中国官员得以在澳门定居。

鸦片战争之后,又先后侵占了氹仔岛和路环岛。

1887年,葡萄牙政府和清政府签订《中葡友好通商条约》,强行租借澳门。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几代国家领导人的不懈努力,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正式恢复了对澳门的行使主权,澳门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与此同时,一曲《七子之歌——澳门》震撼了全世界的华夏儿女。

就让我们再次回首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让我们再次聆听那动人的歌声!一起欣赏歌曲《七子之歌——澳门》。

三、歌曲教学。

1、播放歌曲《七子之歌-—澳门》的视频。

2、思考问题:1)“七子”指的是什么?师:同学们,听了这首美妙的歌曲,我有几个问题要问问大家。

“七子之歌”中的“七子”指的是什么?生:……师:“七子”指的是中国历史上曾被帝国主义列强侵略而丧失领土主权的七个地区,分别是:澳门、香港、九龙、台湾、广州湾、威海卫和大连旅顺.(课件展示“七子”的地理位置)2)为什么澳门会被称为“Macau”?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一句歌词。

初中音乐 《七子之歌》(共10张PPT)pptppt课件

初中音乐  《七子之歌》(共10张PPT)pptppt课件
3、澳门回归时间? 1999年12月20日
分析歌曲:
想一想
1、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几段体)
பைடு நூலகம் 答:两段体
2、进行两段歌曲的配合练习,进行合唱式的 训练(节奏游戏抓人唱歌)
课后拓展
我们国家澳门和香港已经回归了,但台湾还 未回到祖国的怀抱,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多了 解一下时事政治,来共同关注我们的祖国
谁最疼爱我们,对我们的关心、 照顾最无微不至?
请欣赏我国著名歌唱家阎维文的 《母亲》
告诉老师,你们有什么感觉?
请欣赏《七子之歌》
请告诉老师这首歌 曲体现了什么心声?
1、七子之歌的七子是指哪七子? 答: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
州湾、九龙、大连旅顺
2、香港回归时间? 1997年7月1日
例如当下的“钓鱼岛”事件
同学们
来学校和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
同学们
来学校和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

初中音乐 七子之歌——澳门 课件PPT课件

初中音乐 七子之歌——澳门 课件PPT课件
1: 1553年葡 4:1898年英国
萄牙强占澳门 强占威海卫 7:189 年法国强 占广州湾
年沙俄 强占旅 顺、大 连;后
3:1895年日
6:1898年 “让给” 英国强占 日本
本强占台湾
九龙
你可知 “ 妈港 ” 不是我的真名姓?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 “ 澳门 ” !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诗人的主要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 的人民。”
提问:
这句格言出自哪位诗人?他与歌曲《七子 之歌——澳门》有什么关系?
这句格言出自我国现代著名爱国诗人、学者、 烈士闻一多先生,它镌刻在清华大学闻亭下的闻 一多先生雕像后面的石壁上。正是闻一多先生对 祖国深沉的爱,使他创作了《七子之歌》等爱国 诗篇,在1925年7月4日发表在《现代评论》上, 《七子之歌》是一部组诗,组诗一共分七章。它 们分别是:澳门;香港;威海卫;广州湾;九龙; 旅顺;大连;《澳门》是组诗中为首的一章。 1997年,在澳门即将回归之际,作曲家李海鹰用 深沉、诚挚的曲调为《澳门》这首诗谱上了曲。 自此,它代表了中华民族的共同心声,响彻了神 州大地。
学根据自己对歌曲的理解, 用不同的形式,演唱或演奏 《七子之歌——澳门》。
如何更好地表现作品?
(1)要将表现歌曲的感情置于核心的地位。
(2)歌曲的第一乐段要以真诚的倾诉为基调,去表 现仿佛一个失去母亲的孩子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3)歌曲的第二段要以急切的呼唤为基调,去抒发 离别已久的游子渴望回归祖国母亲怀抱的强烈感情。
(1)旋律线的进行。如:上行 中的大跳53,下行中的3 21 65。

初中音乐人音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七子之歌七子之歌-澳门PPT

初中音乐人音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七子之歌七子之歌-澳门PPT

1925年3月,留学美国的闻一多先生,亲眼目睹美国的种族
歧视,深为祖国遭受外国列强侵占、为祖国同胞所受的困苦和 侮辱而愤怒,使他更加思念祖国,渴望回归。为了抒发这种迫 切愿望,诗人创作了组诗,并取名为《七子之歌》。今天我们 就来一起学习其中的一首。
1553年澳,门葡半萄岛
牙人借口船遇风暴, 攫取了在澳门的居
1922年7月,闻一多先生赴美留
学。因不堪美国社会的种族歧视, 毅然于1925年5月回国。而“五 卅惨案”就在他归国后数日发生。 英、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暴行激 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怒。闻一 多先生感慨万千地写下了一系列 的爱国诗篇。《七子之歌》即是 其中之一部。 1946年7月15日,被国民党特务 暗杀。
住权。 凼仔岛
1553年,私自 扩展土地,开始长
期占据。路环岛
新中国成立以后,为收复澳门,我国政府与葡萄牙政府进行了多次 谈判,1987年4月13日签署了《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1999 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正式恢复了对澳门所行使主权,澳门终于回 到了祖国的怀抱。
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旗是绘有五星、莲花、大桥、海水 图案的绿色旗帜。 其中五星是代表统一的中国; 三朵含苞待放的白莲花象徵澳门特区是由三个岛组成的吉祥之地;
强烈盼 望海峡 两岸早 日统一 的心愿
《乡愁》余光中 小时侯/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母亲呵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阅读《七子之歌——澳门》: 学生朗读
范读
理解词语:
妈港:澳门的葡萄牙语发音。 襁褓:包婴儿的被、毯等。 梦寐不忘:那句“母亲!我要回 来,母亲!”,说说诗句表达出作者 怎样的情感?

初中音乐《七子之歌一一澳门》说课逐字稿

初中音乐《七子之歌一一澳门》说课逐字稿

初中音乐《七子之歌一一澳门》说课稿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上午(下午)好!(鞠躬)我是XX号考生。

今天我准备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为克服重难点采取的教法和学法、教具准备、教学过程等方面对本节课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音版九年义务教育初中音乐八年级上册第3课的一节歌唱课《七子之歌—澳门》。

作为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的音乐,学生已经对其有了初步的审美体验与感受,从而对这种听觉的艺术具有比较浓厚的兴趣与情感。

《七子之歌一一澳门》是学生升入初中音乐课的第一单元《七子之歌》的第三课。

作为中学阶段的第一节音乐课,本课对进一步增强学生对音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对以后的教学有重要的铺垫作用。

本单元共有一首歌曲和三首欣赏曲,都是港澳回归以及盼望台湾统一的内容,主要表达的是港澳同胞热爱祖国的赤子之情和祖国人民期盼祖国统一的思想感情。

《七子之歌一一澳门》属单二部曲式结构。

第一乐段(第1-9小节) 的旋律比较平稳。

表达了一个失去母亲的孩子对思念中的母亲作着真诚的倾诉。

第二乐段(第11小节之后) 开始处就出现了一个六度大跳,且第一乐句的旋律多在高音区回转,加上强力度的处理要求,它好像是在呐喊,在表现一种盼望回归祖国的强烈感情。

二、说学情作为一名教师不但要对教材有所了解,还要对学生的情况要有清晰明了的掌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接下来我对学生的情况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这首歌曲学生们经常在电视或者晚会中听到,因此很多学生都会演唱这首歌曲或者对歌曲的熟悉度较高,介于此种情况,课堂教学中要将重点放在引导学生理解歌曲内涵,体会歌曲从速度,力度、音色上如何表现情感方面。

三、说教学目标新课标指出,教学目标应包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以及知识与技能这三个方面,而这三维目标又应是紧密联系的一个有机整体,因此我设计的三维目标如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理解《七子之歌一一澳门》中的深厚感情,体会作者对祖国的眷恋之情的基础上,能够用适当的情绪、力度、音色表现热爱祖国的赤子之情。

花城粤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第1单元《歌曲《七子之歌》》教学设计

花城粤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第1单元《歌曲《七子之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能独立、自信且有表情的演唱歌曲,抒发爱国情怀。
了解歌曲的音乐结构,体验段落之间的对比与变化。
学习目标
有表情的演唱歌曲,表现渴望祖国统一的爱国情怀。
学情分析
初一的学生有了一定的识谱和表现歌曲的能力。
重点、难点
把歌曲的情感置于核心地位。
用适当的力度、音色,深情的跟伴奏演唱。
教与学的媒体选择
多媒体音乐教学光盘
课程实施
类型

偏教师课堂讲授类
偏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类
备注
体验歌曲的情感为主
序号
教学活动步骤
1
播放澳门回归录像,感受中国历史上的大事件。
2
用歌曲《七子之歌》表达澳门回归的真情实感。
3
词作者闻一多先生的创作背景
4
朗诵歌词,解释“Macau”的含义。
5
跟音乐学唱
6
跟钢琴唱谱,分析曲式结构,如何更好的表现作品。
其它
参考书
课程标准、教学参考书、音乐书
备注
《七子之歌》教学设计
课程
唱歌课《七子之歌》
课程标准
在理解《七子之歌》的基础上,用适当的速度、力度、音色,自信且有表情的演唱歌曲,抒发爱国情怀。
教学内容
分析
花城版《七子之歌》反映了澳门回归祖国的重大历史事件,海内外华人盼望祖国统一的心愿。为单二部曲式结构。 第一乐段的旋律较平稳,像是失去母亲的孩子对母亲的思念和倾诉,第二乐段音区稍高,力度加大,好像是在呐喊,表现一种盼望回归的强烈情感。
活动目标
设计好的演唱形式,能更好的表现歌曲。
解决问题
尝试设计不同演唱方案来表现歌曲。
技术资源
视频
常规资源
音频

七子之歌歌词全部七首

七子之歌歌词全部七首

七子之歌歌词全部七首歌一:晨曦之歌晨曦破晓,世界苏醒,万物复苏,生机勃发。

晨光如丝织,温暖洒大地,让我们欢歌唱,迎接美好的开始。

阳光照满山川,辉映在湖泊间,清新的空气中,弥漫着花香,春风轻轻吹拂,带给我们希望,在晨曦的祝福下,我们展开翅膀飞翔。

歌二:盛夏之歌盛夏到来,炎热的季节,阳光炙烤大地,万物生机勃勃。

大树郁郁葱葱,花儿绽放美丽,清澈的溪流中,鱼儿游动欢腾。

夏日的午后,阳伞遮荫清凉,欢笑声不断,灿烂如阳光,跳动的音符伴随着鼓点节奏,我们一起唱响盛夏的凯旋之歌。

歌三:秋风之歌秋风吹拂,叶宛如火,金黄的世界,美丽如诗。

枫叶红艳,翩翩起舞,落叶在风中,缓缓飘落。

丰收的季节,果实累累,农民辛勤劳作,收获喜悦。

天高云淡,秋阳明媚,我们载歌载舞,沐浴在秋风里。

歌四:冬雪之歌冬日寒冷,大地一片银白,纷纷扬扬的雪花,柔软如纱。

雪景如画,美丽如梦,雪人笑嘻嘻,欢快嬉戏。

寒风呼啸,冰雪翩跹,我们手牵手,踏雪寻欢。

冬日的歌声,温暖如春,唱响冬雪之歌,带给我们温馨。

歌五:春雷之歌雷声滚滚,春雨飘洒,萌芽破土,生命滋润。

层层的云朵,涌动着希望,春雷之声震撼大地。

春风掀起思绪,带来新的开始,街头巷尾,尽是欢笑声。

万物复苏,春光明媚,我们高歌春雷之歌,纵情欢乐。

歌六:夏雨之歌夏日细雨,像丝丝细线,落在大地上,润物细如尘。

清凉的雨滴,洒落湖畔,泛起涟漪,静静无声。

热闹的城市,被雨洗净,雨中的微笑,清新如水晶。

夏雨之歌在空中演奏,我们冲着天空高声歌唱。

歌七:秋水之歌秋水悠悠,波澜起伏,流淌不息,散播着梦的味道。

倒映着红叶,宛如魔法,令人陶醉,难以割舍。

舞动的涟漪,寄托着思绪,秋水滋养心田,滋润心灵。

我们任思绪飘移,随着秋水流淌,唱响秋水之歌,与大自然相融。

这七首歌,唱出了七个季节的美好与变换,展现了大自然的魅力和神奇!它们让我们在不同的季节中感受到不同的生活情调,启发我们去关注和欣赏身边的美好。

让我们一同唱响这些歌曲,表达对大自然的赞美和热爱,感受四季的律动和变化,让歌声带给我们前进的力量和快乐。

《七子之歌》七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七子之歌》七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七子之歌》七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七子之歌》七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教学目标让学生会演唱《七子之歌》学会相关的乐理知识。

理解《七子之歌2时第1节、情感导入与歌曲欣赏体验、导入 : 以轻声的《七子之歌—澳门》景音乐 , 教师板书或用字幕打出一段格言赋是爱 ,爱他的祖国 ,爱他的人民”。

2、提问: 这句格言出自哪位诗人 ?他与歌曲《七子之歌—澳门》有什么关系?3、师生共议 : 这句格言出自我国现代着名爱国诗人、学者、烈士闻一多先生, 它镌刻在清华大学闻亭下的闻一多先生雕像后面的石壁上。

正是闻一多先生对祖国深沉的爱 , 使他创作了《七子之歌》的爱国诗篇 ,在192年 7月 4日发表在》中的深厚感情。

二、教学时间三、教学过程的歌曲录音为背“诗人的主要天现代评论》上。

《七子之歌》是一部组诗 , 组诗一共分七章。

它们分别是:澳门; 香港 ; 台湾;威海卫 ; 广州湾 ; 九龙 ;旅顺; 大连; 《澳门》是组诗中为首的一章。

1997 年,在澳门即将回归之际 , 作曲家李海鹰 , 用深沉、诚挚的曲调为《澳门》曲。

自此 , 他代表了中华民族的共同心声 , 响彻了神州大地4、看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大型电视专题片《澳门题曲《七子之歌—澳门》。

童真的眼中仿佛注视着 400 年的澳门沧桑 , 荡澜着 40 万澳门同胞的炙泪深情 , 她的演唱深深打动了亿万, 牵动着全世界正直善良的人的心。

唱这首歌的同学根据自己对歌曲的理解 , 用不同的形式 , 演唱或演奏《七子之歌—澳门2、师生评议、讨论如何更好的表现作品 : 要将表现歌曲的感情置于核心的地位。

歌曲的第一乐段要以真诚的倾诉为基调, 去表现仿佛一个失去母亲的孩子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谱上了请同学们》中的主师生共议: 片中担任领唱的年仅七岁的澳门小姑娘容韵林的那双充满炎黄子孙的心、歌曲演唱与处理请几位会》。

歌曲的第二段要以急切的呼唤为基调 ,去抒发离别已久的游子渴望回归祖国母亲怀抱的强烈感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97年,在澳门即将回归之际,作曲家李海鹰用 深情而诚挚的音调为《澳门》这首诗谱上了曲。 自此,它代表着中华民族的共同心声响彻了神州 大地。一位年仅7岁的澳门小姑娘用她那充满童真 的动人声音演唱着《七子之歌—澳门》。那歌声 打动了亿万炎黄子孙的心。何止如此,那歌声也
牵动着全世界正直善良人的心。
《七子之歌》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 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一声乳名: 澳门。母亲!
我要回来,母亲!
何为“Macau”(妈港)?
“Macau”是闽南方言“妈阁庙”的葡萄牙语译 音。
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在澳门的妈阁庙前侵入 我国领土。侵略者误将妈阁庙的闽南方言当作 当地地名。
第二乐段(第11小节之后)开始处就出现了一个六度 大跳,且第一乐句的旋律多在高音区回转,加上强 力度的处理要求,它好像是在呐喊,在表现一种盼 望回归祖国的强烈感情。第二乐句是稍加变化的重 复。它进一步使这种情绪变得更加浓烈。最后一个 乐句深情而又肯定,把渴望回归的愿望表现得淋漓 尽致。
同学们下节课再见
东与香港隔海相望。现有人口40万,其中95%以上为中国血统。 不断扩大其侵略地盘,于1851年、1864年又先后侵占了凼仔岛和路环岛。
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旗是绘有五星、莲花、大桥、海水 图案的绿色旗帜。 其中五星是代表统一的祥之地; 绿色代表祖国大地。
李海鹰(1954~) 作曲家。广东省广州人。1981年 毕业于广州星海音乐学院作曲系。现任广东电视 台音乐总监。主要作品有《弯弯的月亮》、《我 不想说》、《走四方》等。
音乐作品分析
《七子之歌—澳门》为单二部曲式。
第一乐段(第1~9小节)的旋律比较平稳。其第三乐 句(第5、6小节)是第一乐句的变化重复。在这里, 形成了本乐段的一个小高潮,仿佛一个失去母亲的 孩子对思念中的母亲作着真诚的倾诉。
音乐七年级第一单元第一课时
歌曲创作背景介绍:
《七子之歌》是闻一多先生创作的一部组诗,组诗共分七章。
1925年3月,身在美国纽约的著名诗人闻一多有感于时事, 将被帝国主义掠走的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 九龙、旅大(旅顺及大连),喻为七个与母亲离散的孤儿, 并写出了七块土地对祖国的眷念,澳门便是“七子”之首。
新谈中判国,15澳5成13门9年立8地7(明以年区嘉位后4靖月于,三珠1为3十江日收二口签年复西)署侧,澳了,葡门包萄《,括牙关我澳人于国门借澳半口政岛曝门府、晒问与凼水题葡(浸的d萄货a物n联牙g,)合政进仔声府入岛明进澳和》门行路。环,了多19次99 年12月岛2三0日部,分,中面国积政约府16正平方式公恢里复。了澳对门三澳面门临所海行,使北与主珠权海,市澳接门壤,终于回 到了祖15国57的年,怀通抱过。贿赂守澳中国官员,得以在澳门定居。鸦片战争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