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七子之歌

合集下载

小学音乐苏少版(简谱)五年级上册《欢聚与期盼唱:七子之歌—澳门爱的人间》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D008

小学音乐苏少版(简谱)五年级上册《欢聚与期盼唱:七子之歌—澳门爱的人间》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D008

小学音乐苏少版(简谱)五年级上册《欢聚与期盼唱:七子之歌—澳门爱的人间》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
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七子之歌——澳门》
一、教学内容:听:《东方之珠》唱:《七子之歌——澳门》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歌曲欣赏及演唱,体会音乐中蕴含的对祖国、对家园的深情,并通过自己的歌声表现出来,从而激发爱国主义感情。

2、体会“七子”的内涵,能够用充满渴望、深情的歌声去演唱《七子之歌》,抒发对澳门回归祖国的感情。

三、教学重点:
1、学唱《七子之歌——澳门》,能注意情绪、力度和音高的对比。

2、演唱歌曲时,应注意对歌曲情感的准确把握。

四、教学难点:
在演唱音程关系较大的旋律时,要注意对声音及音准的控制。

五、教学媒体准备:课件、钢琴
六、教学过程:
(一)、欣赏合唱歌曲《东方之珠》
1、思考问题:
(1)“东方之珠”指的是什么?
(2)这首歌是用什么形式演唱的?给你什么感觉?
听后讨论:“东方之珠”指的是香港。

(介绍香港金紫荆广场、维多利亚港、香港迪尼斯公园)我们刚刚听到的版本演唱形式是领唱、合唱。

歌曲含蓄而富有诗意的歌词描绘了香港的地理位置、历史沧桑和迷人夜色,并拟人化地表现了人们对香港的无限眷恋之情。

旋律优美、歌词含蓄而深情,围绕两个主题多次反复,是一首优秀的通俗歌曲。

2、介绍词曲作者。

七子之歌朗诵原文

七子之歌朗诵原文

七子之歌朗诵原文七子之歌是中国古代文化中非常著名的七种声调规律。

它起源于中国古代音乐理论,以其独特而美妙的音调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诗词、音乐、戏曲等艺术形式中。

七子之歌的朗诵原文如下:青,以青天为颜色,表达宁静、平和、清新的意象。

在音乐中,它代表着旋律中的高亢激昂之声。

绿,以翠绿的竹子为颜色,象征生机、活力、勃发的意义。

在音乐中,它指代一种轻快、欢快的音调。

黄,以金色的太阳为颜色,寓意光明、温暖、普照的含义。

在音乐中,黄代表着较为庄重、沉稳的音调。

白,以洁白的雪花为颜色,意味纯洁、无暇、无邪的形象。

在音乐中,白有一种高昂、清亮的音质。

赤,以红色的太阳为颜色,象征热情、活力、光明的意义。

在音乐中,赤用以表达激情、豪情的音调。

喜,以欢乐、快乐的心情为意思。

在音乐中,喜代表欢快、明快、活泼的音调。

悲,以悲伤、忧愁的情感为含义。

在音乐中,悲表达悲伤、凄凉、哀怨的音调。

七子之歌中的每个字代表一个特定的音调,具体表达了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情感和意象。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七子之歌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艺术形式中,尤其在音乐、诗词和戏曲中得到了极为重要的地位。

在诗词创作中,七子之歌为诗人创作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音调选择,帮助诗人表达出各种情感和意象。

诗人可以通过运用不同的音调,将诗词中的情感、景物描绘得更加生动和具体。

在音乐创作中,七子之歌的音调规律也被广泛运用。

作曲家可以根据七子之歌的不同音调特点,创作出丰富多样的音乐作品。

七子之歌的音调特点也为音乐表演提供了指导,能够帮助演奏者准确把握乐曲的情感和表达方式。

在戏曲中,七子之歌被用来表达戏曲角色的不同情感和性格特点。

演员通过运用不同的音调,塑造自己扮演的角色,使其形象更加生动鲜明。

总的来说,七子之歌是中国古代音乐文化中一种非常重要的声调规律。

它通过丰富多彩的音调特点,帮助诗人、音乐家和演员表达情感、描绘景物,并为他们的创作提供了灵感和指导。

七子之歌在中国文化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展示了古代中国音乐艺术的独特魅力。

七子之歌教案

七子之歌教案

七子之歌教案教案:课程名称:七子之歌教学课时数:1课时适用年级:小学一年级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理解并朗读《七子之歌》的歌词。

2. 通过唱歌的形式感受音乐的美妙与活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与团队精神。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七子之歌》音频。

2. 准备电脑或投影仪播放音频。

3. 准备歌曲最后两句歌词卡片,以便进行重点讲解。

4. 提前排练好学生分组演唱部分。

教学过程:步骤一:引入(5分钟)1. 让学生听一段《七子之歌》的音频。

2. 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歌曲的特点,如旋律、歌词等。

步骤二:歌词学习(10分钟)1. 教师分发《七子之歌》歌词卡片给学生。

2. 教师先朗读歌词,学生跟读。

3. 教师逐句解释歌词中生字及难点,确保学生理解。

步骤三:分组表演(15分钟)1. 将学生按照兴趣和才艺分成若干小组。

2. 每个小组选择一段歌曲进行表演。

可以是合唱、合奏或舞蹈等形式。

3. 学生分组进行排练,确保每个小组都能熟练演唱。

步骤四:全班演唱(15分钟)1. 播放《七子之歌》音频,全班学生一起跟着唱。

2. 教师带领学生注意音乐的节奏和合拍感。

步骤五: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复习歌曲的主要歌词。

2. 学生反思并分享他们在小组表演中的收获和体会。

注意事项:1. 教师要确保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表演中,鼓励他们展示自己的才艺。

2. 控制每个环节的时间,确保课堂进度紧凑有序。

3. 在引导学生理解歌词时,可以适当使用举例或其他具体的语境。

4. 注意学生的发音和节奏,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湘文艺版五年级音乐下册 唱唱听听奏奏《七子之歌——澳门》教学设计

湘文艺版五年级音乐下册 唱唱听听奏奏《七子之歌——澳门》教学设计

《七子之歌——澳门》教学设计课题:《七子之歌——澳门》教学年级:五年级课时:一课时教材对象分析:在上册里已学过有关友谊、亲情的歌曲,本学期延伸到爱祖国,引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五年级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音乐知识与技能,同时也有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教材利用听、唱、奏、视、动、写、忆、创等多种手段调动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让学生在美的音乐中建立对祖国的爱,以及期盼祖国完整统一的愿望。

教学内容:《七子之歌——澳门》是一首同学们耳熟能详,唱起来非常流畅的歌曲。

歌曲深情而诚挚的音调,澳门小姑娘容韵琳用她那充满童真的动人声音演唱歌曲,打动了亿万炎黄子孙的心。

歌曲为单二部曲式,第一乐段旋律比较平稳,抒情优美;第二乐段旋律热情激昂,表现一种盼望回归祖国的强烈感情。

教学目标:1、培养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树立积极向上的态度。

了解澳门的历史与今天、美丽和繁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期盼完整统一的赤子情感。

2、指导学生有表情,自然的演唱歌曲,体会“七子”的内涵,能够用充满渴望、深情的歌声去演唱《七子之歌》。

3、抒发对澳门回归祖国的感情,激发学生对生活,对祖国的热爱。

教学重点:1、学唱《七子之歌——澳门》,把握好切分音的节奏,能注意情绪、力度和音高的对比。

2、歌曲的情绪体验,用优美纯净的声音演唱歌曲。

注意歌曲中第11小节,六度大跳;休止符。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感受与表现旋律的走向致使歌曲情绪的多层变化,并进行创作表现。

教学媒体准备:多媒体课件、竖笛、电子琴教学思路:1、创设良好的音乐课堂氛围,通过教学课件把学生带到澳门回归祖国当天的情景,唤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通过学唱歌曲《七子之歌——澳门》,把握好切分音的节奏,认识旋律、节奏、力度等音乐要素对音乐情感表达的作用。

3、在学生学会歌曲之后,引导学生自己创作多种形式来表现歌曲。

4、最后在表演中结束,使同学们在实践中学会聆听音乐、表现音乐。

教学方法:1、本课教学重点放在音乐的体验与感知上。

七子之歌的相关内容

七子之歌的相关内容

七子之歌的相关内容
七子之歌是一首中国古代民歌,也是中国传统音乐中的经典之一。

它以其优美的曲调和深刻的歌词,深受人们喜爱和传唱。

七子之歌讲述了七个儿童在纷繁世界中保持纯洁和友爱的故事。

这首歌的歌词充满了童真和情感,展现了儿童们无忧无虑、天真可爱的一面。

七子之歌不仅是一首美妙的音乐作品,更是一种传统文化的载体,将儿童的天性和纯洁无暇的品质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首歌的曲调优美动听,旋律悠扬。

歌词中充满了对友爱和互助的讴歌,让人们感受到无私和善良的力量。

七子之歌不仅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作品,更是一种文化符号,代表了中国传统音乐的瑰宝。

七子之歌的影响力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成为了中国乐坛的经典之作。

它被广泛用于音乐教育、艺术表演和文化交流中,为人们带来了无尽的欢乐和美好。

这首歌有着独特的审美价值,可以让人们从忙碌的现实生活中找到温暖与感动。

总之,七子之歌是一首具有深远意义的中国古代民歌,通过其优美的曲调和深刻的歌词,传递了友爱、纯真和美好的价值观。

它成为了中国传统音乐的瑰宝,深受人们的喜爱和传颂。

无论在何时何地,七子之歌都能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共鸣,带来温暖和慰藉。

小学七子之歌音乐教案

小学七子之歌音乐教案

小学七子之歌音乐教案教案标题:小学七子之歌音乐教案教案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歌曲《七子之歌》的学习,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元素和表现形式。

2. 学生能够通过唱歌、舞蹈和表演等形式,培养音乐表达和合作意识。

3. 学生能够通过参与音乐活动,提高音乐欣赏能力和审美素养。

教学重点:1. 歌曲《七子之歌》的学习与表演。

2. 音乐元素的理解与运用。

3. 音乐表达和合作意识的培养。

教学准备:1. 《七子之歌》的音乐录音或视频资源。

2. 教学投影仪或白板。

3. 学生们准备的舞蹈服装和道具。

教学过程:引入:1.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的音乐元素,如旋律、节奏、和声等。

2. 播放《七子之歌》的音乐录音或视频,让学生先自由欣赏。

歌曲学习:1. 分段学习歌曲的旋律和歌词,老师可以逐句教唱,学生跟随。

2. 引导学生理解歌曲中的情感表达和意义,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3. 练习整首歌曲的歌唱,鼓励学生用自己的声音表达情感。

舞蹈表演: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创作一段舞蹈来表达歌曲的意境。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舞蹈动作和形象表达歌曲中的情感和意义。

3. 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舞蹈表演,让其他同学欣赏和评价。

音乐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声音模仿活动,让他们模仿自然界中的声音,如鸟叫、风声等。

2. 引导学生用不同的乐器或身体打击物体,模仿歌曲中的节奏和韵律。

3. 鼓励学生自由创作一段小曲子,可以使用声音、乐器或身体打击物体等。

总结:1. 回顾整堂课的学习内容和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2. 引导学生思考音乐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鼓励他们继续探索和学习音乐。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在家中练习歌曲和舞蹈表演,可以录制视频分享给同学们。

2. 组织学生参观音乐演出或音乐展览,拓宽他们的音乐视野和欣赏能力。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和表现,给予积极的鼓励和反馈。

2. 评估学生的歌唱、舞蹈和表演技巧,可以通过小组表演和个人展示进行评估。

歌曲《七子之歌》课件

歌曲《七子之歌》课件
歌曲《七子之歌》课件
《七子之歌》是一首神秘而华丽的音乐作品,它以动人的旋律和激情的歌词 把听众带入一个奇幻的世界。
歌曲《七子之歌》介绍
《七子之歌》是一首史诗般的音乐作品,以其深情的旋律和男女对唱而闻名。 它讲述了七个子女的故事,每个子女都有自己独特的特征和冒险。
歌曲内容概述
奇幻的世界
歌曲带领听众进入一个充满魔法和神秘的世界,感受其中的冒险和奇迹。
歌曲的艺术特点
1
动人的旋律
歌曲的旋律婉转动人,充满了情感和力量。
2
高超的编曲
歌曲中使用了丰富多样的乐器组合和编曲技巧,增强了音乐的层次感。
3
精心设计的歌词
歌曲中的歌词充满了意境和感悟,通过细腻的文字描绘了故事的情节和人物的情 感。
歌曲演唱和制作团队
杰出的演唱者
歌曲由一位备受赞誉的歌手倾 情演绎,把歌曲中的情感真实 地传达给听众。
专业的制作团队
歌曲的录制和制作由一支技术 高超的专业团队完成,确保音 乐的品质和效果。
精湛的音乐制作
制作团队运用先进的音乐技术 和设备,将各个音轨处理得恰 到好处,使歌曲更加出色。
歌曲影响和反响
1
受欢迎的演唱
歌曲在演唱会和音乐节上经常被演唱,深受听众喜爱。
2
社交媒体的热议
歌曲引发了社交媒体上的广泛讨论,受到了音乐评论家和观众的赞赏。
人性的探索
每个子女的经历都反映了人类内心的不同面向,如爱、悲伤、勇气和团结。
令人难忘的旋律
歌曲中的旋律优美动人,既能唤起听众的共鸣,又能让人难以忘怀。
歌曲创作背景
才华横溢的创作团队
《七子之歌》是由知名词曲创 作团队共同创作而成,他们将 自己多年的音乐经验和才华融 入到这首作品中。

《七子之歌》课件

《七子之歌》课件
乐曲欣赏
作者介绍
闻一多(1899--1946) 我国现代杰出的爱国诗人,学者。湖北浠 水人。 李海鹰(1954--) 作曲家广州省从广州人。代表作品《弯弯 的月亮》《我不想说》《走四方》
歌曲简介
《东方之珠》为大调式,4\4拍,二段体结构。 歌曲倾吐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心声,以 含蓄而富于诗意的语气描绘了香港的地理 位置。
主题一: 《大胖呆》 主题二:《丢丢铜仔》 主题三:《天黑黑》 主题四:《杵歌》
作品欣赏
交响序曲《御风万里》是郭文景在香港回 归前夕应香港特区“庆委会”之约,专门 为弦乐队与军乐队而作。 于1997年7月1日在香港红勘体育馆“回 归之夜”的庆典上首演,2001年获首届 “金钟奖”交响乐作品铜奖。
作者介绍
罗大佑(1954--) 台湾地区著名的创作歌手,音乐人,代表 作品《恋曲1980》《童年》《野百合也有 春天》
乐曲欣赏
作者介绍
潘皇龙(1945--) 生于台湾代表作《五行生克八重奏》《台 湾风情画》
乐曲简介
音乐诙谐幽默,充分发挥了管 弦乐的丰富表现力,给人留下无限 的想象空间,作品主要围绕四个主 题音乐发展而成。
黄河船夫曲
《御风万里》乐曲欣赏
பைடு நூலகம்
歌曲简介
1982年日本文部省在审定中小学教科书时, 公然篡改侵略中国的历史,这激起了黄霑 的愤慨,于是他与王福玲共同创作了《我 的中国心》。 这是一首经典的爱国歌曲,4\4拍,歌曲以 海外游子直抒胸臆的语气切入
作者介绍
黄霑(1941--2004) 词曲作家,音乐创作人。他被冠以“流行 歌词宗匠”。代表作品:《上海滩》《笑 傲江湖》《男儿当自强》《沧海一声笑》 王福玲(1926--1989) 中国香港著名作曲家。代表作品:《不了 情》《今宵多珍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闻一多(1899—1946) 我国现代杰出的爱国诗人、学者。 湖北浠水人。自幼便树立了坚定 的爱国思想。他曾在给父母的信 中说:“当知二十世纪少年当有 二十世纪之思想,即爱国思想 也。” 1922年7月,闻一多先生赴美留 学。因不堪美国社会的种族歧视, 毅然于1925年5月回国。而“五 卅惨案”就在他归国后数日发生。 英、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暴行激 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怒。闻一 多先生感慨万千地写下了一系列 的爱国诗篇。《七子之歌》即是 其中之一部。 1946年7月15日,被国民党特务 暗杀。
《七子之歌—澳门》为单二部曲式。第一乐段(第 1~9小节)的旋律比较平稳。其第三乐句(第5、6 小节)是第一乐句的变化重复。在这里,形成了本 乐段的一个小高潮,仿佛一个失去母亲的孩子对 思念中的母亲作着真诚的倾诉。第二乐段(第11小 节之后)开始处就出现了一个六度大跳,且第一乐 句的旋律多在高音区回转,加上强力度的处理要 求,它好像是在呐喊,在表现一种盼望回归祖国 的强烈感情。第二乐句是稍加变化的重复。它进 一步使这种情绪变得更加浓烈。最后一个乐句深
情而又肯定,把渴望回归的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
新中国成立以后,为收复澳门,我国政府与葡萄牙政府进行了多次 岛三部分,面积约16平方公里。澳门三面临海,北与珠海市接壤, 1557年,通过贿赂守澳中国官员,得以在澳门定居。鸦片战争后, 谈判,1987年4月13日签署了《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1999 东与香港隔海相望。现有人口40万,其中95%以上为中国血统。 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正式恢复了对澳门所行使主权,澳门终于回 不断扩大其侵略地盘,于1851年、1864年又先后侵占了凼仔岛和路环岛。 到了祖国的怀抱。
澳门。母亲! 澳门。母亲!
我要回来,母亲! 我要回来,母亲!
1997年,在澳门即将回归之际,作曲家李海鹰用 深情而诚挚的音调为《澳门》这首诗谱上了曲。 自此,它代表着中华民族的共同心声响彻了神州 大地。一位年仅7岁的澳门小姑娘用她那充满童真 的动人声音演唱着《七子之歌—澳门》。那歌声 打动了亿万炎黄子孙的心。何止如此,那歌声也 牵动着全世界正直善良人的心。 李海鹰(1954~) 作曲家。广东省广州人。1981年 毕业于广州星海音乐学院作曲系。现任广东电视 台音乐总监。主要作品有《弯弯的月亮》、《我 不想说》、《走四方》等。
七子之歌
音乐七年级第一单元
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旗是绘有五星、莲花、大桥、海水 图案的绿色旗帜。 其中五星是代表统一的中国; 三朵含苞待放的白莲花象徵澳门特区是由三个岛组成的吉祥之地; 绿色代表祖国大地。
澳门地区位于珠江口西侧,包括澳门半岛、凼(dang)仔岛和路环 1553年(明嘉靖三十二年),葡萄牙人借口曝晒水浸货物,进入澳门。
《七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之歌》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名姓,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名姓, 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 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一声乳名: 请叫儿一声乳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