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西方民主政治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知识点总结

必修一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知识点总结一: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和完善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经历了三个阶段:1689年《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限制王权;18世纪中期形成责任内阁制,“国王统而不治”;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分享政治权利。
(1)背景:A.历史传统:13世纪<<大宪章》的签署给王权设定了界限,并形成了召开议会决定重大事宜的制度。
B.政治前提:1688年的光荣革命解决了王权与议会的权力之争。
(2)制定: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1.确立:1689年<权利法案>的制定(1)内容: 它以明确的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等。
(2)影响: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是英国统治方式从人治到法治,英国社会进入长期稳定发展的时期。
2.责任内阁制的形成(1) 时间:18世纪前期,内阁制开始形成)(2)“光荣革命”后,国王逐渐退出内阁,成为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首相承担了实际行政职责。
1721年,沃波尔成为第一任内阁首相(3)运行机制:内阁实行集体负责制,内阁成员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如果议会通过了对政府不信任案,内阁就要下台,或者宣布解散议会重新进行选举(4)19世纪中期随着选举权的扩大和两党制的形成,议会选举由个人竞争扩大为两党间的角逐,大选获胜的多数党上台组阁。
3.1832年议会改革(1)改革原因:““光荣革命”后,英国的议会基本掌握在资产阶级化得贵族手中,随着工业革命深入和经济发展,工商业资产阶级迅速壮大,改革议会的呼声日渐高涨(2)改革结果和作用:工业资产阶级获更多议席,加强了在议会中作用,推动了政治民主化发展为工业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
4.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虽然保留君主.,但由议会掌权。
①国王是世袭产生,是国家的象征,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②议会具有立法权③内阁行使行政权,内阁的领袖就是首相。
注:英国君主立宪制的一二三一条主线:议会的发展演变两个趋势:国王权利逐渐削弱,议会权利不断增强三个转移:A.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B.行政权力有国王转移到内阁;C.政治权利由贵族民主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民主,并下移到公民民主二.北美大陆的新体制1.联邦宪法的制定..(1)背景:.A.1776年,英属北美殖民地宣布独立,美利坚合众国诞生B.邦联的松散状态无法形成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来稳定统治秩序,保护国家的利益和主权①邦联政府无权制定统一关税,无力保护本国经济的利益②各地经常发生骚乱,社会动荡加剧。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

答案:C
疑难突破
一、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认识
1、政权组织形式:实行君主立宪制,由国王、议 会和内阁三部分构成。 2、政权机构职能: (1)国王:“统而不治”,只是最高权力的象征; (2)议会:国家权力中心,国家最高立法机关; (3)内阁:掌握行政权,由议会选举产生,对议会 负责; 3、内在关系: 国王形式上任命内阁首相,内阁首相由议会中多数 党领袖担任,对议会负责;议会对内阁监督,内阁可以 解散议会,议会和内阁是权力核心,存在相互制约的权 力关系。
确立:《权 利法案》
形成
完善:责 任内阁制
内容
①内阁掌握行政权,由议会选举产生,对议会负责 ②国王统而不治,只是国家最高权力的象征
影响:英国成为典型的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国家
※ 题组一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例1】英国在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中,曾建立了共和 制,但最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对这一现象的理解,不 正确的是 ( ) A.革命具有曲折性和反复性 B.符合英国的国情 C.封建势力在英国的复辟成功 D.是各阶级利益集团相互妥协的产物
权力 大小
虽是国家中枢机构,但内阁的 职责是只备顾问而无决策权
西方内阁总揽国家行政权力并 对议会负责
性质
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它的 设置突出体现的是皇权的进一 步加强
是资产阶级专政的行政机关, 体现了近代民主政治的发展
三、中英两国政治制度比较 中国 英国 资产阶级专政 君主立宪制
国 政
体 体
人民民主专政 人民代表大会制 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与 政治协商制度
内容
评价
①作用:从法律上确立了共和政体 ②进步性:共和政体的确立,是法国工业革命完成后工业资本主 义发展的必然结果 ③妥协性:总统和参议院的权力很大,是保皇派和共和派相妥协 的产物
近代西方

近代西方一、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即近代西方代议制民主政治1、“近代”与古代的最基本区别是:第一,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第二,法治取代人治;第三,自主的公民取代被动的臣民。
2、“近代西方民主政治”(1)含义: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过程就是西方代议制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表机关,间接参政议政,讨论决定国家大事,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
(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属于原始直接民主,公民作为国家的主人直接管理自己的事务)(2)近代西方代议制既有共同点:议会掌握立法权,议员由选民选举产生,议会成为代议制的核心,是间接民主;一般都实行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原则,防止独裁;是17、18世纪启蒙思想以及从古希腊、罗马保留下来的民主政治文化;阶级本质相同;都实行政党政治。
都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产物。
又有多样性,各国所建立的是要适应本国政治、经济、社会需要的制度。
(3)资产阶级代议制形式的一般性表现:一个核心:代议制民主;两种政体: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三项原则:民主化、法律化、制度化3、产生的条件经济基础:14-16世纪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历史渊源:古希腊罗马的民主法治制度为西方近现代代议制民主政治提供了广泛的依据和范本。
思想基础:人文主义和启蒙思想(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伏尔泰的“开明君主”政治、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为代议制民主提供丰富而坚实的理论基础。
政治基础:资产阶级反封建、反专制斗争的不断胜利为代议制民主的实现提供了可能。
a、英国资产阶级依据传统、借助宗教改革与封建专制进行了长期反复的较量,最终取得光荣革命的胜利。
b、法国资产阶级在三次人民起义的推动下推翻封建君主制度,并经过长期的内部斗争最终确立共和制。
c、北美人民下推翻英国殖民统治,为代议制民主制度的建立扫除障碍。
d、德意志通过王朝战争实现了国家的统一、日本通过实施明治维新为代议制奠定了基础。
法律保障:西方国在迈上代议制道路时,都通过了一系列的法律文献,确定和保障了代议制制度的实施。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1

★君主立宪制主要特点
①虚君—议会是权力中心(立法权、行政监督权) ②虚君—内阁对议会负责(行政权) ③选举权扩大; ④内阁权力膨胀,逐步凌驾于议会之上。 (内阁与议会相互制约)
2006.11
13
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制特点示意图
(行政权) 内 阁 多 负 数 责 组 阁 下院 选 举 选 民
(国家象征 统而不治)
希腊雅典的民主政治 罗马的法律制度
直 接 民 主
专题七
典型
近代西方政治文明
英国君主立宪制 美国共和制 法国共和制 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
间 接 民 主
君主立宪制
是资本主义国家用宪法限制君主 权力的政治制度。一切都要由法律 决定,君主没有实权,而且本身也 要遵循法律。
泰国国王夫妇
摩 纳 哥 国 王
柬 埔 寨 荷 国 兰 王 女 王 丹 麦 女 王
★上述条文分别限制了国王哪些权力?
快速阅读 “小密室的演变” 的内容,共同解决下面问题:
1.英国内阁怎样来的? 2.内阁制又是怎样形成的?有何影响? 3.内阁的职责是什么? 4.英国历史上第一任内阁首相是谁? 内阁跟国王的关系如何的? 跟议会的关系又如何的?
内阁掌握实权,国王统而不治;国王形式任命内阁,但内阁不对国王负责, 只是形式上向国王汇报。内阁由议会选举产生,对内阁负责;议会对内阁 进行监督;议会可以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可以解散议会。
第一课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与完善
英国,是一个面积仅有24万平方公里的岛国。
它是第一个迈进现代社会的国家,在18世纪和 19世纪的时候,它是世界发展的领头羊。 自豪的英国人曾经以“日不落帝国”来形容自 己的国家,因为在19世纪末的时候,它的殖民地遍 及亚洲、非洲、美洲、大洋洲所有大陆板块,总面 积达930万平方公里,统治着世界上三亿多的人口。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个原本在海洋中安详飘 荡的小岛,孕育了超凡的能量,改变了自己,也影 响了世界呢?
近代西方的民主政治

我们要如何看待这样的民主政治? 我们要如何看待这样的民主政治? 西方代议制的基本特征: 西方代议制的基本特征: ①由通过普选产生的议员组成议会,形式上代表 由通过普选产生的议员组成议会, 民意行使国家权力,是一种间接的民主形式。 民意行使国家权力,是一种间接的民主形式。 ②议会议决事项均由议员共同讨论并经多数通过。 议会议决事项均由议员共同讨论并经多数通过。 ③议会是国家权力的中心。 议会是国家权力的中心。 ④体现分权和制衡原则。 体现分权和制衡原则。 西方代议制的实质: 西方代议制的实质:维护资产阶级? 为什么说近代西方建立的是民主政治?为什么会形 成这样的政治制度? 成这样的政治制度? 英国—— ——典型的君主立宪制 英国——典型的君主立宪制 美国—— ——总统制共和制 美国——总统制共和制 法国——总统制共和制 法国——总统制共和制 —— 德国—— ——君主专制为实的立宪制 德国——君主专制为实的立宪制 政治依托(前提) 政治依托(前提) 经济依托(基础) 经济依托(基础) 理论依托(条件) 理论依托(条件) 从类型来看,西方民主政治有何特点?并以英、 从类型来看,西方民主政治有何特点?并以英、德 为例说明其原因。 为例说明其原因。 提示:从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的方式看; 提示:从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的方式看;从经济 发展的状况看;从公民参与意识看。 发展的状况看;从公民参与意识看。
迁移知识延伸学习 美国创建之初, 材料一 美国创建之初,华盛顿们并没有照抄 当时英国的民主模式, 当时英国的民主模式,而是经过费城制宪奠定了 美国的新体制。 美国的新体制。 西方的民主就是三权分立,多党竞选, 材料二 西方的民主就是三权分立,多党竞选, 等等。我们并不反对西方国家这样搞, 等等。我们并不反对西方国家这样搞,但是我们 中国大陆不搞多党竞选,不搞两院制。 中国大陆不搞多党竞选,不搞两院制。 ——邓小平 ——邓小平 华盛顿们并没有照抄当时英国的民主模式”“ ”“我 “华盛顿们并没有照抄当时英国的民主模式”“我 们中国大陆不搞多党竞选,不搞两院制”为什么呢? 们中国大陆不搞多党竞选,不搞两院制”为什么呢? 近代史上我们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学过西方吗? 近代史上我们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学过西方吗?结 果怎样? 果怎样?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建立了什么样的民主政治?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建立了什么样的民主政治?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4、内容 ①总统:被赋予极大权力,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 ②议会:采取两院制,参议院有权否决众议院通过的法 律,内阁对参议院负责 ③国歌和国庆日:将《马赛曲》定为国歌,7月14日定为 国庆日 ④“政府共和国形式”永不动摇 5、评价 ①作用:从法律上确立了共和政体 ②进步性:共和政体的确立,是法国工业革命完成后工 业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 ③妥协性:总统和参议院的权力很大,是保皇派和共和 派相妥协的产物
首相
议会产生 以首相为首的内阁是由议 会中取得多数席位的政党 组建,并对议会负责
总统
总统任命 以总统为首的政府与国会 (参众两院)是制约与平 衡的关系 总统
政府与议会的关系
国家的权力中心
议会
思考2:分析英美两国形成不同政体的原因 英: 1)原是君主专制国家,有王权受议会限制的传统
2)君主立宪制是“光荣革命”新旧势力妥协的结 果 3)资本主义发展程度较低
美: 1)没有封建传统,有反专制、追求民主自由的
思想传统
2)受启蒙思想的影响,通过民族独立战争形式创建, 开国元勋反对君主制 3)资本主义发展程度较高
思考3:美国的民主政治与古代雅典的民主 政治相比,有哪些突破? 1、制定1787年宪法,通过联邦制,在广阔 的地域上建立了新型的共和国,突破了小国 寡民的限制。 2、实行代议制民主形式(民主原则) 3、建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通过分权制 衡维护和保障民主
答:⒈你本人必须成为某一政党领袖; ⒉你所在政党必须在下院大选中获胜成为多数党; ⒊由国王任命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最关键的是赢得民众的广泛支持,获得选举的胜利。
三、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和作用
1.特点:
(1)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只是最高权力的象征 (2)议会和内阁是权力的核心 (3)议会掌握国家的立法权和行政监督权,是国家的重心; (4)内阁实际掌握国家的行政权、财权和部分立法权,权力 膨胀,对议会负责
专题七 近代西方的民主政治与发展

(一)美国总统共和民主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的制定) 协调了中央与地方 1、年轻美国的窘境(背景): 的关系 2、1787宪法的制定及评价: (1)主要内容: 参议院按州分配、众议院 A、确立联邦制(政府与地方的分权) 按人口分配,协调了大州 与小州的关系 美国由 13个主权州组成的松散联盟,变成一个真正统一的国家,各 州保持一定程度的自治地位,拥有一些州权。 最高行政权:总统 B、政府的权力构建 (政府内部的分权) 最高立法权:国会 最高司法权:联邦法院 C、保留黑人奴隶制和折算黑人人口 三权分立
项目 相 同 点
美国 司法权:独立
英国
原则:分权与制衡 性质:资产阶级的代议制
C、内阁和国王、议会之间的关系
①内阁与国王关系: 内阁掌握实权,国王“统而不治”,内阁不对国王负责。 ②内阁与议会关系: 内阁由议会选举产生,对议会负责; 议会对内阁进行监督; 议会可以通过对内阁的不信任案,内阁可以解散下院提前大选。
从议会与国王、内阁的关系中,你可看出英国政府权力变化情况。 国王失去了行政权; 议会行使立法权,并取得了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控制权; 内阁行使最高行政权,并受议会监督控制
★君主立宪制特点之一: 君主权力受到法律限制,议会权力高于王权, 司法权独立于王权 (议会是权力中心)
(2)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君主立宪制正式确立 A、形成过程 18世纪中叶,英国责任内阁制形成并得以完善
根据英国的君主立宪制规定:下院议员由选民普遍直接选举产 生,由国王任命在下院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为首相,由首相提 出内阁成员和政府成员名单,送交国王批准,组成责任内阁 (“责任内阁制政府”) B、影响: ①议会取得对行政权(内阁)的监督与控制; ②国王成为“统而不治”,只是最高权力的象征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3.解答思路 (1)对备选项要“二判”:一是判定每一个备选项是否符合图
片所反映的史实,排除与之相悖的选项;二是判定各备选项是
否与题干有必然的逻辑联系,排除与题干无关的选项。 (2)对图片和文字要“二补”:一是要以图补文,因为有些信
息在文字中交代得不明确,却在图片中给出了补充,这可能是
判读信息的关键所在;二是要以文补图,这是图片题最主要的 一种信息提供方式,因为大多数图片不可能全面地展示相关信
要形式之一。
(2)文物图型:这类题目命题多是从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有实 证价值的东西,如遗迹、遗址、遗物、图书刊物、生产工具、
历史图片或照片、宣传标语、票据、证件和雕塑等。
(3)漫画图型:历史漫画是一种形象的历史图画语言,它通 过直观形象的图画形态,来反映作者对历史事物的认识,或
赞扬或讽刺,能达到文字语言所不能企及的效果。
专题七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本专题主要涉及17至19世纪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即代议制度的确立和发展过程。大体经历两大阶段,工场手
工业阶段,欧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爆发,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在西欧、北美主要是英国和美国开始确立;工业革命时期, 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欧洲大陆上的法国、 德国确立了代议制。
A.“德意志的未来不在于普鲁士的自由主义,而在于强权” B.“帝国议会是‘一个没有政府的议会’,只好‘发表独
白’”
C.“在上帝的天堂和这个国家之间,不允许有任何文件作为 第二天意出现”
D.“现在有效的国家生活的唯一可能的形式是在一位明智的
国王领导下的议会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精讲精析】A项材料反映了俾斯麦强调的统一宣言,即铁血 政策,而材料中德意志第二帝国已经建立,错误。B项漫画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王无权废止法律 不得侵犯议会的征税权 不经同意,国王不得组织常备军, 国王不得干涉议会言论自由 必须定期召开议会 。。。。。。。
《权利法案》规定:
目的:在于限制王权,扩大议会的权利, 结果:将实际的权利转移到议会手中,确立 了议会的全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 的原则,从而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基础
民
二。形成——从大宪章到权力法 案
1、13世纪中期是 君主立宪制萌芽时期。
英王签署大宪章
思考
①议会代表了哪个阶级的利益? ②国王代表了哪个阶级的利益? ③国王与议会斗争的焦点是什么? ④最终是怎么解决的? ⑤通过“光荣革命”上台的威廉和玛丽与革命期 间的查理一世相比,其权力是变大还是变小了?
2、1688年“光荣革命”事实上 确立君主立宪制
君主立宪制
资本主义国家用宪法 来限制君主权利的政 治制度.一切都由法律 来制定,君主没有实权.
议会制的君主立宪制度
君主不直接支配国家政权,由内 阁来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
是谁在统治英国?
英国现行政体结构示意图
内阁 负 责 下院 选 举 选 组多 阁数 组成议会 形式任命 国王 任 命 上院
民
立法机关
行政机关
国家元首
中国
英国
国体
政体 政党 制度
人民民主专政
人民代表大会制(共和制) 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与政 治协商制度
资产阶级专政
君主立宪制(君主制) 两党制(保守党,工 党)
立法 机关
行政 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 委员会
国务院(总理)
议会(上院,下院)
内阁(首相)
国家 元首
国家主席
议会大厦英议会会场一.议会之母英国议会起源于中世纪。到13世 纪,议会制度基本形成,当时它还 是封建性的.14世纪上半叶,英国 议会分成上、下两院,上院又称为 贵族院;下院又称为平民院。议会 由国王和上下两院组成。1295年 “模仿国会”被认为是英国国会的 开端.
英国现行政体结构示意图
内阁 负 责 下院 选 举 选 组多 阁数 组成议会 形式任命 国王 任 命 上院
5、19世纪中期以来是议会制度 逐渐保守定型、趋于民主化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过程
1、13世纪中期是萌芽时期。 2、1688年“光荣革命”事实上确立君主立制。 3、1689《权利法案》颁布是正式确立的标志。 4、责任内阁制的不断完善,英国成为议会君主 制的典型国家。 。 5、19世纪中期以来是议会逐渐保守、定型时期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A.英国君主立宪制度是君主制、贵族制 和民主制融为一体的产物。 B.国王是国家元首,但实际上处于“统 而不治”的地位,而作为国家的象征地 位更突出。 C.国家的权力中心在议会,议会是国家 最高立法机关。(19世纪中期以来,逐 渐转移到内阁和首相手中)
中国
英国
国体
政体 政党制度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 的确立与发展
第七单元欧美国家
英 1689年《权利法案》 君主立宪制度 美 1787年 宪法 法 1875年宪法 德 1871年宪法 联邦总统制 总统制共和国 君主立宪制
第1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课程标准
掌握“光荣革命”、《权利法案》 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等基本史实。理 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2、英国首相布莱尔追随美国出兵伊拉克。你认为:
A 内阁成员大体上是赞同还是反对?为什么?
赞同。集体负责,共同进退。 B 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如果反对,布莱尔会不会为此而撤兵? 为什么? 不会。首相掌握行政大权,不对国王负责,只对 议会负责。 C 议会中大多数极力反对,结果又会如何? 议会可以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要求内阁下台; 内阁要么下台,要么宣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国王(虚君)
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君主立宪
形 成 : 权 利 法 案 的 确 立 发 展 : 责 任 内 阁 制 形 成
完 善 : 普 选 权 不 断 扩 大
练习:
1、《大宪章》被视为 “英国自由的奠基石 ”、
英国的第一部“ 宪法 ”。你认为对吗?为什么?
对。它限制了君主的权力,保障了以贵族为代表的民权自由, 后来逐步发展成为普遍的宪法权利。
3、1689《权利法案》颁布是正 式确立的标志。
4、责任内阁制的不断完善,英国 成为议会君主制的典型国家。
内阁的由来:Cabinet(有抽屉或格子的) 内阁的几个惯例A:18世纪初,国王不出席会 议形成惯例。B:由下院多数党领袖人首相, 来组织内阁会议。(1721年的沃尔) C:一旦内阁受到下院的反对,首相要辞职向议 会谢罪或者解散下院,提前大选,有新选的下 院决定内阁的去留。 19世纪中期以来内阁开始凌驾与议会之上,内 阁被称为议会的“第三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