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折桂令--叹世

合集下载

马致远《双调·折桂令(叹世)》原文和翻译

马致远《双调·折桂令(叹世)》原文和翻译

马致远《双调·折桂令(叹世)》原文和翻译马致远《双调·折桂令(叹世)》原文和翻译赏析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马致远《双调·折桂令(叹世)》原文和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双调】折桂令叹世其一:咸阳百二山河⑴,两字功名,几阵干戈。

项废东吴⑵,刘兴西蜀⑶,梦说南柯⑷。

韩信功兀的般证果⑸,蒯通言那里是风魔⑹?成也萧何,败也萧何⑺;醉了由他⑻!其二:东篱半世蹉跎⑼,竹里游亭,小宇婆娑⑽。

有个池塘,醒时渔笛,醉后渔歌。

严子陵他应笑我⑾,孟光台我待学他⑿。

笑我如何?倒大江湖⒀,也避风波。

注释⑴百二山河:谓秦地形势险要,利于攻守,二万兵力可抵百万,或说百万可抵二百万。

⑵项废东吴:指项羽在垓下兵败,被追至乌江自刎。

乌江在今安徽和县东北,古属东吴地。

⑶刘兴西蜀:指刘邦被封为汉王,利用汉中及蜀中的人力物力,战胜项羽。

⑷梦说南柯:唐人李公佐传奇《南柯太守传》说:淳于生昼梦入大槐安国,被招为附马,在南柯郡做二十年的太守,备极荣宠。

后因战败和公主死亡,被遣归。

醒来才知道是南柯一梦。

所谓大槐安国,原来是宅南槐树下的蚁穴。

⑸韩信,汉高祖刘邦的开国功臣,辅佐高祖定天下,与张良、萧何并称汉兴三杰。

后被吕后所害,诛夷三族。

兀的般:如此,这般。

证果:佛家语。

谓经过修行证得果位。

此指下场,结果。

⑹蒯通:即蒯彻,因避讳汉武帝名而改。

曾劝韩信谋反自立,韩信不听。

他害怕事发被牵连,就假装疯。

后韩信果被害。

⑺“成也萧何”二句:韩信因萧何的推荐被刘邦重用,后来吕后杀韩信,用的又是萧何的计策。

故云“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⑻他:读tuō,协歌戈韵。

⑼东篱:作者自称。

⑽小宇:小屋。

婆娑:枝叶茂盛貌。

⑾严子陵:严光,字子陵,东汉人。

少与刘秀同游学。

刘秀即帝位后,屡召不就,隐居富春江,以耕渔为生。

高中语文文言文马致远《双调蟾宫曲叹世》原文与译文(含赏析)

高中语文文言文马致远《双调蟾宫曲叹世》原文与译文(含赏析)

马致远《双调·蟾宫曲·叹世》原文与译文(含赏析)咸阳百二山河,两字功名,几阵干戈⑴,项废东吴⑵,刘兴西蜀⑶,梦说南柯⑷。

韩信功兀的般证果⑸,蒯通言那里是风魔⑹?成也萧何,败也萧何⑺,醉了由他⑻。

注释⑴咸阳百二山河三句:指秦汉之际的战争。

百二山河,形容战国时秦国形势的险要,二万兵力可抵得诸侯一百万(见《史记·高帝本纪》)。

⑵项废东吴:指项羽在垓下兵败,被追至乌江自刎。

乌江在今安徽和县东北,古属东吴地。

⑶刘兴西蜀:指刘邦被封为汉王,利用汉中及蜀中的人力物力,战胜项羽。

⑷梦说南柯:唐人李公佐小说《南柯太守传》说:淳于生昼梦入大槐安国,被招为附马,在南柯郡做二十年的太守,备极荣宠。

后因战败和公主死亡,被遣归。

醒来才知道是南柯一梦。

所谓大槐安国,原来是宅南槐树下的蚁穴。

⑸韩信功兀的般证果:韩信,汉高祖刘邦的开国功臣,辅佐高祖定天下,与张良、萧何并称汉兴三杰。

后被吕后所害,诛夷三族。

兀的般,这般。

证果,佛家语,果报的意思。

⑹蒯通言那里是风魔:蒯(kuǎi )通,汉高祖时的著名辩士,本名彻,史家避武帝讳,称他蒯通。

韩信用蒯通计定齐地。

后蒯通说韩信背汉自立,韩信不听。

他怕受牵连,就假装风魔。

后韩信为吕后所斩,临刑前叹曰:“悔不听蒯彻之言,死于女子之手。

”⑹“成也萧何”二句:韩信因萧何的推荐被刘邦重用,后来吕后杀韩信,用的又是萧何的计策。

故云“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⑻他:读tuō,协歌戈韵。

[2]译文咸阳山河险固可以以二当百,为了两字功名,这里引起过几阵干戈。

项羽兵败身亡东吴,刘邦兵兴西蜀,成败兴亡都是梦里南柯。

韩信功高盖世却落得被杀的结果,蒯通说的是真话哪里是风魔?成事的是萧何,败事的也是萧何。

我且一醉功过是非统统由他。

鉴赏既然刘项兴亡,不过一梦,韩信这样的功臣也落得杀头的结果,那么当前的功名事业毫无值得留恋之处。

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否定,表现对现实政治的反感,这是封建社会走下坡路时人们惯用的手法。

豪放派的诗歌10篇-最新范文

豪放派的诗歌10篇-最新范文

豪放派的诗歌10篇豪放词特点大体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然而有时失之平直,甚至涉于狂怪叫嚣。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豪放派的诗歌,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折桂令·叹世朝代:元朝|作者:马致远其一咸阳百二山河,两字功名,几阵干戈。

项废东吴,刘兴西蜀,梦说南柯。

韩信功兀的般证果,蒯通言那里是风魔?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醉了由他!其二东篱半世蹉跎,竹里游亭,小宇婆娑。

有个池塘,醒时渔笛,醉后渔歌。

严子陵他应笑我,孟光台我待学他。

笑我如何?倒大江湖,也避风波。

谢池春·壮岁从戎词牌名:谢池春|朝代:宋朝|作者:陆游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

阵云高、狼烟夜举。

朱颜青鬓,拥雕戈西戍。

笑儒冠、自来多误。

功名梦断,却泛扁舟吴楚。

漫悲歌、伤怀吊古。

烟波无际,望秦关何处?叹流年、又成虚度。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词牌名:夜游宫|朝代:宋朝|作者:陆游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

铁骑无声望似水。

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

自许封侯在万里。

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采桑子·十年前是尊前客词牌名:采桑子|朝代:宋朝|作者:欧阳修十年前是尊前客,月白风清。

忧患凋零,老去光阴速可惊。

鬓华虽改心无改,试把金觥。

旧曲重听,犹似当年醉里声。

汉宫春·初自南郑来成都作词牌名:汉宫春|朝代:宋朝|作者:陆游羽箭雕弓,忆呼鹰古垒,截虎平川。

吹笳暮归野帐,雪压青毡。

淋漓醉墨,看龙蛇飞落蛮笺。

人误许、诗情将略,一时才气超然。

何事又作南来,看重阳药市,元夕灯山?花时万人乐处,欹帽垂鞭。

闻歌感旧,尚时时流涕尊前。

君记取、封侯事在。

功名不信由天。

水龙吟·放船千里凌波去词牌名:水龙吟|朝代:宋朝|作者:朱敦儒放船千里凌波去,略为吴山留顾。

云屯水府,涛随神女,九江东注。

北客翩然,壮心偏感,年华将暮。

念伊、嵩旧隐,巢、由故友,南柯梦,遽如许!回首妖氛未扫,问人间、英雄何处?奇谋报国,可怜无用,尘昏白羽。

双调·折桂令·叹世

双调·折桂令·叹世

双 调 叹
马 致 远
折 世 桂 令
·




马致远,号东篱,大都 (今北京) 人,著名元曲作 家。 青年时追求功名,中年 时期一度出仕,晚年则淡泊 名利。马致远在元代散曲家 中成就最高,被誉为“曲状 元”。
写 作 背 景
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有“佐国 心,拿云手”的政治抱负,但一直没能 实现,在经过了“二十年漂泊生涯”之 后,他看透了人生的耻辱,遂生退隐林 泉的念头,晚年过着“林间友”、“世 外客”的闲适生活。此曲从内容看,应 该是马致远牢骚殆尽,归隐山林后所作。


刘兴西蜀:刘,指刘邦(前256——前195),
西汉王朝的创建者,曾经率领军队攻占咸阳, 推翻秦的统治。秦亡后,项羽分封诸侯,不 愿刘邦在关中立足,乃立他为汉王,“王巴 蜀、汉中,都南郑”(见《史记· 项羽本 纪》),终于战胜项羽,统一天下。故云 “刘兴西蜀”。


韩信:汉朝的大将。在推翻秦政权和楚汉战
这首词里面写到了几件历史事件?分 别是什么?
6件。①咸阳百二山河,两字功名,几
阵干戈(秦汉时期的战争,最后秦国灭 亡)、②项废东吴、③刘兴西蜀、④韩 信有功却被杀、⑤蒯通假装风魔避免被 杀、⑥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韩信的成 败都因为萧何)。
这些兴衰成败在作者看来都不过是什么? 明确:都不过是浮云,是南柯一梦。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说出了一个什么现
实道理? 明确:世道险恶、人心叵测。 最后一句“醉了由他”说到,算了,喝醉了 一切都由他去吧。就突出了整首词的“叹世” 的主题,从而表明了自己超然物外、不问世 事的态度。
解 读 文 本
历史事件:
强秦灭亡 项羽自刎 刘邦兴汉 韩信成败 蒯通装疯 萧 内 容

浙江省单独考试古诗文必背篇目

浙江省单独考试古诗文必背篇目

(考试范围包括部编版小学、初中全套教材古诗文和课外积累篇目)1.《将进酒》唐·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2.《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唐·李白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3.《登高》唐·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4.《客至》唐·杜甫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5.《念奴娇·赤壁怀古》宋·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6.《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宋·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7.《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

《双调 折桂令 叹世》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21课ppt课件1【人教版】

《双调 折桂令 叹世》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21课ppt课件1【人教版】
• 马致远的《汉宫秋》在传说的基础上再加虚构,把汉和匈 奴的关系写成衰弱的汉王朝为强大的匈奴所压迫;把昭君 出塞的原因,写成毛延寿求贿不遂,在画像时丑化昭君, 事败后逃往匈奴,引兵来攻,强索昭君;把元帝写成一个 软弱无能、为群臣所挟制而又多愁善感、深爱王昭君的皇 帝;把昭君的结局,写成在汉与匈奴交界处的黑龙江投江 自杀。这样,《汉宫秋》成了一种假借一定的历史背景而 加以大量虚构的宫廷爱情悲剧。

1、往前坐

坐的位置越靠后,注意力就越难集中。老师不会注意到你的事实可以让你不再紧张,放心去做别的事情。坐在后面,视线分散,哪怕你是在看老师,如果有人移动,你的视线就会飘到那个同学的后脑勺上去,也就无法集中注意力。 而且,坐在后面很
难读到老师的表情。认真听讲不单纯是指听老师说的话,把握老师的表情和语调之类的小细节也是很有必要的。说话比平时更用力,或者表情严肃地强调的那个部分几乎百分之百地会出现在考试中。但是如果坐在后面,那种重要的提示就全都错过了。
2019/8/9
教学资料精选
29
谢谢欣赏!
2019/8/9
教学资料精选
30
• 刘兴西蜀:指刘邦被封为汉王,利用汉中及蜀中的人力物力,战胜项羽。
• 梦说南柯:唐人李公佐传奇《南柯太守传》说:淳于棼昼梦入大槐安国,被招 为附马,在南柯郡做二十年的太守,备极荣宠。后因战败和公主死亡,被遣 归。醒来才知道是南柯一梦。所谓大槐安国,原来是宅南槐树下的蚁穴。
• 译:项羽兵败东吴,刘邦在西蜀兴立汉朝,都像南柯一梦。

与此相反,如果坐在前面,首先心情就很不同,自己比别人靠前的感觉让你听课时的态度变得更积极。与老师眼神交会的机会增多,感觉就好像是老师在做一对一个人辅导。

有的学生恰恰就是因为这一点,讨厌坐在前面。和老师眼神交会非常有负担,稍微做点儿小动作就会被老师发现,非常不方便。而且坐在前面说不定还会被问到一些难以回答的问题。

蟾宫曲·叹世赏析

蟾宫曲·叹世赏析

蟾宫曲·叹世赏析蟾宫曲·叹世赏析蟾宫曲·叹世以抒情之笔,借秦汉之交的楚汉相争和汉初皇室诛杀功臣的史事,抒发功名难凭的感慨。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蟾宫曲·叹世赏析,欢迎大家阅读!蟾宫曲·叹世元代:马致远咸阳百二山河,两字功名,几阵干戈。

项废东吴,刘兴西蜀,梦说南柯。

韩信功兀的般证果,蒯通言那里是风魔?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醉了由他!东篱半世蹉跎,竹里游亭,小宇婆娑。

有个池塘,醒时渔笛,醉后渔歌。

严子陵他应笑我,孟光台我待学他。

笑我如何?倒大江湖,也避风波。

译文咸阳,万夫难攻的险固山河,因为功名两个字,曾发动过多少次战乱干戈。

项羽兵败东吴,刘邦在西蜀兴立汉朝,都像南柯一梦。

韩信有功却得到被杀的结果,当初蒯通的预言哪里是疯话?成功也是因为萧何,失败也是因为萧何;喝醉了一切都由他去吧!我半生来虚度了光阴,在那通幽的竹径中,隐映着一座小巧的游亭,走到竹径的尽头,就是小巧的庭院。

在那儿有个池塘,我醒的时候轻声吹起渔笛,醉酒之后又放声唱起渔歌。

严子陵一定会嘲笑我,孟光台我要学他。

笑我什么呢?偌大的江河湖海,也自有躲避风波的办法。

注释⑴双调:宫调名。

折桂令:曲牌名,又名“蟾宫曲”。

⑵百二山河:谓秦地形势险要,利于攻守,二万兵力可抵百万,或说百万可抵二百万。

⑶项废东吴:指项羽在垓下兵败,被追至乌江自刎。

乌江在今安徽和县东北,古属东吴地。

⑷刘兴西蜀:指刘邦被封为汉王,利用汉中及蜀中的人力物力,战胜项羽。

⑸梦说南柯:唐人李公佐传奇《南柯太守传》说:淳于棼昼梦入大槐安国,被招为附马,在南柯郡做二十年的太守,备极荣宠。

后因战败和公主死亡,被遣归。

醒来才知道是南柯一梦。

所谓大槐安国,原来是宅南槐树下的蚁穴。

⑹韩信,汉高祖刘邦的开国功臣,辅佐高祖定天下,与张良、萧何并称汉兴三杰。

后被吕后所害,诛夷三族。

兀的般:如此,这般。

证果:佛家语。

谓经过修行证得果位。

此指下场,结果。

⑺蒯通:即蒯彻,因避讳汉武帝名而改。

马致远《蟾宫曲·叹世二首》原文及赏析

马致远《蟾宫曲·叹世二首》原文及赏析

马致远《蟾宫曲·叹世二首》原文及赏析《蟾宫曲·叹世二首》这两支小令短小精悍,概括性强,容量大。

语言如飞流注涧,一泻无余,表现了马致远作为豪放派曲家的风格。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马致远《蟾宫曲·叹世二首》原文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蟾宫曲·叹世二首元代:马致远咸阳百二山河,两字功名,几阵干戈。

项废东吴,刘兴西蜀,梦说南柯。

韩信功兀的般证果,蒯通言那里是风魔?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醉了由他!东篱半世蹉跎,竹里游亭,小宇婆娑。

有个池塘,醒时渔笛,醉后渔歌。

严子陵他应笑我,孟光台我待学他。

笑我如何?倒大江湖,也避风波。

《蟾宫曲·叹世二首》译文咸阳,万夫难攻的险固山河,因为功名两个字,曾发动过多少次战乱干戈。

项羽兵败东吴,刘邦在西蜀兴立汉朝,都像南柯一梦。

韩信有功却得到被杀的结果,当初蒯通的预言哪里是疯话?成功也是因为萧何,失败也是因为萧何;喝醉了一切都由他去吧!我半生来虚度了光阴,在那通幽的竹径中,隐映着一座小巧的游亭,走到竹径的尽头,就是小巧的庭院。

在那儿有个池塘,我醒的时候轻声吹起渔笛,醉酒之后又放声唱起渔歌。

严子陵一定会嘲笑我,孟光台我要学他。

笑我什么呢?偌大的江河湖海,也自有躲避风波的办法。

《蟾宫曲·叹世二首》注释双调:宫调名。

折桂令:曲牌名,又名“蟾宫曲”。

百二山河:谓秦地形势险要,利于攻守,二万兵力可抵百万,或说百万可抵二百万。

项废东吴:指项羽在垓下兵败,被追至乌江自刎。

乌江在今安徽和县东北,古属东吴地。

刘兴西蜀:指刘邦被封为汉王,利用汉中及蜀中的人力物力,战胜项羽。

梦说南柯:唐人李公佐传奇《南柯太守传》说:淳于棼昼梦入大槐安国,被招为附马,在南柯郡做二十年的太守,备极荣宠。

后因战败和公主死亡,被遣归。

醒来才知道是南柯一梦。

所谓大槐安国,原来是宅南槐树下的蚁穴。

韩信,汉高祖刘邦的开国功臣,辅佐高祖定天下,与张良、萧何并称汉兴三杰。

后被吕后所害,诛夷三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醉了由他!
成功也是因为萧何,失败也是因为萧何;喝醉了 一切都由他去吧!
感悟 “ 叹世 ”
这首“叹世”曲,由“咸阳”——秦 王朝说起。秦国“百二山河”,何等强盛, 最后还是灭亡了。经过五年的楚汉之争, 项羽兵败乌江自刎,刘邦统一天下,建立 汉室。而辅佐刘邦平定天下立有汗马功劳 的韩信却遭到杀身之祸,连像蒯通那样的 谋士,也不得不假装疯魔以掩世人耳目。 韩信怎么也没有想到力荐刘邦重用他的萧 何,后来竟会设计杀害他。
元曲四大家
感悟 “ 叹世 ”
马致远在青年时期是积极入世的,虽生不逢
写 时,却豪情满怀,所发多为慷慨激越之音。随着 作 宦海浮沉,历尽飘泊之苦,他不禁发出“困煞中 背 原一布衣”的感叹。这样的经历,使他具有较丰 景 富的生活体验和较复杂的思想感受,而这些感受
与体验,正是他散曲所表达的内容。 他在许多散曲中抒写怀古伤今、羁旅宦游的
情愫。特别是晚年时,马致远牢骚殆尽,对人间 的荣辱得失、是是非非,力图从宁静的隐士生涯 中,求得精神上的解脱和满足。这在其《叹世》 中得到了充分的反映。
【双调】折桂令·叹世
咸阳百二山河,两字功名,几阵干戈。 项废东吴,刘兴西蜀,梦说南柯。韩信 功兀的般证果,蒯通言那里是风魔?成 也萧何,败也萧何;醉了由他!
【双调】折桂令·叹世
咸阳百二山河,两字功名,几阵干戈。
咸阳,万夫难攻的险固山河,因为功名两个字, 曾发动过多少次战乱干戈。
项废东吴,刘兴西蜀,梦说南柯。
项羽兵败东吴,刘邦在西蜀兴立汉朝,都像南 柯一梦。
【双调】折桂令·叹世
韩信功兀的般证果,蒯通言那里是风魔?
韩信有功却得到被杀的结果,当初蒯通的预言哪 里是疯话?
南柯一梦
这些兴衰成败,是非恩怨,还有什么
思 可说的 呢?

都不过是一场梦。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道出世道之 险恶,人心之叵测。
结句以“醉了由他”突出“叹世”主 题,表明自己超然物外,不问世事的态度。


《折桂令 叹世》借 项羽 、韩信 虽有奇功但不得好结果的故事,表达 了诗人“ 叹世 ”的主题,表明自 己 超然物外,不问时事 的态度。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双 世叹 调
·Hale Waihona Puke 折马 致桂


走近作者
马致远,号东篱,大都 (今北京) 人,著名元曲作 家。 青年时追求功名,中年 时期一度出仕,晚年则淡泊 名利。马致远在元代散曲家 中成就最高,被誉为“曲状 元”。
走进元曲
思考:这首词里面写到了几件历史事件?分别是 什么?
6件。 ①咸阳百二山河,两字功名,几阵干戈(秦汉 时期的战争,最后秦国灭亡) ②项废东吴、 ③刘兴西蜀、 ④韩信有功却被杀、 ⑤蒯通假装风魔避免被杀、 ⑥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韩信的成败都因为萧 何)
本解 读 文
感悟“叹世 ”
历史事件:
秦汉战争 项废东吴 刘兴西蜀 韩信有功被杀 蒯通假装风魔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感悟 “ 叹世 ”
点写 作 特
1.联系历史人物表现自己的历史观、政 治观。
2.作品短小精悍,概括性强,容量大。
3.语言通俗平白,简洁明快,如飞流入 涧,一泻无余。
元曲是宋词中演化出来的,它和宋词一样都 有自己的牌名(宋词是词牌,元曲是曲牌)。
但元曲又和宋词有区别。宋词的题目一般由 词牌和内容提示两部分构成,而元曲的题目却多 了宫调,一般由宫调、曲牌、内容提示三部分构 成。例如,马致远的《双调·夜行船·秋思》, “双调”是调式,“夜行船”是曲牌,“秋思” 是内容提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