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折桂令·叹世
马致远《双调·折桂令(叹世)》原文和翻译

马致远《双调·折桂令(叹世)》原文和翻译马致远《双调·折桂令(叹世)》原文和翻译赏析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马致远《双调·折桂令(叹世)》原文和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双调】折桂令叹世其一:咸阳百二山河⑴,两字功名,几阵干戈。
项废东吴⑵,刘兴西蜀⑶,梦说南柯⑷。
韩信功兀的般证果⑸,蒯通言那里是风魔⑹?成也萧何,败也萧何⑺;醉了由他⑻!其二:东篱半世蹉跎⑼,竹里游亭,小宇婆娑⑽。
有个池塘,醒时渔笛,醉后渔歌。
严子陵他应笑我⑾,孟光台我待学他⑿。
笑我如何?倒大江湖⒀,也避风波。
注释⑴百二山河:谓秦地形势险要,利于攻守,二万兵力可抵百万,或说百万可抵二百万。
⑵项废东吴:指项羽在垓下兵败,被追至乌江自刎。
乌江在今安徽和县东北,古属东吴地。
⑶刘兴西蜀:指刘邦被封为汉王,利用汉中及蜀中的人力物力,战胜项羽。
⑷梦说南柯:唐人李公佐传奇《南柯太守传》说:淳于生昼梦入大槐安国,被招为附马,在南柯郡做二十年的太守,备极荣宠。
后因战败和公主死亡,被遣归。
醒来才知道是南柯一梦。
所谓大槐安国,原来是宅南槐树下的蚁穴。
⑸韩信,汉高祖刘邦的开国功臣,辅佐高祖定天下,与张良、萧何并称汉兴三杰。
后被吕后所害,诛夷三族。
兀的般:如此,这般。
证果:佛家语。
谓经过修行证得果位。
此指下场,结果。
⑹蒯通:即蒯彻,因避讳汉武帝名而改。
曾劝韩信谋反自立,韩信不听。
他害怕事发被牵连,就假装疯。
后韩信果被害。
⑺“成也萧何”二句:韩信因萧何的推荐被刘邦重用,后来吕后杀韩信,用的又是萧何的计策。
故云“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⑻他:读tuō,协歌戈韵。
⑼东篱:作者自称。
⑽小宇:小屋。
婆娑:枝叶茂盛貌。
⑾严子陵:严光,字子陵,东汉人。
少与刘秀同游学。
刘秀即帝位后,屡召不就,隐居富春江,以耕渔为生。
兰楚芳《【双调】折桂令 相思》原文及翻译赏析

兰楚芳《【双调】桂令 相思》原文及翻译赏析
【双调】折桂令 相思原文:
可怜人病里残春,花又纷纷,雨又纷纷。罗帕啼痕,泪又新新,恨又新新。宝髻松风残楚云,玉肌消香褪湘裙。人又昏昏,天又昏昏,灯又昏昏,月又昏昏。被东风老尽天台,雨过园林,雾锁楼台。两叶愁眉,两行愁泪,两地愁怀。刘郎去也来也那不来,桃花谢也开时节还开。早是难睚,恨杀无情,杜宇声哀。 诗词作品:【双调】折桂令 相思 诗词作者:【元代】兰楚芳
中职高三古诗词诵读

高三古诗词1、《将进酒》李白(唐代)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2、《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宋代)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3、《青玉案•元夕》辛弃疾(宋代)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4、《一剪梅》李清照(宋代)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5、《双调折桂令·叹世》马致远(元代)咸阳百二山河,两字功名,几阵干戈。
项废东吴,刘兴西蜀,梦说南柯。
韩信功兀的般证果,蒯通言那里是风魔?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醉了由他。
6、《静女》诗经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汝)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汝)之为美,美人之贻。
7、《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8、《鹊桥仙》秦观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双调·折桂令--叹世

成功也是因为萧何,失败也是因为萧何;喝醉了 一切都由他去吧!
感悟 “ 叹世 ”
这首“叹世”曲,由“咸阳”——秦 王朝说起。秦国“百二山河”,何等强盛, 最后还是灭亡了。经过五年的楚汉之争, 项羽兵败乌江自刎,刘邦统一天下,建立 汉室。而辅佐刘邦平定天下立有汗马功劳 的韩信却遭到杀身之祸,连像蒯通那样的 谋士,也不得不假装疯魔以掩世人耳目。 韩信怎么也没有想到力荐刘邦重用他的萧 何,后来竟会设计杀害他。
元曲四大家
感悟 “ 叹世 ”
马致远在青年时期是积极入世的,虽生不逢
写 时,却豪情满怀,所发多为慷慨激越之音。随着 作 宦海浮沉,历尽飘泊之苦,他不禁发出“困煞中 背 原一布衣”的感叹。这样的经历,使他具有较丰 景 富的生活体验和较复杂的思想感受,而这些感受
与体验,正是他散曲所表达的内容。 他在许多散曲中抒写怀古伤今、羁旅宦游的
情愫。特别是晚年时,马致远牢骚殆尽,对人间 的荣辱得失、是是非非,力图从宁静的隐士生涯 中,求得精神上的解脱和满足。这在其《叹世》 中得到了充分的反映。
【双调】折桂令·叹世
咸阳百二山河,两字功名,几阵干戈。 项废东吴,刘兴西蜀,梦说南柯。韩信 功兀的般证果,蒯通言那里是风魔?成 也萧何,败也萧何;醉了由他!
【双调】折桂令·叹世
咸阳百二山河,两字功名,几阵干戈。
咸阳,万夫难攻的险固山河,因为功名两个字, 曾发动过多少次战乱干戈。
项废东吴,刘兴西蜀,梦说南柯。
项羽兵败东吴,刘邦在西蜀兴立汉朝,都像南 柯一梦。
【双调】折桂令·叹世
韩信功兀的般证果,蒯通言那里是风魔?
韩信有功却得到被杀的结果,当初蒯通的预言哪 里是疯话?
南柯一梦
这些兴衰成败,是非恩怨,还有什么
浙江省单独考试古诗文必背篇目

(考试范围包括部编版小学、初中全套教材古诗文和课外积累篇目)1.《将进酒》唐·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2.《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唐·李白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3.《登高》唐·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4.《客至》唐·杜甫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5.《念奴娇·赤壁怀古》宋·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6.《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宋·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7.《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
(《双调·折桂令·叹世》马致远)教案

《双调·折桂令·叹世》(马致远)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元曲的基本知识,理解《双调·折桂令·叹世》的创作背景,把握作品的韵律特点和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诵读、小组合作、课堂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内容,提升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对文学创作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 元曲的基本知识。
2. 《双调·折桂令·叹世》的韵律特点和艺术特色。
三、教学难点1. 古代诗词的韵律知识。
2. 作品中的典故和寓意。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件和教学素材。
2. 学生预习《双调·折桂令·叹世》及相关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教师简要介绍元曲的基本知识。
1.2 学生分享预习成果,介绍作者马致远的生平事迹。
2. 作品欣赏2.1 教师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双调·折桂令·叹世》。
2.2 学生分享对作品的感受,讨论作品的韵律特点。
3. 作品解析3.1 教师分析作品的韵律特点,讲解古代诗词的韵律知识。
3.2 学生分组讨论作品中的典故和寓意,分享讨论成果。
4. 课堂小结4.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作品的韵律特点和艺术特色。
4.2 学生回顾学习收获,提出疑问和意见。
5. 作业布置5.1 学生抄写《双调·折桂令·叹世》,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5.2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准备课堂分享。
六、教学拓展1.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元曲的其他代表作品,进行比较学习。
2.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了解元曲的发展历程及其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七、课堂互动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双调·折桂令·叹世》的理解和感悟。
2. 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八、作品创作1. 教师引导学生尝试创作元曲,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
马致远《蟾宫曲-叹世二首》原文及赏析

马致远《蟾宫曲-叹世二首》原文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故事大全、作文大全、教案大全、游戏大全、句子大全、诗词大全、家庭教育、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tories, composition, lesson plans, games, sentences, poems, family educatio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primary education, other model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马致远《蟾宫曲-叹世二首》原文及赏析《蟾宫曲-叹世二首》这两支小令短小精悍,概括性强,容量大。
浙江省单独考试古诗文必背篇目

(范围包括义务教育部编版小学、初中全套教材古诗文和以下篇目)1.《将(qiāng)进酒》唐·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zhuàn)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xuè)。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gū)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qiú),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2.《宣州谢脁(tiǎo)楼饯别校(jiào)书叔云》唐·李白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hān)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xìng)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piān)舟。
3.《登高》唐·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bìn),潦倒新停浊酒杯。
4.《客至》唐·杜甫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sūn)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pēi)。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yú)杯。
5.《念奴娇·赤壁怀古》宋·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lèi)江月。
6.《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宋·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diàn)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 调 叹
马 致 远
折 世 桂 令
·
走
近
作
者
马致远,号东篱,大都 (今北京) 人,著名元曲作 家。 青年时追求功名,中年 时期一度出仕,晚年则淡泊 名利。马致远在元代散曲家 中成就最高,被誉为“曲状 元”。
写 作 背 景
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有“佐国 心,拿云手”的政治抱负,但一直没能 实现,在经过了“二十年漂泊生涯”之 后,他看透了人生的耻辱,遂生退隐林 泉的念头,晚年过着“林间友”、“世 外客”的闲适生活。此曲从内容看,应 该是马致远牢骚殆尽,归隐山林后所作。
典
故
刘兴西蜀:刘,指刘邦(前256——前195),
西汉王朝的创建者,曾经率领军队攻占咸阳, 推翻秦的统治。秦亡后,项羽分封诸侯,不 愿刘邦在关中立足,乃立他为汉王,“王巴 蜀、汉中,都南郑”(见《史记· 项羽本 纪》),终于战胜项羽,统一天下。故云 “刘兴西蜀”。
典
故
韩信:汉朝的大将。在推翻秦政权和楚汉战
这首词里面写到了几件历史事件?分 别是什么?
6件。①咸阳百二山河,两字功名,几
阵干戈(秦汉时期的战争,最后秦国灭 亡)、②项废东吴、③刘兴西蜀、④韩 信有功却被杀、⑤蒯通假装风魔避免被 杀、⑥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韩信的成 败都因为萧何)。
这些兴衰成败在作者看来都不过是什么? 明确:都不过是浮云,是南柯一梦。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说出了一个什么现
实道理? 明确:世道险恶、人心叵测。 最后一句“醉了由他”说到,算了,喝醉了 一切都由他去吧。就突出了整首词的“叹世” 的主题,从而表明了自己超然物外、不问世 事的态度。
解 读 文 本
历史事件:
强秦灭亡 项羽自刎 刘邦兴汉 韩信成败 蒯通装疯 萧 内 容
借历史事件表明兴衰成败,是非 恩怨,不过是一场梦。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道出世 道之险恶,人心之叵测。 结局以“醉了由他”突出“叹世” 主题,表明自己超然物外,不问世事 的态度。
写 作 特 点
1.联系历史人物表现自己的历史观、政治观。
2.作品短小精悍,概括性强,容量大。
3.语言通俗平白,简洁明快,如飞流入涧, 一泻无余。
争中,立下了汗马功劳,最后击灭项羽于垓 下,使刘邦能够统一全国。但却被吕后杀害。 兀的:这。也作“兀底”、“兀得”。证果: 果报,结果。
典
故
蒯通:即蒯彻,汉初的谋士。曾劝韩信背汉,“三分 天下,鼎足而居。”韩信不听,乃佯狂为巫。事见 《史记· 淮阴侯列传》。元无名氏据此写了《隋何赚 风魔蒯通》的杂剧,说隋何识破蒯通诈妆风魔。赚来 京城准备杀害,那蒯通历数韩信十大功劳,不当得此 恶报,自己甘愿油烹火葬,和他生死相伴。终于得到 刘邦的赦免。 萧何:汉初大臣。曾经向刘邦推荐韩信为大将,说韩 信是“国士无双”。汉政权建立以后,又觉得韩信 “军权太重”。要“剪除了此人”,方才放心。还说 “这非是我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做恁的反尚勾当。”
典 故
咸阳:秦国的都城,在今陕西省咸阳市东北
二十里。百二山河:《史记· 高祖本纪》: “秦,形胜之国,带山河之险,县隔千里, 持载百万,秦得百二焉。”
典
故
项废东吴:项,项羽(前232——前202),
名籍。秦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在推翻秦政权 的斗争中,起过决定性的作用。灭秦后,自 立为西楚霸王,王九郡,都彭城。彭城,在 今江苏徐州市,为古东吴之地。后为刘邦击 败,被困垓下(今安徽灵壁南),自刎乌江。 故曰“项废东吴。”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士重来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