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霉素迟发过敏反应致发热1例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致迟发型过敏反应1例报告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致迟发型过敏反应1例报告注射用头孢呋辛钠致迟发型过敏反应1例报告摘要:背景:头孢呋辛钠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青霉素类抗生素,常用于治疗感染疾病。
然而,头孢呋辛钠注射剂可能引发过敏反应,包括迟发型过敏反应。
本文报告了一例注射用头孢呋辛钠后出现迟发型过敏反应的病例。
方法:通过回顾该患者的病历,收集相关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
结果:一名32岁的女性患者因左上呼吸道感染被入院治疗。
经过详细检查后,医生决定给予注射用头孢呋辛钠治疗。
在使用药物第7天后,患者出现皮疹,并伴有瘙痒和轻度发热。
血液检查显示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升高。
经过停用头孢呋辛钠后,皮疹逐渐消退,瘙痒和发热也减轻。
结论:该病例提示,注射用头孢呋辛钠可能会引发迟发型过敏反应。
在使用这一药物时,医生应仔细监测患者的反应,及时停药并给予适当的治疗。
关键词:头孢呋辛钠;迟发型过敏反应;嗜酸性粒细胞;病例报告引言:头孢呋辛钠是一种第三代头孢菌素,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感染疾病。
它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的酶来发挥抗菌作用。
尽管头孢呋辛钠的广泛应用,其不良反应相对较少,并且多为轻度过敏反应。
然而,迟发型过敏反应较为罕见,报道较少。
本文报告了一例注射用头孢呋辛钠后出现迟发型过敏反应的病例,以提醒临床医生注意该病例的可能性。
病例报告:患者基本信息:一名32岁的女性患者因左上呼吸道感染入院治疗。
她没有过敏史,同时没有其他明显疾病。
治疗过程:经过详细检查,医生确定给予患者头孢呋辛钠注射剂治疗。
首次给予头孢呋辛钠注射剂后,患者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然而,在使用药物第7天后,患者开始出现皮疹,并伴有瘙痒和轻度发热。
皮疹主要出现在胸部和四肢。
患者症状逐渐加重,她注意到皮疹数量增多并逐渐扩展。
出于对过敏反应的担忧,医生决定停用头孢呋辛钠,并给予抗过敏治疗。
实验室检查:患者停药后第二天,进行了血液检查。
结果显示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明显升高。
转归:停用头孢呋辛钠后,患者的皮疹逐渐消退,瘙痒和发热也减轻。
新生儿青霉素迟发型过敏性休克1例报道

究深入,发现C D19也可表达在一部分急性髓系白血病。
本研究中,C D19+A ML患者CR率50%(1/ 2)高于C D192A ML患者CR率47.2%(17/36),但两者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
因此,C D19的阳性表达,与A ML预后的关系尚不能明确。
随着免疫分型的开展,人们不断发现有部分伴有淋巴细胞系相关抗原阳性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和伴髓细胞系相关抗原阳性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而且此类白血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效果均与单纯淋系或单纯的粒系白血病不一样。
目前对淋系抗原表达与A ML预后的关系看法尚不一致,可能与化疗方案、药物剂量等因素有关。
本组Ly+A ML与Ly2 A ML病人的化疗疗效存在差异。
Ly+AML11例,2例CR,CR率为18.2%,Ly2A ML27例,16例CR,CR 率59.3%。
Ly+A ML的CR率低于Ly2A ML(P< 0105)。
提示,Ly+可能是A ML预后不良的重要标志之一。
综上所述,采用免疫分型不仅对A ML分型诊断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指导A ML的治疗及其预后的判断均有重要指导意义。
A ML可以表现为髓系抗原与CD7、CD19等淋系抗原共表达,并且Ly+A ML患者的化疗疗效差。
参考文献:[1] 张之南,沈悌.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M].第三版,科学出版社,2007:1072134.[2] Kal ee m Z,C rawford E,Pathan MH,et al.Fl ow cyt ometric analysi sof acu t e l eukem i as.Diagnostic utili t y and critical anal ysis of dat a[J].Archives of Pat hol ogy&Laborat o ryM ed i cine,2003,127(1):42248.[3] 陈琳军.急性髓细胞白血病C D117表达的意义[J].实用医学杂志,2005,21(11):115121152.[4] Ar m and B,Glas s man.Ch r omo s omal abno r malit i es in acute l euke2m ias[J].Clin i cs in Labo rat ory Medici ne,2000,20(1):3.[5] R as padori D,Lauri a F,VenturaMA,et al.I ncidence and p r ogno s t i crelevance of C D34exp res si on in acute myel oblas t i c l eukem i a:anal2 ysis of141cases[J].Leuk Res,1997,21:6032607.[6] C hang H,Sala m F,Y IQL,et al.Pr ognostic relevance of i m m uno2phenotyp i ng i n379patients with acu t e myel oid leukemia[J].Leuk R es,2004,28(1):43248.[7] 程晓文,马红霞,陈珏,等.成人急性髓性白血病细胞C D表型与预后的关系[J].现代免疫学,2005,25(1):70273.(收稿日期 2007210209)新生儿青霉素迟发型过敏性休克1例报道朱司军,刘方波,邓元芝,李桂花(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新生儿科,山东青岛 266100)关键词:新生儿;青霉素;迟发型过敏性休克 中图分类号:R59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27115(2008)022******* 患女,生后22天,因"脐部分泌物半月加重2~3天"以"新生儿脐炎"于2007年8月2号住新生儿科,住院号179187。
青霉素迟发性过敏反应的应对方法有什么

青霉素迟发性过敏反应的应对方法有什么
所谓的青霉素迟发行过敏反应可以理解为皮试的时候是阴性,并且在手术钱使用青霉素也没有出现任何不适,但是如果手术后再次用青霉素,但用了之后发生过敏反应,而且这样的情况是要得到医护人员的重视的,而且有些过敏如果抢救不及时有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严重的影响,那青霉素迟发性过敏反应的处理方法有什么呢?下面一起看看吧。
青霉素是广谱抗生素,对革兰氏阳性菌及某些革兰氏阴性菌有效,尤以抗链球菌最佳,在临床中被广泛采用。
青霉素的最严重副作用是过敏反应,如不及时抢救,可危及生命。
严重的青霉素迟发性过敏反应,发展快,发生症状重,稍一延误必将危及病人生命,在临床工作中遇到这些特殊病例,要引起高度重视。
(1)在排除其他过敏物质引起的过敏反应后,应尽快按青霉素过敏反应处理,以免贻误抢救时机,引起医疗纠纷(药物一旦输入应观察5~10分钟再离开)。
(2)一旦发生过敏反应,立即组织人力进行抢救,应用各种药物及措施控制过敏反应症状。
(3)发生过敏症状,要严密观察患者神志BP、P、R、心率及尿量变化,作详细观察记录,便于进一步临床分析。
(4)患者发生迟发型过敏反应时,要作好整体护理,尤其是心理护理,消除患者及家属的紧张情绪,并给予正确的心理指导。
(5)把病情向患者交待清楚,告诉患者今后避免使用青霉素类药物,防止再次发生过敏反应。
当你刚开始的时候使用青霉素没有出现过敏的反应,加上第二次使用也是没有反应,也不能掉以轻心,用药后还是要注意观
察,以免产生迟发性过敏反应,一旦用青霉素后出现任何不舒服都要马上去告诉医生,让医生做个详细的检查,其次还要注意记录自己用药过敏的情况,方便下次就医时医生能更准确的开药。
青霉素过敏反应的特殊临床表现一例

!!"包头医学!##$年第%&卷第’期运用调和肝脾法治疗慢性结肠炎点滴李雅萍摘要目的:运用调和肝脾法治疗慢性结肠炎。
方法:根据望、闻、问、切四诊所得资料,辨证分型,选择属于肝脾失调导致结肠炎患者,采用疏肝健脾、升清利湿方法,中药汤剂治疗。
结果:通过临床观察,()*的患者服用此方后,疗效甚好。
讨论:慢性结肠炎归属中医学“休息痢”、“泄泻”之范畴,病因各异,病机繁杂,病程较长且复发率高。
有)*的患者反复发作,数&#年不愈。
通过临床观察及治疗,体会到疏肝健脾是治疗此病的关键。
关键词调和肝脾结肠炎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0#’—#!!"—#&青霉素过敏反应的特殊临床表现一例邬雨春朱丽娜作者单位:#&’#%#包头市肿瘤医院作者简介:邬雨春,女。
大专,护理师。
作者单位:#&’#’#包头市蒙中医院作者简介:李雅萍,女。
中专,主治医师。
中医药慢性结肠炎亦称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发病人群以青壮年女性居多,现代医学认为与以下’点有关。
!与人体的免疫功能有关;"肠道粗纤维含量较少;#局部刺激(寒温不适、饮食不节等);$神经学说(紧张、疲劳、焦虑等因素)。
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病原因为:!感受外邪;"饮食所伤;#素体虚弱或劳倦伤脾,复因郁怒伤肝,致肝脾失调,气机不利,瘀阻肠间,正虚邪恋。
上述发病原因中,以后者发病居多,故治疗时,运用调和肝脾法获得满意疗效。
主要临床表现:腹胀腹痛,尤以左下腹较著。
腹泻,粪便中兼夹脓血或黏液,里急后重。
精神抑郁,面色无华,倦怠乏力。
舌质淡、苔薄白或白腻,脉细缓或弦细无力。
辨证分析: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脾主运化,升清降浊。
二者互相依赖,密切相关。
素体脾虚可致“土壅木郁”,忧思恼怒、气郁不舒、肝失疏泄,又可横逆乘脾,从而形成肝脾失调之病机。
素体脾虚或劳倦伤脾,使脾失健运、升清失司,致湿热蕴结或寒湿滞留肠间,日久生瘀,使肠道传化失职,脂络受伤,气血凝滞,故而腹痛,便下脓血或黏液,气机阻滞,腑气不通则里急后重。
青霉素延迟反应致过敏性休克1例的护理体会

青霉素延迟反应致过敏性休克1例的护理体会青霉素是临床上常用的抗生素之一,其抗菌谱广,效果好,毒性低,主要不良反应为过敏反应。
因其严重的过敏反应,在临床用药中又受到某种局限,过敏反应包括速发型和迟发型两种,以速发型多见;常见的过敏反应主要表现为皮疹、血管性水肿,最严重者为过敏性休克,多在注射后数分钟内发生,症状为呼吸困难、发绀、血压下降、昏迷、肢体强直,最后惊厥,如抢救不及时可造成患者死亡;现将我院2000年发生的剖宫产术后,使用青霉素第4 d,发生延迟反应致过敏性休克1例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患者俞某,女性,26岁,G1P。
孕39+2w单活胎臀位,于2000年7月15日上午9点,门诊收入妇产科住院分娩。
入院时查T 36.5℃,P 82次/min,R 20次/min,BP 110/70 mmHg,胎心138次/分,产妇有不规律宫缩,无阴道流血及流水,产科B超提示:胎儿体重约3800 g,医生会诊后决定实施剖宫产术;并在手术签字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按上手印,自愿要求剖宫产术。
追问病史,曾用过青霉素,无青霉素过敏史及其它药物过敏史。
手术当天遵医嘱给予青霉素80万U皮试,15~20 min后查看结果为”阴性”。
术前常规给三大传染病:艾滋病、梅毒、乙肝、化验均为阴性,尿常规、血常规、凝血酶原测定无异常,腹部备皮、放置尿管等术前准备完后,送入手术室,立即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剖宫产手术顺利,术中失血约300 ml,母婴平安,手术完毕后送入抢救室观察,遵医嘱给剖宫产术后Ⅰ级护理,子宫按摩,5%葡萄糖氯化钠500ml+青霉素640万U静脉输入,1次/d。
48 h后产妇子宫复旧佳,阴道流血不多,生命体征平稳后,改为术后Ⅱ级护理;于治疗第4 d的上午10:10分,青霉素组液体输入约250 ml时,产妇右上肢出现散在皮疹,自感喉头紧,呼吸困难,难言语,家属见状立即通知护士,两护士立即跑到病床前,第一反应的就想到是青霉素过敏,立即关闭输液夹,更换液体为0.9%的生理盐水250 ml,以保证静脉通畅,一边给氧气吸入,一边呼叫医生进行紧急抢救,此时检测产妇血压为80/50 mmHg。
青霉素迟发型过敏性休克患者的抢救护理1例

青霉素迟发型过敏性休克患者的抢救护理1例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是青霉素反应中最为严重的类型,过敏反应的发生率约占用药总数的0.7~10%[1]。
在各类药物过敏中,无论过敏程度还是致死率,均居首位[2]。
“面色苍白,心跳加快,出冷汗,呼吸困难”等为常见症状。
我院出现1例青霉素皮试阴性,但在输液20分钟后,发生严重过敏反应的患者,以面色苍白、出冷汗、脉细速、胸闷气促、全身不自主抖动为主要症状,经及时抢救和护理,转危为安,恢复良好,现将急救和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患者女,60岁,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前来我院抗炎治疗,询问患者无药物过敏史,而且以前曾用过青霉素。
青霉素皮试20分钟后看结果,皮丘未增大,周围无红晕,无痒感和其他不适症状。
遵医嘱给予0.9%氯化钠250ml加入青霉素800万单位静脉输入。
输液20分钟后,患者突然面色苍白、大汗淋漓、视物模糊、四肢和全身不自主抖动、四肢发冷,主诉胸闷、气促、心慌、呼吸急促24次/分,脉搏118次/分、BP85/50mmHg。
即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1ml,换液为0.9%氯化钠250ml加入地塞米松10mg静脉输入,同时给予4升/分吸氧,给予半卧位。
因四肢冰冷给予开放空调,加盖双层棉被。
因血压低给予升压药物应用,如多巴胺等。
约十分钟后,患者自觉心慌心跳减轻,测脉搏为96次/分,呼吸22次/分,抖动减少,四肢转温。
过20分钟后,脉搏84次/分,呼吸20次/分,抖动停止,面色好转。
约60分钟后,血压110/80mmHg,脉搏80次/分,呼吸18次/分,面色好转。
继续留院观察,患者无不适主诉。
2 护理体会2.1 所谓青霉素迟发型过敏性休克,指的是极少数人在青霉素试验阴性或使用青霉素20分钟以后才出现的过敏性休克。
一般来说这种休克的症状出现越早越严重、预后亦差,症状出现越晚则越轻,预后较好。
当然预后的好坏最关键的是在于抢救是否及时,青霉素急发型过敏性休克抢救已被广泛重视,但对于青霉素迟发型过敏性休克往往被忽略。
青霉素迟发过敏反应致发热1例

种 :一 种 是 速 发 过 敏 反 应 , 另 一 种 是 迟 发 过 敏 反 应 。
速 发 过 敏 反 应 多 在 进 行 皮 肤 过 敏 试 验 注 射 完 数 秒 钟 或 数 分 钟 内 即 出 现 全 身 反 应 , 有 时 甚 至 呈 闪 电 式 的 反 应 ;而迟 发 过 敏反 应 则是 在 注 射后 数 小 时 或 数 日
2 结 果
B超 对 肝 内 胆 管 积 气 的 诊 断 有 体 特 征 性 声 像 图 提 供 有 效 的 诊 根 断 信 息 , 目前 对 肝 内 胆 管 积 气 最 有 效 、 理 想 的 诊 是 最 断 方 法 。并 且 具 有 操 作 灵 活 性 、 重 复 性 和 价 廉 的 特 可
点 。但 在 声 像 图 上 应 与 胆 管 小 结 石 和 肝 内 胆 管 钙 化 斑 鉴 别 , 内胆 管 小 结石 为局 限性 强 光 团 , 限 清 , 肝 界 后 方 多 见 声 影 。肝 内 胆 管 钙 化 斑 一 般 也 是 局 限 性 , 仔 细 探 查 可 见 平 行 等 号 状 的 不 定 形 光 带 ,后 方 多 无 声
影。
5 例 B超 诊 断 肝 内 胆 管 积 气 患 者 , 9 患 有 胆 囊 6 4例 结 石 行 胆 囊 摘 除 术 , 手 术 时 间 半 年 至 2 年 , 例 未 手 3 7
术者 有 胆道蛔 虫病 史 。
肝 内胆 管 积 气 声 像 图 表 现 : 肝 内 二 级 或 三 级 胆 管 内见 强 回声 光 带 或 光 团沿 胆 道 解 剖 位 置 分 布 , 且 分布 不均 匀 , 缘模 糊 不清 , 混 浊感 , 方 无声 影 , 边 有 后 交换 体 位或 探 头 加 压 有 时 光 带 可 改 变 位 置 或 形 态 。 典 型 的 肝 内 胆 管 积 气 声 像 图 有 闪 烁 感 , 方 有 “ 星 后 慧
青霉素致过敏反应1例

实 践证 明 , 日大 剂 量 干 扰 素 1 每 O× 1 d较 0 U/ 单 纯 传 统化 疗 药 物 马利 兰 、 基 脲 等 治疗 慢 性 粒 细 羟 胞 白血 病其 P 转 阴率 高 , h 生存 期 长 。
( 文编辑 本 刘社 民)
3 ℃, 8 消炎 痛栓 及 非 甾 体 类 药 物 可使 之 热 退 。少 数 患 者 有 恶心 、 欲 不 振 、 泻 等 胃肠 道 反 应 , 食 腹 以及 肌
维普资讯
辽 宁医学杂志 20 0 2年 第 1 第 3期 6卷
干 扰 素 治疗 慢 性 粒 细胞 白血 病 临 床 疗效 观 察
大 连市 友谊 医院血 液 科 ( 1 0 1 吴 宪 王 南 1 60 )
慢 性 粒 细 胞 白 血 病 ( ML) 骨 髓 增 生 性 疾 病 C 是 之 一 , 是 一 种 造 血 干 细 胞 恶 性 疾 病 。 我 院 自 1 9 也 90
色苍白、 呼吸 困难 、 疹 等 症 状 , 皮 应考 虑 为青 霉 素 过
敏所 致 , 快 速脱 敏 、 休克 , 应 抗 以免 延 病情 。同 时 ,
色 体 阳性 。
1 1一般 资 料 本 组 C . ML患 者 共 3 6例 , 为住 院 均 患者 , 血象 、 髓象 以及 P 经 骨 h染 色体 检 查 确 诊 , 无 严重 心 、 、 功 能不 全 。患 者 治疗 前未 使用 过 干扰 肾 肝 素类 药 物 。3 6例 中男 2 4例 , 1 女 2例 , 均 年 龄 3 平 3 岁 , 病 时 白细胞 中位 数为 8 ×1 。 L。 发 3 O/ 1 2临床 表 现 患 者 多 有 乏 力 、 . 消瘦 、 热 、 汗 等 低 盗 症 , 一半 以 上 患 者 伴 有 上 腹 不 适 、 胀 感 或 沉 重 有 胞 感 。少 数患 者 有 消化 道 出血 , 骨触 痛 , 分男 性患 胸 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霉素迟发过敏反应致发热1例
青霉素过敏反应系由抗原、抗体相互作用而引起。
青霉素属半抗原,进入人体后与组织蛋白相结合而成为全抗原,在刺激机体后可产生抗体,并存于体内。
属过敏体质的人遇到相应的抗原,在进入机体后,即可产生过敏反应,其最常见的过敏反应分为两种:一种是速发过敏反应,另一种是迟发过敏反应。
速发过敏反应多在进行皮肤过敏试验注射完数秒钟或数分钟内即出现全身反应,有时甚至呈闪电式的反应;而迟发过敏反应则是在注射后数小时或数日后出现的一般反应,表现为局部皮肤出现皮疹,有的哮喘患者出现哮喘发作等等。
在临床的应用中,判断青霉素皮肤过敏性试验的结果如何,是了解患者可否使用青霉素的标志。
实践证明,皮肤过敏性试验的结果并不能完全说明问题。
下面的病例是在临床应用过程中遇到的青霉素迟发过敏反应致发热1例。
1 病例
患者,男,50岁。
因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行青霉素静脉滴注,青霉素皮肤过敏性试验结果为阴性,皮试过程:①配制方法略,将药液注入皮内0.1ml(50U)观察20min。
判断结果:试验处皮丘无改变,周围不红肿、无红晕或红晕直径<1cm,无自觉症状,可行青霉素注射。
给予青霉素800万U加液体静脉滴注,患者在输注过程中,无任何自觉症状,患者在注射完毕30min后自觉寒颤、心慌、头晕、恶心,观察面色苍白,寒战,腹部可见红斑。
测体温:39.5℃,血压:100/80mmHg,心率:115次/min。
立即将患者平卧于床,给予吸氧,肌注安痛定2ml,5%GS500m1+地塞米松5mg静滴。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30min后,体温降至37.2℃,心率90次/min,血压110/85mmHg。
自觉症状消失,无头晕、心慌,无寒战,面色转为红润,腹部红斑消失。
询问病人无过敏史。
这一病例属皮肤过敏性试验结果为阴性,注射药物后引起的以发热为主要症状的迟发过敏反应,由于发现及时而且治疗得当,从而保证了病人的安全。
另外在治疗过程中盐酸肾上腺素应酌情使用避免适得其反,反而加重病情。
2 体会
青霉素为广谱抗生素,其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而发挥杀菌作用。
除对无血供区,骨组织,脓腔及眼的穿透性较差外,对其它炎症组织的穿透性均较强可通过胎盘,且孕期妇女可在必要时使用,因其动物生殖试验未发现青霉素可引起胎儿损害。
但青霉素速发过敏反应与迟发过敏反应却给人们带来了一种可怕的心理阴影。
为了使青霉素在临床上有更好的利用,从实践经验中我们总结了几条也是必须掌握的几个环节:①皮肤过敏性试验前,询问患者有无过敏史(包括父母、直系血缘关系,或对其它药物有无过敏史;有无哮喘等过敏性疾病)。
②皮肤过敏性试验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严格掌握观察时间,禁止试验期间患者离开医护人员的视线,防止意外发生。
询问患者治疗前有无进餐,防止因饥饿引发的过敏反应。
③首次使用药物后,严密观察患者的反应。
老年及体弱患者首次使用应酌情减量,输液过程中经常询问患者有无自觉症状,以便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肌肉注射后,必须观察20min方可让病人离开。
如静脉注射后,应先将滴速调慢,观察15~20min后如无任何自觉症状再将滴速按年龄、体重、病情调至适当滴速。
④发生过敏反应后,应根据病情的轻重程度,酌情使用急救药物。
以上四点如果掌握好,可使我们的医护治疗工作顺利进行,减少给患者带来的不便及因我们工作的疏忽而导致的不良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