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及海洋工程用结构钢
ah36船板执行标准

ah36船板执行标准ah36船板是一种高强度的船舶及海洋工程用结构钢,它主要用于制造远洋、沿海和内河航区航行的船舶、渔船和海洋平台等。
ah36船板的执行标准有多种,不同的船级社和国家有不同的规范和要求。
本文主要介绍中国船级社(CCS)的执行标准,以及与其他船级社的对比。
CCS的执行标准是GB/T712-2011《船舶及海洋工程用结构钢》,它规定了ah36船板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尺寸、外形、重量、允许偏差、交货状态、无损检测、Z向性能、表面质量等要求。
具体如下:化学成分:ah36船板的化学成分(熔炼分析)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力学性能:ah36船板的力学性能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尺寸、外形、重量和允许偏差:ah36船板的尺寸、外形、重量和允许偏差应符合GB/T709的规定,厚度下偏差为-0.3mm。
交货状态:ah36船板通常以热轧、控轧、正火、热机械轧制状态交货,也可根据技术要求指定交货状态。
无损检测:Z向钢板应进行超声波探伤,探伤级别应在合同中注明。
根据需方要求,经供需双方协议,其他钢板也可进行无损检测。
Z向性能:根据不同的应用,部分ah36船板还有Z向要求,在后面需要加上Z25、Z35。
Z向性能是指钢板沿厚度方向的受拉性能,它反映了钢板抵抗层状撕裂的能力。
Z向性能的测试方法是用Z向拉伸试样进行拉伸试验,用断面收缩率来度量。
表面质量:ah36船板表面不应有气泡、结疤、裂纹、折叠、夹杂和压入氧化铁皮等影响使用的有害缺陷。
表面允许有不妨碍检查表面缺陷的薄层氧化铁皮、铁锈及由于压入氧化铁皮和轧辊所造成的不明显的粗糙、网纹、麻点、划痕及其他局部缺欠,但其深度不应大于钢板厚度的公差之半,并应保证钢板允许的较小厚度。
表面缺陷允许用修磨等方法清除,清理处应平滑无棱角,清理深度不应大于钢板厚度的负偏差,并应保证钢板允许的较小厚度。
除了CCS的执行标准外,ah36船板还可以按照其他船级社的执行标准生产和认证,如ABS、BV、DNV、GL、KR、LR、NK、RINA等。
船舶与海洋工程用结构钢

WORD格式GB 712-200×《船舶及海洋工程用结构钢》国家标准编制说明《船舶及海洋工程用结构钢》国家标准项目组二〇〇八年七月专业技术整理分享GB 712-200×《船舶及海洋工程用结构钢》国家标准编制说明1 工作概况1.1 任务来源我国船舶产业经历了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发展(60年代初已自主研发成“东风”号万吨轮),九十年代以后快速发展,到目前向高技术含量、大吨位、专业化船舶发展,我国已能自主研发、生产远望号测量船、雪龙号科考船以及30万吨油轮、大型散装货轮、装载万箱的大型集装箱船及LNG船等各种技术先进的大型船舶,使我国已济身世界造船大国行列,正向世界造船强国迈进。
近年来,因中国等新兴发展中国家对矿石、石油等资源的大量需求,国际航运界得到加快发展,新船订单不断增加,我国2010年的新船订单达1.3亿载重吨,已排在世界第一。
随着新船订单的持续增加,船舶及海洋工程用结构钢的需求数量和质量都快速增长。
到2010年,我国建造的散货船、油船市场占有率将分别提升到世界第一位和世界第二位,集装箱船市场占有率将接近韩国,LNG船市场占有率达到20%以上,成为高新技术船舶重要生产国。
届时,造船用钢预计达到1000万吨以上;计划建造海洋平台近80座,需海洋平台用高等级系列钢材约160万吨左右,其中,自升式海洋平台的桩腿、悬臂梁、升降齿条机构等需要460MPa~690MPa钢级及690MPa 以上钢级的高强度或特厚(最大厚度达到259mm)等专用钢。
与此同时,随着近二十年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冶金工业也得到了高速发展。
特别是近年来,我国钢铁企业技术进步很快,装备和工艺也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国产船舶和海洋工程用钢的品种不断开发、实物质量大幅提升,不仅在产量上,而且在质量上已能够基本满足我国船舶工业发展的需要,为我国造船业提供了坚实的钢铁基础。
全国已有50余条中厚板生产线,产能达5600万吨,在建、拟建10余套3500mm以上轧机,新增产能约1500万吨,许多条生产线工艺装备达到国际一流水平,至2010年中厚板产能将达到7000万吨。
耐海水腐蚀低合金钢牌号

耐海水腐蚀低合金钢牌号耐海水腐蚀低合金钢是一种在海水环境中具有良好耐腐蚀性能的合金钢材料。
它通常用于制造船舶、海洋平台、海水处理设备等需要长期暴露在海水环境中的工程结构。
耐海水腐蚀低合金钢牌号有很多种,每种钢材都具有不同的化学成分和性能特点。
本文将对一些常用的耐海水腐蚀低合金钢牌号进行介绍,并分析它们的性能特点和适用范围。
一、耐海水腐蚀低合金钢牌号1. CCSA钢CCSA钢是中国船级社认证的一种耐海水腐蚀低合金钢。
它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碳、硅、锰、磷、硫等元素,在规定的范围内控制这些元素的含量可以提高钢材的耐腐蚀性能。
CCSA钢的强度和韧性都比较好,适用于制造船舶用的结构部件。
2. AH32钢AH32钢是船级社认证的一种低合金钢,其主要化学成分包括碳、硅、锰、磷、硫、铝等元素。
AH32钢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和良好的耐海水腐蚀性能,通常用于制造船舶的甲板、舱壁等部件。
3. EH36钢EH36钢是一种热轧高强度耐蚀海水低合金钢,主要用于船舶和海洋工程结构。
它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和焊接性能,可以满足船舶在海水环境中长期受腐蚀的要求。
4. DH36钢DH36钢是一种高强度的耐海水腐蚀低合金钢,其主要化学成分包括碳、硅、锰、磷、硫、铜等元素。
DH36钢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和耐蚀性能,适用于制造海洋平台、海水处理设备等工程结构。
二、耐海水腐蚀低合金钢的性能特点1.良好的耐蚀性能耐海水腐蚀低合金钢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能够在海水环境中长期使用而不发生严重的腐蚀损伤。
这主要得益于钢材中添加了一定数量的合金元素,如铬、镍、铜等,提高了钢材的耐蚀能力。
2.较高的强度耐海水腐蚀低合金钢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能够满足船舶、海洋平台等工程结构对强度的要求。
3.良好的加工性能耐海水腐蚀低合金钢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可以进行冷热加工、焊接等加工工艺,适用于各种复杂的工程结构制造。
4.优异的焊接性能耐海水腐蚀低合金钢具有优异的焊接性能,能够满足船舶、海洋平台等工程结构对焊接质量的要求。
船舶及海洋工程用结构钢

《0.030 ≤0.025
≥ 0.015 ≥
DH36 DH40 EH32 EH36 EH40 FH32 FH36 FH40
0.18
0.50
〜 1.6
0.025
0.35
0.200.40源自〜 0.05〜 0.10
0.02
0.08
0.015
≤ 0.16
≤ 0.020
≤0.020
≤ 0.80
≤ 0.009
三、牌号和化学成分
一般强度级、高强度级钢材的牌号和化学成分
牌号 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C Si ≤ A ≤ B D E AH32 AH36 AH40 DH32 ≤ 0.18 ≤ 0.18 ≤ ≤ 0.50 ≤ 0.21 ≤ 0.35 0.50 Mn ≥ 0.50 ≥ 0.80 ≥ 0.60 ≥ 0.70 0.90 〜 1.60 0.90 ≤ 0.030 ≤ 0.025 ≤ 0.030 ≤ ≤0.030 ≤0.025 ≤ 0.35 ≤ ≤ 0.20 ≤ ≤ 0.40 ≤ 0.02 〜 0.05 0.02 0.05 〜 0.10 0.05 ≤ 0.02 ≤ ≤ 0.08 ≤ 一 — ≤ 0.035 ≤0.035 ≤ 0.35 ≤ 0.30 ≤ 0.30 — — — — — ≥ 0.015 — P S Cu Cr Ni Nb V Ti Mo N Als
船舶及海洋工程用结构钢的分类及牌号
牌 号 A, B,D, E AH32, DH32, EH32, FH32, AH36, DH36, EH36, FH36 AH40, DH40, EH40, FH40 AH420, DH420, EH420, FH420, AH460, DH460, EH460, FH460 AH500, DH500, EH500, FH500, AH550, DH550, EH550, FH550 AH620, DH620, EH620, FH620, AH690, DH690, EH690, FH690 Z25, Z35 超高强度船舶及海洋工程用结 构钢 Z 向钢 构钢 高强度船舶及海洋工程用结构 钢 用 途 一般强度船舶及海洋工程用结
钢质海船入级规范

船舶及海洋工程用结构钢:GB 712-200×《船舶及海洋工程用结构钢》国家标准编制说明基本信息:标准号StandardNo:GB 712-2011中文标准名称StandardTitle in Chinese:船舶及海洋工程用结构钢英文标准名称:Ship and ocean engineering structural steel 发布日期IssuanceDate:2011-6-16实施日期ExecuteDate:2012-2-1首次发布日期FirstIssuance Date:1965-1-19标准状态StandardState:现行复审确认日期ReviewAffirmance Date:计划编号Plan No:20077223-Q-605代替国标号ReplacedStandard:被代替国标号ReplacedStandard:废止时间RevocatoryDate:采用国际标准号AdoptedInternational Standard No:采标名称AdoptedInternational Standard Name:采用程度ApplicationDegree:采用国际标准AdoptedInternational Standard:国际标准分类号(ICS):中国标准分类号(CCS):H46标准类别StandardSort:产品标准页码Number ofPages:标准价格(元) Price(¥):主管部门Governor: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归口单位TechnicalCommittees: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起草单位DraftingCommittee:鞍钢股份有限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重庆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新余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等详细内容:标准化对象、制定标准的原则、采标程度及主要技术特点标准化对象简介本标准的标准化对象为:船舶及海洋工程用结构钢板、钢带和型钢。
具体规定了船舶及海洋工程结构用钢的订货内容、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和质量证明书。
船舶与海洋工程用钢板的检验与管理

船舶与海洋工程用钢板的检验与管理摘要:本文针对生产中出现的钢板表面麻点、厚度负偏差等缺陷,详细地阐述钢板的检验内容、方法、质量缺陷判定及对其证书等有效的管理和措施,对钢板的质量控制形成常态化、标准化,真正做到质量从源头抓起,检验按规范执行,品质从过程体现。
关键词:钢板质量检验与管理0 引言2011年,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船舶与海洋工程用结构钢》,标准代号gb712-2011,代替了原标准《船体用结构钢》(gb712-2000),标准是适应行业需求的,这说明建造海洋工程产品是国家发展的重点项目。
造船行业由于受金融风暴的影响,目前形势还是不容乐观。
公司采取不同的方法,以实现结构调整和产品转型的重要战略布局,大力发展海工产品,成为中国海工装备主要建造基地。
建造海工产品,无论是从设计、技术、检验,还是从使用的材料来说,它的各方面要求等同于建造军工产品。
而钢板作为船舶壳体、重要结构件等的原材料,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体质量。
因此,控制好钢板的来货质量十分重要,对钢板出现的厚度低于负偏差值、麻点等缺陷要严格把关,减少不合格的钢板流入到下道工序,影响分段甚至于整船的质量。
本文通过对钢板的检验内容,如何从出现的缺陷中判定其合格性等,提供一些检验方法和标准,同时提出了在今后的工作中对钢板质量控制的一些自己的方法。
1 钢板的检验要求和内容1.1 检验要求钢板入库后,加工部在预处理过程中应参照《sws 船舶建造质量标准2007版》对钢板进行表面检验,对有麻点、夹杂、压入氧化皮及分层等缺陷的钢板予以分类堆放并填写信息反馈单,通知品质保证部进行确认。
对船用钢板,品质保证部需进行不定期抽检,其抽检率不低于每月生产量的3%,并填写《钢材质量控制检查表》。
对海工用钢板,加工部和品质保证部应对每块钢板进行表面质量检验。
1.2 检验内容1.2.1 钢板的外观质量检验①钢板标记检查:对钢板进行外观检查前应查看钢板上的标记是否齐全。
第四节 船体结构钢及其他船舶设备用钢

屈服强度等级数字(三位数)表示最小屈服 应力值(MPa)。
一般强度船体结构用钢的力学性能
V型缺口冲击试验钢材 平均冲击功不小于(J) 厚度t(mm) t≤50 纵 向 横 向 50<t≤70 纵向 横向 70<t≤100 纵向 横向
屈服 延伸 钢 点s 抗拉强 率δ5 材 不小 度b 不小 试验 等 于 (MPa) 于 温度 级 (MPa (%) (℃) )
A B D E 235
20
240~ 520
22
0 -20 -40 27 20
34
24
41
27
2、高强度船体结构用钢 高强度船体结构钢均为经过细化晶粒处理过的镇静钢。
高强度船体结构用钢按其最小屈服点应力划分强度等级,每一强 度级别又按其冲击韧性的不同分为A、D、E、F四级。高强度船体结 构用钢牌号由冲击韧性等级字母+屈服强度等级数字(二位数)组成。 冲击韧性等级字母及含义: A — 0℃条件下的冲击韧性等级 D — -20℃条件下的冲击韧性等级 E — -40℃条件下的冲击韧性等级 F — -60℃条件下的冲击韧性等级 屈服强度等级数字(二位数)表示最 小屈服应力值的1/10。例如D36表示20℃条件下的冲击韧性等级,最小屈 服应力值为360MPa的高强度船体结 构用钢。
延伸率δ 5不小 于(%)
厚度范围 (mm) t≤40 26 26 24 24 22 22 21 21 20 18 40< t≤60 25 25 23 23 21 21 20 20 19 17
船用钢材料参数

船用钢材料参数
船用钢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钢材,主要用于制造船舶和海上结构物。
由于船舶的工作环境恶劣,船用钢需要具备优良的耐腐蚀、耐磨损、高强度和高韧性等特性,以确保船舶的结构安全和使用寿命。
船用钢的主要参数包括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
化学成分:船用钢的化学成分是影响其性能的最基本因素。
常见的船用钢成分包括碳、硅、锰、磷、硫等元素,这些元素的含量和比例决定了钢材的基本性能。
例如,高碳含量的船用钢具有更高的强度和硬度,但同时也更容易产生脆性;适量的硅和锰可以提高钢材的强度和韧性。
力学性能:力学性能是指钢材在受到外力作用时的表现。
对于船用钢,最重要的力学性能指标包括抗拉强度、屈服点、伸长率和冲击韧性等。
这些指标决定了钢材在承载重物或承受冲击时的表现,是评估船用钢质量的重要依据。
工艺性能:船用钢的工艺性能涉及钢材的加工和制造过程。
良好的工艺性能意味着钢材易于加工、焊接和成型。
工艺性能对于船舶的制造和维护至关重要,因为船舶的结构复杂,需要大量的焊接和组装工作。
除了上述基本参数,船用钢还有许多其他重要特性,如耐腐蚀性、抗疲劳性和耐磨性等。
这些特性通常需要通过特殊的处理或表面涂层来获得,以确保船舶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总之,船用钢作为一种高质量的钢材,其参数的选择和控制对于船舶的安全和性能至关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B 712-200×《船舶及海洋工程用结构钢》国家标准编制说明《船舶及海洋工程用结构钢》国家标准项目组二〇〇八年七月GB 712-200×《船舶及海洋工程用结构钢》国家标准编制说明1 工作概况1.1 任务来源我国船舶产业经历了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发展(60年代初已自主研发成“东风”号万吨轮),九十年代以后快速发展,到目前向高技术含量、大吨位、专业化船舶发展,我国已能自主研发、生产远望号测量船、雪龙号科考船以及30万吨油轮、大型散装货轮、装载万箱的大型集装箱船及LNG船等各种技术先进的大型船舶,使我国已济身世界造船大国行列,正向世界造船强国迈进。
近年来,因中国等新兴发展中国家对矿石、石油等资源的大量需求,国际航运界得到加快发展,新船订单不断增加,我国2010年的新船订单达1.3亿载重吨,已排在世界第一。
随着新船订单的持续增加,船舶及海洋工程用结构钢的需求数量和质量都快速增长。
到2010年,我国建造的散货船、油船市场占有率将分别提升到世界第一位和世界第二位,集装箱船市场占有率将接近韩国,LNG船市场占有率达到20%以上,成为高新技术船舶重要生产国。
届时,造船用钢预计达到1000万吨以上;计划建造海洋平台近80座,需海洋平台用高等级系列钢材约160万吨左右,其中,自升式海洋平台的桩腿、悬臂梁、升降齿条机构等需要460MPa~690MPa钢级及690MPa 以上钢级的高强度或特厚(最大厚度达到259mm)等专用钢。
与此同时,随着近二十年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冶金工业也得到了高速发展。
特别是近年来,我国钢铁企业技术进步很快,装备和工艺也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国产船舶和海洋工程用钢的品种不断开发、实物质量大幅提升,不仅在产量上,而且在质量上已能够基本满足我国船舶工业发展的需要,为我国造船业提供了坚实的钢铁基础。
全国已有50余条中厚板生产线,产能达5600万吨,在建、拟建10余套3500mm以上轧机,新增产能约1500万吨,许多条生产线工艺装备达到国际一流水平,至2010年中厚板产能将达到7000万吨。
从以前大量使用的一般强度级A、B、D和高强度级AH32、AH36、DH32、DH36发展到E、EH32、EH36,直至高强度级的AH40、DH40、EH40、FH40和超高强度钢级的420、460、500、550钢级,甚至有更高强度要求和-196℃冲击试验的特殊船钢(LNG船)。
以鞍钢为例:鞍钢的船板产量逐年大幅度提高,2003年销售32万吨,2004年销售70万吨,2005年销售87万吨,2006年销售约110万吨,2007年销售约170万吨,约占国内市场份额的20%左右。
船钢等级也由1994年开始CCS认可时的A、B、D、AH32、AH36、DH32、DH36,发展到目前FH550钢级取得九国船级社认可,低温压力容器用9%Ni钢板也取得了CCS、LR、DNV船级社和容标委认可。
我国船钢出口也在逐年增加,主要出口对象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造船国--韩国的现代、三星、大宇以及STX等企业,部分出口日本、美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
GB/T 712-2000《船体用结构钢》国家标准实施的几年来,对当时的船钢发展和钢厂工艺技术进步起到了积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但因船东委托船级社对船舶进行监造,船钢均需通过船级社认可,按船规交货及验收,所以,执行国家标准的船用钢材的量较小。
按国家标准体系和标准要充分反映出钢厂在船钢方面的科研成果,并使之快速商品化,及提高产品实物质量,与国外先进标准接轨、促进技术进步,根据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3钢标委[2008]01号《关于下达全国钢标委2008年第一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通知》安排(第70项计划编号20077223-Q-605),将推荐性国家标准--GB/T 712-2000《船体用结构钢》修订为强制性国家标准--GB 712-200×《船体及海洋工程用结构钢》。
从当今国际上高强度、超高强度船钢发展看,普遍采用低碳含量(低碳当量),微合金化,控轧控冷、热处理等工艺技术路线。
微合金元素的加入不但能起到提高强度,补偿降低碳含量所带来的强度损失,同时他们对提高钢材的焊接性能、力学和工艺性能。
从我国钢厂装备和技术水平来看,能够达到高强度、高韧性、高焊接性能,以及厚度方向性能等要求。
因此,此次修订GB/T 712,等同采用国外先进标准(各国船级社规范)、引用国家基础标准,纳入高强度、超高强度的新钢级,技术水平比原标准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使本标准能够满足新型现代化大型船舶的设计和建造要求,并能促进我国生产船钢实物质量稳定提高和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也能推动企业技术进步,为我国企业加入国际市场竞争创造更有利的条件,标准水平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1.2 编制单位鞍钢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修订GB 712-200×《船舶及海洋工程用结构钢》国家标准的编制起草工作,主要参加单位有: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等。
1.3 标准编制的主要工作过程及工作计划⑴鞍钢于2007年进行了起草标准的数据收集、情况调研、问题分析等准备工作,年底前,形成国家标准(草案)。
⑵2008年一季度:发出标准征求意见稿--征求上级标准主管部门、生产和顾客行业代表企业及研究院所意见,根据反馈意见的汇总处理结果,确定征求意见(二稿)或(讨论稿)。
⑶2008年二季度:针对国家标准征求意见(二稿)的反馈意见,进行必要的修改工作,形成国内外同类产品标准水平对比分析和意见汇总处理表,必要的数据分析等。
编写标准预审稿并发出征求主要生产企业、行业主要顾客及相关科研设计院所意见。
⑷2008年7月22日在通化召开标准讨论会议。
同月底完成标准送审稿,报钢标委。
⑸2008年三季度:根据送审稿意见,修改、形成国家标准审定稿。
召开标准审定会议。
完成标准报批材料。
1.4 主要起草人及其所承担工作的简要说明1.4.1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为了实现“科学、合理、先进、实用”的国家标准编制原则,GB 712-200×《船舶及海洋工程用结构钢》国家标准的修订,需要生产和使用“两个行业”的专家共同努力,因此,在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大力支持下,成立标准编制工作组,努力实现标准起草原则的要求。
1.4.2 主要起草人所承担的标准研究工作:⑴收集、对比相关国内外标准,确认为满足要求、确定为现行有效版本:CCS规范(2006)中国船级社钢质海船入级与建造规范ABS规范(2006)美国船级社钢质海船入级与建造规范DNV规范(2007)挪威船级社钢质海船入级与建造规范GL规范(2005)德国船级社钢质海船入级与建造规范LR规范(2005)英国船级社钢质海船入级与建造规范BV规范(2005)法国船级社钢质海船入级与建造规范KR规范(2006)韩国船级社钢质海船入级与建造规范RINA规范(2005)意大利船级社钢质海船入级与建造规范NK规范(2005)日本船级社钢质海船入级与建造规范ZY规范(2005)钢质海洋渔船建造规范ASTM E23 金属材料冲击试验方法GB/T 222 钢的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GB/T 223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GB/T 228 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eqv ISO 6892:1998)GB/T 229 金属夏比缺口冲击试验方法(eqv ISO 148:1983、ISO 83:1976)GB/T 232 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eqv ISO 7438:1985)GB/T 247 钢板及钢带检验、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的一般规定GB/T 2101 型钢验收、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的一般规定GB/T 2975 钢及钢产品力学性能试验取样位置及试样的制备(eqv ISO 377:1997)GB/T 4336 碳素钢和中低合金钢火花源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方法(常规法)GB/T 5313 厚度方向性能钢板GB/T 14977 热轧钢板表面质量的一般要求GB/T 16270-1996 高强度结构钢热处理和控轧钢板、钢带GB/T 17505 钢及钢产品交货一般技术要求(eqv ISO 404:1992)GB/T 20066 钢和铁化学成分测定用试样的取样和制样方法(eqv ISO 40414284:1996:)YB/T 081 冶金技术标准的数值修约与检测数据的判定原则EN 10025-1:2004 结构钢热轧产品第1部分一般交货技术条件EN 10025-2:2004 结构钢热轧产品第2部分非合金结构钢交货技术条件EN 10025-3:2004 结构钢热轧产品第3部分正火/正火轧制焊接用细晶粒结构钢交货技术条件EN 10025-4:2004 结构钢热轧产品第4部分热机械轧制焊接用细晶粒结构钢交货技术条件EN 10025-5:2004 结构钢热轧产品第5部分改进型耐大气腐蚀结构钢交货技术条件EN 10025-6:2004 结构钢热轧产品第6部分调质高屈服强度结构钢扁平材交货技术条件ISO 4950:2003 高屈服强度扁平钢材ISO 4951:2001 高屈服强度棒材和型材ASTM E23 金属材料冲击试验方法ASTM A242/A242M:2004 高强度低合金结构钢ASTM A572/A572M:2007 高强度低合金铌-钒结构钢ASTM A578M 特殊用途普通钢板和复合钢板直射声束超声波检测标准JIS G 3106:2004 焊接结构用轧制钢材⑵对船舶及海洋工程用结构钢实物质量(尺寸外形及其允许偏差、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进行测量、统计、对比和分析;⑶收集顾客对船舶及海洋工程用结构钢关注的质量指标要求;⑷编写本标准各稿和标准编制说明、标准水平对比分析、意见汇总及处理、实物质量数据的统计与分析;⑸对标准中主要技术指标确定所需的论证材料和理论研究材料;⑹完成标准的报批稿;⑺策划标准宣贯工作,落实标准宣贯方式及人员,组织编写标准宣贯材料。
2 标准化对象、制定标准的原则、采标程度及主要技术特点2.1 标准化对象简介本标准的标准化对象为:船舶及海洋工程用结构钢板、钢带和型钢。
具体规定了船舶及海洋工程结构用钢的订货内容、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和质量证明书。
2.2 标准的制定原则⑴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原则。
⑵满足用户需求的原则。
力争达到“科学、合理、先进、实用”。
⑶产品系列化的原则。
⑷与国家标准体系协调一致的原则。
2.3 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一致性程度通过对国外先进标准最新版本的收集、分析,遵循采用国外先进标准的原则,本标准等效采用中国船级社CCS规范:2006《材料与焊接规范》、美国船级社ABS规范:2006《钢质海船入级与建造规范》、法国船级社BV规范:2005《钢质船舶入级规范》、挪威船级社DNV规范:2007《船舶、高速轻型船舶和海军水面舰艇规范》、德国船级社GL规范:2005《钢质海船入级与建造规范》、韩国船级社KR规范:2006《船用钢材入级规范》、英国船级社LR规范:2005《钢质海船入级与建造规范》、N日本船级社K规范:2005《钢质海船入级与建造规范》、意大利船级社RINA规范:2005《船体结构和入级规范》及中国渔船级社ZY规范:2005《钢质海洋渔船建造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