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直观教具”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自制教具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作用

自制教具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作用

自制教具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作用随着教育教学方式的不断创新,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尝试利用自制教具来辅助教学。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自制教具的应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因为它们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生物知识。

本文将从自制教具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一些常见的自制教具以及教师应该如何利用自制教具进行教学三个方面展开具体阐述。

自制教具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利用简单的材料自行制作的用于教学的教具。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自制教具不仅仅是一个教学辅助工具,更是一种教学手段。

它可以通过直观形象的展示,将抽象的生物知识转化为具体实物,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自制教具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对生物科学的探索欲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自制教具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

一些常见的自制教具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有一些自制教具是老师经常会用到的。

植物生长观察箱,可以用来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让学生亲眼见到植物的生长过程,加深他们对植物生长的理解。

还有模型图,可以用来展示细胞结构、器官结构等,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生物的结构组成。

老师还可以用一些易获得的材料自制一些小实验器材,用来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身参与,增强他们的亲和力。

教师应该如何利用自制教具进行教学教师在利用自制教具进行教学时,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自制教具,并结合课堂教学情况灵活运用。

老师要善于发现应用自制教具的可能性。

在生物的细胞结构教学中,老师可以利用纸板、泡沫板等材料自制一个细胞模型,让学生通过观察细胞模型来理解细胞的结构。

老师还应该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自制教具进行探究学习。

在实际操作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一起动手制作一些简单的自制教具,让学生亲身体验制作过程,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老师还要充分发挥自制教具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中的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引入一些新颖、有趣的自制教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自制教具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作用

自制教具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作用

自制教具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作用自制教具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提高他们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自制教具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作用。

自制教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生物概念。

生物学中有许多抽象的概念,例如细胞结构、遗传规律等,这些概念对学生来说可能很难理解和想象。

而通过制作和使用自制教具,可以将这些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实物或模型,让学生能够以直观的方式感受和理解这些概念。

可以利用纸板、塑料等材料制作细胞模型,让学生通过拼装和观察来学习细胞结构,并更好地理解细胞的功能和作用。

自制教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自制教具相比于传统的纸质教材更加具有趣味性和创造性,可以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学生们可以亲自动手制作教具,体验到科学实践的乐趣,并通过亲身参与来提高对生物知识的兴趣和理解。

学生可以在制作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定制个性化的教具,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生物知识。

自制教具可以提供更多的实际操作机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生物知识。

而自制教具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际操作机会,让学生能够亲自动手完成实验或观察,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学生可以通过自制显微镜,观察和研究微生物的结构和特征,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微生物的生态和功能。

自制教具可以提高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在制作和使用自制教具的过程中,学生们需要分工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学生们也需要通过与同学和老师的交流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提高自己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这样的合作和交流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知识,并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自制教具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生物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供更多的实际操作机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自制教具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作用

自制教具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作用

自制教具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作用自制教具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自制教具是指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和学生的学习情况,使用废旧材料或简单的材料制作出来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教学工具。

自制教具的使用在许多方面都具有独特的优势。

自制教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在生物学科中,很多概念是比较抽象的,学生很难从字面上理解和把握。

通过自制教具,教师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和形象,直观地展示给学生。

在遗传学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自制一个模型,通过搭建不同的基因组合来展示基因的遗传规律,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现象,加深对遗传学概念的理解。

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增加学生对知识的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自制教具可以节约教学资源。

由于学校经费有限,每个学科的教学资源也相对有限。

自制教具的使用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教师可以利用自己身边的废旧材料,比如纸盒、瓶子、纸板等,通过巧妙的设计和组合,制作出各种形式的教学工具。

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地节约教学资源,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学会利用身边的资源进行创造。

自制教具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由于自制教具通常是由教师亲自制作,因此能够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更好地结合。

教师在制作自制教具的过程中,会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进行调整和改进,确保教具的形式和内容更加贴近学生,更加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这样一来,学生在使用自制教具时更加主动积极参与,学习效果也会得到提高。

自制教具的使用可以丰富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生物学科的教学内容相对较多,教师单一的讲解很难达到良好的效果。

自制教具的使用可以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在动物组织学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制作一些组织切片,让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和分析,提高学生对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学习效果。

教师还可以通过自制实验装置来帮助学生进行一些实际操作,如制作一个模拟呼吸的装置来观察和研究植物的呼吸作用等。

自制教具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作用

自制教具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作用

自制教具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作用随着教学理念和手段的不断更新,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关注自制教具在教学中的作用,尤其是在初中生物教学中。

通过自制教具,教师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和观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加深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本文将就自制教具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作用进行探讨。

自制教具可以开展更多的实践操作和观察。

生物学是一门重视实验和观察的学科,通过自制教具,教师可以更灵活地进行实验教学。

教师可以利用废旧材料和简单的工具,自制生物实验装置,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观察生物现象,探究生物规律。

通过实践操作和观察,学生可以增强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动手能力和观察力,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自制教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生物教学中常常涉及到一些微小的生物现象和细微的生命过程,这对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通过自制教具,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趣味性和亲手操作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生物的奥妙,激发他们探究生物的兴趣。

通过自制显微镜,学生可以亲眼观察微生物的形态和运动,了解微生物的生活习性;通过自制生态箱,学生可以亲手搭建一个微型生态系统,探索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这样一来,学生学习生物就不再是一种被动的接受,而是一种主动的探索和发现。

自制教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现有的材料和工具,设计、制作自己的教学器材,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锻炼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学生可以根据教师指导,利用简单的材料和工具,自制一个模拟人体呼吸系统的实验装置,让其他同学通过操作来了解呼吸系统的工作原理。

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能够更深入地了解生物知识,还能够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自制教具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作用

自制教具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作用

自制教具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作用随着教育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教育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地升级和改进。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们不仅要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知识,还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让他们积极参与学习。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自制教具的使用越来越被广泛地应用于初中生物教学中。

自制教具,就是根据教学需求,依据原理和设计思路,采用自己的手工制作出来的教学工具。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自制教具可以发挥以下作用: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自制教具以非常生动的形式展现了生物知识和现象,这对于初中生物教学来说非常重要。

我们常常会发现,学生对于枯燥的生物知识没有多少兴趣,很难积极投入学习。

而自制教具则具有独特的吸引力,学生们看到了这些生动的模型或实验装置,会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从而带动了学习积极性。

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展示生物模型或实验装置,让学生们亲身感受生物现象和知识,进行实际操作和探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生物知识和现象。

例如,在教授细胞结构和功能时,采用自制的三维模型进行展示,可以更好地展现出细胞体的内部结构和复杂功能。

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对细胞结构的深入理解,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

三、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制教具的使用也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通常情况下,教师会将自制教具的制作方法告诉学生,并指导他们亲自动手制作自己的教具。

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生物现象和知识背后的原理,并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通过自己动手制作教具,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知识,同时也可以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自制教具具有生动、直观、实用和具体的特点,使教学内容更加具体、直观和生动。

在教学现场,教师可以通过自制教具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同时,自制教具还可以使教学从理论向实践转化,更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和生活实际,加深学生的记忆和体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自制教具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作用

自制教具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作用

自制教具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作用一、增强学生积极性生物学不仅有理论知识,还有许多实验操作。

然而,传统的实验设备经常会因为成本高昂、不易操作等因素而限制了学生的实验经验。

此时,自制教具就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

自行制作实验装置,除了能够降低研究经费,还能充分提升学生的实验技能。

通过使用自制教具,学生能够运用手头的资源建立自己的实验装置,探索不同的实验项目,发掘生物学知识的奥秘,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这种积极主动的参与方式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实验技能,还能巩固学生对生物学概念的认知。

因此,自制教具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发现生物的奥秘,提高学生的生物学成绩。

二、拓展生物学知识视野生物学科研人员常常需要充分了解各种生物物理现象。

然而,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由于篇幅和时间的限制,往往只能简单介绍基本概念,并不足以涵盖全部生物学知识。

为了让学生拓宽其生物学知识视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制实验设备来探索不同的实验项目。

通过自己手工制作实验设备,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生物学的概念,加强对生物学概念的认知,从而拓展生物学知识视野。

在自制过程中,学生需要负责实验材料的选择、实验步骤的制定和实验结果的分析,这种自主学习的过程不仅加强了学生的生物学知识,还锻炼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

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自制教具来拓展学生的生物知识视野,从而提高其生物学成绩。

三、增强学生动手能力自制教具对学生发展动手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在生物教学中,例如某些课程要求学生进行手工活动。

自制教具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生物学中的基本概念和知识,并将它们应用到实践中,有助于学生发展动手能力。

通过自己动手制作实验装备,学生能够了解、理解生物学知识,也能够自如运用工具和器材。

此外,他们还能够加强实验过程中的观察、思考、设计和实验技能,形成更多的技术实践和实验精神。

在实践中,学生也能够充分了解生物学概念,而且因为自己动手制作实验装置,更能深入地理解生物现象。

浅谈自制教具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自制教具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自制教具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重视自制教具在教学中的应用。

自制教具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自制教具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自制教具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角度进行探讨。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生物是一个生动有趣的学科,但是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只能让学生停留在书本上的知识,难以引起他们的兴趣。

而利用自制教具进行教学可以丰富课堂形式,增加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

2.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生物学知识涉及到很多抽象概念和生物现象,通过自制教具可以将这些抽象的概念具象化,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理论知识。

比如利用模型、实物等教具来展示细胞结构、生物循环等,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3.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生物实验是生物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自制教具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技能,使他们在生物实验中能够更加熟练地操作仪器,获得更好的实验效果。

1.模型制作利用各种材料制作生物模型,如细胞模型、植物模型、动物模型等,让学生通过观察模型,了解生物的结构与特点,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知识。

2.实物展示利用各种实物展示器材,如显微镜、标本、植物、动物标本等,让学生近距离观察生物,了解生物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达到直观理解的效果。

3.虚拟实验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虚拟实验演示视频,让学生在课堂上可以通过电脑或者投影仪观看实验过程,了解生物实验的操作方法和实验结果。

4.手工制作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生物模型、绘制生物结构示意图等,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操作技能。

5.教具交流展示鼓励学生自制生物教具,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展示,让他们通过互相交流分享,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三、自制教具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1.教具的适用性教师在制作自制教具时要考虑到教具的适用范围,不能过于复杂或者不够直观,否则会影响到学生的理解和应用。

自制教具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作用

自制教具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作用

自制教具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作用
自制教具是指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和教学目标,利用现有的材料、工具制作的能
够帮助学生理解学科知识的教学用具。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自制教具可以发挥很大的作
用。

首先,自制教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教具的原创性和独特性可以吸引
学生的注意力,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

使用具有实验性质的自制教具可以增强学生的参与
感和体验感,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此外,自制教具的特殊性质也能够让学生产生
掌握知识自信心,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态度。

其次,自制教具可以加深学生对生物概念的理解。

生物教学中很多进程和生物的科学
现象是固态的,很难通过语言或图片直接表现出来。

使用自制教具可以更好地将概念贯穿
于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使学生更加清晰地理解生物的进程和生物现象。

自制教具可以让学
生在探究生物知识的过程中,更加深入地了解生物世界和生命科学的奥秘。

第三,自制教具可以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

自制教具需要学生合作制作,这不仅可以
加深学生之间的友谊,也可以学生合理分配任务,充分发扬各自所长。

通过制作自制教具,学生能够充分发扬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促进与教师的互
动和交流。

总之,自制教具作为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通过自制教具
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生物世界,并增强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自信心,加强互助
合作,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

教师可以结合课程实际,积极探索、实践和创新,为
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体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制“直观教具”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直观教具是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感知材料的实物、模型、图表等教学用具。

正确运用直观教具,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感性知识,减少学习中的困难,帮助形成明确的概念,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同时自制直观教具除了拥有其本身固有的取材易、成本低的经济性,且与商品教具相比,科学性并不逊色,具有更强的适用性、创新性和艺术性。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自制直观教具,并对其充分利用,教师的讲解才能生动、直观、形象、切实,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感性知识,有助学生理解抽象知识,形成明确的概念,对知识理解透彻深入,能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下面以自制“鸡卵的结构模型”的教具为例,描述直观教具在新课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1.自制鸡卵内部结构的模型(该教具曾获南京市生物教师自制教具三等奖):
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学习鸡卵的结构时,为了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掌握鸡卵内部结构,教师往往会通过打鸡蛋的方法,让学生观察鸡卵内部结构。

但是如果这个环节做成演示实验,由于鸡卵比较小,像内部的卵壳膜,胚盘等结构由于过小,班级里大多数同学根本无法看清。

这样就无法达到直观教学的目的。

所以我们学校往往采用分组实验(一般四人为一小组),让学生自己打鸡蛋,在打鸡蛋的过程中,全面认识鸡卵内部结构。

我们学校初二年级18个班,每个班级平均45人。

这样计算下来,每学年做这个实验就要买鸡蛋30来斤。

花费一笔不小的实验经费。

并且这个鸡卵打出来后,如果可以再利用也就罢了,可是为了便于学生观察,我们要为其配备镊子等实验工具,这样学生观察完鸡卵后,除了将新鲜鸡蛋倒在学校花园的土壤中外,别无它用。

我个人觉得在这个物资匮乏,物价飞涨的社会,十分浪费。

由此,我想自制一个鸡卵内部结构模型,这样,我每年教学时可直接使用模型。

可以达到同样效果。

1.1模型制作材料与工具:
(1)材料:铁丝(直径5mm)0.5m,铁丝(直径1mm)1m,粗松紧带0.,5m,乒乓球一个(黄色),透明胶带,小白纸
(2)工具:剪刀,小刀,刻度尺,手钳,记号笔
1.2.制作步骤:
(1)取出0.5m长直径为5mm的铁丝,利用手钳将这个铁丝弯成鸡卵的形状(一边为钝圆,一边稍尖)。

该轮廓代表卵壳、
(2)将松紧带沿着铁丝内圈固定,固定材料为透明胶带。

松紧带代表卵壳膜。

(3)用剪刀剪下一段直径为1m的铁丝约15cm,将铁丝两端绕环缠绕在粗铁丝的两侧,形成一面积较小的分隔,该分隔代表鸡卵气室。

(4)用剪刀将乒乓球两端各开一个小洞,该洞大小能容纳1mm细铁丝穿过。

(5)取出1mm细铁丝约0.5m,将其穿过乒乓球。

然后用手钳将乒乓球两侧多余的铁丝绕成大小几乎相等的小圈,左右两边各约20个圈。

黄色乒乓球代表卵黄。

(6)将做好的结构一边固定在粗铁丝的钝头,一边固定在前面分隔气室的细铁丝上。

此结构代表卵带上固定着卵黄。

(7)白纸上撕下一个小白点,用透明胶带贴在卵黄的上面,代表胚盘。

(8)该模型空白处代表卵白。

1.3教具主要特点:
(1)本作品大小适中,便于在课堂展示给学生看。

便于保存,每一学年均可反复使用。

(2)制作方便,制作材料常见易得,方法简单。

(3)成本低廉,几乎不用花钱,材料均为家中日常生活必需品。

(4)方便携带,易于保存。

附教具图片:
2.自制“肌肉收缩和舒张牵引骨骼运动模型”:
初中生物七年级中在讲解骨骼肌的收缩特性这一知识时,多年以来我自己一直很困惑,上课时,学生们很难理解“收缩”和“舒张”的实质含义。

屈肘运动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伸肘运动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同学们对收缩和舒张理解的不是很透彻。

时间长了学生容易遗忘,而且在复习提问时也经常说反。

有些爱思考的同学课后还会问我“老师,肌肉舒张我觉得是肌肉比较放松吧,可是我刚才自己做了一遍屈肘运动,肱三头肌舒张时,我感觉肌肉很紧张啊?怎么会是舒张呢?”我想要弄清舒张和收缩这两个词的含义并不难,关键是要让他们有直观的感受,能够切实的体会到两者的发生时的状态。

于是我制作了这个直观教具。

1.1教具制作材料与工具:两根木头(长30cm,宽5cm,高3cm),铰链一个,长约60cm松紧带(扁形,
宽约1cm)两根。

木头钉子四个,起子
1.2教具制作步骤:
(1)将两根木头中间用铰链连接起来,使木头能够自由的打开以及闭合。

(2)将松紧带用钉子固定在两根木头的上端和下端。

1.3教具主要特点:
(3)直观,感受性强。

(4)制作简单,可反复使用且成本很低。

1.4教具的使用方法:首先将教具放平,放直,模拟伸肘运动。

此时木头上下两根松紧带也会有相应的状
态。

牵引教具上方代表肱二头肌的松紧带,此时松紧带明显被拉升,变的比较紧绷。

此时可以让学生触摸松紧带,感受一下松紧带的松紧程度,松紧带被拉紧,这说明肱二头肌在舒张。

这里舒张的意思就是肌肉在拉升。

同理,触摸肱三头肌所代表的松紧带,明显变松,缩短。

这说明肱三头肌在收缩,这里收缩的意思就是让肌肉变松弛。

再将教具的两根木头弯成90度,模拟人手臂屈肘运动。

同样让学生感受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变化,得出结论。

使用该教具后,我可以很轻松的化解难点。

日后复习时,只要提醒学生想想到时自己感受过的松紧带,学生们很快能准确说出肌肉收缩和舒张时到底时
什么状态,屡试不爽。

附教具图片:
3.直观教具在教学中的应用
3.1直观教具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课本知识呈现方式比较传统,死板,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心理,从而降低学习兴趣,久而久之,学生会缺乏对知识的渴求,失去兴趣。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想办法,动脑筋,以生动,形象且有趣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从而吸引学生注意力。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直观教具就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因为直观教具能够直接形象的展现事物的特点。

化抽象为具体。

根据我的观察和了解,学生对于教具是十分感兴趣的。

课堂上,当我突然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教具时,同学们惊喜的眼神让我也倍感振奋。

下课后同学们都会纷纷将我围住,他们还要近距离的一睹教具的风采,或者再亲自感受一下教具的操作。

因此,教师在展示或者是演示教具时也要有策略,教师先要造成学生渴望的心理,从而大大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

这样后面学生们会认真观察和积极思维。

3.2使用直观教具的策略
(1)演示物要放在全体学生都可观察到的地方;(2)直观教具运用的时机要适时,出示时要注意和学生说明出示教具的种类,演示的解剖学位置等。

另外演示完要及时收好,避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干扰学生的思维。

(3)注意直观教具出示的时机,要在恰到好处的时机把教具展示给学生看。

例如,刚上课时,这个时候学生正处于观望和等待的离散状态,此时利用教具设计问题,提出悬念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顺利引入新课。

上课过程中,遇到疑难时,利用教具解决生物教学中的难点,是突破难点的方法之一。

当学生心理松懈时,如出示一个新颖生动的教具,可以大大刺激学生的神经,他们对于新鲜事物的好奇,
可以使学生再度兴奋起来。

(4)不能为演示而演示,要明确教学目的,引导学生正确观察、积极思维、形成概念。

力求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

(5)教具一般由教师来使用,如果时间允许,可以让尽可能多得学生来体验。

时间不够,也可以让学生下课间来体验操作教具的乐趣。

简单的也可以由学生动手操作并使用。

(6)复习时也可以使用教具,可有效的调动学生的记忆,将知识点轻松回顾。

日后,我还会在生物学科的教具方面积极尝试和探索,争取制作出更多,更有创意的生物教具,这样教学会更有乐趣,学生也会更爱生物这门趣味十足的学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