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教具在初中生物多媒体教学中的应用
研究生物课堂中自制教具的巧用

研究生物课堂中自制教具的巧用生物是一门以生命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它的学习需要大量的观察、实验、演示等活动。
在生物课堂中,自制教具的巧妙应用往往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自制教具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实际需要进行设计,适合不同年级和不同难度的内容。
例如,在植物种子的发芽实验中,如果直接将种子放在纸巾上,容易使学生忽略根的生长情况,这时可以将种子放在透明的塑料盒里,这样可以方便地观察根的生长情况。
在昆虫分类中,可以制作昆虫标本,通过观察昆虫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等进行分类,在这个过程中激发了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动手能力。
自制教具可以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生物的基本原理。
例如,在人体循环系统中,通过制作模型,学生可以更清晰地了解心脏、血管和血液的循环过程。
在生态系统的观察中,制作生态瓶可以更生动地展示生态环境的变化,使学生体验到环境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自制教具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安全意识,如植物的组织剖切。
通过制作剖切刀,学生可以熟练地制作植物镜片,并可以观察到植物的细胞、组织和器官的结构,深入了解植物的生命活动。
在制作过程中,学生还需要遵守安全规定,增强安全意识。
自制教具的巧妙应用可以提高生物课堂的趣味性和交互性。
例如,通过制作游戏,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生物知识。
在生态环境的探究中,制作地图和标志可以帮助学生在实地探究中快速记录和观察生态环境,并深入理解生态环境的变化和演变。
综上所述,自制教具在生物课堂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它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效率,增强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安全意识,拓展生物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让我们一起熟练掌握自制教具的制作方法和应用技巧,为生物课堂的教学活动带来更多的思维方式和变化,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教育科研自制教具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作用生物教具制作

教育科研自制教具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作用生物教具制作话题:生物教具制作生物知识总结经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具自制教具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作用好心情的工作室自制教具初中生教学中的作用我们学校每年都让老师上交自制的课件和教具,对于制作课件老师们无可厚非,因为多媒体课件不仅可以更加自然、逼真地表现多姿多彩的视听世界;还可以对宏观和微观事物进行模拟,对抽象、无形事物进行生动、直观的表现,那么,制作教具不就显得多此一举了吗?其实不然,我通过自制教具并使用教具体会到自制教具有着其独特的教学作用,自制教具对学生来说,比较亲切,参与性强、吸引力强,简单明了,易于突出事物的本质,富有创新教育的因素,且成本低廉、易于推广,所以它能够成为一种实验教学的发展方向。
自己动手设计、制作教具,能提高教师的实验能力、想象能力。
难怪有人说“自身砍柴有双重温暖”。
自制教具不但可以节省经费,还能改进教与学的方式,同时还能增长教师的才能,可谓“一举数得”。
下面是我对自制教具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一些体会。
一、自制教具在教育中的作用1、自制教具是师生创新的源泉自制教具是教师在把握了深入理解教材,充分了解学生,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这三者联系后的产物,是满足教学需要的工具,是教学效果的有效支撑和补充。
初中学生年龄小,好观察,爱动手,而自制教具所用材料大多来自学生的生活实际,容易寻找,因而老师演示使用后学生就会产生自己动手做一做的欲望,老师再予以适时激发引导,使学生产生“如何才能做得更好”的创造动机,激励学生发明创新,想方设法使教具变得更加完美、适用,这对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用生物学的观点重新认识自己周围环境中的事物和现象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自制教具从设想开始到动手设计、制作、试用,最后定型,都要经过深入思考和反复论证。
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积极独立地思考问题,主动探求知识,多角度、创造性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到创造地设计出新教具,师生的能力和思维都得到极大的发展。
浅谈自制教具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自制教具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作者:张国花来源:《学周刊》2020年第12期摘要:初中生物是学习生物奥秘和本质的课程内容,但在实际生物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常会出现思维偏差和学习困难的问题,难以理解关于生命体的特定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重难点。
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帮助学生直观形象地感知和理解生命现象和生理功能,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自主制作多样的个性化教具,通过新颖直观的效果展示,帮助学生感知和理解抽象的知识内容。
这样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创新思维意识和实践综合技能的全面发展。
因此,本文从学生发展角度,分析探讨了自制教具在生物课堂的应用特点和价值,并提出了优化生物课程教学自制教具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自制教具;初中生物;教学实践中图分类号:G63;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12-0098-02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20.12.048自制教具是教师和学生在生物课程中,利用生活中易得材料和简便易行方法,自己动手制作的辅助工具。
教具的自制过程有很强的针对性、灵活性、创造性,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创造思维与综合素质,使其在推理分析的构思中,更好地理解抽象概念,提高实验技能。
因此,教师在生物课程中应合理应用自制教具,依据课程教学重难点要求,指导学生设计构思,巧妙地利材料工具制作形态各异的结构模型,促使学生在探索和制作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知识概念和深刻持久的长时记忆。
可见合理自制教具的应用,不仅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意愿和学习兴趣,还能有效贯彻落实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
一、调试改进结构,深化记忆理解初中生物课程教学中,合理使用自制教具能够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使其能够加深对生物知识内容的理解和学习。
由于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思维正处于发展过程中,且抽象思维能力和生活经验都较為欠缺,因此在自制教具过程中教师要依据学生的思维特点,合理设计教学环节,指导学生科学恰当地使用自制教具,进而让学生经历由形象感知到理解抽象知识的认知发展过程,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帮助建立深刻持久的记忆。
5.浅谈自制教具在初中生物课堂中的有效运用

浅谈自制教具在农村初中生物课堂中的运用摘要:新课程改革中提倡让学生动手、动脑,要求教师应指导学生自主探索与实践。
而农村初中硬件在新课程实施中却面临着日益突出的新困难,相当一部分农村学校缺少足够数量的独立实验室和必配仪器,理化生合用仪器的现象普遍存在,生物实验器材遭到极度腐蚀。
于是农村教师、学生利用简便易行的方法,就地取材,自己动手制作起教具,来突破各种条件的制约。
关键词:自制教具教育初中生物血液循环新课程从这几年教育部门实施新课标来看,新《生物课程标准》更贴近生活,加强了对生物探究实验、实践活动,以及自制教具的要求。
什么是自制教具呢?师生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或其他生活物品,自己动手研制的教具、学具、标本、模型等叫自制教具。
我们还应广义地理解自制教具,把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一切媒体和工具都纳入自制教具的范畴。
除教具、学具、标本、模型及实验、训练器材外,还包括供学生学习知识所需的各种物品、生产、生活用具及社会实践活动中的一切工具和材料等。
一、农村初中生物课堂运用教具的现状分析实验硬件建设跟不上,课程资源的开发不足。
继上世纪“普九”以来,农村初中硬件在新课程实施中面临着日益突出的新困难,相当一部分农村学校缺少足够数量的独立实验室和必配仪器,理化生合用仪器的现象普遍存在,生物实验器材遭到极度腐蚀。
而新课程改革中提倡让学生动手、动脑,要求教师应指导学生自主探索与实践。
加之由于经费紧张,部分学校的生物仪器装备标准低,特别是新课程实验的仪器更是缺口很大,已无法适应新课程的教学要求。
而身为农村一线的生物教师就有必要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去开发新的教具。
虽然农村初中由于受地域、经济、硬件等条件限制,但教师获取资源还是较为便利的,这样就为初中生物课堂自制教具创造了条件。
新课改下的课程标准也要求师生能在生物课堂中多开发、多利用自制教具。
二、初中生物课堂运用自制教具的可行性。
1、课堂要求学生自制教具能激发了他们的兴趣。
自制教具贴近生活,来源广泛,具有较强的新奇性,容易吸引学生,引起学生的兴趣。
浅谈自制教具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自制教具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重视自制教具在教学中的应用。
自制教具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自制教具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自制教具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角度进行探讨。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生物是一个生动有趣的学科,但是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只能让学生停留在书本上的知识,难以引起他们的兴趣。
而利用自制教具进行教学可以丰富课堂形式,增加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
2.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生物学知识涉及到很多抽象概念和生物现象,通过自制教具可以将这些抽象的概念具象化,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理论知识。
比如利用模型、实物等教具来展示细胞结构、生物循环等,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3.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生物实验是生物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自制教具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技能,使他们在生物实验中能够更加熟练地操作仪器,获得更好的实验效果。
1.模型制作利用各种材料制作生物模型,如细胞模型、植物模型、动物模型等,让学生通过观察模型,了解生物的结构与特点,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知识。
2.实物展示利用各种实物展示器材,如显微镜、标本、植物、动物标本等,让学生近距离观察生物,了解生物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达到直观理解的效果。
3.虚拟实验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虚拟实验演示视频,让学生在课堂上可以通过电脑或者投影仪观看实验过程,了解生物实验的操作方法和实验结果。
4.手工制作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生物模型、绘制生物结构示意图等,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操作技能。
5.教具交流展示鼓励学生自制生物教具,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展示,让他们通过互相交流分享,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三、自制教具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1.教具的适用性教师在制作自制教具时要考虑到教具的适用范围,不能过于复杂或者不够直观,否则会影响到学生的理解和应用。
自制教具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作用研析

2021年第10期教育教学2SCIENCE FANS 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各种材料制作相应的辅助教具,以增强教学效果。
使用教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一些抽象的知识变得更直观,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进一步提高,增强教学效果,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创新意识,更好地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
1 激发学习兴趣,增强探究意识教师在教学中往往需要通过举例为学生讲述或者引出某一部分知识。
教师举例时需要做出最佳的选择,使用更贴近教学内容的事物或者物品为学生讲述知识,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
与此同时,对于课堂教具,教师可以有不同的选择,既可以选择学校现有的资源,亦可以使用自制教具。
学校的教学资源较为固定,教学效果可能达不到理想效果,同时部分学生可能对教师在课堂上使用的校内资源无法提起学习兴趣,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中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达不到课程标准的要求。
自制教具能使课堂和教师教学的形式充满趣味性,使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学习兴趣,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见成效,是集中学生注意力的方法之一。
在生物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讲授的内容设计有趣的活动,添置自制教具,也可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自己制作相关教具,从而使学生对生物知识产生学习探索兴趣,一定程度上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探索和创新能力[1]。
如教学“探究心率与运动的关系”时,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需要以自身为例,通过自身的变化引导学生观察心率的起伏,学生只是作为旁观者,只了解教师讲授的知识的大体框架,对其中的实验细节难以切身体会,这对学生的生物学习有很大弊端。
而使用自制教具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实验教学,先将学生分组,然后使用铃铛模拟心率,让学生在自己的胳膊或者是腿上绑上铃铛,观察在相同的运动强度、不同的肢体动作以及相同的肢体动作、不同的运动强度这两个前提条件下,铃铛声音的急促性和铃铛震动频率,以此模拟运动过程中心率发生的变化,进而使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达到理想状态,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自制“直观教具”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自制“直观教具”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第一篇:自制“直观教具”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自制“直观教具”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直观教具是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感知材料的实物、模型、图表等教学用具。
正确运用直观教具,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感性知识,减少学习中的困难,帮助形成明确的概念,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同时自制直观教具除了拥有其本身固有的取材易、成本低的经济性,且与商品教具相比,科学性并不逊色,具有更强的适用性、创新性和艺术性。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自制直观教具,并对其充分利用,教师的讲解才能生动、直观、形象、切实,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感性知识,有助学生理解抽象知识,形成明确的概念,对知识理解透彻深入,能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下面以自制“鸡卵的结构模型”的教具为例,描述直观教具在新课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1.自制鸡卵内部结构的模型(该教具曾获南京市生物教师自制教具三等奖):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学习鸡卵的结构时,为了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掌握鸡卵内部结构,教师往往会通过打鸡蛋的方法,让学生观察鸡卵内部结构。
但是如果这个环节做成演示实验,由于鸡卵比较小,像内部的卵壳膜,胚盘等结构由于过小,班级里大多数同学根本无法看清。
这样就无法达到直观教学的目的。
所以我们学校往往采用分组实验(一般四人为一小组),让学生自己打鸡蛋,在打鸡蛋的过程中,全面认识鸡卵内部结构。
我们学校初二年级18个班,每个班级平均45人。
这样计算下来,每学年做这个实验就要买鸡蛋30来斤。
花费一笔不小的实验经费。
并且这个鸡卵打出来后,如果可以再利用也就罢了,可是为了便于学生观察,我们要为其配备镊子等实验工具,这样学生观察完鸡卵后,除了将新鲜鸡蛋倒在学校花园的土壤中外,别无它用。
我个人觉得在这个物资匮乏,物价飞涨的社会,十分浪费。
由此,我想自制一个鸡卵内部结构模型,这样,我每年教学时可直接使用模型。
可以达到同样效果。
1.1模型制作材料与工具:(1)材料:铁丝(直径5mm)0.5m,铁丝(直径1mm)1m,粗松紧带0.,5m,乒乓球一个(黄色),透明胶带,小白纸(2)工具:剪刀,小刀,刻度尺,手钳,记号笔 1.2.制作步骤:(1)取出0.5m长直径为5mm的铁丝,利用手钳将这个铁丝弯成鸡卵的形状(一边为钝圆,一边稍尖)。
自制教具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自制教具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摘要: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提高教学技巧、丰富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我在生物教学中,课堂上激情引趣,让学生通过制作来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通过学生相互展示与交流,提升学生创新能力;通过师生互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这有效提高了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了生物教学成绩。
关键词:激发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展示交流互动培养根据我多年从教初中生物的经验和体会,我认为可以这样来提高学生的生物创新能力。
一、生物教师课堂激情引趣,让学生通过教具制作来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初中生物教学,贴近生活,实验较多。
我每接受一批新生,上一堂“生物实验自制教具的制作和使用”的专题讲座,带着部分废物,倡导学生把废弃物应用在生物实验上。
然后每上完一个实验,启发孩子们积极思考:在此实验中你还有哪些创新点?能用到哪些废物来代替实验用品?如在做《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测种子发芽率》和《观察种子萌发过程》等实验,可以利用哪些废弃物替代哪些实验用品?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设想回答,有的说用矿泉水瓶可制成广口瓶,把矿泉水瓶底剪下可改作培养皿……等,你能在家中完成这些实验吗?看谁做得好,带来我们交流一下,这样能鼓励学生积极动脑动手,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创新能力。
另外,我还鼓励学生在家中积极搜集废弃物,观察废弃物在实验中能做成什么,肯动脑筋把自己的创新点动手制作。
在《比较不同果蔬中维生素C含量》的实验中,把矿泉水瓶改做的漏斗,放到铁架台上,它的下面放上改做的烧杯,看上去很美观协调,效果很好。
在《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的实验中,取三个改制的广口瓶,用来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
在《测种子发芽率》和《观察叶的结构》的实验中,改做成培养皿。
让学生们亲自制作实验器具,不仅节能减排、低碳环保,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不必要的资源消耗,还增强了他们对生物学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制教具在初中生物多媒体教学中的应用【摘要】在初中生物课堂中将多媒体教学与自制教具有效结合,自制教具直观,明显,有利于探究性实验的开展,从而可以弥补多媒体教学中的实践操作环节,缓解多媒体教学中的视觉疲劳,巩固强化重点,使生物知识的学习更加立体化,生动化。
【关键词】初中生物;多媒体教学;自制教具;结合
初中生物教材内容新颖,知识面广,在自然知识的基础上增加了人文内容,重视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实施探究式学习为突破口,体现时代特点,反映生物科学的新进展及其在社会中的广泛应用。
由于初中学生的年龄较小,理解力有限,传统的教学手段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则可以使知识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示在学生的面前,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
但是,应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
第一,是频繁地使用多媒体会造成学生疲劳。
第二,是多媒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放,学生看,忽略了学生的动手参与过程;第三,是丰富多彩的多媒体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欢笑和兴奋之后,却显得在知识点的把握上深度不够。
针对这些不足之处,在初中生物课堂中可以将多媒体教学与自制教具有效结合起来,自制教具直观,明显,有利于探究性实验的开展,从而使生物知识的学习更加立体化,生动化。
一、使用自制教具可以缓解多媒体教学中的视觉疲劳
许多教师在进行多媒体教学时,将与内容有关的材料尽数罗列,结果是五彩缤纷的画面在学生眼前闪过,超量信息掠过学生大脑,在长时间观看的过程中产生了视觉疲劳和心理疲劳,使得学生的注意力难以保持,甚至产生厌倦心理,从主观意识上脱离对课堂学习内容的注意,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处于消极状态。
因此,在满足教学需要的前提下,将自制教具穿插到课堂中,代替多媒体教学中的一些图片内容,采用边讲边做的教学方式进行调节。
例如在学习《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病毒》这节内容时,采用多媒体课件讲解病毒的发现史,病毒的种类,病毒的生活,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此时图片信息量就很大,对于病毒的结构部分则可以采用自制教具的形式进行学习。
课前安排学生带上剪刀,胶水,硬纸壳,螺旋状的细铁丝,课堂中分成四人一小组进行制作,先用剪刀把硬纸壳剪开,用胶水粘成杆状,球状,蝌蚪状,模拟不同的蛋白质外壳,再向里面放入细铁丝模拟dna分子,最后由学生分组介绍制作的病毒模型;又如在学习《动植物细胞结构》的知识时,可以先用课件展示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及功能特点,然后鼓励学生自制可以吃的动植物细胞。
有的学生用果冻来制作最简单的动物细胞,果冻外面的塑料壳相当于细胞膜,果冻相当于细胞质,里面的果脯相当于细胞核;还有的学生用罐头瓶做细胞壁,保鲜膜做细胞膜,蜂蜜水做细胞质,葡萄干做叶绿体,巧克力做细胞核,小花生做线粒体;通过这些自制教具的使用,不仅简缩了图片信息,缓解了视觉疲劳,
而且活跃了课堂学习氛围,激发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使用自制教具可以弥补多媒体教学中的实践操作环节
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只强调学生去“看”而弱化了让学生去“想”和“做”,课堂就会由“人灌”变成“机灌”,教师成了播放员,学生成了观众,从而忽视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
对于一些实验操作,用实验视频录象或动画模拟实验来代替老师的演示实验甚至学生自己动手的操作实验,则对学生操作能力及动手能力的提高是一种阻碍。
为此,可以用自制教具来弥补多媒体课堂教学中的实验环节,例如在学习《鸟的生殖和发育》时,可以在图片学习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分小组制作鸟卵的模型,有的学生用橡皮泥捏出不同颜色的鸟卵结构,显现出鸟卵的气室,系带,卵壳膜等结构;还有的学生用蜡烛凝固组合出鸟卵结构,白色蜡烛代表卵白,红色蜡烛代表卵黄,黑点代表胚盘,鸡蛋壳代表卵壳;形式多样的鸟卵模型彰显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亮点和实践操作能力。
又如在学习《细菌》的知识时,通过多媒体课件学习了细菌的发现史,细菌的形态和细菌的生殖特点,有关细菌的结构部分则布置给学生以自制教具的形式去探究总结。
课堂上学生分小组用纸筒做细菌的芯,外面绕紫色毛线团代表细菌内部,棕色的毛线缠绕成细菌的荚膜有保护作用,黑色的毛线代表未成形的细胞核,黑线点代表细胞质,蓝色代表细胞壁,内侧代表细胞膜,用黑色钩针钩出鞭毛代表运动器官。
通过这样的教学实践,使学生逐渐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质疑,学会探究,提高自行获取知识的能力,激发学生实验研究
的兴趣,这是其它教学方法所难以达到的,它在学生的素质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在多媒体教学的基础上使用自制教具可以巩固强化重点
丰富多彩的多媒体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但也容易使部分学生专注于背景介绍和画面影像,忽略了篇章知识和重点知识的理解。
从现象上看,学生的观察力很集中,对课件的内容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实际上,教学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发生了转移和流失,学生学习知识的重心发生了偏移,学生在欢笑和兴奋之后,则显得在知识点的把握上深度不够,课堂学习效果受到影响。
如果在多媒体教学中适时的插入自制教具的形式,则会起到巩固强化重点知识的作用。
例如在学习《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时,有关dna分子的结构和染色体,基因的关系是重点内容,学生往往在看了课件信息后仍然不能理清,此时就应鼓励学生制作相关模型。
取两根毛线绳相互缠绕作为dna分子,用彩笔画出不同颜色的片段代表基因,用小的棉花团充当蛋白质分子,并与毛线绳缠绕在一起,多次折叠缠绕成棒状结构即为染色体。
模型制作的完成也就强化了学生对相关概念的区分。
又如在学习《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时,有关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原理是重点,在动画flash演示的基础上,需要自制教具进一步巩固。
将饮料瓶去掉瓶底代表胸腔,用细线把气球分别绑在y 形管的两个分支上代表肺和气管,y形管另一端接橡胶管,固定到瓶盖的小洞内,瓶底用气球的一部分薄膜封住代表膈肌。
向下拉气球薄膜,气球会变大,说明肺吸气;向上推气球薄膜,气球会变小,
说明肺呼气。
通过亲手制作模拟膈肌运动,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肺吸气和呼气的原理。
自制教具与多媒体技术的巧妙衔接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强化了学习重点,提升了教育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自制教具和多媒体技术都是辅助教学的重要手段,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补充和发展,多媒体教学能以动感、逼真、立体化的方式创设情境,能跨越课堂时空,以其新鲜性、趣味性、生动性为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创造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学习氛围,从而达到教与学的最优化。
而自制教具简单易行,取材方便,贴进教学服务于教学,在解决教学仪器不足、将抽象概念直观化、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创新精神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现实意义。
两种教学方式的有机结合,扬长避短,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而且有利于探究性实验的开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作为教师我们应当结合新课改的要求强调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强调深入到学生的认知世界,发挥好自制教具和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最终实现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冯莉,王永胜. 初中生物:新课程典型案例研究与评析.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
[2]周斌,王铮敏. 初中生物教学多媒体应用现状分析[j]. 三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6月,第20卷第2期.
[3]黄诗添. 浅谈多媒体技术与生物的整合[j].中学生物学,
2004.
[4]姜长阳. 谈生物教具的自制. 生物学教学,1993年08期.
[5]裴景娜. 初中生物几种自制教具在教学中的应用. 2008年第24卷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