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心理】曼陀罗绘画指导精彩片段
曼陀罗绘画技术在心里治疗中的运用.doc

曼陀罗绘画技术在心里治疗中的运用
2020年4月
曼陀罗绘画技术在心里治疗中的运用本文关键词:曼陀罗,绘画,治疗,在心里,技术
曼陀罗绘画技术在心里治疗中的运用本文简介:曼陀罗(mandala)绘画技术由荣格从东方宗教引入西方心理学。
1912年荣格与弗洛伊德分裂后,内心体验大量幻觉。
在这期间,他一直坚持绘制曼陀罗,最后获得治愈。
Harms[1]分析了荣格第一幅名为万物体系(systemamunditotius)的曼陀罗后(见图1),认为荣格表面似乎是在为世界物种定位
曼陀罗绘画技术在心里治疗中的运用本文内容:
曼陀罗(mandala)绘画技术由荣格从东方宗教引入西方心理学。
1912年荣格与弗洛伊德分裂后,内心体验大量幻觉。
在这期间,他一直坚持绘制曼陀罗,最后获得治愈。
Harms[1]分析了荣格第一幅名为万物体系(systema munditotius)的曼陀罗后(见图1),认为荣格表面似乎是在为世界物种定位,实际上是通过象征的方式为自己内心建立秩序。
之后,荣格根据自身的经验,提出了曼陀罗-自性(self)理论,认为曼陀罗是自性原型的象征。
曼陀罗绘画
1。
曼陀罗绘画技术在心里治疗中的运用.doc

曼陀罗绘画技术在心里治疗中的运用2020年4月曼陀罗绘画技术在心里治疗中的运用本文关键词:曼陀罗,绘画,治疗,在心里,技术曼陀罗绘画技术在心里治疗中的运用本文简介:曼陀罗(mandala)绘画技术由荣格从东方宗教引入西方心理学。
1912年荣格与弗洛伊德分裂后,内心体验大量幻觉。
在这期间,他一直坚持绘制曼陀罗,最后获得治愈。
Harms[1]分析了荣格第一幅名为万物体系(systemamunditotius)的曼陀罗后(见图1),认为荣格表面似乎是在为世界物种定位曼陀罗绘画技术在心里治疗中的运用本文内容:曼陀罗(mandala)绘画技术由荣格从东方宗教引入西方心理学。
1912年荣格与弗洛伊德分裂后,内心体验大量幻觉。
在这期间,他一直坚持绘制曼陀罗,最后获得治愈。
Harms[1]分析了荣格第一幅名为万物体系(systema munditotius)的曼陀罗后(见图1),认为荣格表面似乎是在为世界物种定位,实际上是通过象征的方式为自己内心建立秩序。
之后,荣格根据自身的经验,提出了曼陀罗-自性(self)理论,认为曼陀罗是自性原型的象征。
曼陀罗绘画具有如下功能:整合意识与无意识的冲突、预防与修复内心分裂、领悟生命意义及明确人生方向。
荣格[2]49-60在《论曼陀罗象征》中写到:曼陀罗经常出现于心理紊乱的状态下。
他们画曼陀罗的目的在于减少心理紊乱,实现内心秩序,虽然病人在意识层面未能意识到这点。
然而,他们所表达的正是秩序、平衡与完整。
病人经常强调,通过画曼陀罗,他们获益良多或心情得以平复。
苏珊[3]22发展和积极推广荣格的曼陀罗绘画治疗。
在其着作《曼陀罗的创造天地》中写到:曼陀罗唤起了自性的影响力、次序及人格整体结构的基础模式。
另一位临床心理治疗学家Huyser[4]60-62认为,曼陀罗由内而外可以表达内部隐藏着的却又渴望得到表达的能量,而由外而内的曼陀罗更强调内省,凝聚零散的能量并且集中思维。
曼陀罗绘画技术因荣格及其他心理分析师的积极倡导,在西方心理治疗领域已经被广泛应用,成为艺术表达性治疗的重要方式。
团体曼陀罗绘画心理辅导对大学生自我和谐状态的改善

团体曼陀罗绘画心理辅导对大学生自我和谐状态的改善作者:沈青群何元强陈丹黄瑾何建菲来源:《广西教育·C版》2019年第09期【摘要】本文从约哈里窗理论、曼陀罗的凝聚机制、荣格心理动力学中心理能量的流向等方面阐述团体曼陀罗绘画的理论基础,从团体曼陀罗绘画心理辅导的具体实施论述其对大学生自我和谐状态的改善作用,并从核心力和向心力促进自我和谐、色彩的直观感受促进自我和谐、文字描述促进自我和谐三方面总结团体曼陀罗绘画心理辅导改善大学生自我和谐状态的因素。
【关键词】大学生; 自我和谐状态; 团体曼陀罗绘画; 心理辅导; 改善【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9C-0138-03当前,和谐社会成为人民生活推崇和关注的话题。
简单地说,和谐社会就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达到了和谐状态,其中最为主要和显著的就是自我和谐。
在现代社会中,每个大学生都已经或多或少地学会带着假象的面具保护自己,在日复一日的生活和学习中,在一次次受伤后坚强的痛苦中学会退缩、压抑创伤,从而影响了自己的心理健康。
自我和谐就是要改变这样不良的精神世界和心理健康,使大学生清醒认识本身所处环境、个人能力、身心状态并坦然接受,接受自己不足,发现自身优势,对自己的能力和现状有真实性的全面认识。
目前,在高校心理咨询工作中,心理咨询工作者倾向于从认识和行为的角度出发,探讨来访者的心理问题,更多人倾向于精神分析流派。
而团体曼陀罗绘画形式是一种集心理各个感觉与动力为一体的新方法,让绘画者在绘制过程中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从而坦然接受自己好的坏的方面,以自性的整合达到自我和谐的状态,从而提升自己。
一、大学生的自我和谐状态概述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主流代表人物罗杰斯很早就提出自我和谐这一理念,他对自我和谐状态作出了这样的描述,即理想中的自我、现实中的自我和社会中的自我交叉相处时能够达到协调统一。
曼陀罗绘画在个案咨询中的应用

曼陀罗绘画在个案咨询中的应用作者:毕玉芳陶新华来源:《江苏教育.心理健康》 2019年第11期毕玉芳陶新华【关键词】曼陀罗绘画;艺术治疗;心理咨询【中图分类号】G44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88-0039-02【作者简介】1.毕玉芳,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201620)副教授,博士;2.陶新华,苏州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江苏苏州,215006)硕士生导师,副教授,博士。
曼陀罗绘画指在一个“圆”里面进行绘画创作,荣格称曼陀罗绘画为“心灵能量”,通过曼陀罗绘画可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神圣空间和集中力量的中心点。
在曼陀罗绘画的创作过程中,个体专注于内在,某些潜意识的内容或情结自然地与意识进行交流,创造出具有平衡补偿作用的图像。
这些图像不是来自理性意识的思维,而是发生于心灵直觉的脉动,它能整合心理各层面,带来愉悦感,从而起到自我平衡和疗愈的功效。
一、曼陀罗绘画的创作过程如何进行曼陀罗绘画的创作?首先要选择绘画材料,可以追随自己内心的想法,在任意大小的纸张、泥土、石头、木材、布匹等材料上绘制属于自己的曼陀罗。
其次是选一个理想的环境。
选择一个至少一小时不会被打扰的环境,一个能平静专注且舒适作画的环境,然后开始绘制曼陀罗。
调整呼吸让自己放松下来,聆听内心的声音,抓住当下的感受,开始作画,直到觉得完成再停笔。
不要去思考该选什么颜色、画什么图案,凭直觉开始画圆,并在圆内着色、画图案。
画好之后,还要确定曼陀罗绘画的位置,翻转画好的曼陀罗绘画,从各个角度去注视这幅作品,重新定位并标示出最终的方向。
最后,注明创作此幅作品的日期并为之命名。
二、曼陀罗绘画在个案咨询中的应用近年来,曼陀罗绘画被越来越多地用于心理咨询与治疗,下文通过两个个案简单介绍曼陀罗绘画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
1.曼陀罗绘画创作本身的疗愈。
来访者主诉:女,19岁,大一,临近考试前一周来咨询。
因本学期要考9门课,她担心高等数学等科目会挂科从而影响奖学金评定,非常焦虑。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中使用曼陀罗绘画的初步研究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中使用曼陀罗绘画的初步研究摘要:曼陀罗绘画治疗是当代一种重要的表达性艺术治疗方式,本文描述了曼陀罗绘画的治疗机制以及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中使用曼陀罗绘画的初步研究,并针对研究结果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曼陀罗绘画表达性心理治疗A Preliminary Study of Using Mandala Drawing in the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Class Fang Fu(Mental Health Education Center of Zhangjiajie campus,Jishou University ,Zhangjiajie 427000,China) Abstract:Mandala drawing is an important contemporary expressive therapy.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treatment mechanism of mandala painting,shows the preliminary study of using mandala drawing in the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class and gives some discussions and prospects to the research outcome.Key Words:College Students;Mental Health Education;Mandala Drawing;Expressive Therapy1.引言在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日趋复杂的当代社会,大学生面临、经历的心理冲击日趋增多,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也更多。
虽然,从社会到学校都很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越来越收到重视。
心理学角度看曼陀罗(朱建军)

心理学角度看曼陀罗(朱建军)《意象言》编者按:2013年9月17日,朱建军先生应邀参观北京“源艺术”机构举办的唐卡艺术展并以“曼陀罗之意象对话(曼陀罗意象在梦与想象中的呈现)”为主题进行了公益学术讲座。
为了让更多意象对话同仁了解曼陀罗意象,我们请朱老师的研究生胡甜甜根据现场录音初步整理出文字版,以飨读者。
荣格、庄子、孔子的境界藏传佛教密宗里的曼陀罗,也叫坛城。
结合密宗的方法,供养的形式,画曼陀罗图的过程也是一个修炼的过程,欣赏好的曼陀罗作品能够感受到“场”,修行好的人的作品比较稳定端正。
荣格在没有了解密宗之前自己也画了曼陀罗的图。
可见,曼陀罗是原始意象及原型,属于集体潜意识层,是人类共同的心理要素。
先天就有的精神的遗传,曼陀罗属于其中一个要素,一种原型。
万物体系(荣格的第一幅曼陀罗)及《黄金城堡》(荣格最后的曼陀罗)据说荣格在一次心脏病的濒死体验中,从病床上起来到太空中看到许多类似小行星的天体,感觉自己很像其中某个小行星,进入之后发现其中打坐的人很像自己。
突然明白荣格是打坐者的一个梦,打坐者跑神了使得地球上有了荣格这个人,等梦中人醒来时荣格也该离开这个世界;如若濒死体验是真实的话,另一种说法荣格本身是打坐的小行星,他才有可能能够自然地画出曼陀罗。
究竟修行者跑神成为心理学家荣格还是荣格梦见修行者?我们应该认为二者是对等的。
正如中国传统的“庄子晓梦迷蝴蝶”的故事,难以断定哪个比较正确的,两种解读的方式其实都应该是对的,从心理学上解释,认为蝴蝶是一个象征,象征着自由的灵魂,象征着蜕变,象征着幻想;反之蝴蝶梦见自己是庄子,需从另一个侧面看。
无所谓二者哪个是真哪个是假,比较好的方式是最好的是同时看见这两面,二者是对等的,是两个方面,不要将二者混淆。
《庄生晓梦迷蝴蝶》范曾孔子对鬼神的态度:“未知生,焉知死?子不语怪力乱神”。
对这些事情闭口不谈,站在佛教徒或心理学家的角度看孔子,孔子做的事情是大乘菩萨道,布施、持戒,所为是大乘菩萨道的修为。
心灵之镜:曼陀罗绘画治疗

心灵之镜:曼陀罗绘画治疗《心灵之镜:曼陀罗绘画治疗》(陈灿锐高艳红)介绍《心灵之镜:曼陀罗绘画治疗》是国内第一本关于曼陀罗绘画心理治疗的专著,作者是心理咨询师陈灿锐博士和高艳红博士。
曼陀罗绘画治疗已经在心理学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然而其理论基础、具体操作过程、分析方法、治疗步骤还尚未被大家认识,这本书主要介绍了这些部分,目的是让更多的人能够熟悉和掌握该技术。
该书于2014年6月由暨南大学出版社公开出版,书号为:ISBN 978-7-5668-1054-0。
考虑到不同的读者需要,该作品分为基础篇和专业篇两部分。
在基础篇中,简单介绍了曼陀罗绘画的历史,它与荣格、佛教的关系后,重点介绍如何绘画曼陀罗及怎样分析曼陀罗作品。
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绘画方式及分析思路,作品里面提供了丰富的案例。
读完基础部分后,读者有能力通过曼陀罗绘画来表达自己,认识自己,从而获得心灵的转化与提升。
专业篇适合那些希望借助曼陀罗绘画进行深度自我分析的读者或打算把曼陀罗运用于心理治疗的咨询师们。
作品重点介绍了曼陀罗绘画的理论:心理类型理论、荣格学派自性理论、自性化理论及曼陀罗阶段理论。
然后,通过一名长期的曼陀罗绘画治疗过程,向读者真实地显示该技术在临床中的运用情况。
国际心理分析师、心理学家华南师范大学申荷永教授在序言中写道:“这是国内首次对曼陀罗绘画疗法的系统研究,也是第一部有关曼陀罗绘画疗法的原创性著作。
作者对于曼陀罗本义,其佛教的传统与内涵,荣格自性的理论及分析心理学的方法,以及曼陀罗绘画的结构与方式等,都有独到的阐释与发展;更为难得的,是书中充实而生动的个案研究部份,来访者富有创造性的曼陀罗绘画,以及实际的临床疗愈过程。
将曼陀罗绘画作为一种心理治疗的方法,进行结构性的分析与操作性的规范,已是陈灿锐博士及其著作的重要贡献。
”具体目录如下:序言自序上篇基础篇第一章曼陀罗与曼陀罗绘画疗法第二章佛教与曼陀罗第三章荣格与曼陀罗第四章两种曼陀罗的关系第五章绘制曼陀罗第六章分析曼陀罗作品第七章运用曼陀罗进行治疗第八章曼陀罗绘画功能研究下篇专业篇第九章曼陀罗绘画理论基础第十章曼陀罗绘画治疗个案后记下面是赠送的团队管理名言学习,不需要的朋友可以编辑删除!!!谢谢!!!1、沟通是管理的浓缩。
心灵之镜:曼陀罗绘画疗法

在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绘制曼陀罗的过程是一种心灵的洗礼。每一次绘制 都让我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内心的情感和想法。通过将内心的感受表达出来, 我发现自己变得更加平静和自信。我也学会了如何从不同的角度和维度去思考问 题,从而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心灵之镜:曼陀罗绘画疗法》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书籍。它不仅提供了有 关曼陀罗绘画疗法的专业知识,还教导我们要勇敢面对自己的内心世界并探索自 我成长。
目录分析
《心灵之镜:曼陀罗绘画疗法》是一本关于心理学和艺术治疗领域的交叉学 科书籍。它通过曼陀罗绘画的方式,帮助个体探索和表达内心的情感、思维和经 历。以下是对这本书目录的分析。
本书的引言部分提供了本书的主题背景和目的。它解释了曼陀罗绘画疗法的 基本概念,强调了其在心理治疗和自我发展中的独特作用。引言还介绍了本书的 结构和内容,为读者提供了大致的了解。
精彩摘录
《心灵之镜:曼陀罗绘画疗法》是一本引人入胜的书籍,它不仅为我们提供 了一个独特的视角,而且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了人类心灵的复杂性。以下是一 些从书中引用的精彩摘录,它们反映了曼陀罗绘画疗法的精髓,以及我们如何可 以通过使用这种治疗方法来更好地了解自己。
“曼陀罗是一个充满力量的工具,它可以整合我们的内在世界和外在世界, 使个体在宇宙中实现完整的统一。”曼陀罗绘画不仅仅是一种艺术表达方式,它 也是一种深入心灵的旅程,让我们有机会静下心来,深度思考并找到自我。
“曼陀罗是一个宇宙的象征,它代表着无限的时间和空间。”通过曼陀罗绘 画,我们可以理解和体验时间的流动以及空间的无限性,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 解自己和宇宙。
“曼陀罗绘画是一种治疗方法,它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同时也可以 帮助我们处理各种情绪和心理问题。”这本书中的真实版案例分析充分证明了曼 陀罗绘画在心理治疗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