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微专题3-气温和降水

合集下载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小专题1 气温和降水课件 新人教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小专题1 气温和降水课件 新人教版

题组巩固 图Z1-3示意西西里岛1月份等降水量线分布。据此完成1~2题。
图Z1-3
1 . 根据图示信息推断,岛上的甲地为 () A.湖泊 B.城市 C.山地 D.盆地
C [解析] 第1题,根据河流流向及1月 份等降水量线分布可推测甲地为山地。 湖泊和城市对降水有影响,但是一般 不会使降水在空间分布上差异如此明 显;盆地处降水应较少。
小专题1
气温和降水
知识整合 1.气温 (1)气温的水平分布 ①世界气温的水平分布
图Z1-1
全球
北半球
南半球 同纬度 地带
等温线分布特点
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
较曲折:1月份大陆上的等温 线向南(低纬)凸出,海洋上则向 北(高纬)凸出;7月份正好相反
气温分布规律 无论冬季还是夏季,气温大 体上都从低纬向两极递减 在同一纬度上,冬季大陆气 温比海洋气温低,夏季大陆气 温比海洋气温高
B [解析] 结合材料信息推断,该国位 于南半球低纬度地区,由170多个岛屿 组成,气候受海洋影响大,所以该国首 都月平均气温最高的月份与海洋月平 均气温最高的月份一致,应为2月。
[2017·海南卷] 某岛国面积700多平方 千米,由170多个岛屿组成,其首都是全 球最早迎接新年的城市。尽管可能遭 遇飓风,但美丽的珊瑚、大片的椰林和 新年第一缕阳光,仍吸引了各地游客来 此迎接新年。据此完成第3题。 3 . 该国首都月平均气温最高的月份为 () A.1月 B.2月 C.7月 D.8月
较平直
同一纬度气温差别较小
高原、山地的气温较低,平 气温低,则等温线向低纬凸出; 原的气温较高;寒流经过处气 气温高,则等温线向高纬凸出
温低,暖流经过处气温高
主要影响因素 太阳辐射(纬度位置)

微专题01 地理位置特征及影响-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全国通用)

微专题01 地理位置特征及影响-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全国通用)

三地合作政府政策大 力支持
地处我国经济、交通、科技发达的长三角地 区,市场广阔:核心城市上海辐射带动作用强: 三地邻近,产业基础好, 互补性强:三地政府 合作意愿强, 支持力度大。
【题组十六】
地理位置对交通的影响
(2021年河北卷)加强中国与欧洲的经贸联
系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海
运是中欧贸易的主要运输方式。根据1995年、
的滩地。近40年来,新县城已 简述新县城相对老县城的优势区位条件。
经逐渐发展为高原上的生态宜 海拔相对低,地表相对平坦,可开发利用
居之城。图9示意该县部分区域 的地形。
土地较多,环境承载力较大;风力少,风沙活 动较少;靠近河流,水源更丰沛;离山坡远, 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少。
【题组十三】
地理位置对农业的影响
(2021年浙江6月卷)美国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特征明显,下图为美国 农业带分布局部图。完成下面小题。
10. 甲农业带最适宜种植的农作物有
()
A. 柑橘、水稻
B. 苹果、小麦
C. 甘蔗、玉米
D. 葡萄、土豆
【题组十四】读图文资料,完成
下列要求。(22 分)
游一般随水温变暖启动。产卵
洄游时,小黄鱼游到某一产卵
场后,一部分留下,另一部分
继续前行至其他产卵场。图7示
意某海域部分小黄鱼产卵场和
越冬场分布。
【题组五】
地理位置对地质的影响
(2021年北京高考真题)读图9,回 答第15题。15.2018年9月,连接喀 麦隆克里比和巴西福塔雷萨的国际 直连海底电缆全线贯通。该电缆由 中喀两国企业合作修建,全长约 6000千米。为保证海底电缆安全运 行,需重点防范( )
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厘清鱼类洄游规律,对渔业可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世界气候气温与降水课件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世界气候气温与降水课件
世界气候 气温与降水
一、气温
天气:是一个地区短时间内阴晴、风、雨、冷热等 的大气状况。
气候:是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常用的天气符号——风的表示方法
风向:风吹来的方向。 风力:风的强弱。
风杆
风尾 风杆指示风的去向 风尾指示风力
1、气温及其影响因素
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 现在日出前后。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叫做气温日 较差。 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海 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一年内的最高月平均气温与 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叫做气温年较差。
• 变化趋势:自西向东逐渐增多;
• •
凹极凸值变 情化 况: :北部山区降水量相对较多。
原因:距海较远,受夏季风影响较小,年降水量较小;从西向东
距离海洋越来越近,受夏季风影响逐渐增强;北部山区多地形雨。
副极地低气压带
年降水量大多在150毫米到400毫米之间;
5月份西南季风尚未到达,晴天多、云量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极用地小。东风带
极地高气压带
90°S
60°N 30°N 0° 30°S
60°S
3、影响降水主要的因素: (1)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与季风)(主要因素): ①气压带:低气压带控制降水多,高气压带控制降水 少 ②风带:西风带多雨;信风带干燥,但如果风是从海 洋吹向陆地,则降水多;极地东风带干燥 ③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降水多;冬季风—— 从陆地吹向海洋,干燥 (2)地形: ①地形:迎风坡,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降水多; 背风坡降水少 ②地形类型:平原利于水汽深入,盆地、谷地地形封 闭,高原地势高,水汽难进入 ③山脉走向:与气流方向平行,有利于水汽深入;与 气流方向垂直,阻挡水汽深入

高考一轮复习课件气温与降水

高考一轮复习课件气温与降水
影响因素
包括太阳辐射、地表性质、大气 环流、海拔高度、植被覆盖等。
降水类型与形成条件
降水类型
包括雨、雪、雹、露、霜、雾凇等。
形成条件
一般需要充足的水汽供应、合适的气流上升条件和足够的凝结核。
气候系统与水循环过程
气候系统
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和冰冻圈等组成部分, 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共同构成地球的气候系统。

温带
四季分明,夏季相对炎热,冬 季寒冷,降水适中,多集中在
夏季。
寒带
全年寒冷,降水稀少,多以降 雪形式出现,主要集中在暖季

高原山地气候
因海拔高度不同而具有垂直变 化,气温低,降水较少。
中国气候区域差异及原因
东部季风区
受季风影响显著,夏季炎热多 雨,冬季寒冷干燥,降水集中
在夏季。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提高应急救援能力等。
农业生产布局调整建议
农业生产现状与挑战
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产生显著影响,如作物生长周期变化 、病虫害增多等。这些挑战要求农业生产必须适应气候变 化并作出相应调整。
调整原则与目标
农业生产布局调整应遵循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等原则, 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为目标。
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气候干 燥,多风沙天气。
青藏高原区
海拔高,空气稀薄,气候寒冷 干燥,降水较少,多晴朗天气 。
南部沿海及海岛区
受海洋调节作用明显,冬季较 为温暖,夏季较为凉爽,降水
丰沛且季节分配均匀。
典型地区案例分析
热带雨林气候区
如亚马逊河流域,全年 高温多雨,植被茂盛,
生物多样性丰富。
温带季风气候区
教师参与指导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气候分布微专题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气候分布微专题
一轮复习备考微专题 气候分布及成因
备考目标
【课标要求】运用示意图,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并分析气压带、风 带对气候 的作用,以及气候对自然地理景观形成的 。
【素养要求】综合思维 地理实践力 人地协调观 区域认知
【高考评价要求】
“考什么”——四层
:“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
“怎么考”——四翼
襟短衣和裤筒较宽大的长裤,外出时打“绑腿”。
图示信息: 区域位置
构思维:地形起伏大、气候湿热、植被茂盛
地形
短衣和宽松长裤便于散热
可减轻雨水打湿裤腿。
打“绑腿”利于
在山间及林中行走
防蚊虫、蛇等叮咬冬季防寒保暖
图示区域以山地为主,地形起伏较大;属亚
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湿热(植被茂密);穿着
根据图文资料,分析图示区域地形和 短衣和宽松长裤便于散热(可减轻酷暑高温带来
:“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
【学习提示】在区域图、气候资料统计图等背景资料创设的 下,分
析 气候特征、差异、成因以及对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 。从生
态文明建设的角度,理解人与自然的关候资料统计图、景观
图等背景资料,分析区域气候
以及气候对自然地理环境与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大致与太阳
直射点的移动一致 的过程性思维
学习任务
文字信息
苗族服饰及其着装习惯深受所生活区域的气候、地形等自然条件
的影响。下图为我国苗族聚居区之一。该区域苗族男子日常多穿着对
襟短衣和裤筒较宽大的长裤,外出时打“绑腿”。
图示信息: 区域位置
地形
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形起伏较大;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植被茂密(植被覆盖率高);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微专题3山地林线高度成因分析练习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微专题3山地林线高度成因分析练习

微专题3 山地林线高度成因分析1.林线高度是指山地垂直自然带谱中的森林分布的上限海拔高度,通常与最热月平均气温10℃等温线相吻合。

若最热月平均气温低于10℃,森林就不能正常生长,只能生长草甸或灌丛。

林线高度受热量和水分两个因素的共同影响和制约。

一、影响热量的主要因素1、纬度通常纬度越低,获得太阳辐射能量越多,热量越充足,山地林线分布越高。

纬度越高,气温越低,山地林线分布越低。

2、坡向一般情况下,同一座山体的向阳坡热量充足,山地林线分布较高;背阳坡,山地林线分布较低。

3、海拔同纬度相比较,海拔越高,温度越低,山地林线分布越低。

二、影响水分的主要因素1、纬度受信风带或副高控制的中低纬度地区,降水少,山地林线分布较低。

2、坡向一般情况下,同一座山体的迎风坡降水丰富,山地林线分布较高;背风坡降水较少,山地林线分布较低。

3、海陆位置同纬度相比较,沿海地区降水丰富,山地林线分布较高;内陆地区降水较少,山地林线分布较低。

(☆①温度温度对林线有决定性影响,温度过低是植物生长不好的首要原因,热量不足使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得不到满足,不能形成干物质。

受温度因素影响,高山林线海拔高度大致由赤道向两极方向逐渐降低。

②降水降水减少会使植物叶和芽出现干化现象,从而限制树木在更高海拔高度生长。

高山林线高度随降水减少而降低。

③其它要素主要有地形、积雪、火及人为因素等。

)2.中国高山林线高度分布规律:①在30°N以北,高山林线高度随纬度升高而下降。

下降速率为112m/度左右。

②在30°N以南,表现出明显的东西差异:东部高山林线高度变化不明显,西部则随纬度增加呈上升趋势。

③在藏东南一带(约29°N——32°N,94°E——96°E)达到4600米,为世界最高林线高度,并以此为中心向四周递减。

3.全球来讲,纬度越高,林线越低;同纬度情况下,降水量少的地区林线的高度较高(与山地迎风坡的降水、干热的焚风等相关)林线的分布.在平地一般是高寒地带的针叶林的北限(北半球),见于北纬60-70°附近,而海岸附近多为较此更低的纬度.在高山,大体上是以发达的亚高山带针叶林为上限,如日本岛根县大山也有山毛榉林.森林界线的高度随着低纬度趋向高纬度而降低,在同一座山,一般南侧比北侧要高,在同一斜面池沼方面也比山脊有更高的倾向.再有普通台地连接的高山也比孤立的高山要高.日本本州中部高山大概在2400-2600米附近,北海道高山是1000米附近.在森林界线以上或以北,乔木疏生,并即将达到乔木界线,而无乔木生长.连接于高位沼泽的水湿地区的森林也表现出一种界线,这是在高纬度地区以外所存在的局部现象练习:林线是指高海拔山地的森林分布上限。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气温与降水(共56张PPT)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气温与降水(共56张PPT)
④地形:地势较陡地带,气温垂直差异大,等温线密集;平缓宽阔 地带,气温垂直差异小,等温线稀疏。在山脉沿线两侧,等温线表 现为连续数条等温线大体沿等高线平行延伸。
⑤洋流:寒暖流交汇处等温线密集。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高 考地理 一轮复 习:气 温与降 水(共5 6张PPT )
2、等温线的走向及影响因素
①等温线走向与纬线平行 影响因素:太阳辐射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根据等温线判断南北半球:等温线数值向北递减为北半球, 向南递减为南半球。
②等温线大体与海岸线平行 影响因素:受海洋影响程度不同
规律5 同纬度暖流流经的海区气温高于寒流流经的海区。 受洋流的影响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高 考地理 一轮复 习:气 温与降 水(共5 6张PPT )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高 考地理 一轮复 习:气 温与降 水(共5 6张PPT )
2、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
①纬度:纬度越高气温越低 ②海陆分布: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③地形:地势高低、山脉走向、不同地形对气温都有影响 ④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⑤大气环流:天气状况,阴雨或晴朗; 冷空气降温;暖空气增温 ⑥人类活动 :通过改变下垫面,如城市热岛
③下垫面性质:陆地 > 海洋;裸地 > 林地;砂土地>粘土 地等。
④地形:小尺度地形区,低凹地(盆地、谷地)的气温日较 差大于平地,平地大于凸地(小山丘)的气温日较差。
⑤地势:海拔越高,气温日较差越大。
⑥天气状况:晴天气温日较差大于阴(雨)天的气温日较差
2、气温的年变化
(1)气温年较差及其特点
北半球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高 考地理 一轮复 习:气 温与降 水(共5 6张PPT )

2019届高三地理(通用版)一轮总复习课件:模块一 自然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3讲微专题——气候类型及判

2019届高三地理(通用版)一轮总复习课件:模块一 自然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3讲微专题——气候类型及判
第3讲 微专题——气候类型及判读 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成因及判读在近几 年高考中出现频次较高,既有主要气候类 型的分布规律、成因、特点等知识的考查, 又有读图、析图能力的考查。以各种气候 资料统计图表切入,结合区域图考查气候
主题一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核心突破]
1.纬度 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决定了气候 的热量带和气温的高低分布。
主题三 气候类型的判读方法 [核心突破]
1.根据分布规律判读气候类型 主要从三方面入手,一是从纬度位置确 定所在南、北半球和温度带;二是从经度 位置确定海陆位置(大陆东、中、西部);
2.根据气候特征判读气候类型 根据气候的两大要素资料来判读,判读时 可遵循以下三个步骤:以形定位、以温定 带、以水定型。具体见下表。
(2017·衡水模拟)如图为北半球亚热带同纬 度大陆东、西两岸沿海地区年降水量逐月累 计曲线图。读图完成3~4题。
3.①地区降水( )
A.冬季多雨
B.夏季多雨
C.秋冬多雨
D.全年多雨
4.②地区利用当地典型农产品,可发展
()
A.葡萄酿酒
B.橡胶加工
【解析】 第3题,要注意图中为年降水量 逐月累计曲线图,①地区降水自1月至10月 累计不断增加,说明夏季多雨。第4题,② 地区的降水在6、7月份累计增加少,11、 12月份累计增加多,说明降水集中在冬季, 为地中海气候区,适合种植葡萄,可发展
3.位于该地区的城市最可能是( )
A.孟买
、7月降水距平较大是因为受 到( )
A.江淮准静止锋影响
【解析】 第3题,该地1月气温高,且 平均气温在20 ℃以上;1月累计气温增长 快,7月累计气温增长慢,说明1月为夏 季,7月为冬季,该地位于南半球;根据 月降水距平,1月降水少,7月降水多, 该地应为地中海气候。第4题,结合上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造林可使降水有所增加
7
-8-
(2017·山西太原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地球除了热带雨林,还有“温带雨林”。图1中的W岛是世界“温带 雨林”主要分布地区之一,雨林中植被茂密但树种单一,冷杉、云杉 等高大的针叶树种占绝对优势。只有在树木相对稀少的局部地带 才能见到低矮的阔叶植物,这是“温带雨林”与热带雨林最大的不同。 云杉和冷杉林颜色暗绿,树冠浓密,透光量很小,林中阴暗潮湿,地衣、 苔藓随处可见。图2为W岛温带雨林局部景观。 W岛东西部环境差异明显。冬季岛上平均气温2~4 ℃,西部可达 5 ℃以上。降水量西部沿海达2 000~3 000毫米,东部沿海只有 600~800毫米。
海陆位置
一般而言,近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迎岸 风降水多,离岸风降水少
地形
暖湿气流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最大降水 量出现在山腰处
洋流 暖流增湿,寒流减湿
地面性质 植被茂密、水域面积大,水汽充足,降水多
6
-7-
因 素 对降水的影响
人类活 城市雨岛效应(上升气流旺盛,凝结核充足大 陆
地形雨
地形抬升
山地迎风坡
锋面雨
锋面抬升
中纬地区
台风雨
气旋上升
低纬大陆东部
5
-6-
3.影响降水的因素
因 素 对降水的影响
海风降水多,陆风降水少;西风带控制降水多,信风 大气环流 带控制降水少;低气压带控制降水多,高气压带控
制降水少
天气系统
气旋、低压槽、锋面控制,气流上升,降水多;反气 旋、高压脊控制,空气下沉,降水少
12
微专题3 气温和降水
1
-2-
一、气温 1.影响气温的因素 (1)纬度位置→太阳高度、昼长→太阳辐射量→气温高低 (2)
(3)
2
-3-
(4)
3
-4-
2.等温线走向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4
-5-
二、降水
1.降水的形成条件:充足的水汽;空气降温过程;凝结核。 2.降水的类型
降水类型 空气运动图示 空气运动原因 时空分布
11
-12-
解析:第(1)题,49°N~51°N大陆西岸→西风带;西北—东南走向山 脉→降水西部多,东部少。第(2)题,海洋调节+暖流增温+海岸山等 高山阻挡寒冷气流=W岛冬季气温较同纬度大多地区偏高。(3)结 合图文信息,从水、热两个角度推测W岛雨林分布的主要地区。(4) 结合文字材料,从热量、光照两方面分析W岛雨林地区树种单一的 原因。
8
-9-
图1
9
-10-
图2 (1)说明W岛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差异及其原因。 (2)分析W岛冬季气温较同纬度大多地区偏高的原因。 (3)推测W岛雨林分布的主要地区,并说明理由。 (4)与热带雨林相比,分析W岛雨林地区树种单一的原因。
10
-11-
答案:(1)年降水量西部多,东部少;西部处于来自海洋的盛行西风的 迎风坡(雨区),东部处于背风坡(雨影区)。 (2)W岛地处太平洋,冬季浩瀚的海洋对气温有巨大的调节作用;东 (北)部有高大山脉的阻挡,受北极冷空气的影响较小;沿岸海区有暖 流经过,增温作用明显。 (3)雨林主要分布在岛的西部沿海地区。(与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地 区冬季气温高,雨量充沛,植物生长的气候条件良好。 (4)(与热带雨林相比,)W岛纬度较高,气温较低,适合冷杉、云杉等 针叶树种生长;阴雨天气较多、森林茂密,日照时间相对较短,低矮 的阔叶植物因光照不足而分布稀少,但高大的冷杉、云杉等针叶树 却能够获得较多的光照,成为主要树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