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分析期末试题

复分析期末试题

《复分析》期末考试试卷

一、(10分)讨论函数222()()(2)f z x y x i xy y =--+-在何处可导,何处解析。

二、(15分)将下列复数化为实虚部形式:

1)(23)sin i -; 2)()23+i i -- 3)()Ln 12i --

三、(15分)将函数

31(1)z -在1z <内展开成泰勒级数。

四、(20

分)分别在0,1<<<

z f z z z -=++展开成洛朗级数。

五、(10分)讨论函数()1z m e f z z -=(m 为整数)在0z =处是否为孤立奇点,如果是,求奇点类型。

六、(20分)利用留数定理计算如下积分:

1)2

420

252x dx x x +∞++?

2) 220sin (0,0)x kx dx a k x a +∞>>+? 七、(10分)证明:012sin()sin sin ;2sin 2

n k n y n x ky x y y =+??+=+? ???∑ 012cos()cos sin ;2sin 2n k n y n x ky x y y =+??+=+? ???∑

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语文期末考试 试卷分析 一、试卷总体评价 本次高三语文试题在命制过程中严格依据2018年课标卷《考试说明》和《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在题型设置上紧扣2018年高考语文试题的变化特征,做到高度契合,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认识高考语文,把握命题的基本特征,从而实现心中有数的测试目标,全卷总分150分,分为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语言文字应用以及写作等四个部分,注重考查学生的语文知识积淀和语文解题能力。通过考试后的成绩分析来看,达到了测试的预期目标,一方面,让学生明确了高考语文试题的基本特征和命题规律,有效检测了学生前期的学习状况,同时为教师了解学情,明确现状提供了依据,为后期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方案的制定提供了重要参考。 二、答卷存在的问题 (1)基础知识薄弱。病句、成语题普遍较差,据不完全统计,成语题的正确率不会高于20%,名句名篇默写平均分只有1.35分,如此低难度的题目考试效果却不十分理想,显示出的根本问题在于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不肯下功夫去背诵,对语文学习总的时间投入过少。

(2)缺少规范意识。就高考语文而言,许多题目的解题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如“理解句子含义题”,在解题时就要树立表层含义,深层含义,主旨意义等三个角度,着重从关键词语,上下文语境,以及文章主题等三个角度去思考。许多同学在完成该题时缺少规范的表达,甚至于无所适从,不知道从何入手。 (3)应试技巧欠缺。如选择题不少同学选中某项,一见钟情后不再用别的选项来检验,以致出现差错。现代文阅读解题时不知道"回到文中",对于主观题而言,尽量用原文有关词句回答问题,即使用自己的语言组织也要从原文找根据,树立起文本意识。 (4)文言能力较差。遇到文言翻译题,要么不会,要么翻译与原文大相径庭,要么翻译出的句子有明显的语病,达不到“信”、“达”的基本要求,该题得分率不到40%,提升空间很大。 (5)写作缺少结构。许多同学的写作毫无章法,不顾应试作文的特点,洋洋洒洒,下笔千言,结果大大超出了800字的范围,叫人产生视觉疲劳,反而出力不讨好。答题过程中字迹潦草,与整洁美观的卷面要求相差甚远,不仅扣掉显性的卷面清洁分1—2分,而且隐含的文面印象分也大打折扣。 四、应对措施 1、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针对大多数学生不重视语文学科的状况,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课堂效率。

(完整)六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六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期末试卷是一份偏重基础、覆盖面较广的试卷。参加考试学生34人,及格34人,及格率100%,优秀25人,优秀率74%,平均分82.4,最高分95.5.,最低分60。 一、试卷基本情况 本次语文试卷满分为100分。共分为三大部分:一、基础知识(占40分);二、阅读(占30分);三、习作练习(占30分)。试题突出了本学期语文的训练重点,侧重考查学生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考核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基本技能。 试题以教材为载体,立足基础、适当增加难度、增大容量、课内外兼顾、注重了积累运用,体现出灵活性、综合性。侧重考查学生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经过必要的字、词、句、段的理解和体会,去理解、去感受、去运用。考核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基本技能。 二、卷面分析 二、具体剖析: <一>、知识积累和运用。 1、根据拼音写同音字。学生对普遍掌握较好,可是对个别容易混淆的“机械”的“械”错误率较高。其原因有:平时学生对词语理解死板,不能在语境中形象的理解词语,这就要求教师在今后教学中应解决这一难题。 2、选择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这一部分错误率不高。 从整体看,此小题错的较多。其做错原因有:⑴对字音所使用哪个的具体语境记忆不牢,区分不清⑵对易错字的读音积累不够。 3、按课文内容填空一题,失分率很低,说明对课本上日积月累的掌握比较扎实,只有个别学生审题不清,将出自那篇课文,错写成那部作品,导致失分。对于四大名著中,那部作品不是出自明代,并写出两个主人公,由于涉及到上册书中的内容,部分学生记忆不清,“林黛玉”的“黛”字书写起来也有一定的难度,导致这题失分率较高。 4、用所学名人名言写句话。有个别学生只将名人名言摆在那,而没有写成完整的句子,说明审题不清。 5、古诗积累。名言、诗句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事物,没有人失分。 6、按要求写句子。此小题失分率不高,说明学生对排比句掌握的较熟练。 <二>、阅读部分 本题在这份试卷中所占分值为30分,共有2篇短文。第一篇是课内阅读《伯牙绝弦》,由于平时在课堂上知识点已经梳理,所以普遍失分率不高,唯独解释加点的字之后的“你的发现”一项失分较多,原因是:之前没见过这类题型,学生不明白题意。 第二篇短文共有7个小题,在这47小题中,出问题最多的是2、3、7小题,1、5小题失分较少。究其原因,归纳如下:

1回归分析测试题

回归分析测试题 A 卷 一、 选择题: 1.炼钢时钢水的含碳量和冶炼时间有( ) A.确定性关系 B.相关关系 C.函数关系 D.无任何关系 2.对相关性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相关性是一种因果关系 B .相关性是一种函数关系 C .相关性是变量和变量之间带有随机性的关系 D .以上都不正确 3.∑=n i i i y x 1等于( ) A.121)(y x x x n +++ B.121)(x y y y n +++ C. ++2211y x y x D.n n y x y x y x +++ 2211 4.设有一个回归方程为x y 5.22-=,则变量x 增加一个单位时( ) A .y 平均增加2.5个单位 B.y 平均增加2个单位 C.y 平均减少2.5个单位 D.y 平均减少2个单位 5.x 与y 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a bx y +=必定过( ) A.(0,0)点 B.(0,x )点 C.(0,y ) D.(y x ,) 6.某化工厂为预测某产品的回收率y ,需要研究它和原料有效成分含量x 之间的相关关系,现取了8对观测值,计算得 528 1 =∑=i i x , 2288 1 =∑=i i y ,

4788 1 2=∑=i i x ,18498 1 =∑=i i i y x ,则y 和x 的回归方程是( ) A.x y 62.247.11+= B.x y 62.247.11+-= C.62.247.11+=x y D.x y 62.247.11-= 7.线性回归方程a bx y +=有一组独立的观测数据),(11y x ,),(,),,(22n n y x y x ,则系数b 的值为( ) A. ∑∑==---n i i n i i i y y y y x x 1 2 1 )() )(( B. ∑∑==--n i i n i i i x y y x x 1 21 ) )(( C. ∑∑==---n i i n i i i x x y y x x 1 21 )() )(( D. ∑∑==--n i i n i i y y x x 12 12 )()( 8.已知x 、y 之间的一组数据: 则y 和x 的线性回归方程 a bx y +=必过点( ) A .(2,2) B.(1.5, 0) C. (1, 2) D.(1.5, 4) 二、填空题: 9.线性回归方程a bx y +=中,b 的意义是 . 10.有下列关系:(1)人的年龄和他(她)拥有的财富之间的关系;(2)曲线上的点和该点的坐标之间的关系;(3)苹果的产量和气候之间的关系;(4)森林中的同一种树木,其断面直径和高度之间的关系;(5)学生和他(她)的学号之间的关系.其中有相关关系的是 . 11.若施化肥量x 和水稻产量y 的回归直线方程为2505+=x y , 当施化肥量为80kg 时,预计的水稻产量为 . 12.已知线性回归方程{}),19,13,7,5,1(455.1∈+=x x y 则=y . 13.对于线性回归方程25775.4+=x y ,当28=x 时,y 的估计值是 . 三、解答题: 14.为了研究三月下旬的平均气温(x C 0)和四月二十号前棉花害虫化蛹高峰 x 0 1 2 3 y 1 3 5 7

二年级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二年级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袁庄乡中心小学二.一班李喜玲 一、试卷的评价 (一)试卷的基本情况 《道德与法治》考试时间为60分钟。本学科期末考试的题型填空题、选择题、辨析题、连线题、简答题,这五个部分组成。 (二)试卷的基本特点 1、基础性强。试题立足于基础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以重点知识来设计题目。重在考查学生对道德法制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2、标高适度。基于目前小学生的学习能力,试卷没出现较大的偏题、怪题。整卷的试题难度应该说是比较适中的。 3、题目设计具有简明性。题意指向明确,题目的表述较清楚,简单明了,学生审题时一目了然。 二、试卷成绩情况 这张试卷主要考察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制的内容。从总体考试成绩来看,班平均分87.9,优秀率65%,及格率为96.8%, 三、针对考试内容进行分析 1、首先,第一部分是填空题,共计20分,得分率为80%左右,当然,这和平时教师的教及作业有着密切的联系(学习指导),这也说明老师和学生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特别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把握。 2、其次,第二部分为判断题,共计20分。本题先对某个观点进行判断,其次再说明理由此题得分率为60%左右,相对来说比较低。这也说明学生在答题时没有认真审题。 3、第三部分选择题,共计20分,本题主要考察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思考能力、查找答案的能力等,每位学生的水平不一,结果丢分较多。这充分反映了考生政治学习与考试的各项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有待提高。 4、第四部分连线,共计12,分此题做的较好,没有失分现象。 5、第五部分为简答题,共计28分,本题主要考察学生上课认真听讲和做笔记的能力。一般来说,简答题考的就是课本上原原本本的知识点,认真听讲和认真做笔记的同学则容易拿满分。但此题失分较多其主要表现在: (1)考生的基本功有待提高,错别字现象、字迹模糊不清现象、语言表达不通顺现象等依然存在。说明学生的基本功不扎实。基础打的不牢。 (2)考生理解题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不强。答卷中答非所问,文字表达不切要点等现象也很严重。有许多同学做题不认真,没有认真审题,对题意理解不深,考虑问题不全面,造成不必要的丢分。 (3)考生的应试能力不强。很多学生不理解考试的问题,不能回答,造成失分。这就表明考生如何选择有效信息作答的应试能力有待提高。 总之,考生在答卷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一系表象,为指导我们今后的道法教学和考试提供可贵的一手资料,我们应深刻剖析。这就要求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四、改进措施 1、注重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分析能力、概括和综合能力。 2、加强学法指导,教师在教学中要教学生如何审题,如何寻找试题的关键词捕

初中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2015—2016年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赵营一中单秋丽 为了在新的学期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在教学工作中,能做到因材施教,扬长避短,特将本次期末考试情况分析如下: 一、学生成绩分析 从本次考试的成绩看,学生的优秀率太低,所以今后要多抓促优秀率,以促更多的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突出,也要多帮助那极少数掉队的同学,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指导他们科学的学习方法,以跟上同学的步伐。 二、试题情况分析 本次试卷是一份难易适中、从课内向课外有机延伸的试卷。试卷主客观题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去认识生活、体味生活,滋养人文思想。本试卷共四大块,即积累和运用、文言文阅读理解、现代文阅读理解、写作,卷面分值为120分,试题以新课标思想为指导,努力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力求指导教学,培养语文素养。从考查内容上看,语文学习中应掌握的重要的知识点在试卷中都有体现,并较为灵活,以检测学生对语言知识的积累、理解、运用能力为主。重点关注新课改对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注重语文学科的生活性、思想性,让课本、生活、人文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 1、注重基础能力和运用能力的考查。在积累与运用板块中,范

围涉及字词的识记、古诗词的背诵及赏析、名著阅读、语言实际运用题等,目的在于促进学生扩展阅读量,增加视野。同时注重积累知识、语言文字能力的运用考查。 2、着眼于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训练。包含对记叙文和说明文的文本理解。内容丰富,形式灵活,有深度。分值分布合理。突出了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几方面进行测试,全面考查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3、考查学生语文素养的积淀。考查学生主观判断能力,并要求学生对一些相关现象发表自己的意见,灵活性、思维性较强。如综合性能力考查。这些都是学生日常广读博览,有所积淀,方能游刃有余。 4、作文命题,不仅给学生较广阔的取材导向,结合学生实际,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话可说,并对写作基础好的学生也是一种挑战,想要写好又得下一番苦功,更重要的是在于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也能给学生思想上的教育和启迪。实现了作文与做人的和谐统一。 三、答题情况分析: 1、试卷第一部分是"积累和运用",包含6个小题,共27分,学生失分较多的题目有第4题名著考查。第5题语言实际题:主要考查学生在生活中的语言交际能力。学生出现的问题有:①祝贺短信格式不正确;②设计的问题没有结合两则材料。 2、第二部分是现代文阅读,课外阅读两篇,失分比较多,尤其是《十枚分币》的阅读题,失分较多。 3、第三部分是文言文阅读题,包含6个小题,共16分,学生失

回归分析模拟试题分解

(1)根据给定的模型,考察当x趋向于无穷大时y的变化,确定参数C0的初始值; (2)求给定的模型关于参数C0、C1、C2的导数; (3)若取参数的初始值C0=100,C1=4to7搜索步长0.1,C2=3to5搜索步长0.1,利用高斯-牛顿迭代法进行参数估计,得到结果如下: 请写出完成该运算的SAS程序(数据集sta7)、拟合所得的模型,计算所得的相关指数R2。Data its_4; Input x y@@; Cards; 1 0.5 2 2.5 3 3.5 4 24 5 54.7 6 82.1 7 94.8

8 96.2 9 96.4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roc qplot; Plot y*x=’*’/grtd; Ru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roc nlin; Paras c0=100 c1=3 to 6 by 0.02 c2=3 to 6 by 0.02; Model y=c0-c0/(1+(x/c2)**c1); Run; 多重共线性对回归参数的估计有何影响? 1.对参数的估计值不精确,也不稳定。样本观测值稍有变动,增加或减少解释变量都会使参数估计值发生较大变化,甚至出现符号错误,从而不能正确反映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 2.参数估计的标准差较大,使参数的显著性t检验增加了接受原假设的可能,从而舍去对被解释变量有显著影响的解释变量。 主成分回归的思想和分析步骤: 有偏估计的方法:参数的有偏估计方法有岭回归、主成分回归和偏最小二乘。 主成分回归的思想和方法: (1)主成分回归是利用主成分分析的思想,在损失信息很少的前提下把原变量利用正交旋转变化转化为较少个数的主成分(综合指标),计算样品在所选主成分上的得分,将原因变量对原来各分析样品主成分得分进行回归,并将各主成分分别对原自变量进行回归后再代入原因变量对主成分的回归方程就得到主成分回归方程。 (2)分析步骤: 1.求原自变量集的相关系数矩阵及其特征值和相应的标准正交特征向量; 2.按从大到小排列特征值,以累计方差贡献率>=85%选取前面较大的若干个特征值,利用其相应的特征向量构成主成分; 3.计算各样品在所选主成分上的得分; 4.利用原因变量对所选主成分得分进行回归,各主成分分析对原自变量进行回归并将所得的回归结果代入原因变量对所选主成分的回归方法既得结果 该方法的主要用途是消除自变量间的多重共线性,它与回归参数的普通最小二重估计的主

高中英语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英语学科试卷分析 本次英语试卷的出题学校是鞍山一中,试题难度适中,符合目前我们学生的 学情,除了完形填空一题偏难之外,其他题目同学们都能正常发挥。在这次试卷 中,同学们最容易得分的部分是语法填空,改错还有作文。此次作文题目出的中 规中矩,让同学们有话可说,有句型可写,所以普遍得分在15 分以上。而失分 最多的部分是完形填空,因为文章内容抽象,选项中生词偏多,所以对于词汇量 一般的同学来说正确率只能达到百分之六十。此次考试,教师也和同学们同步答题,反应也和同学们一样,觉得完型对于现阶段的同学来说还是偏难,在理解上 有较大的困难。但是在此次考试中,也不乏有得高分的同学,最高分达到了142 分,文科前四十分的平均分也到达了120 分以上,与兄弟院校差距较小。由此说明英语尖子生还是非常的突出。 目前英语试卷的高考题采用的是全国卷二,难度较以往偏简单,但是拉分的 项目还是在于完形填空,因此在此题的难度设置上会有所提高,而此次试卷的出 题意图也和高考试卷的命题方向不谋而合。 针对现阶段高考命题的思路,下一步的工作还是要从扩大学生词汇量上入手, 夯实基础,在此之上,要加大学生的阅读量,巩固语法知识。除了要进行每周的 周测之外,还有有步骤的对全年级同学进行单词的测试。与此同时,还要提高作 文的写作能力。将阅读课与写作课相结合,从阅读中,获得灵感,启发写作思路, 积累句型。在接下来的一年半中,英语学科已经进入复习阶段,会让学生们更进 一步夯实基础,再对单项进行强化,达到质的飞跃。但是对于层次不同的同学,还 是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100 份以上的同学,要强化阅读和完型,平时多布置这 方面的习题,把阅读错题量控制在两个以内,完型控制在三个以内。一百分以下 的同学,还是要加大词汇量,语法上进行强化。对于英语学科瘸腿的同学, 要进行单独约谈,从心理上着手,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改变学习态度,争取做 得更好。

西南财经_计量经济学期末试题

西南财经大学2007 - 2008 学年第一学期 各专业本科 2005 级(三年级一学期)学号评定成绩(分)学生姓名担任教师 《计量经济学》期末闭卷考试题 (下述一 - 四题全作计100分,两小时完卷) 考试日期: 试题全文: 一、单选题答案 二、多选题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以下模型中属于线性回归模型是( ) A. 212()i i i E Y X X ββ=+ B. 1()i i i E Y X β= C. 212()i i i E Y X X ββ=+ D. 12 i i i X Y u ββ=+ + 2、半对数模型01ln Y X ααμ=++中,参数1α的含义是( ) A . X 的绝对量发生一定变动时,引起因变量Y 的相对变化率 B .Y 关于X 的弹性 C .X 的相对变化,引起Y 的期望值绝对量变化 D .Y 关于X 的边际变化 3、在模型12233t t t t Y X X u βββ=+++的回归分析结果报告中,设F 统计量对应p 值为 F p ,给定显著性水平0.05α=,则下列说法正确是表明( ) A 、若F p α<,解释变量2t X 对t Y 的影响是显著的 B 、若F p α≥,解释变量2t X 和3t X 对t Y 的联合影响是显著的 C 、若F p α< ,则解释变量2t X 和3t X 对t Y 的影响均不显著 D 、以上说法均不对 4、对被解释变量Y 个别值作的区间预测,不具有的特点是( ) A. 对Y 的预测区间是随F X 的变化而变化的 B. 对Y 的预测区间上下限与样本容量有关 C. 对Y 的预测区间只决定于随机扰动i u 的方差 D. 对Y 的预测区间不仅受抽样波动影响,而且还受随机扰动项的影响 5、对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所用的F 统计量可表示为( )

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一、试题分析: 本次测试,考核知识内容全面,覆盖面广,重视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有一定的综合性和灵活性,能突出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能力的考评,以实现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的目的。本试卷通过不同形式,从不同侧面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从难易程度看,总体上说难易适度,结构合理。考试时间充沛,学生都能从容答题。 参考人数47 良好人数1 良好率100优秀人数32 优秀率6808 平均值9130 二、错题分析 (一)填空。本题注重于本册数学基础知识的题型,共有1小题,其

中第13题、14题和1题错得较多。第13题,从100到300的数中,有()个十位和各位相同的数。多数学生填30,算成3段,实际上100-200,200-300是两段,学生知识迁移能力不强。第14题考查的内容是组合,少数学生出现错误,基本上是讲过的原题,少数学生基础不扎实。第14题是一道排列题,讲过好多遍,学生觉得自己会了,自己一做就出现错误。 (二)判断。本题共有题。考察小数、面积、年月日、等知识,学生正确率较高。 (三)选择题。本题共有题,得分率较高。错的比较多的是第题要使34×□的积是三位数,□中最大填几?部分学生分析能力不强。 (四)计算。本题分口算和笔算两部分,主要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得分率较高。但也有个别学生做题比较粗心,如口算算错,笔算中进位、退位忘记,数字抄错,得数忘记写等等。 (五)比较大小。得分率较高。 (六)数据分析题。错误原因主要是小数计算出现问题。 (七)解决问题。第3题和第题的错误率较高,第三题要先求宽,用

回归分析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1 下面是7个地区2000年的人均国生产总值(GDP)和人均消费水平的统计数据: 地区人均GDP/元人均消费水平/元 22460 11226 34547 4851 5444 2662 4549 7326 4490 11546 2396 2208 1608 2035 求:(1)人均GDP作自变量,人均消费水平作因变量,绘制散点图,并说明二者之间的关系形态。 (2)计算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相关系数,说明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强度。 (3)求出估计的回归方程,并解释回归系数的实际意义。 (4)计算判定系数,并解释其意义。 (5)检验回归方程线性关系的显著性(0.05 α=)。 (6)如果某地区的人均GDP为5000元,预测其人均消费水平。 (7)求人均GDP为5000元时,人均消费水平95%的置信区间和预测区间。 解:(1) 可能存在线性关系。 (2)相关系数:

(3)回归方程:734.6930.309 y x =+ 回归系数的含义:人均GDP没增加1元,人均消费增加0.309元。%%%%%%%%%%%%%%%%%%%%%%%%%%%%%%%%%%%%%%%%% 注意:图标不要原封不动的完全复制软件中的图标,要按规排版。 系数(a) 模型非标准化系数标准化系数 t 显著性B 标准误Beta 1 (常量)734.693 139.540 5.265 0.003 人均GDP(元)0.309 0.008 0.998 36.492 0.000 a. 因变量: 人均消费水平(元)%%%%%%%%%%%%%%%%%%%%%%%%%%%%%%%%%%%%%%%% (4) 模型汇总 模型R R 方调整 R 方标准估计的误 差 1 .998a.996 .996 247.303 a. 预测变量: (常量), 人均GDP。 人均GDP对人均消费的影响达到99.6%。%%%%%%%%%%%%%%%%%%%%%%%%%%%%%%%%%%%%%%%%% 注意:图标不要原封不动的完全复制软件中的图标,要按规排版。 模型摘要 模型R R 方调整的 R 方估计的标准差 1 .998(a) 0.996 0.996 247.303 a. 预测变量:(常量), 人均GDP(元)。%%%%%%%%%%%%%%%%%%%%%%%%%%%%%%%%%%%%%%%%

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七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一、试卷分析: 从试卷卷面情况来看,考查的知识面较广,类型比较多样灵活,同时紧扣课本、贴近生活。既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把握的程度,又考查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计算、思维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顾及了各个层次学生的水平,又有所侧重。这份试题尤其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检测,以及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学生情况分析: 从本次考试成绩来看,相对期中考试有所上升。本班共有学生31人,参加考试31人,优秀人数:,优秀率;及格人数:及格率:;低分人数:低分率:;均分是分,最高分分,最低分分。主要原因是:学生粗心大意,做题不够细心,特别是计算题出错最多。后进生的基础太差,优生的成绩不够理想。 三、各题得分情况分析: 第一题:选择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本题得21分以上的同学不多,主要是第7、8、10、12小题,学生失分严重。 第二题:填空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该题14、15小题绝大部分考生能有正确答案,但13、16、17两小题错误者占80%左右。这反映学生对问题缺乏综合分析和判断的能力。特别是第17小题,学生对数学语言意义的理解上存在一定问题。找规律大多数学生理解不了题意,找不到规律,说明平时教学中对数学

观察、理解、分析、建立思维方法培养训练意识仍有缺失。 第三题:解答题 18、20计算题及解方程(共18分)这是学生最好得分的题目,但也是易失分的题,后进生都做的较好,但解方程的第二小题失分率70%。这反映学生对于去分母这一知识掌握的还不够。计算题大多数学生计算能力强,能熟练应用解题技巧进行计算,但仍有少数学生粗心出错。 第19题:(共2个小题,共9分)这一题完成的较差,失分率只有85%,这说明学生在进行多项式加减时仍然忘记带括号和去括号法则的符号变化。 第22题:(共10分)本题考察学生对含有分母的方程(含有参数)的解法,学生在解方程过程中不能明确x,m的关系导致这个题失分严重 第23题:解决实际问题(共2小题,10分)该题得满得4分以上的占30%,0分的占10%,这说明学生的理解力,推理能力,逻辑思维力不强,对问题该如何正确回答理解不清导致丢分。 第24题:(共3小题,12分)该题考察学生对角平分线概念的理解,第(1)小题学生掌握较好,但是(2)(3)题失分严重,主要原因是对未知角度学生不能结合图形很好的转换,不能列出相关角的关系式。 四、改进的措施: 通过前面对试题的分析,在今后的教学中除了要把握好知识体

回归分析测试题

测试题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如果变量x与y之间存在着线性相关关系,则我们根据试验数据得到的点 (i=1,2,3,…,n)将散布在一条直线附近 B.如果两个变量x与y之间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那么根据试验数据不能写出一个线性方程。 C.设x,y是具有线性相关关系的两个变量,且回归直线方程是,则叫回归系数 D.为使求出的回归直线方程有意义,可用线性相关性检验的方法判断变量x与y之间是否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2.在一次试验中,测得(x,y)的四组值分别是(1,2),(2,3),(3,4),(4,5),则y与x之间的回归直线方程是() A.B.C.D. 3.回归直线必过点() A.(0,0)B.C.D. 4.在画两个变量的散点图时,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A.预报变量在轴上,解释变量在轴上 B.解释变量在轴上,预报变量在轴上 C.可以选择两个变量中任意一个变量在轴上 D.可以选择两个变量中任意一个变量在轴上 5.两个变量相关性越强,相关系数r() A.越接近于0B.越接近于1C.越接近于-1 D.绝对值越接近1 6.若散点图中所有样本点都在一条直线上,解释变量与预报变量的相关系数为()A.0B.1 C.-1 D.-1或1 由此她建立了身高与年龄的回归模型,她用这个模型预测儿子10岁时的身高,

则下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A.她儿子10岁时的身高一定是145.83 B.她儿子10岁时的身高在145.83以上 C.她儿子10岁时的身高在145.83左右 D.她儿子10岁时的身高在145.83以下 8.两个变量有线性相关关系且正相关,则回归直线方程中,的系数()A.B.C.D. 能力提升: (1)画出散点图; (2)求每月产品的总成本y与该月产量x之间的回归直线方程。 10.某工业部门进行一项研究,分析该部分的产量与生产费用之间的关系,从这个工业 (1)计算x与y的相关系数; (2)对这两个变量之间是否线性相关进行相关性检验; (3)设回归直线方程为,求系数,。 综合探究: 11.一只红铃虫的产卵数y和温度x有关。现收集了7对观测数据列于表中,试建立y 参考答案: 基础达标: 1.B

2018年期末考试试卷分析【精品范文】

2018年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2018年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31.(1)试题分析 (一)试题评价 本题组是31题材料分析题的第(1)问,以初中生小奇一家致富为材料,设问为“结合材料,分析小奇家致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分值为2分。本题主要考查国家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发展的知识,答案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学生可以从国家政策、个人努力、家乡资源三个角度组织语言回答,学生只要答到两个不同角度即可满分,试题难度适中。材料里也透露了部分答案的信息,如“国家加大对贫困地区基础设施的投入”,小奇家乡有自然风景优美,人文历史浓厚,学生通过审查材料也能获得答案信息,所以本题的设计较好地考查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审题能力,分析能力,体现了考试大纲的要求。 (二)得分情况分析 本题总分2分,最高得分2分,最低得分0分,平均分1.5分,得分率75%,总体得分较好。

(三)学生答题常见错误 1、部分学生试卷留空白,或者书写差,字迹潦草看不清。 2、角度不全面,国家政策、个人努力、家乡资源三个角度只回答其中一个角度。 3、没有结合材料审题、答题,写的答案泛泛而谈,假大空,没有结合材料信息谈小奇家致富的主要原因。 (四)错误成因分析 1、考生阅读、理解材料的能力不高,对材料不重视,只看设问不看背景材料,不会从材料中筛选关键词,利用材料透露的信息组织答案,所写答案没有针对性。 2、部分考生语言组织能力不强,表达不完整,只写几个字,马虎应对;或者表达不简洁,直接抄材料不归纳,答案指向性不明,导致写了很多分数也不高。 (五)教学意见和建议

1、提高学生针对材料中的关键词组织答题语言的能力,建议在教学中加强学生审题能力和结合材料分析能力的训练,提高学生多角度、多角度、有针对性答题的能力。 2、针对不同设问,规范答题格式,培养学生材料和考点相结合的答题习惯,避免空谈材料或者长篇大论堆积考点,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和答题规范。 31(2)小结 一、试题评价 本小题设问为:“如果你是小奇,用哪些理由说服父母选择这套方案?” 主要考查国情部分的核心知识点:“节能”“生态”“智能”,还有心理、道德、法律部分的“个性”“安全”“娱乐”,材料涉及网络、扶贫、乡村振兴、智能家居,范围涉及广泛,综合性强,要求紧扣材料,运用基础知识,具体化,材料化,知识化。

应用回归分析试题二

应用回归分析试题(二) 一、选择题 1. 在对两个变量x , y 进行线性回归分析时,有下列步骤: ①对所求出的回归直线方程作出解释;②收集数据(X i 、),1,2,…, n ;③ 求线性回归方程;④求未知参数; ⑤根据所搜集的数据绘制 散点图。 如果根据可行性要求能够作出变量x ,y 具有线性相关结论,则在下列 操作中正确的是(D ) A .①②⑤③④ B .③②④⑤① C .②④③①⑤ D .②⑤④③① 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 ) A .任何两个变量都具有相关关系 B .人的知识与其年龄具有相关关系 C .散点图中的各点是分散的没有规律 D .根据散点图求得的回归直线方程都是有意义的 3. 下面的各图中,散点图与相关系数r 不符合的是(B ) \ 4 yi i .? — |

5. 在画两个变量的散点图时,下面哪个叙述是正确的 (B ) (A) 预报变量在x 轴上,解释变量在y 轴上 (B) 解释变量在x 轴上,预报变量在y 轴上 (C) 可以选择两个变量中任意一个变量在 X 轴上 (D) 可以选择两个变量中任意一个变量 二、 填空题 m 丄 1. y 关于m 个自变量的所有可能回归方程有-一1个。 2. H 是帽子矩阵,贝S tr(H)=p+1。 3. 回归分析中从研究对象上可分为一元和多元。 4. 回归模型的一般形式是 y ° 1X 1 2X 2 p X p 。 5. Cov(e) 2(l H) (e 为多元回归的残差阵)。 三、 叙述题 1.引起异常值消除的方法(至少5个)? 答案:异常值消除方法: (1) 重新核实数据; (2) 重新测量数据; (3) 删除或重新观测异常值数据; (4) 增加必要的自变量; 则正确的叙述是(D ) A .身咼一定是145.83cm C .身高低于145.00cm B .身高超过146.00cm D .身高在145.83cm 左右

期末考试试卷分析表样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试卷分析表 时间:2017 年 6 月29 日 教师科目数学班级三(3) 评价 项目 评价内容 试卷的特点本次试卷的试题题量适中,紧扣大纲要求,重视基础知识。试题的难易适中,出题全面,有些题目思维含量高,例如选择题中的第2题,考查了位置的相对性,需要学生通过画图而得到正确的答案。试题题型灵活、全面,很好地考察了学生对前两单元所学知识的全面掌握。本次试题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索取题材,例如:填空题第3、9题,选择题第1题,把枯燥的知识生活化、情景化。本次试卷通过不同的出题形式,全面的考查了学生的计算能力、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试卷中反映的问题及失分率1.口算:5题。全班对此掌握的还可以,只有个别学生由于粗心错几题。2.填空:共9题。错误最多的是第2题的后面两个空和第3题。由于平常我们都是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表示方向,而此题用在了生活中,导致学生对左、右表示的方向分不清楚。而第3题则是常识题,学生知识面还不够广。3.选择题:共10题。错误最多的是第1题和第4题。主要是学生审题不够清楚。4.用竖式计算:共18分。由于学生横式上漏写答案或者漏写余数而扣分,但总体上,学生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计算已基本掌握。 对教学中的启发和建议1.从教师自身找原因,平时教师应多研究题型,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能够举一反三,灵活掌握。2.需要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审题是做题的第一步,只有审清题目,弄明白题目的意思,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平时上课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自主性,放手让学生自己读题,自己分析题中的条件,教师只能在必要时进行一些引导或启发,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3.加强算理教学,注重计算题和口算题的练习,并养成算后检验的好习惯。4.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提供大量信息,让学生各取所需,自己提问自己解答。在练习中设置开放性题目,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学好数学创设平等机会。还可以实行“小老师”帮扶,提高“转差”的效果。

应用回归分析测试题

一 选择题 1、对于一元线性回归01+(1,2,,)i i i y x i n ββε=+= ,()0i E ε=,2 var()i εσ=, cov(,)0(i j)i j εε=≠,下列说法错误的( BC ) (A) 01ββ,的最小二乘估计01 ??ββ,都是无偏估计; (B) 01ββ,的最小二乘估计01??ββ,对12,,n y y y ,是线性的; (C) 01ββ,的最小二乘估计01 ??ββ,之间是相关的; (D) 若误差服从正态分布,01ββ,的最小二乘估计和极大似然估计是不一样的.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B ) (A)强影响点不一定是异常值; (B)在多元回归中,回归系数显著性的t 检验与回归方程显著性的F 检验是等价的; (C)一般情况下,一个定性变量有k 类可能的取值时,需要引入k-1个0-1型自变量; (D)异常值的识别与特定的模型有关. 3、在对两个变量x ,y 进行线性回归分析时,有下列步骤: ①对所求出的回归直线方程作出解释; ②收集数据{(x ,y )},i=1,2,,n i i ; ③求线性回归方程; ④求未知参数; ⑤根据所搜集的数据绘制散点图。 如果根据可行性要求能够作出变量,x,y 具有线性相关结论,则在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D ) A .①②⑤③④ B .③②④⑤① C .②④③①⑤ D .②⑤④③①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 ) A.任何两个变量都具有相关关系 ; B.人的知识与其年龄具有相关关系 ; C .散点图中的各点是分散的没有规律 ; D .根据散点图求得的回归直线方程都是有意义的。 5、下面的各图中,散点图与相关系数r 不符合的是( B )

(完整)五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五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城南街道小学徐桂珍庞秀芳 一、学情分析 本校六年级共有学生63人。本次全员参加考试。优秀率33%,及格率90%。优秀学生所占比率教大,考试成绩优秀,发挥出了其自身的水平,后进生得到了提高。而且除了极个别学生外,绝大多数学生做到了书写工整,卷面整洁。看来,学生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基础知识已基本掌握。学生的提高,与师生不懈努力分不开,与教师课堂的实效性,复习设计的科学性,学生课堂训练的及时性,针对性、多样性分不开。 二、试卷综述 本次测试卷,难易适中,内容不偏不怪,考察知识点全面,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试题注重基础,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本次试题以基础知识为主,既注意全面更注意突出重点,本册重点内容——小数乘除法、简便计算、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及统计知识,在试卷中通过口算、笔算、解决问题等形式得到了广泛的考察。 三、具体分析: 1.第一题填空题4、5、7题学生丢分最多,出现问题的原因是审题不细、学生掌握的不够好。 2.直接写得数第1、4小题失分最多,出现问题的原因是相同数位没有对齐 3.用竖式计算基本无误,学生掌握的较好 4.此次计算题的考试,除了一贯有的直接写得数、递等式计算、还有解方程。现在题目要求都不高,递等式计算中即使有简便计算也不要求一定得简便计算,只要算对就行。容易出错的题是最后一题,不少同学先粗心,出错的同学对加减混合运算律理解不透彻。其它题目只要细心,没什么难度。 5.选择题第1小题是失分率最多的题。学生太过于粗心,导至出现这些不该出现的问题。 6.画画、算算、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很关键。这两道题虽然不难,也是平时做过很多遍的,但好几个题不能一步得结果,需要拐个小弯,很考查学生的读题细心程度。学生如果不是基础很差,或理解能力很差,也不会丢分。80%的同学

回归分析练习试题和参考答案解析

1 下面是7个地区2000年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和人均消费水平的统计数据: 求:(1)人均GDP作自变量,人均消费水平作因变量,绘制散点图,并说明二者之间的关系形态。 (2)计算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相关系数,说明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强度。 (3)求出估计的回归方程,并解释回归系数的实际意义。 (4)计算判定系数,并解释其意义。 α=)。 (5)检验回归方程线性关系的显著性(0.05 (6)如果某地区的人均GDP为5000元,预测其人均消费水平。 (7)求人均GDP为5000元时,人均消费水平95%的置信区间和预测区间。 解:(1)

可能存在线性关系。 (2)相关系数: 有很强的线性关系。 (3)回归方程:734.6930.309 =+ y x

回归系数的含义:人均GDP没增加1元,人均消费增加0.309元。%%%%%%%%%%%%%%%%%%%%%%%%%%%%%%%%%%%%%%%%% 注意:图标不要原封不动的完全复制软件中的图标,要按规范排版。 系数(a) 模型非标准化系数标准化系数 t 显著性B 标准误Beta 1 (常量)734.693 139.540 5.265 0.003 人均GDP (元) 0.309 0.008 0.998 36.492 0.000 a. 因变量: 人均消费水平(元)%%%%%%%%%%%%%%%%%%%%%%%%%%%%%%%%%%%%%%%% (4) 人均GDP对人均消费的影响达到99.6%。%%%%%%%%%%%%%%%%%%%%%%%%%%%%%%%%%%%%%%%%% 注意:图标不要原封不动的完全复制软件中的图标,要按规范排版。 模型摘要 模型R R 方调整的R 方估计的标准差 1 .998(a) 0.996 0.996 247.303 a. 预测变量:(常量), 人均GDP(元)。%%%%%%%%%%%%%%%%%%%%%%%%%%%%%%%%%%%%%%%%

高二物理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二物理期末统测试卷分析 高二物理备课组 一、试卷总体评价: 1、本次考试是面向全县高二学生期末调研试卷。内容主要为高二物理选修3—1所学的内容。本试卷共四大题,13小题。以辽宁高考考纲为依据,考查的知识点覆盖面广,试卷总体难度不大,但能力也较高。 2、注重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基本规律的考查与运用。考查的基本概念有:电场强度、电势差、电势、电功、电功率、电容、电流的磁效应、磁感应强度、磁通量、安培力、洛仑兹力。考查的基本规律有:电阻定律、导体的伏安特性、分子电流假说、闭合定律欧姆定律、左手定则、右手定则 3、3.注重实验基本原理和操作能力的考查。本学期共4个学生实验,考到1个,分值为18℅,对认真完成实验教学的学生来说,难度不大,体现了新课程重视实验教学的理念,对新课程背景下物理实验教学具有较好的引导作用。 二、试卷具体分析: 1、考试结果及抽样分析: 本次物理考试试卷满分为100分,全年级最高分88分,最低分6分,平均分为30.3分,及格率8.1%。从试卷统计来看:一方面说明试卷难度适中,适合学生的水平,选择题有一定的难度;另一方面说明试卷的区分度较好,能把不同层次的学生区分开来同时,暴露了学生在学习中还存在些问题,学生的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体还较弱,学生的两极分化较重。下面就阅卷中,学生卷面存在的主要失分情况做简要说明 2、学生答卷情况分析

(2)试题考点、学生答题分析及主要存在问题 ⑴单项、双项选择题(1-9题为选择题,其中单项选择题1-4题,双项选择题为5-9题) ①第4题得分率比较低,此题主要考查了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应用,从学生的答卷情况来看:学生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公式的理解,电功率的理解不够透彻 ②第8题得分率也不高,仅有57.8%,此题的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学生对速度选择器的理解和应用,从学生答卷情况来看,对带电粒子在电场与在垂直磁场中运动轨迹理解不够,说明学生公式运用不够掌握,把握度不够 ③第9题得分率也不高,只有31.4%左右,此题主要考查了图像与物理能力理解与运用,对学生综合运用物理知识能力有一定的要求。所以答卷并不是很理想。 ⑵实验题(第10题共18分,平均分为12.1,得分率为20.2%) 第10题Ⅰ考查的实验是.螺旋测微器读数及多用电表的使用和读数。学生主要错在估读不准确,忘记了估计值,用多用电表测电阻,忘记了测电阻时选择的倍速档要乘以倍速档的倍速了。Ⅱ考查了测量电动势内阻的数据处理,知识点的遗忘较严重,对基本的物理模型掌握不牢,不理解。说明了学生没有很认真去理解、分析、掌握物理有关知识点 ⑶计算题 第11题主要考查安培力的计算。从本题平均分为2.28,得分率为20.2﹪来看,可以反映出一下几点第一:很多学生连安培力的方向都不会确定,第二不会运用公式进行计算。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都不会,没有掌握物理过程的分析方法,处理综合题目的能力较差。出错原因分析:1、基础知识掌握不牢。2、对物理过程的分析较薄弱,需要加强3、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多做练习题。由此可以看出,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的基础掌握,更应要求学生知识迁移和关联的掌握。 第12题:平均得分3.5分左右。大部分考生得分0—2分;少数学生得分6分;没有人全对,第二问题得分率为0。 1、受力分析错误。 2、大部分考生知道小球共受三个力的作用:重力、电场力和拉力,但在力与合力与分解时大部分考生时思路不清析,存在乱套公式的现象。 3、本题的第2 问是考察的是有关动能定理和圆周运动的知识。难度中等,但是学生对功的理解不深刻、应用不熟练。说明考生基本功不过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