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种方法测定水中粪便污染指示菌比较研究_嵇志远

合集下载

水中粪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两种检测方法的比较研究

水中粪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两种检测方法的比较研究

水中粪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两种检测方法的比较研究摘要:本文采用固定底物酶底物法与传统多管发酵法对水中粪大肠菌群进行比对试验,比较两者检测结果的一致性。

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在结果一致性方面相关性好,无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差异,与多管发酵法相比,酶底物法具有简便快速、结果准确、特异、实验过程污染的可能性低、无二次污染等优点。

关键词:固定底物酶底物法多管发酵法粪大肠菌群Comparative Study on Two Detection Methods of Fecal Coliform in Water (Thermotolerant Coliforms )Luo Yun Liuzho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onitoring Station, Guangxi 545001Abstract: This paper conducts a comparative test on fecal coliform in water with Defined Substrate Technology(DST) enzyme substrate technique and traditional Multiple-tube fermentation technique and compares the consistency of detection results. The result shows that both methods have a good correlation in the consistency of results and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tatistical sense. Compared to multiple-tube fermentation technique, enzyme substrate technique has such advantages as simplicity, rapidness, accurate result, specificity, low possibility of pollution in the experimental process and secondary pollution avoided.Key words: Defined Substrate Technology(DST) enzyme substrate technique; Multiple-tube fermentation technique; Fecal coliform粪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是水质污染的重要指标之一。

试论水中粪大肠菌群检测方法及其研究进展

试论水中粪大肠菌群检测方法及其研究进展
受污染的情况 , 从 而 为 疾病 预 防提 供 有 效 的 依 据 。 本 文 将 通 过 对 当 前 的 粪 大肠 菌 群 检 测 方 法 进 行 分 析 比较 , 最 终得 出通 过 纸 片 法 以及 酶 底 物 法
等 方法 , 对水中粪大肠菌群检 测结果更具备使用价 值。
【 关键词 】 水体 ; 粪大肠 菌群 ; 检测 方法 【 中图分类号 】 R 1 2 3 . 1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2 0 9 5 — 2 0 6 6 ( 2 0 1 5 ) 1 4 — 0 0 0 3 — 0 2
1 粪大肠菌群检 测方法的介绍
l l前 已有 的 粪 大 肠 茵 群 的检 测 方 法 包括 多 管 发 酵 法 、 f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快
1 - 3 快速 纸 片法
通 过 纸 片 上 呈现 的 红 色菌 落 . 对粪大肠茵群进行判 断, 如 速 纸 片 法 以及 滤膜 法和 酶 底 物 法 、 荧光 原 位 杂 交技 术 和 R P R 技 术等 , 因 为 荧 光 原位 杂 交技 术和 R P R技 术 需要 消 耗 大 量 的 果 茵落 的 周 围 出现 黄 圈是 因 为 粪 大 肠 茵 群在 对乳 糖 产 酸进 行 仪 器费用, 且 操 作 不 方便 . 因此 在 实 际的 检 测 中很 少用 这 两 眼 分 解 时 产 生 的 变 色现 象。 检 测方 案 : 技术. 本 文 将 通 过 对 多管 发 酵 法 、 滤 膜 法 以及 快 速 纸 片 法 和 酶
该 方 法 是 通 过 大肠 菌群 中产 生 的 B 一 半乳糖苷酶对 P G 进 行分解 , 使 其 培 养 液 呈现 出黄 色 , 以及 通 过 大肠 埃 希 氏 茵 中 产
养液; 取容量 为 l mL的 等量 水样 , 分 别 添加 到 5支 试 管 中 . 该 试 管 中舍 有 容 量 为 1 0 m L且 浓 度 一 般 的 乳 糖 蛋 白胨 培 养 液 :

环境生态学——精选推荐

环境生态学——精选推荐

环境⽣态学摘要:环境⽣态学,是指以⽣态学的基本原理为理论基础,结合系统科学、物理学、化学、仪器分析、环境科学等学科的研摘要:究成果,研究⽣物与受⼈⼲预的环境相互之间的关系及其规律性的⼀门科学。

从学科发展上看,环境⽣态学的理论基础是⽣态学,它由⽣态学分⽀⽽来,但同时⼜不同于⽣态学。

关键词:环境⽣态学、进展、环境保护关键词:正⽂: 环境⽣态学是研究⼈为⼲扰下,⽣态系统内在的变化机理、规律和对⼈类的反效应,寻求受损⽣态系统恢复、重建和保护对策的科学,即运⽤⽣态学理论,阐明⼈与环境间的相互作⽤及解决环境问题的⽣态途径。

1.1环境⽣态学的定义从学科体系上看,环境⽣态学是环境科学的组成部分,但按现代⽣态学的学科划分,它⼜是应⽤⽣态学的⼀个分⽀,⽬前尚处于发展、完善阶段。

环境⽣态学是个新兴的、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是⼀门运⽤⽣态学理论,研究⼈为⼲扰下,⽣态系统内在的变化机制,规律和对⼈类的反效应,寻求受损⽣态系统恢复,重建和保护对策的科学。

1.2环境⽣态学的研究范围环境⽣态学研究重点是环境污染的⽣态学原理和规律、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然资源的保护和利⽤、废弃物的能源化和资源化技术,研究⽬的是改善不断恶化的⽣态环境,达到资源的永续利⽤,促进经济、环境和⼈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环境⽣态学的研究对象是污染的环境对整个⽣态系统的影响。

它是研究⽣态系统中的⽣物与污染的环境两者之间作⽤与反作⽤、对⽴与统⼀、相互依赖与相互制约、物质的循环与代谢等⼀系列相互作⽤的规律,以及⽀配这些规律的内在机理。

⽣命系统与⼈为⼲预的环境系统两者之间的相互作⽤,可以表现为各级⽔平,所以,环境⽣态学的研究对象既包括从宏观上研究环境中污染物和⼈为⼲预的环境对⽣物的个体、种群、群落和⽣态系统产⽣影响的基本规律,也包括从微观上研究污染物和⼈为⼲预的环境对⽣物的分⼦、细胞和组织器官产⽣的毒害作⽤及其机理。

1.3环境⽣态学的研究意义环境问题和⽣态问题制约着社会的可可持续发展,因此为了解决环境问题和⽣态问题,保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们对⽣态学、环境学、环境⽣物学和环境⽣态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越来越重视,对它们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关⼼。

滤膜法与酶底物法检测污水中粪大肠菌群的比较分析

滤膜法与酶底物法检测污水中粪大肠菌群的比较分析

滤膜法与酶底物法检测污水中粪大肠菌群的比较分析滤膜法与酶底物法检测污水中粪大肠菌群的比较分析摘要粪大肠菌群是污水中常见的指标菌,其检测与评价对于污水处理过程的监测和卫生保障非常重要。

本研究采用滤膜法和酶底物法两种方法对污水中的粪大肠菌群进行了比较分析。

结果表明,滤膜法具有操作简单、准确性高的优点,适用于对粪大肠菌群进行定量检测;而酶底物法快速、便捷,适用于快速筛查和初步评价。

两种方法在不同场景和实际应用中具有各自的优缺点,应根据具体需求选取合适的检测方法。

1. 引言粪大肠菌群是一类常见的从属于大肠杆菌科的细菌,广泛存在于土壤和水体中,为评估环境水质状况提供了一种重要的指标。

粪大肠菌群来源于人体和动物的消化系统,其存在与污水中表明该水源可能受到了粪便污染。

因此,对于污水处理厂和水源地的管理和监测,粪大肠菌群的检测是必不可少的。

2. 滤膜法检测粪大肠菌群滤膜法是一种常用的粪大肠菌群定量检测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滤膜将样品中的粪大肠菌群分离并聚集,然后用染色剂进行着色,并在显微镜下进行计数。

滤膜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准确性高,可以快速定量检测粪大肠菌群的数量。

其缺点是耗时较长,需要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和计数,有一定的操作难度。

3. 酶底物法检测粪大肠菌群酶底物法是一种基于粪大肠菌群特定酶的检测方法,通过检测粪大肠菌群特异酶的活性来间接反映其存在量。

常用的酶底物法是利用3-苯基-六胺葡萄糖(X-GAL)和X-α-半乳糖苷酶(β-galactosidase)进行检测。

该方法操作简单、迅速,只需在特定培养基中添加相应底物,通过观察底物转化后的色素变化来判断是否存在粪大肠菌群。

酶底物法的优点是快速、便捷,适用于大规模样品的筛查和初步评价。

然而,酶底物法只能定性判断粪大肠菌群的存在与否,无法精确定量。

4. 比较分析滤膜法和酶底物法是常用的粪大肠菌群检测方法,两种方法在检测原理、操作步骤、检测结果及适用范围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

多管发酵法——水中粪链球菌的测定(B)(一)

多管发酵法——水中粪链球菌的测定(B)(一)

多管发酵法——水中粪链球菌的测定(B)(一)人和温血动物的粪便都存在有不少的链球菌,通称为(fecalstrepfococcus)。

粪链球菌是革兰氏阳性、过氧化氢酶(catalase)阴性,呈短链状的球菌,在链球菌的血清学分族中主要属于兰斯菲尔德(Lancefield)D族。

因此,粪链球菌和兰斯菲尔德D族链球菌曾被作为同义词用法。

粪链球菌进入水体后,在水中不再自行繁殖,因此可以作为粪便污染的指示菌。

因为人粪便中粪大肠菌群数多于粪链球菌,动物粪便中粪链球菌多于粪大肠菌群,因此在水质检验时按照这两种菌菌数的比值(FC/FS)不同可以推想粪便污染的来源。

按照对每个动物个体所产生的粪大肠菌群和粪链球菌的数量估量,可以得出FC/FS的比值。

当比值大于或等于4,则认为污染主要来自人类;如比值小于或等于0.7,则认为污染主要来自温血动物的粪便:如比值小于4而大于2,则为混合污染但以人粪为主;如比值小于1而大于0.7,则为混合污染但以动物粪便为主;如比值小于或等于2而大于或等于1,则难以判定污染来源。

为尽量减小对照值错误的说明,要注重以下几点:①要测量水样的pH值,由于水中的pH在9.0以上或4.0以下时,链球菌的密度会有急剧地转变;②尽可能逼近污染源采集水样,由于粪链球菌一离开动物寄主后存活时光不长;③当各种污染源都存在时,利用比值来判定可能不行靠,此时要调查污染确实切来源;④当粪链球菌的计数低于100个/loom]时,不要用法比值法。

多管发酵法水中粪链球菌的密度也可采纳MPN法估量。

此法检测粪链球菌虽然手续较繁杂,但适用于较混浊的水样,或含有有害化学物质(特殊是金属物质)或杂菌数过多的水样,但不适用于海水样品。

此法的步骤是将水样接种于葡萄糖培养液中,叠氮化钠可抑制普通革兰氏阴性细菌的生长,能在此种培养液中生长可认为是粪链球菌推想实验阳性。

自推想实验阳性管用接种环接种三环至含有叠氮化钠和两种抑制剂的培养液中,如能在此种培养基中生长,表示粪链球菌的证明实验为阳性。

滤膜法与酶底物法检测污水中粪大肠菌群的比较分析

滤膜法与酶底物法检测污水中粪大肠菌群的比较分析

滤膜法与酶底物法检测污水中粪大肠菌群的比较分析滤膜法与酶底物法检测污水中粪大肠菌群的比较分析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的不断增长,污水处理成为一项重要的环保任务。

污水中的粪大肠菌群是评估水质和卫生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为了准确快速地检测污水中的粪大肠菌群,科学家们发展了各种检测方法。

其中,滤膜法和酶底物法是常用的两种方法,本文将对这两种方法进行比较分析。

二、滤膜法滤膜法是通过将粪大肠菌群附着在滤膜上,再通过计数形状与颜色进行检测。

其操作包括取样、滤膜萃取、滤膜染色和计数四个步骤。

滤膜法具有简单、直观、操作便捷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然而,滤膜法的检测结果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干扰,例如水质的浑浊度、背景物质的影响等,这可能导致结果的不准确。

三、酶底物法酶底物法是通过检测粪大肠菌群特有的酶活性来间接测定其存在。

常用的指示剂是3-indoxyl-β-D-glucuronide(X-Gluc),它能与酶β-D-葡萄糖苷酸酶反应产生可见的蓝色产物。

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结果的准确性较高,而且不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但是,酶底物法需要较长的检测时间,操作较为复杂,并且对仪器设备要求较高。

四、比较分析(1)准确性方面:滤膜法和酶底物法在检测粪大肠菌群方面均有较高的准确性,但是酶底物法的结果更为精确。

滤膜法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结果的偏差。

(2)操作方面:滤膜法操作简便,流程清晰,不需要特殊的仪器设备,适用于现场快速检测。

酶底物法的操作较为复杂,需要仪器设备支持,所需时间较长。

(3)受环境因素影响方面:滤膜法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如水质浑浊度、背景物质等因素会干扰检测结果。

酶底物法不受环境因素的影响,结果更为稳定。

(4)适用范围方面:滤膜法适用于对大量样品进行快速筛查,特别是现场检测。

酶底物法适用于对粪大肠菌群的高灵敏度检测,尤其适合于研究或实验室内的检测。

五、结论综上所述,滤膜法和酶底物法是常用于检测污水中粪大肠菌群的两种方法。

三种监测地表水中粪大肠菌群标准方法的比较

三种监测地表水中粪大肠菌群标准方法的比较

I节能环保LOW CARBON WORLD2021/6三种监测地表水中粪大肠菌群标准方法的比较唐微微,罗娅敏,陈瀚,赵志友(四川省成都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四川成都610066)【摘要】多管发酵法、纸片法和酶底物法是目前测定地表水中粪大肠菌群的常用标准方法,通过三种方法对粪大肠菌群标准物质和实际地表水样进行分析检测,结果表明:多管发酵法、纸片法和酶底物法用于粪大肠菌群的检测结果具有一致性;通过三种方法优缺点的对比,多管法成本低适用于常规检测,纸片法高效方便更适用于大批量快速检测,酶底物法操作简单,不受场地限制可直接现场检测,更适用于应急现场监测遥【关键词】多管发酵法;纸片法;酶底物法;粪大肠菌群;地表水【中图分类号】X1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066(2021)06-0034-020前言粪大肠菌群又称耐热大肠菌群,是在44.5益能生长并发酵乳酸产酸产气、需氧和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无芽抱杆菌⑴。

环境地表水中的粪大肠菌群主要来自粪便的污染,因此通过测定水中粪大肠菌群的含量,可间接得出水体受粪便污染的情况囚,是当前国内外环境监测部门主要监测项目之一,是评价水体污染程度和环境卫生的重要指标,在《地表水环境质量(GB3838—2002)》中,规定I、域、芋、郁及吁类水粪大肠菌群的含量依次臆200、200〜2000、2000〜10000、10000~20000及20000~40000个/L,我国地表水体粪大肠菌群含量普遍较高,部分水域含量甚至超过吁类水质标准。

多管发酵法叫纸片法⑷和酶底物法间是目前国内测定地表水中粪大肠菌群常用的标准方法。

多管发酵法早在1985年就列入《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5750-85)》,并于2018年发布修订版,是粪大肠菌群测定的经典方法,它作为《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中的推荐方法向,美国公共卫生协会(APHA)出版的《水和废水标准检验方法(20版)》中方法9221E也采用的是多管发酵法;纸片法在西方发达国家运用较少,主要在一些发展中国家使用,环保部在2015年发布了纸片法的标准方法,它作为《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中的推荐方法(C类方法)叫酶底物法是一种新型酶技术检测方法,已在美、日、韩和欧洲许多国家使用孔2003年从美国引入我国,环保部在2018年发布了酶底物法的标准方法。

水中粪大肠菌群测定方法的比较研究分析——酶底物法与多管发酵法

水中粪大肠菌群测定方法的比较研究分析——酶底物法与多管发酵法
测部 门采用 的标 准检 测 方 法 为膜 过 滤 法 ( MF ) 和 多
酶底物法( E n z y me s u b s t r a t e t e c h n i q u e ) 是 利 用
大肠 菌 群能 分解 培 养 液 , 使 之呈 黄 色 , 以及 大 肠 埃
希 氏菌使 培 养液 在 波长 3 6 6 n l n紫外 光 下 产生 荧 光
Wa n g Ya n,L o n g J i a h o n g ,Xu X i o n g f e i ,L i J i n g
( C h a n g s h a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Mo n i t o r i n g C e n t r e ,C h a n g s h a 4 1 0 0 0 1 , C h i n a )
第3 8卷第 7期 2 0 1 3年 7月
环 境 科 学 与 管理
ENVI R0N 佃 NTAL S CI ENCE AND M ANAGEM ENT
V0 1 . 3 8 NO . 7
J u l y 2 01 3
文 章编 号 : 1 6 7 4— 6 1 3 9 ( 2 O 1 3 ) O 7— 0 1 2 6— 0 3
结果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稳 定 , 满 足环 境 监 测技 术 要 求 , 可 用 以评 价 水 质 微 生 物 污 染 程 度 。
关键 词 : 酶底物法 ; 多管 发 酵 法 ; 粪 大肠 菌 群 中 图分 类 号 : X 8 3 0 . 2 文 献标 识 码 : B
De t e r mi n a t i o n o f F e c a l Co l i f o r m i n Wa t e r b y En z y me S u b s t r a t e Te c h n i q u e a n d Mu l t i p l e— — t u b e F e r me n t a t i o n Te c h n i q u 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准备 3 种污染程度的水样各 1 个, 其污染程度 分 别 控 制 在 0~100、100~1 000、>1 000 L-1(MPN 或 CFU),依次命名为样品 1、样品 2、样品 3。 同时使用 3 种方法测定其中大肠埃希氏菌,各平行测定 5 次。 1.5 结果一致性试验
选取 20 个水样, 其中地表水 13 个, 地下水 7 个,均为杭州地区的水源水。 对每个水样同步使用 3 种方法进行总大肠菌群、 粪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氏 菌的检测。 使用 EXCEL 中的 t 函数或者方差分析函 数检验 3 种方法测定结果的一致性。
表 1 精密度试验结果
样品 2
多管发酵法 MPN/L-1

滤膜法 CFU/L-1
3 500
3 300
3 500
2 800
2 400
2 900
2 400
2 500
2 400
2 300
21
14
酶底物法 MPN/L-1
3 160 2 970 2 620 2 500 2 380
12
多管发酵法 MPN/L-1 16 000 24 000 24 000 35 000 24 000 28
2 结果和讨论
2.1 精密度试验结果 精密度试验结果如表 1 所示。
平行样
1 2 3 4 5 RSD/%
样品 1 多管发酵法
MPN/L-1 330 210 230 170 230 25
滤膜法 CFU/L-1
280 300 350 240 270 14
酶底物法 MPN/L-1
260 240 270 320 230 13
Ji Zhiyuan,Weng Tianchu (Water Quality Monitoring Center of Hangzhou Water Holding Group Co.,Ltd.,Hangzhou 310014,China)
Abstract: Multiple-tube fermentation technique,membrane-filter technique and enzyme substrate technique have been used respectively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otal coliform,fecal coliform and Escherichia coli in water. The precision,consistency of testing results,etc. are compared. The optimum testing techniques for the three kinds of main bacteria have been chosen by the water quality testing laboratory. The results show that for the clean water sample detection,membrane-filter technique can be chosen as the first choice. For the detection of seriously polluted water samples,enzyme substrate technique can be chosen as the first choice. Key words: multiple-tube fermentation technique;membrane-filter technique;enzyme substrate technique;total coliform;fecal coliform;Escherichia coli
2 200 1 800 2 600 3 500 2 500 660
3 500 1 600 3 200 5 400 3 800 500
9 200 5 800 6 700 9 200 4 400 1 300
9 200 6 800 7 800 16 000 11 000 2 600
菌种加标试验结果表明, 使用纯水作为稀释介 质,3 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使用生 理盐水作为稀释介质,酶底物法的检测结果会明显 偏小, 和另外 2 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具有显著性差 异。 分析原因可能是以生理盐水作为稀释介质时, 其中存在的盐分会影响酶底物法的显色反应,导 致检测结果偏小。 国标中有关酶底物法检测的稀释 介质为生理盐水,应改为纯水作为稀释介质较为 妥当。 2.3 3 种方法测定实际水样结果
第 33 卷第 10 期 2013 年 10 月
工业水处理 Industrial Water Treatment
Vol.33 No.10 Oct.,2013
分析与监测
3 种方法测定水中粪便污染指示菌比较研究
嵇志远,翁天楚
(杭州市水务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水质监测中心,浙江杭州 310014)
[摘要] 分别采用多管发酵法、滤膜法和酶底物法测定水中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氏菌,对 3 种方 法的精密度、检测结果的一致性等进行了比较,总结得出水质检测实验室对此 3 个主要细菌学项目最佳的测定方法 选择。 结果表明,对清洁水样的检测可以选择滤膜法作为第一法,对重度污染水样的检测可以选择酶底物法作为第 一法。
[关键词] 多管发酵法;滤膜法;酶底物法;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 [中图分类号] X703.1;X8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829X(2013)10-0079-04
Comparison of the three methods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fecal pollution indicating bacteria in water
目 前 普 遍 采 用 较 为 简 便 的 多 孔 板 法 (51 孔 或 者 97 孔), 其中用于酶底物法检测的MMO-MUG 培养基 多采用市售成品速溶粉末培养基。 目前,国内的部 分水质检测标准虽然罗列了这 3 种检测方法,但是 并没有对 3 种方法的适用性做出明确的解释。 本研 究通过上述 3 种方法同时检测水中总大肠菌群、粪 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氏菌, 经大量的实验比较,归 纳出绝大部分水质检测实验室可以遵循的方法选 择索引。
79
分析与监测
工业水处理 2013-10,33(10)
养 箱 〔(36 ±1) ℃ 或 者 (44.5 ±0.5) ℃ 〕, 紫 外 检 测 仪 (6 W,波长为 365 nm,美国 Spectroline 公司)。
菌种:大肠埃希氏标准菌株,来源于中国工业微 生物菌种保藏中心(CICC),CICC 编号:10003。
80
工业水处理 2013-10,33(10)
嵇志远,等:3 种方法测定水中粪便污染指示菌比较研究
底物法的 2 组数据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加标样 品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表 2 菌种加标试验结果
纯水介质
生理盐水介质
多管发
酵法 MPN/L-1
滤膜法 CFU/L-1
酶底
多管发酵法、滤膜法和酶底物法测定大肠埃 希 氏 菌 步 骤 参 照 参 考 文 献 〔2〕 中 大 肠 埃 希 氏 菌 测 定
方法。 1.3 菌种加标试验测定步骤
以无菌操作的方式对营养肉汤培养基接种大肠 埃希氏菌种,置培养箱中于 37 ℃增菌培养 18 h 后, 对菌液进行比浊,大致判断菌液的浓度。对经过比浊 测定的菌悬液分别用无菌生理盐水和无菌纯水稀释 至原液的 10-7~10-8 浓度, 配制成相应的加标样品。 对配制好的加标样品进行 3 种方法的总大肠菌群检 测,2 种介质配制的样品各检测 10 个, 检测步骤同 实际水样的检测步骤。 1.4 精密度试验
物法 MPN/L-1
多管发
酵法 MPN/L-1
滤膜法 CFU/L-1
酶底
物法 MPN/L-1
130
70
170
130
110
20
170
190
210
220
90
10
490
500
620
490
300
<10
490
200
550
790
760
80
790
530
870 1 300 700
260
1 300 790 1 300 1 400 2 800 480
3 种方法对实际水样的测定结果如表 3 所示。
2.2 菌种加标试验结果 菌种加标试验结果如表 2 所示。 对表 2 中以纯水作为加标介质的检测结果使用
EXCEL 软件中的方差分析进行一致性检验。统计结果 显示,3 组数据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
对表 2 中以生理盐水作为加标介质的检测结果 分别使用 EXCEL 软件中的 t 函数进行两两检验。 结 果显示, 多管发酵法和滤膜法的 2 组数据没有统计 学 意 义 上 的 差 异 (P>0.05); 多 管 发 酵 法 和 酶 底 物 法 的 2 组数据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滤膜法和酶
样品 3 滤膜法 CFU/L-1 21 000 14 800 19 500 22 000 17 800
15
酶底物法 MPN/L-1 18 800 19 860 17 330 22 500 20 500
10
由表 1 可知,3 种方法的精密度从高到低均依 次是:酶底物法>滤膜法>多管发酵法。 从方法的结 果统计方式上分析, 虽然酶底物法也使用 MPN 作 为结果报告方式,但是其 MPN 值能精确到个位数, 每个阳性孔格的差异均能产生个位数值的 MPN 差 异,故精密度最好;滤膜法由于采用的是 CFU 报告 方式,故也能将计数结果精确到个位数,取得较好 的精密度; 而多管发酵法的 MPN 表的数值较为粗 略,单个阳性管的差异会导致成倍的 MPN 值差异, 故精密度较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