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性综合性实验方案
机械传动方案设计性综合实验

机械传动方案设计性综合实验一、目的与要求1、根据给定的条件及零部件,设计机械传动方案,并组装成机械传动装置。
通过实验,了解机械传动方案设计的多样性,对多种可行方案进行比较、评价,从而确定最佳传动方案。
2、通过对传动效率、动态性能及工作稳定性的分析,了解各种传动零件的适用条件及其对传动系统的影响。
3、了解机械传动系统输入端的转矩(T1)、转速(n1)、功率(P1)与输出端的转矩(T2)、转速(n2)、功率(P2)的变化关系,要求绘出T1与T2、n1与n2及P1与P2的关系曲线。
4、掌握转速、转矩、效率等参数的测量方法。
二、提供的设备及零部件本实验装置为模块化结构,可在备件库中任选所需的零部件,组装成机械传动系统。
按减速器的类型将实验台分成两大类:平行轴传动方案实验台和垂直轴传动方案实验台。
前者的减速器为圆柱齿轮或摆线针轮减速器,后者的减速器为锥齿轮或蜗轮蜗杆减速器。
实验所提供的设备及零部件如下:1、电动机a. Y90L-2 额定功率2.2Kw 满载转速2840 r/min 280元b. Y100L1-4 额定功率2.2Kw 满载转速1420 r/min 380元c. Y112M-6 额定功率2.2Kw 满载转速940 r/min 740元d. Y132S-8 额定功率2.2Kw 满载转速710 r/min 1230元2、减速器a)ZD-100单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速比i =2.37 750元b)WX3摆线针轮减速器,速比i =11 1150元3、V带传动:小带轮若干70元/个大带轮若干 70元/个普通V带5元/根4、链传动:小链轮若干 110元/个大链轮若干 130元/个滚子链链条30元/米5、联轴器若干 30元/对三、实验设备简介本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由四大模块组成,即:Ⅰ—动力源模块(电动机部分);Ⅱ—传动装置模块(减速器及其他传动零件);Ⅲ—加载模块(磁粉加载器、可调电源,相当于工作机);Ⅳ—测试模块(转矩传感器,转矩、转速、效率等测试软件)。
综合设计性实验教学研究

综合设计性实验教学的研究探讨摘要:综合设计性实验教学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全面发展、基础扎实、适应及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分析了目前实践性教学环节薄弱的原因,对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与验证性实验进行了比较,提出了加强综合设计性实验教学的具体措施,并找出综合设计性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对设置综合设计性实验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综合设计性实验教学模式综合设计性实验教学不仅使学生有效地巩固和掌握了所学专业知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而且使学生掌握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探索中锻炼判断能力、创造能力、科研能力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综合设计性实验给学生留有发挥空间,培养促进学生的资料阅读及综合能力、总体设计及实验能力。
一、实践性教学环节薄弱的原因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学过知识之后,让他们用所学的知识去解答实际问题,效果很差,甚至几乎完全依赖于教师,更谈不上有创新。
这种现象在一些高等院校较为突出。
究其原因:1.实验课的课时少,学生不重视由于现代高等教育趋向于淡化专业,培养知识面较广的具有更强社会适应性的人才,所以学生所开课程较多,致使实验课课时不断压缩,实践性教学环节学时少,使学生用于学习实验课的时间不足,由于时间不足,走过场而草率完成,没有充分的时间去思考。
2.“填鸭式”教学方式的客观存在,导致了学生的依赖性我国的教育长期以来是教师给予,学生被动接受这种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使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形成了不良的学习习惯。
由于受一些客观条件的限制,教师对实践性教学环节重视不够,投入的精力不足。
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往往给出参考答案,而忽视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所以交上来的实验报告几乎千篇一律。
3.设置验证性实验偏多一些高等院校开设较多的是验证性实验,多是针对一门课程而设置,对整个学科或者说专业是一种肢解,开设综合性与设计性实验可以跨课程进行弥补这一不足。
高校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实施与管理

( )内涵界定 ①综合 性实验 。综合性 实验是在学生 具有 一定 1 的实验仪器设备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基础上 ,运用一门或多门课程 知识 , 对学生进行综合i练的一种复合式实验 ,其 内容涉及多个 J I I I 陈 知识点或多项技术 。其 目的在于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 ,数据 处理能力 , 阅资料能力和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②设计性实验。 查 设计性实验是 一种 以学生为主导 ,结合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进行的独 立解决问题 的训练 。要求学生根据给定的实验 目的和实验条件 ,进行 独立思考 ,提 出理论依据 ,自行设计实验方案 ,选择实验仪器 ,确立 观察内容,设想实验结果 ,实现实验过程 。培养学生独立解 决问题的 能力、探索创新能力及一定 的组织管理能力 。 综合性 、设计性实验课程 是指 一门实验 课程 中只要有 —个综合性 实验项 目 或—个设计性实验项 目,则这门课就是综合性 、设计性 实验
的实施与管理 中的具体做法 。
1 综合性设计 性实验 内涵的界定与要求
括 :实 验原理 ,实验 示意图 。所 用的仪器材料 ,操作 步骤等) ,然后 师生共同讨论 ,进行改进并最 终确定出最合理 的可行方案 。 ( ) 织实施。综合性实验 的实施 ,是 学生根据 已制 定的综合 3 组 性实验项 目的实验方案 ,利用相关 仪器设备 、材料等实验条件使综合 性实验方案得以实现。 设计性实验 的实施 ,是学生根据最后确定的设计性实验的最合理 可行方 案 ,由实验室 提供相关 的设备 和材料 ,以小组 为单位实施 实
曩矸 技 21年第 0 7 : 0o 1期 9
-__
I. _ -
Cj
同
校 综合 性 、设 计 性 实验 的 实施 与 管 理
谈谈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不 同形 式 的 电路 , 电子 的或者 电气 控 制 的 。在 综 合
性和设计性实验 中, 应该让学生从基础开始先搭一 些简单的电子电路或者控制 电路 , 进入专业课 程学 习的学生可以相应的编一些小程序 , 比如交通灯控
探究性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 目的在于培养学生 其
综合性 、设计性实验 的开设要针对综合性 、 设 计性实验的开设形式和学生的专业特点进行。教学
目标 设 计 及 实 验 内容 的选 择 应 使 其适 合 学 生 的 理
和解决 问题 的方法 , 给学生更多的 自主性 , 强实 增 验动手能力 ,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理论知识分
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
验, 而轻视基础性实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学
更不是多开一 弃, 白白浪费时间达不到实验教学 目的。但是教学 校办学特点 的体现不是孤立的过程 , 目标也不能过于简单 , 过于简单学生便没有思考分 些 综合 性 、 设计 性实 验就 能够 完 成 的过程 。 因此作
析的机会 , 也达不到综合性 、 设计性 实验开设 的 目
设计性实验是结合或独立于课程教学而进行 的一种探索性实验 , 在实验教师 的指导下 , 根据给 定的实验 目的和实验条件 , 由学生搜集资料、 自行 设计实验方 案 , 选择实验器材加 以实现 , 并对实验 结果作出综合分析与处理 。 其特点在于实验内容的
论基础和整体的培养定位 , 并具备 时代要求 的新颖 性。我们电气学院学生在毕业设计的时候 , 大多数
杆的 “ 绅士”, 这样我们才能解决 大学生找不到工 作, 企业找不到人 的矛盾。动手能力是学生就业的
关键 能力。在学校 , 动手能力的提高只能靠实验训 练 ,简单的验证性实验不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
江苏理工学院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项目管理办法

江苏理工学院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项目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综合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进一步规范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应用型人才,根据教育部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及上级部门相关文件对实验教学的要求,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实验课教学内容的优化与创新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开设是优化和整合实验教学内容的重要途径。
为了使我校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开设更加合理、过程更加规范,需要对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及开设课程范围、开设条件、内容要求和完成标准进行界定、整理、规范、充实和完善。
第二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界定与特征第三条各本科专业教学计划中规定课程的实验和单独开设的实验课程,均属于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范畴。
毕业设计和专业实习、认识实习等实践环节不属于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范围。
第四条综合性实验是指实验内容涉及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或与本课程相关课程知识的实验。
是学生在掌握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基础上,运用一门课程多个知识点或多门课程的知识,对学生实验技能和方法进行综合训练的一种复合型实验。
综合性实验一般可以在一门课程结束之后开设,也可以在几门课程结束之后安排一次有一定规模的、时间较长的实验。
综合性实验内容必须满足以下条件之一:1.涉及本课程的多个知识点;2.涉及多门课程的知识点;3.涉及多种实验方法或技术。
此类实验的目的是:巩固学生在基础性实验阶段的学习成果,开阔学生的眼界和思路,提高学生对实验方法和实验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
第五条设计性实验是指给定实验目的、实验要求和实验条件,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实现的实验,是结合课程教学或独立于各教学环节而进行的一种探索性的实验,它一般是在学生经过了常规的基本实验训练以后开设的高层次实验。
实验指导教师根据教学的要求提出实验目的和实验要求,并给出实验室所能够提供的实验仪器设备、器件、药品、试剂等实验条件,由学生运用已掌握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实验技能,提出实验的具体方案、拟定实验步骤、选定仪器设备(或器件、试剂、材料等)、独立完成操作、记录实验数据、绘制图表、分析实验结果等;或是在指导教师出题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全部由学生自己组织实验。
XXXX学院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管理办法

*******学院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管理办法第一条为进一步深化实验教学改革,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综合性实验是指实验内容涉及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或相关课程知识的实验。
开设综合性实验的目的是对学生的实验技能进行综合训练,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实验动手能力、数据处理以及查阅资料的能力。
第三条设计性实验是指给定实验要求和条件,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实现的探索性实验,着重培养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组织管理能力。
第四条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实验课程和含有实验或上机的课程,均可以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一个综合性或设计性实验项目一般2学时以上。
第五条有一个以上(含一个)综合性或设计性实验的课程就可以称为有综合性或设计性实验的课程。
各系开设综合性或设计性实验的课程占有实验的课程的比例应不低于80%。
必修课中有实验的课程一般要开设至少一个综合性或设计性实验。
第六条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实施程序:任课教师须填写*******学院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申报表(见附件1),报系部认定;系部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汇总表(见附件2)报教务处备案。
第七条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时,指导教师应根据给定的实验目的和实验条件开展如下工作:(一)将学生进行分组,综合性实验一般2~4人一组,设计性实验一般4~6人一组;落实好实验室,准备好相关仪器设备和耗材。
(二)对设计性实验,要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方案设计(方案设计的内容与格式范本见附件3)。
(三)指导学生开展实验工作,强调同学之间相互协作,要求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记录实验原始数据、观察实验现象和结果、分析和解决问题。
(四)指导学生按照规范格式撰写实验报告或实验论文(提交纸质文本和电子版),并视具体情况要求学生答辩。
(五)指导教师应根据每个同学在实验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对其进行评分。
第八条各系要创造条件,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组织教师开展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工作,并加强项目实施的检查、督促与管理。
学院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认定办法

学院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认定方法为进一步深化实验教学改、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促进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的开设与规范化管理,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订本方法。
第一章综合性实验第一条综合性实验的定义综合性实验是指在学生掌握一定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基础上,运用某一门课程或多门课程的综合知识对学生实验技能和实验方法进行综合训练的一种复合性实验,其能将一门课程中两个及两个以上的知识点有机结合,或者属于两门及两门以上课程的知识点有机结合。
开设综合性实验的目的是对学生的实验技能进行综合训练,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实验动手能力、数据处理以及查阅资料的能力。
第二条综合性实验的特征(-)实验内容的复合性:实验内容的复合性是综合性实验的重要特征,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对基础课而言,实验内容一般为涉及本课程或课程的综合知识;对专业课而言,实验内容一般涉及相关课程或多门课程的综合知识。
(-)实验方法的多元性:综合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实验方法完成同一个实验, 培养学生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不同的实验原理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掌握不同的实验方法。
(三)实验手段的多样性:综合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实验手段完成同一个实验, 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通过不同的手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掌握不同的实验技能。
(四)人才培养的综合性:综合性实验的目的在于通过实验内容、方法、手段的综合性,掌握综合知识,培养综合考虑问题的思维方式,运用综合的方法、手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到达能力、素质的综合培养。
第二章设计性实验第三条设计性实验的定义设计性实验是指给定实验目的、要求和实验条件,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选择或制作仪器并加以实现的实验。
开设设计性实验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综合运用知识、提出问题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开设设计性实验时由指导教师根据教学要求提出实验目的和实验要求,并给出实验室所能够提供的实验仪器设备、器件、药品、试剂等实验条件,由学生运用已掌握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实验技能,提出实验的具体方案、拟定实验步骤、选定仪器设备(或器件、药品、试剂等)、独立完成操作、记录实验数据、绘制图表、分析实验结果等。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质量控制综合性实验教学方案设计与实践

现代化建设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 , 笔者在 分析传统式 教 学 和现代讨论式教学特点 的基础上 , 改革实 验教学 内容 和方
法, 新设计开展 了临床生 物化 学检 验质量 控制综 合性 实验 , 培养学生对实验室质量控制知识 的综合 应用和操作 能力 , 提
高学生学 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 取得 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
1 对 象 与 方 法
实验课 以临床 生化检验实验指导教材 为参考 书, 为常规 实验
教学 。室 内质量控 制实 验和 室 间质 量评 价实 验与方 法学 评
1 . 1 研 究对象
选定我 院医学检验 专业五年制 本科学生 为
价实 验同步进行 , 由学生 自行设 计 实验方 案 , 在教 师的辅 导 下学 习。室 内质量控制 实验主要学 习室内质控物检 测 、 质 控 图绘制和分 析 , 室 间质 量评 价 实验 主 要学 习 室 间质控 物 检 测、 质评结果分析 。主要 教学 准备 为除相 关实 验试剂 、 物 品 外, 还需准备室 内质控物 ( 2个 浓度 ×6次) 和 室间质 评质控 物( 5 个浓度 ×2 次) 。综合性实验方案参见表 1 。 表 1 综合性 实验方案
研究对 象 , 其 中, 2 0 0 8级 学生 5 O名 , 2 0 0 9级学生 8 3名 。每 个实验课班学生 2 2  ̄2 5名 , 配备教 师 2名 。学生每 4 ~5 名 组建一个学习小组 , 按照教学 内容不 同开展传统 式教学或讨 论式教学活动 。学生开课前进行理论知识 和实践 能力 测试 , 学生在年龄 、 性别 、 摸底考试 成绩方 面均 无显著性差 异 ( P > 0 . o 5 ) 。带教教师 由具有 5年 以上检 验教学 工作经 验 , 中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实验》设计性、综合性实验方案
实验1:网络综合服务
一、实验目的
●利用DHCP、DNS、IIS和简单网页制作的知识,建立一个网络综合服务站点,提
高站点发布的综合能力。
二、实验设备
●交换机、PC机
三、实验环境
四、实验步骤
1、利用简单网页制作工具建立流媒体服务器中存在的流媒体文件信息列表页面,如
index.htm,并为每项流媒体文件建立流媒体点播超链接。
2、利用DHCP实验知识,建立DHCP服务器和客户端,获取IP地址。
3、利用DNS实验知识,建立DNS域名解析。
如将站点域名映射到192.168.0.1。
4、利用IIS实验知识,建立与对应的WEB站点,用于打开第2步中的建立网页文件。
5、在工作站浏览器中输入后,显示index.htm页面。
实验2:交换机管理
一、实验目的
●掌握交换机工作原理及Vlan的应用。
●熟悉交换机MAC地址表的配置。
●了解各种情况下MAC地址表的变化及对网络连通性的影响。
二、实验设备
●交换机、PC机
三、实验环境
四、实验步骤
1、根据网络拓扑结构完成网络设备连接,配置PC机网络参数。
2、使用show mac-address-table命令,查看MAC地址表初始信息。
3、任选PC1、PC2分别连接至交换机Fa0/1和Fa0/2端口,使用mac-address-table命令将其
信息写入MAC地址表,使用show mac-address-table命令查看MAC地址表信息,使用ping命令测试PC机之间的连通性。
4、
5、将PC1、PC2、PC3分别连接至交换机Fa0/1、Fa0/2、Fa0/3端口,使用mac-address-table
命令将PC3信息写入MAC地址表,并分配至Vlan 2,查看MAC地址表信息,测试PC 机连通性。
6、利用交换机工作原理对各种连通性结果进行说明。
实验3:网络模拟软件
一、实验目的
学会使用网络模拟软件Boson NetSim模拟网络环境,对网络进行配置。
●利用Boson Network Disgner,选择正确的网络设备,模拟网络环境。
●利用Boson NetSim,正确配置网络设备参数。
二、实验设备
●PC机
三、实验环境
●Boson NetSim软件
●网络拓扑结构
四、实验步骤
1、利用Boson Network Designer模拟网络环境。
(1)在设备列表中选择两台2621路由器、一台2950交换机、四台Windows 98计算机,并拖动至绘图区域中。
(2)在设备列表中选择若干ethernet连接线,将以上设备进行连接。
(3)将设计完成的网络拓扑结构图保存为扩展名为.top的文件。
2、利用Boson NetSim对网络中的各个设备进行配置。
(1)打开Boson NetSim,导入上一步保存的扩展名为.top的文件。
(2)打开ePC,利用winipcfg和ipconfig命令对PC机网络参数进行设置。
(3)打开eRouter,对路由器按照静态路由协议或动态路由协议进行设置。
(4)打开ePC,利用ping命令测试连通性。
实验4:网络通信程序设计
一、实验目的
用任何一种编程语言实现客户/服务器通信程序,要求:
●客户端接收键盘输入的字符串,并向服务器发送;
●服务器接收后,将字符串以逆序返回给客户端;
●客户端显示服务器返回的逆序字符串。
二、实验设备
●PC机若干
三、实验步骤
1、服务器与客户端的动作分析
服务器端的活动
客户端的活动
与服务器建
立连接
读取键盘输
入的数据
向服务器发
送数据
接收并显示服务器返回的数据
用户输入的字
符串为"quit"
其他输入
2、服务器与客户端的类设计
服务器端主程序类:StartServer.java
客户端主程序类:StartClient.java
Server类:Server.java
Client类:Client.java
3、代码示例
* 功能:读取来自标准输入的数据返回值:String inputLine。
来自标准输入的数据。
*/
public String readFromSTDIN() {
String inputLine = null;
try {
bufferedReader = new BufferedReader(
new InputStreamReader(System.in));
inputLine = bufferedReader.readLine();
} catch (IOException e) {
System.out.println("Client read input stream error:"+e.getMessage());
}
return inputLine;
}
/**
* 功能:关闭连接
*/
public void close() {
try {
bufferedReader.close();
socket.close();
} catch (IOException e) {
System.out.println("Server close error: " + e.getMessage());
}
}
}
四、实验结果
服务器端运行:
客户端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