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线照相
3--射线照相质量的影响因素

1.3射线照相灵敏度的影响因素
如图,设阶梯上存在一很小的厚度差。
1.3射线照相灵敏度的影响因素
按单色窄束射线衰减规律有 (1) 当T是缺陷,其线衰减系数为' 时,则式(1) 应改写为 (2) I /I称为“物体对比度”或称其为“被检体对比 度”,有时也称为“主因对比度”。式(1)即是 射线检测的基本原理关系式,缺陷中充满空气, 其衰减系数忽略不计,它给出了一个小的厚度差 与对应的射线检测物体对比度之间的关系。
1、射线照相灵敏度
1.1.3 相对灵敏度:射线照相底片上能够 发现沿射线穿透方向上的最小缺陷(或最小 细节)的实际尺寸与穿透厚度的百分比称为 相对灵敏度。相对灵敏度实际上表示的是缺 陷与工件之间的厚度比。 射线照相灵敏度表示的是射线照片记录细节 或缺陷的能力,也就是说,射线照片显示缺 陷的能力;或射线照相检验技术发现缺陷的 能力。它是射线照相对比度、不清晰度和颗 粒度综合的结果。
1.3射线照相灵敏度的影响因素
图是一般胶片的感光特性曲线的典型样式。特性 曲线的纵坐标表示底片的黑度,横坐标表示曝光 量的常用对数。
图 胶片的特性曲线
1.3射线照相灵敏度的影响因素
分为下面几个 部分。 (1)趾部 即曲线中的AC部分,也称为曝 光不足区。在这部分,对应于曝光量的增 加黑度的增加很慢。 (2)正常曝光部分 即曲线中的CD部分, 这部分曲线近似为直线,在这一部分,黑 度与曝光量的对数近似成正比。工业射线 照相检验中规定的射线照片黑度都在这个 范围之内。 (3)肩部 即曲线的DE部分,也称为曝光 过度区,在这部分当曝光量增加时,黑度 的增加很缓慢。
1.3射线照相灵敏度的影响因素
如图所示,设入射到底片的光强度为I0,透 过底片的光强度为I,记光学密度为D,则光 学密度定义为
第三章射线照相质量的影响因素

第三章射线照相质量的影响因素3.1 射线照相灵敏度影响因素3.1.1 概述评价射线照相最重要的指标是射线照相灵敏度。
所谓射线照相灵敏度从定量方面来说,是指在射线底片上可以观察到的最小缺陷尺寸或最小细节尺寸,从定性方面来说,是指发现和识别细小影象的难易程度。
灵敏度有绝对与相对之分,在射线照相底片上所能发现的沿射线穿透方向上的最小缺陷尺寸称为绝对灵敏度,此最小缺陷尺寸与射线透照厚度的百分比称为相对灵敏度。
由于工件中是否有缺陷,在探伤前是不可知的,经过探伤发现的缺陷,其沿射线穿透方向上的尺寸也是很难测定的。
因此,用自然缺陷尺寸来评价射线照相灵敏度是不现实的。
为便于定量评价射线照相灵敏度,常用与被检工件或焊缝的厚度有一定百分比关系的人工结构,如金属丝、孔、槽等组成所谓透度计,又称为象质计,作为底片影象质量的监测工具,由此得到灵敏度称为象质计灵敏度。
需要注意的是,底片上显示的象质计最小金属丝直径,或孔径、或槽深,并不等于工件中所能发现的最小缺陷尺寸。
即象质计灵敏度并不等于自然缺陷灵敏度。
但象质计灵敏度越高,则表示底片影象的质量水平越高,因而也能间接地定性反映出射线照相对最小自然缺陷检出能力。
对裂纹之类方向性很强的面积型缺陷,即使底片上显示的象质计灵敏度很高,黑度、不清晰度均符合标准要求,有时也有难于检出甚至完全不能检出的情况。
面积型缺陷检出灵敏度与象质计灵敏度存在着较大差异。
造成这种差异的影响因素很多,例如焦点尺寸等几何因素的影响,射线透照方向与缺陷平面有一定的夹角而造成透照厚度差减小的影响等。
要提高此类缺陷的检出率,就必须很好考虑透照方向及其他有助于提高缺陷检出灵敏度的措施。
射线照相灵敏度是射线照相对比度(小缺陷或细节与其周围背景的黑度差),不清晰度(影象轮廓边缘黑度过渡区的宽度),颗粒度(影象黑度的不均匀程度)三大要素的综合结果,而三大要素又分别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
黑度是射线照相影象质量的基础,黑度与三大要素的关系可用图3.1表示三大要素的定义和区别可用图3.2表示。
X射线照相术

X射线照相术米尔科·登莱乌(Milko den Leeuw)1.分类X射线照相术(X-radiography)属于非侵入式成像技术。
它利用的X射线属于电磁频谱中非可见光波段。
2.说明大部分X射线的波长介于0.01~10 nm。
X射线照相术是一种成像技术,是用X射线穿透置于活动支架上的艺术品或文物来进行检测。
X射线对颜料层和支撑体的穿透程度因被照射材料的原子量而异。
原子量低的材料容易使X射线通过,因此在X射线胶片上显示为黑色,而原子量高的材料会阻挡X射线,在胶片上显示为白色。
X射线照相术是对物体整体(表面和内部)结构进行视觉感知的基本方法。
3.应用X射线照相术用于显示颜料层的底层结构,如底稿层的修改、后期的构图修改和颜料层厚度的变化;X射线照相术可提供有关历史修复的信息,以及绘画支撑体保存状况与细节的信息;X射线照相术可有效地观察带有刻划线的,或颜料中含有高原子量元素的底层素描。
此外,它还可以揭示与艺术家技法和(或)工作方法有关的信息,不过只有在某些材料或色块中含有较重元素(如铅、汞和铜)的情况下才能实现。
再有,X射线照相术可对较重元素进行初步鉴定,但不可能做精确鉴定。
最后,X射线照相术也非常适用于对木质载体的研究,因为它可以显露木材纹理。
4.局限性X射线照相术的一个缺点是无法获得深度分辨信息。
当一幅画上同时叠压着两层或两层以上不同构图的绘画层时,它的X射线图像就会变得不易解读。
在这种情况下,X射线照相术应配合其他可视化技术(如紫外照相术和红外照相术)使用。
X射线照相术要依靠轻元素与重元素的反差,因此调和而成的混合颜料和颜料层的薄厚变化会增加X射线照相术解读的复杂性。
尽管通过X射线照相术可以区分轻元素和重元素,但这种技术永远无法实现元素的精确鉴定。
5.补充技术昼光照相术、紫外照相术、红外照相术、红外假彩色照相术、红外透射照相术、X射线荧光成像、K-edge成像以及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成像。
射线照相法的原理

射线照相法的原理介绍射线照相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医学、工程和科学研究领域。
通过使用射线照相法,我们可以获取目标物体的内部结构和组织的详细信息。
本文将详细探讨射线照相法的原理、应用以及优缺点。
射线照相法的原理射线照相法基于射线的物理特性,通过向目标物体投射射线并检测射线在物体内部的传播情况来获取信息。
主要包括下面几个重要的步骤:1. 射线发射射线源是射线照相法的核心组成部分,它可以是X射线管、γ射线源或粒子加速器,根据具体应用选择不同的射线源。
射线源通过电磁作用或核反应产生高能射线,并以一定的能量和强度进行发射。
2. 射线传播发射的射线通过空气或其它介质传播,并在目标物体上发生散射、吸收或透射。
散射会导致射线传播方向的改变,吸收会减弱射线强度,而透射会使射线穿透物体。
3. 探测信号获取当射线通过物体时,会与物体内部的原子或分子发生相互作用,产生散射、荧光或光电效应等。
这些作用会在探测器上产生复杂的信号。
有效地捕获并量化这些信号非常关键。
4. 图像重建通过对射线传播和探测信号进行计算和处理,可以重建出目标物体的内部结构和组织的图像。
这需要运用数学和物理方法,例如反投影算法、滤波器和重建算法。
射线照相法的应用医学影像学射线照相法在医学领域应用广泛,其中包括放射学、CT扫描、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等。
这些技术通过X射线、γ射线或正电子进行影像记录和分析,可以帮助医生诊断疾病,如骨折、肺部疾病和肿瘤等。
工程检测射线照相法也可以应用于工程领域,用于检测材料的缺陷和定位结构的问题。
例如,射线照相法可以用于检测焊接接头的质量、管道内部的腐蚀和材料的强度等。
科学研究射线照相法在科学研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例如,射线晶体学可以利用X射线的衍射原理来研究晶体的结构,从而揭示物质的性质和行为。
类似地,射线荧光光谱分析可以确定物体的化学成分。
射线照相法的优缺点优点•非侵入性:射线照相法不需要对目标物体进行破坏性操作,可以获取物体的内部信息,从而保持物体的完整性。
射线照相显影液的作用_概述及解释说明

射线照相显影液的作用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射线照相显影液是一种常用于医学影像学领域的特殊药物。
它通过注射或口服的方式进入人体内部,能够在X射线或其他相关成像技术下产生强烈的对比效果,从而帮助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本文将详细介绍射线照相显影液的作用、历史背景、主要成分及特点,以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来展开对射线照相显影液的介绍和解释:第2部分:射线照相显影液的作用- 2.1 定义:对射线照相显影液进行定义并解释其基本原理。
- 2.2 历史背景:概述射线照相显影液的历史发展过程,介绍与其相关的重要里程碑。
- 2.3 主要成分及特点:详细阐述射线照相显影液所含有的主要化学成分以及具备的特点和性质。
第3部分:射线照相显影液在医学中的应用- 3.1 诊断及定位肿瘤:介绍射线照相显影液在肿瘤诊断和定位中的应用,以及其对于癌症筛查、早期发现和精确定位的重要性。
- 3.2 血管造影与介入手术辅助:详述射线照相显影液在血管造影以及心血管介入手术中的作用,包括如何提供清晰的血管图像以及通过导向下正确进行手术。
- 3.3 骨骼系统检查与治疗监测:探讨射线照相显影液在骨骼系统检查、治疗监测等方面的应用,如关节造影和骨密度测量等。
第4部分:射线照相显影液的使用注意事项和安全性评估- 4.1 使用注意事项:列举使用射线照相显影液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包括对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的使用限制等。
- 4.2 副作用与风险评估:解释射线照相显影液可能引起的副作用和风险,并评估其安全性。
- 4.3 安全措施与法规要求:介绍在使用射线照相显影液过程中所需遵循的安全措施和相关的法规要求。
第5部分:结论- 5.1 总结射线照相显影液的作用:对射线照相显影液的应用进行总结,强调其在医学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 5.2 展望未来发展趋势:展望射线照相显影液在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和趋势,以及可能带来的创新和改进。
无损检测技术中的射线照相操作技巧

无损检测技术中的射线照相操作技巧无损检测技术是一种用于评估材料或构件内部缺陷或损伤的方法,旨在避免对待测物体产生损害。
在无损检测技术中,射线照相是一种常用的操作技巧,用于获取材料或构件内部的显像信息,从而帮助检测人员分析和评估物体的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无损检测技术中射线照相的操作技巧。
首先,射线照相操作之前,需要确保安全措施得到充分的考虑和实施。
射线照相使用了X射线或伽马射线等高能辐射源,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
因此,在操作过程中,必须佩戴适当的防护设备,如防护服、防护眼镜和手套等,以避免辐射的直接照射。
其次,操作人员需要了解不同材料和构件的辐射透射特性,以便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照相参数。
不同材料和构件对射线具有不同的吸收和散射能力,这会影响到照像的质量。
因此,在实施射线照相前,需要对待测物体的性质有所了解,并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操作参数,包括辐射源的功率和位置,以及探测器的位置和灵敏度等。
第三,定位和校准是射线照相操作的重要环节。
在进行射线照相之前,需要准确地定位待测物体,并将辐射源和探测器放置在合适的位置。
同时,还需要对辐射源和探测器进行校准,以确保获取的显像信息准确可靠。
定位和校准不仅需要操作人员有一定的经验和技巧,还需要借助适当的辅助工具,如标尺、定位器等。
此外,射线照相操作中对图像的处理和分析也是至关重要的。
射线照相所得到的图像往往包含大量的信息,但常常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分析才能得出结论。
在图像处理过程中,可以运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如平滑、锐化、增强对比度等操作,以改善图像的质量和清晰度。
同时,在图像分析过程中,还需要借助一些专业的软件工具或算法,以辅助对图像进行缺陷识别和评估。
最后,射线照相操作结束后,对辐射源和探测器进行必要的安全处理。
射线照相使用的辐射源具有一定的放射性,因此在操作结束后,必须妥善处理辐射源,避免造成环境污染和人员伤害。
此外,还需要对探测器进行清洁和维护,以确保下次使用时的正常工作。
射线照相检验技术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技术

第3章 射线照相检验技术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技术3.1 射线检测的基本原理当强度均匀的射线束透照射物体时,如果物体局部区域存在缺陷或结构存在差异,它将改变物体对射线的衰减,使得不同部位透射射线强度不同,这样,采用一定的检测器(例如,射线照相中采用胶片)检测透射射线强度,就可以判断物体内部的缺陷和物质分布等。
如图3-1所示,设阶梯上存在一很小的厚度差,则有I =D I +S I ;I '=DI '+S I ' 式中 I D ,I'D —— 透射的一次射线强度;S I ,SI '—— 透射的散射射线强度; I ,I ' —— 透射射线强度。
由于有∆T 远小于T ,因此可认为S I =S I ' 所以有∆I =I '-I =D I '-I DI I Δ=S D D D I I I I +-' =nI I +-'11/D D )( 按单色窄束射线衰减规律有D I =T I μ-e 0D I '=)(T T I ∆+-μe 0 式中 μ —— 工件的线衰减系数;I 0 —— 入射射线强度。
因此有 T I I ΔDD e μ-=' 图3-1 射线检测基本原理58引用近似公式x x +=1e (1<x )则有T T Δ1e Δμμ-=- n T I I +-=1ΔΔμ (3-1) 当∆T 是缺陷,其线衰减系数为μ' 时,则式(3-1)应改写为 n T I I +'--=1ΔΔ)(μμ (3-2)∆I /I 称为“物体对比度”或称其为“被检体对比度”,有时也称为“主因对比度”。
式(3-1)即是射线检测的基本原理关系式,它给出了一个小的厚度差与对应的射线检测物体对比度之间的关系。
从式(3-2)可见,射线对缺陷的检验能力,与缺陷在射线透照方向上的尺寸、其线衰减系数与物体的线衰减系数的差别、散射线的控制情况等相关。
RT2理论知识 第三章 射线照相质量的影响因素新2021

第三章 射线照相质量的影响因素
常用的线型像质计有: 1号线型像质计 线号为1~7; 6号线型像质计 线号为6~12; 10号线型像质计 线号为10~16; 13号线型像质计 线号为13-19。
第三章 射线照相质量的影响因素
透照材料不同,所用的像质计不同。 如:Fe、Ni、Ti、Al、Cu。
常用的FE(铁,钢)像质计用于碳钢、低 合金钢、不锈钢等。 表示为:10 FE JB。 符合JB/T7902-2015标准的最大线号为10的 钢像质计。
➢如:一张质量符合标准的射线底片,清晰 显示像质计丝线直径为 0.20 ㎜ 的影像。 不能确认为:该工件内部大于或等于0.20 ㎜的缺陷影像全部显示出来。
第三章 射线照相质量的影响因素
➢像质计灵敏度是评价射线照相技术质量的 一种手段。一般来说,像质计灵敏度和缺 陷检测灵敏度之间不能划等号,后者的情 况要复杂得多,是缺陷自身几何形状、吸 收系数、位置及取向角度的复合函数。
射线检测 第三章
淄博市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 徐长业
130 5338 4958
射线检测
射线照相法的原理:
射线在穿透物体过程中会与物质发生相互作用,因吸收和散射 而使其强度减弱。强度衰减程度取决于物质的衰减系数u和射线在 物质中穿越的厚度。如果被透照物体(试件)的局部存在缺陷,且 构成缺陷的物质的衰减系数又不同于试件,该局部区域的透过射线 强度就会与周围产生差异,把胶片放在适当位置使其在透过射线的 作用下感光。经暗室处理后得到底片。底片上各点的黑化程度取决 于射线照射量(又称曝光量,等于射线强度与照射时间乘积),由 于缺陷部位和完好部位的透射射线强度不同,底片上相应部位就会 出现黑度差异。底片上相邻区域的黑度差定义为“对比度”。把底 片放在观片灯光屏上借助透过光线观察,可以看到由对比度构成的 不同形状的影响,评片人员据此判断缺陷情况并评价试件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因此, 要用像质计来做参考比较。同时,还可以
用像质计来鉴定照片的质量和作为改进透照工艺
的依据。像质计要用与被透照工件材质吸收系数
相同或相近的材料制成。常用的像质计主要有三 种:
(14.0
影像放大------与距离有关
• 是指胶片上影像的尺寸大于物体实际尺寸 • 射线源看成一个点源,得到的影像将是放 大的。 • 放大程度与源到被透照物体的距离有关, 与影像所表示的物体和胶片的距离有关。 • 当射线源的尺寸大于缺陷的尺寸时,情况 变得复杂,可能不产生放大。
影像畸变-------经常发生
• 颗粒度:бD,影像黑度的不均匀程度------影像 可显示的细节最小尺寸
• 但是日常检测工作并不直接测量以上三者, 而是设计了一些方法综合地测定影像质量。 • 现在广泛采用射线照相灵敏度这个概念
3 Χ射线照相灵敏度 1) 灵敏度
灵敏度是指发现缺陷的能力,也是检测质量的标志。通常
用两种方式表示:一是绝对灵敏度,是指在射线胶片上能发现
mm)的金属丝均匀排列,粘合于两层塑料或薄橡皮中间而构成
的。为区别像质计型号,在金属丝两端摆上与号数对应的铅字 或铅点。金属丝一般分为两类,透照钢材时用钢丝透度计,透
照铝合金或镁合金时用铝丝透度计。 图3-8 为金属丝透度计的
结构示意图(图中JB表示“机械工业部标准”)。
图3-8 金属丝透度计示意图
• 是指得到的影像的形状与物体在投影方向 截面的形状不相似。 • 原因:不同部位放大不同。只要投影截面 与记录影像的截面不平行,就会发生影像 畸变。 • 缺陷影像畸变经常发生,因为其性质不规 则,透照是存在多个投影截面。
2. 影像质量(略读)
• 对比度:ΔD,影像与背景的黑度差----在透照 方向上可识别的细节尺寸 • 不清晰度:U,影像边界的扩展宽度-----垂直 于透照方向上可识别的细节尺寸
使用金属丝像质计时,应将其置于被透照工件的表面,并
应使金属丝直径小的一侧远离射线束中心。这样可保证整个被 透照区的灵敏度达到如下计算数值:
K
d
100 %
式中: φ 为观察到的最小金属丝直径;d为被透照工件部位 的总厚度。
• (2)阶梯孔型像质计 • (3)平板孔型像质计 • (4)双丝型像质计
被检测试件中与射线平行方向的最小缺陷尺寸;二是相对灵敏 度,是指在射线胶片上能发现被检测试件中与射线平行方向的
最小缺陷尺寸占试件厚度的百分数。若以d表示为被检测的材
料厚度,x为缺陷尺寸,则其相对灵敏度为
x K 100 % d
测定工具
• 目前测定射线照片的射线照相灵敏度采用像质计。 (又叫透度计)
3) 金属荧光增感屏
金属荧光增感屏是在铅箔上涂一层荧光物 质组合而成的, 其结构如图4-7所示。它具有 荧光增感的高增感系数,又有吸收散射线的作 用。
图4-7 金属荧光增感屏结构示意图
4) 增感方式的选择 增感方式的选择通常考虑三方面的因素:
产品设计对检测的要求、射线能量和胶片类型。
第3章 射线照相的影像质量
1.影像形成分析
• 假设射线源是一个几何点,射线从这点发 出,沿直线在空间传播,并沿直线穿透被 透照物体。具有三大特点: • 影像重叠 • 影像放大 • 影像畸变
影像重叠------检测的方向性
• 影像的每个点都是物体的一系列点对射线 衰减产生的总结果,或者说是物体一系列 点的影像的重叠。 • 射线所检测到的影像是把立体物体表现在 平面上,因此物体质量、结构等方面的情 况会重叠在一起。因此当从不同的方向检 测时,对同一物体影像可以不同。 • 影像的重叠性使得物体不同位置的缺陷在 影像上表现成一个,增大了判断的困难。
在摄影密度为 时,无增感所需曝光量 D K 产生相同的摄影密度 时,用增感屏所需曝光 D 量
1) 荧光增感屏 荧光增感屏是利用荧光物质被射线激发产 生荧光实现增感作用的,其结构如图所示。它
是将荧光物质均匀地涂布在质地均匀而光滑的
支撑物(硬纸或塑料薄板等)上,再覆盖一层薄
薄的透明保护层组合而成的。
图 荧光增感屏构造示意图
2) 金属增感屏 金属增感屏在受射线照射时产生β 射线和 二次标识X射线对胶片起感光作用。其增感较 小,一般只有2~7倍。金属屏的增感特性通常 是, 原子序数增加,增感系数上升,辐射波 长愈短,增感作用越显著。
• 但是原子序数越大,激发能量也要相应提 高,如果射线能量不能使金属屏的原子电 离或激发, 则不起增感作用,相反还会吸 收一部分软射线。如铅增感屏, 当管电压 低于80 kV时,则基本上无增感作用。 在生 产实践中,多采用铅、锡等原子序数较高 的材料作金属增感屏,因为铅的压延性好, 吸收散射线的能力强。
(5) 槽式像质计 槽式像质计的基本设计是在平板上加工出 一系列的矩形槽, 其规格尺寸下图所示。对 不同厚度的工件照相,可分别采用不同型号的 像质计。
图 槽式透度计示意图
4. 增感屏及增感方式的选择
由于 X 射线和γ 射线波长短、硬度(见下文)大,对胶片 的感光效应差,一般透过胶片的射线,大约1%就能使胶片 中的银盐微粒感光。为了增加胶片的感光速度,利用某些增感 物质在射线作用下能激发出荧光或产生次级射线,从而加强对 胶片的感光作用。在射线透视照相中,所用的增感物质称为增 感屏, 其增感系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