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诗情(第二课时)_教案教学设计_1

合集下载

《田园诗情》教案之二

《田园诗情》教案之二

《田园诗情》教案之二一、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文本,理解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之情。

2.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3.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学会运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自然景象。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教学难点:学会运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自然景象。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之前学过的《田园诗情》第一课时,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同学们说得很好,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田园诗情》,进一步体会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二、自主学习a.课文描绘了哪些田园景象?b.作者对这些景象有什么感受?a.课文描绘了田野、村庄、树林、小溪等田园景象。

b.作者对田园生活充满向往和赞美之情。

三、课堂讨论a.课文中的哪些词语或句子让你感受到了田园的美?b.你觉得作者为什么会对田园生活如此向往?a.课文中的“绿油油”、“金灿灿”、“清澈见底”等词语让人感受到了田园的美。

b.作者向往田园生活的原因可能是因为田园生活节奏缓慢,环境优美,人际关系和谐。

四、课堂小结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进一步体会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2.请同学们课下预习《田园诗情》第二课时,思考如何运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自然景象。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请同学们回顾一下上节课的内容,我们学习了《田园诗情》的第一课时,主要讲述了什么?2.同学们回答得很好,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田园诗情》的第二课时,学习如何运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自然景象。

二、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描写方法,如:视觉、听觉、嗅觉等多角度描绘,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分析课文中的精彩句子,体会作者的语言魅力。

三、课堂练习a.田野上的麦浪b.河边的小溪2.学生展示描绘成果,教师点评并指导。

四、课堂小结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如何运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自然景象。

2.请同学们课下练习描绘其他自然景象,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田园诗情》教学设计

《田园诗情》教学设计

《田园诗情》教学设计过风楼镇中心小学雷小丽一.教材依据本课是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田园诗情》是一篇描写荷兰风情的优美写景文。

这节课是第二课时,主要带领同学们领略感受优美的田园风情,体会作者对荷兰的向往之情。

二.设计思想课题教学的指导思想:《田园诗情》是一篇描写荷兰美景的散文。

荷兰一向以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风车之国而闻名于世。

文章着重从“牧场之国”的角度来展现荷兰的独特风情。

因此教学设计设计,要抓住原野上的动物进行教学,以突出荷兰牧场之国的特点。

然后抓住其他几处句子,让学生体会荷兰水之国,花之国的美丽就可以了。

所以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我重在为学生创设意境,让其自由体会,再加上品读感悟和诵读理解,我觉得学生要理解就不是很难了。

课题教学的设计理念:本篇课文的景美,语言文字也美。

所以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在总体感受荷兰印象后,让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标出自己喜欢的地方。

边读边配合多媒体情景来体会情趣。

通过读后交流讲解,让学生感受到荷兰不仅仅体现在他那花之国,水之国,更是那骏马的自由王国,是那天堂般的动物世界,是那宁静安谧的夜晚,是哪悠然的家园,独具特色的异域风情,还是作者内心深处洋溢出的对荷兰田园风光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因为上节课已经解读了本课的生字以及词语,学生不存在不理解字词的问题,所以在本节课我一共设立了创设情境引入新课,直入中心统领全文,再读课文整体感知,品读感悟诵读理解,语言实践积累运用,布置作业迁移运用等六个环节,目的在于让学生能够深入扎实的了解本篇课文。

结合教材分析:文本向我们清清晰晰地展示着荷兰田园的美,这是一种生命萌动的美,这是一种宁静和谐的美,同时这还是一种自由富有的美。

我们可以感受一下,有无边无际的绿草,有成群的牲畜,有纵横交错的运河,有大片大片的郁金香,有无比清新的空气……一切都让人感到无比的亲切与安宁,幸福与祥和。

在这样的环境中人才真正地回归自然,与自然合为一体,由此让我想到了“湖光秋月两相和”一句诗来,在这里,我们也能倾心地感受到一切是那么的和谐与美妙。

11田园诗情教案.doc

11田园诗情教案.doc

11.《田园诗情》教学要求:1、学会课文中的生字词,不理解的字词可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2、通过诵读,体会课文所展示的诗情画意,并有意识地积累优美词句。

3、了解荷兰美丽的出园风光。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诵读,体会课文所展示的诗情画意,并有意识地积累优美词句。

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一、谈话,揭示课题1、谈话:大自然风光无限,跟随着作者优美的文字,我们欣赏了泉城,领略了九寨沟,这些都是我们祖国的奇特风景。

今天,我们又要乘着语言文字这辆高速列车,去国外的荷兰走一趟,去感受那里浓浓的出园诗情。

2、板书课题,齐读并质疑。

3、让我们带着这几个问题自由朗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通课文,读准生字词;边读边思考提出的问题。

2、交流学习情况:通过读课文,你解决了哪些问题?三、学习生字词1、出示本课的生字,指名学生朗读。

2、辨析生字,组词并理解词义。

3、出示下列词语,指名学生朗读。

极目远眺仪态端庄绿意盎然骡悍强壮辽阔无垠悠然自得默默无言舒缓平稳四、分节指读课文,师生相机正音。

五、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的结构。

1、默读课文,找出文中最能体现荷兰“出园诗情”的一句话。

2、交流并出示: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

(1)指名读。

(2)说说从这一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3) ....................... 句式训练:是也是3、文章哪几自然段具体描写了荷兰的这一特点?(指导分段)4、出示: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1)齐读,思考讨论:“真正”的荷兰是什么样的?从“真正”这个词中你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感情朗读这句话。

六、总结七、作业1、抄写生字词。

2、冇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二、三门然段;3、品味课文语言,感受荷兰如诗如画的出园风光,在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诵读,体会课文所展示的诗情画意,并有意识地积累优美词句。

《田园诗情》教学设计_1

《田园诗情》教学设计_1

《田园诗情》教学设计在工作和生活中,少不了要写各种各样的文档,不论是写制度、写总结、写方案、写方案、写教案还是写其它的材料,能写出一篇好的文档,体现了一个人的文笔,也体现着一个人的力量,下面是我整理的《《田园诗情》教学设计》,快快拿去用吧!《田园诗情》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宠爱的两个自然段。

(2)凭借课文语言文字,感受荷兰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在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通过诵读,体会课文所呈现的诗情画意,并有意识地积累美丽词句。

三、课前预备:搜集于荷兰风景的其他一些资料,特殊是一些具有荷兰民族特色的,如风车、郁金香之类的,作为补充学问来了解,可以在学完课文之后让同学对荷兰有一个更加全面的生疏,老师可以作适当的指导。

四、教学过程:(一)展出图片,激_情导入:1、出示荷兰秀丽景色的图片,蔚蓝的天空、碧绿的草原、成群的牛羊、纵横交叉的水道、明丽的郁金香、转动的风车……2、老师适时讲解:“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

”引出课文第一自然段。

3、提问:你在刚刚的图片中看到了什么?4、快速浏览课文,看看我们的课文描写了荷兰的哪些方面?【设计意图:创设情景,激_情导入,激发同学带着深厚的探知思想去探究文本,为学习本课奠定了基础。

】(二)精读感悟:1、在同学读通的基础上,让同学说说课文主要讲了哪几个方面。

2、朗读、议读,品析沟通。

(1)让同学主动朗读自己想读的,品读自己宠爱的语句和段落,留意读出自己的理解,边读边体会,自己为什么宠爱或是从中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情感。

(2)指多名同学朗读、议读。

(老师相机点拨,不需让同学多作分析,引导同学用自己的感悟读出宠爱之情。

)【设计理念:阅读是同学的共性化的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同学的阅读实践。

本环节教学中,坚持让同学自读自悟,让同学自主地从课文中找出自己想读的内容和宠爱的句段,自主地争辩和沟通感悟到的内容。

《田园诗情》02-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设计

《田园诗情》02-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设计

《田园诗情》02-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设计《田园诗情》02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感受田园风光的美丽与宁静,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习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

3、积累文中优美的语言,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文中描绘田园风光的词句,感受田园的诗情画意。

(2)学习作者按照一定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

2、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情感,培养学生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三、教学方法1、朗读感悟法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深入体会文中的情感和意境。

2、问题引导法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情境教学法创设相关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一些田园风光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交流自己对田园的印象。

(2)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田园是怎样的一个地方?2、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和理解。

(3)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3、精读课文(1)分组讨论:文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田园的诗情?(2)引导学生抓住文中描写田园景色、动物活动等方面的语句,如“极目远眺,碧绿如丝绒般的草原上,是一头头黑白两色的奶牛。

”等,感受田园的美丽与宁静。

(3)分析作者的描写顺序和方法,如按照空间顺序、动静结合等。

4、语言积累(1)让学生找出文中优美的语句,进行摘抄和背诵。

(2)仿照文中的句式,进行仿写练习,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5、拓展延伸(1)让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见到的田园风光,或者讲述自己向往的田园生活。

(2)推荐相关的田园主题的书籍或文章,鼓励学生课后阅读。

6、总结(1)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田园风光的美丽和阅读的重要性。

(2)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自己心目中田园的短文。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通过自主阅读、思考和讨论来理解课文。

关于小学第七册《田园诗情》语文教案(6篇)

关于小学第七册《田园诗情》语文教案(6篇)

关于小学第七册《田园诗情》语文教案(6篇)小学第七册《田园诗情》语文教案篇1教学要求:1、学会课文中的生字词,不理解的字词可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2、通过诵读,体会课文所展现的诗情画意,并有意识地积存美丽词句。

3、了解荷兰漂亮的田园风光。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诵读,体会课文所展现的诗情画意,并有意识地积存美丽词句。

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一、谈话,提醒课题1、谈话:大自然风光无限,跟随着美丽的文字,我们观赏了泉城,领会了九寨沟,这些都是我们祖国的奇怪风景。

今日,我们又要乘着语言文字这辆高速列车,去国外的荷兰走一趟,去感受那里浓浓的田园诗情。

2、板书课题,齐读并质疑。

3、让我们带着这几个问题自由朗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通课文,读准生字词;边读边思索提出的问题。

2、沟通学习状况:通过读课文,你解决了哪些问题?三、学习生字词1、出示本课的生字,指名学生朗读。

2、辨析生字,组词并理解词义。

3、出示以下词语,指名学生朗读。

极目远眺仪态端庄绿意盎然骠悍强壮宽阔无垠悠闲得意悄悄无言舒缓平稳四、分节指读课文,师生相机正音。

五、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构造。

1、默读课文,找出文中最能表达荷兰“田园诗情”的一句话。

2、沟通并出示: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

(1)指名读。

(2)说说从这一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3)句式训练:是……也是……3、文章哪几自然段详细描写了荷兰的这一特点?(指导分段)4、出示: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1)齐读,思索争论:“真正”的荷兰是什么样的?从“真正”这个词中你体会到了怎样的情感?(2)感情朗读这句话。

六、总结七、作业1、抄写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其次课时一、复习导入1、“真正”的荷兰是一个怎样的国家?(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

)2、这节课,我们就来详细感受荷兰的田园诗情。

二、细读课文,感悟积存(一)学习其次自然段。

1、出示“奶牛图”,观看:你觉得图上最吸引你的是什么?(1)奶牛的姿势:①用横线划出描写奶牛姿势的句子。

《田园诗情》第二课简案(精选2024)

《田园诗情》第二课简案(精选2024)

7
教学内容概述
深入解读《田园诗情 》中的自然描写和人 文情感
探讨作品所表达的主 题思想和现实意义
2024/1/24
分析作品中的艺术手 法和文学特色
8
教学方法与手段
01
02
03
讲授法
通过教师的讲解,引导学 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和艺 术特色。
2024/1/24
讨论法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分享阅读感受和思考,促 进思想碰撞和交流。
利用学校图书馆、阅览室等场所,为 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和学习空间 。
2024/1/24
23
06
教学延伸与拓展
2024/1/24
24
相关主题阅读推荐
《瓦尔登湖》
亨利·戴维·梭罗的经典之作,描 述了他在瓦尔登湖畔的独居生活 ,对自然和人生进行了深刻的思
考和感悟。
《归园田居》
陶渊明的一首长篇叙事诗,表达 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展现了自然与人生的和谐之美。
内涵和审美价值。
02
分析经典田园诗情作品
选取一些经典的田园诗情作品,如《归园田居》、《山居秋暝》等,进
行深入的解读和分析,引导学生体会作品中的意境和情感。
2024/1/24
03
学生自主阅读
提供一些田园诗情的阅读材料,让学生自主阅读并思考相关问题,培养
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13
巩固练习
2024/1/24
20
教材资源挖掘
深入挖掘教材中关于田园诗情的 文化内涵,如山水田园的自然美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等。
提炼教材中的重点词汇、句式和 修辞手法,作为学生语言学习的
范例。
结合课后练习,设计有针对性的 语言实践活动,提升学生语言运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田园诗情》第2课时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田园诗情》第2课时苏教版

《田园诗情》第二课时教课方案【教课目的】1、经过多种形式的有感情朗诵,感觉牧场的静态美,激发学生赞美与神往之情。

2、累积优美的语句,并能很有感情地背诵自己的喜爱的片断。

3、联合课文简要地认识荷兰人文地理。

【教课要点】经过多种形式的读,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领会文中要点语句,感受荷兰牧场的田园风光。

【教课难点】经过语言文字领会荷兰牧场寂静、优美、和睦的特色,感觉人与动物、人与环境和睦一致的美好心境。

【教课过程】一、激发引入、整体感知1、昨天,我们一同去了欧洲西部的荷兰,赏析了那边的田园风光,此刻还可以不可以说一说,你都看到了哪些的田园风光呢?(让学生简要地说一说,并简要板书)2、(指板书 )去过荷兰的人都说这些田园风光很富裕诗情画意,那这节课我们再来细细地,美美地赏识品尝荷兰的田园风光。

二、走进牧场,细细赏识(一)、读懂,读出意蕴来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

一世抢着读,读的字音正确。

师:(摇摇头)看似简单,其实没有读出真实的意思来。

一世又读。

2、课文读懂了吗?主要写了什么?谁再读第一段?生:(如有所悟)荷兰是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

(存心思重申了“牧场”一词)师:为何这样读呢?生:由于课文主要写的是牧场,因此重申“牧场”一词。

3、这段话可不可以够这样说“荷兰是牧场之国,水之国,也是花之国。

生:不可以够,那就变为是主要写荷兰的花了。

师小结:对!你们看,相同是这几个内容,最想说什么,就是需要重申的,就需要这类特别的表达方式。

我们一同来读一读。

[设计企图:这是一个语言训练点,两个目的:1、总起句归纳全文的训练。

2、并列的几个内容,最想重申的放在后边。

教课不是简单的“告诉”,而是耐心而奇妙地引领、唤醒,开启学生的心门,开下学生的思想。

](二)、品尝,诗情在哪里师:题目中“田园”一词,你们懂吗?“诗情”呢?师:因此很多同学读这篇课文的时候,只好读出课文的“田园”里的东西,发现不了“诗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田园诗情(第二课时)
本文是关于田园诗情(第二课时),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教学目标:
1、通过再现式的有感情朗读,感受牧场的白天动态美,傍晚和夜晚的静态美,激发学生赞美与向往之情。

2、积累优美的语句,并能很有情感地背诵自己的喜欢的片断。

3、通过练习来掌握特别句式。

教学重点:
通过再现式的朗读,内化积累语言,感受牧场的美。

一、借景回顾“荷兰印象”。

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第十课读题《田园诗情》,有一个名字已经深深印在我们心底,那就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荷兰。

(播放荷兰的图片)
看着画面,你联想到上节课学过的哪些词?能用其中的词语说说对荷兰的印象吗?
过渡:今天,让我们一起到荷兰的牧场里,去感受那里独特的荷兰田园诗情。

二、精读品味“田园诗情”。

(一)感受白天牧场诗情
初感牧场动物图
(1)请三位同学读课文的二至四小节,其同学用心听,数数看牧场里都有哪些动物。

(2)那你对那一幅动物图最感兴趣呢?找到描写你所喜欢动物的地方,大声读一读,并和同桌分享你喜欢的理由!
(3)谁来说说,你喜欢哪种动物?并说说理由!
(4)让我们一起到看一看,课件出示:(自由出示描写动物的课件)
千姿百态奶牛图:
看,那头就是——背上盖着…的牛。

这头牛——站立不动,仿佛…的牛呢?跑前跑后,活象…的牛犊在哪里?你来指!(这就是牛犊)它身边的就应是那—
—仪态端庄的老牛啦!(课件)有意思!
①让我们读出这有趣的画面。

你们觉得该怎么读?指导学生读好自己所喜欢奶牛的姿态
②在这碧绿如丝绒般的牧场里,仅仅有这四头奶牛吗?让我们看看草原上的其他奶牛,他们又在做些什么呢?(出示课件,指导学生用“有的……有的……”练习说话)(散步、远望、回首、闭目、交谈……)
③生活在这一碧如洗、如同绿色地毯的牧场里,这群奶牛是一群怎样的奶牛?
(自由、快乐、幸福)
5让我们再一次感受这群千姿百态、快乐自由的奶牛吧!(读)
(5)在这一自然度中还有一句话也写出了荷兰独特的田园诗情,课件出示:“极目远眺……”多美呀!你见过丝绒吗?那是怎样的?能读出这种感觉吗?(读好“碧绿如丝绒般的草原上”)
想象一下,假如草原是绿色丝绒,那么上面黑白两色的奶牛是什么?
巧妙的比喻!这就是荷兰草原独有的色彩,谁能让这风景再现在我们眼前?
(6)不仅如此,在绿意盎然的村野乡间,你还会看到(课件出示郁金香图片)读了课文中优美的文字,看着这动人的画面,你想说什么?
师:多么富有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呀!
过渡:课文除了描写奶牛之外,还重点描写了哪种动物?(骏马)
(出示图)强壮自由骏马图
1这群骏马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引导学生从“骠汗强壮”“腿粗如桩”引导学生感受马儿的强壮,从“鬃毛随风飞扬”感受马儿的快)
(1)谁来将这强壮威武、健步如飞的马儿读出来?(点评:你真是一匹神气的小马!哇!你很力量!……)
我们学习语文有时需要透过文字看到画面,谁来说说你的脑海中仿佛看到了怎样的一幅画面?
2难道你仅仅感受到了这群马儿的强壮和跑的快?你还有其他感受吗?再用心读一读。

(引导学生从“自由驰骋”“自由王国的主人”感受这些骏马无忧无虑、自
由、快乐。


绵羊、黑猪、小鸡、长毛羊
过渡:在这天堂般的绿色草原上还有那些动物?
1、学生交流。

(绵羊、黑猪、小鸡、长毛羊)课件出示相关动物的图片。

2、教师引读:在这天堂般的绿色草原上……
真是一幅自由祥和的图画呀!
如果你来到这里,你想怎样赞美它呢?
(板书:自由、美丽……)
(二)感受牧场傍晚和夜晚的“静”
白天的牧场生机勃勃,诗情画意,那么到了傍晚和夜晚的时候,牧场又会是怎样的一幅景象呢?
(1)默读课文,五六小节用心去感受牧场傍晚和夜晚时的景象。

(2)你感受到什么?(板书:宁静)
(3)哪些语句使你感受到这份“宁静”呢?先自己读读,再和小组同学分享自己的体会。

(4)谁愿意用读的方式和大家分享自己感受到的宁静?(生读,师扣住“静”字评价。

重点指导:
傍晚之静
(出示课件,引导学生通过理解,“奶牛的严肃沉默”“谁都不叫喊吆喝”“铃铛也没有响声”“挤奶人默默无言”感受静,当然最重要的是在学生未能体会到“远处偶尔传来汽笛声”的作用时,教师要适时指点。


夜晚之静
(出示课件,重点引导学生通过“狗不叫”“牛不哞”“马不踢”“沉睡的牲畜……微弱的光芒。

”来感受夜晚牧场之静。


漆黑的夜晚,只有微弱的光芒!怎一个静字了得,让我们再一次感受牧场夜的静!
(课件:狗不叫了,圈里的牛不再发出哞哞声,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挡板。

沉睡的牲畜,无声的低地,漆黑的夜晚,只有远处的几座灯塔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配乐)
同学们,这就是傍晚和夜晚的牧场,一切是那么的静,一切都是无声和美好的!这就是荷兰的田园诗情。

三、回味领悟“真正荷兰”。

沉醉于荷兰的牧场,内心无限安宁,读到这里,你有怎样的感受?
这篇文章的作者捷克作家恰佩克在游历荷兰之后也感慨道:“这就是真正的荷兰!”(出示:这就是真正的荷兰)你觉得真正的荷兰是怎样的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