菠菜色素的提取与分离

合集下载

实验2-菠菜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实验2-菠菜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实验2■菠菜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2菠菜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扬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张磊091301223一.实验目的:1 •了解分离与提纯过程在科学研究和生产生活中的应用;2.掌握分离与提纯实验设计的一般思路和方法;3.掌握菠菜中色素提取的原理,步骤和影响因素;二•实验原理:1.叶绿体中的色素是有机物,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中,所以用石油醚、乙醇等能提取色素。

2.本实验选用的是吸附色谱,氧化铝作为吸附剂(极性),色素提取液为吸附液,色素提取液中各成分极性大小为:叶绿素 b (黄绿色)>叶绿素a (蓝绿色)>叶黄素(黄色)>3■类胡萝卜素(橙色)。

3.柱层析法的分离原理是根据物质在氧化铝上的吸附力不同而使各组分分离。

一般情况下极性较大的物质易被吸附,极性较弱的物质不易被吸附,所以由上到下为:叶绿素 b (黄绿色),叶绿素a (蓝绿色),叶黄素(黄色),伕类胡萝卜素(橙色)。

三、实验材料:仪器:研钵、分液漏斗、层析柱(20 x 10 cm),表面皿,普通漏斗,量筒试剂:石油醚、乙醇(95%)、菠菜叶、丙酮(化学纯)、中性氧化铝,无水硫酸钠四、实验步骤与内容【探究:菠菜(或青菜)的I I处理方式】(1)小组讨论处理菠菜的各种方式,然后按照“手撕”,“划几刀,再手撕”,“剪成丁状”,“剪碎后稍加研磨”,“研磨成浆”共五种方式分为五组进行实验,最后确定控制菠菜叶取25克,加入有机溶剂15mL (9mL石油醚+6mL乙醚),浸泡时间取25min为统一条件;(2)开始分组实验,各自处理好各组的菠菜,放置在烧杯中,加入15mL有机溶剂并盖上表面皿浸泡25min。

(3)在浸泡的时间内开始装柱,首先在滴管下口装上橡皮管并夹上弹簧夹(夹紧),在管的出口处放入一小撮棉花,在棉花上放置已剪好的和滴管内径一般大小的圆形滤纸,然后用普通漏斗往里面装入中性氧化铝,最后在氧化铝上再加上和滴管内径一般大小的圆形滤纸,夹在铁架台上备用。

菠菜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报告

菠菜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报告

菠菜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学习和掌握菠菜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技术,了解菠菜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原理以及实验操作过程。

二、实验方法:
1、制备样品:将新鲜的菠菜叶片洗净晾干,切碎成小块备用;
2、提取菠菜色素:将切碎的菠菜叶片加入适量无水乙醇,研
磨成泥状物,过滤后取得浸提液;
3、进一步提取:将浸提液过滤并再次提取,过滤得到过滤液;
4、分离:将过滤液使用氯仿进行分离,水相和氯仿相层的色
素分离;
5、测定:将得到的色素溶于适量乙醇,测定菠菜色素的吸光度。

三、实验结果:
经过提取和分离,得到了深绿色的液体,与纯菠菜色素溶液比
较后发现两者颜色相似。

测定得到吸光度为0.54。

四、实验分析:
本次实验成功提取和分离了菠菜色素,并得到了较为准确的测定值。

在实验中,氯仿和无水乙醇是常用的有机溶剂,主要是因为在这些溶剂中菠菜色素的溶解度较高。

但是,在实验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实验环境的卫生和安全,氯仿是一种易挥发的有机物,需要注意防火和防烟。

五、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提取和分离了菠菜色素,并且得到了较为准确的测定值。

同时,我们也了解了菠菜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原理以及实验操作过程。

本次实验的成功对于今后相关实验研究以及实际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菠菜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报告

菠菜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报告

菠菜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报告菠菜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报告引言:菠菜是一种常见的绿叶蔬菜,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其中包括一种被称为菠菜色素的成分。

菠菜色素是一类天然的色素,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和抗氧化性质。

本实验旨在通过提取和分离的方法,研究菠菜色素的性质和应用。

实验材料和方法:材料:新鲜菠菜叶片、无水乙醇、丙酮、石油醚、二氯甲烷、硅胶G柱、色谱柱、色谱试纸等。

方法:1. 取适量新鲜菠菜叶片,洗净并切碎成细末状。

2. 将菠菜末置于研钵中,加入适量无水乙醇,浸泡30分钟,搅拌均匀。

3. 将菠菜浸提液过滤,收集滤液。

4. 取少量滤液,加入石油醚,振荡混合,使菠菜色素溶于石油醚中。

5. 将石油醚层收集,加入少量无水乙醇,使溶液变为淡绿色。

6. 将淡绿色溶液倒入色谱柱中,以无水乙醇为洗脱剂,收集洗脱液。

7. 将洗脱液浓缩,得到菠菜色素。

实验结果和讨论:通过以上实验步骤,我们成功地从菠菜中提取和分离出了菠菜色素。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使用了无水乙醇作为提取剂,因为乙醇能够有效溶解菠菜中的色素成分。

同时,我们使用石油醚作为分离剂,因为石油醚能够与菠菜色素发生亲和作用,使其溶于石油醚中。

在分离过程中,我们使用了色谱柱和色谱试纸进行分离和检测。

色谱柱是一种常见的分离工具,通过其内部填充的固定相材料,能够将混合物中的成分按照其亲和性和分子大小进行分离。

我们选择了硅胶G柱作为固定相材料,因为硅胶G柱对菠菜色素具有较好的亲和性。

通过使用无水乙醇作为洗脱剂,我们成功地将菠菜色素从硅胶G柱中洗脱出来。

在实验中,我们观察到菠菜色素呈现淡绿色。

这是因为菠菜色素主要由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等成分组成,这些成分赋予了菠菜独特的颜色。

叶绿素是一种绿色的色素,具有光合作用的功能。

类胡萝卜素则是一类黄、橙、红等颜色的色素,具有抗氧化和免疫调节等作用。

菠菜色素不仅在食品工业中有广泛应用,还在医药和化妆品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菠菜色素富含抗氧化物质,能够有效清除自由基,延缓衰老和预防疾病。

实验 菠菜色素的提取与分离

实验  菠菜色素的提取与分离

实验菠菜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概要通过绿色植物色素的提取和分离,了解天然物质分离提纯方法;了解柱层析和薄层色谱分离的基本原理,掌握柱层析和薄层色谱分离的操作技术。

通过柱色谱和薄层色谱分离操作,加深了解微量有机物色谱分离鉴定的原理。

实验原理层析法是一种物理分离方法。

柱层析法是层析方法中的一个类型,分为吸附柱层析法和分配柱层析法。

本实验仅介绍吸附柱层析法。

吸附柱层析法是分离、纯化和鉴定有机物的重要方法。

它是根据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分子结构和性质(极性)来选择合适的吸附剂和洗脱剂,从而利用吸附剂对各组分吸附能力的不同及各组分在洗脱剂中的溶解性能不同达到分离目的。

吸附柱层析法通常是在玻璃层析柱中装入表面积很大、经过活化的多孔性或粉状固体吸附剂(常用的吸附剂有氧化铝、硅胶等)。

当混合物溶液流过吸附柱时,各组分同时被吸附在柱的上端,然后从柱顶不断加入溶剂(洗脱剂)洗脱。

由于不同化合物吸附能力不同,从而随着溶剂下移的速度不同,于是混合物中各组分按吸附剂对它们所吸附的强弱顺序在柱中自上而下形成了若干色带。

在洗脱过程中,柱中连续不断地发生吸附和溶解的交替现象。

被吸附的组分被溶解吸出来,随着溶剂向下移动,又遇到新的吸附剂颗粒,把组分从溶液中吸附出来,而继续流下的新溶剂又使组分溶解而向下移动,这样经过适当时间移动后,各种组分就可以完全分开,继续用溶剂洗脱,吸附能力最弱的组分随溶剂首先流出,再继续加溶剂直至各组分依次全部由柱中洗出为止,分别收集各组分。

绿色植物如菠菜叶中的叶绿体含有绿色素(包括叶绿素a和叶绿素b)和黄色素(包括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两大类天然色素。

这两类色素都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故可用乙醇或丙酮等有机溶剂提取。

叶绿素存在两种结构相似的形式即叶绿素a(C55H72O5N4Mg)和叶绿素b(C55H70O6N4Mg),其差别仅是叶绿素a中一个甲基被甲酰基所取代从而形成了叶绿素b。

它们都是吡咯衍生物与金属镁的络合物,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必需的催化剂。

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报告

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报告

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报告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报告引言:色素是一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有机化合物,具有丰富的颜色和多样的功能。

色素提取和分离是一项重要的实验技术,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色素的性质和应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提取和分离植物中的色素,探究其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和分离效果。

实验材料和方法:材料:鲜菠菜叶片、无水乙醇、丙酮、二氯甲烷、石油醚、氯化钠溶液、滤纸、试管等。

方法:1. 将鲜菠菜叶片切碎,放入试管中。

2. 加入适量的无水乙醇,用玻璃棒搅拌均匀。

3. 将悬浊液过滤,收集滤液。

4. 将滤液分成几份,分别加入丙酮、二氯甲烷和石油醚中,摇匀。

5. 观察不同溶剂中的色素溶解情况和分离效果。

结果和讨论:通过实验观察和记录,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和结论:1. 无水乙醇提取:将鲜菠菜叶片与无水乙醇混合后,溶液呈现出深绿色。

这是因为无水乙醇可以有效提取鲜菠菜叶片中的叶绿素,叶绿素是一种绿色的植物色素。

2. 不同溶剂中的色素溶解情况:在实验中,我们用丙酮、二氯甲烷和石油醚分别与提取得到的无水乙醇溶液混合,并观察其溶解情况。

结果显示,丙酮溶液呈现出深绿色,二氯甲烷溶液呈现出橙黄色,而石油醚溶液呈现出淡黄色。

这说明不同溶剂对色素的溶解性有所差异。

3. 色素的分离效果:在实验中,我们通过观察不同溶剂中的色素溶液,发现色素在不同溶剂中有不同的分离效果。

丙酮溶液中的色素分离效果最好,可以清晰地观察到绿色和黄色两个色带。

而二氯甲烷溶液中的色素分离效果较差,只能看到一个橙黄色的色带。

石油醚溶液中的色素分离效果最差,只能观察到一个淡黄色的色带。

这说明不同溶剂对色素的分离效果也有所差异。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无水乙醇可以有效提取鲜菠菜叶片中的叶绿素。

2. 不同溶剂对色素的溶解性有所差异,丙酮溶液中的色素溶解性最好。

3. 不同溶剂对色素的分离效果也有所差异,丙酮溶液中的色素分离效果最好。

实验的局限性和改进方向:本实验中我们只使用了鲜菠菜叶片作为色素的来源,未涉及其他植物材料。

从菠菜中提取叶绿素实验报告6篇

从菠菜中提取叶绿素实验报告6篇

从菠菜中提取叶绿素实验报告6篇从菠菜中提取叶绿素实验报告 (1)1.1 仪器与试剂仪器:研钵、分液漏斗、显微载玻片、毛细管、层析柱(20×10 cm)、UV-240紫外分光光度计试剂:石油醚、乙醇(95%)、菠菜叶、丙酮(化学纯)、乙酸乙酯(化学纯)、无水硫酸钠、硅胶G、中性氧化铝(150目~160目)1.2 提取与分离1.2.1 浸泡法提取色素在研钵中放入20 g新鲜的菠菜叶,加入20 mL3:2(体积比)石油醚—乙醇混合液,适当研磨(不要研成糊状,否则会给分离造成困难),用倾析法将提取液转移到分液漏斗中,每次用10ml水洗涤两次,以除去萃取液中的乙醇。

洗涤时要轻轻旋荡,以防乳化。

弃去水乙醇层,石油醚层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干燥后滤入小圆底烧瓶,在水浴上蒸发浓缩至大约l m L。

1.2.2 薄层层析取四块显微载玻片,硅胶G经0.5%羧甲基纤维素钠调制后制板,在室温下晾干后在110°C活化1h。

选取效果最好的一块进行点样。

展开剂:(1)石油醚—丙酮=8:2(体积比)(2)石油醚—乙酸乙酯=6:4(体积比)取活化后的层析板,点样,放入预先选定展开剂的广口瓶。

瓶的内壁贴一张高5cm,绕周长4/5的滤纸,下部浸入展开剂中,盖上瓶盖。

待展开剂上升至规定高度时,取出层析板,晾干,做出标记。

分别用两种展开剂展开,比较不同展开剂的展开效果。

观察斑点在板上的位置并排列出胡萝卜素、叶绿素和叶黄素的Rf值的大小。

注意更换展开剂时,需干燥层析瓶,不允许前一种展开剂带入后一系统。

1.2.3 柱层析取少量脱脂棉在小烧杯中用石油醚浸润后,挤压除去气泡,放在层析柱底部。

在层析柱中加15cm石油醚。

加入中性氧化铝8克,打开柱下活塞,保持石油醚高度不变,氧化铝在柱子中堆积。

装完后,打开下端活塞,放出溶剂,直到氧化铝表面剩下1—2mm高为止(不能使氧化铝表面露出液面)。

将浓缩液用滴管加到柱顶部,打开下端活塞,让液面下降到柱面以下1mm,关闭活塞,加数滴石油醚,打开活塞,使液面下降,几次反复,使色素全部进入柱体。

菠菜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方案)

菠菜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方案)

菠菜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方案)
菠菜色素是一种天然的色素,在食品、药品和化妆品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提取和分离菠菜中的色素,探索其化学结构和性质。

实验步骤:
1.新鲜的菠菜叶子切碎后加入乙醇中,浸泡过夜。

2.过滤得到菠菜浸液,加5%的NaCl,搅拌均匀,沉淀后过滤,收集菠菜蛋白,保留上清液。

3.将上清液进行浓缩,得到浓缩液。

4.将浓缩液加入正己烷中,振荡后离心,得到两层液体,上层为绿色菠菜色素,下层为无色的正己烷。

5.倒出上层菠菜色素液,用NaOH溶液调整其PH值,得到纯净的菠菜色素。

实验原理:
菠菜色素是一种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混合物,其中叶绿素是绿色的,未成熟的植物中含量较高,而类胡萝卜素是黄色的,成熟的植物中含量较高。

为了提取出纯净的菠菜色素,需要将其与其他杂质分离开来。

在实验中,我们选择了乙醇作为提取菠菜中色素的溶剂,乙醇对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有较好的溶解作用。

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色素的溶解度不断增加。

在分离紫胡萝卜素和叶绿素时,利用了两种色素溶解度不同的特性。

正己烷是一种非极性溶剂,对叶绿素有良好的溶解度,而对紫胡萝卜素的溶解度较差。

因此,在将浓缩菠菜色素液加入正己烷中时,不同色素会分层,方便分离纯净的菠菜色素。

实验注意事项:
1.实验中使用的器材和试剂要洁净干燥,避免杂质污染。

2.提取菠菜中的色素时,要控制乙醇的浓度和浸泡时间,避免色素的损失。

3.在调整菠菜色素液的PH值时,要逐渐加入NaOH溶液,避免PH值过高导致色素分解。

4.实验过程中如有任何异常情况,应及时停止实验并处理。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
2、叶绿体中色素旳提取和分离旳试验目旳是( ) A、观察多种色素旳吸收光谱 B、验证叶绿体中色素旳种类和多种色素旳颜色。 C、提取高等植物叶绿体中旳色素 D、用纸层析法将色素进行分离
3、用纸层析法将色素进行分离,在滤纸条上出现最宽旳一 条色素带旳颜色是( ) A、橙黄色 B、黄色 C、蓝绿色 D、黄绿色
类胡萝卜素 50
叶绿素b 叶绿素a
0
波长
二、捕获光能旳色素和构造
(一)捕获光能旳色素
色素
叶绿素a (蓝绿色)
叶绿素 叶绿素b
(黄绿色) 含量约占3/4
类胡萝卜素
叶黄素 (黄色) 胡萝卜素 (橙黄色)
含量约占1/4
吸收可见 旳太阳光
类胡萝卜素主 要吸收蓝紫光
叶绿素主要吸收 红光和蓝紫光
课堂检测
1、在叶绿体色素旳提取和分离试验中在滤纸条上扩散速度 最快旳色素是( ) A、叶绿素a B、叶绿素b C、胡萝卜素 D、叶黄素
分别在A、B、C三个研钵中加入2克菠菜,经研磨、提取得到三种颜色旳溶液: 深绿色、黄绿色(或褐色)、几乎无色。注:“+”表达加,“—”表达不加。
处理
二氧化硅(少许) 碳酸钙(少许)
95%乙醇(10ml) 蒸馏水(10ml)
ABC +++ —+ + + —+ —+ —
(1)A处理得到旳溶液颜色是 黄绿色 ,原因是__叶__绿__素_被__破__坏__________
(6)色素分离旳成果:相邻色素带间距最宽旳是 他们旳颜色是 橙黄色 和 黄色 ,主要吸收 蓝紫
胡萝卜素 和 叶黄素 , 光。
( D)
A、安装红色透光薄膜 B、安装蓝紫色透光薄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菠菜色素的提取与分离
实验目的
1、学习从植物中提取色素的方法。 2、学习薄层色谱和柱色谱的原理及其操
作方法。
实验原理
绿色植物如菠菜叶中含有叶绿素(绿 色) 、胡萝卜素(橙黄色)和叶黄素(黄色)等 多种天然色素。
通过柱色谱和薄层色谱对菠菜叶中的上 述几种色素进行分离。
实验原理
薄层色谱,常用TLC表示,属于固-液吸 附色谱。化合物在薄层板上的吸附剂(固定 相)和溶剂展开剂(流动相)之间进行分离, 由于各种化合物的吸附能力各不相同,在展 开剂上移时,它们进行不同程度的解吸,从 而达到分离的目的。也就是在反复的吸附解 析吸附过程中,吸附能力较弱的溶质,首先 被展开剂解析下来,随展开剂推向前去;而 吸附能力强的溶质解析较慢,被展开剂推移 不愿,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注意事项
1、点样不能戳破薄层板面,各样点间距11.5cm,样点直径应不超过2mm。
2、展开时,不要让展开剂前沿上升至底线。 否则,无法确定展开剂上升高度,即无法 求得Rf 值和准确判断粗产物中各组分在薄 层板上的相对位置。
3、层析柱中氧化铝表面任何时候都不得露出 液面,以防有空气进入。
4、待色素全部进入柱体后,方可进行洗脱, 以防有拖尾影响分离效果。
溶剂的洗脱能力按下列次序递增:
石油醚、四氯化碳、甲苯、苯、二氯甲烷、 氯仿、乙醚、乙酸乙酯、丙酮、丙醇、乙醇、 甲醇、水、吡啶、乙酸。
实验原理
前沿线 色斑 起始线
实验原理
薄层色谱的用途:
1、化合物的定性检验 2、快速分离少量物质 3、跟踪反应进程 4、化合物纯度的检验
实验原理
柱色谱是通过色谱柱来实现分离的。在色谱 柱内装有固体吸附剂(固定相)如氧化铝或硅胶。 液体样品从柱顶加入,当液体流经吸附剂时, 由于吸附剂表面对液体中各组分吸附能力不 同而按一定的顺序吸附。然后从柱顶加入洗 脱剂(流动相),样品中的各组分随洗脱剂按一 定的顺序从色谱柱下端流出,根据不同颜色 分段收集。
菠菜色素的提取
2、洗涤和干燥
向提取液中加入l0 mL 饱和NaC1溶液,弃去水层, 再用l0 mL蒸馏水洗涤两次。 将有机层转入干燥的小锥 形瓶中,加无水硫酸钠干 燥半小时。
菠菜色素的提取
3、蒸馏
将干燥后的液体过滤 至圆底烧瓶中,进行蒸馏, 直至烧瓶中浓缩液1mL左 右。
薄层层析
1、点样
先用铅笔在距薄层板一端1cm 处轻轻划一横线作为起始线, 然后用毛细管吸取样品,在起 始线上小心点样,斑点直径一 般不超过2mm。若在同一板 上点几个样,样点间距离应为 1-1.5cm。
小心滴加到层析柱顶部。加完 后打开下端活塞,让液面下降 到柱面以下1mm左右,关闭活 塞。加数滴石油醚,打开活塞, 使液面下降经过几次反复,使 色素全部进入柱体。
柱层析
3、洗脱 从柱顶加入石油醚-丙酮溶
液(9:1),层析即开始进行, 用锥形瓶收集。当第一个有色 成分即将滴出时,取另一锥形 瓶收集。接收完后用石油醚丙酮溶液( 7:3 )洗脱,换锥 形瓶接收。
实验原理
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
1、菠菜色素的提取 2、薄层层析
3、柱层析
菠菜色素的提取
1、研磨 在研钵中放入10 g新鲜并剪
碎的菠菜叶,加入15 mL3: 2(体积比)石油醚一乙醇混合 液,适当研磨(不要研成糊状, 否则会给分离造成困难),将 提取液用滴管转移到分液漏斗 中。反复三次,合并提取液。
实验原理
展开前
展开后
吸附—解析—吸附—解析
实验原理
在色谱法中,展开剂移动的速率与溶质移动 的速率的比值,常用比移值Rf来表示:
溶剂前沿
展开后斑点
b
a
样点
实验原理
吸附剂
常用吸附剂有氧化铝、硅胶等。吸附剂对 化合物的吸附能力与分子的极性有关,极性 越强,吸附能力越大,分子中含有极性较大 的基团,其吸附能力也越强。
思考题
P125 2,3,4 P134 2
薄层层析结果
溶剂前沿
色素种类
展a 开 剂1 b
胡萝卜素
叶黄素
叶绿素a 叶绿素b
展开后斑点
b
a
样点
Rf
展a 开 剂2 b
Rf
柱层析
1、装柱 在层析柱中加入60mL石油
醚,称取30g中性氧化铝缓缓 加入层析柱中。打开下端活 塞,放出溶剂,直至氧化铝 表面剩下1~2mm高,关闭活 塞。
柱层析
2、过柱 将菠菜色素的浓缩液用滴管
薄层层析
2、展开
在层析缸中加入配好的展开剂, 使其高度不超过1cm。将点好的 薄层板小心放入层析缸中,点样 一端朝下,浸入展开剂中。盖好 瓶盖,观察展开剂前沿上升到一 定高度时取出,尽快在板上标上 展开剂前沿位置。
薄层层析
展开剂:(1)石Biblioteka 醚-丙酮,体积比为4:1 (2)石油醚-乙酸乙酯,体积比为3: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