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瑛 黄河落日 ppt课件
2024李瑛黄河落日课堂PPT

目录•黄河落日背景与作者简介•诗歌内容解析与赏析•艺术手法与表现技巧探讨•黄河落日文化内涵及价值意义•知识拓展:其他类似主题诗歌欣赏•思考题与课堂互动环节黄河落日背景与作者简介主要作品有诗集《野战诗集》《战场上的歌》《天安门上的红灯》等。
1926年12月8日生,河北省丰润县人。
中国当代诗人。
曾任解放军总政文化部部长、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中国文艺界联合会副主席等职。
李瑛生平及代表作品1947年李瑛入伍,开始了他与共和国同呼吸共命运的革命战士和诗人生涯。
在战火硝烟中,他遍访九省十八县,行程两万多里,创作了大量具有时代特色的诗篇,表达了对革命胜利的渴望和对战斗生活的热爱。
1959年,李瑛访问兰州时第一次亲眼看见了壮阔的黄河,接着他又溯河而上,观看了刘家峡水电站巨大的建设工地,在刘家峡水库大坝上亲眼看见了黄河的落日,感受到博大的胸怀与雄伟的气魄。
他惊叹于黄河落日的壮丽景观,并为之深深感动。
于是,回到北京后,他饱含激情地写下了《黄河落日》这首长诗。
黄河落日创作背景诗歌主题通过描绘黄河落日的雄伟景象,歌颂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和伟大力量。
同时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未来充满信心的乐观主义精神。
时代背景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新中国面临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国际上反华势力联合起来孤立中国,国内连续三年遭受自然灾害。
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艰苦奋斗、共克时艰。
时代背景与诗歌主题诗歌内容解析与赏析文本结构分析及特点01诗歌分段与节奏诗歌分为多个段落,每段节奏鲜明,通过押韵和词句重复形成韵律美。
02叙述方式采用第一人称叙述,将读者带入诗人的情感世界,增强感染力。
03描绘手法运用细腻的描绘手法,如比喻、拟人等,生动形象地展现黄河落日的壮美景象。
关键意象解读与象征意义黄河01象征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代表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
落日02象征生命的终结和新的开始,同时传达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李瑛《黄河落日》公开课PPT课件

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使意象更加 生动鲜明。
描绘细腻画面
通过细腻的描绘,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诗歌所营造 的画面之中。
情感抒发与意境创造
真挚情感表达
01
抒发内心真挚的情感,让读者产生共鸣。
创造深远意境
02
通过意象的组合和情感的抒发,创造深远而耐人寻味的意境。
语言简练意赅
03
运用简练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传达丰富的情感和意境。
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当代黄河文化传承与发展
文化传承
当代社会应加强对黄河文化的传承和保护,通过教育、宣传等多 种途径,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黄河文化。
创新发展
在传承黄河文化的同时,应注重创新发展,推动黄河文化与时代精 神相结合,为现代社会注入新的活力。
国际交流
加强黄河文化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 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02
03
民族精神
通过黄河落日的意象,表 达中华民族坚韧不拔、自 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历史沧桑
以黄河为背景,展现中华 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历 经沧桑的历程。
爱国情怀
抒发诗人对祖国的深厚感 情,表达对民族命运的关 切和忧虑。
诗歌艺术手法分析
意象运用
通过黄河、落日等自然意 象,构建出宏大、壮美的 诗歌意境。
象征手法
黄河落日象征着中华民族 的命运和前途,具有强烈 的象征意义。
音乐性
诗歌语言富有节奏感和音 乐性,通过押韵、平仄等 手法增强诗歌的感染力。
经典语句欣赏与解读
“等了五千年/才见到这庄严的一刻” :表达诗人对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感 慨,以及对民族未来的殷切期望。
“我们/在时光里/不断忏悔和受难/只 为了/这片刻的辉煌”:表达诗人对民 族苦难的深刻反思,以及对辉煌未来 的坚定信念。
黄河落日

第四层次
• 从“远了马鸣,断了长戈”到“在蟋蟀鸣叫的苍茫里 闪烁”。
• 马鸣的远去,长戈的断裂——和平时代的来临 • 中华民族的史诗不仅“只有雄浑沉郁的唐诗” • 还有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 • 这些辉煌如同“余烬的炭火”和“浪尖上跳动的星星
”,“在蟋蟀的鸣叫的苍茫里闪烁”
布置作业:
1.字词 塬( ) 蒿( ) 绛红( ) 旌旗( ) 裸露( ) 鼙鼓( ) 爝火( ) 2.列举李瑛的代表作。 3.分析诗中每一层的意思。
黄河的基本走向
黄河源头景观
注:黄河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
黄河上游景观
黄河中游景观
黄 河 凌 汛
注:浮冰下 泻造成凌汛
落日
芦花
仰韶遗址
大汶口遗址
黄河 古渡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qì)
碛口
大 禹 渡
黄 帝 陵
西 夏 王 陵
龙门石窟 鹳雀楼
风 土 民 俗 篇
黄河纤夫
黄河故道民俗——斗羊
• 从“淡了帆影,远了渔歌”到“竟如此惊心动魄”。 • 帆影、渔歌、大地的沉默、凝思的树、严肃的鹰、陡峭的土
壁、蒿艾的气息、枯黄的草色、绛红的狂涛等一系列意象— —展示黄河的美;万事万物庄严肃穆 • “九万面旌旗”在中华大地上翻卷; • “九万面鼙鼓云锣”响彻中华大地, • 场面是如此惊心动魄——衬托中华大地的喜庆景象
第一层次从“等了五千年,才见到这庄严的一刻”到“沉
入滚滚的浊波”,叙述了中华民族的崛起。
思考:什么要等五千年才能见到这个黄河落日? 黄河浊浪——生态的悲剧、象征历史的苦难 漫长黑夜就此谢幕——这片黄土地五千年来的困难 、苦难、灾难终于被落日带走,希望这片土地有真 理的照耀带来新的光明、幸福。
黄河落日PPT课件

课文赏析 题材之美
思考诗歌为何选择黄河落日这一题材?
黄河落日,世间大美 黄河乃孕育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母亲河;
落日则是中华民族在发展中创造灿烂文化和丰功伟绩; 意味着中华文化将在母亲河中洗涤尘垢,以辉煌的形象再一 次升起在东方。
作业布置
以“我读懂了《黄河落
日》中的
”
课文赏析 作者之情
讨论:作者也曾说:“我爱诗,我把我全部生命都交给它。” (《李瑛近作选·自序》)他称诗是他的“第二祖国”。再读诗歌, 讨论诗歌中饱含的作者深情。
爱国之情。
课文赏析 诗歌之境
什么是诗歌的意境?
意境是文学作品所描绘的自然景色与作者的主观思想感情融合 而形成的艺术境界。
能否用一些词语来概括这首诗歌的意境?
(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课文赏析
(5)等来了这历史性的时刻,太阳“风风火火/望一眼涛涌的漩 涡/终于落下了/辉煌的、凝重的/沉入滚滚浊波”运用了什么修辞, 太阳象征了什么?有何深意?
修辞:拟人。 象征:中华民族。 深意:(1)指落日渐渐西沉。
(2)指中华民族想要一洗五千年来的风霜。
课文赏析
(6)当落日沉入浊波,黄河上呈现怎样一片景象?
帆影渐淡,渔歌渐远,大地趋于沉默。
(7)如何写的大地的沉默?真的只有沉默吗?这运用了哪种写
作手法?
凝思的树
狂涛沉落
动
严肃的鹰 静 陡峭的土壁
动 旌旗翻卷
静 结
蒿艾的气息
鼙鼓云锣回响
合
枯黄的草色
大地颤动
课文赏析
(8)欢腾过后,太阳在大河之上回忆自己走过的路,具体回忆了 些什么?
开头写一段议论性文字,
《黄河落日》ppt课件

《黄河史话》:全面介绍黄河的地理、历史 、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04
在线资源
黄河文化网:提供关于黄河文化的各类资 讯和资料。
05
06
中国国家地理:有关于黄河的专题文章和 图片。
活动组织
实地考察
组织学生前往黄河实地考察,亲身体验黄河的壮美与博大。
主题征文
要求学生以《我心中的黄河》为题,撰写一篇文章,表达对 黄河的感悟和思考。
《黄河落日》的诗歌风格
语言风格
总结词
雄浑豪放、质朴自然
详细描写
诗人以雄浑豪放的语言风格,描画了黄河落日的壮丽景象,展现出恢弘的气势和 深沉的情感。同时,诗人运用质朴自然的语言,将黄河落日的景象与历史、文化 、民族等元素紧密结合,使诗歌具有更深入的思想内涵。
艺术手法
总结词
象征、比喻、拟人
详细描写
诗人运用象征手法,通过黄河落日的景象来象征中华民族的苦难历程和伟大复兴。比喻手法则使诗歌更加形象生 动,如将黄河比作一条沉睡的巨龙,落日比作巨龙的眼眸。拟人手法则赋予黄河和落日以人的情感和性情,使诗 歌更具感染力。
民危机
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面临空 前的民族危机,诗人通过诗歌表 达了对民族命运的关注和思考。
个人背景
李瑛的成长经历
李瑛作为一位爱国诗人,从小受到中 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对国家和民族的 命运有着深入的认识。
军旅生涯
李瑛曾有过军旅生涯,对国家和军队 有着深厚的感情,这也影响了他的诗 歌创作。
社会背景
《黄河落日》的诗歌价值
文学价值
语言优美
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 法,使诗歌语言生动、形象,读
来朗朗上口。
情感深沉
诗歌表达了作者对黄河的深厚情感 ,以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酷爱和赞 美。
2024年李瑛《黄河落日》公开课课件

李瑛《黄河落日》公开课课件《黄河落日》是中国当代著名诗人李瑛的作品,它选自组诗《黄土地情思》。
李瑛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敏锐的感受力,从小处落笔,揭示时代色彩和内容,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色。
他的作品《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曾获1983年首届全国诗集评选一等奖,而《生命是一片叶子》则在1999年获得了首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
《黄河落日》的教学课件共包含15张PPT,涉及到的字词包括黄土塬、漩涡、倔强、绛红、旌旗等,这些词汇体现了李瑛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生活现象特征的深刻理解。
诗歌的教学内容涵盖了朗诵、意象分析、层次划分和主题探讨。
通过朗读诗歌,学生被引导去思考作者的思想情感、诗歌的意象选择、全文的层次结构以及诗歌的主题。
《黄河落日》分为四个层次,每个层次都传达了深刻的意义。
第一层次描述了中华民族的崛起,特别是的成立,展现了厚重的历史感和苍茫感。
第二层次通过帆影、渔歌、大地、树等一系列意象,展示了黄河的美丽和中华大地的欢腾景象。
第三层次象征中华民族的艰难跋涉和新时代的到来。
一层则展示了一个和平时代的来临,通过马鸣的远去、长戈的断裂等意象,传达了对和平的向往。
李瑛的《黄河落日》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民族精神的诗歌,也是一个富有教育意义的教学资源,能够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和艺术价值。
在上述概述中,一个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黄河落日》的四个层次及其所传达的意义。
这个细节对于深入理解李瑛的诗歌艺术和思想内容至关重要。
下面将对这四个层次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说明。
诗歌的第一层次从“等了五千年,才见到这庄严的一刻”开始,到“沉入滚滚的浊波”结束。
这一部分不仅叙述了中华民族的崛起,而且特别突出了成立的重大意义。
这里的“庄严的一刻”指的是的成立,这是一个亘古未有的历史时刻,象征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诗中的“太阳,也风风火火”起来,以及“涛涌的漩涡”,既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象,也象征着国家的新生和人民的激情。
这一层次的开篇恢弘大气,通过独特的视角,诗歌在时间和空间上展现出立体感,让读者感受到厚重的历史感和苍茫感。
《黄河落日》课件(PPT4)-2024鲜版

《黄河落日》课件(PPT4)contents•黄河落日背景与作者简介•诗歌内容解析与赏析目录•主题思想探讨与价值体现•知识拓展:相关文化现象解读•互动环节:课堂讨论与分享01黄河落日背景与作者简介CHAPTER黄河地理位置及特点黄河的源头流经地区黄河的特点落日余晖黄河的壮阔天水一色030201落日时分黄河景象诗人李瑛生平及成就创作背景与动机时代背景创作动机CHAPTER诗歌内容解析与赏析02诗歌结构布局和写作特点结构布局写作特点关键意象解读:黄河、落日等黄河落日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落日的余晖洒在黄河之上,营造出一种悲壮而美丽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情感表达:乡愁、忧国忧民等乡愁诗歌中透露出浓浓的乡愁情感,诗人通过对黄河和落日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
忧国忧民诗歌中不仅表达了个人的情感,还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切。
诗人通过黄河和落日的意象,寄托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
艺术手法: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运用比喻诗歌中大量运用比喻手法,如将黄河比作“一条金色的巨龙”,将落日比作“一颗巨大的火球”,使得诗歌的描绘更加生动、形象。
拟人诗歌中还运用了拟人手法,如将黄河和落日赋予人的情感和动作,使得这些自然景物更加具有生命力和感染力。
通过这些艺术手法的运用,诗人成功地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诗歌之中,使得诗歌具有更强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03主题思想探讨与价值体现CHAPTER诗歌主题思想阐述歌颂黄河母亲的伟大精神01抒发对故乡的深情眷恋02展现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03对自然和人类命运的思考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对人类命运的关切对生命意义的探寻环保意识在诗歌中的体现对自然环境的热爱诗歌中对黄河落日的赞美,表现出对自然环境的热爱之情,引导人们关注和保护自然环境。
对生态平衡的呼吁诗人通过描绘黄河的生态景象,呼吁人们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2024年)《黄河落日》诗歌欣赏课课件36张pptx

母亲是生命的源泉和庇护所,在诗歌 中象征着温暖、关爱和奉献精神。她 们无私地付出,为子女的成长和幸福 默默耕耘,展现出一种伟大的母爱。
13
诗歌中隐喻和比喻手法运用
隐喻
通过对自然元素和人物元素的描绘,诗歌运用隐喻手法传达出深层的象征意义。例如,“落日”隐喻 着历史的沉淀和岁月的流转,“黄河”隐喻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
2024/3/26
3
黄河文化及历史地位
01
02
03
黄河的起源与流域
黄河被誉为中华文明的摇 篮,起源于青藏高原,流 经九个省份,最终注入渤 海。
2024/3/26
黄河文化的内涵
黄河文化包括农耕文化、 游牧文化、商业文化等, 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 分。
黄河的历史地位
黄河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 要地位,是中华民族的象 征之一,也是古代文化和 现代文化的交汇点。
比喻
将黄河比作“金色的巨龙 ”,形象生动地描绘出黄 河的雄伟气势。
2024/3/26
拟人
通过赋予黄河以人的情感 和动作,如“怒吼”、“ 奔腾”,使诗歌更具感染 力和生命力。
排比
运用排比句式,如“一泻 千里,奔腾不息”,增强 诗歌的节奏感和气势。
16
音韵美、节奏美体现
2024/3/26
音韵美
通过押韵、平仄等手法,使诗歌 读起来朗朗上口,具有音乐美感 。
2024/3/26
18
05
诗歌主题思想及现实意义探讨
Chapter
2024/3/26
19
弘扬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
诗歌中展现出浓厚的民族情怀和爱国情感
通过描绘黄河落日的壮美景象,激发读者的民族自豪感 和爱国热情
强调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的紧密相连,呼吁读者为国家 和民族的繁荣富强而奋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层次
• 从“远了马鸣,断了长戈”到“在蟋蟀鸣叫的苍茫里闪烁”。 • 马鸣的远去,长戈的断裂——和平时代的来临 • 中华民族的史诗不仅“只有雄浑沉郁的唐诗” • 还有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 • 这些辉煌如同“余烬的炭火”和“浪尖上跳动的星星”,“在
蟋蟀的鸣叫的苍茫里闪烁” 李瑛 黄河落日
李瑛 黄河落日
李瑛 黄河落日
李瑛 黄河落日
黄河落日
李瑛
李瑛 黄河落日
李瑛
(1926年2019年)
• 河北省丰润区人。中国当代诗人,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 • 出版了54部诗集。 • 《我骄傲,我是一棵树》获1983年首届全国诗集评选一等奖 • 《春的笑容》获1985年第二届全国诗集评选优秀奖, • 诗集《生命是一片叶子》获1999年首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 • 《我的中国》获全国优秀图书奖。 • 此外,诗集《美国之旅》、《在燃烧的战场》和长诗《一月的哀
李瑛 黄河落日
蒿艾的气息、枯黄的草色、绛红的狂涛等一系列意象——展示 黄河的美;万事万物庄严肃穆 • “九万面旌旗”在中华大地上翻卷; • “九万面鼙鼓云锣”响彻中华大地, • 场面是如此惊心动魄——衬托中李瑛 黄华河落大日 地的喜庆景象
第三层次
• 从“醉了,洪波,亮了,雷火”到“一个英雄民族史诗 和传说”。 • 以太阳为象征,象征中华民族。跋涉之路是如此艰 难,历史已成废墟,新的时代已经开始。 • 草滩,爝火,峥嵘的山——如同中华民族的骨气, 站在世界的东方。 • 一个民族的史诗和传说,在沉积的黄土层上,“固 执地裸露着筋骨和骨骼”。李瑛 黄河落日
思考:什么要等五千年才能见到这个黄河落日? 黄河浊浪——生态的悲剧、象征历史的苦难 漫长黑夜就此谢幕——这片黄土地五千年来的困难、 苦难、灾难终于被落日带走李,瑛 黄河希落日望这片土地有真理的
第二层次
• 从“淡了帆影,远了渔歌”到“竟如此惊心动魄”。 • 帆影、渔歌、大地的沉默、凝思的树、严肃的鹰、陡峭的土壁、
思》等先后获过多种奖项。 李瑛 黄河落日
落日穿越黑夜 成为日出
主题
通过歌颂“黄河落日”的壮丽景 象,表达对祖国山川大地的热 爱之情,颂扬新中国的成立让 经历过苦难沉重历史的中华民 族重新崛起。
全诗分四层次。
李瑛 黄河落日
第一层次从“等了五千年,才见到这庄严的一刻”到“沉入滚
滚的浊波”,叙述了中华民族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