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的技术标准参考有哪些
压铸模具技术标准及要求

压铸模具制造过程执行标准及要求1文档:此标准及技术要求适用于模具制造商,对压铸模具制造,结构,及标准.1.1在模具制造完成后,技术部门应提供模具试样书,模具组装图,模具零件图五份及软盘一份(模具备份).2.模具制造:2.1全部模腔,使用600号油石抛光,全部模腔表面粗糙度0.2以上.2.2:全部模腔应倒角或倒角以保证无尖角或刃边(零件特殊要求除外).2.3点火花加工痕迹不须全部抛掉.2.4:全部模芯使用最小600号油石沿轴向抛光并经表面氮化处理硬度HRC44-46,氮化处理深度0.1㎜以上.2.5全部模芯位置度按图纸要求,模芯和模芯空间隙0~0.02㎜。
2.7:出特殊要求外,所有的型腔镶块都应至少有100㎜的封料长度或以设计图纸为准.2.8:侧抽芯与模腔配合精密,防止毛刺及飞边产生.2.9:模具分型面应配合紧密,合模机上红粉配合,结合部分应大于60%以上动模和定模的平行度应不大于0.05/200㎜.2.10:动模和定模大镶块应高于模框架0.05~0.1根据模具检查标准确定.2.11:各模板的边缘应倒角3×45°安装表面光洁平整不应有的螺钉,销钉,毛刺,和磕碰伤等痕迹.螺钉凹下部分应封堵.2.12:模具厚度符合压铸机设计要求,定模应大于80㎜以上,动模100㎜以上. 2.13:所有滑动及动做部分要求,在正常压铸模温下正常工作,应灵活平稳,配合间隙良好.2.14:除特殊需要外,模具上不许有焊接.2.15:模具主装验收合格后分型面及动做部分应涂抹防锈油.浇口套应用干净棉丝封堵.3.模具绘图:3.1:模具图纸设计后应需要客户确定后生产.3.2三维及二维模具设计图纸需经研讨,确认,批准后进行投入生产.主要内容如下:模具结构设计确认:浇排系统,顶出机构,冷却水位置,滑块等.设计图纸及尺寸确认:压铸机和模具相关性确认.模具制造计划安排确认.提出修改工作计划,修正书等.模具各接口规格.客户标准及要求确认.客户向我提供的企业标识的制作及位置和尺寸确认.4.模具材料:4.1:对客户要供应商提供材料化学分析报告,热处理,表面处理等相关检查报告及相关文件。
模具技术要求

外发模具技术要求为更好地满足模具使用厂家对模具制作技术方面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模具质量,规范生产节约质量成本,特制定本技术要求。
质量部负责外发模具的质量检验,制造部协助质量部做好外发模具的质量控制。
一、模具外观要求模具表面无油污、灰尘、无裂纹,无夹砂,模具外部标识牌齐全,并装在明显处。
模具的固、移模气室壁应有加力筋。
模具压边尺寸(宽不低于20mm,厚不低于22mm) 二、模具尺寸要求整体模具外形尺寸:K1214尺寸1490*1300mm,后窗尺寸1400*1200mm;K1418尺寸1890*1500mm,后窗尺寸1780*1380mm。
后封板使用材质:铝合金型材(国标6061)。
凸模厚度不低于12mm,凹模厚度不低于16mm。
紧固后封板的螺丝,螺丝位置最大中心距为120-130mm。
三、模具吊环、外接口要求模具使用吊环规格为M20,K1214整体模具要求4个,K1418整体模具要求4个。
每个吊环必须用M20螺母锁紧,然后将吊环和螺母用焊机焊死。
蒸汽、水冷、排水口的数量及规格(固、移模分半)。
1寸和1.5寸管古要求全丝或者两头带丝。
水冷管数量固模和移模为各2个,尺寸为1寸;蒸汽管数量为:K1214固模和移模1.5寸各4个;K1418固模和移模1.5寸各6个。
进气口必须装制不锈钢防护网进行防护。
排水口数量为:K1214固模和移模1.5寸各4个;K1418固模和移模1.5寸各6个。
四、模具顶针筒、料枪口要求K1214/K1418料枪为50*30“德式”料枪,料枪限位厚度20mm。
法兰螺栓M8X60,布置为三角型,配备螺母(国标M8)。
标准顶针盘为ф40X5或ф30X5,顶针杆径为ф12。
黄铜棒采用ф22*ф12规格,预留可调长度合理(不低于15mm),筒套完好无缺。
顶杆和料枪之间无干涉,螺栓孔与料枪法兰孔完全吻合,安装畅顺。
螺栓从背板内部往外安装,模具压板与模具接管无干涉。
五、模具密封要求固移模合模处采用Φ8圆形空芯硅胶条,斜面对接,高出平板1-1.5mm(安装时硅胶条自然伸展,不能有拉伸安装),模具四边各处转角为圆角过渡,整条密封槽的起点与结束点不允许定在模具外部,密封槽深6.5mm,槽口部宽7.5mm,槽底宽8mm;六、模具其他要求1、后档板:K1214模具后挡板数量不少于三处,K1418不少于4处,避让宽度不小于80mm。
模具技术标准最新版本

壳体与风
±
门
拨杆与风
±
门
拨杆与拨
±
盘
三: 模具的总体要求
参考模具协会的标准,本公司依照以下要求。
大量生产模〔250,000— 1,000,000模或以上〕,具体要求如下:
1.要有详细模具构造图。
2.准确的散件图。
3. 用Mold-flow软件模拟模具注塑过程、注射分析、压力分布及温度分布,以确定最好的入水位置、流道尺寸、疏气位置等。
4.模胚的A、B板及通腔背板均用28Hrc硬度的钢材;〔内采用镶嵌模腔〕。
5.上、下模及镶件使用硬度为48Hrc或以上的钢料,所有移动的零件应使用硬钢,而且必须有限位及定位锁。
6.模具尽可能自动断水口。
如可能,尽量使用潜水、细水口、香蕉型水口、并要考虑热流道的可行性。
7.模具设计应具备最大限度的冷却,上、下模肉高温度点应该个别地冷却。
8.顶出方法应尽可能使流道与产品自动掉下,防止运用屡次顶出方法。
9.模具应能够全自动生产,大的零件应能够轻松取出。
10.顶针板必须有导向柱,顶出限位,以及模具支撑柱。
11.安装浇口定位环应与塑机尺寸匹配
12.非天侧处有油缸装置,必须有油缸立柱。
13.模具装配后的闭合高度以及安装局部的配合尺寸,顶出形式、开模距离等均符合客户使用的。
模具技术要求

模具技术要求一.模具材料及热处理要求1、拉延、成形类模具●外板件拉延序凸模、凹模及压边圈使用GGG70L铸铁,淬火硬度HRC50-55;内板件凸模、凹摸及压边圈使用MoCr铸铁,淬火硬度HRC50—55、特殊情况下须渗氮或TD处理(模具图纸会签时确认)。
●变形剧烈及高强度钢板(抗拉强度≥350MPa)得制件应采用整体镶Cr12MoV;淬火硬度要达到HRC58—62。
●基体采用HT300。
采用键槽与螺栓链接。
●GGG70L铸件厂:天津虹岗或长城精工或经甲方认可得同等铸造品质铸造厂。
2.冲裁类模具●普通板料零件料厚小于或等于1、2mm得刃口镶块可采用空冷钢(7CrSiMnMoV 或ICD-5),淬火硬度HRC55-60;料厚大于1。
2mm得采用Cr12MoV材料,淬火硬度为H RC58~62、料厚大于等于1。
4mm得镶块采用波浪刃口。
●高强度板得制件采用Cr12MoV材料,淬火硬度为HRC58~62、●所有凹模镶块、废料刀均采用背托,凹模采用镶块结构,凸模可采用整体结构、●模具基体采用HT300。
3.翻边、整形类模具●中大型模具凹模镶块原则上应采用侧面固定式以便于调整;小型模具可采用整体式结构,料厚大于1、4mm得凹模采用镶块式、●零件料厚小于或等于1、2mm,材料可选用MoCr/7CrSiMnMoV;零件料厚大于1、2mm 得采用Cr12MoV或与之相当得材料(应取得甲方工艺认可,具体以会签为准)。
●普通板料得制件凸模可采用合金铸铁,表面淬火硬度不低于HRC50;高强度板得制件采用Cr12MoV材料,淬火硬度为HRC58—62;如采用分体或镶块式基座(底板)可采用HT300得材料。
●对于部分易拉毛部位,必要时需进行TD处理。
4.压料(退料)顶出器可采用铸造结构,但应根据其强度要求,决定用铸铁或球铁或铸钢材料(工艺会签时,甲方根据具体结构决定)。
5.其它部件材质及热处理按国家标准执行。
二。
模具结构及技术要求1.模具结构1、1模具结构采用单动式,原则上按甲方认可得乙方提供得结构式样(模具需满足自动化线要求)。
模具加工精度国标标准

模具加工精度国标标准模具作为制造业中的重要工具,其加工精度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为了规范模具加工行业,国家制定了一系列国标标准,以确保模具的精度和质量。
本文将对模具加工精度的国标标准进行简要介绍。
一、标准概述模具加工精度的国标标准是为了确保模具的制造和验收符合一定的精度要求而制定的。
这些标准涉及到模具的设计、制造、检测和维修等各个环节,为模具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主要标准内容1. 设计阶段在模具设计阶段,国标标准规定了模具的基本结构、材料选择、热处理等方面的要求。
设计人员需要根据产品需求和生产工艺要求,合理选择模具结构,确保模具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同时,还要考虑到模具的加工和维修便利性。
2. 制造阶段在模具制造阶段,国标标准对加工设备、工艺流程、加工精度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
加工设备需要满足一定的精度和稳定性要求,工艺流程需要合理安排,以保证模具各部分能够达到要求的精度。
此外,对于模具的关键部位,如型腔、浇口、冷却通道等,需要采用高精度的加工设备和技术,以确保其精度和质量。
3. 检测阶段在模具检测阶段,国标标准规定了检测方法、检测工具和检测标准。
检测方法可以分为非接触式和接触式两种,检测工具需要根据具体的检测项目进行选择。
检测标准包括尺寸精度、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等方面的要求,检测人员需要根据标准要求对模具进行全面检测,确保其符合质量要求。
4. 维修阶段在模具维修阶段,国标标准规定了维修流程、维修标准和维修记录等方面的要求。
维修人员需要定期对模具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并处理存在的问题,确保模具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同时,还需要建立完善的维修记录,以便对模具的使用和维护情况进行跟踪和管理。
总之,模具加工精度的国标标准是确保模具质量的重要保障。
通过遵循这些标准,可以有效地提高模具的制造和验收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为制造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模具设计标准

模具设计标准模具设计是制造业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产品的成型质量和生产效率。
因此,模具设计标准的制定和遵循对于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至关重要。
首先,模具设计标准需要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包括《模具设计与制造通用技术条件》(GB/T 1173-1995)、《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条件》(GB/T 14466-1993)等。
这些标准规定了模具设计的基本要求、尺寸公差、表面质量、材料选用等方面的内容,对于保证模具质量和制造工艺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其次,模具设计标准需要充分考虑产品的使用环境和工艺要求。
比如,在设计塑料模具时,需要考虑产品的结构特点、成型工艺、材料收缩率等因素,以确保模具能够满足产品的成型要求。
在设计金属模具时,需要考虑产品的材料、强度、热处理要求等因素,以确保模具能够承受产品的成型压力和使用寿命要求。
另外,模具设计标准还需要注重模具的易制造性和维修性。
模具的设计应尽量简化结构,减少加工难度,提高加工精度和效率。
同时,模具的易损件应设计成易更换的结构,以便于维修和更换,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
此外,模具设计标准还应考虑到模具的标准化和通用化。
在设计模具时,应尽量采用标准零部件和标准结构,以便于降低模具的制造成本和维护成本,提高模具的通用性和灵活性。
最后,模具设计标准还需要注重模具的环保性和安全性。
在设计模具时,应尽量减少材料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确保模具制造和使用过程符合环保要求。
同时,模具的设计应考虑到操作人员的安全和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确保模具的使用安全。
总之,模具设计标准是保证模具质量和生产效率的重要保障,其制定和遵循对于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严格遵循模具设计标准,才能够设计出质量可靠、工艺合理、使用安全的模具,为制造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注塑模具技术指标

注塑模具技术指标是一个重要的考量点,其优劣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生产效率以及成本控制。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注塑模具技术指标:1. 模具钢材:模具的钢材选择直接影响到模具的耐用性和使用寿命。
高质量的模具钢材应当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以及良好的韧性。
常见的模具钢材包括H13、718、P20等。
2. 模具结构:模具结构应当简单、紧凑,便于制造和维修。
同时,合理的模具结构可以减少热量损失,提高塑料熔体的流动性,保证注塑过程的顺利进行。
3. 模具精度:模具精度包括尺寸精度、形状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等方面。
高精度的模具能够生产出高精度的产品,提高产品的合格率和生产效率。
4. 浇口设计:浇口是注塑过程中塑料熔体进入模具的关键通道。
合理的浇口设计能够减少注塑压力和塑料熔体的浪费,提高产品的质量。
浇口的位置、形状和大小应根据产品的大小和形状来确定。
5. 冷却系统:冷却系统是控制模具温度的重要设备。
合理的冷却系统设计能够提高冷却效率,减少注塑周期,提高生产效率。
同时,冷却系统的维护和清洁也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
6. 顶出系统:顶出系统是帮助产品从模具中脱出的关键设备。
顶出系统的设计应当合理,能够保证产品顺利脱出,同时不会对产品造成损坏。
7. 排气系统:排气系统是帮助排除模具内的空气和塑料熔体中的气泡。
合理的排气系统设计能够减少产品中的气孔和气泡,提高产品的质量。
8. 维修保养:模具的维修和保养是保证模具使用寿命和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
定期对模具进行清洗、润滑、检查和维修,能够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提高生产效率。
综上所述,注塑模具技术指标涵盖了多个方面,每一个方面都应当给予充分的关注和投入。
只有在这些方面做到精益求精,才能够生产出高质量、高效率的产品。
压铸模具技术标准

压铸模具技术标准一、衬模1、型芯全部在位并适当固定,型芯与型芯孔间隙在0.02~0.04mm。
2、所有型芯使用最小600号油石轴向抛光并经表面氮化钛处理,粗糙度为0.2。
3、电火花痕迹必须全部抛掉。
4、型腔全部使用最小600号油石抛光,粗糙度为0.2。
5、型腔应倒角或倒圆以保证无尖角或刃形处零件(特殊要求除外)。
6、贵司标识按图纸要求制作。
7、衬模应作真空淬火处理,硬度HRC46±1;并对所有经过热处理的部件逐一进行检查,并出据热处理检验证明。
8、在粗加工及电火花加工后应进行消应力回火,并且在真空淬火后进行至少3次的消应力回火。
9、非回转体型芯必须有定位;10、除特殊规定外,所有的型腔镶件都应至少有30~50mm的封料长度。
11、衬模厚度(不包括型腔)为100,保证在整个模具寿命内无对压铸有影响的变形。
12、动静衬模分型面应闭合紧密,并有足够的封料长度大于80,以防止钻铝及飞边产生。
13、动、静衬模应高出模框表面0.05mm。
二、冷却系统1、模具的冷却系统按客户提供的初始方案设计。
2、ø12以上型芯都应有点水冷却系统。
3、点冷却结构按渝江提供的图纸制作,各部分水管必须在位,水管螺纹为NPT1/4=18。
4、水管可自由拆卸。
5、所有水管及水管孔都应根据要求标识“IN”或“OUT”。
6、所有水管及水管孔之间单面间隙应至少1mm(特殊情况除外)。
7、水管和油管经过压力测试(0.5Mpa以上),管路通畅,无泄漏。
8、浇口套和分流锥应设有冷却系统。
9、管路和接头尽可能的情况下不要影响模具安装和拆卸。
10、使用集中进水和集中出水,并在各分支管路设有阀门,集中进水集束放在操作者侧,集中出水集束放在操作者对侧,与设备接口使用NPT3/4-14管螺纹,并提供4对标准快换接头。
二、浇注和排溢系统1、要求根据压铸机设计使用一体化压室。
2、浇注系统应具有面积逐渐减小的特证。
3、浇道应至少用400#的油石抛光,并具有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具的技术标准参考有哪些?
模具行业是服务于制造业的一种衍生出来的制造产业,说白了,模具就是一种模型,一种用来为厂家批量生产产品的模子。
厂家需要按照这种现成的模型去快速生产产品。
模具已经在我们生活当中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的生活用品大部分离不开模具,如电脑,电话机,传真机,键盘,杯子,椅子,勺子等等这些塑胶制品就不用说了,另外像汽车,摩托发动机的外罩也是用模具做出来的,光一个汽车保险杠,车灯,中网,塑料件,内饰件等等模具就要用到2万多个。
现代生活已经离不开模具工业的支持。
只要是需要批量生产的产品就离不开模具,至少在最近50年内多离不开。
模具是怎样生产出来的呢,可能除了模具行业人士外,大多数人都不是很清楚。
冲模标准:模架(GB/T2851-2861);钢板模架(JB/T7181-7188);零件及技术条件(JB/T7642-7652);圆凸模与圆凹模(JB/T5825-5830)
塑料注射模标准:零件(GB4169-4170);中、小型模架及技术条件(GB/T12556.1-2);大型模架及技术条件(GB/T12555.1-15)
压铸模标准:压铸模零件及技术条件(GB4678-4679)
锻模标准:通用锻制模块尺寸系列及计量方法(JB/T5900);金刚石拉丝模具(JB3944-85)
冲模验收技术条件(GB/T14662-93);冲模用钢及其热处理技术条件(JB/T6058-92);冲模模架技术条件(JB/T8050-95);冲模模架精度检查(JB/T8071-95)。
塑料注射模具验收技术条件(GB/T12554-90);塑封模具技术条件(GB/T14663-93);塑封模具尺寸公差规定(GB/T14664-93);塑料模具成型部分用钢及其热处理技术条件(JB/T6057-92);塑料成型模具型面类型和粗糙度(JB/T7781-95)
压铸模验收技术条件(GB8844-88)
辊锻模通用技术条件(ZB/TJ46003-90);紧固件冷镦模具技术条件(JB/T4213-96);冷锻模具用钢及热处理技术条件(JB/T7715-95);热锻成型模具钢及其热处理技术条件(JB/T5823-91);聚晶金刚石拉丝模具技术条件(JB/T5823-91);硬质合金拉丝模具技术条件(JB/T394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