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整本书阅读指导)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导读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导读一、教学目标1、通过课外阅读的指导,使学生初步了解作品的大致内容,把握作品的语言的优美和隽永,体会感受作者与生命作斗争的精神。
2、让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
三、课前准备1、音乐《感恩的心》2、学生准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四、教学过程1、今天老师把中央电视台的李咏叔叔请来了,给我们带来抢答题幸运52 :她,作家,教育家,是美国的骄傲,集盲聋哑于一身。
海伦·凯勒(1880-1967),她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主要著作《我生活的故事》《愿我们充满信心》《从黑暗中出来》……1964年被授予美国公民最高的荣誉——总统自由勋章1965年又被推选为世界十名杰出妇女之一2、我又把王小丫请来了,看,她来了。
她给我们带来的开心辞典的题目是什么呢?看吧!有一本书,这本书是2005年世界图书销量排行榜的第一名这本书是一本奇书美国家庭几乎家家都有这本书3、请大家拿出你们准备好的书《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手捧着书,最想说的是什么呢?4、读书先看的是目录,我们也先看看目录中有什么内容。
第一章苦难是人生最好的试金石第二章希望就躲藏在绝望的背后第三章鼓满信心风帆驶向成功彼岸第四章知识是人生最大的财富第五章拥抱生活亲近自然第六章用爱及感恩的心态面对生活第七章创造奇恋的人——海伦笔下影响她一生的老师:安妮·莎莉文第八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看了目录,你感受到了什么?5、目录就有这样的感染力了,今天老师还带来了4段作品中的文字,下面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
美文赏读(1)、我们谁都知道自己难免一死。
但是这一天的到来,似乎遥遥无期。
当然,人们要是健康无恙,谁又会想到它,谁又会整日惦记着它。
于是便饱食终日,无所事事。
(2)、有时我想,要是人们把活着的每一天都看作是生命的最后一天,那该有多好啊!这就更能显出生命的价值。
如果认为岁月还相当漫长,我们的每一天就不会过得那样有意义、有朝气,那样充满热情。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指导课: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说课稿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指导课: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美国作家海伦·凯勒的代表作,讲述了她如何在黑暗中勇敢面对生活,通过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最终成为一位著名的作家和教育家的感人故事。
本课为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的课外阅读指导课,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可以了解海伦·凯勒的成长经历,感悟到她的乐观、自信和对知识的渴求。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对于课外阅读兴趣较为浓厚。
但他们对于残疾人的生活和心理可能了解不多,对于海伦·凯勒的成长经历和乐观精神可能有所忽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关注海伦·凯勒的内心世界,感受她的勇敢和坚强。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海伦·凯勒的成长经历,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阅读、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海伦·凯勒的乐观、自信和对知识的渴求,培养学生的勇敢面对困难的品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海伦·凯勒的成长经历,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
2.教学难点:感悟海伦·凯勒的乐观、自信和对知识的渴求,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的品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阅读、合作探讨、教师讲解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如果给你三天光明,你想去哪里?你想做什么?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海伦·凯勒的成长经历。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让学生交流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分享彼此的感悟。
4.教师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教师进行讲解,深入分析海伦·凯勒的内心世界,引导学生感悟她的乐观、自信和对知识的渴求。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指导课: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内容完整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指导课: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内容完整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课外阅读指导课: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一篇感人至深的传记文学作品。
本文记叙了海伦·凯勒身残志坚,凭借顽强毅力在安妮·沙利文老师的帮助下一步步走向成功的故事。
文章以第一人称叙述,语言真实自然,生动有趣,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感恩。
通过阅读这篇课文,学生可以了解到海伦·凯勒的不平凡经历,感受到她的勇敢、乐观、自信和对知识的渴望,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并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但是,对于文章中一些深刻的情感和哲理,可能还需要老师的引导和启发。
此外,学生可能对海伦·凯勒这位伟人有一定的陌生感,因此需要老师对她的生平事迹进行简要介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海伦·凯勒的不平凡经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会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海伦·凯勒的勇敢、乐观、自信和对知识的渴望,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海伦·凯勒的不平凡经历。
2.难点:理解文章中一些深刻的情感和哲理,感受海伦·凯勒的勇敢、乐观、自信和对知识的渴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视频等手段,营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以情促知,引导学生感受海伦·凯勒的勇敢、乐观、自信和对知识的渴望。
3.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带2.海伦·凯勒的生平事迹资料3.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音乐、视频等资料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播放海伦·凯勒的生平事迹视频,引导学生了解这位伟大的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阅读笔记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阅读笔记嘿,朋友们,今儿咱们来聊聊一本特别的书,它不光是一本书,简直就是一盏心灵的明灯,照亮了我心里好多角落。
这本书啊,就是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你想象一下,一个从小生活在黑暗和寂静中的小姑娘,用她那超乎常人的勇气和智慧,给我们描绘了一个多么绚烂多彩的世界啊!一开始读这本书,我心里头那个震撼啊,简直就像被雷劈了一样。
你说海伦,她看不见,也听不见,可她对生活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望,比咱们这些五官健全的人还要强烈得多。
她就像是一朵在石头缝里顽强生长的小花,虽然环境恶劣,但依旧绽放出最灿烂的笑容。
海伦说,如果她能有三天光明,她会怎么度过呢?第一天,她要看人,看那些给予她爱与关怀的人。
她说,她要把朋友们的面容深深地印在脑海里,因为那是她最宝贵的财富。
读到这儿,我心里头那个暖啊,就像喝了碗热乎乎的鸡汤,暖到了心窝子里。
第二天,海伦想去看日出,感受那第一缕阳光洒在脸上的感觉。
她说,那将是她一生中最美的时刻。
我闭上眼,试着想象那个场景,哎呀,那感觉,简直就像是被整个世界温柔地拥抱了一样。
海伦还想去博物馆,看看人类文明的瑰宝,感受历史的厚重。
她说,那些艺术品和文物,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她要用心灵去触摸它们,感受它们的温度。
第三天,海伦想去看城市,看看那些忙碌的人们,看看他们如何为了生活而奔波。
她说,她要观察那些幸福的表情,也要留意那些忧伤的眼神,因为那都是生活的真实写照。
读到这儿,我不由得感叹,海伦真是个生活的有心人,她虽然身处黑暗,但心却比谁都明亮。
这本书啊,就像是一个老朋友在跟我聊天,用她那温柔而又坚定的声音,告诉我什么是真正的坚强和乐观。
海伦说,生活虽然给了她无尽的苦难,但她却从中找到了希望和光明。
她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只要我们不放弃,就一定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天空。
读完这本书,我深深地被海伦的精神所打动。
我想,以后无论遇到什么挫折和困难,我都会想起海伦,想起她那坚韧不拔的意志和乐观向上的态度。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教案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教学目标】1、整体把握全文结构,领悟全文深刻意义,并能畅谈自己所受到的启迪。
2、体味作者质朴的语言,诚挚美好的感情,体悟其深刻的哲理。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作者积极乐观和顽强的人生态度并受到教育。
【教学难点】透过朴实无华的语言,领悟全文的深刻意义,并能谈出自己的切身体会。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马克·吐温说过,19世纪有两个奇人,一个是拿破伦,一个是海伦·凯勒。
身残志坚的海伦·凯勒不仅以她的人格而且以她的作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海伦·凯勒在常人难以想像的困境中,发出了生命的最强音。
今天我们来学习海伦·凯勒的著名文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二、让学生说说自己所知道的有关海伦的故事。
海伦·凯勒(1880—1968),美国女作家、教育家。
生于亚拉巴马州。
19个月时患病,两耳失聪,双目失明。
7岁时,安妮·沙莉文担任她的家庭教师,从此成了她的良师益友,相处达50多年。
在沙莉文的帮组下,海伦就读于马萨诸塞州剑桥女子学校,又入哈佛大学德拉克利夫学院,1904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在大学期间写了一本书《我生活的故事》(1902)叙述她如何战胜病残,不仅给盲人而且给成千上万人带来了鼓舞。
这本书被译成5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国流传。
以后她为许多杂志撰写文章,还写了几部自传性小说:《我所生活的世界》(1908)、《从黑暗中出来》(1913)、《我的信仰》(1927)、《中流——我以后的生活》(1929)、《愿我们充满信心》(1940),在这些著作中她表示黑暗与寂静并不存在,她自己也是个有理智的人。
1936年沙莉文逝世,波丽·汤普逊接替,也成了她的好朋友。
凯伦后来成了卓越的社会活动家,她到美国各地、欧洲、亚洲发表演说,为盲人和聋哑人的教育筹集资金。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又访问多所医院,慰问失明的士兵。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阅读教案

课外阅读指导课《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海伦.凯勒的一生,引导学生做有一个有毅力、有信心敢于挑战困难、拥有爱心的人,懂得珍惜生命,热爱生活的人。
2、激发阅读课外书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读书的好习惯。
3、领悟阅读方法,品味作品中的语言,能说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二、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阅读全书兴趣,掌握简单的阅读方法,以及感受人物的精神品质。
三、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人类的营养品,没有了书籍就像生活中没有了阳光,没有了书籍就像鸟儿没有了翅膀。
要想让自己变得聪明,那就得读书。
你能说一说有关读书的名言吗?二、谈谈自己的读书方法1、你们喜欢看书吗?看了哪些课外书呢?那你是怎么看这些书的?学生交流。
2、总结:看书是有方法的,今天,我们就以手中的书为例学习怎样阅读一本完整的书。
3、激发兴趣:它到底具有什么神奇的魅力呢?让我们赶紧走进它吧!三、走进《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阅读导读:了解作者简介、作品简介和目录1、拿到这本书,你认为应该先看什么?(首页中的导读或前言)2、导读分几个部分?(作者小传和作品简介)怎样阅读?A. 作者小传一般是在书的最前面,我们怎样去读呢?请大家打开书粗粗地看一遍。
B. 从作者小传中你了解到了什么?简单介绍一下。
书中有一个主人公,她虽集盲聋哑于一身,但她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1964年被授予美国公民最高的荣誉——总统自由勋章,1965年又被推选为世界十名杰出妇女之一,她是美国的骄傲。
她的名字叫——海伦·凯勒。
马克·吐温说:“19世纪的两个奇人,一个是拿破仑,一个是海伦·凯勒。
”C. 从作品简介中你又了解到什么?3、还要看什么?(目录)目录可以体现作者的思路,通过看目录可以了解所看书的大概内容,所以我们看书,还要学会看目录。
A. 请同学们打开书看看目录中有什么内容。
B. 从目录中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学生自由发言。
目录有这样强的感染力啊!你们想读书吗?4、小结阅读准备:除了看作者、作品简介和目录外,有时还要看序言,看看作者或作者邀请的知名专家或组织编写本书的单位或译者对对作品所进行的实事求是的评价。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课外阅读指导课: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教案(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课外阅读指导课: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教案(集体备课)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用意。
2.能够表达对文中人物的情感态度。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进行创作。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的主旨和情感。
2.探讨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和行为动机。
三、教学内容1. 课前准备•复习上一课时所学的知识点。
•让学生提前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篇课文,做好预习。
2. 导入•通过引入故事情节或相关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猜测课文内容。
3. 阅读与讨论•逐段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篇课文,老师讲解生词和难句。
•让学生听读课文,理解每一段的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文中人物的看法和推理。
4. 课堂活动•学生集体朗读课文,培养其语感和表达能力。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体验故事情节,增进对人物的理解。
•针对文中的情节和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展示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5. 创作练习•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联想,编写自己的结局或衍生故事。
•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进行评价和改进。
四、教学方法1.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角色扮演: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人物。
3.创作练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评价1.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和讨论质量,评估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2.对学生的创作作品进行评价,鼓励他们表达独特的见解和观点。
六、课后作业1.完成与课文相关的习题,巩固对知识点的理解。
2.继续写作,完成自己关于《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想象故事。
3.阅读其他相关题材的文学作品,培养阅读兴趣。
以上是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课外阅读指导课: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教案的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进行集体备课。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前指导课件

走进作者
“19世纪出现了两个了不起的人物, 一个是拿破仑,一个就是海伦.凯勒。”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 温
读法指导
三步阅读法
第一步,泛读:概括书的内容。 第二步,精读:品味赏析内容。 第三步,研读:联系实际,思考感悟
品味赏析内容
“对于我们所具有的感官能力和其他天赋, 我想我们同样是倦怠和麻木的。只有失聪 者才知道拥有听力是多么幸福;只有目盲 这才知道能看见阳光是多么庆幸。那些在 成年以后丧失了视觉和听力的人最能体会 这一点,但是那些从未遭受视听障碍的人 却几乎不懂得如何去利用这种珍贵的天赋。 他们的眼睛粗枝大叶的扫过身边的世界, 耳朵则模模糊糊的接受周围的声音,从不 会集中起来,带上哪怕是一点点欣赏的意 味。失去了才知道珍惜,生病了才想起健 康的好,这都是老生常谈了。”
精彩语段
“世界上最美丽的东西,看不见也 摸不着,要靠心灵去感受。” “爱是摸不着的,但你却能感到她 带来的甜蜜。” “黑暗将使人更加珍惜光明,寂静 将使人更加喜爱声音。” “不怀希望,不论什么事情都做不 出来。” “把活着的每一天看做生命的最后 一天。”
推荐阅读
《我生活的故事》、《我生活的世 界》、《我的老师》、《走出黑暗》 等。
品味赏析内容
“一切你想触摸到的东西,仿佛明 天你就会触觉失灵;闻闻花朵散发 的清香,每一口食物都津津有味地 品尝,仿佛明天你再也没有嗅觉和 味觉。让每一种感官都发挥出最大 的功能,为世界通过大自然以各种 接触的方式给予你的一切欢乐和美 的享受而自豪吧。”
联系实际,品读感悟
海伦.凯勒的成功来源于什么? 她怎样获得那么丰富的知识? 这本书带给我什么启示?这部作品 想告诉我们什么?
品味赏析内容
“春天里,我沿着树枝触摸,希 望能找到春回大地后抽出的第一支 新芽,这是大自然从寒冬的睡梦中 苏醒的信号。我触摸到柔软的花瓣 是有说不出的欣喜,还发现他们一 圈圈的卷绕着,真不简单,大自然 向我们展示了他的奇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阅读推荐
我感觉到一片树叶的精美的对称。我将手爱抚地摸着桦树 光滑的表面或松树粗糙不平的树皮。春天我满怀希望地触摸树 枝,搜寻叶芽,这是大自然冬眠后苏醒的第一个征兆。我感受 花朵令人愉快的丝绒般的质感,发现她惊人的盘绕结构,为我 揭示出大自然的某种神奇。如果我非常幸运,偶尔当我把手轻 轻地放在一棵小树上时,会感觉到一只小鸟高歌时快乐的震颤 ……
五年级阅读推荐 江苏省海门师范附属小学 茅燕娟
五年级阅读推荐 江江苏苏省省海海门门师师范范附附属属小小学学 茅茅燕燕娟娟
五年级阅读推荐
我感觉到一片树叶的精美的对称。我将手爱抚地摸着桦树 光滑的表面或松树粗糙不平的树皮。春天我满怀希望地触摸树 枝,搜寻叶芽,这是大自然冬眠后苏醒的第一个征兆。我感受 花朵令人愉快的丝绒般的质感,发现她惊人的盘绕结构,为我 揭示出大自然的某种神奇。如果我非常幸运,偶尔当我把手轻 轻地放在一棵小树上时,会感觉到一只小鸟高歌时快乐的震颤 ……
五年级阅读推荐
我感觉到一片树叶的精美的对称。我将手爱抚地摸着桦树 光滑的表面或松树粗糙不平的树皮。春天我满怀希望地触摸树 枝,搜寻叶芽,这是大自然冬眠后苏醒的第一个征兆。我感受 花朵令人愉快的丝绒般的质感,发现她惊人的盘绕结构,为我 揭示出大自然的某种神奇。如果我非常幸运,偶尔当我把手轻 轻地放在一棵小树上时,会感觉到一只小鸟高歌时快乐的震颤 ……
美国家庭几乎家 家都有这本书。
五年级阅读推荐
五年级阅读推荐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张开心灵的眼睛 信心与希望 走出黑暗与寂静 春风化雨——莎莉文老师的故事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五年级阅读推荐
我的任务是练习、练 习、再练习。失败和疲劳 常常将我绊倒,但一想到 再坚持一会儿就能把音发 准,就能让我所爱的人看
批注
成功没有捷径。为了学会 说话,海伦·凯勒坚持不懈地练 习着。有足够的毅力,成功 才会有希望。
到我的进步,我就有了勇
气。
五年级阅读推荐
《学会说话》 海伦·凯勒 —— 百折不挠 执着追求 意志顽强 毅力惊人
五年级阅读推荐
…… 神篮奇海莎推老 的伦莉海翻师感考文…伦把觉取老·…小在凯了师海海勒美教伦伦把国导的脑妹哈海手中妹佛伦放 激正大·在荡凯睡学喷…勒着…水……的…口…摇下,
五年级阅读推荐 海伦·凯勒
五年级阅读推荐
海伦·凯勒虽然双目失明、双耳失聪,
但是她
。
五年级阅读推荐
19世纪有两个奇人,一个是拿破仑, 一个是海伦·凯勒。
——马克·吐温
五年级阅读推荐
这本书《假如给 我三天光明》是伟大 的经历和平凡的故事 之完美结合。
——美国《时代周刊》
这本书是2005年 世界图书销量排行榜 的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