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人物分析薛宝钗
《红楼梦》中薛宝钗人物形象分析优秀8篇

《红楼梦》中薛宝钗人物形象分析优秀8篇圆滑隐忍,深明大义篇一1、行酒令时黛玉的诗句在四十回大家团团围坐行酒令时要求说一句诗和一句现成话,黛玉说了两句话:良辰美景奈何天,纱窗也没有红娘报。
这两句是出自西厢记和牡丹亭,在那个对女子限制繁多的时代,大家闺秀不能看这个,更不能当众说出来。
别人对黛玉的话都没有在意,而宝钗是很在意了。
宝钗当时的反应是,扭头看了黛玉一眼,没言语,但记在心里。
就她们两个的时候,宝钗玩笑似地说:你跪下,我要审你。
好个千金小姐,好个不出闺门的女孩儿,满嘴里都说的`是什么!看黛玉蒙了,没有了平时的伶俐尖刻,宝钗就拉她坐下,款款给她讲大道理:我们女孩子啊,不要看那些杂七杂八的书,乱了心性。
如果真是这样,就不如不识字的好。
既然识了字,该看正经书。
看些杂书,乱了性情,就不可救了。
女孩子的正经事还是针线纺织,这才是正理。
黛玉感动宝钗没有当众揭穿她,给她难看。
2、对薛蟠和赵姨娘的周到宝钗对自己的哥哥也不护短,而是深明大义。
薛蟠被柳湘莲打了以后,薛姨妈着急地要下人们找柳湘莲报复,宝钗就说:他们喝酒,酒后翻脸是常情,谁醉了,多挨几下也是有的。
况且咱们家无法无天,也是人所共知。
今儿偶然吃了一次亏,妈就这样兴师动众,显得倚着亲戚之势欺压常人。
说得薛姨妈消了火气。
宝钗对人见人烦的赵姨娘也是礼节有加。
宝钗的哥哥薛蟠从南方带来很多的土特产,分派送人的时候,宝钗并没有忘记给赵姨娘准备一份。
这个从没有被别人正眼看过的人心里就念叨开了:还是人家宝姑娘会做人,即展样,又大方,要是林姑娘,连正眼都不会看我们。
宝钗性格温柔大方,周到得体,柔韧而有弹性。
她进退有据、刚柔有度、行止得体,是温良恭让的典范。
论《红楼梦》中薛宝钗的人物形象篇二《红楼梦》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甚至代表了中国古典小说艺术的最高成就,其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典型的人物形象塑造上。
《红楼梦》探索人物灵魂的深处,描写不同人物的精神面貌,塑造了出众的、不朽的艺术形象。
正式:红楼梦薛宝钗人物分析

薛宝钗人物分析读者对红楼梦人物薛宝钗的评价差别是很大的,总体评价很差,但我通过自己的阅读,看各种评论,发现,这些评价大多从文本上站不住脚,反而,我认为宝钗有一个很优秀的人物形象,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叙述我的观点。
第一、从容貌来看,书中有多处具体描述。
主要是从宝玉的口中叙述的,宝玉前去探望宝钗,“肌肤非常白皙,面容饱满柔润,身材微丰。
她的眼睛大而明亮,眼波流转,嘴唇不点而红,眉毛不画而翠。
她的美丽不仅端庄大气,而且明艳鲜媚,具有强烈的吸引力。
”大家闺秀、端庄大方。
”人所谓黛玉所不及”。
至少在大观园、贾府的众人之中,宝钗的评价是高于黛玉的。
在抽花签时、宝钗的花签是牡丹,艳冠群芳,是花王。
黛玉侧重的不是美丽,而是灵性。
当然这种灵性只有喜欢她的人才能欣赏,不喜欢她的人,这种灵性自然不被人体会第二、宝钗的君子之范。
薛姨妈家住的地方是衡芜苑,其居所的描述大概是这样:多石头、外在多藤蔓,我想这体现了宝钗外柔内刚的特性。
空无、素净的家居布置也体现出宝钗不喜欢尘世间的虚华。
‘宝钗自从就不喜欢那些花儿、粉儿’(薛姨妈语),身上穿的衣服床铺的布置也是半新不旧,淡极始知花更艳。
宝钗是最早的悟道者。
书中有一段,贾母给宝钗过生日,提到一句:‘赤条条来去无牵挂’,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宝钗知道生活终将了无、繁华终究会幻灭。
但宝钗的悟道跟宝玉不同,宝玉的悟道就是出家做和尚,什么都不理,不理父母,不理朋友,妻子也不管了,未出世的小孩也不管了,毫无一点责任担当,这种悟道是消极避世的悟道,层次很低的。
做和尚的宝玉,跟出家在道观修行的贾敬是类似的。
贾敬也是家里一切不理。
但宝钗不同,她知道生命终讲了无,但她注重生命的过程,她依然帮助他人,积极的做她作为一个社会人的分内之事。
比如作为女儿(薛姨妈)、妹妹(薛潘)、朋友(众金钗)、主子(众丫鬟婆子)该做的事。
第四、博学,从书中的描写可以看出,宝钗的博学,涵盖很多方面,诗词、医药、绘画、而黛玉的学问只是侧重于风流优雅,所涉及的面远低于宝钗。
《红楼梦》中薛宝钗人物形象分析

《红楼梦》中薛宝钗人物形象分析
薛宝钗是《红楼梦》中的重要角色之一,她是贾府的外戚,宝黛之间的竞争者,具有独特的人物形象。
首先,薛宝钗被描绘为一个美丽、贤淑的女子。
她容貌出众,气质高雅,被赞为是“才子佳人”中的“佳人”。
她懂得品茶赏花,懂得琴棋书画,懂得诗词歌赋,精通礼仪知识,尤其擅长诗词写作。
她不但自身有才情,还通过与贾宝玉的交往,激发了贾宝玉的才思悟性,间接地成全了贾宝玉的文学梦想。
她的形象充满了知性和温婉的魅力。
其次,薛宝钗是一个聪明机智的女子。
她有着独立思考的能力,懂得如何处事,如何处理人际关系。
她对自己的辈份和身份有着清晰的认识,能够明辨是非,掌握自己应有的位置。
她能在与贾宝玉、林黛玉等其他角色的交往中保持冷静而明智的态度,不被情感牵制,不轻易露出弱点。
第三,薛宝钗是一个坚强自尊的女性形象。
尽管她深爱着贾宝玉,但在宝黛之间的纠葛中,她始终保持了自己的尊严和坚定。
她在得知贾宝玉与黛玉有染后,并没有陷入绝望和自卑,反而以自己的方式守护着自己的感情和尊严。
她选择了离开,在离别时展现了她的坚毅和自由。
薛宝钗是一个充满魅力、聪明机智、坚强自尊的女性形象。
她以优雅、才情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赢得了众人的尊敬和赞美,成为《 红楼梦》中不可忽视的角色。
薛宝钗人物短评200字

薛宝钗人物短评200字
薛宝钗是中国古代小说《红楼梦》中的一个重要人物。
她是贾宝玉的表妹,美丽、聪明、温柔善良,被誉为“红楼梦”中最完美的女性形象之一。
薛宝钗的美貌是她最大的优点之一。
她长相秀丽,容貌端庄,被形容为“面若秋水,肤如凝脂”。
她的美丽吸引了众多男子的注意,但她却保持着内心的独立和自尊。
除了外貌,薛宝钗还具备着聪明才智。
她有着卓越的文学才华和音乐天赋,擅长诗词和琴棋书画。
她善于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她的诗词被誉为“清新脱俗,意境深远”。
薛宝钗的温柔善良也是她的魅力所在。
她对待他人总是充满关爱和体贴,特别是对待贾宝玉,她无私地付出着真挚的感情。
她在红楼中扮演着一个贤妻良母的角色,为人们树立了一个温柔贤淑的榜样。
总的来说,薛宝钗是一个集美貌、才智和温柔于一身的女性形象。
她在小说中的形象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成为了许多读者心目中的理想女性。
她的存在使得整个故事更加丰满和动人,她的价值观和品质也给人们带来了思考和启示。
薛宝钗是《红楼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人物之一。
红楼梦薛宝钗人物特点

红楼梦薛宝钗人物特点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
在红楼梦中,薛宝钗作为女主角之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
薛宝钗的人物特点独具魅力,她的聪明才智、美丽出众以及坚韧不拔的性格令人难以忘怀。
首先,薛宝钗的才智非常出众。
她在书中被形容为“鹤立鸡群”,这个形容词不仅指她的身材高挑、气质优雅,更指她的聪明才智比同辈人高出许多。
薛宝钗擅长琴棋书画,琴技高超,每次她弹琴都能让人陶醉于音乐之中。
同时,她对文学艺术也有着深厚的造诣,善于吟诗作赋。
她的才情使得她在大观园的文艺活动中经常引领潮流,深受众人喜爱。
其次,薛宝钗的美丽出众是她的人物特点之一。
她的美貌被形容为“惟美不妖”。
她的皮肤白皙,眉目如画,身段窈窕。
她的美丽不仅仅是外在的,更是内在的气质所散发出来的。
薛宝钗从小受到了良好的家教,她有着出色的教养和温文尔雅的性格。
然而,薛宝钗并不仅仅只是一个美丽聪明的女子,她还展现了坚韧不拔的性格。
在红楼梦的剧情中,薛宝钗面对困境时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决心。
例如,在大观园被贾琏的侄子贾瑞所陷害时,薛宝钗并没有被击垮,她从容不迫地面对困境,并设法纠正了错误。
她的坚韧品质使她能够在逆境中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沉着。
此外,薛宝钗也展现了她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才华。
她的好人缘和能力使她成为众人所爱戴的对象。
薛宝钗是一个善于言辞的人,她的谈吐得体,处事机智,善于处理各种复杂的情况。
她与家族中的其他成员以及大观园中的姑娘们都能和睦相处。
总之,薛宝钗是红楼梦中一位富有个性魅力和杰出才能的女子。
她的聪明才智、美丽出众以及坚韧不拔的性格使她在小说中成为广大读者仰慕和喜爱的人物。
她的才情和人格魅力使她成为了红楼梦这一艺术巨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红楼梦薛宝钗人物形象]薛宝钗人物形象分析
![[红楼梦薛宝钗人物形象]薛宝钗人物形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c7a91f0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d9.png)
[红楼梦薛宝钗人物形象]薛宝钗人物形象分析薛宝钗人物形象分析一:《红楼梦》薛宝钗的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刻划薛宝钗,金陵十二钗之一,薛姨妈的女儿。
她容貌漂亮,肌骨莹润,举止娴雅,表面上看似乎是当时正统淑女的典范,但实际上她骨子里却颇有愤世嫉俗的性格因子,她对当时的社会抱有一种强烈的批评精神。
从《红楼梦》对薛宝钗的描写中可以看出,曹雪芹所塑造的薛宝钗形像,是封建社会中一位典型的标准的淑女。
这一形像的基本特征,表现为她是封建礼教忠诚的信仰者、自觉的执行者和可悲的殉道者。
然而这一封建淑女形像又是复杂的、丰富多彩的。
薛宝钗一出场,作者就描写了她的美貌和品格。
她穿着“不见奢华,惟觉淡雅”,她“品格端方,容貌漂亮”;“罕言寡语,人谓装愚;随分从时,自云守拙。
”这就概括地写出了她谨守封建礼教,顺应环境的个性特点,勾勒了一个封建淑女的轮廓。
这个人物的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她忠诚地信奉封建礼教;特殊是强加在妇女身上的奴隶道德。
她曾经多次规劝贾宝玉走“仕途经济”、“立身扬名”之道,以至引起贾宝玉的极大反感,说她说的是“混帐话”,并说“好好的一个清白女子,也学的沽名钓誉,入了国贼禄鬼之流”;她也多次向黛玉、湘云进行“女子无才便是德”、“总以贞静为主”之类的封建说教。
这些都足以说明,在大观园的贵族少女中,她是受封建正统思想、封建道德观念毒害比较深的一个。
但是也不能因此将她与贾政、王夫人、王熙凤等人等同看待,一律说成封建统治者。
她虽然属于“主子”的阵营,但是,她非但谈不上什么统治权力,而且,作为封建社会的一位少女,连自己的命运也掌握不了;一切都得听从封建家长的摆布。
一方面是“主子”,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另一方面,又处在封建礼教的压迫之下,这就是薛宝钗社会关系的特殊性。
正是她的特殊社会地位,决定了她的思想性格与贾政、王夫人、凤姐等的本质区别。
那种将薛宝钗与贾政、王夫人等人等同看待的观点是错误的。
性格特点薛宝钗另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很世故,即很会做人和处世。
红楼梦的人物形象分析

红楼梦的人物形象分析红楼梦的人物形象分析《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作品,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
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红楼梦的人物形象分析,欢迎大家参考借鉴。
1、薛宝钗的人物特征:(1)她容貌美丽,举止娴雅,是当时正统淑女的典范。
(2)她恪守妇道,但也对当时的社会抱有一种强烈的批判精神。
(3)她稳重大方,八面玲珑。
她对不同的人自有一套不同的“社交”方式:对贾母、王夫人这样的“权威人物”,她尊重顺从;对大观园的其他姐妹,她表现出的是“宝姐姐”的稳重和宽容;对下人,她又显得平易近人,不端架子。
随和,大度;有才华;冷、无情,但“任是无情也动人”。
2、贾宝玉的人物特征:(1)他是一个又奇又俗的人物。
(2)构成他性格的主要特征是叛逆。
他行为“偏僻而乖张”,是封建社会的叛逆者。
(3)他鄙视功名利禄,不愿走“学而优则仕”的仕途。
(4)他痛恨“八股”,辱骂读书做官的人是“国贼禄蠹”,懒于与他们接触拜会。
(5)他是封建君主制度的“逆子逆臣”。
3、王熙凤的人物特征:(1)王熙凤的阴毒可谓人人皆知,作为荣府“总管”,她弄权作势,两面三刀。
(2)她容貌俊美,性格泼辣;(3)她精明能干,要强逞能;(4)权诈机变,心狠手辣;(5)机智幽默,善于奉承;(6)贪财好利,嫉妒成性;4、林黛玉的人物特征:(1)她是一个才华横溢而性格孤傲的女子,“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则是她的写照。
(2)她从小失去双亲,寄居在荣国府,虽然贾母对她疼爱有加,但由于清高自尊的个性,她常生“寄人篱下”的伤感。
(3)她多愁善感,常常为别人不注意的小事而悲伤流泪。
正如小说中所描写的“黛玉葬花”一幕,就突出了这一点。
花开花谢本来就是自然景象,但她却由此而想到人生的悲欢离合、聚散无常。
(4)她为落花叹息,她把宝玉引为知己,同看《西厢记》,把人生的希望都寄托在宝玉身上。
她深爱着宝玉,但又感到很难如愿。
《红楼梦》之薛宝钗分析

《红楼梦》之薛宝钗分析薛宝钗是《红楼梦》中的一个主要人物,她是贾宝玉的堂妹,也是他的未婚妻。
薛宝钗是一个才情出众、美貌与智慧并存的女子,她在整个小说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影响着贾宝玉和其他人物的命运。
下面将对薛宝钗进行分析。
首先,薛宝钗的美貌是她最大的资本之一、她被描述为“眉眼带愁情,容颜不改娉容淑丽”,被许多人赞美为国色天香、闭月羞花。
她虽然美丽,但并不依赖于外貌来吸引贾宝玉,相反,她更注重自己的素养和才情。
她相信“才子佳人配,一日当百年”,这也是她不愿嫁给贾宝玉的原因之一其次,薛宝钗的才情非常出众。
她是一个文学方面的天才,擅长诗词作文和音乐。
她的才情不仅仅是贾宝玉所喜爱的原因,也是薛家在贾府中地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薛宝钗的才情使她在贾府中有很高的声望,受到贾母和王夫人等长辈的喜爱和赏识。
她的才华也吸引了贾宝玉对她的亲近,两人之间的感情得以日渐加深。
第三,薛宝钗的智慧也是她的一大特点。
她虽然年纪轻,却有着成熟的思维和智慧,能够正确地识别人物,并作出明智的判断。
她在与贾宝玉的相处过程中,常常能够准确地分辨出贾宝玉的真实情感和他人的虚伪。
她的智慧使得她能够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维持贾宝玉与其他人物之间的和谐与稳定。
最后,薛宝钗的人格魅力也是她吸引人的地方。
她温文尔雅,性格温和,善良而真诚。
她对待人物时非常真诚和体贴,从不刻意伪装。
她的人格魅力使得她成为了贾宝玉和其他人心目中的理想对象。
她无论在贾府内外,都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和爱护。
她温和的性格也使她成为了贾宝玉的知己和朋友。
综上所述,薛宝钗是《红楼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
她的美貌、才情、智慧和人格魅力使她在贾府中备受尊重和喜爱,深受贾宝玉和其他人的追求。
她在整个小说中展现出了一个理想女性的形象,对于其他人物的改变和命运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楼梦人物分析薛宝钗
金陵十二钗之一的薛宝钗,容貌美丽,肌骨莹润,举止娴雅。
但在《红楼梦》的研究中,对薛宝钗这个人物一直存有分歧。
总的说来,分歧的焦点,不在于她是否是封建礼教的信养者,不在于她是否是“四德具备”的封建淑女。
在这点上人们的看法是一致的。
争论的主要问题,是关于她在作品中的地位。
那就是说她是个封建礼教的受害者,还是封建势力的帮凶,她在作品中是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
作者对她的态度是褒还是贬。
但是,作者塑造薛宝钗这个形像,绝非仅仅写出一个沽名钓誉的国贼禄鬼和八面玲珑的势利小人;更不是要塑造一个虚伪奸隐的“女曹操”;甚至也不止是塑造一个标准的封建淑女形像;而是在薛宝钗这个形像中,寄托着作者复杂的感情,深深的感慨:既赞美这位美丽少女的聪明才智,同情她不幸的悲剧命运;又痛惜她奴隶般地信奉封建礼教,批判她“随分从时”的处世哲学。
因而,他要塑造的是一个品格端庄,容貌美丽,才华出众,学识渊博的青春少女,被封建礼教所毒害以至毁灭的过程。
有人说薛宝钗是个封建礼教的受害者,还有人说她是封建势力的帮凶。
而我认为,任何一个生活在封建社会中的人即使封建社会的受害者,也是封建社会的帮凶。
封建社会中的人,既受封建制度的压迫,也用封建制度压迫着别人。
受害者既是帮凶,帮凶既是受害者。
薛宝钗却是封建社会中的一个聪明的的人,她冷峻,识时务,又不像黛玉那样是小性子。
在生活中,宝钗常常深隐心机。
她表面上“随分从时”“装愚守拙”“罕言寡语”,一举一动显得“端庄贤淑”完全符合封建“淑女”风范。
但实际上她期望着“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温柔敦厚的仪范中掩盖的是“欲偿白帝”的野心。
她熟谙世故,诚府极深。
“来了贾府这几年”虽然表面不言不语,安分守已,实则“留心观察”因此即使是在荣国府这个人事复杂,矛盾交错的环境里,也生活得左右逢源,如鱼得水。
甚至就连那个几乏忌恨一切的赵姨娘也赞她:“很大方”,“会做人”。
“会做人”的确是薛宝钗的性格特点,这与她“温柔敦厚”的外露特征相融合,使得她为人人所夸赞。
宝钗“会做人”,“不关已事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的为人处世原则,让她凡事不像黛玉一样用尖酸刻薄的话语指出,而是充闻耳不闻,装作看不见,只为心里明白也就罢了。
这就使得那些平日里做着些见不得人的丑事的封建主子们便赞她“会做人”。
宝钗“会做人”不仅体现在对封建阶级最高统治者不露声色的笼络,还表现在对处于封建阶级下层的被压迫者的收卖上。
贾母给她做生日,要她点戏,她就依着贾母素日的喜好说了一遍。
又将贾母喜吃的甜烂之食当做自己喜吃之物说了出来,结果“贾母更加喜欢了”。
王夫人逼死金钏儿后,她和袭人扣听到消息,就连一向奴性很强的袭人也不觉流下泪来,而剥削阶级冷酷无情的本质使得她只感到“奇”便急忙撇下袭人,跑来王夫人处来安慰她。
把全部罪过都归之于金钏儿的“糊涂”。
她还说:“不过多赏她几两银子发送她,也就尽主仆之情了。
”为了笼络王夫人--- 她未来的婆婆,宝钗表现得非常大方,表示了她并不忌讳把自己的衣服赏与死去的奴才穿,当即回家拿了几身衣服来。
至于受压迫的封建阶级下层统治者,宝钗为刑岫烟掩盖当衣度日的事实,来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地位。
她还设法拉拢黛玉,为病中的黛玉送去燕窝、糖片。
甚至就连赵姨娘这个众人嫌弃的女人有时也能得到一份宝钗送来的礼物,令她受宠若惊。
遇到她在宝玉面前谈论仕途经济,恼了的宝玉当面给她下逐客令,宝钗为求“会做人”的命号,自然不能发火,只能把努力埋在心底,一笑了之,让袭人对她“会做人”的名声又多了一份赞叹。
宝钗不仅会做人,而且常常借“做人”的机会来表现自己的才能。
史湘云要起诗社,但没有钱,这时宝钗便趁机要替她设东。
宝钗告诉湘云要从自家带东西来请大家,但出门叫一个婆子来却说:“明日饭后请老太太姨娘赏桂花。
”“会做人”的宝钗表面上是帮了贫弱孤女的大忙,但实际上却是给另一段“金玉良缘”一次打击。
她借口请大家,实则是为讨好封建统治的大家长。
她处处小心,处处为了讨好贾母而布置。
如此可见“会做人”的宝钗是怎
样“会做人”的了。
宝钗另一个主要性格特点就是虚伪,她虽然说过,对和尚道士所说的“金玉良缘”认为是胡说,又说金锁沉甸甸的戴着无趣,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宝玉去看生病的宝钗,宝钗拿着他的玉“重新翻过来细看”又“念了两遍”,再嗔怪丫环莺儿为何不去倒茶,引出莺儿笑说“和姑娘项圈上的两句话是一对儿”,这正好达到此此起宝玉注意的目的。
然后再将本来戴着无趣的金锁从里面的大红袄上掏将出来。
薛宝钗笼着红麝串招摇过市也是同样道理。
本来她不爱花粉,衣著朴素,最不喜打扮,但金锁专等玉来配,而红麝串是元春独赐予她和宝玉的,都是命定婚姻的征兆,所以以此才能来证明只有她才是得天运命的人堪配宝玉。
虚伪而“会做人”的宝钗就是这样,以“敦厚温柔”的“淑女”身分为掩盖,用她深隐的心机暗示和讨好贾府的家长们。
有的人说她封建,这让我想起了有人对岳飞的评价。
有人说岳飞精忠报国,是个大英雄,但是它维护的是封建主义国建,代表的是封建忠君主义思想。
看到这里我忍不住想问一下,请问在南宋的时候有社会主义国家让他维护吗?因此,薛宝钗的确是封建的,但这是没法改变的。
她再封建也掩盖不了她的才华出众,雍容典雅,才貌双全的才女形象。
不过就其社会会地位和得到在人们心中的好评来说,宝钗“做人”是成功的。
就从这点我们或许可以得到一点启示。
在当今纷繁变化的社会中,要想得心应手地周旋其中,恐怕这就要向宝钗学几手了。
不过有得必有失,或许我们会推动我们的真本性。
但我想,只要我们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只学习好的一面,或许对我们也是很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