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对婚姻彩礼的规定

合集下载

彩礼的范围是什么

彩礼的范围是什么

彩礼的范围是什么彩礼是全中国的⼤部分地区都有的⼀个习俗,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部分地区的彩礼是越闹越不像话了,坐地要价。

那么彩礼的范围包括哪些呢?如果您不是很清楚,今天店铺⼩编就针对这个问题搜集整理了以下资料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可以帮到你。

⼀、什么是彩礼旧时婚礼程序之⼀,⼜称财礼、聘礼、聘财等。

我国⾃古以来婚姻的缔结,就有男⽅在婚姻约定初步达成时向⼥⽅赠送聘⾦、聘礼的习俗,这种聘⾦、聘礼俗称“彩礼”。

⼆、哪些属于彩礼的范围《解释⼆》虽然明确规定了彩礼返还,但对彩礼范围未予明确。

除了⾦钱之外,实物是否也可纳⼊彩礼的范围?⾦钱与实物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性质相同,均可以成为彩礼,具体在认定时法院应当结合案件的具体情况以及客观案情进⾏认定。

如果当地有彩礼给付的习俗,且给付的⾦钱数额较⼤,或者给付的实物价值较⾼,均可以认定为彩礼。

⾄于达到多⼤的数额或者多⾼的价值,由⼈民法院结合各地的经济状况等实际情况酌情确定。

三、何时需要返还彩礼彩礼是我国婚姻传统习俗中的⼀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只要存在婚姻,就存在彩礼,⽆论多或者少。

但是现实中经常出现,给了彩礼之后,却由于种种婚姻结不成婚或者结了⼏天婚就离婚了,那么这些情况下能不能要求返还彩礼呢。

《婚姻法司法解释(⼆)》对这个问题中争议不⼤的部分给了明确的回答,规定在三种情况下肯定需要返还彩礼。

当事⼈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民法院应当予以⽀持:(⼀)双⽅未办理结婚登记⼿续的;(⼆)双⽅办理结婚登记⼿续但确未共同⽣活的;(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活困难的。

适⽤前款第(⼆)、(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离婚为条件。

早在1993年,最⾼⼈民法院《关于⼈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财产分割问题的若⼲具体意见》第19条也曾规定:借婚姻关系索取的财物,离婚时,如结婚时间不长,或者因索要财物造成对⽅⽣活困难的,可酌情返还。

对取得财物的性质是索取还是赠与难以认定的,可按赠与处理。

彩礼钱包括什么

彩礼钱包括什么

彩礼钱包括什么一、彩礼超过三万的新规定是怎样的一、彩礼超过三万的新规定是怎样的没有关于彩礼超过三万的新规定。

我国法律对给付彩礼既不禁止也不肯定,是否给付彩礼以及给多少,完全由当事人自行决定。

给彩礼的目的是为了结婚,彩礼依附于婚约,婚约解除,彩礼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依据。

根据《民法典》(2021年1月1日生效)一千零四十二条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

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

禁止重婚。

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

禁止家庭暴力。

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

当事人订立婚约的目的是结婚,结婚从形式上看是以是当事人是否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为依据的,从本质上看是以当事人是否共同生活为依据的。

二、彩礼返还数额减少的情况:1、因给付彩礼一方的原因导致婚约解除,返还彩礼的数额可根据其过错程度、双方的经济状况等因素,酌情减少”。

2、男女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而共同生活一年以上两年以下,一方请求对方返还彩礼的,返还的数额一般不超过彩礼总额的30%;共同生活一年以内三个月以上的,返还的数额一般不超过彩礼总额的50%;共同生活不满三个月的,返还的数额一般不超过彩礼总额的70%;因给付彩礼一方的原因导致同居关系解除的以及在共同生活期间女方怀孕或者流产的,一般可在前款的基础上再减少5%至20%。

三、索要彩礼违反法律规定吗如果是索要彩礼钱、首饰钱等,就是违反了《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施行)中“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

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

”中的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

还有就是通过媒人要对方索要,而且现今社会的索要有车、房才结婚的“风俗”也违反了这一条,婚姻是建立在爱情的基础上的,而不是金钱。

通过以上全文对彩礼超过三万的新规定是怎样的大致说明。

大家也可以大概知道,我国对彩礼的金额并没有做出明文规定,彩礼钱的多少完全是由双方当事人自己决定的,但是当男女双方决定离婚时,对于彩礼钱的问题可能又会有新的纠纷。

二、彩礼一般给多少彩礼一般给多少彩礼一般都选择在订婚的时候,双方家长都在场的情况下,给女方父母。

离婚彩礼返还的法律规定(3篇)

离婚彩礼返还的法律规定(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彩礼作为一种婚俗现象在我国仍然普遍存在。

彩礼,又称聘礼,是男方在婚前向女方家庭支付的一定数额的财物,用以表示对女方家庭的尊重和诚意。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离婚现象也日益增多,随之而来的彩礼返还问题也愈发突出。

本文旨在探讨离婚彩礼返还的法律规定,为相关当事人提供法律参考。

二、彩礼返还的法律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婚姻法》第十七条明确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夫妻对共同所有的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

”这一规定为离婚彩礼返还提供了法律依据。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解释(二)》第十一条对离婚彩礼返还问题进行了详细规定,明确了彩礼返还的情形和标准。

三、离婚彩礼返还的情形1.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根据《解释(二)》第十条,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2.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根据《解释(二)》第十条,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双方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3.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根据《解释(二)》第十条,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4.婚前给付导致给付人或者接受人一方死亡的根据《解释(二)》第十条,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婚前给付导致给付人或者接受人一方死亡的,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四、离婚彩礼返还的标准1.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根据《解释(二)》第十条,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彩礼应当全部返还。

2.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根据《解释(二)》第十条,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彩礼返还的比例由人民法院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3.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根据《解释(二)》第十条,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彩礼返还的比例由人民法院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关于彩礼的退还规定是什么?

关于彩礼的退还规定是什么?

The time wasted casually can never be won back.精品模板助您成功(页眉可删)关于彩礼的退还规定是什么?导读:关于彩礼的退还规定是:如果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或者未共同生活的、或者因支付彩礼导致生活困难的等情况下,是可以要求对方归还彩礼的,具体情况可以由双方协商来进行达成一致后退还。

一、关于彩礼的退还规定是什么?关于彩礼的退还规定是: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

适用前款第(二)、(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

二、《民法典》对于婚姻索取财物的规定第一千零四十二条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

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

禁止重婚。

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

禁止家庭暴力。

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

第一千零四十三条家庭应当树立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重视家庭文明建设。

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互相关爱;家庭成员应当敬老爱幼,互相帮助,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

第一千零四十四条收养应当遵循最有利于被收养人的原则,保障被收养人和收养人的合法权益。

禁止借收养名义买卖未成年人。

第一千零四十五条亲属包括配偶、血亲和姻亲。

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为近亲属。

配偶、父母、子女和其他共同生活的近亲属为家庭成员。

第二章结婚第一千零四十六条结婚应当男女双方完全自愿,禁止任何一方对另一方加以强迫,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加以干涉。

第一千零四十七条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

第一千零四十八条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

第一千零四十九条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结婚登记。

符合本法规定的,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

彩礼返还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彩礼返还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彩礼返还的法律依据是什么由于⼀些地⽅的习俗,男⽅在结婚时要给⼥⽅家⾥⼀定额彩礼。

⾦额⼀般从⼏万到⼗⼏万不等。

当没有结成婚或离婚时,就要返还彩礼。

那么彩礼返还的法律依据是什么呢?下⾯店铺的⼩编就给⼤家介绍⼀下,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欢迎⼤家阅读。

返还彩礼的法律规定婚姻法司法解释第⼗条规定:“当事⼈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民法院应当予以⽀持:(⼀)双⽅未办理结婚登记⼿续的;(⼆)双⽅办理结婚登记⼿续但确未共同⽣活的;(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活困难的。

适⽤前款第(⼆)、(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离婚为条件。

”彩礼返还需要注意什么问题根据我国的司法实践,返还彩礼问题⽐较复杂,需要注意以下问题:1、结婚前给付彩礼的,必须以离婚为前提,才能考虑⽀持返还请求。

如果给付彩礼之后,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给付⼈要求返还给付的,不予⽀持,因为此时夫妻尚作为⼀个共同体,遵循夫妻法定财产共有制。

如果当事⼈在离婚诉讼的同时提出该项请求,法院准许离婚的,可根据情况作出是否⽀持返还彩礼请求;判决不准离婚的,不能⽀持当事⼈返还彩礼的请求。

2、必须是当地确实存在婚前给付彩礼的习俗。

⼀般来说,彩礼问题主要⼤量存在于我国⼴⼤的农村和经济相对不发达地区,⼈们迎亲嫁娶,多是按民风、习俗形成的惯例。

如果当地没有此种风俗存在,就谈不上给付彩礼的问题。

对于不能认定为彩礼的、属于男⼥交往间所为的给付财物如何处理,要视其具体情况及性质,由法院依法作出处理。

3、解决彩礼纠纷时应遵循的原则。

决定彩礼是否返还,以当事⼈是否缔结婚姻关系为主要判断依据。

给付彩礼后未缔结婚姻关系的,原则上应返还彩礼;如果已结婚的,原则上彩礼不予返还(⼀些特殊情形除外);按照习俗举办了结婚仪式但没有领取结婚证书的,解除同居时彩礼原则上不予返还。

4、要区别彩礼给付时当事⼈的主观意愿。

⼀般来讲,彩礼的给付往往迫于当地⾏情及社会压⼒⽽不得不给,完全⾃愿给付且⽆任何附加条件的属于⼀般赠与⾏为,如果没有特殊规定,通常不予⽀持返还彩礼的请求。

最高人民法院 关于审理涉彩礼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法释[2024]1号)

最高人民法院 关于审理涉彩礼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法释[2024]1号)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彩礼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
规定(法释[2024]1号)
佚名
【期刊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报》
【年(卷),期】2024()3
【摘要】为正确审理涉彩礼纠纷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法律规定,结合审判实践,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以婚姻为目的依据习俗给付彩礼后,因要求返还产生的纠纷,适用本规定。

第二条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

一方以彩礼为名借婚姻索取财物,另一方要求返还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总页数】2页(P3-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92
【相关文献】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3年3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267次会议通过法释[2003]7号文 2003年6月1日起施行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船员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法释[2020]11号
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铁路运输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决定(法释[2021]19号)
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食品药品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的决定(法释〔2021〕17号)
5.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网络消费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一)(法释〔2022〕8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婚姻法彩礼返还条件

婚姻法彩礼返还条件

婚姻法彩礼返还条件在我国的传统当中对于结婚一直都是有着一个彩礼的规定的,这个彩礼就是相应的男方家庭给予的,到了现代社会对于彩礼是可以进行相应的退还的。

下面就让为大家带来婚姻法彩礼返还条件是什么的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一、婚姻法彩礼返还条件是什么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条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

适用前款第(二)、(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财产分割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五条、已登记结婚,尚未共同生活,一方或双方受赠的礼金、礼物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具体处理时应考虑财产来源、数量等情况合理分割。

各自出资购置、各自使用的财物,原则上归各自所有。

第十九条、借婚姻关系索取的财物,离婚时,如结婚时间不长,或者因索要财物造成对方生活困难的,可酌情返还。

对取得财物的性质是索取还是赠与难以认定的,可按赠与处理。

二、哪些行为不能认定为彩礼根据彩礼的目的性,在实践中对以下行为不能认定为彩礼:1、男方或其近亲属为取悦对方所为的赠与。

2、男女双方恋爱期间男方为表露情感所为的赠与。

3、男女双方或其近亲属在共同消费中由男方支付的费用。

4、男方及其近亲属与女方及其近亲属礼节性交往时的赠与。

5、借婚姻索取财物、骗取财物的行为。

从法律角度审视彩礼给付的目的,我们不难发现彩礼的目的,是彩礼予以返还的一个基本条件。

“作为给付彩礼的代价中,本身就蕴含着以对方答应结婚为前提。

如果没有结成婚,其目的落空,此时彩礼如仍旧归对方所有,与其当初给付时的本意明显背离”。

司法解释规定彩礼予以在一定条件下返还,在法理上体现了对对价行为公平性的保护。

三、结婚彩礼的历史由来结婚彩礼钱是现代中国保留旧时结婚风俗,由男方支付给女方的聘金。

2024最新彩礼新规定是什么

2024最新彩礼新规定是什么

2024最新彩礼新规定是什么2024彩礼新规定是什么明确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民法典第1042条规定,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

借婚姻索取财物违反了婚姻自由原则,应当坚决予以打击。

《规定》明确,以彩礼为名借婚姻索取财物,另一方要求返还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明确彩礼与恋爱期间一般赠与的区别彩礼与恋爱期间的一般赠与相比,虽然当事人的目的和动机相似,但是彩礼的给付一般是基于当地风俗习惯,直接目的是缔结婚姻关系,有其相对特定的外延范围。

《规定》明确,在认定某一项给付是否属于彩礼时,可以根据一方给付财物的目的,综合考虑双方当地习俗、给付的时间和方式、财物价值、给付人及收受人等事实认定。

比如,可以考察给付的时间是否在双方谈婚论嫁阶段、是否有双方父母或介绍人商谈,财物价值大小等事实。

明确几类不属于彩礼的财物《规定》同时以反向排除的方式明确了几类不属于彩礼的财物,包括:一方在节日或者生日等有特殊纪念意义时点给付的价值不大的礼物、礼金;一方为表达或者增进感情的日常消费性支出。

此类财物或支出,金额较小,主要是为了增进感情的需要,在婚约解除或离婚时,可以不予返还。

婚约双方父母可作为婚约财产纠纷诉讼当事人在中国的传统习俗中,儿女的婚姻一般由父母操办,接、送彩礼也大都有双方父母参与。

彩礼返还纠纷中,程序上存在的主要争议问题是婚约双方的父母能否作为诉讼当事人。

《规定》区分两种情况:婚约财产纠纷此类案件原则上以婚约双方当事人作为诉讼主体,但考虑到实践中,彩礼的给付方和接收方并非限于婚约当事人,双方父母也可能参与其中。

为尊重习俗,同时也有利于查明彩礼数额、彩礼实际使用情况等案件事实,确定责任承担主体,《规定》明确,婚约财产纠纷中,婚约一方及其实际给付彩礼的父母可以作为共同原告;婚约另一方及其实际接收彩礼的父母可以作为共同被告。

离婚纠纷考虑到离婚纠纷的诉讼标的主要是解除婚姻关系,不宜将婚姻之外的其他人作为当事人,故《规定》明确,在离婚纠纷中一方提出返还彩礼诉讼请求的,当事人仍为夫妻双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