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推拿各自特点与优势比较分析
中医针灸与按摩的区别与适应症

中医针灸与按摩的区别与适应症中医针灸和按摩是中医传统疗法中常用的两种方法,它们都以调整人体气血运行和促进自愈能力为目标。
然而,它们在理论依据、操作方式和适应症等方面存在一些不同之处。
本文将就中医针灸和按摩的区别与适应症展开论述。
一、中医针灸中医针灸是运用一定的针刺技术来刺激皮肤、筋脉和穴位以调整人体机能的一种疗法。
它起源于中国古代,并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和完善。
中医针灸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经络学说、气血理论和脏腑学说等。
中医针灸的操作方式一般会使用特制的针具,将针刺入特定的穴位,以达到治疗和调理的目的。
针刺的深度和力度根据疾病的不同而有所调整,针刺过程中可能会伴随轻微的针刺感觉。
中医针灸广泛应用于各类疾病的治疗和康复,其中包括神经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妇科疾病等。
此外,针灸还常用于疼痛管理、肌肉骨骼损伤的康复和一些慢性病的辅助治疗。
二、按摩按摩是一种通过手部按压、推拿对人体经络、肌肉和穴位进行刺激的疗法。
它在调理人体阴阳平衡、促进气血循环、舒缓疲劳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
按摩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阴阳学说、经络学说和穴位学说等。
按摩的操作方式一般用手、指、掌等对病患的穴位、经络和肌肉进行揉捏、挤压、推拿等刺激。
按摩的力度、速度和方式会根据患者的状况和治疗目的而适当调整。
按摩常用于放松身心、改善睡眠质量、缓解疲劳、调理内脏功能等。
此外,按摩还可用于改善肌肉骨骼系统的问题,如颈椎病、腰肌劳损等。
三、中医针灸与按摩的区别1. 理论基础:中医针灸以经络学说、气血理论和脏腑学说为基础,而按摩以阴阳学说、经络学说和穴位学说为基础。
2. 操作方式:中医针灸使用针具刺激穴位,而按摩则是通过手部的按压、揉捏、推拿等方式对穴位、经络和肌肉进行刺激。
3. 针刺感觉:中医针灸在针刺过程中会伴随轻微的针刺感觉,而按摩则没有针刺感觉。
4. 应用范围:中医针灸广泛应用于各类疾病的治疗和康复,而按摩主要用于舒缓身心、促进气血循环等方面。
中医针灸推拿护理在现代整体护理发展中的特点和作用

中医针灸推拿护理在现代整体护理发展中的特点和作
用
中医针灸推拿护理是中国传统的治疗手段,其在现代整体护理发展中具有以下特点和作用:
1. 针灸推拿护理注重个体化护理:中医针灸推拿护理采用个体化的治疗方法,针对不同病人的不同病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使得病人能够更好地接受护理并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2. 具有疗效显著、副作用小的优点:中医针灸推拿护理采用自然疗法,没有任何化学药物的介入,具有疗效显著、副作用小等优点,在现代整体护理发展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3. 可以调节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中医针灸推拿护理可以调节人体的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从而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和自然治愈能力,有助于人体自行抵御疾病。
4. 具有防病治病的作用:中医针灸推拿护理可以在治疗疾病的同时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有效地对人体进行全面的保健,从根本上预防和避免疾病的发生。
总之,中医针灸推拿护理在现代整体护理发展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作用,有助于人体自身的康复和养生,应该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针灸推拿感悟心得体会(3篇)

第1篇在我国传统医学中,针灸推拿是一种历史悠久、疗效显著的疗法。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尝试针灸推拿。
作为一名热衷于传统医学的爱好者,我也在学习和实践针灸推拿的过程中,收获颇丰。
以下是我对针灸推拿的感悟心得体会。
一、针灸推拿的历史与传承针灸推拿起源于我国古代,距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对针灸推拿的记载,其理论体系完善,疗效显著。
经过历代医学家的传承与发展,针灸推拿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医学体系。
如今,针灸推拿已成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推广。
二、针灸推拿的治疗原理针灸推拿的治疗原理主要基于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针灸通过刺激人体特定的穴位,调节气血运行,疏通经络,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推拿则通过手法按摩、揉捏、拔罐等手段,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促进康复。
1. 针灸的治疗原理针灸治疗疾病,主要依靠以下原理:(1)调节气血:针灸可以刺激穴位,使气血运行畅通,达到调和阴阳、补益气血的目的。
(2)疏通经络:针灸可以疏通经络,消除经络阻塞,使气血畅通无阻。
(3)调节脏腑功能:针灸可以作用于相应的穴位,调节脏腑功能,使脏腑相互协调,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2. 推拿的治疗原理推拿治疗疾病,主要依靠以下原理:(1)调整阴阳:推拿可以通过手法按摩,使人体阴阳平衡,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推拿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减轻疼痛。
(3)增强机体免疫力:推拿可以调节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三、针灸推拿的治疗效果针灸推拿在治疗疾病方面具有以下优势:1. 疗效显著:针灸推拿在治疗各种疾病,如疼痛、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方面,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2. 安全可靠:针灸推拿治疗过程中,不会产生副作用,对人体安全无害。
3. 简便易行:针灸推拿操作简便,易于掌握,适合家庭自我保健。
2023年针灸推拿学专业特色简介

2023年针灸推拿学专业特色简介针灸推拿学是一门传统的中医学科,具有独特的理论和技术体系。
作为中医学最重要的分支之一,针灸推拿学专业特色显著,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理论完善针灸推拿学是基于中医阴阳五行学说,以气、血、津液、精神、脉象等中医基本理论为基础,结合现代生理学、病理学、心理学等学科形成的一门专业。
其理论体系包括经络学、腧穴学、针灸学、推拿学等方面,对于中医理论的研究和深化拓展有很大的帮助。
相比于其它中医学科,针灸推拿学专业理论更为系统完整,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理论水平,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医学的奥秘。
二、技术独特针灸推拿学的技术独特,是其最大的特色之一。
针灸,即采用银针在人体特定穴位进行刺激以调整身体机能的一种治疗方法。
推拿,即通过手法推按人体的经脉、穴位以及部位,改善气血循环和神经系统调节等不正常现象。
这些技术对于中医治疗有着重要的作用,其独特的技术体系已经得到了国际认可。
三、实操性强针灸推拿学的实操性非常强,这也是该专业的一大特点。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实践才能学得更好的理解并掌握技术。
这包括所学技术的实际应用、医学实验的开展、病例分析与诊断等实际操作,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理论及其在实践中的作用。
四、注重综合能力培养随着医疗需求的提高,针灸推拿学的综合应用更加重要。
因此,该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健康观念。
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工作协作能力和管理能力,并需要注意行为规范和道德修养等方面。
五、就业前景广阔针灸推拿学专业具有广阔的就业前景。
除了在中医医院、康复中心、养生保健机构等医疗机构从事针灸推拿工作外,还可以在母婴保健、美容美容、健身教练、体育科学等多个领域从事相关工作。
总之,针灸推拿学专业是一门文化底蕴深厚,技术独特、实操性强,就业前景广阔的专业。
其理论系统完善,技术应用广泛,需要有高度的责任心、爱心和耐心等素质。
针灸推拿学专业的学生需要全面发展各方面技能,有灵活创造性和实践能力,能在未来的医疗保障中发挥重要作用。
针灸推拿治疗研究及其应用价值分析

针灸推拿治疗研究及其应用价值分析一、针灸推拿治疗研究的历史与现状针灸推拿是中国传统医学中的两个主要疗法之一。
早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国就有了使用石针、骨针等进行针刺治疗的记载。
推拿也以其简单易学、疗效显著等特点,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目前,针灸推拿在中医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健康管理中心等场所都有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和社会效益。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针灸推拿也逐渐得到了关注。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国内外开始对针灸推拿进行系统性研究,陆续发表了大量相关文献。
针灸推拿的临床应用不仅局限于中医内科、外科等传统领域,还涉及到康复医学、精神疾病治疗、骨科、妇科等多个专科和领域。
目前,针灸推拿对心血管、呼吸、神经、消化、内分泌、免疫等多种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且无显著不良反应,备受医学界和患者的认可。
二、针灸推拿治疗的生理机制针灸推拿治疗的作用机制十分复杂。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神经调节:针灸推拿能够通过刺激神经末梢,改变神经元的兴奋性和信号传递,从而影响人体整个神经系统的功能。
例如针刺穴位能够促进体内内啡肽、脑啡肽等内源性物质的合成、释放和作用,达到镇痛、抗炎、平衡机体生理状态等作用。
2.免疫调节:针灸推拿能够调节人体免疫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力。
例如针刺穴位可以促进人体内炎症介质的产生,修正机体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从而达到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
3.血液循环调节:针灸推拿可以改善局部和全身血液循环,增加组织和细胞的营养供应和代谢,加速新陈代谢,促进康复。
三、针灸推拿治疗的优势和应用价值分析相对于其他医学疗法,针灸推拿具有几个独特的优势:1.安全性高:针灸推拿治疗过程中刺激小、无副作用、易于接受。
2.疗效显著:针灸推拿能够治疗多种疾病,并具有较好的远期疗效。
3.费用低:针灸推拿使用的治疗器械简单,费用低廉,适用于多数人群。
针灸推拿的应用价值十分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治疗效果:针灸推拿对多种疾病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以与现代化医疗技术相结合,提高治疗水平。
对针灸推拿专业的认识和理解

对针灸推拿专业的认识和理解针灸推拿是一门古老而广泛应用的中医疗法,它结合了针灸和推拿两种疗法,通过刺激人体穴位和按摩肌肉组织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和功能状态,以达到治疗疾病、保健强身的目的。
首先,针灸是指通过在特定的穴位上插入细针,以刺激和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
针灸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刺激穴位,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疏通经络,促进气血循环,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针灸可以用于疼痛管理、内科疾病、妇科病、消化系统疾病等多种病症的治疗。
其次,推拿是指通过按摩、揉捏、推拿等手法刺激人体的肌肉、经络和穴位,以调节气血运行、促进新陈代谢、舒缓疲劳和缓解疼痛。
推拿可以用于肌肉骨骼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多种病症的治疗。
针灸推拿作为一种综合疗法,具有以下特点和优势:1. 个性化治疗,针灸推拿注重个体差异,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因此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
2. 无副作用,相比于药物治疗,针灸推拿疗法没有明显的副作用,不会对人体产生负面影响。
同时,针灸推拿疗法也不会导致依赖性,适合长期使用。
3. 综合调理,针灸推拿不仅可以治疗疾病,还可以用于保健强身。
通过调整气血运行和身体的平衡状态,针灸推拿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提高身体的整体健康水平。
4. 疗效确切,针灸推拿在临床实践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证据,对许多疾病有着明确的疗效。
例如,针灸推拿在疼痛管理、神经系统疾病、妇科病等方面有着显著的疗效。
总的来说,针灸推拿是一门古老而有效的中医疗法,通过刺激穴位和按摩肌肉组织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和功能状态,以达到治疗疾病、保健强身的目的。
它具有个性化治疗、无副作用、综合调理和疗效确切等特点和优势。
然而,在接受针灸推拿治疗时,还需注意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和经验丰富的医师,以确保安全和疗效。
人类健康:针灸VS推拿

人类健康:针灸VS推拿人类健康一直是人类关注的焦点,而针灸和推拿作为传统中医疗法,一直备受关注。
两者虽然都有疗效,但是在不同的治疗领域,适应疾病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本文将结合临床实践和学术研究的相关内容,对比分析针灸与推拿在人体健康方面所存在的差异。
首先,介绍针灸。
针灸是中医疗法中的一个分支,其基本理论是经络学说和刺激学说。
其主要治疗原理是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整气血运行和身体生物节律,以达到防治疾病的效果,比如调节人体的免疫力、缓解肌肉疼痛、改善失眠等。
针灸需要专业的技术来实施,包括寻找穴位、掌握插针技术、调整针的进深位置等。
针灸适用范围广泛,如内科、外科、五官科等,都有其治疗的适应症。
其中,内科疾病比较典型的有消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
此外,针灸还可以用于康复和美容领域。
例如,通过针灸可以促进肌肤的代谢,使肌肤紧致弹性,改善皮肤老化等问题。
其次,是推拿。
推拿是中医疗法中的另一种方法,其基本理念是以手法按摩人体的特定部位来调整人体内部的气血运行及营养代谢。
推拿医学可以促进体内污物排出、增强血液循环,从而达到保健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效果。
推拿适用范围广泛,可以在胃肠、心脏、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等方面发挥作用。
例如,通过推拿可以加强胃肠蠕动,缓解胃痛、腹泻等问题;另外,也可以改善心脏血运,有效控制高血压等疾病;推拿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血液氧合,改善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效果。
尽管针灸和推拿在治疗拥有一定的差异,但两种疗法都是中医学中的疗法,都有其自身的优势。
针灸的针头精细、不创伤、刺激强烈、疗效显著等特点成为其强项;而推拿以手法为主,具有柔和、舒适的触感,可以促使体内经脉和穴位得到适当的刺激,同时也可以让人感到舒缓和放松。
此外,两种疗法在治疗方面的适应症也有所不同,在确保诊断准确的情况下,才能给患者进行正确的治疗。
举个例子,对于失眠症状,针灸可以通过穴位的调节,改善身体的生物节律,进而改善睡眠质量;而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推拿可以通过按摩手部、足部等所在部位,调节身体内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达到治疗的效果。
中医行业工作中的针灸与推拿技术

中医行业工作中的针灸与推拿技术中医是中国传统的一种医疗方式,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理论体系。
其中,针灸与推拿作为中医的两个重要分支,在中医行业的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针灸和推拿的基本原理、应用范围和技术特点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针灸的基本原理针灸作为中医的独特疗法,其基本原理来源于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
据《黄帝内经》记载,人体的脏腑经络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系统,生病的本质是气血不畅、阻滞了经络。
针灸通过选择适宜的穴位,插入细针并进行适度的刺激,促进人体气血流动,调节脏腑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二、针灸的应用范围针灸作为一种非药物治疗方法,在中医行业的工作中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和康复。
例如,针灸可以治疗常见的痛风、肩周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
此外,针灸还可用于改善人体免疫系统功能,调节内分泌,缓解焦虑、抑郁等精神疾病。
针灸在疼痛管理中也有良好的应用,对于慢性疼痛、神经性疼痛等都能发挥较好的治疗效果。
三、针灸的技术特点针灸的技术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穴位选择: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病理特点,针灸师会选择适宜的穴位进行治疗。
穴位的选择需要结合经络理论和病症表现进行综合判断。
2. 针刺技巧:针灸的临床效果与针刺技巧有很大的关系。
针灸师需要熟练掌握插入针管的角度、深度和力度等技巧,以确保针刺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3. 刺激方法:针灸的刺激方法主要包括顺序刺激、缓慢旋转、扣按、震动等。
不同的刺激方法对应不同的疾病和治疗目的。
四、推拿的基本原理推拿,又称按摩,是中医药学中的一种手法疗法。
推拿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手法的施加,刺激人体经络和穴位,调节气血流动,促进病气的排泄和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达到治疗和保健的效果。
五、推拿的应用范围推拿作为中医的重要疗法,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
在中医行业的工作中,推拿常常用于治疗一些常见病、多发病,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
推拿还可用于改善亚健康状态,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健康生活和身心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灸推拿各自特点与优势比较分析.方磊:
祖国医学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块瑰宝五千年来它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和人类健康事业作出了巨贡献。
而针灸与推拿则是镶嵌在块瑰宝上的两颗璀璨明珠,二者交相辉映对人类的贡献功不可没。
针灸与推拿是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都以中医基础理论作为指导思想,运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思想来分析病情,辨别证候。
在治法上以经络学与腧穴学为根本,通过经络的循行走向、功效,腧穴的定位、主治以及配穴原则等来治疗疾病,而且治疗中无毒副作用符合人们追求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绿色治疗观念。
两者犹如孪生兄弟一样既存在着不少共性,又在临床上有着各自的优势与特点。
l针刺治疗疾病的过程中比推拿治疗为量化
针刺治疗疾病较为量化可通过留针与电针较长时间的刺激穴位,较准确地控制刺激量,较好地激发经气,其巾电针可代替长时间的持续运针,并且只需调节频率高低,刺激强度大小和波形即可。
在针刺手法上也比推拿量化如子午捣臼法是一很好的例子.下针得气后分三部每部紧按慢提81次,退针分二部每部紧提慢按64次,同时每度行针时三进二退紧按慢提结合左转针,紧提慢按结合右转针。
要在五个部分内提插捻转371次,三度行针共 1 131次,在行针次上有明确的标准规定。
而推拿手法的量化问题现在还处于研究阶段没有统一标准。
有的以减轻疼痛为度.有的以手法作用于局部皮肤使之发热升温为准,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2针刺手法深奥繁多似简实难
针刺的手法有青龙摆尾、白虎摇头、赤风迎源等等,但归根溯源就是补法与泻法的巧妙组合与运用。
它根据辨经络、脉象、形神来施以补泻并且利用调节进针速度、针深度、捻转的方向和幅度等方法控制补泻的效果。
针刺手法看起来似乎简单,但要是想运用手法达到高一级要求就颇为不易。
比如运用透天凉就要求医生有扎实手法基础。
针刺时手不离针、目无它视、调整自己与病人的呼吸,随息下针,行针时三退两进反复操作。
要使针下有凉感产生,并能循经感传就必须指力强大、手法纯熟、体力充沛。
所以一个有基础的针灸医生自幼即练习太极拳和气功,绝对不是一刺二捻就了事。
3灸法与针刺推拿手法相比更具有温经通络祛风散寒的作用
灸法是根据不同人的体质和病症运用不同的施炙方法和材料治疗疾病。
它的温通作用是针剌推拿手法无法比拟的,艾条燃烧时温度可达800 C以上能使皮肤局部温度骤然上升。
在施灸手法上雀啄灸可较精确地对某个特定穴进行长时问较大的刺激,而熨热灸则通过艾在患处的来回移动来温通经络,治疗大而积风湿痹痛和软组织损伤达到祛风湿的作用。
推拿手法是通过能量之间相互转化生热达到温经通络的效果。
此法与灸法相比发热作用时间短.接触面过大对于各溃疡性皮肤病、皮肤烧伤、皮肤过敏等患者则不能施以此法限制其作用的发挥。
针刺手法中烧山火运用徐疾、提插、开阖等各种手法刺激人体,使肢体未梢毛细血管呈舒张反应血流加速、血糖与血浆柠檬酸上升,体温也随之上升。
它与灸法比较只是单纯的物理刺激并无合并药物的功能而且升高的温度也不及灸法。
例如:吴秀锦等在1980年采取组间对照的观察方法用徐疾补泻针刺合谷、曲池穴经过32人次的观察有30人次升温,升温幅度在O.4~3.5 C其中有1 7人次升温在1 C以上(P<O.05),而王松伟等在2000年同样
用组间对照的观察方法用攘法推拿局部颈项和斜方肌经过32人次的观察全部升温,升温幅度在1.3~4.2 C有28人次升高3 C以上(P<O.05)。
由此可见,应大力提倡灸法在临床上的运用。
4推拿治疗较方便可不受时间、地点、环境及条件的限制
推拿作用于治疗部位可使患者有舒适轻快的感觉,能增强大脑机能,改善局部血液供应和关节活动度,缓解肌肉紧张消除焦虑在病人康复期、美容保健、儿科中较多运用。
临床上因小儿生性好动,又为稚阴稚阳之体,许多器官尚未发育成熟.皮肤也较娇嫩。
如果进行针刺治疗运用提、插、捻、转等手法或留针既不方便也不安全。
而推拿既可避免针刺时给小儿带来的疼痛和不便,又可达到治疗效果且无毒副作用,小儿易于接受与配合。
另外推拿治疗时施术者只需用肥皂洗净手或用按摩巾盖在施术部位进行治疗即可很方便。
而针刺治疗时针具消毒较为严格,在针刺过程中如不小心污染针身必须另换针具,以上一系列步骤与推拿治疗比就略显繁琐了。
现在一次性针具可省掉一些工作但成本较高,针身细软不好进针且耗损性大容易导致弯针、折针等危险情况的出现。
5 针灸善于镇痛对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治疗有优势
针刺治疗时间可用较长的针具直达肌肉深层的进行刺激,还可通过诸如飞经走气类的手法来通关过节进行强刺激催气。
手术中针麻就体现了它的镇痛优势,所以针灸对肾绞痛、胃脘痛、头痛等痛证疗效好。
例如刘炳权等用温针灸治疗肩关节风湿痛、胃脘痛、三叉神经痛等各种痛症共393例,平均治疗15次其中痊愈 303例占77.1%,有效64例占16.3%,无效26例占6.6%。
在心脑血管系统疾病中对心律失常、中风急性期、中风后遗症等危重症候疾病也有良好效果。
赵晓锋等人用通关利窍针法治疗中风致假性延髓麻痹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通关利窍针法而对照组用康复洲练法平均14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3日,2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6. 4%,对照组为24%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O.05),从而更好地说明针灸对此类疾病的疗效。
6 推拿手法可理筋整复对筋伤、关节紊乱与错位有较好效果
虽然推拿手法中的补法和泻法与针刺补泻手法相比略显简单.但它的复位手法却有独到之处。
临床上脊柱后关节紊乱的患者,棘突常偏向一侧,关节突,关节间隙有改变.致使关节囊及邻近韧带受牵位而损伤,运用推扳、斜扳、旋转或拔伸复位可整复其紊乱,对于椎间盘突出的症状还可减少神经根的水肿和压痛。
所以推拿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脊柱关节紊乱等疾病有着不错的疗效。
对此类疾病则不能直接复位治疗疗效稍慢。
7体会
7.1 运用针灸推拿治疗首先考虑到治疗环境与条件遵循三因制宜原则。
7.2 比较针灸与推拿在不同病证上的各自治疗优势有选择地运用。
7.3 对于针灸与推拿共同有优势的地方应结合起来运用以达到更好效果。
7.4 可在推拿手法中引入类似针灸手法中度的概念,即以普通医生对人体做推拿手法产生最大效应值为一度,而不是单纯以多少次或多长时间计算。
7.5 二者虽各有特点但它们之间互补性强可优劣互补平衡运用。
如针刺不得气时可运用一些推拿手法来进行催气。
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人往往多采用针灸推拿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先用针刺镇痛,疏通经络,消除病变部位的肌肉痉挛,再运用复位手法使突出的髓核产生位移,改变突出物与神经根的位置,减轻神经根的压迫和刺激症状促进机能恢复。
医家常说,不患病多而患方少。
对于病人来说多一种治疗方法就多了一分生存希望。
针灸推拿
综合起来运用远比它们单独运用要好治疗范围更广。
无论是一名针灸医生还是一名推拿医生都要牢牢掌握针灸推拿这两门技术,二者相辅相成。
不能以某项为主另项为辅甚至重视某项轻视另项。
只要能治好病二者就应并重不分彼此和门户之别。
这样才有利于病人的治疗,有利于自身医术的提高,有利于中医事业的发展。
把它们结合起来使其成为临床治疗疾病,解除广大患者痛苦的两把利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