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术硬膜外镇痛的临床应用研究

合集下载

羟考酮注射液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的临床研究

羟考酮注射液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的临床研究

羟考酮注射液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的临床研究目的观察羟考酮注射液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2~5月择期行剖宫产术的产妇60例,ASA Ⅰ~Ⅱ级,常规L2~3间隙连续硬膜外麻醉,术后硬膜外镇痛,随机分为两组:M组,关腹时经硬膜外导管注入负荷量0.04%吗啡5 mL,术后患者自控镇痛(PCEA)配方为吗啡4 mg+0.75%盐酸罗哌卡因20 mL/100 mL;Q组手术结束前关腹时经硬膜外导管注入负荷量0.04%羟考酮5 mL,PCEA配方为羟考酮4 mg+0.75%盐酸罗哌卡因20 mL/100 mL,两组均于手术结束时接电子镇痛泵PCEA。

两组电子镇痛泵参数设置为:背景剂量:2 mL/h,追加剂量2 mL/次,锁定时间20 min,镇痛持续48 h。

分别测定术后6 h、24 h、48 h两组切口痛、宫缩痛、Ramsay评分,记录术后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

结果Q组术后6 h宫缩痛评分(1.1±0.2)分明显低于M组(1.8±0.4)分(P<0.05);Q组术后24 h宫缩痛评分(1.3±0.2)分明显低于M组(2.0±0.4)分(P<0.05);Q组术后48 h宫缩痛评分为(0.9±0.2)分明显低于M组(1.5±0.3)分(P<0.05)。

Q组术后48 h内瘙痒、恶心、呕吐发生率均明显低于M组(P<0.05)。

结论羟考酮用于剖宫产硬膜外术后镇痛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吗啡低。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nalgesic safety and effect assessment of epidural oxycodone used for post-cesarean analgesia. Methods From February to May 2015,sixty women(ASA I-Ⅱ)scheduled for elective cesarean delivery with epidural anesthesi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 does of 2 mg epidural morpine or oxycodone was separately used in group M or group Q at the time of suturing peritoneum,then at the end of the surgery a PCEA was used.The PCEA solution contain 0.15% ropivacaine 100 mL plus 4 mg oxycodone or 4mg morpine (group Q or group M). The epidural PCA device was set up to deliver a 2 mL bolus with a 20-min lockout interval and background infusion at 2 mL h-1.The V AS scores of incision pain,uterine contraction pain scores and Ramsay sedation scores,side efficts such as nausea,vomiting and pruritus at 6 h,24 h and 48 h were recorded. Results Within 6 h,24 h,48 h the uterine contraction pain scores in group Q were (1.1±0.2)、(1.3±0.2)(0.9±0.2)less than that in group M(1.8±0.4)、(2.0±0.4)(1.5±0.3)(P<0.05).Side effects such as nausea ,vomiting and pruritus in group Q were less than that in group M(P<0.05). Conclusion Epidural oxycodone for post-cesarean analgesia was as effective and safe as morpine ,with fewer side-effects.[Key words] Oxycodone;Morphine;Ceasarean delivery;Epidural analgesia椎管内使用吗啡可以为剖宫产术后提供高效、持久的镇痛,但可能导致术后恶心、呕吐及皮肤瘙痒等阿片相关不良反应。

比较氢吗啡酮和吗啡用于剖宫产术硬膜外镇痛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

比较氢吗啡酮和吗啡用于剖宫产术硬膜外镇痛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

比较氢吗啡酮和吗啡用于剖宫产术硬膜外镇痛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引言剖宫产术是一种常见的手术方式,术后患者常常需要进行镇痛治疗以减轻术后疼痛。

硬膜外镇痛是一种常用的镇痛方法,而在硬膜外镇痛中,氢吗啡酮和吗啡则是两种常用的镇痛药物。

本文旨在比较氢吗啡酮和吗啡用于剖宫产术硬膜外镇痛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以便为临床医生的临床决策提供参考。

临床效果比较氢吗啡酮是一种合成的吗啡类似物,其镇痛效果比吗啡更持久,且不会引起呼吸抑制。

研究表明,硬膜外使用氢吗啡酮能够有效减轻剖宫产术后的疼痛,且持续时间相对较长。

一项对比两种药物在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的研究发现,使用氢吗啡酮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更好,且镇痛持续时间较长,患者的镇痛满意度也更高。

而吗啡虽然也能够减轻疼痛,但其镇痛效果相对较短,且易引起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比较在硬膜外镇痛中,氢吗啡酮和吗啡都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

氢吗啡酮相对吗啡来说,呼吸抑制的风险较低,但其可能引起恶心、呕吐、头晕等不良反应。

而使用吗啡硬膜外镇痛,则会增加呼吸抑制的风险,尤其在使用大剂量吗啡时会导致呼吸抑制明显。

研究也表明,合理控制吗啡剂量和密切观察患者呼吸情况的情况下,吗啡硬膜外镇痛的不良反应也能够得到有效控制。

结论在剖宫产术硬膜外镇痛中,氢吗啡酮和吗啡都是常用的镇痛药物,其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各有优劣。

对于患者疼痛程度较重、需要持续镇痛的情况,氢吗啡酮可能是更好的选择;而对于疼痛程度较轻、镇痛需求较短的患者,则吗啡也是一种合适的选择。

在临床应用中,医生需根据患者情况量身定制镇痛方案,并密切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以确保镇痛安全有效。

希望本文能够为临床医生的临床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为患者的术后镇痛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

舒芬太尼硬膜外自控镇痛在剖宫产术后的应用研究

舒芬太尼硬膜外自控镇痛在剖宫产术后的应用研究
式 . 得 了满 意 的效 果 。现 报 道 如 下 。 取 、 泌 婴儿 多 25 g 生 理 盐 水 至 1 0 。 术 毕 保 留 .m + 0 ml 的 时间 为 准 ) 日哺乳 次 数 ( 乳 后 ,
硬 膜 外 导 管 .将 其 与 镇 痛 泵 连 接 , m / 吸 吮时 有 下 奶 感 ,并 可 持 续 吸 吮 5分 钟 2 lh 1 资 料 与 方 法 恒 速 持 续 输 注 , 单 次 追 加 给 药 剂 量 以上 ,或 者 婴 儿 吸 吮后 有 满 足 感 为母 乳
【 要 】 目的 摘
探 讨 舒 芬 太 尼 硬 膜 外 自控 镇 痛 在 剖 宫 产 术 后 的 应 用 价 值 及 安 全 性 。 方 法
选择 8 O例 行 剖 宫 产 的 初 产 妇 ,采 用 随 机 数
字 的方 法 分 为 观 察组 和 对 照 组 各 4 O例 , 察 组 采 用 舒 芬 太 尼硬 膜 外 自控 镇 痛 , 照 组 术 后 疼 痛 时肌 肉 注射 哌 替 啶 。 观 察 两 组 产 妇 术 后 6 1 、 观 对 、2 2 4和 4 8小 时疼 痛 程 度 和舒 适 度 , 录初 乳 时 间 、 记 日哺乳 次 数 和产 后 2 4 4、8小 时 阴 道 流 血 量 . 测 术 前 、 后 2 检 术 4及 4 8小 时 血 清 巾 泌 乳 素 水 平 , 以及 不 良反 应 等 。 结果 观 察组 产 妇术 后 6、2、4和 4 1 2 8小 时线 性 视 觉 模 拟 评 分 ( A ) 布 氏 舒 适 度 评 分 ( C ) 优 于 对 照 组 (< .5 ; V S及 B S均 P 00 )观
器械 : 次 性 使 用 镇 痛 泵 。 痛 液 : 录初 乳 时 间 ( 始泌 乳 时 间 以胎 儿 娩 一 镇 开 的 影 响 研 究 报 道 较 少 。2 1 0 0年 9月 至 镇 痛 。 2 1 年 9月 期 间 . 者 采 用 上 述 镇 痛 方 枸 橼 酸 舒 芬 太 尼 注射 液 2 g k + 哌 利 后 产 妇 感 乳 胀 .手 法 挤 乳 晕 见 乳 汁分 泌 01 笔  ̄/g 氟

剖腹产采用腰硬联合与硬膜外麻醉术后镇痛效果比较分析

剖腹产采用腰硬联合与硬膜外麻醉术后镇痛效果比较分析

剖腹产采用腰硬联合与硬膜外麻醉术后镇痛效果比较分析【摘要】剖腹产是一种常见的生产方式,术后镇痛对患者的恢复十分重要。

本研究旨在比较剖腹产术后采用腰硬联合与硬膜外麻醉的镇痛效果。

研究方法采用对照试验,通过记录镇痛效果指标来比较两种麻醉方式的效果。

研究结果显示,腰硬联合麻醉在镇痛效果上明显优于硬膜外麻醉。

讨论部分分析了两种麻醉方式的优缺点及可能的机制。

临床应用方面建议在剖腹产术中优先选择腰硬联合麻醉。

风险评估部分探讨了可能的不良反应及预防措施。

本研究结论是腰硬联合麻醉在剖腹产术后镇痛中具有更好的效果,未来可以进一步深入研究该麻醉方式的应用。

总结指出了本研究的重要性及局限性。

通过本研究对两种麻醉方式的比较,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好的临床决策依据。

【关键词】剖腹产、腰硬联合麻醉、硬膜外麻醉、镇痛效果、比较分析、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研究结果、讨论、临床应用、风险评估、本研究结论、展望、总结1. 引言1.1 研究背景剖腹产是目前常见的一种产科手术方式,对于一些产妇来说是必需的选择。

在剖腹产手术过程中,术后的镇痛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可以有效减轻产妇的疼痛感,提高手术后恢复的舒适度。

目前在剖腹产的术后镇痛中,腰硬联合和硬膜外麻醉是两种常见的镇痛方式。

腰硬联合通过在腰椎间隙注射麻醉药物,可以有效阻断神经传导,达到止痛的效果。

而硬膜外麻醉则是通过在硬膜外腔内注入麻醉药物,达到镇痛的目的。

目前对于剖腹产术后镇痛效果采用腰硬联合和硬膜外麻醉这两种方式的比较研究还比较有限,因此有必要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本研究旨在比较剖腹产术后采用腰硬联合和硬膜外麻醉的镇痛效果,为临床提供更为科学的参考依据,为产妇提供更好的术后镇痛管理方案。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较剖腹产术后采用腰硬联合和硬膜外麻醉的镇痛效果。

通过对两种麻醉方式在镇痛效果上的比较分析,探讨哪种方式更适合在剖腹产手术中使用,以提高术后镇痛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

氯胺酮硬膜外超前镇痛在剖宫产术的临床应用

氯胺酮硬膜外超前镇痛在剖宫产术的临床应用
关 键 词 :氯胺 酮 ; 膜 外 ; 前 镇 痛 ; 宫 产 术 硬 超 剖
超前镇痛 可防止 中枢 敏感化 的建 立从而降低 甚至消 除中枢致
作用反应。
敏作用达到镇痛的 目的。本文 旨在探讨硬膜外氯胺酮超前镇痛用于
产科手术镇痛的可行性 , 现报告如下 。
1资 料 与 方 法
1 . 4统计学 分析 计量资料 以 x s ± 表示 , 采用 t 验 ; 检 计数资料 以百分 数( ) % 表示 , 采用 x 检验。P 0 5 2 < . 为差异有显著性 。 0
医学信息 2 1 年 0 月第 2 卷第 6 M dcl n r a o .u . 0 0 V 12 . o 00 6 3 期 e i f m t n Jn 2 1. o 3 N . aI o i . 6
我院对子宫下段切 口采用子宫剪弧形切开 , 其原因是为避免撕 裂不 当而造成血管回缩 导致产后 出血 。子宫肌层缝合采用爱惜或化 利康可 吸收合成线连续锁扣缝合 , 既保证 切 口血运 , 又达到 止血 , 避 免 了缝线过多 、 过密所致 的吸收不 良 及异 物刺 激 。皮肤作皮 下缝合 后减少 了产妇 拆线时 的疼痛 , 短了住 院 日, 缩 同时也 降低 了产 妇住
2结 果
1 一般资料 择期 A A I Ⅱ . 1 S 一 级剖宫产手术产妇 10例。按镇痛方 2 式 随机分成两组 , 组 产妇行硬膜外超前 镇痛 , I 术后 行 P E ,I C A I组
术后行 P E C A。
2 一般情 况两组患者在年 龄 、 重 、 中局麻 药用量 、 术时间和 . 1 体 术 手 麻醉满 意度等差异无显著性 ( . ) O 5。 0 2 . 2两组术中麻 醉镇痛效果 见表 l 优良率 : 组为 10 o , 组为 。 I 0.% Ⅱ 0 9 .1 , 2 % 两组 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 ) I 3 0 , 组优为 9 . % , 5且 5 9 明显 5

腰-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

腰-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

腰-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目的探讨在剖宫产手术中采用腰-硬膜外联合麻醉的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患者34例,一组采用腰-硬膜外联合麻醉(combined spinal epidural anesthesia,CSEA)方法,一组采用硬膜外麻醉(epidural anesthesia,EA)方法,观察2组患者在用药后的麻醉效果、用药时间、起效时间、并发症、收缩压以及舒张压等。

结果CSEA组的麻醉效果、手术的麻醉起效时间、手术时间、诱导至切皮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与EA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

结论腰-硬膜外联合麻醉用药量小、起效快、阻滞完善、肌松完善、能够缩短胎儿娩出时间,并且不良反应少,更适用于急症剖宫产术,是剖宫产手术的首选麻醉方法。

标签:腰-硬膜外联合麻醉剖宫产应用本文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CSEA和EA2组,比较2种麻醉方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9年3月~12月选择在我院住院分娩的产妇68例,均为健康足月的妊娠孕妇,年龄22~40岁,平均年龄为(26.5±5.7)岁;孕妇体重57~91kg,平均体重为(67.3±8.2)kg;孕周38~41周,平均孕周为(39.9±1.1)周。

1.2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CSEA组和EA组),每组各34例,其中CSEA组采用腰-硬膜外联合麻醉,EA组采用硬膜外麻醉。

2组患者在年龄、身高、孕周等均无明显差异(P>0.05)。

CSEA组选用由扬州亚光公司提供的16号硬膜外针在椎L2~3间隙进行穿刺,穿刺成功后经将5号腰穿针随该硬膜外导针置入(针内针法),具体手术方法可见文献[1]。

EA组选用常规的16号硬膜外针,取患者的椎L2~3间隙进行硬膜外穿刺,具体方法可见文献[2]。

1.3观察指标观察2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镇痛效果及肌肉松弛等,对婴儿娩出后进行吸痰和Apgar评分,对麻醉后的不反应进行观察[3]。

布托啡诺静脉泵注复合硬膜外吗啡在剖宫产术后镇痛中的应用

布托啡诺静脉泵注复合硬膜外吗啡在剖宫产术后镇痛中的应用

布托啡诺静脉泵注复合硬膜外吗啡在剖宫产术后镇痛中的应用目的:观察布托啡诺静脉泵注复合硬膜外吗啡在剖宫产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足月妊娠择期行剖宫产的90例产妇,ASAⅠ~Ⅱ级,随机分为布托啡诺静脉泵注复合硬膜外吗啡在剖宫产术后镇痛组(B组)和硬膜外吗啡镇痛组(M组),每组45例。

采用腰-硬联合麻醉,麻醉平面控制在T6水平。

B组产妇于手术结束时予吗啡2 mg硬膜外腔推注,后布托啡诺0.5 mg于莫菲氏管处静脉滴注,拔去硬膜外导管,接静脉镇痛泵行自控镇痛(PCIA),镇痛泵配方为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布托啡诺8 mg。

M组产妇于手术结束时予吗啡2 mg 硬膜外腔推注后,接硬膜外镇痛泵行自控镇痛(PCEA),镇痛泵配方为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吗啡6 mg。

镇痛泵泵注速度为2 ml/h,自控剂量为2 ml,锁定时间为15 min。

观察记录两组术后4、12、24、36、48 h的V AS评分、PCA 次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两组V AS评分及PCA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B组的不良反应情况为皮肤瘙痒2例,恶心呕吐5例,眩晕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8%。

M组为皮肤瘙痒6例,恶心呕吐11例,眩晕0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8%。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布托啡诺静脉泵注复合硬膜外吗啡2 mg用于剖宫产术后自控镇痛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少。

标签:布托啡诺;静脉泵注;吗啡;剖宫产;自控镇痛中图分类号R714.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674-6805(2012)29-0043-02硬膜外腔吗啡自控镇痛法(PCEA)是剖宫产术后常用的镇痛方法,临床多采用单次法+持续泵注法,即硬膜外腔吗啡2 mg单次推注,加6 mg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中持续泵注,因其镇痛效果好、经济、方便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但硬膜外腔吗啡镇痛常出现皮肤瘙痒、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硬膜外镇痛分娩在初次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中的应用

硬膜外镇痛分娩在初次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中的应用

DOI:10.16662/ki.1674-0742.2023.12.060硬膜外镇痛分娩在初次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中的应用陈淑惠,卢美丹,杨美君,罗雪娇,何霖,吴艳丽,李茹婷厦门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厦门市妇幼保健院)产房,福建厦门361003[摘要]目的探讨硬膜外分娩镇痛在初次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可行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10月于厦门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足月单胎头位孕妇94例的临床资料,行硬膜外镇痛者31例为a组,选择与a组产妇同时期且分娩未行镇痛者63例为b组。

比较两组产妇的产程情况和母婴结局情况。

结果 a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总产程时间分别为430(270,570)min、27(12,38)min 、472(290,606)min ,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62、-2.640、-2.457,P< 0.05)。

两组人工破膜率、产程中催产素使用率、发热率、羊水混浊率、会阴侧切率、阴道助产率、第三产程时间、胎儿宫内窘迫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a组宫颈裂伤率6.45%低于b组的2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17,P<0.05)。

a组住院费用6 865.57(5 366,7 933.06)元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 -5.755,P<0.05)。

两组产后2 h出血量、产后出血率、胎盘粘连率、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转入NICU率、住院天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均未发生产后输血情况及子宫破裂情况。

结论硬膜外镇痛分娩应用于初次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不增加母婴不良结局风险,降低宫颈裂伤率,安全有效。

[关键词]硬膜外镇痛分娩;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疤痕子宫;应用[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742(2023)04(c)-0060-05Application of Epidural Analgesic Delivery in Vaginal Delivery of Second Pregnancy after Primary Cesarean SectionCHEN Shuhui, LU Meidan, YANG Meijun, LUO Xuejiao, HE Lin, WU Yanli, LI RutingDepartment of Delivery Room, Women and Children's Hospital Affiliated to Xiamen University (Xiamen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Hospital), Xiamen, Fujian Province, 361003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feasibility of epidural analgesia in vaginal delivery of second pregnancy after primary cesarean section.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94 first-term singlet pregnant women admitted to the Women and Children's Hospital of Xiamen University from January 2019 to October 2021 for vaginal delivery after cesarean section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Group a included 31 patients who received epidural analgesia, and group b in⁃cluded 63 patients who did not receive analgesia during childbirth at the same time as Group a. The labor and mater⁃nal outcom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first, second, and total stages of labor in group a were 430 (270, 570) min, 27 (12,38) min, and 472 (290, 606) min, respectively, which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group b,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Z=-2.462, -2.640, -2.457, P<0.05).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terms of artificial membrane rupture rate, oxytocin usage rate during labor, fever rate, amniotic fluid turbidity rate, episiotomy rate, vaginal delivery rate, third stage of labor time, and fetal distress rate (P>0.05). The cervical laceration rate in group A was 6.45% lower than that in group B, which was 25.40%,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4.817, P<0.05). The hospitalization cost of group A was 6 865.57 yuan (5 366, 7 933.06 yuan) higher than that of group B,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Z=-5.755, P<0.05). [作者简介] 陈淑惠(1982-),女,本科,主管护师,研究方向为妇产科护理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剖宫产术硬膜外镇痛的临床应用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对产科分娩麻醉效果的影响。

方法:选择单胎头位足月临产孕妇为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小浓度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硬膜外阻滞镇痛,对照组不实施镇痛措施,观察两组分娩情况。

结果:观察组的镇痛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产程、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 (po.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用微量泵泵将0.125%罗哌卡因与2ug/ml芬太尼混合药液持续注入硬膜外腔4ml/h至婴儿娩出继续泵入药液至产后24h,对照组实施一般护理,无分娩镇痛措施。

1.3疗效标准:①差:疼痛无明显减轻,产妇不安静;②中:疼痛有所减轻,产妇不够安静;③良:疼痛基本消失,宫缩时仅有轻微胀感,产妇基本安静;④优:完全无痛,产妇安静。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采用t检验和x2检验,p0.05)。

3讨论
随着麻醉学的进步,创伤小、效果好的分娩镇痛技术应运而生了。

它极大地减少了分娩的痛苦,尤其是初产的痛苦,并使产妇能够在相对舒适平和的情绪之下配合助产士完成分娩,顺产的胎儿经过产道刺激更为健康,顺产的母亲则比剖腹产母亲恢复得更快更好,产后并发症也少。

硬膜外麻醉外镇痛极低剂量的麻醉药物不会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2]。

当然,硬膜外麻醉也是一种有创操作技术,有它固有的风险[4]。

首先,要排除产妇对麻醉药品过敏。

如果产妇过去有过对麻醉药品过敏的经历,应该向医生及时指出;第二,麻醉药品注射部位是硬脊膜外腔,在注射药物的同时,有千分之一的几率刺破硬脊膜,千分之二的几率术后发生头痛,万分之一的几率将药物直接注入附近的血管,十万分之一的几率刺伤神经本身,另外,还有极小的几率损伤附近血管造成血肿压迫脊神经发生截瘫。

这些风险麻醉医生都将在操作前告知家属和产妇本人;第三,穿刺部位原有感染的产妇不能做分娩镇痛,因为导致局部感染的病原微生物可能经过穿刺通路造成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凝血功能障碍的产妇也不能做,因为一旦椎管内血管破裂发生难以控制的出血,后果将很严重。

这些风险与施行剖宫产麻醉的风险几乎是完全一样的。

分娩镇痛不充分的几率大约是5%,镇痛失败的几率是1%。

有研究认为,实施早期分娩镇痛可能会延长第二产程15-30分钟,并可能增加器械助产的几率,不过如果只因为这几点就排斥分娩镇痛,笔者认为代价未免有些沉痛。

特别是对于那些试产或可能需要产钳助产的产妇,有分娩镇痛作为保障,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建立剖宫产所需要的麻醉,比起临时再改体位做麻醉更是节省了宝贵的时间。

总体看来,分娩镇痛所带来的益处远远超过了它可能带来的风险。

推广无痛分娩不但能大大减少分娩痛苦,还可能由此降低居高不下的剖腹产率,节省医疗费用,规避医疗风险(剖腹产的风险远大于分娩镇痛)[5]。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59.
[2]徐静,曹启军.硬膜外分娩镇痛对产程进展及分娩结局的影响[j].现代医学,2009,12(5):26-27.
[3] 姚天一.分娩镇痛对提高围产质量的重要性[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9,22(2);67.
[4] 应诗达.产痛的神经传导和产痛产生的生理基础[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olo,16(2):82.
[5]刘继云,李荣胜,吴为玲,等.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8,39(10):12-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