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1

合集下载

公共基础知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重点

公共基础知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重点
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主体运用人所特有的抽象思维能力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形成对客体的本质和内在联系的认识。它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具有间接性、抽象性的特点。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需要的条件:(1)必须把理发认识即理论同具体实践相结合;(2)要将理性认识转化为指导人们实践的计划、方案、办法;(3)要将理论、计划、办法交给群众,转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14、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可知论和反映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的基本立场。马克思主义哲学引进了科学的实践观和辩证法,阐明了认识的本质,解决了怎样才能认识世界的问题,从而消除了旧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实现了认识论的根本性革命。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将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消除旧唯物主义反映论所造成的认识脱离社会实践的消极直观性;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将辩证法贯彻于认识过程,阐明了认识是一个充满矛盾运动的过程,消除了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僵死不变的形而上学缺陷;由于实践观点和辩证观点的引入对历史发展和历史意识问题作出了唯物和辩证法的解释,实现了自然观与历史观、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不同的事物及其各个侧面,在不同发展阶段上,其矛盾各有特点:不同质的事物的矛盾有其特点;同一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矛盾有其特点;同一事物矛盾的各个侧面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各有其特点。
13、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基本依据。神学史观、英雄史观、人道主义史观属于历史唯心主义。
23、社会存在

公共基础知识(常识)马克思主义哲学讲义-1-哲学概论

公共基础知识(常识)马克思主义哲学讲义-1-哲学概论

公共基础知识(常识)讲义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节哲学概论哲学主要研究世界:(1)自然界;(2)人类社会→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一、哲学与世界观1.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2.世界观:人们对于生活于其中的世界以及与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

3.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般方法,是人们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观察事物和处理问题。

4.世界观主要解决世界“是什么”的问题,方法论主要解决“怎么办”的问题。

哲学:世界观——观世界→世界是什么?方法论——论方法→怎么做?注:在我国,只有马哲才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习题】任何一个健全的成年人都会在其生活实践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世界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就是按照自己的世界观来解释一切现象和处理各种问题的。

上述事实说明( ) 。

A.方法论决定着世界观(体现)B.世界观是人们对于整个自然界的根本观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C.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D.哲学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物质资料生产)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二、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二者既相区别又相联系:(1)区别:具体科学以世界某一领域的特殊规律为研究对象;哲学则以整个世界的最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

(2)联系:哲学以具体科学的成果为基础,并随着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

哲学所概括的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普遍规律的理论,又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宏观指导)。

【习题】恩格斯说: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

这主要体现了()。

B.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本身说法正确,但与题干无关)C.哲学揭示一般规律,具体科学揭示个别规律(本身说法正确,但与题干无关)D.哲学是对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本身说法正确,但与题干无关)具体科学:自然科学:物理、化学、生物社会科学:历史、政治、经济思维科学:心理、逻辑【习题】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在从事地质学研究中,自觉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创立了地质力学的新理论,对我国石油地质工作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与以往旧哲学相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与以往旧哲学相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与以往旧哲学相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与以往旧哲学相比,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以下的基本特征:
1.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础,强
调社会和历史发展的物质基础对思想和意识的决定作用。

它认为社会意识、政治制度和文化观念都是建立在物质经济基础上的,而不是独立存在的。

这一特征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关注社会和历史的具体现实,注重对社会经济结构和阶级矛盾的分析。

2.阶级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关注社会的阶级结构和阶级斗
争。

它认为社会的发展和变革是阶级之间的斗争和冲突的结果。

马克思主义哲学试图揭示资本主义社会中阶级对立的本质和后资本主义社会的可能性。

它主张通过无产阶级的革命行动来消除阶级压迫和剥削。

3.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科学的社会主义理
论体系。

它试图通过科学的研究和分析,揭示社会发展的规律,并提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道路和方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社会变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通过生产方式的改变和社会制度的转型来建立一个无阶级、公平和平等的社会。

4.实践和革命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和革命行动的
重要性。

它认为人的实践是认识和改变世界的基础,只有通过群众运动和革命行动,才能实现社会的解放和人的全
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鼓励人们积极参与社会的变革,通过实践和斗争推动历史的前进。

总之,与以往旧哲学相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具有唯物史观、关注阶级分析、科学社会主义和强调实践和革命主义。

这些特征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独特的社会分析和变革的视角,为人们认识和改变社会提供了一种科学的理论框架。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红背)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新的理论形态,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

马哲的诞生是当时社会政治与经济的发展、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和哲学理论自身发展的必然产物。

它的基本特征是:1.从对象上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普遍最一般规律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知识的总汇”,也不是“科学之科学”,它以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普遍最一般的规律为研究对象。

/于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正确地解决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问题。

/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并不代替具体科学去研究世界所有领域里的所有规律,它只研究整个世界变化发展的最普遍最一般的规律/;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同时又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2.从内容上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两个统一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从而结束了旧哲学中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分离的状态;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自然观和历史观在唯物主义基础上的统一,从而结束了唯心主义在历史观中占统治地位的局面。

3.从作用上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的哲学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区别于旧哲学的最重要最显著的特征。

/旧哲学由于不懂得人民群众的创造作用,所以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了世界,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则认为哲学的使命应当是改造世界。

/实践的观点是马哲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的原则是马哲的建构原则。

马哲从实践出发去反观、透视和理解现存世界,把对象、现实、感性当作实践去理解。

马克思把自己的哲学对象规定为作为现存世界基础的人类实践活动,/把哲学的任务规定为解答实践活动中的人与世界、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从而为改变世界提供方法论。

马克思第一次把实践提升为哲学的根本原则,转化为哲学的思维方式,/从而创立了以实践为核心和基础的崭新形态的现代唯物主义。

考研政治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考研政治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于19 世纪40 代,有其历史的必然性。

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阶级条件
19 世纪以来,生产力高度发展,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矛盾日益激化。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有可能透过现象把握本质即找出社会发展的物质根源。

同时,无产阶级也日益成熟。

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一方面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产生提供经验,另一方面也迫切需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指导。

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
以三大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达尔文进化论)为代表的自然科学新成就,深刻地揭示了自然界的物质统一性和发展的辩证性,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奠定了自然科学基石。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一章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一章第一节
14
黑格尔关于哲学的七个比喻
(1)庙里的神 (2)厮杀的战场 (3)花蕾、花朵和果实 (4)密涅瓦的猫头鹰 (5)消化和生理学 (6)同一句格言 (7)动物听音乐
15
当代哲学观
(1)普遍规律说 (2)认识论说 (3)语言分析说 (4)存在意义说 (5)精神境界说 (6)文化批判说 (7)文化样式说 (8)实践论说
[参考观点8]
按照陈修斋先生的解释,哲学的“无定论”是因为 他所面对的宇宙的“无限性”;并且陈先生把无定 论看作哲学的本性,认为“只有无定论的问题才是 真正的哲学问题,而真正的哲学问题总是无定论 的”;哲学正因其无定论而有价值、有意义,其最 大的价值和意义在于“有助于使人摆脱心灵的桎梏, 解放思想,开拓心胸,提高精神境界···从而获得 ··· 精神的自由”,“认为哲学有定论,正是那种教条 主义、僵化思想的根源,它和生动活泼、充满生命 力、并且不断向前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是背道而 驰。···哲学要改革,就必须从认识和肯定哲学无 ··· 定论开始”。
12
*什么是哲学
.哲学与现实关系密切,却又与现实保持着一
定距离。 哲学之思是超越于传统、经验、常识的思考, 是对于思想本身的思考。
马克思:“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 的精华”,“是文明的活的灵魂”。
13
*什么是哲学
哲学试图在平常的物事中,寻求一些不平常的 甚或反常识的东西, 如古希腊的“飞矢不动”论、中国古代的“白 马非马”论等,并且常常渴求“于无疑处见有 疑”、“于无声处听惊雷”, 所以,日常生活中往往有这样的情况: 在普通人点头的时候,哲学家却可能摇头; 在一般人狂欢的时候,哲学家却敲起了警钟; 在普通人陶醉于对大自然的胜利的时候,哲学 家们往往能够有某种不祥的预感。

北京马原自考试题及答案

北京马原自考试题及答案

北京马原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

A. 神B. 物质C. 意识D. 理念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是()。

A. 劳动价值论B. 剩余价值论C. 资本积累论D. 阶级斗争论3. 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社会主义社会的最终目标是()。

A. 实现共同富裕B. 建立无阶级社会C.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D. 消灭私有制4.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

A. 地理环境B. 人口因素C. 经济基础D. 社会制度5.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

A.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B. 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的统一C.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统一D. 唯心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6.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A. 生产过剩B. 生产不足C. 资本过剩D. 劳动力过剩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区别在于()。

A. 市场机制B. 国家干预C. 所有制结构D. 利润分配8. 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斗争是()。

A. 社会进步的直接动力B. 社会倒退的根源C. 社会发展的次要因素D. 社会稳定的保障9. 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资本家获得剩余价值的关键在于()。

A. 延长工人工作时间B. 提高工人工资C. 减少生产成本D. 增加产品销量10. 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 建立市场经济体制C. 扩大对外开放D. 增强国家综合实力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1. 简述马克思主义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

答:马克思主义由三个基本组成部分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支撑。

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政治经济学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规律,科学社会主义则是在前两者基础上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的理论与实践进行的探讨。

12. 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包括: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的分配制度;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以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同时,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对经济活动有着重要影响。

自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理论特征

自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理论特征

1.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理论特征。

答:(1)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和革命性的统一。

(2)它的革命性表现为彻底的批判精神和鲜明的政治立场。

(3)它的科学性表现为不带任何偏见,它的理论是深刻的,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2.为什么说新事物必然能够战胜旧事物?答:(1)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而旧事物则不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丧失了其存在的必然性。

(2)新事物优越于旧事物。

(3)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新事物是社会中先进的、富有创造力的人们创造性活动的产物,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因而能够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3.简述价值规律的内容及作用。

答:(1)价值规律的内容是: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2)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为: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部门的分配;自发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引起商品生产者的分化,实现优胜劣汰。

4.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如何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答:(1)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调控方式,一个是国家对国民经济的直接调节、控制和介入,另一个是国家对国民经济的间接调节与控制,主要是运用经济手段,通过经济政策的制定、经济杠杆的运用,还可以通过计划的指导,简洁的引导私人资本按照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所希望的方向发展。

这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控的主要方式。

(2)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调控手段,主要是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在个别时候、特定情况下,还可能出台某种行政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直接的干预。

(3)当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主要是通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及在一定程度上实行国民经济计划化实现的。

5.简述“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内容。

答:(1)人类从自然的奴役下解放出来,摆脱盲目自然力的支配,成为自然界的主人。

(2)人类从旧的社会关系中解放出来,摆脱一切剥削压迫和旧式分工的束缚,成为社会关系的主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红背)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新的理论形态,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

马哲的诞生是当时社会政治与经济的发展、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和哲学理论自身发展的必然产物。

它的基本特征是:
1.从对象上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普遍最一般规律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知识的总汇”,也不是“科学之科学”,它以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普遍最一般的规律为研究对象。

/于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正确地解决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问题。

/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并不代替具体科学去研究世界所有领域里的所有规律,它只研究整个世界变化发展的最普遍最一般的规律/;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同时又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2.从内容上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两个统一
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从而结束了旧哲学中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分离的状态;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自然观和历史观在唯物主义基础上的统一,从而结束了唯心主义在历史观中占统治地位的局面。

3.从作用上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的哲学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区别于旧哲学的最重要最显著的特征。

/旧哲学由于不懂得人民群众的创造作用,所以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了世界,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则认为哲学的使命应当是改造世界。

/实践的观点是马哲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的原则是马哲的建构原则。

马哲从实践出发去反观、透视和理解现存世界,把对象、现实、感性当作实践去理解。

马克思把自己的哲学对象规定为作为现存世界基础的人类实践活动,/把哲学的任务规定为解答实践活动中的人与世界、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从而为改变世界提供方法论。

马克思第一次把实践提升为哲学的根本原则,转化为哲学的思维方式,/从而创立了以实践为核心和基础的崭新形态的现代唯物主义。

科学的实践观是马克思创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机制。

/实践观点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唯心主义的锐利武器,而且是同旧唯物主义的分界线,并由此终结了传统哲学
4.阶级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又一显著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可能同时为一切阶级服务,它是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真理性和无产阶级的阶级性的有机统一。

其中,科学性是革命性的必要前提和保证,革命性则是科学性的必然结论和归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