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城赋一一广州赋
百城赋一一深圳赋

百城赋一一深圳赋锦绣鹏城资料画鹏徙南溟,击水三千,乃有鹏城①。
处江海交汇,踞中外要津。
经几度沧海桑田,雄风蕴乎草泽;证几多民族荣辱,云翼伏于荒丘。
侧耳伶仃洋,文天祥哀山河破碎,留取丹心,《正气歌》回肠荡气;引首虎门隘,林则徐怒强虏慢侮,挺身攘臂,民族节烁古励今。
送香江汩汩南流,眺彼歌舞繁华地,辄抚膺而太息;临城门深深闭锁,怀我强国富民梦,长北望而延伫。
伟哉邓公!顺天时,秉民意,鼓东风于帷幄,圈特区于边隅。
当是时也,四海英才争荟萃,八方豪客竞风流。
披肝沥胆,誓创不世之业;围城奔突,甘为问路之石。
灯旗岭②,风正霾清,北斗星垂,露润南疆千年翠;大鹏湾,百川水暖,月明沙细,珠映齐州九点烟。
廿七春秋,撚指而过,几许青丝蓦成雪;华夏之窗,倐挥而就,世人惊呼“一夜城”:君不见,昔时黄芦苦竹行吟处,千幢高楼平地起。
舸舰迷津,五洲货如潮至;摩肩接踵,三江贾似云来。
聚寰宇科技之英,花开千树;纳天下才隽之士,孔雀南飞。
农家子,揾慈母泪,步履匆匆,足踏异土犹吾土;东邻女,相逢一笑,河梁携手,身处他乡即故乡。
至若六龙入海,银花耀空,香车如过江之鲫,仕女若七彩之霓。
深南道旁不夜店,珠光宝气,辉映繁星;罗湖桥头金光道,曼舞轻歌,恍如仙境。
当今繁华都会,鲜出其右焉。
君不见,昔时罾罟蚝桩渔人村,书香扑面惹人醉。
钢琴之城、图书馆城、设计之都,定文化绿洲之位;文博之城、关爱之城、创新之都,掘人文教化之泉。
君不见,弄潮儿向潮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
径抛桎梏倡新声,赤县儿郎皆瞩目。
近者悦兮远者来,东风尽绿神州树。
掌声如潮逐影来,台榭笙歌,堪堪熏人醉。
中军帐内人不寐,拍岸涛声,阵阵催酒醒:前贤匹马著先鞭,如今万骑竞驰骋。
肩负千钧,岂甘一城谋富足?宜将剩勇,为构和谐闯新路!鹏城将士好儿女,闻罢豪情万丈起:破彼硬约束,壮我软实力③;更铸创新魂,再迈拓荒步!气干牛斗,风云为之壮色;势吞江汉,南海顿作滔滔。
鹏喜而起,振翼欲飞,将负青天而扶摇九万。
乃作歌曰:逢盛世兮挹流芳,展宏图兮辉且煌。
百城赋之一一内江赋

百城赋之一一内江赋屈东沱晏济元作沱江一派,天府名川。
雪融九顶山脉①,水沃一方桑田。
李冰堰分内外,顺帝县置汉安。
依江而生,朝气勃勃;以江为名,风流翩翩。
水如游龙戏,城似太极盘。
双林容仪,二塔鱼眼。
两岸楼树晴岚里,一船诗酒渔歌间。
莫非沱水得天独厚,得无江城座地玑璇?噫吁!地灵人杰,源远流传。
史载三师三相三元:东周苌弘②,乐律精专。
汗青景仰孔子师,血碧沉吟学者冤。
南宋李石③,太学博士。
属文闳肆见长,写意古雅抒远。
高僧丈雪④,昭觉开坛。
粒粟取之农耕,诗书醉以通禅。
东汉杨准⑤,尚书令长。
庙堂弹劾权贵,黎民景仰公亮。
南宋赵雄⑥,纾难卫疆。
撰写天下第一碑文,彪炳韩公世忠良将。
明代大洲⑦,理学文光。
布道知本率性,献策定国安邦。
唐有金卿⑧,首夺魁状。
花萼赋成京师动,李白诗留情谊香。
宋代赵逵⑨,风雅倜傥。
倚马万言,雁塔流芳。
才情盖世,清末成骧⑩。
一条秋水匣中,万里雄风掌上。
执掌四川大学,栽培俊彦栋梁。
文运天开,济济百二进士(11);主山挂榜,赫赫汉安名扬。
四位巨匠,鼎盛人文。
张爰大千(12),大风画魂。
泼墨泼彩,三千髯毫泰斗;东张西毕,五百年来一人。
长存浩气,喻氏培伦(13)。
追随孙中山,谥赠大将军。
广州雷霆碧血溅,南粤昆仑黄花荫。
新闻巨子,范门长江(14)。
手无寸铁兵百万,力举千钧纸一张。
铁血长征记壮举,西安事变辨端详。
主席会见窑洞明,长江冠名新闻奖。
百岁晏公(15),宁静恬淡。
寄意山水,陶情翰丹。
朱德赞:海外有个张大千,海内有个晏济元。
古来英杰,功昭日月;今朝风流,志满坤乾。
沱江儿女,五材煌煌。
五谷丰登,五业兴旺。
蔗乡彩焕五色,甜城美誉五方。
琳琅蜜饯,晶莹冰糖。
堂堂者,电力先行举旗;巍巍乎,钢铁元帅升帐。
汛堤固若铜墙铁壁,沱灌沁如玉液琼浆。
田野嫣红姹紫,江畴翠绿鹅黄。
白衣天使除魔患,赤胆雄兵解倒悬。
尚志不磨(16),首获新中国博士头衔;后生可畏,频占四川省高考鳌冕。
巾帼华梅(17),首登南极勘地磁;科技精英,回报桑梓添瓦砖。
百城赋一一汕头赋

百城赋一一汕头赋汕头英歌舞卢中见作今日汕头,旧称鮀城。
粤东重镇,南海明珠。
天下宜居胜地,世界潮人之都。
家园蕤蕤,挚爱拳拳。
书生抱愧,无以为报。
爰引新词,赋以寄怀。
溯我潮汕,文明远肇:秦置海郡,始有揭邑;隋设三阳,潮域乃定;陈王开漳,风气一统;韩儒刺潮,化教流芳;宋室南渡,艺文乃盛;清拓海贸,我潮遂兴①。
当此之时,东南半壁,独重汕头。
商埠百载,楼船万国;南方门户,名实皆然。
得伟人赞叹,汕头名闻环宇;惜列强觊觎,鮀城被迫开放。
民初建市,东方良港奠定;潮人奋力,都市峥嵘初展。
何谓汕之头?秉山之魂魄、得海之性灵也。
形胜之地,得天独厚:东屏漳厦,北倚揭岭,南望洋海,西连广深。
平畴沃野,丘峰翠岫。
迤逦而来兮,三江联袂;逐波而去兮,云水萦怀。
问我鮀城风物,数不胜尽:仁者智者,得其所哉!佳木葱笼,山依水而伟岸;鳞波浩瀚,水依山而苍茫。
夏少酷暑,冬无严寒,亚热带风光旖丽;榕厦蔽天,金凤醉人,古村落诗意盎然。
或阳春三月、莺飞草长,看云蒸霞蔚;或流火七月、长空一洗,观沧海横流。
商埠见证,小公园历一个半世纪今存陈迹;岁月留痕,青云岩经六百载风雨松柏长青。
学府涵青,足见商界奇才胸襟器识②;慈黉故居,尽显前辈侨领根叶情怀。
樟林港汊③,记录红船血泪旧事;飘亭夕眺,可数岭海百年沧桑。
灵山名刹,道不尽留衣深情④;澳岛潮汐,说不完喋血鏖战。
古城残堞,几闻战鼓咚咚;桑浦奇峰,尤听书声琅琅⑤。
举杯叙旧,寻迹钩沉。
鮀城人事若何?古训有云:“地瘠栽松柏,家贫子读书。
”是地民务实而进取、俗尚礼而厚朴;有海纳百川之概,奋自强不息之志;或历千载之磨难、扎根故土、披荆斩刺、建设家园,赢得世人钦仰;或经无数之曲折、远涉重洋、筚路蓝缕、开疆拓土,再造海外潮汕。
名商巨贾,誉噪全球;显宦大儒,光照史册;诗文书画,名彰岭表。
翁公死国,鞠躬尽瘁;文相饮恨,裂石莲峰⑥。
前后七贤,海内共仰;南北二儒,我潮有光⑦。
七日星火,播我南疆;东征炮火,搅动大潮⑧。
特区先驱,南生吴氏;英雄巾帼,母亲梨英。
朋友写了一篇《晋江赋》,分享给大家。

朋友写了⼀篇《晋江赋》,分享给⼤家。
晋江赋晋江之⽔,浩浩汤汤;⽣⽣不息,源远流长。
汇双溪⽽成晋⽔;注东海⽽兴巨浪。
史⾄永嘉,国失纲常。
⾐冠南渡,避难此⽅。
临河筑城⽽居之;常怀晋地故名之①。
⾃此以降,开蛮荒之旧⼟,拓⽂明之新壤。
劈荆斩棘,筚路蓝缕,创闽南康乐乡;长风破浪,远渡重洋,闯异国新天堂。
闽南毓秀,海西名城。
巍巍青⼭有意,记取历史慷慨风流事;悠悠绿⽔⽆情,洗尽世间沧海桑⽥景。
泉南佛国⽆双地,晋⽔灵源第⼀⼭②。
南眺可见⼤海,北览即是群城。
层峦起伏,⿁斧神⼯。
朝霞散紫雾,暮烟锁奇峰。
⾬润道边千丛花,如画境;风吹⼭间万株松,似涛声。
⼭中藏古寺,⾹⽕唯此盛。
灵⼭好作西天界,源⽔能通南海潮③。
⼭若华表,岩⽯嵌崎,星罗棋布,点缀其中。
⼭中何所有?遍地青松与绿榕;莫道太冷清,⽟泉常流声淙淙。
万⽯梅峰,原是弘⼀法师所留真迹;草庵古寺,依稀可见摩尼当年胜景。
紫帽奇⼭,⼭岳层迭起伏,峻峭参天,蜿蜒含蓄,回顾⽣媚。
⼭间⾼崖飞瀑,幽⾕流泉。
⼀⽚紫云护宝地;百颗善⼼佑青⼭④。
平安桥,桥平安,经风⾬,⼋百年。
天下⽆桥长此桥,爱拼敢赢意⽓⾼⑤。
天竺梵钟传千载,祥光慈云耀龙⼭。
世间有佛宗斯佛,声名远播到彼岸⑥。
声华⽂物、雄称海内。
晋江多胜迹,岂可⼀⽇语?海滨邹鲁,⼈杰地灵。
⾃古⾄今,⽂风⿍盛。
⽂词崛兴,⾏周开闽南科举之先河⑦;直⾔⽆隐,叔⼦乃历代贤相之典范⑧。
《武经总要》,囊括乐正⽂韬武略之雄才⑨;《题临安邸》,尽显林外⼼忧家国之真情⑩。
何乔远持正敢⾔,屡遭排挤⾃引去,独留《闽书》在世间⑾;张瑞图多才善书,南张北董名天下,银钩铁划冠京华⑿。
病不假,劳不休,庄际昌鞠躬尽瘁⒀;辨是⾮,求真理,李卓吾以⾝殉道⒁。
俞⼤猷,有奇志,荡平倭寇彪炳千秋⒂;王慎中,⾰旧⽂,标新⽴异笔⼒甚厚⒃。
复台固疆,四海归⼀,两岸同拜靖海侯⒄;清明如镜,名及包拯,戏曲依旧唱施公⒅。
师夷长技,丁拱⾠编著《演炮图说》⒆;忧国忧民,吴状元悲吟《百哀诗》歌⒇。
汉大赋·都邑赋·百城赋——赋体文学

光明日报/2008年/1月/12日/第007版文化周刊汉大赋・都邑赋・“百城赋”——浅谈赋体文学源流和艺术魅力杜晓勤在中国古典文学殿堂中,赋是一颗可以与诗媲美的艺术奇珍。
古人往往诗赋并称,这不仅是因为《诗经》、《楚辞》等诗歌作品对赋的产生具有直接的影响,而且因为赋自有其别于诗的独特艺术魅力。
《汉书・艺文志》云:“不歌而诵谓之赋”,这就将赋与当时配乐歌唱的诗划清了疆界。
晋陆机在《文赋》中说:“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清刘熙载在《艺概・赋概》中说:“诗辞情少而声情多,赋声情少而辞情多”,则揭示了以汉大赋为代表的赋体文学多铺陈名物、排比辞藻的鲜明特色。
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经过历代作家的创作实践,赋在表现题材和文体形式上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
梁昭明太子萧统在《文选》中,将赋分为京都、郊祀、耕籍、畋猎、纪行、游览、宫殿、江海、物色、鸟兽、志、哀伤、论文、音乐、情等十五类,可见到当时赋体文学作品的描写内容和表现题材已经相当广泛多样,几乎无所不包。
明代徐师曾在《文体明辨》中则将赋的体制分为古赋、俳赋、文赋、律赋四类,也充分说明了赋在不同时期体制上的变化和特色。
近来在光明日报中连续刊登的“百城赋”,就题材而论,属于自汉京都赋发展而来的都邑赋。
班固《两都赋》、张衡《两京赋》、左思《三都赋》等京都赋,都是以表现京城的壮丽为主,极力夸耀帝国的声威,歌颂君主的功德,即刘勰《文心雕龙・诠赋》所云:“体国经野,义尚光大。
”都邑赋发展到后来,也开始描写京城之外的郊县和其他城市了,如宋杨侃就作有《皇畿赋》,主要描写汴京各郊县的风土文物,洋洋成篇。
元赵孟頫的《吴兴赋》、明黄佐的《粤会赋》也都不是写都城的。
清陈元龙在《历代赋汇》中将这类赋作统称之为“都邑赋”。
而今人新作“百城赋”中,既有歌颂祖国首都的《北京赋》,也有赞美各大省会城市的《杭州赋》、《沈阳赋》,还有称赏一些饶有特色、发展迅猛的中小城市的《大连赋》、《南通赋》。
这些作品无不继承了古代都邑赋的创作传统,大多先言此城地理之优、山川之要、得名之由、历史之久,次数此城前代先贤、当世英才,或写此城风景之美、胜迹之众,再记此城传统产业及当今社会、经济、文化之新发展,作者咏歌中憧憬、自豪之情溢于字里行间,于培养市民爱国、爱乡之情,功莫大焉。
百城赋一一大连赋

百城赋一一大连赋天风浩浩,沧海茫茫,峰回水转,云起龙骧。
星分箕尾,恰雄鸡傲然之喙;地拱京津,开东北广袤之窗。
山迂千湾,岛劈两海,江山胜处见华章。
聚小澳与大澳,大连之名始也;接东方与西方,大连之船远航。
幸甚至哉,必以颂之。
长风万里赋一首,大连盛名天下扬。
其辞曰:碧天如水,水浮辽天,穹宇寥廓,海气澄鲜。
步云巑岏,际会九天仙洞;连湾浩淼,方泊四海楼船。
“黑山夕照”,烟云杳远;“塔观双海”,泾渭分班;“冰峪丹枫”,绝壁赮驳;“金石天工”,亿万斯年。
“龙岛归帆”,曾见证无数骚人泪水;“黄金秋月”,长照耀亘古动地诗篇。
交流岛,林木茂;小平岛,地势宽;蛇岛险,鸟岛喧,长山列岛云霞蔚兮,妈祖翘首眺千帆①。
观音阁,碧云笼;蟠龙寺,青钟覃。
横山书院传文脉,浏亮清芬足追攀。
吴姑城,龙潭湾,永丰塔,安波泉。
夏无酷暑,冬少严寒,樱花怒放,槐香新添。
豁襟胸以涤尘,激奔放于铺天;映星汉以粼粼,托巨舰于浪端。
海之德,城之冠,大连人,美名传。
俯瞰大连新城貌资料照片遥想洪荒岁月,耳畔雷鸣涛声。
先民筚路蓝缕,龙山苦攀登。
点燃星星篝火,寒夜御霜凝。
多少梦,付榛荆。
至若燕王开土,郡设辽东;秦皇封疆,隶于襄平。
汉武设沓文而人烟麕集,公孙自封侯而贤士纷登②。
栖止于三山兮,邴原避难;始发于沓津兮,管宁北征。
唐归安东府,卑沙旧有名。
辽据半岛,苏复始兴。
契丹王子耶律倍③,海畔立木投唐京。
金人王寂志鸭江,睇眄关山叹飘零④。
明初刘江获大捷⑤,北方倭乱自此平,伟哉广宁。
甲午风云变,波流急飙腾。
烈烈邓世昌,血染黄海鬼神惊。
勇武徐邦道⑥,孤军前敌御狂勍。
万忠墓⑦,曲氏井⑧,千秋催泪涌,百代荡悲风。
旋遭日俄战,山川荒凉朔风腥,萧杀秋声里,赪色染万峰。
厥后开商埠,澒洞狂涛幻蜃影。
中华好儿女,不屈起抗争。
看多少英雄血士子泪女儿情,遍洒绿野与山陵。
穆穆落日照其躔兮,滔滔碧海呼英名,耿耿忠心豪气在,为党为国关向应。
寰宇同庆,天地再清,回归祖国兮,大连得新生。
开来继往,踵事增华,乘风破浪,云汉泛槎。
百城赋一一呼和浩特赋

百城赋一一呼和浩特赋天堂草原,有明珠焉,厥维青城。
倚阴山之巍峨,聆黄河之铿訇。
抱长川入衣襟,风格峻茂;怀芳草当胸臆,品类清荣。
牧歌响亮,尝停白云于林表;良骥风驰,每引壮志于青冥。
况有拔地楼高,林林总总;富民市近,沸沸盈盈。
马龙车水,渐繁华以盛大;花海人潮,献异彩而含宏。
自昔灵鸟徘徊,神龙隐显,名大郡以云中,筑长城于天际。
今夫托克托境,八公里之赵壁犹存;史迹史乘,两千年其载籍未替。
至于农牧通,茶马易,诸族融,百姓齐。
盛乐都兴,敕勒歌音声递延;丰州塔耸,名王业步武相继。
风雨沧桑,积草原精神以涓流;日月居诸,融中华文明之合力。
乃知此地化育生息,年淹代久,积渐自雄,良有以也。
洎乎土默特部,阿勒坦汗,始驻牧于丰域,终一统于漠南。
携三娘子为内助,砌四围城以青砖。
是以城郭表里,苍苍共水天一色;门户高低,隐隐偕黎庶同欢。
蒙语径呼为库库和屯,汉译青城,像其色也;明朝循例以扬其政教,赐名归化,有私意焉。
城方竣事,汗即宾天。
诸族亲睦,三娘承夫遗志;百姓安堵,九边息其烽烟。
方其时也,诚风和而日丽,洵草美而花妍。
惜乎清人一炬,几焚归化为焦土;幸哉康熙三复,新增绥远作镇藩。
降及满清末造,城联新旧,因曰归绥,归化绥远之省称也;至我人民中国,义尚和平,乃谓青城,呼和浩特其正名焉。
稽其茫茫古今,览乎卓卓英杰。
大窑遗址,早别人猿;花岗燧岩,难分石铁。
呼韩邪三觐长安,亲结汉匈;王昭君一出塞北,乐融冰雪。
报国红颜,及今佳话相传;拂云青冢,从古芳华未歇。
乃有仁爱通和,长原者我之气象;庄严雄伟,高山者我之心魄。
若夫于近史标英名,于祖国献忠节,荣耀先肇其端,多松年扬其烈①。
复有李生裕智②,大义深明,为振兴国货而疾呼;荣君塞翁③,高才独运,期发展故园以殷切。
至于云泽④出,时雨彻,身投革命,心系民瘼。
首创内蒙古自治政府,祈祝草原万里之吉祥;践行共产党民族政策,倡导吾华一体之团结。
诚亮节而高风,洵雄才其伟略。
人民共和国成,鹏翔万里;民族自治策定,鹤翥九天。
百城赋一一惠州赋

百城(bǎi chénɡ)赋一一惠州赋舟行东江(dōnɡ jiānɡ),风清气正;人在丽城,地绿天蓝。
惠州,又名鹅城。
位于广东省东南部的城市沿革东江下游,珠江三角洲东北端。
南临大亚湾,毗邻深圳、香港,北回归线穿境而过。
惠州春秋时期属百越,战国时期曾建“缚娄”小国,秦汉时属南海郡傅罗县。
隋开皇十一年(591年),设立循州总管府,统领循、潮二州事。
南汉乾亨元年(917年),惠州改称祯州。
宋天禧四年(1020年),为避太子赵祯讳,改祯州为惠州,惠州之名遂沿用至今。
现惠州市辖惠城区、惠阳区、惠东县、博罗县、龙门县,设有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两个国家级开发区。
总面积11158平方公里,人口370万。
惠州是历史文化名城,千百年来一直是东江流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同时,她又是一座新兴的以现代石油化工、电子信息为支柱产业的沿海城市,也是拥有丰富自然生态资源的旅游名城。
“百城赋”下期刊出《通化赋》,敬请关注。
滔滔东江,源于赣南。
奔腾呼啸,终归珠江。
年深日久,文明育也;木鹅(mù é)渡江,别名传焉①。
古国“缚娄”,秦设“傅罗”,隋唐制“循”,南汉称“祯”;北宋天禧,始名为“惠”。
文化重镇,历史名郡。
惠州地理,得天独厚。
广东省之东南,“珠三角”之范畴。
联汕、梅而邻沧海,望穗、莞而接河源。
深、港近在咫尺,交网远连天涯。
京九动脉(dòngmài),穿境而过;珠系三水②,结伴而来。
三县三区,资源丰饶,风调雨顺,气候宜人。
惠州形胜,山灵水秀。
南昆静穆,道法自然;罗浮圣明,业尚共济。
西湖晚月,呈史迹之明镜;南海朝阳,敞善纳之雅量。
白鹭戏水,胜景甲于东南;佳人待妆,俏容足并杭颖③。
汤泉飞流百丈,象山绿涛万顷。
海湾温润秀婉,峻岭仪态万方。
江河湖海,山瀑林泉,聚集一身;岩洞洲岛,肥田(féi tián)沃土,统揽襟怀。
仁者乐山,智者悦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百城赋一一广州赋
珠江夜景。
(资料照片)
古之楚庭,今号穗城,二千年之华夏名都,广州居
岭表而峥嵘。
地滨南海,秦皇一统宇内而开郡;中原逐
鹿,赵佗割据百越以称雄。
其后九州复合,梅岭路通。
移民土著,交往频密;南北文化,汇聚相融。
遂使勃勃
生机,涌动于炎方热土;蓬蓬活力,创业于往古来今。
广州之形胜也,云山重叠障其北,珠水浩荡襟其南,水阔则盛产鱼鳖虾蟹,山深则广栖走兽飞禽。
于是百姓来集,以渔以猎;炎风播雨,宜牧宜耕。
所喜民情务实而进取,俗尚节俭而劬勤,衣食渐给,生齿日增。
遂有跨羊五仙,持穗来降,祝愿此区,永无饥荒。
广州之民也,乃奋鹰扬之远志,发独出之遐想,因其地利,业兼农商。
更揽大海于怀抱,趁风举而帆扬,输瓷器丝绸于外域,采特产奇货于异邦,开跨海贸易之先河,握致富金钥而自强。
于是南洋商贾,亦闻风随至。
一时黄木湾头,帆樯云集;波罗庙内,香火熙攘。
奇装异服穿梭闹市,嘲哳话语声动蕃坊①。
又有花市龙船,蛋歌飘色,摇神夺目,溢彩流光。
宝玉易求,岑参诗篇称艳②;荔枝美味,东坡嗜之如狂③。
主人宾客,饮馔游赏,其乐未央。
若夫教化文明,亦蒸蒸日上。
显宦大儒,光照青史;诗文书画,岭外名彰。
更有达摩西来传法,于此登岸;六祖禅机深悟,开宗发扬。
此自唐至清之事也,其间虽有南汉荒政,明末兵火,一旦疮痍洗净,仍是富庶之乡。
及至虎门销烟,史开近
代。
文明较量,骇浪惊涛。
西来列强,船坚炮利;老大
帝国,风雨飘摇。
当此之时
也,广州士民,危机先觉,
奋起救亡,上下求索。
前则
鸦片战争,戊戌变法;后则
辛亥革命,国共合作。
更有
广州起义一声惊雷,尽显英
雄气魄。
至于不甘落后,追
赶潮流,西方文明,率先吸
收;远赴海外,孜孜营求,
实业兴国,未雨绸缪。
此又
广州人之所以为广州人也。
于是乎,历百年沧桑,
东亚之睡龙复醒;尽驱豺虎,
人民之共和国成。
神州再造,
曾经几番曲折;改革开放,
一朝石破天惊。
广州之民,
遇亘古未有之良机,负披荆
斩棘之使命,倚得天独厚之
地利,持务实求真之秉性,
义无返顾,奋身先行。
三十
年间,经济腾飞,社会巨变,
奇迹屡创,鹏举青冥。
广州今之为城也,有十
区之设,二市之辖④。
南抵
海角,北接韶关,东邻惠州、
东莞,西则清远、佛山。
若
夫凌高天而四顾,但见人居稠密,绵延何止百里;机场
如砥,起落无数航班;厂房棋布,多是高新科技;巨舶
排岸,货箱屯积如山。
更有明湖开镜,绿树连云。
丽日临空,灿比珠玉;华灯彻夜,光夺星辰。
气象之繁华,观瞻之雄壮,信其为岭南首府无让矣! 广州今之居人也,常住者七百万,流动者五百万。
籍贯则四海五湖环球万国,行业则文体科卫工商士农。
或身挟长技,或坐拥财雄,或穷则思变,或梦想登峰。
风从云聚,行色匆匆。
藉广州之舞台,施展拳脚;视羊城为福地,跃虎腾龙。
得固欣然,挫亦不馁,期以不懈奋斗,搏取万一成功。
春满羊城。
刘斯奋、何俊华合作
广州今之市面也,连云新筑,望衡接宇;八达通衢,入地盘空。
滚滚车流如回翔雁阵,夜以继日;熠熠商场似琼楼玉宇,生意兴隆。
琴棋书画,活跃社区文化;舞衫歌扇,繁荣艺术之宫。
酒楼食肆遍于街巷,通宵达旦,无愧食在广州之美誉;姹紫嫣红百卉竞秀,四季不殊,尽显花城南国之情浓。
若夫佳日闲暇,泛舟珠江,放眼处处木棉挺立,老榕低亚。
兀兀长堤石凳,闪闪碧水晴空,昵昵红男绿女,嬉嬉白叟黄童。
广州开埠至此,信知先人之血汗不负,人间之乐土可期矣!
祝曰:政府施政以人为本,社情民意在在关心,环保治安双管齐下,社会和谐共享太平。
(2007年4月5日清明节)
注释:
①嘲哳:白居易《琵琶行》:“呕哑嘲哳难为听”。
蕃坊:唐宋时于广州设“市舶司”,为我国历史上早之外贸管理机构,又在今光塔路一带设“蕃坊”,以居外国商客。
②岑参诗篇称艳:岑参《送杨瑗尉南海》:“海暗三山雨,花明五岭春。
此乡多宝玉,慎莫厌清贫。
”
③荔枝美味,东坡嗜之如狂:苏轼《食荔枝》:“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
④有十区之设,二市之辖:广州市十区为越秀、荔湾、番禺、天河、白云、海珠、黄埔、萝岗、南沙、花都,所辖二市为从化、增城。
广州,又名羊城、花城,简称穗,广东省省会。
远古时为“百越”人所居。
公元前214年,秦统一岭南,设南海郡,郡治番禺(今广州)。
公元前206年,赵佗建立南越国,建筑了“周十里”的赵佗城。
公元前111年,汉平南越国,分南越国土为南海等9郡。
公元226年,孙权建立交、广二州,合浦以南为交州,以北为广州,广州之名由此起。
隋朝在岭南设总管府。
唐初继隋制,公元627年,分全国为10道,广州为岭南道治所。
宋代设广南东路,路治广州。
元代江西行省置广东道,辖广州路等14路。
明代设广州府。
清代设广东省,辖广州府等9府,省、府治均在今广州。
1918年广州设市政公所。
1921年2月15日,广州市政厅成立,孙科任广州市第一任市长,是为广州建市之始。
1949年10月1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接管广州,10月28日,广州市人民政府成立,叶剑英任市长。
1984年以来,国务院先
后决定把广州列为对外开放的沿海城市,全国科技改革、金融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综合试点城市。
广州被公认为中国当代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