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城赋一一张家港赋
城乡百赋

城乡百赋作者:来源:《东坡赤壁诗词》2014年第06期丁芒讨沙赋是地球之肌肤、山峦之遗骨?是天雾之冻凝、陨星之葬窟?趁狂风以跋扈,遮天下耳目而造混沌;挟日光之肆威,焚遍地青绿而成一色。
使多少生机化为乌有,多少文明从此消失。
更穿金甲,冻旗旌,吞血泪,挫白骨,千古豪情被尔销尽,亿万征夫赍志以殁。
一声长叹贯古今,历史皱眉,山河束手,文章空嗟无策。
自苍龙成缚,始黄龙缩首,绿色方阵正庄严进军。
那根儿是剑,挑断龙筋,那叶儿是篦,刮去龙鳞。
风魔敛翅,旱魃吞声,沙梁上一片呻吟。
况奇迹现于西夏,公园培育精英。
沙湖里活跃着闪光的银眸,沙坡头放飞了十万大军。
向西向北,长城猛然延伸;瀚海桑田,历史加速演进……吾临西夏,以观大漠,但觉气吞万里,心雄千古,目光如镞。
恨不能倒提黄河长江,满阴山去泼;揭起青坡绿沼,给瀚海去覆!扫清浑茫,惩除威暴,唤醒生机,拯起文明。
让半壁河山复活,把地图上的黄斑涂绿,将无穷无尽的资源,献给奔进的祖国!赵薇(女)松江赋夫松江之泱阔,气共沧海,晖流大舆。
纳长河而应青木,拔九岭以托明珠。
瑞根布华东之野,嘉气萦沪上之墟。
溯远古滋藩,风追万代;凡史章囊括,誉有名区。
焕龙星之利,标鹤瑞之殊。
于是一脉即衍,四方遂敷。
谓江左之何屹,是云间之相濡也。
肇先其渔猎耕织,发轫于崧泽良渚。
庥以古民,遗为广富。
史开五帝之先,泽领三皇之绪。
气息相绵于天地,祯祺广散于林溆。
迨有吴王巡野,茸城始名;陆逊称侯,华亭见著。
而后天宝辟县,至元开府。
士起百代之兴,物丰三山之库。
乾精之所倾,坤德之相辅。
其势若汤汤,历五千岁而莫阻。
及眷于万类,必灵以山水。
百流相分,三泖为济。
表上善之和柔,携九峰以逶迤。
续而润琼田,生灏气。
散佳色以琳琅,化鲜风而颖异。
催以天泽,呈为景观;培以匠心,构其闳伟。
斯有经幢久矗,披盛唐之星霜;塔影斜铺,荫大宋之衢市。
流眄乎碧飞泾岸,青帝可骄;竹秀佘山,凉风自契。
遂当邀荷韵,漫诗声;醉古池,慕名士。
或捧茗听雨,遣闲情而没心兵;或屏息观花,分逸趣以明微旨。
百城百镇赋|苏州赋

百城百镇赋|苏州赋文/林锡旦三江既入,震泽底定;万物复苏,川流滋润。
然则三山岛畔,人类遗址逾万年;草鞋山中,水稻耕作六千轮。
蚩尤先民,兵仗威厉无比;良渚文化,玉琮精美绝伦。
江南并非荆蛮,华夏有此文明。
溯自商周,泰伯南下立国;延及春秋,阖闾起而西进。
兵圣奇谋,胥溪通而胜战强楚;霸王举鼎,江东出而扫灭暴秦。
集散东西兮货积如山;供输南北兮帆樯似林。
富丽州雄,东南称此都会;郡守府治,有吴据此中心。
攘往熙来,迎接八方商客;生意兴隆,招财日进斗金。
苏湖熟兮天下足,江湖畴兮百鱼鳞。
此诚姑苏繁华之地,吴郡崛起之因也。
今得沪宁线之利,占长三角之新。
东毗上海,都市豪气辐射;西邻无锡,太湖山水连襟;南会浙江,民营经济并起;北偕长江,世界贸易繁频。
一体两翼,宛若大鹏展翅;七区五市,犹如群虎跃腾。
时代高新产业,先后落户;世界五百诸强,竞相捷登。
矢志发展探索,敢为天下先行。
制造益重创造;革新更能创新。
苏式品牌畅销;特色行业振兴。
古城与新区齐昌兮;经济共文化同赢。
至若人文荟萃,地杰人灵。
季札挂剑,君子终究诚信;陆绩载石,孝子果然廉明。
道子画,惠之塑,夺得僧繇神笔路;陆机赋,高启诗,三言梦龙逸文铭。
顾陆朱张,三国藉此鼎立;彭宋潘韩,清季所以扬名。
吴氏泰伯,天下第一世家;历代名贤,赞碑五百有盈。
精致化于从容,大气涵于学精。
精细、雅洁、淡泊、宁静,皆市民所好;崇文、融和、创新、致远,乃城市文明。
巡览古迹,探访名胜。
虎丘剑池,疑冢千古待解;江枫渔火,夜钟百八传声。
寒碧山庄,嵌法帖而长留天地;拙政名园,居闹市而浑然天成。
太湖、石湖、阳澄湖,钟灵毓秀;东山、西山、穹窿山,奇伟纵横。
昆曲婉转,笛箫依依兮轻送;吴语软侬,琵琶声声兮迎朋。
画桥岂三百兮,风烟十万家;水埠立两岸兮,小桥水波潋。
春华秋实,欣结传承之果;古韵今风,再谱美景新篇。
市花丹桂,馥郁含馨;城树香樟,层林尽染。
鸟语花香兮,古宅新居;水木华清兮,闾肆坊苑。
现代之设施,分步到位;人性之服务,非同一斑。
百城赋一一固原赋

百城赋一一固原赋须弥山石窟画张仃作祁连山渺渺,贺兰山苍苍。
六盘横亘东南,黄河阻其西北。
萧关雄踞而屏蔽关中①,扼游牧民族南下通道;山川地险为军事重镇,固关中汉唐统治之基。
遥想当年,始皇巡北地,武功彰显,祭六盘祀湫渊②,开帝王巡边之先。
武帝拓边,六巡高平③。
隗嚣割据,光武亲征④。
西晋乱离,拓跋兴起。
万俟丑奴称帝,改元神兽,建都高平;赫连勃勃称帝,立国大夏,建都原州。
宇文关陇集团⑤,亦赖李贤而发迹原州。
太宗察马政于瓦亭,肃宗即皇位于灵武。
宋夏对峙,烽烟百年。
泾水源头,六盘山下,成吉思汗行宫在焉⑥。
三边总督⑦,总揽四镇军务;改“故”为“固”,始有固原之名。
旌旗猎猎飞大雁,中央红军越六盘。
长征谣,似民歌,临风寄景,伟人胸襟;《清平乐·六盘山》,响彻宇寰,激励后人。
固原之兴,兴在汉唐。
丝绸之路必经之地,中西文化融会之都。
须弥石窟,缘于北周而兴于盛唐。
玻璃碗,鎏金壶,胡人俑,波斯币,见证文化丝路。
追昔日,丝绸之路繁盛,使节往来萧关道,商贾云集原州城;看今朝,固原历史源远,文化珍藏皆丰厚,中西多元尽辉煌。
固原之名,名于军事。
煌煌历数千年,不绝战争云烟。
匈奴列阵,铁骑萧关。
吐蕃窥乱,攻陷原州。
西夏元昊发兵天都⑧,数败宋朝;成吉思汗避暑六盘,一统中原。
元朝建立,封分皇子;开府六盘,统辖西部。
明代总督,驻节固原,总隶三边,拥师百万。
固原之地,地灵人杰。
商人乌氏倮,谷量马牛,始皇帝恩宠而封君。
梁氏专权东汉,梁统、梁竦、梁商、梁冀,一门四代七封侯,有三皇后、六贵人。
皇甫谧悉心教育,著述等身;阿难答袭封安西,民族融合。
固原之幸,幸在当今。
中宝铁路,南北贯通;福银高速,穿越全境,昔日丝路古道,今朝长龙呼啸。
古城固原,沧海桑田,开历史新纪元。
北周漆棺画,填考古之空白,补研究之阙失。
固原故城,须弥石窟,安西王府,城南墓地,此四者皆丝绸之路文化精华,而在文化遗产之列⑨。
红色文化,影响深远。
巍巍六盘,革命圣山。
单家集伟人故事流传,将台堡三大主力会师。
《百城赋》64百城赋

《百城赋》64百城赋天水赋雍际春发布时间: 2008-02-15 09:43 光明日报根祖名城②银河滴翠,壮哉天水!陇上江南,历史名城。
崛起于陇山西麓,雄踞于渭河水滨。
古为要塞,地居边关。
据关西之首障,安危相属;控蜀汉之锁钥,治乱必据。
雄山秀水,孕育古代文明;地灵人杰,荟萃人文华英。
昔为丝路商贸要道,历久弥坚;今成电器机械重镇,可圈可点。
悠悠天水,风华绝代。
八千年前,茫茫洪荒;大地之湾,文明肇启。
羲皇开天,仰观俯察而八卦成;女娲创世,抟土造人而嫁娶分。
嬴族播迁守西垂,非子牧马创秦邑⑴。
立邑建邦,奠强秦一统国基;初县邽冀,开中华县制滥觞。
秦汉隋唐,斯地林茂草盛;煌煌牧苑,骏马遍野驰骋。
魏晋北朝,匈奴氐羌,群雄并起而裂土天水新貌赵建玉作分疆;秦凉汉夏,百倾仇池⑵,竞相争锋而胡汉融合。
唐蕃分立,宋金对峙,中原安危系于秦州;胡商贩客,茶马互市,商贸枢纽有赖此都。
蒙古铁骑,横扫欧亚,天骄陨落西江畔⑶;明清继起,九合同风,边关遂为腹里地。
武昌首义,黄钺闻风应秦州,陇上共和着先风;民主革命,群贤追随不甘后,革故鼎新奔新程。
维我天水,四方辐辏,积淀人文厚土;古往今来,尽显岁月风流。
赫赫天水,魅力无比。
华戎交汇,演绎历史佳话;农牧并举,融汇文明精华。
故曰“天水完富,士马最强”。
秦图汉纸⑷,昭示科技领先;竹简《日书》,传递乡闾民风。
至若忠烈纪信,飞将李广,屯田充国,都护会宗,秦地劲吹尚武风,名将辈出汉邦盛。
“蜂王”姜岐,开创甜蜜事业⑸;愤世赵壹,书就疾邪赋文。
隗嚣割据,史有公论;姜维鼎蜀,恪尽臣伦。
陇上陈安,谱就壮士之歌⑹;莫折大提,高擎正义之戈⑺。
苏蕙若兰,寄情思于锦帕,纵华章于回文⑻。
诗仙故里,子美为之流连;秦州杂诗,遂构千古佳篇。
韩公有德,重葺州邑⑼,五城贯珠势恢宏;缵宗世甫,鲁苏有声⑽,“名与况钟颉頏”。
“陇上铁汉”,甲午战前劾权奸⑾,直声震于中外;宝珊邓瑜,“半生革命总同路”,北平解放有奇勋。
维我天水,号称多士;武皆良将,文多忠直。
百城赋一一三亚赋

百城赋一一三亚赋汤汤南海,粲粲三亚,昔为渔村贫陋,今称都市繁华。
北倚抱坡,层峦叠翠;西据马岭,绵延逶迤;东凭高山,峻峰峭拔;南拥沧溟,浩瀚无极。
晨曦拥潮潮如霞,碧海漾波波连空。
况澄河似练,夕辉成绮,鸟弋鱼跃,角梅斗艳。
海市蜃楼景,人间三亚城。
海南伊始,造化钟秀而水含珠;三亚初兴,秦皇开边乃设象郡。
西汉伏波将军①,波伏而定南疆,置县遂有珠崖。
历史沿革,变幻固常。
人说临振、吉阳,称有别而地实一;众云振州、崖州②,名虽异而域大同。
三亚文明,自唐而盛:鉴真东渡③,泊崖州而经传;韩瑗流贬④,居鹿城而教化⑤。
继有宋赵鼎、胡铨⑥,谪崖州而声闻;明钟芳、允谦⑦,生鹿城而名响。
尚有宋建孔庙,兴学崖州号儒学圣地;元重纺织,传宝黄婆为织造大师⑧。
依旧制古习,民国改崖州为崖县;傍三水成“丫”,当今更崖县为“三亚”。
逝水东流均为史,人文醇厚滋三亚。
值改革风旋,三亚鹏举:通九州千里咫尺,走四海卅年瞬间。
蒙自然恩惠,同心共济;承先辈遗泽,续旧图新。
因时之便,借风行船,引外资、兴建设,企业蒸蒸日上、鳞次栉比;输物产、促交流,椰果琳琅满目、香飘四季。
借地之利,展己所长:扬海之奇,三亚湾、大东海、亚龙湾成旅游胜地;播山之胜,金鸡岭、鹿回头、南山寺为观光佳景。
更有银浪、白沙与青山交辉,椰林、红树与白鹭成趣。
天涯海角说三亚,谁曾想天时地也利,人和物亦兴。
山、海、河、城,浑然一体;汉、黎、苗、回,亲如一家。
说生态,三亚是中国生态示范区;论养生,三亚为国际最佳养生市;谈人居,三亚获中国最佳人居奖;话旅游,三亚即中国优秀旅游城。
人称三亚:东方夏威夷,天然大氧吧。
四海宾朋接踵至,不辞长作三亚人。
驾凤凰⑨,穿云端;驭铁骑,驰绿原。
明媚阳光催繁花,椰海风韵醉心脾。
喜看三亚,健康、美丽、时尚,经济腾飞,文体比翼:曼舞蕴千古民俗,笙歌传现代风情;“金鸡”鸣艺人荟萃,“百花”放影星云集⑩。
更有那新丝模特⑾,男女佳丽风华绰约;凌波微步,世界小姐瑰姿艳逸⑿;铁人三项⒀,体育健儿英气飒爽;帆船争渡⒁,赛手逞雄风驰电掣。
百城赋一一铁岭赋

百城赋一一铁岭赋大壑之风张策作临边古戍,五代旧州,能源重镇,文化名城。
西溅大辽之激浪;东辉长白之晴岚;南起盛京之伟阙;北接松漠之莽原。
山昂龙首,钟岩阿之灵秀;河润柴桑,毓水木之清华。
远古先民,择地而居。
燕开东域,倚边墙而立烽堠。
秦汉以降,望平野而建城郭。
辽金元明,递有建制。
有清之际,盛世百年。
州无银冶,实远迁之故郡;岭非铁铸,乃移冠之旧名①。
自此,繁农桑,兴纺织,人丁蕃茂,年谷屡稔。
养马屯田,多六畜皮革之产;开关贸易,成土物药材之乡。
控要津而畅通途;广交易而联夷夏。
龙旗紫盖,天子驻跸之行宫;健马轻车,使臣驰休之驿馆。
而闾里名区,声闻遐迩;乡党人物,俊彩星驰。
云高日近,李总兵看花讲武之楼;志远神清,郝迁客格物致知之院②。
曹雪芹著红楼梦,高鹗续撰;高其佩倡指头画,沦瀚继兴③。
戴家父子,诗誉三辽;魏氏燮均,书名九域④。
周公恩来,银冈开蒙,五十年重游故地⑤;任氏辅臣,苏俄革命,一腔血染就红旗。
此真武戡祸乱,文兴太平,人才济济,城以人名。
然而,小城人满,市井狭壅。
固守旧地,形抱残守缺之势;选建新城,乃火凤重生之途。
盘庚迁殷,传兴商之故事;亶父居岐,系基周之创举。
史有前例,古今斯同。
于是万集群智,百破疑难,一朝决策,千载奇功。
双轮并驶,百年发展可续;五略齐明,科学立论必依⑥。
上下同心,誓展宏图。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定位南郊,拓挹娄之旧土;依傍沈北,据兴州之故城⑦。
高端设计,挥写神来妙笔;巨企开发,重装表里山河。
挟传统文明之余烈;振现代科技之新威。
百年太久,十春可期,三年苦干,规模初具。
凡河穿绕,龙脊前横。
魅力在水,湿地气清;金刚宝钻,依势成城。
引天河之碧浪,汇如意之明湖;展朱雀之芳姿,作盘空之妙舞。
洛女凌波,鸳鸥戏莲花之水;湘灵鼓瑟,云霓生凤冠之山。
春樱映日,好鸟和鸣;夏柳拂风,稻禾滋荣;秋月朗朗,共婵娟于千里;冬雪飞飞,喜丰年之有兆。
巧构津梁,续扬州亭桥奇趣;精修池榭,追吴郡园馆多姿。
六朝风月,幽赏如西子之滨;十里笙歌,繁华似秦淮之畔。
百城赋一一大连赋

百城赋一一大连赋天风浩浩,沧海茫茫,峰回水转,云起龙骧。
星分箕尾,恰雄鸡傲然之喙;地拱京津,开东北广袤之窗。
山迂千湾,岛劈两海,江山胜处见华章。
聚小澳与大澳,大连之名始也;接东方与西方,大连之船远航。
幸甚至哉,必以颂之。
长风万里赋一首,大连盛名天下扬。
其辞曰:碧天如水,水浮辽天,穹宇寥廓,海气澄鲜。
步云巑岏,际会九天仙洞;连湾浩淼,方泊四海楼船。
“黑山夕照”,烟云杳远;“塔观双海”,泾渭分班;“冰峪丹枫”,绝壁赮驳;“金石天工”,亿万斯年。
“龙岛归帆”,曾见证无数骚人泪水;“黄金秋月”,长照耀亘古动地诗篇。
交流岛,林木茂;小平岛,地势宽;蛇岛险,鸟岛喧,长山列岛云霞蔚兮,妈祖翘首眺千帆①。
观音阁,碧云笼;蟠龙寺,青钟覃。
横山书院传文脉,浏亮清芬足追攀。
吴姑城,龙潭湾,永丰塔,安波泉。
夏无酷暑,冬少严寒,樱花怒放,槐香新添。
豁襟胸以涤尘,激奔放于铺天;映星汉以粼粼,托巨舰于浪端。
海之德,城之冠,大连人,美名传。
俯瞰大连新城貌资料照片遥想洪荒岁月,耳畔雷鸣涛声。
先民筚路蓝缕,龙山苦攀登。
点燃星星篝火,寒夜御霜凝。
多少梦,付榛荆。
至若燕王开土,郡设辽东;秦皇封疆,隶于襄平。
汉武设沓文而人烟麕集,公孙自封侯而贤士纷登②。
栖止于三山兮,邴原避难;始发于沓津兮,管宁北征。
唐归安东府,卑沙旧有名。
辽据半岛,苏复始兴。
契丹王子耶律倍③,海畔立木投唐京。
金人王寂志鸭江,睇眄关山叹飘零④。
明初刘江获大捷⑤,北方倭乱自此平,伟哉广宁。
甲午风云变,波流急飙腾。
烈烈邓世昌,血染黄海鬼神惊。
勇武徐邦道⑥,孤军前敌御狂勍。
万忠墓⑦,曲氏井⑧,千秋催泪涌,百代荡悲风。
旋遭日俄战,山川荒凉朔风腥,萧杀秋声里,赪色染万峰。
厥后开商埠,澒洞狂涛幻蜃影。
中华好儿女,不屈起抗争。
看多少英雄血士子泪女儿情,遍洒绿野与山陵。
穆穆落日照其躔兮,滔滔碧海呼英名,耿耿忠心豪气在,为党为国关向应。
寰宇同庆,天地再清,回归祖国兮,大连得新生。
开来继往,踵事增华,乘风破浪,云汉泛槎。
百城赋(172)——《石湖港赋》——苏千培

百城赋(172)——《石湖港赋》——苏千培石湖港赋苏千培石湖口岸,八闽津梁。
纳二江以连三湾(1),依岸陆而接汪洋。
南通港澳厦广, 北贯京津沪杭。
东南要隘,对外门窗。
扼崖澨以控东海,临海峡而镇南疆。
造化毓秀,虎踞龙骧。
石湖口岸,福祉天赏。
襟鲤城(2)而带晋江,容百川而涵万象。
吞吐日月,旦夕升降;起伏峰谷,俯仰涛浪。
衔东溟以渺漭,浮穹天而荡漾。
谲异诡丽,万千景光。
若夫飓风来袭,沧瀛疯狂。
怒水翻滚,沸沸汸汸。
千层涛澜,汹涌激昊天;万钧雷霆,澎湃奔陵冈。
石湖港湾,群峰屛障;弭风抑浪,庇船无恙。
石湖口岸,天然良港。
浩瀚靡涯,水覃渊广。
口窄腹阔, 岸线漫长。
不冻不淤,鳞游羽翔。
潮差稳定,航道顺畅。
六胜宝塔(3), 航标舟楫望; 一柱擎天, 胜迹中外芳。
石湖口岸,演绎辉煌。
送舶祈风“九日山(4)”,劈波斩浪驰远洋。
遥达欧、非、拉美,近至波、菲、扶桑(5)。
海丝起点,辐辏八方。
发轫南北朝,兴旺于隋唐。
繁榮鼎盛于宋元,称“东方第一大港”。
鳞次栉比悉店肆货栈, 层见迭出乃埠头墟场。
陶瓷铜铁泉絹葛布贩他域;象牙犀角珍珠珊瑚购异邦。
风樯鳞集,“船到城添外国人”;云帆遮天,“涨潮声中万国商”。
“东南之最”,“市井十洲人”,“黑白(6)”、蕃学(7)、蕃坊(8),名目多样;“光明之城”(9),海滨邹鲁地,象胥、舌人、重译(10),此来彼往。
摩肩接踵皆行贾,“缠头赤脚半蕃商”。
唐颁诏书以护估客(11),外贸日上;宋设“市舶司(12)”、“来远驿(13)”,立见荣旺。
耀耀乎,“七闽之都会”,“号为天下最”;侁侁乎,货物累山积,“天下之货仓(14)”。
汪大渊浮海周游,撰《岛夷》(15)述他乡;郑三宝南下泊岸,登灵山而行香(16)。
血脉同胞亘绵联,海峡对渡(17)常过访。
“一线天街”(18),依稀昔日繁华象;“镇海神针”(19),类见当年舸舰样。
控制流向“太平笼”(20);荣获封赏“干厝巷”(21)。
“三宝澳”(22),郑和所经洋面;“航海图”(23),地图史堪宗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百城赋一一张家港赋
古暨阳图画卢星堂作
江之长兮,江之长,万里潮带峨眉雪,云波遥接金
陵浪。
迎扶桑之日出兮,送沧海之茫茫。
共朝霞之远飞
兮,随鸿雁之高翔,开我中华之风气兮,举凤翎而腾龙
骧。
东涛衔海云兮,一尾扫苍莽。
春秋之延陵兮,吴中
魏晋之暨阳。
南朝之梁丰兮,沙洲形胜之临江。
领经济之风骚兮,挥文明之云裳。
人居之典范兮,不逊于伊甸之丽朗。
滨水之口岸兮,连中华之五湖三江。
福地之祉和谐兮,春风万缕吹醒一体之城乡。
县域之域有限兮,戊子首开联合国人居高奖。
文化之绵延如水兮,张家之源远流长。
吴歌如天籁之破云兮①,宝卷出于河阳。
诗经如后生之晚出兮,让尊千年凤凰。
太伯仲雍之风导兮,礼贤别却中原之周王。
江南名邑之化育兮,勾吴之有疆。
陆器之笔凌云兮②,一领吴中状元之翘楚,锦冠博带立马长安庙堂。
杨生之才绝世兮,榜眼眼察于黎民疾苦,济尽天下隐于悠悠恬庄。
名筝之饮露兮,还见太子昭明之彷徨。
读书之不厌兮,峻茂红林石台覆雪藏。
沙洲之才杰兮,志在四方。
热血一腔兮,以我中华为故乡。
云海之茫茫兮,波涛之碎浪,日出之国远兮,鉴真之慈航。
一出之不利兮,再济复成殇。
律宗挂席之东航兮,尊胜憩一夜而飞凤凰。
皓月千里兮照云洋,晁卿举杯兮酹扶桑。
大唐之赠裘者还见兮,牵太白长安之苍梧愁肠。
浪如山兮,山如浪,奈良之远兮在何方?历万难千险兮,终成于六航!鉴真之精诚兮,一苇渡沧海于目盲。
君不见飞浪遥下东吴起白烟兮,笑记今朝之欢畅。
君不见晋代庆安一瞥若惊鸿兮,古今万千之感慷!秋云连潮兮,蒹葭茫茫。
江之长兮,啸沧海于滔滔桀浪。
紫霞之出于东山兮,青峰幽隐良渚之晚唱。
夫差之豢群鹿兮,醉伴雨晨之春芳。
佳人之眠于怀兮,慨然倾国失城邦。
郭璞之城南借笔兮,共江淹之赋江。
追九天之青云兮,济苍生之无量。
拓盐铁之塘兮③,风云共天虹而飞扬。
东横之逶迤兮,绵延入月夜之春江。
崔生之南来兮,春霖泽北宋之梓桑。
沙洲有至贤兮,如香雪梅花之有高堂④。
文曲之子瞻兮,东坡之擎苍。
君不见妍春之呦鹿兮,西子之撷香。
南国之名山兮,妙笔共桃花之涧长。
待潮之观云涛兮,忆名馆之峙江⑤。
力挽南宋偏安之狂澜兮,世忠韩雄一举金觞。
水浒之好汉何可见兮,传施客凝思于旧庵河阳。
士诚拔剑兮,豪气割云,觊觎江南秀色据为张家之港。
金陵明皇兮,跋扈四方,兵临城下巫子门前一决戟枪。
战殇刎血如霞兮,二雄今已折腰于大江。
双山之流云兮,来贤之酹觞。
晚明东林文胆之领袖兮,缪杰昌期剑气饮江!故国之飘摇兮,群倭骤起于扶桑。
海烟之明灭兮,许蓉霜刃之悲凉。
物华天宝兮,叱咤九派之泱泱。
众蕙镶岫兮,晨敷才杰之紫霜。
追霞之客踏青山兮,越九州而独引吭。
飘萍柳叶兮,才貌倾绝两朝,如是深情,映万千红豆山庄。
鹿苑谦益兮⑥,诗开虞山一派,复朝无望,悄然入名山身藏。
南沙之三杰兮⑦,成未名博雅之绝唱。
昌照之深愁兮,怅京华游子之望乡。
沙洲之江水兮,渊远流长!东海风色之辽阔兮,有我张家之沧浪。
中华之复兴伟业兮,献我沙洲之力量。
任重而道远兮,山高之复水长。
今朝之盛世兮,何须再回汉唐!
团结拼搏兮,昨日负重奋进。
自加压力兮,今朝敢于争先。
十六言振我中华之视听,抒我盛世之华章。
张家之豪情兮,撼天地而动三江。
千万之广厦兮,万千之衷肠⑧。
众志之成城兮,剡移五岳于潇湘。
代有才人出兮,江山未老霞未央。
大江不见绝兮,濯尽千年之滔浪。
沙钢之伟业兮,壮阔春江,身跻世界之五百强。
保税之区兴兮,熠熠生光,一力架四海之桥梁。
君不见江南之水渺渺兮,瀚流入长河而暖云洋。
东渡之苑盛兮,精诚通古今而泽新港。
南湖暨阳之烟波迷蒙兮,千里扬子恰似一练漭漭。
东阁文昌之沐晨晖兮,西塔聆风之染秋霜。
梁丰生态之如茵兮,远佩绰约之棣棠。
水草丰美之盱衡兮,弄雨轻舟之微漾。
首开步行之如龙兮,沙洲之悠悠商廊。
华夏名村之翘楚兮,永联之青云激昂。
张家之豪情兮,一洒倾江,势射青藏之雪巅兮,波涌吴越之溟沧。
上有玉阙瑶池之浩渺,下有东海秋云之汤汤。
已存拔山之盖世英气,不失绵绵之柔骨情肠。
长江颂兮颂长江,一别黄鹤兮唱凤凰。
双山之砥江兮,阅尽世间万千之暖凉。
青天之明月兮,照彻昨日寂寞之沙上。
如江之水,兼济四方兮,张家港!比山之仁,修心为范兮,张家港!物质之文明兮,吴中天堂!精神之文明兮,海内故乡!
噫吁嚱!江之长兮,江之长!不尽千里东流水,豪志如江张家港。
今朝立我江南名城之伟业,明日共兴中华百代之国邦!
张家港世纪广场资料照片
注释:
①吴歌:指河阳山歌。
河阳山歌保存了最古老的吴地歌谣《斫竹歌》,拥有最长的吴歌《赵圣关还魂》,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②陆器:唐朝开成五年状元,张家港凤凰人,为古代苏州第一位状元。
③盐铁之塘:汉高祖刘邦之侄刘濞曾在张家港境内开凿一条便于吴国商业流通的人工河,炼铁晒盐,使江南殷实富足。
④梅花:指香山梅花堂。
苏轼在杭州湖州等地为官时,多次路过、登临香山,曾在梅花堂小憩赏景,并留下“梅花堂”三字之传世墨宝。
⑤名馆:指待潮馆,为宋代进士陆绾所建。
登此馆可凭江临风,滔滔长江尽收眼底。
⑥鹿苑谦益:钱谦益(1582—1664)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东涧老人。
学者称虞山先生,明末清初诗坛的盟主之一,今张家港鹿苑人。
⑦三杰:刘天华(1895—1932)原名寿椿。
中国优秀的民族乐器作曲家、演奏家、音乐教育家;刘半农(1891—1934)原名寿彭,改名复,字半农,号曲庵。
我国“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之一,著名的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刘北茂(1903—1981)原名寿慈,半农三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二胡演奏家、作曲家、教育家,是刘天华事业的忠实继承者和发展者。
三人皆为张家港南沙人。
⑧万千之衷肠:张家港市委号召公务人员要有“四千四万”的公仆精神——为百姓与企业谋福祉,要不惜千辛万苦,不惜千言万语,不惜千方百计,不惜千山万水,是为一心为民之衷肠。
作者简介:
宋浩浩,1981年11月生,张家港人。
青年作家,现为中国李白研究会会员,江苏作家协会会员。
张家港市位于扬子江畔,地处江尾海头,西眺南京,东望上海,南近太湖,北临长江。
面积999平方公里,总人口150万。
西晋太康二年(281年),张家港境内始建县级行政建制——暨阳县,南梁时期,改名梁丰县。
历经春秋更迭,隶属几度变革。
1962年建立沙洲县,1986年撤县建市,以境内天然良港——张家港而命名。
张家港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文化底蕴丰厚。
境内东山村遗址距今8000余年,为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最早的人类史前文明。
公元753年,唐代高僧鉴真大师在张家港古黄泗浦第六次起航,成功东渡日本。
流传境内的河阳山歌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最早的《斫竹歌》产生于6000多年前,被誉为华夏古老音乐文化的“活化石”。
张家港率先、协调发展的思路和业绩曾被誉为“伟大理论的成功实践”,“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十六字张家港精神闻名全国,全国文明城
市、联合国人居奖、国家卫生城市、全国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等荣耀享誉海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