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文物古迹简述
呼和浩特白塔景点简介

呼和浩特白塔景点简介
呼和浩特白塔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是蒙古族的神圣之地。
白塔建于1735年,高达53米,共有七层,是中国现存最高的古塔之一。
白塔形状独特,外观洁白如玉,塔身上覆盖着青铜瓦片和金色的十字宝顶,闪烁着璀璨的光芒。
塔内有一个螺旋石级盘旋而上的石阶通往顶层,供游客远观呼和浩特市区景观。
白塔的建筑风格融合了藏传佛教、汉族和蒙古族的元素,是一座寺庙和文化遗产。
在塔内还有佛像和文物陈列馆,展示着蒙古族文化和历史的丰富内涵。
白塔是游客了解内蒙古文化和历史的好地方,也是观光、摄影和休闲的好去处。
每年的蒙古族传统节日,如骑马节和纳雍节,都在白塔举行庆祝和传统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和民众前来参观和体验。
总之,呼和浩特白塔是一座具有历史、文化和宗教意义的景点,是了解蒙古族文化和内蒙古历史的重要场所,也是游览呼和浩特市的必访之地。
内蒙古十个古城遗址

内蒙古十个古城遗址如今去内蒙古旅游,说起内蒙古的著名景点就有呼伦贝尔大草原、响沙湾、五当召等等,但是你知道内蒙古的古城有哪些么?在内蒙古有哪些遗址景点呢?想不想在内蒙古感受一下内蒙古深厚的历史文化呢?那就看看小编接下来为你盘点的内蒙古十大著名古城遗址吧!一起去看看内蒙古的遗址文化吧!1.托托城托托城是内蒙古西部地区现存最好、面积最大的一座古城遗址。
托托城,既是一座著名的明代古城,又是一座容3座历史名城于一处的古城遗址:即唐代的东受降城,辽金时期的东胜州城,明代的东胜卫城。
城址设在高于黄河水面的土岗之上。
城东北是一望无际的广阔平原,城西南有历史悠久的黄河古渡。
这里既是塞外通达东西,连接南北的交通要冲,又是古代黄河的渡口所在,因此成为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也是历代王朝坚城固守、重兵把关的津关之地。
托托城,由于经历了不同的历史时期,所以地下蕴藏的历史遗物也极为丰富。
多少年来,在托托城内及其周围,不断有各种遗物出土。
在托托城出土的历史文物中,数量最大的还是各种各样的古代钱币。
这些钱币,有的散落于古城内外的农田和荒野之中,有的则埋藏于地下的大瓮、大罐之内。
2.敖伦苏木城遗址敖伦苏木城遗址位于中国北部内蒙古自治区的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敖伦苏木为蒙古语,意思是“众多的庙”,是一处元代(公元1271~1368年)中国北方的城市遗址。
敖伦苏木古城俗称赵王城、“五英雄城”,是著名的景点。
总面积约55万平方米。
城墙的四面辟有城门,四角筑有角楼。
城门、角楼与城墙的的轮廓清晰。
城墙墙基宽约3米,残高2~3米。
城址内发现有建筑遗址17处,高台和土包99处。
城东300米处还发现有墓地一处。
遗址内还出土了大量的建筑构件、石碑、石兽以及景教墓石等遗物。
遗址内出土了大量的建筑构件、石碑、石兽以及景教墓石等遗物。
3.黑城遗址黑城遗址位于内蒙古额济纳旗达来呼布镇南偏东方向约22公里(东经101.147,北纬41.7647)处,是古丝绸之路北线上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的一座古城遗址。
呼和浩特市名胜古迹简介

呼和浩特市名胜古迹简介【大召】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旧城。
蒙古语名伊克召,意为大庙。
汉名原为弘慈寺,后改名无量寺。
明隆庆年间,土默特蒙古部主阿勒坦汗(明代译作"俺答")受封顺义王后,与夫人三娘子共同主持兴建呼和浩特(旧城)和弘慈寺,万历八年(1580年)寺成。
因供奉银佛像,俗称银佛寺,蒙古文史籍中有径称为阿勒坦召的。
清康熙年间扩展建筑面积,大殿改覆黄琉璃瓦。
明代建筑的大殿及雕铸的银佛像,仍保存完好。
殿前有明天启七年(1627年)铁狮一对;铁香炉上还铸有蒙古族工匠姓名。
另有山门、过殿、东西配殿及九间楼等建筑。
【大窑村石器制造场】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北33公里,保台少公社大窑村的南山。
1973年发现。
是由太古界花岗片麻岩和燧石构成的小山,燧石质地坚韧,适于制造石器,山下有土坡,地层构造上为黄土(Q3),下为红土(Q2),远古人类长期在此开采石料和制造石器,在两平方公里的遗址上,古人打制的石器、石器半成品和石料遍地皆是,曾发掘出人股骨化石、动物化石、石器及石片等,鉴定其年代约为旧石器时代初期至晚期,其中晚期命名为"大窑文化"。
此石器制造场开始于五十万年之前,与北京周口店第一地点相当,说明内蒙古阴山地带远古人类活动有悠久历史。
【万部华严经塔】俗称白塔,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郊白塔村西南方,位于辽代丰州故城西北角,约建于辽圣宗时,历代部曾维修。
塔为楼阁式砖木结构,八角七层,通高50米。
塔座上部砌作仰莲瓣,塔身第一、二层外壁嵌有砖雕佛、菩萨、天王、力士像,造型优美生动,线条极为流畅,有很高的艺术造诣。
第一层南面券门上嵌有石额,汉文篆书"万部华严经塔"六字。
每层设腰檐和平座,并用砖砌出斗栱承托仿檐。
塔内有旋转式阶梯走道,游人可攀登远眺山川景色。
塔内第一层墙上嵌有金代石碑六通,各层都有历代游人题记,除大量使用汉文外,还有契丹小字、女真字、畏吾体蒙古字、八思巴字、古叙利亚字及古波斯字等各种文字题记,其中以金大定二年(1162年)汉文题记的时代最早,金、元两代的大量题记作者来自祖国四面八方,反映了当时各族间和平友好交往的情景。
内蒙古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列表

内蒙古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列表[编辑]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本列表是中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子列表,列举在内蒙古自治区境内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姓名编号分类地点时代图片辽上京遗址1-159 古遗址巴林左旗辽辽中京遗址1-160 古遗址宁城县辽万部华严经塔2-18 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呼和浩特市辽成吉思汗陵2-62 古墓葬伊金霍洛旗1954年迁建金刚座舍利宝塔3-158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呼和浩特市清大窑遗址3-187 古遗址呼和浩特市旧石器时代居延遗址3-209 古遗址额济纳旗[1][2]汉姓名编号分类地点时代图片嘎仙洞遗址3-214 古遗址鄂伦春旗北魏元上都遗址3-220 古遗址正蓝旗元辽陵及奉陵邑3-247 古墓葬巴林左旗辽兴隆洼遗址4-6 古遗址敖汉旗新石器时代大甸子遗址4-22 古遗址敖汉旗青铜时代固阳秦长城遗4-34 古遗址固阳县秦址缸瓦窑遗址4-54 古遗址赤峰市辽敖伦苏木城遗4-56 古遗址达尔罕茂明安旗元址美岱召4-135 古建筑土默特右旗明五当召4-169 古建筑包头市清萨拉乌苏遗址5-13 古遗址乌审旗旧石器时代岱海遗址群5-14 古遗址凉城县新石器时代姓名编号分类地点时代图片庙子沟遗址5-15 古遗址察哈尔右翼前旗新石器时代架子山遗址群5-16 古遗址喀喇沁旗青铜时代大井古铜矿遗址5-17 古遗址林西县青铜时代城子山遗址5-18 古遗址敖汉旗青铜时代和林格尔土城子遗址5-19 古遗址和林格尔县汉—唐黑山头城址5-20 古遗址额尔古纳市金、元金界壕遗址5-21 古遗址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乌兰察布盟、包头市、甘南县、龙江县、齐齐哈尔市[3]金应昌路故城遗址5-22 古遗址克什克腾旗元宝山、罕苏木墓群5-154 古墓葬阿鲁科尔沁旗辽汇宗寺5-277 古建筑多伦县清福会寺5-278 古建筑喀喇沁旗清姓名编号分类地点时代图片喀喇沁亲王府及家庙5-279 古建筑喀喇沁旗清和硕恪靖公主府5-280 古建筑呼和浩特市清开鲁县佛塔5-281 古建筑开鲁县元长城—纳林塔秦国长城遗址5-442(2) 古建筑伊金霍洛旗战国长城—清水河段5-442(8) 古建筑清水河县明阿尔寨石窟5-520 石窟寺及石刻鄂托克旗西夏至蒙元阿善遗址6-27 古遗址包头市新石器时代赵宝沟遗址6-28 古遗址敖汉旗新石器时代红山遗址群6-29 古遗址赤峰市新石器至青铜时代夏家店遗址群6-30 古遗址赤峰市新石器时代至战国朱开沟遗址6-31 古遗址伊金霍洛旗新石器时代至商秦直道遗址6-32 古遗址鄂尔多斯市秦姓名编号分类地点时代图片麻池城址和召6-33 古遗址包头市汉湾墓群黑城城址6-34 古遗址宁城县汉朔方郡故城6-35 古遗址磴口县、巴彦淖尔市汉霍洛柴登城址6-36 古遗址杭锦旗汉克里孟城址6-37 古遗址察哈尔右翼后旗汉至南北朝沃野镇故城6-38 古遗址乌拉特前旗汉至南北朝白灵淖尔城址6-39 古遗址固阳县南北朝十二连城城址6-40 古遗址准格尔旗隋至唐城川城址6-41 古遗址鄂托克前旗唐查干浩特城址6-42 古遗址阿鲁科尔沁旗辽至明安答堡子城址6-43 古遗址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金至元净州路故城6-44 古遗址四子王旗金至元砂井路总管府6-45 古遗址四子王旗元故城姓名编号分类地点时代图片巴彦乌拉城址6-46 古遗址鄂温克族自治旗元扎赉诺尔墓群6-236 古墓葬满洲里市汉王昭君墓6-237 古墓葬呼和浩特市汉韩匡嗣家族墓6-238 古墓葬巴林左旗辽地吐尔基山墓6-239 古墓葬科尔沁左翼后旗辽萧氏家族墓6-240 古墓葬奈曼旗辽张应瑞家族墓6-241 古墓葬翁牛特旗元地锦山龙泉寺6-487 古建筑喀喇沁旗明至民国大召6-488 古建筑呼和浩特市明至清绥远城墙和将6-489 古建筑呼和浩特市清军衙署贝子庙6-490 古建筑锡林浩特市清定远营6-491 古建筑阿拉善左旗清姓名编号分类地点时代图片灵悦寺6-492 古建筑喀喇沁旗清诺尔古建筑群6-493 古建筑多伦县清库伦三大寺6-494 古建筑库伦旗清僧格林沁王府6-495 古建筑科尔沁左翼后旗清宝善寺6-496 古建筑阿鲁科尔沁旗清阴山岩画6-818 石窟寺及石刻乌拉特前旗、乌拉特后旗、乌拉特中旗、磴口县新石器至青铜时代真寂之寺石窟6-819 石窟寺及石刻巴林左旗辽乌兰夫故居6-909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土默特左旗清至民国成吉思汗庙6-910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乌兰浩特市民国“独贵龙”运动旧址6-911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乌审旗1919~1921年百灵庙起义旧址6-912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达尔罕茂明安旗1936年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大会会6-913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乌兰浩特市1947年姓名编号分类地点时代图片址蘑菇山北遗址7-0051 古遗址满洲里市旧石器时代金斯太洞穴遗址7-0052 古遗址东乌珠穆沁旗旧石器时代、商辉河水坝遗址7-0053 古遗址鄂温克族自治旗新石器时代哈克遗址7-0054 古遗址呼伦贝尔市新石器时代白音长汗遗址7-0055 古遗址林西县新石器时代兴隆沟遗址7-0056 古遗址敖汉旗新石器时代魏家窝铺遗址7-0057 古遗址赤峰市新石器时代富河沟门遗址7-0058 古遗址巴林左旗新石器时代寨子圪旦遗址7-0059 古遗址准格尔旗新石器时代草帽山遗址7-0060 古遗址敖汉旗新石器时代马架子遗址7-0061 古遗址喀喇沁旗新石器时代、夏、商、周三座店石城遗址7-0062 古遗址赤峰市夏至商姓名编号分类地点时代图片二道井子遗址7-0063 古遗址赤峰市夏至商太平庄遗址群7-0064 古遗址赤峰市夏至商尹家店山城遗7-0065 古遗址赤峰市夏至商址南山根遗址7-0066 古遗址宁城县周奈曼土城子城7-0067 古遗址奈曼旗战国至秦汉址云中郡故城7-0068 古遗址托克托县战国至隋唐浩特陶海城址7-0069 古遗址陈巴尔虎旗辽灵安州遗址7-0070 古遗址库伦旗辽豫州城遗址及7-0071 古遗址扎鲁特旗辽墓地韩州城遗址7-0072 古遗址科尔沁左翼后旗辽饶州故城址7-0073 古遗址林西县辽武安州遗址7-0074 古遗址敖汉旗辽、金、元宁昌路遗址7-0075 古遗址敖汉旗辽、金、元姓名编号分类地点时代图片吐列毛杜古城7-0076 古遗址科尔沁右翼中旗金遗址四郎城古城7-0077 古遗址正蓝旗金、元、明燕家梁遗址7-0078 古遗址包头市元新忽热古城址7-0079 古遗址乌拉特中旗元、明南宝力皋吐古7-0531 古墓葬扎鲁特旗新石器时代墓地小黑石沟墓群7-0532 古墓葬宁城县西周至战国团结墓地7-0533 古墓葬呼伦贝尔市东汉和林格尔东汉7-0534 古墓葬和林格尔县东汉壁画墓谢尔塔拉墓地7-0535 古墓葬呼伦贝尔市唐至五代奈林稿辽墓群7-0536 古墓葬库伦旗辽耶律祺家族墓7-0537 古墓葬阿鲁科尔沁旗辽耶律琮墓7-0538 古墓葬喀喇沁旗辽沙日宝特墓群7-0539 古墓葬阿鲁科尔沁旗辽姓名编号分类地点时代图片砧子山古墓群7-0540 古墓葬多伦县兀恩格尔河墓群7-0541 古墓葬苏尼特左旗兀和硕端静公主7-0542 古墓葬喀喇沁旗清墓准格尔召7-0910 古建筑准格尔旗明乌素图召7-0911 古建筑呼和浩特市清席力图召及家7-0912 古建筑呼和浩特市清庙奈曼蒙古王府7-0913 古建筑奈曼旗清寿因寺大殿7-0914 古建筑库伦旗清梵宗寺7-0915 古建筑翁牛特旗清荟福寺7-0916 古建筑巴林右旗清法轮寺7-0917 古建筑宁城县清赤峰清真北大7-0918 古建筑赤峰市清寺四子王旗王府7-0919 古建筑四子王旗清姓名编号分类地点时代图片巴丹吉林庙7-0920 古建筑阿拉善右旗清沙日特莫图庙7-0921 古建筑杭锦旗清呼和浩特清真大寺7-0922 古建筑呼和浩特市清至民国桌子山岩画群7-1511 石窟寺及石刻鄂尔多斯市、乌海市新石器时代克什克腾岩画群7-1512 石窟寺及石刻克什克腾旗新石器时代至南北朝曼德拉山岩画群7-1513 石窟寺及石刻阿拉善右旗新石器时代至清广化寺造像7-1514 石窟寺及石刻土默特左旗明至清呼和浩特天主教堂7-1654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呼和浩特市1924年侵华日军阿尔山要塞遗址7-1655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阿尔山市1935~1944年巴彦汗日本毒气实验场遗址7-1656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鄂温克族自治旗1940年中国共产党内蒙古工作委员会办公旧址7-1657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乌兰浩特市1947年。
呼市名胜古迹介绍

呼市名胜古迹介绍
呼和浩特市的名胜古迹众多,以下是一些著名的景点:
1. 昭君博物院:位于呼和浩特市南郊,由王昭君墓及其一系列纪念建筑设施组成。
占地面积205亩,是国家4A级景区。
王昭君墓是中国最大的汉墓之一,也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它是一座象征民族团结、各民族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历史丰碑。
2. 大召寺:在清代被尊为“皇庙”,因为清顺治皇帝迎接达赖五世赴京时,曾住宿在这里;并铸有“皇帝万岁”的金牌,供于大殿银佛像之前。
3. 内蒙古博物院:展示了马背上民族的辉煌历史。
4. 五塔寺:这里有世界唯一的蒙文天文图。
5. 绥远城将军衙署:这是清朝绥远将军的府衙,清雍正年间为巩固西北边防而建。
这座城就是绥远城,院内厅堂3进,前为大厅,两侧为东西庑堂,大厅后为公廨,后院为将军私邸。
6. 席力图召:这是呼和浩特最大的寺庙。
以上是呼和浩特市的一些著名景点,每一个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和历史价值。
如需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旅游网站或咨询当地旅行社。
呼和浩特十大旅游景点介绍

呼和浩特十大旅游景点介绍呼和浩特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中部,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的城市。
这里有多个著名景点,包括历史名胜、自然景观、民俗文化等。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呼和浩特十大旅游景点。
一、呼和浩特大佛寺位于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成社区,是中国北方的佛教胜地之一。
这里有大佛殿、观音殿、弥陀殿等多个庙宇,主要建筑风格受藏式佛教影响,寺内还保存着许多珍贵的佛教文物。
此外,寺内的大佛馆里供奉着一尊高达四十八米的佛像,是中国北方最大的室内佛像之一。
二、昭君文化博物馆昭君文化博物馆位于呼和浩特市回民区新华西街,是一座以“雍容华贵、文化传承、人文思考”为主题的博物馆。
藏品丰富,展示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文化及昭君传说,馆内还有一座仿古建筑昭君庙。
三、八一公园八一公园位于呼和浩特市的中心地带,占地面积达二百余亩,是呼和浩特市最大的公园之一。
这里有人造湖、花园、游乐场、运动场等多种休闲娱乐设施,还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园内景色宜人,是呼和浩特市最受欢迎的旅游景点之一。
四、哲里木湖哲里木湖位于呼和浩特市的西南方向,是内蒙古区内最大的淡水湖,也是大兴安岭地区的发源地之一。
湖畔风景秀丽,垂钓、摄影、草原风情表演等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被誉为“呼和浩特的明珠”。
五、赛罕塔拉草原赛罕塔拉草原位于呼和浩特市赛罕区藏南街,是呼和浩特市内唯一的城市公园草原。
草原面积将近三十万平方米,空气清新、景色优美,成为呼和浩特市户外野营、骑马旅游等游客喜爱的目的地。
六、五塔寺五塔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是中国佛教名胜之一。
寺内建筑精美,气势磅礴,始建于元朝,至今已有近八百年历史。
这里保存着大量的佛教文化遗产,如瓷佛像、铁佛像等。
近年来,五塔寺成为了各地摄影家和旅游爱好者的最爱。
七、呼和浩特东山国家森林公园呼和浩特东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呼和浩特市的东面,是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之一。
森林覆盖率达到了90%,是森林公园、森林绿地、林业景区、运动健身场所等综合性景区。
内蒙古赤峰市名胜古迹介绍

内蒙古赤峰市名胜古迹介绍
赤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是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中心城市。
赤峰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
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早在6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后因古鲜卑拓跋氏建立了北魏政权,以红山文化为代表的北朝文化成为赤峰地区历史发展的主流和特征。
红山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红山文化遗址在赤峰分布比较集中,总面积约300平方公里,其中敖汉旗约有100平方公里。
红山文化遗址反映了我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青铜文化、早期铁器时代和早期青铜文明的发展轨迹。
赤峰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众多的名胜古迹。
从公元七世纪开始,这里就有了“三燕古都”之称。
这里是契丹王朝建立者耶律阿保机、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和辽太宗耶律德光等三位杰出帝王的故乡;这里有“中国唯一以红山文化为主线而形成的民族发祥地”、“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的红山文化;
—— 1 —1 —。
内蒙古博物院三大镇馆之宝介绍

内蒙古博物院三大镇馆之宝介绍
内蒙古博物院是中国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博物馆,收藏有众多珍贵的文物和艺术品。
其中,三大镇馆之宝是:
1. 远古之翼
远古之翼是一件重要的恐龙化石,被誉为“中国的恐龙皇后”。
它是一只体型巨大、肌肉强健的羽龙类恐龙,化石保存完好,展现了典型的羽龙类恐龙特征,被认为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完备的羽龙类恐龙化石之一。
这件化石是内蒙古博物院最重要的藏品之一,对研究古生物学和恐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 呼伦贝尔文物
呼伦贝尔文物是内蒙古博物院珍贵的文化遗产,包括了呼伦贝尔地区出土的各种文物和艺术品。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金代吉祥文化的代表作之一——《吉祥图》,这副精美的绣品由金代民间工艺师创作,展现了金代吉祥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中国文化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3. 乾隆御玺
乾隆御玺是清朝乾隆皇帝使用的官方印章,是清朝六大御玺之一。
这件御玺直径28.5厘米,重达52.76公斤,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最大的一枚印章,具有非
常高的艺术、历史和文化价值。
内蒙古博物院是全国少数拥有乾隆御玺的博物馆之一,也是内蒙古省最珍贵的文物之一,对于研究清朝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文物古迹简述一原始社会的文化遗物原始社会,考古学上按照当时人们所使用的生产工具是石器而称之为石器时代,并且根据石器的制作和社会的发展,又分为旧石器和新石器两个时代。
内蒙古自治区发现的原始社会时期的人类文化遗迹有很多,有旧石器时代的河套人文化,有与中原地区相同的仰韶、龙山文化,和“细石器文化”(一)旧石器时代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已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文化有乌审旗的河套人。
1956年伊克昭盟乌审旗哨沟湾发现一块古代人的头顶骨化石和一段人股骨化石。
同时在附近大沟湾发现了当时人类活动的遗迹。
当时的人类已经会用兽皮缝制衣服,还会编织渔网之类、还能人工取火。
(二)新石器时代在内蒙古中南部的黄河两岸,分布着许多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遗址。
在准格尔旗、清水河县、托克托县和达拉特旗等地的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有打制的石斧、盘状器、砍伐器、长方形石刀、石铲、石磨盘、石磨棒、敲杂器。
托克托县海生不浪遗址中发现扁圆形纺轮。
龙山文化分布在清水河县的柳青、上城湾、榆树湾、寨子上等黄河河谷地带及其支流两岸。
内蒙古黄河沿岸出土的龙山文化遗址中,发现有比较厚重的大型磨光石斧、石刀等生产工具。
这个时期制陶业也得到发展,发明了陶轮。
在伊克昭盟一带,除发现有大量的尖状器、刮削器、石箭头等细石器外,还有用来松土的播种钻有圆孔的石铲、加工粮食用的石磨盘,石磨棒,还有鱼纲坠。
二商、周、春秋时期文化遗物(一)殷商在伊克昭盟境内发现了商代的陶器;在乌审旗南部及呼和浩特郊区二十家子汉代古城下面的地层中,还发现了海贝。
(二)西周、春秋在呼和浩特郊区二十家子古城战国文化层下面已有发现,它的特点与中原西周文物相同,这为我们进一步了解周与北方各兄弟民族的文化关系提供了线索。
三战国、秦、汉时期的文化遗物秦王朝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自河套由西向东,建立了上郡、九原、云中、雁门、上古等郡。
(一)战国和秦代云中城址在今托克托县古城公社所在地。
九原城址在今乌拉特前旗哈业胡同的三顶帐房古城。
内蒙古自治区境内,战国时期和秦代的文化遗物较多。
如:铁制农具、生活用的陶器和铜器,铜器中以兵器常见,建筑物品等。
1958年在凉城县城关出土的一翁共重几十公斤的货币中,包括了燕、赵、魏各种货币。
秦朝统一使用的“半两”圆钱也有出土。
这个时期的重要文化除了城址外,就是长城和驰道。
战国时期和秦代的遗址,有准格尔旗的纳林古城,有东胜县的城梁村古城、固阳县银号公社石家碾房古城、凉城县西双古城、卓资县土城子古城等。
(二)汉代西汉所设的西河郡城址在杭锦旗内,后来迁至于美稷的城址在准格尔旗境内。
定襄郡城址在和林县北城子村。
二十家子古城位于呼和浩特东郊黄河少公社二十家子村西。
其中铁器遗物较多如:犁、锄、刀、锤、钩等。
生活用品中:以陶器为主。
1953年在乌拉特前旗公庙子中发现一个汉墓。
霍洛柴登古城位于杭锦旗霍洛柴登公社。
城内北部是一处铸钱遗址。
东北角内是一个较大的冶铁厂,冶铁厂一南即东城的南角内是炼铜遗址。
1956年在托克托县古城公社什力邓村发现了一座题名“闵氏”的墓葬。
在包头和乌拉特前旗等地的一些汉墓中,还出土了很多殉葬的实物模型,其实质料有:铜、铁、陶、石等。
种类有奴婢和生活用具。
包头孟家梁汉墓出土的一个黄釉陶俑,就是一个家内奴隶的劳动形象,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实物模型。
(三)秦、汉长城遗址战国时期秦、燕、赵长城中的秦长城,属于秦北地、上郡的,一部分在伊克昭盟境内。
赵长城自代郡经阴山高阙一段,大部分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
今乌拉特中后旗乌加河北的狼山口应是高阙所在。
在狼山口内约十二里的两旁山上,现有长城遗迹,其地形史迹和文献记载相符。
(四)匈奴文物伊盟杭锦旗桃红巴拉村东北阿鲁柴登清理了一批相当于战国早期的匈奴族墓地。
这批横排成列、长方形竖穴、小型土坑墓中,有一些丰富的随葬品。
在墓穴人尸上面埋了大量的马、牛、羊头蹄,随身埋有装饰品(玉珠、金耳环等),动物型铜牌,生产工具(青铜斧、镐、等)生活用具(陶碗、罐),以及马具(铜马衔、带扣)等等。
其中青铜短剑、鹤嘴镐、动物型牌饰等,有着民族文化的特色。
1958年在和林格尔县樊家窑公社发现一个墓葬,墓中出土了铜戈、铜剑、铜刀,还有两个动物纹铜牌饰,其中一个是半蹲的老虎正在吞食小兽,另一个蜷伏的动物形象。
在土默特右旗水涧沟门的一座墓中,也出土了铜戈、刀以及骑马的铜牌饰等。
在准格尔旗瓦尔吐沟和纳林公社一带出土的有铜羊、鹿、虎、马等形象的装饰品。
在察哈尔右翼后旗寒乌拉公社的二兰虎沟,1950年曾出土一大批匈奴文物,其中勺和双鹿、三鹿、二虎食鹿、卧牛、卧马纹牌饰等。
在包头市郊区,出土了汉式建筑用的瓦当,上面印着“单于天降”、“单于和亲”等汉子。
四西晋、北朝时期的文化遗物(一)西晋1956年凉城县小坝子滩出土的一批文物,就是西晋时鲜卑、乌丸族的。
这批文物中有西晋王朝颁发的“晋鲜卑归义候”、“晋乌丸归义候”金印和“晋鲜卑率善中郎将”银印,并出土金饰牌饰件和戒指等等。
统万城遗址在今乌审旗东南与陕西省交界处永定河的东北、淖泥河的西南。
近年在古城中出土的一件有“驸马都尉”铭文的铜镜,可能是属于赫连勃勃的夏国文物。
在古城西南约五公里的巴图湾水库附近,发现有这个时期的古墓葬,也与古城有密切关系。
(三)北魏北魏从盛乐迁都到平城以前,一直以盛乐为其居住的中心和都城。
今和林格尔县土城子村北的古城就是当是盛乐的遗址,沃野镇遗址是今乌拉特前旗苏独崙公社根场古城。
大青山后的固阳县白灵淖公社城圐圙村、四子王旗乌兰花土城子和库伦图城卜子,察哈尔右翼中旗塔布胡同以及察哈尔右翼后旗白音查干等地都有北魏古城,出土有莲瓣纹瓦当和“万岁富贵”文字瓦当等富有特征的文物,他可以与六镇中的怀朔、抚冥、柔玄等镇有关。
武川镇遗址据考古调查认为在武川县西乌兰不浪土城梁村。
北魏时期的遗址和墓葬,文献记载中在大青山南麓有白道城阿计头殿、广德殿和盛乐殿。
在呼和浩特郊区美岱村南面宝贝梁发现一批北魏墓葬,富有鲜卑民族的特色。
五隋、唐时期的文化遗物隋唐时代,各族人民在内蒙古自治区境内留下了不少遗迹和遗物。
在大青山和乌拉山后,以及在锡林郭勒盟北部地区,发现了突厥族的墓葬。
(一)单于大都护府遗址唐代单于大都护府遗址在今和林格尔县土城子,是唐王朝在汉代定襄郡盛乐城址的北部修筑的城市,隋代的大利城也可能就在这里。
唐宝历二年撰刻的“唐振武节度使单于大都护张怀清德政碑”、“唐单于府开元寺悉达多禅师碣铭”和大和九年(公元835年)撰刻的“唐故禅师大德诺诚碣铭”等石刻。
(二)胜州遗址隋唐胜州遗址在今准格尔旗十二连城。
胜州遗址北面是黄河,与托克托县城东岗上的唐东受降城遗址遥遥相望,东西相距约八公里。
根据《新唐书》等史集记载,胜州城内有隋代的榆林宮。
(三)三受降城遗址唐王朝于景龙二年(公元662年)在今内蒙古自治区阴山以南黄河北岸修筑了三座受降城:即东受降城、中受降城、西受降城。
东受降城位于今呼延谷口西南方八十里,处于通往阴山后面个府州的交通要道“参天可汗道”上,这条陆道是唐王朝与全国四面交通的五条大干线之一。
中受降城位于今乌拉特前旗东部靠近包头市的地方;东受降城的位置在今托克托县东岗上的古城,最先建筑的就是唐代东受降城。
1973年曾出土有白瓷注子等典型的唐代器物。
(四)隋、唐时代的一些重要文物解放前在和林格尔县发现过隋代陈郡君残石刻,上面的铭文记载石刻是大业四年(公园608年)住在金河县的陈氏刻的。
这说明了金河县的位置在今和林格尔县境内,当时这一带是突厥和汉族杂居的地方。
1960年,发掘的呼和浩特郊区廿家子村唐代遗址内,出土有许多铁农具和一件碓臼,这是研究当时农业生产的可靠材料。
1959年夏季,在土默特左旗毕克齐镇东北水磨沟口修建水库工程中,曾发现了一个死者骨架,随骨架一旁出土有金戒指,金冠装饰、高足银杯、拜占庭金币、牙签、刀削、铜环和牛羊骨等。
在呼和浩特北郊坝口子村古城中,曾出土波斯萨珊王朝的银币四枚。
六辽、西夏、金时期的文化遗物(一)辽代辽(又称契丹)王朝是在五代时期由世居在我国东北的契丹族建立的。
辽朝统治了我国北方广达的地区,先建立了首都上京(在今辽宁昭乌达盟巴林左旗林东镇),后建立在东京(在今辽宁辽阳市)、南京(在今北京市)、西京(在今山西大同)和东京(在今辽宁昭乌达盟宁城县大明城)等四个都城做为陪都。
呼和浩特东郊的白塔,是辽代丰州城内一座宗教建筑物,它是内蒙古自治区内现存较为完整的辽代建筑物。
(二)西夏今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的大部,巴彦淖尔盟的西南部,都属于西夏管辖范围。
西夏王朝的文物古迹在伊克昭盟地区发现不少,如准格尔旗的榆树壕、鄂托克旗陶思兔等地的古城堡、鄂托克旗百眼窟石窟寺遗址等。
巴彦淖尔盟有临河县的高油房古城等遗迹。
1956年秋,在伊金霍洛旗敏盖村发现的酱褐釉剔花瓶两件,瓶身刻有牡丹花纹、西夏的文铜印一方。
(三)金代在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建立了一些新的州县,如桓州(今正蓝旗四郎城,旧桓州在其西南十五里)、净州(在今四子王旗城卜子村,初为天山县,后升为净州),以及沙井总管府(领砂井县,今四子王旗红格尔公社)等。
另外还有一道横贯于内蒙古地区的军事堑壕遗址。
这个遗迹东自我区正蓝旗汉克拉公社进入内蒙古自治区境内,经太仆寺旗、化德县、苏尼特右旗、四子王旗进入武川县和固阳县向西南伸展,断断续续展现于山岗和平原之上。
除古城遗迹外还有丰州城内的辽塔上有许多金代题记。
天青釉瓷则是当时用于饮食的上等瓷器。
七元时期的文化遗物元王朝最初建都于上都(今内蒙古自治区正蓝旗五一牧场),接着又建立了大都(今北京市)。
现今保留的有名城址有:察哈尔右翼前旗土城子的集宁路遗址,四子王旗红格尔公社的沙井总管府遗址,四子王旗城卜子村的净州路遗址,呼和浩特市东郊白塔村的丰州遗址,托克托县县城北面的东胜州遗址。
此外,还有一些中小城址,如察哈尔右翼后旗察汗不浪古城,准格尔旗大石砬沟古城,兴和县魏家村古城,凉城县淤泥滩古城,乌拉特中后联合旗新忽热古城,包头市老唐窑子遗址等。
(一)上都遗址上都原来是蒙古蒙可汗(元宪宗)于公元1255年赐给忽必烈的驻地。
上都遗址在今正蓝旗革委会所在地东北约二十五公里的五一牧场内,俗称做兆奈曼苏默城。
上都城内重要的建筑群遗迹,除宫城中的宫殿阁楼之外,皇城的东北角内是当时一座很有名的华严寺的遗址,西北角是乾元寺遗址,内城东南角有孔庙遗址,另外与孔庙对称的西南角内有一个很大的建筑群,也是庙宇遗址。
(二)集宁路遗址集宁路城今察哈尔右翼前旗土城子村,他是一座正方形的城市,分内外两重城。
在遗址内出土有大量遗物,除“集宁路总管府印”外,有反映手工业生产的坩埚,炼铜铁的炉渣和木炭,以及反映木业生活的皮革加工工具和大量的骨制品。
在集宁路还出土了江龙泉窑青瓷,河南禹县钧窑天青瓷,以及河北磁县黑花白瓷等。
(三)赵王城遗址赵王城遗址在今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百灵庙的东北约三十公里,当地叫做阿伦斯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