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氨基酸注射液的合理使用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的合理使用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的合理使用复方氨基酸注射液是含有多种氨基酸的复方制剂,广泛应用于临床领域的肝功能不全、胃肠道手术后、烧伤、创伤、重症监护等多种情况下的蛋白质营养补充。
合理使用复方氨基酸注射液能够提高治疗效果,但过度或不当使用则可能带来一些不良反应。
首先,合理使用复方氨基酸注射液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判断。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主要适用于肝功不全、肾功不全、肠道吸收障碍和全胃肠道切除后等情况下蛋白质的供给。
尽管它被认为是安全且有益的营养补充剂,但并不是所有患者都适合使用。
对于有蛋白尿、代谢性酸中毒、氨基酸代谢紊乱等情况下应禁止使用。
因此,在使用前,应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明确是否适用复方氨基酸注射液。
其次,剂量的选择也是合理使用的关键。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的剂量一般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疾病严重程度等因素来确定。
通常推荐的剂量为每天1-2克/公斤体重,具体剂量可根据患者病情和临床反应进行调整。
比如,对于肝功能不全的患者,可根据转氨酶、血浆蛋白和血清铜氨庚磺酸浓度等指标来调整剂量。
此外,使用复方氨基酸注射液也需要注意注射速度和注射时间。
通常情况下,复方氨基酸注射液的推荐注射速度为每分钟不超过0.5克。
如果注射速度过快,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注射时间一般为30分钟至2小时,需要根据患者的生理状况和临床需要进行调整。
此外,还应关注患者的肝肾功能,定期监测生化指标和血氨水平。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在患者体内被代谢转化,产生尿素氮和其他废物,需要通过肾脏排出体外。
因此,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需要降低剂量或延长给药间隔,以避免药物在体内积累,加重疾病进展。
最后,合理使用复方氨基酸注射液还需要注意药物的保存和配伍。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应存放在干燥、避光、阴凉的地方,避免高温和阳光直射,防止药物质量降低。
在配伍上,复方氨基酸注射液可与多种其他药物配伍使用,但需要注意与其他药物间的相溶性以及药物稀释的方法。
总的来说,复方氨基酸注射液在临床上起到了重要的蛋白质营养补充作用。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Ⅴ)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Ⅴ)【药品名称】通用名称: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Ⅴ)英文名称:Compound Amino Acid injection(18)【成份】氨基酸。
【适应症】对于不能口服或经肠道补给营养,以及营养不能满足需要的患者,可静脉输注本品以满足机体合成蛋白质的需要。
【用法用量】1 成人:根据病人的需要,每24小时可输入本品500~1000ml。
每日最大剂量:5%为50ml/kg;8.5%为29ml/kg;11.4%为23ml/kg,约合0.4g氮/kg(体重)。
一般剂量为0.15-0.2g氮/kg/d。
2 新生儿和儿童:遵医嘱使用。
本品5%与8.5%可经中心静脉或周围静脉输注,11.4%混合后用可经中心静脉输注,但与其它营养制剂混合使用也可经周围静脉输注。
使用本品时输注速度应缓慢。
一般1000ml本品5%的适宜输入时间为5~7小时,约每分钟35~50滴;1000ml本品8.5%或11.4%的适宜输注时间至少16小时,约每分钟15-20滴。
本品和脂肪乳(如英脱利匹特)可通过Y型管混合后输入体内,两种输液通过同一输液管输入静脉时,可降低本品的渗透压,从而减少经周围静脉输注而可能发生的血栓性静脉炎,同时应根据需要调整各溶液的滴速。
为使氨基酸在体内被充分利用并合成蛋白质,应同时给予足够的能量(如:脂肪乳和葡萄糖注射液)、适量的电解质和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
一般情况下推荐的非蛋白热卡和氮之比为150:1。
【不良反应】极个别病人可能会出现恶心、面部潮红、多汗。
同所有的高渗溶液一样,从周围静脉输注时(尤其本品11.4%)有可能导致血栓性静脉炎。
本品输注过快或给肝肾功能不全患者使用时,有可能导致高氨血症和血浆尿素氮的升高。
由于含有抗氧化剂焦亚硫酸钠,因此偶可诱发过敏反应(尤其哮喘病人)。
【禁忌】肝昏迷和无条件透析的尿毒症患者以及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开瓶后一次未使用完的药液应予丢弃,不得再次使用。
复方氨基酸的合理使用

LOREM
氨基酸种类
LOREM 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 氨基酸旳比值,支链 氨基酸含量
LOREM
是否具有葡萄 糖和木糖醇
LOREM
无机盐种类 含量
9
临床应用-营养支持
1.营养支持型氨基酸:用于补充营养
一般由14种以上旳氨基酸构成,浓度5%-12%。此 类氨基酸制剂按人体生理氨基酸需要量和一定百分比 配制,可供机体有效利用,纠正因蛋白质供给不足引 起旳恶性循环
23
不良反应
➢ 恶心,呕吐,心慌、头昏 ➢ 血栓性静脉炎 ➢ 电解质失衡,代谢性酸中毒 ➢ 高氨血症 ➢ 过敏反应 ➢ 支链氨基酸引起旳发烧,多在用药后7 d~19 d发
生,最高达39℃ ➢ 对非常瘦弱、贮脂极少旳患者,在输入复方氨基
酸之前要输入葡萄糖或同步输入葡萄糖,以免氨 基酸不能被充分利用
24
12
临床应用-营养支持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I) 具有无机盐,不具有过量旳甘氨酸,可防止发生高氨 血症 250ml:17.5g (总氨基酸) ;500ml:35g(总氨基酸)
13
临床应用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II)
分为5%,8.5%,11.4%三种浓度
5%浓度 250ml:12.5g(总氨基酸) 含氮量1.975克 8.5%浓度 250ml:21.25g(总氨基酸) 含氮量3.5克 11.4%浓度 250ml:28.5g(总氨基酸) 含氮量4.5克 5%浓度 500ml:25g(总氨基酸) 含氮量3.95克 8.5%浓度 500ml:42.5g(总氨基酸) 含氮量7克 11.4%浓度 500ml:57g(总氨基酸) 含氮量9克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IV) 具有葡萄糖,对糖尿病患者应慎用 3.4%浓度 250ml:8.7g(总氨基酸);500ml:17.4g(总氨基酸)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

附件复方氨基酸注射液(20AA)说明书修订要求复方氨基酸注射液说明书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在医师指导下使用【适应症】用于严重肝功能不全和即将或者已经发展为肝性脑病患者的肠外营养以提供氨基酸。
【用法用量】经中央静脉输注。
成人:根据个体需求给药。
标准剂量:7∼10 毫升/公斤体重/天,相当于0.7 ∼1.0克氨基酸/公斤体重/天。
最大剂量:15毫升/公斤体重/天,相当于1.5克氨基酸/公斤体重/天。
滴速:肝昏迷对肝昏迷患者,建议治疗最初阶段滴速可加快,直到起效。
例如体重70公斤的患者:第一至第二小时:150毫升/小时(2毫升/公斤体重/小时);第三至第四小时:75毫升/小时(1毫升/公斤体重/小时);从第五小时开始:45毫升/小时(0.6毫升/公斤体重/小时)。
维持治疗/肠外营养45∼75毫升/小时或0.6~1.0毫升/公斤体重/小时。
【不良反应】本品在输注期间特别是肠外营养治疗刚开始的时候,会出现一般与肠外营养治疗有关的不良反应,但并非与产品特异相关。
不常见(≥1/1000到<1/100)。
—3 —肠胃功能紊乱:恶心、呕吐。
一般性异常:头痛、寒颤、发热【禁忌】对本品任何活性物质或辅料过敏。
非肝源性的氨基酸代谢紊乱。
伴随着重要功能受损的血液动力学不稳定状态(衰竭和休克状态)。
组织缺氧。
代谢性酸中毒。
无法进行血液过滤或血液透析的严重肾功能不全。
体液潴留。
急性肺水肿。
心功能不全失代偿期。
对于适应症之外的情况使用,本品的成分可能引起严重的代谢紊乱,因此应该严格避免在适应症之外使用本品。
【注意事项】本品不应用于以下患者:低渗性脱水、低钾血症及低钠血症。
除非在给药前以上症状已被纠正。
鉴于本品的处方,对伴随患有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只有进行了个体患者利益/风险评估后,方能使用本品。
氨基酸的用量应该随血清尿素和肌酐的水平调整。
此注意事项对于血清渗透压增加的患者同样适用。
氨基酸治疗不能代替目前已经确定的肝性脑病治疗方法,如灌肠、乳果糖治疗和/或肠道抗菌治疗。
复方氨基酸注射的合理使用

复方氨基酸注射的合理使用关键词复方氨基酸合理使用静脉营养是现代医学重要进展之一,其主要成分一复合氨基酸近年已广泛用于临床。
目前复方氨基酸注射在国外发展很快,不仅在营养方面,而且在许多疾病的辅助治疗中也取得了新的进展,现临床已广泛应用。
其制剂可分为营养有氨基酸注射液、代血浆氨基酸注射液,肝病用氨基酸注射液,肾病用氨基酸液等。
临床上用营养型复方氨基酸输液的目的是提高合成蛋白所需要的氨基酸,保证各种氨基酸有效地被人体所利用。
以下就氨基酸的静脉营养液应用是否合理、是否完全发挥其应用作用,就此问题同临床医师、药师共同探讨和商谈。
1 临床应用的适用症由于胃肠道疾病引起的消化和吸收受到障碍而造成障碍而造成蛋白质缺乏。
手术前后营养不良,增加氨基酸的供应使体内达到正氮平衡,促进伤口愈合,体力恢复。
消耗性疾病或癌症因化疗引起食欲降低,需补充蛋白摄入者。
2 避免氨基酸作为外蛋白能量的应用复方氨基酸注射液大都是通过外周静脉输入体内,其目的是合成蛋白质和分解供能。
在输入氨基酸的同时,必须共给足量的葡萄糖以保证能量的摄入,提高热量/氮(C/N)比值达到627.6~863.8J/g的程度,这样才能使输入的氨基酸被机体所利用,因为当机体糖等能量缺乏时,糖皮质激素占优势,此时大部分氨基酸被机体所利用。
因为当时机体糖等能量缺乏时,糖皮质激素占优势,此时大部分氨基酸不可能用于蛋白质而发挥应有的作用。
只是通过糖原异生作用,以补偿葡萄糖不足而被消耗掉,只有糖质或在进食后输注,随着血糖的升高释放出胰岛素,才能促进增强吸收和合成蛋白质。
据报道,一瓶复方氨基酸最多能产生10%葡萄糖500ml相当的能量,这在经济上也是损失的。
同时还有些身体素质较好又能经口服摄入足够营养的患者,再输复方氨基酸静脉营养液也是不够妥当的。
3 避免高氯性代谢性酸中毒在任何疾病过程中,如已有大量能量的消耗,不仅机体必需补给氮和热卡,而且还要补充适当的电解质。
糖的代谢、蛋白质的合成都需要钾的参与,在治疗过程中加入氯化钠、氯化钾以维持体内电解质的平衡。
注重复方氨基酸注射液的临床合理应用

中国民康医学
Me ia o r a o hns epesHelh dc l un l fC ieeP o l at J
Oc . 0 8 t2 0 V0 . O S 12 HM No 2 .O
第 2 卷 下半月 O
第 2 期 0
【 专题讲座 】
2 —2 . 6 7
[] 李 卫红 , 4 邵
奕, 陈燕艳 , . 制剂 与康宁克通 一A局部 注 等 三七
[] 王雅凡, 富斌 . 阳参 中毒 l []现 代中西 医结合 杂志 , 7 仝 青 例 J.
20 ,2 3 :3 . 0 3 1 ( )3 6
射治疗瘢痕疙瘩 的 临床 研究 [ ] 中 国美容 医学 ,00 9 6 : J. 20 , ( )
细胞的再 生和恢复 。而在肝 昏迷时 , 人多种氨基酸尤其 是 病
芳香族氨基酸在肝 内代谢受阻 , 血清 中浓度升 高。支链 氨基
酸不经肝脏代 谢 , 血清 中含量减少 , 治疗时应用 高支链 、 低芳 香族氨基酸 。使用 一般 营养型复方氨基酸 , 不仅不 能纠正肝
昏迷时血清 中氨基 酸谱 紊乱 , 反会 诱发 和加 重肝 昏迷 症 相
注 重 复 方 氨 基 酸 注 射 液 的 临 床 合 理 应 用
郑春 英
( 明 县人 民 医 院 , 东 山东 东明 240 ) 7 5 0
[ 中图分类号 】 R 6 . 993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06 (0 8 2 3 9 20 )0—24 一O 42 1 张静脉破裂 , 引起大 出血 。对于高度胸水 、 腹水的病人 , 用 应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 时, 注意水平 衡 , 免输入 量过多 而加 应 避 重病情 。 4 酸碱 及电解 质平衡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的合理使用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的合理使用不同种类复方氨基酸注射液的配方组成不同,适应证也不同,使用不当可导致不良反应甚至加重病情,临床应用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年龄和病理状态合理选用。
氨基酸参与人体的新陈代谢和各种生理功能。
当疾病状态导致人体外源性氨基酸摄入不足、内源性氨基酸产生不够,难以满足机体对氨基酸的需求时,人为补充氨基酸则有利于获得正氮平衡。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属多种L-型氨基酸根据营养或治疗需求以适当比例配制而成。
不同种类复方氨基酸注射液的配方组成不同,适应证也不同,使用不当可导致不良反应甚至加重病情,临床应用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年龄和病理状态合理选用。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根据制剂所含氨基酸种类可分为3种、6种、9种、14种、15种、17种、18种、20种。
按药理作用可分为平衡型和疾病适用型,平衡型如:18AA、18AA-Ⅰ、18AA-Ⅱ、18AA-Ⅲ、18AA-Ⅳ、18AA-Ⅴ等;疾病适用型如:肾用氨基酸,肝用氨基酸等。
1.1平衡型氨基酸此类氨基酸含有人体合成蛋白质所需的必需和非必需氨基酸。
主要用于因消化、吸收功能障碍造成的蛋白质缺乏;改善大型外科手术前、后患者的营养状态;分解代谢旺盛者,如烧伤、严重创伤、感染所致的蛋白质损失;各种疾病引起的低蛋白血症等。
平衡型氨基酸配方组成不同,如所含氨基酸浓度、比例,糖的种类,电解质种类,微量元素构成,pH值,抗氧剂种类等方面均有差异,临床使用中应引起注意。
小儿复方氨基酸注射液即属此类。
小儿使用氨基酸输液应降低苯丙、蛋、甘氨酸的用量,增加半胱、酪、组氨酸用量,以使血浆氨基酸谱保持正常,如“小儿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Ⅰ)”。
牛磺酸有保护细胞膜、促进脑细胞发育、维护视网膜正常功能和防止胆汁淤积及增强心肌细胞功能等作用,但婴幼儿肝酶系统不健全、胱硫醚活性低、蛋氨酸低谢不全,易致牛磺酸不足。
此外,人乳中谷氨酸和天门冬氨酸含量较高。
为适应婴幼儿的特点,小儿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Ⅱ)中添加适量的牛磺酸,谷氨酸和天门冬氨酸。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5)使用说明书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5)使用说明书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在医师指导下使用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5)使用说明书【药品名称】通用名称: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5)英文名称:Compound Amino Acid Injection(15)【成份】由15种氨基酸组成,氨基酸含量为6.9%,其中支链氨基酸占4.5%,其他氨基酸占55%。
电解质浓度钠离子、氯离子、醋酸盐、渗透压、氮【性状】本品无色或微黄色澄明液体。
【适应症】用于大面积烧伤、创伤及严重感染等应激状态下肌肉分解代谢亢进、消化系统功能障碍、营养恶化及免疫功能下降病人的营养支持;以及用于手术后病人,营养的改善。
【规格】6.90%【用法用量】1、本品经中心静脉长时间应用时,应与葡萄糖(或脂肪乳)、维生素、电解质、微量元素等注射液联合应用,以期达到营养全面支持的目的。
2、本品经外周静脉应用时,可用等量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缓慢滴注。
3、输注速度:外周静脉输注时,将药液稀释后,一般以30~40滴/分钟为宜;中心静脉输液时遵医嘱。
4、输注量应以病人的年龄、体重、营养状态、病情不同而定,一般成人每日250~1000毫升(按氨基酸含量计算为0.5g/kg~1.5g/kg)。
【不良反应】输注过快或过浓时,可产生呕吐、发热等不良反应。
由于含有抗氧化剂焦亚硫酸钠,因此偶可诱发过敏反应(尤其哮喘病人)。
【注意事项】1、使用时应监测肝功能,肝功能明显异常时慎用;严重肝、肾功能损害的病人不宜使用。
2、使用前应仔细检查药液,如有药液浑浊、生霉、瓶身和瓶口破裂、封口松动漏气等情况时切勿使用。
3、药液应一次用完,剩余药液不可再用。
4、本品遇冷析出结晶,用前可浸泡于40~50℃温水中使其溶解,放至体温后再用。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尚不明确。
【药物相互作用】尚不明确。
【药理毒理】氨基酸是构成人体蛋白和酶类的基本单位,是合成激素的原料,参与人体新陈代谢和各种生理机能,在生命中显示特殊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氨基酸参与人体的新陈代谢和各种生理功能。
当疾病状态导致人体外源性氨基酸摄入不足、内源性氨基酸产生不够,难以满足机体对氨基酸的需求时,人为补充氨基酸则有利于获得正氮平衡。
不同种类复方氨基酸注射液的配方组成不同,适应证也不同,使用不当可导致不良反应甚至加重病情,临床应用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年龄和病理状态合理选用,不能混用。
可分为补充营养的平衡型、疾病适用型和小儿氨基酸,其中疾病适用型氨基酸又分为肾用氨基酸、肝用氨基酸、创伤(应激)氨基酸等。
一.补充营养的平衡型氨基酸
此类氨基酸含有人体合成蛋白质所需的必需和非必需氨基酸。
主要用于因消化、吸收功能障碍造成的蛋白质缺乏;改善大型外科手术前、后患者的营养状态;分解代谢旺盛者,如烧伤、严重创伤、感染所致的蛋白质损失;各种疾病引起的低蛋白血症等。
常用此类氨基酸制剂有18AA-I、18AA-H、18AA-皿、18AA-W、18AA-V 等。
二.疾病适用型
1.肝病氨基酸输液制剂
肝功能不良患者的营养支持较特殊,氨基酸制剂选择不当会导致昏迷。
肝用氨基酸具调节肝脏疾病患者氨基酸代谢紊乱的作用,可改善支链氨基酸/芳香氨基酸比例失调引起的肝性脑病的症状以及供给肝脏疾病患者的营养,适用于急性、亚急性、慢性重症肝炎以及肝硬化、慢性活动性肝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性脑病,肝功不全所致的低蛋白血症等。
常用此类氨基酸制剂有3AA、6AA、20AA等。
2.肾病用氨基酸输液制剂
肾用氨基酸补充必需氨基酸,可使因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比例不当所致的氮代谢产物增加的症状减轻或停止,而蛋白质合成可增加,营养好转,氮
质血症减轻。
使慢性肾衰进展延缓,保护肾功能,适用于非终末期慢性肾衰患者,
尤呈负氮平衡而低蛋白饮食不能纠正者及各种透析患者营养不良者。
常用此类氨基酸制剂有9AA、18AA-N 等。
3.应激状态适用型氨基酸注射液
此配方的依据主要有:
(1)危重患者、应激状态患者肝功均受到不同程度损害,表现为芳香族氨基酸水平增高,支链氨基酸水平相对下降,造成氨基酸失衡,营养紊乱。
补充外源性BCAA成为必要。
(2)在严重创伤(手术)时,骨骼肌蛋白分解成为氨基酸的主要来源,尤
其表现为丙氨酸和支链氨基酸的消耗。
因此补充外源性BCAA成为纠正负氮平衡、促进骨骼肌蛋白合成的重要手段。
常用此类氨基酸制剂有18AA-B 15AA等。
4.小儿氨基酸制剂小儿复方氨基酸适用于小儿患消化系统疾病不能经胃肠摄食者;各种疾病引起的低蛋白血症;严重创伤、烧伤及败血症等体内氮平衡失调者及早产儿、低体重儿。
小儿使用氨基氨基酸谱保持正常。
小儿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 H)为适应婴幼儿的特点,添加适量的牛磺酸,谷氨酸和天门冬氨酸。
另外,一些具有特殊药理作用的单组份氨基酸注射液也可纳入疾病适用型氨基酸的范围。
如常见的精氨酸注射液,适用于肝昏迷或其他由血氨过高所致的精神病;赖氨酸注射液具有促进脑组织新陈代谢的作用,适用于颅脑综合症、脑血管病等。
三.氨基酸注射液的不良反应
常见有过敏样反应、发热、寒战;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胀、腹泻;静脉炎,过敏性休克,其发生多与输注速度过快有关。
由于复方氨基酸注
射液属高渗溶液,且氨基酸的渗透能力强,外周静脉输注时可导致静脉炎,尤其在输注速度快、用药时间长的情况下该不良反应更易发生。
外周输注时最好与5%或10%葡萄糖注射液同时串输以降低渗透压。
以下几种情况者更易发生过敏性休克:
(1)输注速度过快、未经稀释直接输注原液。
(2)患者xx 体质。
(3)患者自身处于发热中、感染急性期、体质特别虚弱时,更容易发生这样的反应。
(4)抗氧化剂焦亚硫酸钠可诱发过敏反应。
临床使用过程中应加强观察并严格控制滴速。
多数不良反应发生在用药30min 以内,最快可能在1min 以内出现,提示临床使用时应密切关注用药早期出现的临床反应,以便及时发现及处理。
文献报道的最迟不良反应发生在连续用药52d 后,且是严重的过敏性休克,提示复方氨基酸注射液存在迟发不良反应。
四.复方氨基酸注射液使用注意事项
1.对症施用
各种氨基酸的适应证和禁忌证不同,应当在充分掌握各药配方特点的情况下,结合患者自身身体状况、疾病病理合理选用。
如平衡型氨基酸输液适用于血浆氨基酸谱正常的患者,不适宜于因氨基酸紊乱的肝病患者和肾病患者,否则会诱发、加重肝昏迷症状和对肾脏的损害。
成人用平衡氨基酸输液同样也不适宜小儿使用。
2.无菌操作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易繁殖微生物,使用前应对药品进行检查,如发现异常,则不能使用。
滴注过程中应注意无菌操作,防止微生物污染,注射后剩余的药液不能储存后再用。
3.调节滴速
静脉滴注速度不宜过快,老年人和危重患者尤注意。
各复方氨基酸注射液对滴速要求也不相同,使用中应区别对待。
如平衡型氨基酸输液和肝病用氨基酸输液以40滴/min为宜,肾病用氨基酸输液以15滴/min为宜。
同时,使用过程中应提醒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减少患者出现不适而恐慌,并应向患者讲明控制滴速的
意义,叮嘱患者不宜擅自调整滴速。
4.避免混用
如将氨基酸输液制剂与其它输液制剂或药物混合,有增加理化性不相容和微生物污染的危险性,因此,不主张与其他制剂混合使用,作为肠外营养制剂给药时,应严格按照配置程序进行混合。
5.合理存放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对光、氧气及温度较为敏感,常温、避光保存,该药多为过饱和溶液,遇冷可能出现结晶,可将药液置于50C〜60C水浴中缓慢摇
动,使结晶完全溶解后并冷至37C后再用,但应注意,当药物发生浑浊、沉淀时不可再用。
6.正确输注
由于复方氨基酸注射液的浓度较高,应先输其他等渗或低浓度液体,或在其他液体之间输注,且应选用较粗的血管或更换注射部位。
7.避免过量
治疗用氨基酸注射液为一类不平衡氨基酸配方制剂,不能长期使用,以免氨基酸平衡失调。
平衡型氨基酸也不能长期大量使用,可能会引起酸中毒。
8.避免突然停药
长期使用氨基酸制剂可出现高血糖,故不宜突然停药,以免引起低血糖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