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外伤治疗的处理原则

合集下载

开放性手外伤的处理

开放性手外伤的处理

开放性手外伤的处理初期外科治疗是手外伤处理的最重要的环节,为此后进一步治疗奠定良好基础。

治疗的原则是:早期彻底清创,防止伤口感染;修复受损的组织,使手的功能最大保留。

具体步骤有麻醉、清创、修复组织、闭合伤口、包扎固定、及时止痛、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和抗感染药物。

一、麻醉由于开放性手外伤创口一般较大,创伤面积也较大,在对患者创口进行早期治疗前,有必要对患者进行麻醉注射,一般的麻醉方法是臂丛麻醉。

病人的受伤情况不同,麻醉方式也不同。

当病人单指端受伤时,使用指神经阻滞麻醉;如果伤口太大,伤口面积已经超过手指,损伤到手掌,采用臂丛神经阻滞法;当病人是儿童时,需要全身麻醉。

二、清创清创的目的是清除伤口上的污垢和异物,去除已经失活的组织,将受污染的伤口变成干净的伤口(不是无菌的伤口),防止感染。

在早期开放性手创伤治疗中,清洗创面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步骤,这一步主要是预防创面感染,便于后续治疗。

病人受伤的伤口被清洗时,小伤口采用双氧水等消毒药物的消毒方法,对破损的皮肤或组织进行清除,并去除坏死组织;如果病人的伤口太大,可以采用分层清洗,在操作时,必须注意保护手掌神经、肌腱和血管的完整性,避免对血管神经造成二次损伤。

清创过程中注意:首先,有必要做好伤口清洁工作。

虽然方法简单,但却是预防伤口感染的重要步骤,应该非常认真地执行。

其次,应该遵循清创的原则,从外到内,从浅到深。

手的结构精细复杂,并且血液循环丰富,所以清创时应最大程度上保留供血组织,尽量少切除皮肤边缘。

最后,在有计划清创的同时,仔细地检查受损组织,判定损伤的范围和程度,并且在必要时,松开止血带,观察组织的血运情况,为制订一个全面的手术方案奠定基础。

三、处理损伤的组织一旦条件允许,应立即修复一般手部受伤。

由于解剖关系清晰,继发变性轻微,不仅操作简单,而且效果好,功能恢复快。

处理顺序如下:(一)骨、关节治疗有时出现严重开放性手外伤时,会损伤患者手部骨骼。

因此,在早期治疗中,骨损伤患者也应该固定。

简述手外伤现场急救处理原则

简述手外伤现场急救处理原则

简述手外伤现场急救处理原则
手外伤是指手部遭受外力直接或间接损伤的情况,常见的手外伤包括切割伤、挤压伤、烧烫伤、骨折等。

在面对手外伤的现场急救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 保护现场安全:在进行手外伤急救时,首先需要确保自己和伤者的安全。

如果现场存在危险因素,如火灾、化学品泄漏等,需要先将伤者转移到安全区域。

2. 停止出血:手外伤常伴随出血,如果出血量较大,应首先尽可能迅速地止血。

可以通过直接用手指或手掌压迫出血部位,或者用纱布、绷带等进行包扎。

如果出血无法控制,应及时就医。

3. 固定骨折:如果手外伤导致骨折,应尽快对骨折部位进行固定,以减少伤者的疼痛和进一步的损伤。

可以使用绷带、夹板等物品进行固定,但要注意不要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4. 清洁伤口:手外伤后,伤口往往会有大量的脏物和细菌,应尽可能清洁伤口。

可以用生理盐水或清水轻轻冲洗伤口,然后用干净的纱布进行包扎。

如果伤口较大或较深,应及时就医。

5. 缓解疼痛:手外伤常伴随剧烈疼痛,可以通过给伤者使用冰袋或
冷敷进行局部冷敷,减轻疼痛。

如果疼痛无法缓解,可以考虑使用止痛药物,但要遵医嘱使用。

6. 寻求专业医疗:手外伤处理原则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尽快就医。

无论手外伤的程度如何,都需要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和评估,以避免出现并发症或伤情恶化。

总之,在进行手外伤现场急救处理时,保护现场安全、止血固定、清洁伤口、缓解疼痛和寻求专业医疗是基本原则。

此外,急救人员还应具备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以提供有效的急救措施,确保伤者的安全和康复。

手外伤诊疗规范

手外伤诊疗规范

手外伤【概述】手是劳动的器官,也是劳动中意外损伤经常损害的器官。

目前我国手外伤的发病率较高,急诊处理方法将直接关系到损伤后手的功能,关系到患者以后的生活和工作质量。

手部创伤修复所涉及的内容既广泛又复杂,本节仅讨论开放性手部开放性损伤的早期处理。

手外伤的损伤原因包括:刺伤、锐器伤、钝器伤、挤压伤和火器伤。

每一种损伤原因所引起的病变各有特点,临床上应高度重视,切不可掉以轻心。

为了便于讨论,根据手外伤累及组织的不同,在此我们将外伤分为皮肤损伤、肌腱损伤、血管神经损伤、骨折脱位,离断伤不在本节讨论之列。

【诊断标准】1.诊断依据(1)手部外伤史:手部遭受暴力的侵袭,有皮肤的裂伤、碾挫伤、缺损等,常伴有伤口的出血。

(2)伤部疼痛:受伤的手部常伴有较剧烈的疼痛,手的功能部分或完全丧失。

(3)手部畸形:外伤后出现手的畸形,多表明有骨折、脱位、手或手指的离断。

(4)手部感觉障碍:外伤后手的皮肤感觉过敏或感觉障碍,多合并有手部神经的损伤。

(5)手部血管的损伤:外伤后受伤部位远端的手指皮肤苍白、暗红、指端干瘪、凉冷,甲床充盈障碍,指端针刺无出血或出血极少呈绛紫色,多表明有手部血管的损伤。

(6)手部肌腱的损伤:外伤后手部关节主动活动功能不全或障碍,被动活动正常,多为肌腱的损伤。

伸直固定除被检查手指之外的的其他手指,若被检查手指近侧指间关节能主动屈曲,则说明指浅屈肌腱完整;否则,则为指浅屈肌腱损伤。

手指的近侧指间关节固定在伸直位,远侧指间关节能主动屈曲,则指深屈肌腱完整;否则,则为指深屈肌腱损伤。

掌指关节、指间关节不能主动伸直,多为手的伸指肌腱和(或)骨间肌、蚓状肌腱损伤。

(7)X线拍片:是手外伤的常规检查,它除了可以明确手外伤是否存在骨折或脱位,还可以了解骨折的类型和移位情况,为治疗提供指导性意见。

手部拍片应包括正位片和斜位片。

符合上述第(1)或第(2)~(7)项中一项可确诊。

【治疗方案】1.治疗原则(1)早期彻底清创:力争伤后6~8小时内完成异物和失去活力的组织的清除。

手外伤护理常规

手外伤护理常规

手外伤护理常规手外伤多由外力所致,主要包括皮肤、肌腱、血管神经的损伤及手部的骨折、脱位、离断等,患者往往有不同程度的疼痛症状。

特点是病情急迫,患者无心理准备。

可分为:1、开放性损伤:此类损伤常合并出血、疼痛、肿胀、畸形和功能障碍等。

2、闭合性损伤:闭合性损伤由于皮肤完整,而皮下组织在损伤后严重肿胀,容易导致皮肤将肿胀的软组织紧紧地勒住,使得局部的血液循环障碍,部分患者甚至会因此导致远端肢体或软组织的坏死。

治疗原则上给予彻底清创缝合、复位、手部功能锻炼,避免并发症等。

一、术前护理1、休息与心理护理:手外伤患者起病急骤,应及时处理和沟通,尽快安抚患者情绪;并介绍麻醉情况、手术过程、功能锻炼及术后可能出现的肢体功能异常等情况,使其做好心理护理,积极配合治疗。

嘱患者卧床休息。

2、术前检查指导:了解患者的个人史、家庭史、过敏史等,做好药物过敏试验,并协助医生做好术前检查。

做好术区皮肤清洁等术前相关准备工作。

3、饮食护理:有消瘦、贫血、低血压等全身情况较差者,静脉输注营养物质。

4、用药护理:评估手部损伤程度,正确评估患者疼痛部位、性质、持续时间等,及时采取适当的镇痛措施,并注意用药后不良反应的观察与处理。

根据出血情况,建立静脉通道及时补液,积极备血。

5、适应性训练:训练床上大小便,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尿壶和便盆的方法,以适应术后体位和排便方式的改变二、术后护理1、体位:术后患者以平卧位为主,禁止患侧卧位,抬高患肢10°-20°。

根据病情指导下床时间,起立时,患肢用前臂吊带或三角巾悬于胸前,减轻患肢肿胀。

2、引流管护理:评估管道脱落风险。

防止引流管脱出.折叠,保持引流的通畅;观察并记录引流液颜色.性状.量.3、用药护理:遵医嘱抗感染、抗痉挛、抗血栓、补液治疗,以促进再植指(肢)及皮瓣尽快成活。

4、病情观察:(1)行断指(肢)再植及皮瓣移植患者,患肢制动应减少不必要的刺激,注意再植指(肢)末端及皮瓣血运情况,如皮肤温度、感觉、运动、肿胀及毛细血管充盈时间等,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手受伤流血急救措施

手受伤流血急救措施

手受伤流血急救措施
1.快速止血
当手部受伤导致大量流血时,需要迅速进行止血。

首先把伤口上方的衣物剪开,暴露出伤口并清洗干净。

如果有止血带,可以使用止血带把伤口以上约5厘米的
部分扎紧。

若没有止血带,也可使用绷带或皮带等绑住上臂,由于绑得过紧会影响血液回流,因此也就可以有效控制伤势。

2.冷敷止痛
手伤之后,可进行冷敷止痛。

用冰袋或冷水敷在伤口处,每次持续1020
分钟,约每隔23小时敷一次。

冷敷可以缓解手部疼痛,减少红肿。

3.用药消炎
手伤后,伤口容易感染。

如果手伤表面没有断肢和异物,清洗后可以涂擦消毒
膏或碘酒的使用。

若手伤严重且有异物留在伤口内,则需及时到医院进行处理。

4.就诊必要性
手部受伤,是否有必要就医,要看伤口的严重程度。

若伤口较为表浅,自己能
够进行简单的处理措施即可;若伤口深及筋骨,并引起了明显的疼痛和不适感,应及时到医院就医诊治,以免留下后遗症。

5.康复期注意事项
在手受伤后,需要注意相应的康复期。

在伤口愈合的期间,应避免过度使用手部。

对于开刀类伤口,应听从医生的建议涂上所给予的药物。

创伤后若视力发生变化,也要及时就医并使用药物进行治疗。

以上便是手受伤后需要进行的几项基本处理措施,如果需要就医,需要遵从医
生的建议。

在康复期间,需要持之以恒地进行治疗,并注意一些与手有关的必要保养措施,才能更快的恢复健康。

手外伤治疗原则

手外伤治疗原则

手外伤治疗原则一、概述手外伤是指手部受到外力力量作用而引起的损伤,常见的手外伤包括手指骨折、手掌皮肤擦伤、手腕扭伤等。

正确的治疗原则对于手外伤的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手外伤治疗的原则、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治疗原则手外伤治疗应遵循以下原则:1.早期评估和处理早期进行精准的伤情评估对于后续治疗的决策和康复效果至关重要。

在第一时间进行急救措施,如止血、固定等,以减轻病情恶化。

2.个体化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伤情、年龄、身体状况等个体特点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确保最佳的治疗效果。

不同伤情可能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例如手指骨折可采用石膏固定或手术治疗。

3.早期功能恢复手部是人体重要的工具,因此早期恢复手部的功能对于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至关重要。

治疗过程中应注重手部的功能锻炼和康复训练。

4.感染预防和处理手外伤容易引起感染,因此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感染的预防和处理。

保持伤口清洁,定期更换敷料,避免二次感染的发生。

5.综合治疗手外伤治疗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综合运用各种治疗手段以提高治疗效果。

三、具体治疗方法根据不同的手外伤类型,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以下是常见手外伤的具体治疗方法:1.手指骨折的治疗(1)石膏固定对于非移位性手指骨折,可采用石膏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

石膏固定的时间一般为4-6周,期间需定期复查X光片以评估骨折愈合情况。

(2)手术治疗对于移位性或关节面受累的手指骨折,手术治疗是更好的选择。

手术治疗通常包括骨折复位、内固定和外固定等步骤。

2.手掌皮肤擦伤的治疗(1)伤口清洁手掌皮肤擦伤后,应及时用温开水和肥皂清洁伤口,以防止感染的发生。

(2)敷药治疗对于较大面积或较深的手掌皮肤擦伤,可采用敷药治疗。

常用的敷药包括纱布、草药贴膏等。

3.手腕扭伤的治疗(1)冷敷手腕扭伤后,及时进行冷敷可以减轻疼痛和肿胀。

冷敷时间一般为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多次。

(2)功能锻炼手腕扭伤后,适当的功能锻炼可以促进康复。

手外伤的急诊处理

手外伤的急诊处理
手外伤的急诊处理
.
一.急症手外伤的处理原则 “5C”原 则
1.Clean 清洁 2.Cover 一期闭合 3.Correct 整复 4.Connect 修复 5.Comment of early motion早期功 能锻炼
二.手外伤的初步检查和诊断 (注意其它部位的损伤,不同于择期病人)
检查原则 1.由表及里 由浅入深 2.由近及远 由桡到尺 3.应了解解剖 4.不要反复过度检查
术者:理论基础 患者:二期准备
操作基础
功能恢复
进步基础
共同努力!多出成绩!
谢谢!
seddou 1.神经断裂 2.神经轴索中断 3.神经传导功能减低
SunderlandⅠ.轴性传导 Ⅱ. 轴突连续性中断,内膜完整 Ⅲ.神经纤维断裂 Ⅳ.神经 正中神经 尺神经 神经支配区变异 正中神经尺神经袢 指神经袢?
4.血管损伤 ①Alles试验 ②造影
2.肌腱损伤的检查
①手的休息位发生改变
屈指肌腱断裂 手指伸直角度加大
深浅屈指肌腱同时断裂
手指伸直位
伸肌腱断裂 掌指关节屈曲位
末节伸肌腱断裂 槌状指
②部分性断裂或多根肌腱参与易漏诊
③手掌部的蚓状肌骨间肌参与屈曲功能影响诊断
④韧带 侧副韧带损伤易漏诊
⑤滑车 腱鞘损伤易漏诊
3. 神经损伤的检查 有没有损伤?损伤的程度?
1.皮肤损伤的检查,应了解损伤的性质
①了解创口损伤的机制及部位,推断深部重 要组织损伤的可能
②创口皮肤缺损的估计 a.直接缝合 b.直接缝合影响伤口的愈合或影响功能 c.植皮
③皮肤活力的判断 “三区学说” 三区学说:缺损区 污染区 震荡区
a.皮肤的颜色与温度 b.毛细血管返流试验 c.皮瓣的形态与大小 d.皮瓣的长宽比例 e.皮瓣的方向 f.皮瓣出血情况

手外伤处理原则

手外伤处理原则

手外伤处理原则
一般来说,手外伤治疗原则包括止血、包扎、固定和转运。

1、止血:手外伤多指手的各种伤害。

发生手外伤后,要先注意急救,用过氧化氢溶液冲洗和碘伏消毒,并在医生指导下采用压迫止血法,避免失血过多造成眩晕和休克。

2、包扎:在止血之后,可选用透过无菌布或者干洁棉布将其包覆在患部,而局部可使用绷带加压包扎,这对减少出血很有帮助。

包扎时还要注意松紧适中,避免影响局部血液循环而造成伤口愈合时间推迟。

3、固定:若手外伤症状较重,已发生与骨骼有关之损伤,可使用竹板和木板固定,以限制手再移动。

4、转运:以上治疗后,需转运至正规医院治疗,如伤口较浅,可由医生消毒包扎,如伤口较深应积极与医生合作缝合治疗。

如发生骨折,可根据医生判断用钢针和克氏针固定骨折处,用石膏避免手活动。

此外,在手部发生外伤的情况下,还要注意伤口的清洁卫生,饮食要清淡,防止伤口发生感染而对病症的康复不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外伤
一、手的解剖和生理特点:
1、手外观:腕横纹、鱼际肌、大小鱼际、远、近掌纹、近、远指间分支、指腹、甲沟、甲弧等。

2、分区(部):腕、掌(近、中、末)。

3、骨及关节:10块腕骨、5块掌骨、14块指骨及关节名称。

4、结构与功能:
1)手的活动中心和支柱:-相对稳定部分,2、3掌骨、小多角骨、头状骨。

2)其余各部(骨、关节)-相对活动部分,因而形成了手部骨关节的两个弓。

3)各关节中以腕、第一腕掌关节及各掌指关节在完成手功能中尤为重要,着重修复。

各指组合占手功能的百分比
拇指组示指组中指组环指组小指组
50%20%15%10%5%
5、手部皮肤的特点:掌部Cooper Lig;背部。

6、手部血管、神经、肌腱的走行、起止点、支配区及手指活动的特点。

7、位置:中立位、休息位、功能位、保护位。

掌指关节僵硬-屈曲90°位固定。

虎口挛缩-拇指最大限度外展。

二、手外伤的检查方法
(一)创口(面):
1)部位、大小、深度、性质,皮及软组织缺损程度。

2)深部组织伤情,骨、关节、神经、肌腱。

3)血循环。

(二)血管损伤
色、温、指腹饱满或瘪陷,Allen试验。

(三)正中、尺、桡神经;运动、感觉、植物神经。

(四)肌腱损伤
休息位判断肌腱损伤的意义。

各部位肌腱损伤的表现。

1、拇长、短伸肌腱(掌指关节远、近)。

2、拇指及其他指的屈肌腱(深、浅)损伤后,掌指关节仍能做屈曲活动的机理。

3、伸指肌腱的机理-蚓状肌、骨间肌。

4、固有伸肌腱的功能及损伤
5、近侧指间关节附近的伸指肌腱损伤。

1)中央腱-近屈、远伸
2)以远厕腱束-末节止点部-锤状指
(五)骨关节损伤的检查
局部体征(特征)+X线
三、手外伤的处理原则
(一)早期正确的急救与处理
原则:止血止痛、减少污染防止加重损伤及转送
局部加压包扎上止血带清洁纱布包扎6-8h力争妥善固定
(二〕早期彻底清创
1、越早越好,感染少,疗效好。

机理
2、最好在止血带控制下进行清创(有别其)。

目的:清晰辩明组织,减少付损伤。

少出血,缩短。

3、尽量保留健康皮肤手掌、手背的处理特点。

(三)正确处理深部组织损伤
尽量争取一期修复,至少保证骨骼的修复。

二期修复的条件:>12小时,污染重,条件差,技术低。

(四)早期闭合创口
1、单纯缝合、直接缝合
2、整形缝合“ Z”成形术
3、皮肤缺损的修复
1)游离植皮
2)带蒂皮瓣:局部,交于其它部位。

3)血管蒂岛状皮瓣逆行顺行
4)吻和血管的游离皮瓣植皮上述皮肤修法的选择原则
(五)正确的术后处理
1、尽量功能位固定,保护位(后述)
2、包扎方法(特点):指间隔开。

虎口展开,指尖外露。

3、术后全身抗炎+局部定期检创,换药、TAT(im)
4、拆线时间(保护位)
骨折-4~6周
关节脱位和软组织损伤-3W
皮瓣断蒂-3~4W。

5、二期手术(修复)的开始时间。

创愈后越早越好,一般1~2个月内
(四)各组织损伤的处置原则:(除肌腱外,均自学内容)
肌腱损伤的处理原则(重点)
1、尽量一期修复
2、保护和修复肌腱的血循环如腱纽、浅腱、腱鞘、无创技术
3、不同部位,不同处理特别是II区-“ 无人区”
4、强调无创技术-显微外科肌腱缝合技术。

5、固定3W,早练功-近年强调保护位练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