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理学有哪些派别

合集下载

宋明理学的影响和评价

宋明理学的影响和评价

宋明理学的影响和评价
宋明理学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派别,它在中国哲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宋明理学主要包括宋代的程朱理学和明代的王阳明心学两个分支。

宋代的程朱理学强调天人合一,主张通过学习经典和理性思考来达到自我完善和社会和谐。

程朱理学的影响深远,它在中国古代的政治、文化和教育等领域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程朱理学对中国古代社会的稳定和文化的繁荣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同时也为后来的哲学思想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明代的王阳明心学则更加强调个人的内心体验和自我实践,主张通过内省和实践来达到心灵的自由和自我完善。

王阳明心学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发展和演变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它在中国文化和哲学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

尽管宋明理学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但是它也受到了一些批评。

一些人认为,宋明理学过于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客观规律和社会现实,导致了一些社会问题的出现。

此外,宋明理学也被一些人批评为过于封建和保守,对科学和现代化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阻碍。

总的来说,宋明理学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它对中国古代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同时,它也受到了一些批评和质疑,需要在历史和现实的背景下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评价。

北宋宋学与南宋理学的异同点

北宋宋学与南宋理学的异同点

北宋宋学与南宋理学的异同点引言北宋和南宋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两个朝代,也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发展的重要时期。

在北宋和南宋时期,儒家学说出现了一系列变化和发展,并且分为了不同的流派。

其中,北宋的宋学和南宋的理学是最具代表性的两种流派,并且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些显著的异同点。

本文将就北宋宋学和南宋理学进行比较,并探讨它们之间的异同之处。

北宋宋学定义北宋时期,以程颐、程颢为代表的思想家提出了一种崇尚真实生活、追求人性和道德完善的理论体系,被称为「宋学」。

特点•人性本善:宋学强调人类天性本善,主张通过自我修养、追求良知来实现道德完善。

•实践中心:注重实践行动,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仁义礼智等儒家核心价值观。

•理论探讨:对于人类情感、欲望、行为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代表人物•程颐(1033-1107):主张以《大学》、《中庸》为基础,通过修养自己来达成道德完善。

•程颢(1018-1074):注重心性修养,提倡追求真实的自我。

南宋理学定义南宋时期,周敦颐、程朱理学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哲学体系,被称为「理学」。

特点•心性与天理:南宋的理学强调心性与天理之间的关系,认为人类的道德完善需要通过遵守天命、顺应天道来实现。

•礼治思想:强调礼仪秩序对于社会稳定和个体道德建立的作用。

•儒家经典研究:注重对儒家经典如《论语》、《孟子》等进行研究和阐释。

代表人物•周敦颐(1017-1073):提出“性即是良知”观点,主张通过追求懂得天理来达到道德完善。

•程朱理学派:由程颢和朱熹共同发展而成,融合了程颢、程颐和朱熹的思想,成为理学的主流派别。

异同点对比人性观•宋学:人性本善,强调追求良知和道德完善。

•理学:主张人性有善恶之分,注重通过修养来实现道德提升。

方法论•宋学:重视实际行动和情感体验,注重实践中的道德修养。

•理学:通过对经典文献研究和推敲,以及与天理的联系来实现道德完善。

社会观•宋学:注重个体的内心修养,并从个体做起来影响整个社会。

•理学:倡导顺应天命、遵守礼制秩序来维系社会稳定。

国学 宋代理学重要学派学说大要之洛派

国学 宋代理学重要学派学说大要之洛派

国学宋代理学重要学派学说大要之洛派
洛派–程颢、程颐,程颢世称明道先生,程颐世称伊川先生,著有《语录》一书。

二程幼年曾受学周敦颐,后居洛阳,是为洛派。

宋代理学虽创始於周敦颐,而能碓定宋代理学地位者,则为程氏两兄弟。

二程认为「一物须有一理」,天下万物皆可用理去理解,而且永远不变,「放诸四海皆准」。

吾人心中能具备众理,故曰:「万物皆备於我。

」而人心既具众理,即能应万事,故:「叔然不动,感而遂通。

」於是程颐由此衍出「用敬致知」之说,他认为「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

」「诚意在致知,致知在格物。

」一方面用敬涵养,勿使非僻之心生。

一方面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以穷其理,而求贯通。

然吾人心中本具众理,故格物以穷理,实穷吾人心中之理,「性」又是「理」,穷理亦即尽「性」。

至於程颢则衍出「识仁」之说:「学者须先识仁,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智、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以诚敬存之而已。

」此所谓仁,即万物一体之仁,
浑然与万物同体,就是仁者的仁。

吾人识得此理之后,即常记而不忘一切行事,皆本此心作之,此即所谓以「诚敬存之」。

如此久而久之,自可达到万物一体的境界,到达万物一体的境界后,则吾人之性即得到最大的发展,是谓尽性,将性发展到至善。

南宋理学简介

南宋理学简介

南宋理学简介理学是两宋时期产生的主要哲学流派,历代儒客推崇。

理学是中国古代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其影响至深至巨。

简介作为官方正统文化的儒家文化,发展到宋朝,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也涌现出一批人们耳熟能详的儒客大家,如二程、张载、周敦颐、邵康节而被称为“北宋五子”。

理学,或称道学,亦称义理之学,是宋元明时期儒家思想学说的通称。

理学,以宋儒论学多言天地万物之理而名。

道学,以当时流行称谓、且《宋史》有《道学传》而名。

又因其始兴于宋代,又称宋学,与汉学相对。

理学分两大流派:一称程朱理学,以“二程”(程颢、程颐兄弟)、朱熹为代表,强调理高于一切;一称心学,以陆九渊、陈献章、湛若水、王阳明为代表,强调心是宇宙万物的主宰。

今人又有三派之说:气本论一派,以张载为代表;理本论一派,以程朱为代表;心本论一派,以陆王为代表。

理学各派宗旨各异,对“本体论”、“自然哲学”、“心性伦理”和“政教方案”等方面的研究也各有侧重。

理学,则概括了宋元明儒学之共总特点起源宋初三先生胡瑗、孙复、石介的思想揭开了理学的序幕,而北宋中期的周敦颐、邵雍、张载从不同方面探讨了宇宙、人生的根本问题,提出了理学的基本范畴,从而为理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胡瑗提倡“明体达用”,主张把儒家经典作为治理国家的根据;孙复作《春秋尊王发微》,为统一的封建国家作论证;石介倡言“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之道,万世常行不可易之道也”;他们的思想揭开了理学的序幕。

流派二程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学说;朱熹提出“即物穷理”的系统方法;陆九渊强调“反观”;王守仁则提出“致良知”说,认为格物致知就是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从而完成由内向外的认识路线。

理学所讨论的问题随不同时期、不同流派而有所不同。

闽学指以宋代朱熹为首的理学学派,因朱熹曾侨寓并讲学于福建故称其学派为闽学。

朱熹在哲学上发展了二程关于理气关系的学说,集理学之大成,建立一个完整的理学体系。

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理”、“气”两个方面构成的,气是构成一切事物的材料,理是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现实世界中理、气相依而不能相离。

理学流派

理学流派

理学流派纷纭复杂,北宋中期有周敦颐的濂学、邵雍的象数学、张载的关学、二程的洛学、司马光的朔学,南宋时有朱熹的闽学、陆九渊兄弟的江西之学,明中期则有王守仁的阳明学等等。

尽管这些学派具有不同的理论体系和特点,但按其基本观点和影响来分,主要有两大派别,二程、朱熹为代表的程朱理学;陆九渊、王守仁为代表的陆王心学。

作为地主阶级新的思想理论体系,理学一度对当时社会的发展起过好的作用。

它在思辨哲学方面的发展,无疑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大进步。

对于日本、朝鲜的历史发展,理学也曾发生相当大的影响。

但是,理学在强化封建礼教、维护宗法等方面,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的不断发展,愈益起着消极乃至反动的作用。

宋明时期的唯心主义哲学思想。

包括以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为代表的客观唯心主义和以陆九渊、王守仁为代表的主观唯心主义。

前者认为‘理’是永恒的、先于世界而存在的精神实体,世界万物只能由‘理’派生。

后者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认为主观意识是派生世界万物的本原。

也叫道学或宋学。

宋朝儒家理学思想

宋朝儒家理学思想

宋朝儒家理学思想宋朝是我国儒学发展的重要时期,形成了理学。

宋明理学:理学一名始称于南宋,朱子曾说“理学最难”,陆九渊也说“惟本朝理学,远过汉唐”。

明代,理学成为专指宋以来形成的学术体系的概念。

理学有广义狭义之分。

1、广义理学就是指宋明以来形成的占主导地位的儒家哲学思想体系,包括:①在宋代占统治地位的以洛学为主干的道学,至南宋朱熹达顶峰的以“理”为最高范畴的思想体系,后来习惯用“理学”指称其思想体系。

②在宋代产生而在明代中后期占主导地位的以“心”为最高范畴的思想体系。

以陆九渊、王守仁为代表的“心学”。

2、狭义理学则专指程朱学派。

①代表人物:北宋: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邵雍。

即北宋五子;南宋:朱熹、陆九渊;明代:王阳明。

就主导思潮而言,理学代表人物可概括为“程朱陆王”。

②主要派别:按现代学术界的通常做法,可以把宋明理学体系区分为四派:气学(张载为代表)、数学(邵雍为代表)、“理学”(程朱为代表)、心学(陆王为代表)。

宋明理学所讨论的问题随不同时期、不同流派而有所不同。

理学与唐以前儒学尊《五经》一个重要不同之处,《四书》成为尊信的主要经典。

价值体系和功夫体系都在《四书》。

《六经》为粗米,《四书》为熟饭。

理学的主要根据和讨论的问题都与《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紧密相关。

③理学讨论的主要问题大体是:理气、心性、格物、致知、主敬、主静、涵养、知行、已发未发、道心人心、天理人欲、天命之性气质之性等。

宋明理学的特点:1、首先是儒学进一步思辨化。

宋明理学家一方面借鉴佛教和道教在哲学本体论方面的成果,一方面在传统儒学中寻找能够利用的因素,创造性地提出了许多富有特色的儒学概念,例如“太极”、“天理”、“心”等,从而使传统儒学的道德信条式的语录变成了哲学理论体系。

2、其次更加强调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

理学特别强调义理,其实就是强调儒学的伦理道德学说。

无论是哲学层面上的各种各样的本体论,还是作为道德基础的人性论、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修齐而治平的功能论,都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

宋代理学有哪些派别

宋代理学有哪些派别

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是宋代主要的哲学思想。

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朱熹继承了北宋哲学家程颢、程颐的思想,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后人称之为程朱理学。

其核心内容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是第一性的;“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是第二性的。

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认为人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因此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这实际上是为封建等级秩序辩护。

明中叶的王阳明反对朱熹把心与理视为两种事物的观点,创立与朱熹相对立的主观唯心主义理论一一心学。

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说明它已经走到极端。

朱熹一,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

祖籍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

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

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

朱熹是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做官清正有为,振举书院建设。

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宁宗皇帝讲学。

朱熹著述甚多,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周易读本》《楚辞集注》,后人辑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语象》等。

其中《四书章句集注》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

关学关学,是萌芽于北宋庆历之际的儒家学者申颜、侯可,至张载而正式创立的一个理学学派。

关学是儒学重要学派,因其实际创始人张载先生是关中人,故称“关学”。

又因张载世称“横渠先生”,因此又有“横渠之学”的说法。

所谓“关学”即关中(函谷关以西、大散关以东,古代称关中)之学,是从地域角度而言的,无论是张载之前的申颜、侯可,还是张载之后的吕大钧兄弟、李复、范育、游师雄、种师道以及金元明清时期的杨奂、杨恭懿祖孙三代、吕柟、冯从吾、李二曲、李因笃、李雪木、刘古愚等,都是关中人,故其理学又称为“关学”。

宋明理学

宋明理学

理学相信有“天理”,“理”在 事上又在事中,人生在世必须在 各自的岗位上做事以完成理分, 即尽本分。佛教只强调“静”的 存心养性,理学则强调“敬”, “敬贯动静”,不但是通向价值 之源的超越境域,也是成就此世 之事的精神凭借,是入世做事的 行动原则。敬就是一种全神贯注 的心理状态,演变成中国社会的 “敬业”精神。理学强调勤劳勤 学,爱惜光阴,认真把事做好, 反对闲反对懒,也有类似禅宗 “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伦理 观念。
宋明理学——两宋至明代的哲学
“唯本朝理学,远于汉唐”——陆九渊
宋明理学的两个主要特点。
一、思辨化的儒学。 二、敦颐的道学派(以“道”为核心概念) 邵雍的数学派(以“数”为核心概念) 二、 张横渠、罗钦顺与王夫之的气学派(以“气”为核心概念) 二程与朱熹的理学派(以“理”为核心概念) 陆九渊与王阳明的心学派(以“心”为核心概念) 陈亮与叶适的事功学派
评价 钱谦益说“制科之习比于俚,道学之习比于腐,斯二者皆俗学也。” 顾炎武曾痛责明末以来的清谈理学“刘石乱华,本于清谈之流 祸,人人知之。孰知今日之清谈,有甚于前代者。昔之清谈老 庄,今之清谈孔孟”。顾炎武还在《与施愚山书》中提出: “古之所谓理学,经学也;今之所谓理学,禅学也。”
颜元称:以为“秦火之后,汉儒掇拾遗文,遂误为训诂之 学。晋人又诬为清谈,汉唐又流为佛老,至宋而加甚矣。 仆尝有言,训诂、清谈、禅宗、乡愿,有一皆足以惑世诬 民,而宋人兼之,乌得不晦圣道误苍生至此也!仆窃谓其 祸甚于杨墨,烈于嬴秦。每一念及,辄为太息流涕,甚则 痛哭!”
周敦颐:理学大纲《太极图说》作者 二程:“人伦者,天理也。”提出了“格物致知”的认 识论。 朱熹:强调“存天理,灭人欲。”一代儒学大师。 陆九渊:“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王守仁:“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代理学有哪些派别?宋代主要是哪个学派主导
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是宋代主要的哲学思想。

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朱熹继承了北宋哲学家程颢、程颐的思想,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后人称之为程朱理学。

其核心内容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是第一性的;“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是第二性的。

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认为人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因此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这实际上是为封建等级秩序辩护。

明中叶的王阳明反对朱熹把心与理视为两种事物的观点,创立与朱熹相对立的主观唯心主义理论——心学。

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说明它已经走到极端。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

祖籍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

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

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

朱熹是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做官清正有为,振举书院建设。

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宁宗皇帝讲学。

朱熹著述甚多,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周易读本》《楚辞集注》,后人辑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语象》等。

其中《四书章句集注》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

关学基本内涵
①气本论:
张载认为:世界万物统一于气,气有聚散而无生灭,气聚则有形可见,气散则无形可见。

在中国哲学史上,张载第一次完整地创立了气本论哲学理论体系,成为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

②认识论:
张载认为:事物是感觉之源,即物可穷理,他主张通过实践,通过多思方能认识事物,掌握事物的发展规律。

③“一物两体”辩证法:
张载指出:气处于永恒的运动变化之中。

气化的原因在于其本身含有相互吸引和排斥的两方面,没有对立,也就不成事物,任何事物都是阴阳矛盾对立的统一体。

"一”与“两”
的对立统一构成万物世界。

④道德观:
张载认为:进行道德修养,首先必须“变化气质”、“通蔽开塞”,只有通过克服自己的缺点,才能“存理”、“成性”,成为道德的圣贤;其次强调“躬行礼仪”的道德实践。

他认为:人的道德修养最重要的就是“仁”、“教”,人都应像古代尧舜禹诸圣贤那样对待长辈,尊敬长辈,以永不忘本。

⑤人性论:
张载认为:人出生之前就是有天地善性,只是后天影响,才出现驳杂不纯气质之性,但只要读书知礼接受教育,变化气质,就可以成为善性,从而实现成为圣人的目的。

⑥教育原则及方法:
张载认为: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育目的必须组织教学,教学必须遵循“启发式、因材施教、把握时机”及“学须有疑、博学精思、持之以恒”等原则,其中许多精辟见解与现代教育思想吻合。

宋朝时期儒学主要分为哪两个学派
在宋神宗以后,北宋的官方学说长期是荆公新学,连科举都要考王安石的《三经新义》.等到南渡以后,荆公新学在追究北宋灭亡的浪潮中被打翻,但是因为南宋偏安南方,浙东事功学派开始在南宋思想界展露头角,其中陈亮与朱熹曾展开了长达三年的大论战,双方“极尽王霸义利之说”.
先秦诸子时代结束以后,儒家的发展有两次高潮,一是汉代,二是宋代。

自汉经魏晋南北朝,历隋唐五代,儒学的发展、演变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

至宋,儒学的飞跃发展,形成了崭新时期。

这一划时代的新发展的儒学谓之新儒学,即宋学。

“宋学是汉学的对立物,是汉学引起的一种反动。

”在我国古代学术发展史上,宋学的形成与汉学迥然不同,其新思路、新方法和新学风,开创了学术探索的新局面。

宋学博大精深,涵蕴广大,学派众多。

作为一种社会思潮或学术文化思潮,有它酝酿、形成、发展和演变的过程。

道学(理学)只是从宋学中衍生出来的一个支派。

宋学和理学应当区别开来。

然而,从以往八十年来对这个重大学术课题的研究看,大体上存在三个偏向:一是以理学代替宋学;二是贬低王安石新学(荆公学派);三是有些机械地以唯心、唯物两条界线来划分某些学派,因而难以准确地加以说明清楚。

儒学的改革兴起于仁宗,由于学者们对儒家思想的理解不同,改革的观点也就不同,形成了很多学派,主要有周敦颐的濂学、邵雍的象数学、王安石的新学、张载的关学、二程的洛学、苏轼的蜀学、司马光的朔学、朱熹的闽学、陈亮和叶适的浙学、陆九渊的心学等等。

如果按照世界观来分,可以分为五大学派:气学、理学、象数学、新学还有功力学
(专业文档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