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匡超人跟踪检测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20版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7课《儒林外史》匡超人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

2020版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7课《儒林外史》匡超人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

第7课《儒林外史》匡超人学习重点1.记:掌握本文的字音、字形、词语及《儒林外史》中的名言警句。

2.读:品读课文,分析作者是如何塑造匡超人这一人物形象的。

3.练:学习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4.写:运用细节描写写一个片段,刻画一个人物形象。

一、诵记名言警句《儒林外史》中的名言警句1.清官难断家务事。

2.医家有割股之心。

3.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4.天上神仙府,人间宰相家。

5.读书好,耕田好,学习便好;创业难,守城难,知难不难。

6.以仁义服人,何人不服。

7.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二、了解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吴敬梓(1710—1754),字敏轩,号文木老人,安徽全椒人,出身于官宦家庭。

他的父亲为人清正耿直,不以功名为重,对吴敬梓有着深刻影响,吴敬梓自幼聪颖异常,20岁时中秀才。

父亲死后,因其不善经营,家产挥霍俱尽。

后又屡试不第。

33岁,他移家南京,开始了卖文生涯。

36岁时,安徽巡抚荐以应博学鸿词科,以病不赴。

40岁后生活陷入窘境,靠友人接济度日。

由富转贫的生活经历使其饱尝世态炎凉,对现实有较清醒的认识。

著有《儒林外史》和《文木山房集》等。

2.相关链接《儒林外史》全书的故事情节虽没有一个主干,可是有一个中心贯穿其间,那就是反对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批判因热衷功名富贵而造成的极端虚伪、恶劣的社会风气。

选文中的匡超人在马二先生的训导下,逐渐热衷功名,并且到京城攀高结贵,停妻再娶,作者通过一系列的人物活动,揭示了八股文、科举制度是怎样使一些朴实的年轻人逐渐堕落为追求名利的庸人,甚至变成了忘恩负义的无赖的,斗争矛头直指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

《儒林外史》从第十五回“葬神仙马秀才送丧 思父母匡童生尽孝”开始,第十六回“大柳庄孝子事亲 乐清县贤宰爱士”,第十七回“匡秀才重游旧地 赵医生高踞诗坛”,第十八回“约诗会名士携匡二 访朋友书店会潘三”,第十九回“匡超人幸得良朋 潘自业横遭祸事”,加上节选的第二十回“匡超人高兴长安道 牛布衣客死芜湖关”,集中叙述了匡超人的生平行事。

儒林外史综合检测题(带答案)

儒林外史综合检测题(带答案)

儒林外史综合检测题(带答案)初中语文名著品读——《儒林外史》题检测一、填空:1.《儒林外史》的作者是清代小说家XXX,XXX,号粒民,晚年自号“文木老人”。

他还著有《文木山房诗文集》。

这部小说是一部章回体长篇讽刺小说。

2.小说从元末明初写起,但这只是一个“楔子”。

小说中塑造的第一个典型人物是XXX,他七岁时死了父亲,十岁时到间壁XXX老家放牛,一边放牛一边读书、画画,他擅长画荷花。

后来他不愿科举做官,也不愿攀附权贵,最后隐居在会稽山。

3.XXX多年科考不中,后在他的XXX有余及几个买卖人的帮助下,捐了200两银子,后又参加科考,中了进士,最后做到了广东学道,XXX司业。

4.“XXX”二十岁应考,参加二十余次科举考试,终于最后中举,监考的考官是XXX。

5.范进中举后,“XXX”为了讨好XXX,送给他贺仪一封五十两的银子,还有一座三进三出的院子。

6.曾经梦见“和XXX同在会试榜中”的人是XXX。

他后来晋升为“南昌府”的太守,被称为“江西第一能员”。

但他后来因投降了反叛朝廷的“宁王”,而四处逃难,最后到了太湖,出家为僧。

7.XXX的两位公子,花“七百五十两银子救出”并三次拜访才得以见到的人是XXX。

他只是一个廪生,因在一个盐店管事,不善经营而吃了官司。

他家中有几间茅屋,屋后有两棵枫树,经霜后枫叶通红,所以自称为“枫林拙叟”。

8.XXX是原南昌遽太守的孙子,他曾经帮助过因反叛而逃亡中的XXX。

但他无意于科举功名,后来娶了XXX的女儿,XXX和XXX作为媒人。

9.在娄公子府中骗取他们信任,使他们做了一个“人头会”的人是XXX,后来他又在XXX的府中出现,名字叫XXX,差事是为“XXX”治病。

10.在《儒林外史》中刻画了几个非常孝顺的人,有XXX、XXX、XXX。

11.XXX死在“芜湖”甘露庵里,后来XXX冒充了他的身份。

12.XXX太爷在文中评论XXX与XXX,对XXX颇为推崇,说他是个豪杰。

13.向太首(XXX)说道:“XXX,你在我这里一年多,并不曾见你说过半个字的人情。

高中语文(人教版 选修 中国小说欣赏)教师用书:第7课 《儒林外史》匡超人 含答案

高中语文(人教版 选修 中国小说欣赏)教师用书:第7课 《儒林外史》匡超人 含答案

课文节选的部分为匡超人二到杭州,灵魂发生急剧蜕变之后的故事。

一、读准字音 (一)单音字1.可憎(zēng) 2.肄业(yì) 3.诰命(gào) 4.盘桓(huán) 5.妆奁(lián) 6.衣衾(qīn) 7.装殓(liàn) 8.招赘(zhuì) 9.权厝(cuò) 10.孝悌(tì) 11.藩司(fān) 12.泥淖(nào)(二)多音字 1.监2.差⎩⎨⎧ 差遣chāi 参差cī3.吓4.什⎩⎨⎧ 什物shí什么shén5.揣6.冠⎩⎨⎧衣冠人物guān 沐猴而冠guàn7.横 8.拗⎩⎨⎧执拗niù拗断ǎo二、写准字形1.2.⎩⎨⎧ 竖旗gān 杆立gān 竿见影3.4.⎩⎨⎧ 散qì讫qì迄今为止5.6.⎩⎨⎧ jiǎo 侥幸ráo 饶恕 7. 8.⎩⎨⎧diàn 玷辱zhān 沾染三、辨析词语1.盘桓 徘徊 彷徨例 句①这条几乎是在半山腰上开辟出来的“天路”,它盘桓于崇山峻岭之间。

最低海拔为146米,最高海拔达到875米,落差竟达700多米。

②当日,我市上空云量较多,温度一直徘徊在4.3℃至10.3℃之间。

外出感觉舒服。

③《单身公寓》有着浓郁的都市情调和幽默机智的对话,将中年金领的危机、年轻白领的彷徨、新新人类的洒脱都刻画得入木三分。

辨 析盘桓:①逗留;徘徊。

②回环旋绕。

徘徊:①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②比喻犹疑不决。

③比喻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浮动、起伏。

彷徨:走来走去,犹疑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2.思量 打量 例句 遇事多思量,一打量就作出判断,往往失之准确。

辨析思量:考虑;想念,记挂。

打量:观察(人的衣着、外貌);以为,估计。

四、成语释义1.无所不为:没有什么不干的,指什么坏事都干。

2.光天化日:文中比喻大家都看得很清楚的地方。

课时作业9:第6课 《儒林外史》——匡超人

课时作业9:第6课 《儒林外史》——匡超人

《儒林外史》——匡超人一、课内阅读阅读下面一段选文,回答问题。

话说匡超人看了款单,登时面如土色,真是“分开两扇顶门骨,无数凉冰浇下来”。

……娘子再三再四不肯下乡,他终日来逼,逼的急了,哭喊吵闹了几次。

他不管娘子肯与不肯,竞托书店里人把房子转了,拿了银子回来。

娘子到底不肯去,他请了丈人、丈母来劝。

丈母也不肯。

那丈人郑老爹见女婿就要做官,责备女儿不知好歹,着实教训了一顿。

女儿拗不过,方才允了。

叫一只船,把些家伙什物都搬在上。

匡超人托阿舅送妹子到家,写字与他哥,说将本钱添在店里,逐日支销。

择个日子动身,娘子哭哭啼啼,拜别父母,上船去了。

匡超人也收拾行李来到京师见李给谏,给谏大喜;问着他又补了廪,以优行贡入太学,益发喜极,向他说道:“贤契,目今朝廷考取教习,学生料理,包管贤契可以取中。

你且将行李搬在我寓处来盘桓几日。

”匡超人应诺,搬了行李来。

又过了几时,给谏问匡超人可曾婚娶,匡超人暗想,老师是位大人,在他面前说出丈人是抚院的差,恐惹他看轻了笑,只得答道:“还不曾。

”给谏道:“恁大年纪,尚不曾娶,也是男子汉‘摽梅之候’了。

但这事也在我身上。

”次晚,遣一个老成管家来到书房里向匡超人说道:“家老爷拜上匡爷。

因昨日谈及匡爷还不曾恭喜取过夫人,家老爷有一外甥女,是家老爷夫人自小抚养大的,今年十九岁,才貌出众,现在署中,家老爷意欲招匡爷为甥婿。

一切恭喜费用俱是家老爷备办,不消匡爷费心。

所以着小的来向匡爷叩喜。

”匡超人听见这话,吓了一跳,思量要回他说已经娶过的,前日却说过不曾;但要允他,又恐理上有碍;又转一念道:“戏文上说的蔡状元招赘牛相府,传为佳话,这有何妨!”即便应允了。

给谏大喜,进去和夫人说下,择了吉日,张灯结彩,倒赔数百金装奁,把外甥女嫁与匡超人。

到那一日,大吹大擂,匡超人纱帽圆领,金带皂靴,先拜了给谏公夫妇;一派细乐,引进洞房。

揭去方巾,见那新娘子辛小姐,真有沈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人物又标致,嫁装又齐整,匡超人此时恍若亲见瑶宫仙子,月下嫦娥,那魂灵都飘在九霄云外去了。

部编九年级上册名著《儒林外史》检测题(含答案)3知识点

部编九年级上册名著《儒林外史》检测题(含答案)3知识点

部编九年级上册名著《儒林外史》检测题(含答案)3知识点一、名著阅读题1.《儒林外史》中,作者时常运用对比手法,客观描写人物与人物之间前后不同的态度,使讽刺自现。

请根据示例,概述人物之间的情节对比。

示例:梅玖之于周进:周进做老童生时,梅玖对其任意嘲弄;周进做了国子监司业,梅玖却冒认门生,对周进敬重如神。

2.选出《儒林外史》中与下列句子对应的人物。

(1)附庸风雅、精神空虚的望族子弟。

(_____)(2)为人慷慨、品行高尚的贤人。

(_____)A.虞育德 B.杜慎卿 C.牛浦郎 D.严贡生3.读评价·知经典作为中国现代文学重要奠基人的鲁迅先生,不仅在文学创作、思想研究、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在文学评论与批评方面也是造诣颇高,请阅读下面鲁迅先生的评价,并依据评价内容,填写作品名称及作者。

4.《儒林外史》和《格列佛游记》都是讽刺小说,在抨击现实的同时也写出了作者心中的理想人物或理想社会:吴敬梓写了一批真儒名贤,如庄绍光、_______________等;斯威夫特所描绘的理想国是_______________。

5.填空。

(他)看着号板,又是一头撞将去。

这回不死了,放声大哭起来,众人劝着不住。

金有余道:“你看,这不是疯了吗?好好到贡院来耍,你家又不是死了人,为甚么这号啕痛哭是的?”(他)也听不见,只管扶着号板哭个不住。

一号哭过,又哭到二号、三号,满地打滚,哭了又哭,哭的众人心里都凄惨起来。

金有余见不是事,同行主人一左一右架着他的膀子。

他哪里肯起来,哭了一阵又是一阵,直哭到口里吐出鲜血来。

语段选自《__________》,其中“他”是指__________(人物名),语段主要叙写了“他”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概述情节)。

6.选出《儒林外史》中与下列句子对应的人物。

(1)灵魂扭曲、鱼肉乡里的乡绅。

(________)(2)附庸风雅、精神空虚的望族弟子。

(________)(3)本质不坏却一步步堕落的年轻人。

课时作业5:第6课 《儒林外史》——匡超人

课时作业5:第6课 《儒林外史》——匡超人

《儒林外史》——匡超人一、课内双基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给.(gěi)事中肄.(yì)业掼.(guàn)下来B.藩.(pān)司词讼.(sòng) 飕.(sōu)的一声C.踌躇.(chú) 诰.(gào)命恁.(nèn)大年纪D.补廪.(lǐn) 装奁.(lián) 摽.(piāo)梅之候2.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落后(行进中落在别人后面) 县尊(县官)B.隐占身体(作潜伏的意思) 诰命(封建时代受过封号的妇女)C.祭酒(国子监的主管官) 补了廪(取得廪生的名义,成为资深的生员) D.掼(扔) 藩司(主管一省的民政和财政的官)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什么国有企业难以遏制管理层对国有资产的巧取豪夺....?关键在于所有者缺位,在于经营者缺乏制度化约束。

B.“老老实实读书,规规矩矩做人”,两句朴实的话语,是老师送给我们的心灵鸡汤....。

C.陈格雷先生上课时旁征博引,还不时夹着所引史料的数种语言文字,这使得外语尚未过关、文史基础知识贫乏的学生简直不知所云....。

D.经过一代代工匠们的努力,这一精湛的传统制陶工艺薪尽火传....,并在新的时代不断得到发展。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冰岛研究人员发现了首个有助抗老年痴呆的基因变异类型,携带这种基因变异类型的人进入老年后出现痴呆症状的风险大大减少。

这一发现有助于寻找治疗老年痴呆症的方法。

B.最新研究发现,每天坐三个小时以上将导致预期寿命减少两年,就算保持良好的运动习惯,没有吸烟等不良嗜好,也无助于改变这一结果。

C.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在吃饭时养成了边吃边用手机上网,然而医生发出警告,这种行为会影响消化,时间长了甚至可能造成消化系统紊乱。

D.新疆吐鲁番地区胜金店墓地出土的人腿假肢,经过严谨的科学考证,被证实是距今约2300年左右的人类假肢。

课时作业13:第6课 《儒林外史》——匡超人

课时作业13:第6课 《儒林外史》——匡超人

第7课《儒林外史》——匡超人(时间:45分钟满分:50分)一、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憎.恶(zènɡ)诰.命(ɡào)差.劲(chà)B.装殓.(liàn) 拗.断(ǎo) 什.物(shí)C.粘.稠(nián) 揣.知(chuǎi) 衣衾.(jīn)D.丝绦.(tāo) 国子监.(jiān) 冠.军(ɡuàn)答案 B解析A项“憎”读zēnɡ。

C项“衾”读qīn。

D项“监”读jiàn。

2.下列词语中,字形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纯洁面如土色肄业千真万确B.粘帖竖旗杆责备沉鱼落雁C.盘桓摽梅之候装奁闭月羞花D.侥幸眼花缭乱恍若九霄云外答案 B解析帖—贴。

3.选出下列语句排列衔接连贯的一项是()①上得船来,中舱先坐着两个人:一个老年的,茧绸直裰,丝绦朱履;②那时先包了一只淌板船的头舱,包到扬州,在断河头上船。

③匡超人取定了结,也便收拾行李上船。

④匡超人见是衣冠人物,便同他拱手坐下,问起姓名。

⑤一个中年的,宝蓝直裰,粉底皂靴,都戴着方巾。

A.②③①⑤④B.①②③④⑤C.③②①⑤④D.③②①④⑤答案 C解析这是一道排序题,根据一定的语意及前后的关键词语排序。

4.下面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两项是()A.给谏大喜,进去和夫人说下,择了吉日,张灯结彩....,倒赔数百金装奁,把外甥女嫁与匡超人。

B.人物又标致,嫁装又齐整,匡超人此时恍若亲见瑶宫仙子,月下嫦娥,那魂灵都飘在九霄云外....去了!C.不管走到哪里,她总是穿金戴银,珠圆玉润....,一身珠光宝气,令人感到十分庸俗。

D.时间过得真快,好像昨天刚刚进入高中,可转眼间离毕业的日子已经是屈指可...数.,心里不免有些惆怅。

E.古人有“闻过则喜”之说,而今天有些人则不然,总是刚愎自用....,对比之下,实在不应该。

语文同步导学人教中国小说欣赏讲义:第四单元 第7课《儒林外史》——匡超人 Word版含答案

语文同步导学人教中国小说欣赏讲义:第四单元 第7课《儒林外史》——匡超人 Word版含答案

第7课《儒林外史》——匡超人学习重点1.记:掌握本文的字音、字形、词语及《儒林外史》中的名言警句。

2.读:品读课文,分析作者是如何塑造匡超人这一人物形象的。

3.练:学习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4.写:运用细节描写写一个片段,刻画一个人物形象。

一、诵记名言警句《儒林外史》中的名言警句1.清官难断家务事。

2.医家有割股之心。

3.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4.天上神仙府,人间宰相家。

5.读书好,耕田好,学习便好;创业难,守城难,知难不难。

6.以仁义服人,何人不服。

7.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二、了解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吴敬梓(1710—1754),字敏轩,号文木老人,安徽全椒人,出身于官宦家庭。

他的父亲为人清正耿直,不以功名为重,对吴敬梓有着深刻影响,吴敬梓自幼聪颖异常,20岁时中秀才。

父亲死后,因其不善经营,家产挥霍俱尽。

后又屡试不第。

33岁,他移家南京,开始了卖文生涯。

36岁时,安徽巡抚荐以应博学鸿词科,以病不赴。

40岁后生活陷入窘境,靠友人接济度日。

由富转贫的生活经历使其饱尝世态炎凉,对现实有较清醒的认识。

著有《儒林外史》和《文木山房集》等。

2.相关链接《儒林外史》全书的故事情节虽没有一个主干,可是有一个中心贯穿其间,那就是反对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批判因热衷功名富贵而造成的极端虚伪、恶劣的社会风气。

选文中的匡超人在马二先生的训导下,逐渐热衷功名,并且到京城攀高结贵,停妻再娶,作者通过一系列的人物活动,揭示了八股文、科举制度是怎样使一些朴实的年轻人逐渐堕落为追求名利的庸人,甚至变成了忘恩负义的无赖的,斗争矛头直指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

《儒林外史》从第十五回“葬神仙马秀才送丧思父母匡童生尽孝”开始,第十六回“大柳庄孝子事亲乐清县贤宰爱士”,第十七回“匡秀才重游旧地赵医生高踞诗坛”,第十八回“约诗会名士携匡二访朋友书店会潘三”,第十九回“匡超人幸得良朋潘自业横遭祸事”,加上节选的第二十回“匡超人高兴长安道牛布衣客死芜湖关”,集中叙述了匡超人的生平行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跟踪检测(七)《儒林外史》——匡超人一、基础巩固(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憎.恶(zèng)诰.命(gào)擂.鼓(léi) 差.劲(chà)B.装殓.(liàn) 拗.断(ǎo)泥淖.(nào) 什.物(shí)C.黏.稠(nián) 揣.知(chuǎi)孝悌.(dì) 衣衾.(jīn)D.丝绦.(tāo) 国子监.(jiān)横.死(hèng) 冠.军(guàn)解析:选B A项,“憎”应读zēng;C项,“悌”应读tì,“衾”应读qīn;D项,“监”应读jiàn。

2.下列各组词语中的字形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招赘面如土色肆业千真万确B.粘帖嚎天喊地旗竿沉鱼落雁C.盘桓摽梅之候妆奁闭月羞花D.侥幸粉底皂靴恍若九宵云外解析:选C A项,肆—肄;B项,帖—贴,竿—杆;D项,宵—霄。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在一轮一轮激烈的角逐中,各种技术各种打法让人看得眼花缭乱....,最后,来自人大附中的袁继平老师夺得了男单的冠军。

B.这些天才少年作家,使得一些杂志社和出版社的生意日进斗金。

甚至一些出版社在明知作者是抄袭的情况下,仍大吹大擂....地将其作品推向市场。

有了这样的培养环境和土壤,试问如何不出现“姚抄抄”这样的“才女作家”?C.冰灯是黑土地的杰作,也是哈尔滨人的骄傲。

每当华灯初上时,公园里到处是珠围..翠绕..、彩灯璀璨,满园生辉,宛如水晶宫一样。

D.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解析:选D D项,“无所不为”是贬义词,指干尽坏事。

A项,“眼花缭乱”,形容事物复杂纷繁,使人眼睛发生迷乱。

B项,“大吹大擂”,意为大肆宣扬,过分地夸张或吹嘘。

C项,“珠围翠绕”,形容厅室等豪华富贵,亦指盛装饰容。

4.(全国大纲卷)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信息时代给人们带来了一种新的极其便捷的阅读方式,那就是网络阅读。

网络阅读远远超越了传统的阅读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此,阅读的趣味性大大提高,吸引力更强,影响力更大。

①能够对文字、图片、影像、声音等信息形态进行有机的合成②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沟通交流的需求③与传统阅读相比,信息更加全面,视野更加开阔,也更直观、更逼真④提供读、看、听三方面的内容⑤它改变了单一的文字或静态的图像的表现形式⑥还具有共享性、开放性和互动性A.③②⑤④①⑥B.③⑥⑤①②④C.⑤①④③⑥②D.⑤④③②①⑥解析:选C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

解答本题要着眼于两个关键词“网络阅读”和“传统阅读”,第一处横线前的内容强调的是“网络阅读远远超越了传统的阅读概念”,后面紧接着应说有哪些超越,所以第⑤句紧接其后;超越之后应是“改变了”什么,而第①句具体解说对文字和静态图像有哪些改变,故应在第⑤句后面;第④句中的“读、看、听”正对应了前句的内容,故应在第①句后面;第③句是对“网络阅读”相较于“传统阅读”的优势的概括;第⑥句是除此之外的其他特点,要注意“还具有”三字,说明应接在第③句后面;第②句是对前面句子中“共享性、开放性和互动性”的好处的阐述。

二、阅读鉴赏(38分)(一)课内阅读(19分)阅读课文从“话说匡超人看了款单”至“宴尔新婚,享了几个月的天福”,完成5~8题。

5.选文第一段中写匡超人知道潘三落难后的恐慌和逼迫娘子的蛮横,主要用了哪些手法刻画人物?表现了匡超人怎样的性格特点?(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神态描写(“面如土色”)、心理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等方法。

躲避遭祸的潘三,表现了他的虚伪、势利;逼娘子下乡,表现了他的急功近利。

6.匡超人为什么逼自己的娘子到乡下?(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自己想去老师那里避难却不敢跟娘子直说,只有蛮不讲理地把娘子逼到乡下去。

7.小说叙述匡超人停妻又娶妻一事,有什么深刻的社会含义?(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停妻再娶一事,并非匡超人一人所有,作者意在借助此事讽刺当时士林阶层攀龙附凤、嫌贫爱富的畸形心理。

8.封建科举制度毒害了古代不少读书人,今天在新课标的理念下,我们仍然要考试,你认为今天的考试应该考我们些什么?应该怎么考?(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提示:这是一道开放性题目,同学们可以任选一个或几个角度论述,但这不等于漫天撒网,信马由缰,论述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今天的考试目的与封建科举的考试目的区别。

②今天的读书人与古代读书人的区别。

③新课标的理念是什么。

(二)课外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甲]范进进学回家,母亲妻子,俱各欢喜;正待烧锅做饭,只见他丈人胡屠户,手里拿着一副大肠和一瓶酒,走了进来。

范进向他作揖,坐下。

胡屠户道:“我自倒运,把个女儿嫁与你这现世宝穷鬼,历年以来,不知累了我多少;如今不知因我积了甚么德,使你中了个相公,所以带瓶酒来贺你。

”范进唯唯连声,叫浑家把肠子煮了,烫起酒来,在茅棚下坐着。

母亲和媳妇在厨下做饭。

胡屠户又吩咐女婿道:“你如今既中了相公,凡事要立起个体统来。

比如我这行业里,都是些正经有脸面的人,又是你的长亲,你怎敢在我们面前装大?若是家门口这些种田的、扒粪的,不过是平头百姓,你若同他拱手作揖,平起平坐,这就是坏了学校规矩,连我脸上都无光了。

你是个烂忠厚没用的人,所以这些话我不得不教导你,免得惹人笑话。

”范进道:“岳父见教的是。

”胡屠户又道:“亲家母也来这里坐着吃饭。

老人家每日小菜饭想也难过。

我女儿也吃些;自从进了你家门,这几十年,不知猪油可曾吃过两三回哩?可怜!可怜!”说罢,婆媳两个,都来坐着吃了饭。

吃到日西时分,胡屠户吃的醉醺醺的,这里母子两个,千恩万谢。

屠户横披了衣服,腆着肚子去了。

[乙]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

老太太慌了,忙将几口开水灌了过去;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了!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

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池塘里,爬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

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

众人大眼望小眼,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得疯了。

”老太太哭道:“怎生这样苦命的事!中了一个甚么‘举人’就得了这个拙病!这一疯了,几时才得好!”娘子胡氏道:“早上好好出去,怎的就得了这样的病,却是如何是好?”众邻居劝道:“老太太不要心慌,而今我们且派两个人跟定了范老爷。

这里众人家里拿些鸡蛋、酒、米,且款待了报子上的老爷们,再为商酌。

”[丙]范进即将银子交给太太打开看,一封一封雪白的细丝银子;顺便包了两锭,叫胡屠户进来,递给他道:“方才费老爹的心,拿了五千钱来,这六两多银子,老爹拿了去。

”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道:“这个,你且收着;我原是贺你的,怎好又拿了回去?”范进道:“眼见得我这里还有这几两银子;若用完了,再来问老爹讨来用。

”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

口里说道:“也罢,你如今结交了这个张老爷,何愁没有银子用?他家里的银子,比皇帝家还多哩!他家就是我卖肉的主顾,一年就是无事,肉也要用四五千斤,银子何足为奇。

”又转回头来望着女儿说道:“我早上拿了钱来,你那该死的兄弟还不肯。

我说:‘姑老爷今非昔比,少不得有人把银子送上门去给他用,只怕姑老爷还不希罕哩。

’今日果不其然!如今拿了银子家去,骂这死砍头短命的奴才!”说了一会,千恩万谢,低着头,笑眯眯的去了。

9.胡屠户对待范进的态度可用“前倨后恭”来形容,请你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加以分析。

(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中举前,胡屠户称范进为“现世宝”,连范进中了相公,也是“因我积了甚么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