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课《大林和小林》教学设计
大林和小林导读教案

《大林和小林》导读课四小赵红梅一.导入(由《宝葫芦的秘密》引出张天翼)今天,老师要向同学们推荐的这本书呢,是一本童话故事书,也是张天翼老爷爷写的。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大林和小林》封面。
你看到了什么?虽然同学们的故事很简单,但其实你们已经在编写小童话了。
下面我们就一起去看看作者爷爷是怎样写大林和小林的故事的呢?二.初识人物1.老师读故事,共同欣赏开头。
故事啊,总要有开头,大家想不想听一听啊?这是书的开头部分,请大家仔细看,认真听。
(师朗读,生听童话。
)在老师读的时候,我发现很多同学都在笑,能不能告诉我,你为什么会发出会心的微笑?通过这一句我们也可以知道,这家人的生活条件怎么样?2.品析人物语言,初识人物性格过渡:大林和小林就是出生在这样一个没有文化,又非常贫穷的农民家庭。
可更不幸的是,在这两个孩子十岁那年,他们的父母双双去世,他们从此成了孤儿……他们按照父亲的遗愿,将父母埋葬在了山坡上。
他们必须要开始自己养活自己,于是就背上家里仅有的一点粮食,要到外面去找活做。
走着走着,他们那仅有的一点粮食也吃光了,他们又累又饿,就坐在上坡上休息,兄弟俩交谈了起来……(课件出示:大林和小林的对话。
)请同学们自由读这段对话,边读边想:大林是个怎样的人,小林又是个怎样的人呢?我们通过这一段简单的对话就知道了大林和小林的性格。
法国大作家伏尔泰说过:“性格决定命运”。
兄弟俩虽然出生在同一个家庭,但不同的性格却注定了他们不一样的未来……现在请同桌两人分角色来把这段对话读一读,注意边读边体会他们说这番话时心里的想法。
(生练习后展示。
)请同学们再看这段对话,它以什么符号结尾?那是什么打断了他们的对话呢?请你竖起小耳朵,去听一听。
(课件播放:怪物叫声。
)你猜这是什么发出的声音?(课件出示:怪物图片。
)(课件出示:书中描述怪物模样的片段。
)师:瞧作者爷爷写的怪物眼睛像一面锣那么大,手上还长着草。
这都是我们在现实中见不到的,这就是童话的第一个特点——想象奇特。
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大林和小林》整本书导读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大林和小林》整本书导读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大林和小林》整本书导读课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大林和小林》是张天翼创作的长篇童话作品,也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童话。
故事讲述了双胞胎大林和小林在不同的环境中成长的故事。
大林因为不幸的遭遇变成了一个好吃懒做的寄生虫,最终在贪婪的金子堆中饿死;而小林则因为勇敢和正直成长为一个有出息的好孩子。
这本书被教育部在2020年的推荐书单中列为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推荐读物。
故事内容诙谐有趣,想象大胆夸张,令人捧腹大笑的同时,也让读者思考和感悟人生的意义。
希望学生在阅读完这个童话后明白:做人不能贪图金钱,好吃懒做,依赖他人。
金钱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很多东西无法用金钱购买,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劳动才能获得。
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基本的阅读方法,使他们能够独立获取信息,了解本书的作者和内容,激发对阅读的期待。
2. 通过欣赏精彩片段,让学生感受童话故事的特点,进一步激发他们对阅读的兴趣。
3. 培养学生的规划意识,让他们对即将开始的阅读有一个初步的计划。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对童话故事的浓厚兴趣,了解童话故事的特点。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感知童话故事的趣味性和人物特点。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畅谈童话师:说说自己都看过哪些童话故事,你喜欢哪些童话为什么。
预设:学生A:我喜欢《白雪公主》,因为故事中有一位善良美丽的公主和七个可爱的小矮人。
学生B:我喜欢《小红帽》,因为故事中有一只聪明勇敢的小女孩和一只邪恶的狼。
学生C:我喜欢《灰姑娘》,因为故事中有一个普通女孩通过勇敢和善良,最终获得了幸福的结局。
师:非常好,你们都提到了一些经典的童话故事,并且给出了自己喜欢的原因。
童话故事确实有着各种各样的魅力,它们带给我们快乐、勇气和启示。
2.引入《大林和小林》师:今天,我要向你们介绍一本特别的童话故事书,《大林和小林》。
张天翼的童话故事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寓意而闻名。
这本书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被广大读者所喜爱。
大林和小林的整本阅读教学设计

大林和小林的整本阅读教学设计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教育界一直在不断探索和创新阅读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一种名为“大林和小林的整本阅读教学设计”的教学模式,该模式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和全面理解能力为目标。
该教学设计分为预习阶段、阅读阶段和深化理解阶段三个主要阶段,以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预习阶段在预习阶段,教师首先引入给定的阅读材料,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问问题,播放相关视频或图片,提供背景信息等方式,让学生对阅读材料提前建立起一定的了解。
此外,教师还可以布置一些预习任务,如列举自己对该主题的猜测或问题,以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预习的积极性。
阅读阶段在阅读阶段,学生将根据给定的阅读材料进行独立阅读。
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教学策略:1. 分段阅读:将整篇文章分成几个段落或篇章,让学生分段阅读。
每读完一个段落后,学生可以进行简要概括、提问或发表意见。
2. 多次阅读:要求学生多次阅读同一篇材料,每一次阅读重点不同。
第一次阅读可以快速浏览整篇文章,获取大意;第二次阅读可以注重细节,理解主题和核心内容;第三次阅读可以注重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意图。
3. 口语表达: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口头表达。
可以要求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消化阅读材料。
深化理解阶段在深化理解阶段,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的问题或任务,以促使学生对所阅读的材料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索。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任务和问题:1. 主题分析:请学生就所阅读的内容,总结出文章的主题或核心思想,并提供相关理由和证据支持。
2. 观点比较:要求学生就文章中不同的观点或立场进行比较,并分析其利弊和优劣之处。
3. 写作拓展:让学生根据所阅读的材料,自由发挥,进行写作拓展。
可以要求学生写一篇续文、写一篇评论或写一篇与文章相关的议论文等。
通过以上的教学设计,大林和小林的整本阅读教学模式致力于培养学生对整本阅读材料的独立理解和分析能力。
大林和小林阅读指导教学设计

大林和小林阅读指导教学设计《大林和小林》阅读指导设计理念:小学语文新课标准实施建议部分提到,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还应注意学生阅读时的用眼卫生学情分析:从一年级开始,我们就开展大阅读活动刚开始,有部分家长发愁:“如何才能让我家孩子静下心来读书,对书感兴趣?”活动开展一年多,也有部分家长既高兴又担忧:“我家的小孩太痴迷读书了,一读就一个小时,真担心会影响他的视力”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大胆、乐意地把自己喜欢的书推荐给大家2、鼓励孩子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3、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如何读书,推荐好书2、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教学流程:一、诵读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1、高尔基说,书是知识的源泉!2、雨果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3、莎士比亚说,生活中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生活中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了翅膀4、陆游说,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5、冰心说,读好书,好读书,读好书二,最近,大家读了什么好书?今天就给别的同学推荐推荐吧师:从一年级到现在,我们大家已读过许许多多本书了,那么,你认为什么样的书是好书呢?板书:内容健康、语言优美、启迪智慧、教人做人、1.好的东西就该大家分享对不对?我们就给同学们推荐一本好书吧该如何推荐,才能吸引别的同学也想读你的书呢?得讲究方法,把这本书的优点夸一夸,让同学们心动,也想读读你推荐的书如:2.老师给学生示范推荐《大林和小林》3.学生给同桌推荐自己喜欢的好书 4.请学生代表汇报推荐三、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我们读书时该注意什么?谁来给大家提个醒?如:要爱护书本,不弄脏不搞丢要读整本书,不能半途而废,注意用眼卫生1、2、合理用光不要使用太强或者太弱的光线阅读坐姿正确坐在书桌前,双脚与大腿平行,,小腿与地面垂直,身体挺直,眼睛与书本的距离保持在30到35厘米左右3、用眼适度要保证眼睛的间隔休息时间,长时间读书后要做眼保健操或眺望远方四、举行图书漂流活动三年级之间已经开始进行图书漂流活动,同学们能够和别人分享你的好书开不开心啊?老师给你们一个建议,读到好词好句要学会积累哦,用一个本子把它摘抄下来,积累多了,你的作文就会有所提高板书设计:推荐一本好书注意用眼卫生内容健康合理用光语言优美正确坐姿图书漂流启迪智慧用眼适度教人做人三年级阅读指导课教案课内得法课外活用一、指导目的1、让学生在好书推介活动中认识更多有益的课外书籍,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2、指导学生归纳阅读方法,并实际运用到课外阅读中3、向学生推荐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有关文章,通过对这些课外阅读,学生从中了解更多中国传统文化,达到教学延展的目的二、指导重点:指导学生归纳阅读方法,并实际运用到课外阅读中三、课前准备:1、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文章;2、要求每位同学都带一本自己最喜欢的课外读物,并准备向别人推荐自己的好书的发言稿,记熟四、指导课时:一课时五、指导过程:一、推荐文章引入指导1、引入语:我们曾收集过不少的名人名言,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说过“没有了书籍就像生活没有了阳光”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书的确是好东西!既然是好东西就应该向大家推荐,和大家分享!2、请1~2位同学把自己最喜欢的一篇文章推荐给大家3、同位互相推荐好文章二、引导学生总结读书方法1、教师向学生推荐一组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文章,让学生想想为什么老师会推荐一组这样的文章[因为我们在学习的第五组刻纹饰与中华传统文化有关]2、提问:没有老师的帮忙你准备怎样读懂它呢?[随机板贴]3、过渡:其实读书的方法有很多,我们语文课内也学过不少,同学们能把它们找出来吗?[板贴:课内得法]4、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与文书38、67、68、71、75、82页的黄泡泡里分别藏着什么样的读书方法5、生汇报讨论所得[随机板贴]6、小结[板贴:课外活用]三、运用读书方法进行课外阅读1、学生运用读书方法阅读教师推荐的一组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文章2、学生汇报读书所得3小结:真高兴!同学们能运用学到的读书方法进行课外阅读,更多地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光辉最后让我们共勉一句:课内得法,课外活用好文章向大家推荐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与人为善,真诚友好的良好品质.2,反复阅读文章,理清脉络,把握内容(教学重点).3,理解文章表达的深刻含义(教学难点).教学设想:1,反复阅读文章,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明确什么是意外的惊喜.2,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明确“意外的惊喜”与“种下”的关系.教学步骤:一,导入在高手云集的舞台上,你的才艺展示搏得了阵阵掌声;上学路上,同学主动与你打招呼,给你一个会心的微笑,在你的耐心帮助下,同学的学习进步了,不好的行为习惯完全改掉了,这些,都是你得到的一份意外的惊喜,这份意外的惊喜,或许是你努力的结果,或许是你根本就没有想到的二,解题:我们先琢磨琢磨题目,这对理解文章是有帮助的.1,看看题目的语法结构;2,题目中的重点词是什么?三,自主学习,整体感知.1,既是“种下”,就是有意而为之,那为什么叫“意外”呢?“惊喜”能种下吗?带着这样的问题,大家默读课文.2,①指名朗读1—5段.②指名朗读6—10段.3,概括1—5段的主要内容:“我”曾经得到的意外惊喜.4,概括6—10段的主要内容:别人曾经得到的意外惊喜.1,1—5段写的是“我”得到的意外惊喜,说说“我”得到了那些惊喜?2,这些惊喜是“我”曾预想或期望得到的吗?明确:⑴①不知来自何方的问候与馈赠;②素不相识的人给“我”讲述一个又一个动人的故事;③向“我”介绍富有生气、值得写的人物;④寄来新书,新书带“我”领略异地绝美的风光.⑵这些惊喜“我”并未预想或期望得到,因为写出好的、感人的作品,在“我”看来,是创作者的本分之事,一个人应该认真地、真诚地去对待自己的职业.3,为什么叫“意外”呢?“我”的作品得到别人的认可,无意中给了别人美好的精神享受或审美愉悦,在“我”根本没想到的情况下,别人给“我”回报.4,6—10段写的是德拉夫妇、托尔斯泰、女友得到的惊喜,他们得到了什么惊喜?他们得到的惊喜也是意外的吗?明确:⑴①德拉夫妇得到的是他们彼此真切的爱;②托尔斯泰得到的是他自己种下的树苗已长大了,已枝繁叶茂,绿荫如盖了;③女友得到的是和男友志趣相投的情缘⑵德拉夫妇一方为另一方种下爱、种下真诚,相互都得到了对方的温暖、尊重,他们有真正的爱情和幸福;小时侯出于好奇所做的游戏,没想到现在给了托尔斯泰巨大的成就感和幸福感;男女双方对知识的渴求,种下了互相倾慕的种子,才有了爱情的萌芽6,第八段中说“饱经忧患的老人获得了一个新的、更美好的启示”,你认为是什么启示?明确:一个人只要以一颗不求回报的平常心来对待这个世界,真诚对待别人,把快乐送给别人,为别人无私地奉献,他就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惊喜五,拓展延伸,升华感情在你的生活、学习中,你种下过什么意外的惊喜吗?和大家交流一下教学目标:1.在充满奇特构思,曲折情节的故事中体会作者夸张的手法,大胆的想象,感受他的幽默与智慧,获得一种情感的体验,努力做一个勇敢善良,勤劳正直的人2.通过交流,激发孩子阅读的兴趣,感受阅读带来的快乐,分享阅读的收获3.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课前准备:1.认真阅读《大林和小林》,找找有趣的“奇思妙想”2.完成一篇《大林和小林》读后感、阅读单3.试着讲讲自己喜欢的故事一、谈话导入:师:小朋友们,最近我们阅读了张天翼爷爷的童话,在他的书中我们认识了一对双胞胎兄弟——《大林和小林》,他们是——大林和小林师:这段时间,老师留心观察了一下,我发现我们班同学在看这本书时,时而紧张,时而偷偷的笑,这本书真令大家爱不释手呀!今天就让我们结伴同行一起走进《大林和小林》,和他们一起经历一段有趣的旅行,再和书中那有趣的人物来一次亲密的接触吧!二、书中之最师:小朋友们,在这本书里有许多有趣的描写,简直可以创世界吉尼斯记录啦!你们看!:五米赛跑第一——乌龟第二——蜗牛第三——唧唧一共跑了五小时又三十分破全世界记录!!1.谁来当一次体育播音员,响亮地把比赛结果播报给大家听听2.看,师小结:是的,张天翼爷爷是在讽刺唧唧懒得连乌龟、蜗牛都跑不过呢,张爷爷可真会使用夸张手法啊!A、找一找3.在这本书里还有许多类似这样夸张的描写,下面我们就一起打开书找一找,看看书里还有哪些夸张的描写呢?三年级阅读指导课教案课内得法课外活用——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1、让学生在好书推介活动中认识更多有益的课外书籍,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2、指导学生归纳阅读方法,并实际运用到课外阅读中3、向学生推荐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有关文章,通过对这些课外阅读,学生从中了解更多中国传统文化,达到教学延展的目的二、指导重点:指导学生归纳阅读方法,并实际运用到课外阅读中三、课前准备:1、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文章;2、要求每位同学都带一本自己最喜欢的课外读物,并准备向别人推荐自己的好书的发言稿,记熟四、指导课时:一课时五、指导过程:一、推荐文章引入指导1、引入语:我们曾收集过不少的名人名言,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说过“没有了书籍就像生活没有了阳光”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书的确是好东西!既然是好东西就应该向大家推荐,和大家分享!2、请1~2位同学把自己最喜欢的一篇文章推荐给大家3、同位互相推荐好文章二、引导学生总结读书方法1、教师向学生推荐一组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文章,让学生想想为什么老师会推荐一组这样的文章[因为我们在学习的第五组刻纹饰与中华传统文化有关]2、提问:没有老师的帮忙你准备怎样读懂它呢?[随机板贴]3、过渡:其实读书的方法有很多,我们语文课内也学过不少,同学们能把它们找出来吗?[板贴:课内得法]4、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与文书38、67、68、71、75、82页的黄泡泡里分别藏着什么样的读书方法5、生汇报讨论所得[随机板贴]6、小结[板贴:课外活用]三、运用读书方法进行课外阅读1、学生运用读书方法阅读教师推荐的一组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文章2、学生汇报读书所得3小结:真高兴!同学们能运用学到的读书方法进行课外阅读,更多地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光辉最后让我们共勉一句:课内得法,课外活用好文章向大家推荐种下一份意外的惊喜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与人为善,真诚友好的良好品质.2,反复阅读文章,理清脉络,把握内容(教学重点).3,理解文章表达的深刻含义(教学难点).教学设想:1,反复阅读文章,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明确什么是意外的惊喜.2,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明确“意外的惊喜”与“种下”的关系.教学步骤:一,导入在高手云集的舞台上,你的才艺展示搏得了阵阵掌声;上学路上,同学主动与你打招呼,给你一个会心的微笑,在你的耐心帮助下,同学的学习进步了,不好的行为习惯完全改掉了,这些,都是你得到的一份意外的惊喜,这份意外的惊喜,或许是你努力的结果,或许是你根本就没有想到的二,解题:我们先琢磨琢磨题目,这对理解文章是有帮助的.1,看看题目的语法结构;2,题目中的重点词是什么?三,自主学习,整体感知.1,既是“种下”,就是有意而为之,那为什么叫“意外”呢?“惊喜”能种下吗?带着这样的问题,大家默读课文.2,①指名朗读1—5段.②指名朗读6—10段.3,概括1—5段的主要内容:“我”曾经得到的意外惊喜.4,概括6—10段的主要内容:别人曾经得到的意外惊喜.1,1—5段写的是“我”得到的意外惊喜,说说“我”得到了那些惊喜?2,这些惊喜是“我”曾预想或期望得到的吗?明确:⑴①不知来自何方的问候与馈赠;②素不相识的人给“我”讲述一个又一个动人的故事;③向“我”介绍富有生气、值得写的人物;④寄来新书,新书带“我”领略异地绝美的风光.⑵这些惊喜“我”并未预想或期望得到,因为写出好的、感人的作品,在“我”看来,是创作者的本分之事,一个人应该认真地、真诚地去对待自己的职业.3,为什么叫“意外”呢?“我”的作品得到别人的认可,无意中给了别人美好的精神享受或审美愉悦,在“我”根本没想到的情况下,别人给“我”回报.4,6—10段写的是德拉夫妇、托尔斯泰、女友得到的惊喜,他们得到了什么惊喜?他们得到的惊喜也是意外的吗?和幸福感;男女双方对知识的渴求,种下了互相倾慕的种子,才有了爱情的萌芽6,第八段中说“饱经忧患的老人获得了一个新的、更美好的启示”,你认为是什么启示?明确:一个人只要以一颗不求回报的平常心来对待这个世界,真诚对待别人,把快乐送给别人,为别人无私地奉献,他就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惊喜五,拓展延伸,升华感情在你的生活、学习中,你种下过什么意外的惊喜吗?和大家交流一下三年级阅读指导课教案导读书目:《亲爱的汉修先生》教学目标:1.清楚这本书涉及到的“人”,并能简单认识这些人物2.能简要说说书中的事,研究研究,明白鲍雷伊取得“小作家入围奖”的原因,了解午餐袋事件的过程明白作者把几条线索揉在一起写出了好书3.激发学生自我探究的欲望,鼓励沿着这本书继续走下去教学准备:阅读《亲爱的汉修先生》教学时间:40分钟教学预案:课前互动五分钟师:一起猜个谜语——“一本书翻开”“把书打开”猜一个字。
《大林和小林》阅读指导教学设计一等奖方案

《大林和小林》阅读指导教学设计一等奖方案《《大林和小林》阅读指导教学设计一等奖方案》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大林和小林》阅读指导教学设计一等奖方案设计理念:小学语文新课标准实施建议部分提到,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
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还应注意学生阅读时的用眼卫生。
学情分析:从一年级开始,我们就开展大阅读活动。
刚开始,有部分家长发愁:“如何才能让我家孩子静下心来读书,对书感兴趣?”活动开展一年多,也有部分家长既高兴又担忧:“我家的小孩太痴迷读书了,一读就一个小时,真担心会影响他的视力。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大胆、乐意地把自己喜欢的书推荐给大家。
2、鼓励孩子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3、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如何读书,推荐好书。
2、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教学流程:一、诵读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师说人物,生说名言)1、高尔基说,书是知识的源泉!2、雨果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3、莎士比亚说,生活中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生活中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了翅膀。
4、陆游说,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5、冰心说,读好书,好读书,读好书。
二,最近,大家读了什么好书?今天就给别的同学推荐推荐吧(板书:推荐一本好书)师:从一年级到现在,我们大家已读过许许多多本书了,那么,你认为什么样的书是好书呢?(语言优美,故事引人入胜的书是好书。
有漂亮的插图,语言优美,读着是一种享受的书是好书。
能让我明白许多道理。
掌握许多知识的书是好书。
)板书:内容健康、语言优美、启迪智慧、教人做人、1.好的东西就该大家分享对不对?我们就给同学们推荐一本好书吧。
该如何推荐,才能吸引别的同学也想读你的'书呢?得讲究方法,把这本书的优点夸一夸,让同学们心动,也想读读你推荐的书。
《大林和小林》阅读指导课

《大林和小林》阅读指导课教案三年(1)班游忆君教学目标:1.在课外阅读中培养学生“读整本的书”的兴趣;2.结合整本书的阅读,感受奇思异想和幽默活泼的语言;3.指导学生就书中大林和小林的不同命运发表自己的观点。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你觉得狐狸插上鸡翅膀真会变天使吗?你能想象一个国王经常哭鼻子会是什么样子吗?你知道一个臭虫从上走到下要足足走几个钟头的嘴唇该有多厚吗?这就是让你笑,让你哭,让你爱,让你恨,也让你紧张,让你感动的《大林和小林》,(板书:《大林和小林》),最近我们阅读了张天翼爷爷的童话,在他的书中我们认识了一对双胞胎兄弟——《大林和小林》(出示封面)。
你们喜欢读这本书吗?为什么?(故事生动有趣,故事中的人物都很有特点,故事中夸张的写法令人捧腹大笑,书中的插图非常形象生动。
)是呀!捧着这本书,我们时而欢笑,时而紧张,时而感动,时而愤慨,作者大胆的想象、奇特的构思、曲折的情节,真令人爱不释手。
老师也很喜欢读,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大林和小林》,和他们一起经历一段有趣的旅行吧!二、书中之最同学们,在这本书里有许多夸张、有趣的描写,简直可以创世界吉尼斯记录了。
让我们来看看里面有哪些“最”特别的呢?1、最长的名字从前有个国王他有三个儿子后来国王老了就叫三个王子到外面去冒险后来三个王子都冒过了险回来了后来国王快活极了后来这故事就完了亲王。
(62)A、哇,这么长的名字,数数看,这个名字有多少字。
谁来读一读,注意:要一口气读完,不能换气。
读完了名字,你感觉怎样?B、看到这个名字,你有什么问题想要问这位亲王吗?出示:(我是贵族,贵族的名字总是很长很长的。
)谁愿意来当当亲王,读读这句话。
C、名字是用来给人叫的,可是这位亲王的名字念起来却这么麻烦,这么夸张,他给自己取这么长的名字,目的就是为了显示自己的贵族身份,连我们都忍不住要笑他呢!2.最长的数字:23,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这么多零!谁来读读这个数字?怎么不举手?会不会呀?我也不会。
大林和小林读书设计

城内小学课堂教学研讨会教学设计
《大林和小林》读书交流教学设计
城内小学邹芳
教学目标:
1、交流阅读感受,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2、采用“班级读书交流会”的形式,促使个性化阅读与合作性阅读的融合,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培养学生阅读习惯,使学生将阅读与思考结合起来。
教学重点:交流阅读感受,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教学难点:根据话题发表自己的观点。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这个月份我们读了《大林和小林》这本书,今天我们就来做一个全面的交流。
二、了解作者的生平简介。
三、好词佳句我会积累。
四、主要内容我知道。
五、品读之“最”
六、人物大观园
1 猜猜他是谁
2 人物访谈
七、精彩故事我会讲。
八、故事道理我来谈。
九、好书推荐——《严文井童话》
有人说:善读书,好比进入一间开满兰花的屋子,久了好像闻不到,其实,芳香已经浸入到人的骨子里了。
衷心祝愿同学们多与好书交朋友,天天徜徉在书的海洋里。
《大林和小林》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大林和小林》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大林和小林》阅读指导(一)教学目标:1、认识封面,了解作者及本书的主要内容。
2、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并学着用这些方法阅读第一个故事,认识书中的两个主人公,分享他们的故事。
3、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重点:知道如何阅读整本书。
教学难点:掌握阅读方法,制定阅读计划,精读第一个故事。
教学过程:一、名言导入: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美惠普尔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社会,它能够陶冶人的感情与气质,使人高尚。
——俄皮罗果夫今天,老师将和大家一起结交一位新朋友——《大林和小林》,相信大家一定会喜欢上书里的主人公,和他们一起经历一段不可思议的旅行。
二、欣赏封面:1、阅读封面,你从封面上知道了什么?A、书名。
读了这个书名,你的小脑袋里蹦出了哪些小问号?B、插图。
猜猜他们的名字。
(大林,小林)C、出版社——新蕾出版社D、作者。
教师简介文字作者张天冀和插图作者华君武,封二展示了同系列的其他相关书目。
E、阅读封底。
这是20世纪中国最优秀的民族童话精品,值得每一个孩子放进书架珍藏一生。
猜猜封底插图的相关内容。
F、阅读目录.看了目录,你知道了什么?从目录里获取了哪些信息?G、你准备如何读这本书?(制定阅读计划,每天读两个故事)三、阅读之旅:童话,以它神奇曲折的情节,生动浅显,拟人化的描写,把我们带入了一个神奇的世界。
《大林和小林》这样的童话作品不仅同学们爱读,像老师一样的大人也非常喜欢读。
问问你的父母、亲戚朋友,说不定他们就曾经读过这本书呢!《大林和小林》阅读指导(二)四、读书方法的指导:1、你有什么好方法读课外书?(边读边想,圈圈画画,写阅读感受等等)2、具体方法指导:(好词“。
”,好句“~~~”,疑问“?”,把感想写在书上)五、自主阅读《出门遇险》.1、学生自主阅读。
2、思考:这个故事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3、大林和小林的名字是谁取的?怎么会想到取这个名字的?4、失去了爸爸妈妈以后,兄弟俩人是怎么生活的?他们各自有什么想法?5、大林和小林出门后遇到了什么危险?描述一下怪物的样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谈话导入:你觉得狐狸插上鸡翅膀真会变天使吗?你能想象一个国王经常哭鼻子会是什么样子吗?你知道一个臭虫从上走到下要足足走几个钟头的嘴唇该有多厚吗?这就是让你笑,让你哭,让你爱,让你恨,也让你紧张,让你感动的《大林和小林》,(板书:《大林和小林》),最近我们阅读了张天翼爷爷的童话,在他的书中我们认识了一对双胞胎兄弟——《大林和小林》(出示封面)。
你们喜欢读这本书吗?为什么?(故事生动有趣,故事中的人物都很有特点,故事中夸张的写法令人捧腹大笑,书中的插图非常形象生动。
)是呀!捧着这本书,我们时而欢笑,时而紧张,时而感动,时而愤慨,作者大胆的想象、奇特的构思、曲折的情节,真令人爱不释手。
老师也很喜欢读,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大林和小林》,和他们一起经历一段有趣的旅行吧!二、书中之最同学们,在这本书里有许多夸张、有趣的描写,简直可以创世界吉尼斯记录了。
让我们来看看里面有哪些最最最最最特别的呢?1、最长的名字从前有个国王他有三个儿子后来国王老了就叫三个王子到外面去冒险后来三个王子都冒过了险回来了后来国王快活极了后来这故事就完了亲王。
a\哇,这么长的名字,数数看,这个名字有多少字。
谁来读一读,注意:要一口气读完,不能换气。
读完了名字,你感觉怎样?b\看到这个名字,你有什么问题想要问这位亲王吗?出示:(我是贵族,贵族的名字总是很长很长的。
)谁愿意来当当亲王,读读这句话。
c\名字是用来给人叫的,可是这位亲王的名字念起来却这么麻烦,这么夸张,他给自己取这么长的名字,目的就是为了显示自己的贵族身份,连我们都忍不住要笑他呢!2.最长的数字:23,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这么多零!谁来读读这个数字?怎么不举手?会不会呀?我也不会。
这么多的钱数都数不清。
这些钱是谁的?是谁给他们挣的?(这可都是小林他们用自己的血汗挣来的,可是绝大部分的钱都归叭哈所有,工人只能拿到一丁点,连养家糊口还不够呢。
那些有权有势的人总是想尽一切办法来欺压劳动人民。
)小结:张天翼爷爷在书中用这种夸张的表达方式,这可不仅仅是为了好玩,引起读者的发笑,而是有一定的意义和作用的!3、最第十三章中有个唧唧参加运动会和乌龟、蜗牛赛跑的故事,记得吗?那场比赛至今都让我记忆犹新——五米赛跑,就像黑板那么长的一点距离,唧唧跑了五个半小时,相当于你下午1点半到校它们开始比赛,一直到天黑,你晚饭都吃好了,比赛才结束呢!乌龟、蜗牛爬这么慢倒也罢,可唧唧是个——人哪!那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呢?出示:最慢的赛跑:五米赛跑第一——乌龟第二——蜗牛第三——唧唧一共跑了五小时又三十分,破全世界记录!!)谁来当个体育播音员,响亮地把比赛结果播报给大家听。
通过这个比比赛结果,张天翼爷爷想告诉大家什么呢?(小组讨论)小结:同学们真厉害,读懂了张爷爷原来是在讽刺唧唧懒得连乌龟、蜗牛都不如了。
在这本书里还有许多象这样夸张的描写,比如:出示:最厚的嘴唇、最硬的头发、最高的医疗费、最长的胡子、最长的卫队、最多的食量、最重的胖子、最多的医生、年龄最大的医生、最大的学校、最大的庭院、最多的行李、最富有的地方----)有兴趣的同学课下可以找找看。
三、人物大观园(一)人物素描谈话:书中之最真是举不胜举,书中的人物也各有各的特点。
现在老师考考你们,根据我的描述猜猜他是谁?有没有信心?她总以为自己很漂亮,预备将来跟世界上顶美丽的王子结婚。
她长着一双美丽的眼睛,一张大嘴,皮肤又黑又粗又硬,头发像钢针一样,她每天要在脸上拍四百八十次粉,烫两回头发,脚上穿着顶贵的丝袜和跳舞鞋,可是腿却很短。
(鳄鱼小姐)他是世界上顶富顶富的富翁,盖的被窝是一张张钞票缀成的。
肚子很大,好像一座山一样;嘴唇很厚——真厚极了,曾经有个臭虫从他上嘴唇走到下嘴唇,足足走了几个钟头才走到。
爱好养臭虫。
(叭哈)满脸绿胡子,因为鼻孔太大,说起话来鼻孔里就有回声,因此,听起来,他的话像是说了两遍……(四四格)自认为天下第一美人的公主,噪音像鸭子。
她后面跟着200个女卫队。
她的化妆品可以装上四个火车车皮。
她说话特逗:我我我是世界第一美美美,美!美!美人!而且说不了两句话就得晕倒。
(蔷薇公主)小朋友们真是猜谜高手呀!能从书中的字里行间把握住人物特点,记得真牢。
你们能猜出谜底,一定也能自己出谜面给别人猜,是吗?下面请把你们了解的书中人物以谜语的形式说给学习小组的同学听,让他们猜一猜,然后我们全班在交流,开始吧!小结:小朋友能抓住人物的外貌、穿着、性格、爱好等方面的特点描写人物,我们在写作中也要学会这样的人物描写方式。
(二)听听谁说话谈话:小朋友们刚才把人物都编进了谜语里面,他们可高兴了。
听,他们正在跟你们说话。
听听他们是谁呀?(出示课件:录音):(1)今天你的工作很好,很好。
我给一个铁球奖励你,奖励你。
可是你平日做得不好,不好。
可见你平日不努力,不努力。
你平日为什么不努力呢,不努力呢?可见你这个人坏,人坏。
坏人是要挨打的,挨打的。
是呀!四四格的鼻孔太大,说起话来有回声。
(2)是的,谁谁谁也没我这么美美美,美!美!美丽!我唱歌也唱唱唱,唱!唱!唱得最好!你们怎么知道肯定是蔷薇公主呢?(3)不错,我已经到御花园去过了,大家都称赞我美丽,所以你们到这里来了,我就得罚你们。
是呀,我已经吃了两只鸡,一只兔子,这么着就非罚你们不可。
并且又因为月亮挂着的帽子,已经掉到地上来了,所以我要把你们关起来,关一个星期。
你们下次不准偷东西!狐狸包包喜欢在没有理由的时候胡编乱造,答非所问。
(4)我们在咕噜公司做工。
后来四四格打我们。
后来还要变鸡蛋吃。
后来打死四四格。
后来第二四四格。
后来第三四四格。
后来怪物追我们。
后来掉了耳朵。
后来掉了鼻子。
后来上您这儿来。
后来您问我们。
后来我们说:“我们在咕噜公司做工。
后来四四格打我们。
后来……(小林)又是一个有个性的人。
四、走近大林和小林谈话:同学们对书中的人物可真是了如指掌啊!在作者的笔下,故事的主人公大林和小林是两个形象完全不同的人物,他们有不同的个性、不同的经历、不同的命运,那就让我们具体来看看,他们俩到底有哪些不同。
(1)从一开始他们失去父母后,两人就有了不同的想法。
(板书:想做富翁,不想工作热爱劳动,自食其力)(2)当怪物快要抓住他们的时候,大林和小林的表现又有什么不同?(板书:胆小怕事机智勇敢)(3)出示小林成长的图片谈话:当兄弟俩各奔东西后,小林小小年纪,却历尽磨难。
关于小林,你对其中哪个故事印象最深呢?讲给大家听一听。
评价:A小林真可怜,不但吃不饱,还要做苦工,受挨打。
长得可瘦了。
(板:瘦)B足刑真是太残忍了!回去后四四格还把他们打得皮开肉绽。
虽然受尽磨难,却造就了他吃苦耐劳的品质。
(板书:吃苦耐劳)C小林的力气可真够大的,勇敢地打死了四四格,我们也为小林和受四四格欺压的工人们感到高兴。
D你说得真有趣。
中麦伯伯真是个好人啊!(4)出示大林成长的图片谈话:虽是同胞兄弟,大林的个性、成长经历、命运却迥然不同,我们来讲讲大林的故事吧!评价:A真有趣,插上鸡翅膀就可以变成天使了。
B在叭哈家,大林好吃懒做,(板:好吃懒做)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把自己养得肥肥胖胖的。
(板:胖)可真舒服啊!C三个人跑,唧唧跑了第三名。
这正是他好吃懒做的结果。
可是叭哈还说唧唧真不错,叭哈也太宠爱孩子了。
D大林在鲸的肚子里可真不好受。
大林太胖了,连鲸鱼都消化不了了。
根据学生回答概括如下:大林小林胖瘦想做富翁热爱劳动胆小怕事机智勇敢好吃懒做吃苦耐劳(3)同学们书读得真熟呀!大林、小林是一母所生,境遇却一个天一个地,是谁让这两个孩子走向了不同的道路?(出示怪物、绅士狗皮皮、狐狸包包的图片)(是怪物使兄弟俩各奔东西,失去联系。
又是绅士狗皮皮把小林卖给了四四格,使小林受尽磨难,却养成了他吃苦耐劳的品质,得到中麦伯伯的帮助后能自食其力,过上幸福安定的生活。
是狐狸包包让大林实现了做富翁的梦想,从此养成了好吃懒做,不劳而获的坏习惯。
最后饿死在富翁岛上。
)(4)看到大林和小林的不同命运,你有什么想法?(好吃懒做,不劳而获是得不到真正的幸福的。
吃苦耐劳,自食其力获得的不仅仅是金钱,还有生活的本领。
)五、走进富翁岛谈话:你们看,我们将两个人物一起对比着读,往往就能引起我们更多的思考。
这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
现在就让我们跟随大林去他梦寐以求的地方——富翁岛玩一会吧!1、同学们,顾名思义,富翁岛,你觉得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岛呢?那书中又是怎样描述的呢?出示:遍地都是金圆和银圆,还有闪光的钻石。
红艳艳的红宝石,夹着绿莹莹的绿宝石,扔得满地都是。
有时候一脚踏下去,就会踩着许多酱色的石头——仔细一看,原来是琥珀。
这简直就是天堂!可是,大林是不是幸福地在这里生活下去了呢?他的结局是什么呢?(趴在金元堆里再也起不来了)2、有这么多钱,唧唧怎么还会死去呢?(那里没有吃的喝的,没有住的地方,有再多的钱没有用)此时富翁岛上的宝贝已经变成了一堆废物。
可是大林他到死也没明白这个道理,你们明白了吗?(钱不是万能的,只有靠自己的双手才能获得真金,过上幸福的日子。
)好吃懒做最终获得的是悲惨的结局,看来只有像小林这样自食其力的人才能获得真金,过上真正幸福的生活。
劳动是最快乐的。
六、走近作者,拓展活动。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不但一起交流了读书的感受,而且还温习、掌握了一些读书方法。
让我们一起感谢带给我们快乐和知识的作者,让我们一起记住他的名字——张天翼。
简单介绍张天翼及他另外的作品《宝葫芦的秘密》《秃秃大王》张天翼(1906~1985),中国现代著名作家。
学名张元定,字汉弟,号一之,笔名张天净、铁池翰等。
祖籍湖南省湘乡县东山乡双泉村,出生于南京,在杭州读完小学和初中,1925年秋到北京,次年考入北京大学。
1929年正式开始职业写作生涯,1931年加入左联,抗战爆发后,一直在长沙等地从事抗日救亡工作和文艺活动。
解放后历任中央文学讲习所副主任、中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人民文学》主编等职。
代表作有童话《大林与小林》《宝葫芦的秘密》《秃秃大王》,小说《华威先生》《鬼土日记》等。
他的童话在儿童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