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水处理加药注意事项
锅炉加药的标准方法

锅炉加药的标准方法
锅炉加药是保持锅炉水质稳定的重要步骤,以防止腐蚀、垢积和其它水质问题。
标准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确定加药类型和剂量:根据锅炉水的性质、压力、容量和工作条件,确定所需的加药种类和剂量。
这可能包括缓蚀剂、杀菌剂、碱性物质等。
2. 配制药液:根据锅炉厂家提供的建议或标准,将正确比例的药剂与水充分混合配制成药液。
确保按照指定的比例和操作方法进行配制。
3. 清洁系统和注入药液:在加药前,确保锅炉系统清洁,去除杂质和污垢。
然后根据厂家指南,将药液通过专用设备或系统注入锅炉。
这个过程可能需要专门的设备和仪器,确保药液均匀地分布在锅炉水中。
4. 检测水质:注入药液后,对锅炉水质进行定期监测和测试。
这些测试可能包括pH值、碱度、氧化还原电位、药剂浓度等水质参数的测量。
5. 记录和维护:记录加药时间、药剂种类、剂量和水质测试结果。
定期对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加药系统的正常运行。
6. 遵循安全规定:在操作加药过程中,务必遵循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加药的过程安全可靠。
这些步骤可能会根据不同锅炉型号、用途和厂家的建议有所不同。
因此,在进行锅炉加药前,最好参考相关的锅炉使用说明书或咨询专业人士的建议。
锅炉水处理加药[1]
![锅炉水处理加药[1]](https://img.taocdn.com/s3/m/0e644e7401f69e314332946c.png)
锅炉水处理:锅内加药处理发布日期:2010-10-26 来源:大禹网全挥发性处理(AVT)是一种不向锅内添加磷酸盐等药剂,只在给水中添加氨和联氨的处理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减少热力系统金属材料的腐蚀,减少给水中携带腐蚀产物,从而减少锅内沉积物,且因不加磷酸盐而不会发生磷酸盐“隐藏”现象。
该方法可用于给水纯度高的超高参数汽包锅炉和直流锅炉。
第一节锅内加药处理概述一、概况(一) 水汽循环及水质要求热力系统由锅炉、汽轮机及附属设备构成。
热力系统的热交换部件和水、汽流经的设备、管道、一般称为热力设备。
经处理的水进入锅炉后,吸收热量变成蒸汽,进入汽轮机,蒸汽的热能转变为机械能,推动汽轮机高速运转,做功后的蒸汽被冷凝成凝结水,凝结水经加热器、除氧器等设备,再进入锅炉,如此反复循环做功。
在热力系统中,水和蒸汽是作为循环运行的工质。
在循环过程中,水和蒸汽会有各种损失,如热力系统中某些设备的排汽、防水,水箱的溢流,管道阀门的漏水、漏汽等。
补给水的水量及水质,均应根据锅炉参数及水、汽损失来确定。
对于凝汽式机组,一般补给水量不应超过机组锅炉蒸发量的2%~4%;对于供热式机组,应根据供汽量及回收量多少来确定,有的供热机组补给水量可达到锅炉蒸发量的50%或更高。
补给水的质量要求,应根据机组参数要求,确定采用相应的水处理方式。
送入锅炉的给水,可由汽轮机蒸汽的凝结水。
补给水、供热用汽的返回水组成。
各部分水量由生产实际情况确定。
对于供汽、供热量少的机组,或凝汽式机组,给水以凝结水为主;对于工业锅炉,一般供汽、供热量较大,当返回水少时,给水主要为补给水。
(二) 水汽系统中杂质的来源热力设备水汽循环中,作为工质的水和蒸汽中会有一定的杂质混入,这些杂志随水、汽进入锅炉、汽轮机等热力设备,沿水、气流程随压力、温度的变化,其物理、化学性能也发生变化:水受热由液相水变为气相蒸汽。
水中杂质在不同温度、压力下,发生一些物理、化学反应,有的析出成固体,或附着于受热表面,或悬浮、沉积在水中,有的随蒸汽进入汽轮机。
蒸汽锅炉加药方案

蒸汽锅炉加药方案
蒸汽锅炉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热能设备,为了保证其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蒸汽锅炉加药十分重要。
蒸汽锅炉加药就是在水处理过程中,添加适量的化学药剂,以控制水质,防止锅炉产生锈蚀、结垢、泡沫等问题。
在蒸汽锅炉加药方案中,应根据水质情况确定使用的药剂种类和加药量。
一般
来说,常用的药剂有硫酸铜、缓蚀剂、缩合剂和碱剂等。
硫酸铜可以起到杀菌和抗氧化的作用,缓蚀剂防止锅炉金属发生腐蚀,缩合剂可以减少结垢,而碱剂用于调整水质pH值。
在具体操作上,根据锅炉设计要求和水质情况,先将药剂与水充分混合,并通
过化学加药装置或手动加药装置加入蒸汽锅炉水箱中。
加药时应注意药剂的适量使用,过量使用可能对锅炉产生负面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蒸汽锅炉加药方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特殊环
境下的锅炉,如高温、高压等,可能需要定制的加药方案。
此外,加药后应进行定期检查和水质监测,确保锅炉水质处于正常范围内。
综上所述,蒸汽锅炉加药方案是确保蒸汽锅炉安全和效率运行的重要措施。
正
确的加药方案可以维持水质稳定,降低腐蚀和结垢的风险,延长锅炉的使用寿命。
在实施加药方案时,应根据水质情况进行调整,并严格控制药剂的使用量。
定期检查和水质监测是加药方案的必要补充,以确保蒸汽锅炉的长期正常运行。
锅内加药处理

第十一章锅内加药处理锅炉水处理的方法有很多,其中加药水处理就是针对水垢形成的原因和过程,采用向水中投加药剂的方法,把能形成水垢的物质,转变为可用排污方法排掉的泥渣,以防止或减缓水垢的形成,同时对防止锅炉金属腐蚀也有一定意义。
工业锅炉加药处理分单纯采用锅内加药处理和锅外处理后的加药调节处理两种情况;对于补给水采用除盐处理的电站锅炉,协调pH-磷酸盐处理是一种既严格又合理的锅内水质调节方法。
第一节工业锅炉的单纯锅内加药处理工业锅炉的单纯锅内加药水处理一般是指:在含有硬度的给水中加入合适的防垢剂,使之在锅内与水中硬度物质发生化学或物理化学作用,生成松散而又有流动性的水渣通过锅炉排污除去,或者生成非沉淀性螯合物,并阻止水垢的结晶生长,从而达到防止或减缓锅炉结垢和腐蚀的目的。
一、锅内加药处理的适用范围及作用特点(一)适用范围根据GB1576—2008《工业锅炉水质》标准规定:额定蒸发量小于或等于4t/h,且额定蒸汽压力小于或等于1.3MPa的自然循环蒸汽锅炉、对水汽质量无特殊要求的汽水两用锅炉、额定功率小于或等于 4.2MW非管架式承压的热水锅炉和常压热水锅炉,均可采用单纯锅内加药水处理。
应当注意的是,一些结构特殊的锅炉,即使其水容量较小,也不宜采用单纯的锅内加药处理,例如贯流式和直流盘管式锅炉,应采用给水软化处理再加上适当的加药调节处理。
(二)加药作用通过在锅内加药的方式有效地控制锅水中的离子平衡,抑制晶体沉淀物的生长与粘结,使之形成流动性的泥渣而排除,从而防止或缓减水垢的形成。
其作用可归结如下:1、通过加药,使锅水维持碱性工况(有足够的CO32-和OH-)或磷酸根工况(有足够的PO43-和OH-),阻止钙、镁离子生成CaCO3、CaSO4、CaSiO3等硬垢,而形成钙、镁盐的流动性泥渣。
2、向锅水中补加促使泥渣形成的结晶中心。
3、使经药剂作用后形成之沉淀与锅炉金属表面带相同电荷,或在锅炉金属表面形成电中性的隔离层,从而使析出之沉淀不会粘结到锅壁上形成水垢。
锅炉水处理技术及加药使用范围说明

莱特莱德锅炉水工业锅炉水处理主要内容是水的软化,即除去水中的钙þ硬度盐,防止锅¯结垢,设备为软水处理器,也习惯地成为水处理器。
为了防止锅¯之前将其进行软化处理,把水中能引起锅¯结垢,腐蚀的盐类及其他杂质先行出去,使给水符合国家规定的水质标准。
一、常用的锅炉水处理技术有锅炉加药与锅外离子交换法两种。
锅炉加药法是向锅¯投加适量的化学防垢剂,使之与锅水中钙、þ离子等致垢物质发生化学的、物理的或物理化学作用,生成难溶物质的沉淀,形成松散的水垢,通过锅¯排污除去,以达到防止或者减轻过内结垢的目的。
给水除氧是防止锅炉金属腐蚀,保证锅炉热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之一。
目前除氧处理常用的主要有热力除氧、真空除氧、化学除氧及其他新型开发的除氧方法等,其中最常用的锅炉处理技术是热力除氧。
二、锅炉水处理是通过向锅¯内投入一定数量的软水剂,使锅炉给水中的结垢物质转变成泥垢,然后通过排污将泥垢从锅¯排出,从而达到减缓或防止水垢结生的目的。
这种水处理主要是在锅¯内部进行的,故称为锅¯内水处理。
锅炉水处理有以下特点:1、锅炉水处理不需要复杂的设备,故投资小、成本低,操作方便。
2、锅炉加药处理法是最基本的水处理方法,又是锅外化学水处理的继续和补充。
经过锅外水处理以后还可能有残余硬度,为了防止锅¯结垢与腐蚀,仍加一定的水处理药剂。
3、锅炉水处理还不能完全防止锅¯结生水垢,特别是生成的泥垢,在排污不及时很容易结生二次水垢。
4、锅炉加药处理法对环境û有污染,它不像离子交换等水处理法,处理掉天然水多少杂质,再生后还排出多少杂质,而且还排出大量剩余的再生剂和再生后产物。
而锅¯加药处理方法是将水中的主要杂质变成不溶性的泥垢,对自然不会造成污染。
5、锅炉加锅炉水处理药剂纯理法使用的配方需与给水水质匹配,给水硬度过高时,将形成大量水渣,加快传热面结垢速度。
泛能站(锅炉)加药作业指导书

锅炉房加药作业指导书1 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锅炉加药作业。
2.工具材料准备及安全防护设施配置2.1防静电工作服若干、工具一套、手套 1 副、劳保鞋1双。
2.2药剂:2.2.1固体药剂(氢氧化钠,磷酸三钠,亚硫酸钠,碳酸钠)2.2.2液体药剂:除垢剂,阻垢剂3.加药的流程3.1、锅炉加药根据水质化验结果适当调整加药量3.2、加药装置检查,确认加药泵是否与水泵联动;确认加药桶药品是否足够;确认加药泵空气是否排尽;确认药液吸入头是否阻塞。
3.3、加药后,要保持锅水碱度在10~2Ommol/L,pH值在10~12 范围内。
PO3-含量控制在10-30mg/L。
3.4固体加药氢氧化钠,磷酸三钠,采用溶解后加药泵加药,亚硫酸钠每天定量溶解后倒入软水箱。
液体药剂直接倒入药桶中,根据化验结果调整加药速度。
4 注意事项4.1、在溶药时,最好是用软化水溶解,以免产生较多的沉淀物。
4.2、在溶解药剂时,要充分溶解,避免未溶解的药剂进入锅炉,造成瞬间浓度过大,引起炉水起泡发沫,或使不溶解杂质进入炉内。
4.3 、加药前,应先化验炉水各项指标,以确定加药量。
4.4、按时排污,由于炉内加药处理,会使炉水的含盐量增加,水渣增多,因此按规程保持一定排污量十分必要的。
排污不及时,一是可能由于泸水含盐量或水渣量过多而影响蒸汽品质;二是形成水渣不及时排走,还可能在水流迟缓处生成二次水垢;但排污量必须根据锅炉水质来确定,尽量减少排污量,以减少锅炉无谓的热消耗。
4.5、按时化验,要求每天化验一次。
5 作业记录、总结5.1 加药过程后做好记录,并在交接班记录表体现。
电厂锅炉软化水设备调节及加药注意事项

电厂锅炉软化水设备调节及加药注意事项电厂锅炉软化水设备可具有防垢除垢、防腐阻锈、杀菌灭藻、活化水质等功能;它可以去除锅炉长久使用堆积的水垢,延长电厂锅炉使用寿命,是保证锅炉正常运行的最佳帮手。
软化水设备的调节和使用指导1、电厂的锅炉软化水设备在使用前的检查:① 水:检查出水口、取样口、进水口的过滤器、阀门和压力表是否安装妥当;② 电:是不是AC220V,50~60Hz。
③ 盐:盐罐内是否按标准装入所需的盐,盐量要保持盐罐高度的1/2以上。
2、软化水设备的调节:①电源接通后,调节设备显示时间、周期制水量时间和周期制水量。
②时间调整完毕后按程序键启动,根据设定的周期制水量的多少,调整周期制水量及出水量。
③反洗时间:可按上、下键调整,一般8~14分。
④吸盐慢洗:调整同上,一般约为60-90分。
⑤快洗时间:开始快洗直至出水合格的时间⑥注水时间:水到盐罐最高点下200mm为佳。
3、软化水设备运行注意事项:① 保持设备运行所需的盐量、水量及电量。
② 注意技术检验水质,如不达标则启动设备的手动再生,软化水设备会自动走完再生程序电厂锅炉软化水设备加药注意事项:1、为了充分发挥水处理药剂的作用,要均匀的向炉内加药,严禁一次性大量投入药物,在锅炉排污前也不宜加药。
2、药剂投入后,锅水碱度要保持在10~2Ommol/L之间,pH值在10~12的范围内。
3、通过给水往锅炉内加入药剂时,只有在元省煤器或者省煤器出口给水的温度不超过70~80℃时采用。
4、在初次加药后锅炉升压时,如果泡沫较多,需及时排污来减少,正常供汽后,泡沫就会逐渐消失。
5. 锅炉不宜长时间高水位运行, 预防蒸汽内夹带药液。
6. 严格执行排污制度,避免大量水渣沉积 , 杜绝二次生成水垢。
7. 针对锅炉内已形成的水垢,要在第一次加药前将其彻底清除,以免堵塞管道。
锅炉加药及水质异常操作指导卡

锅炉加药及水质异常操作指导卡
锅炉加药及水质异常操作指导卡
1、正常配药:0.2立方水(20个液位)加入6斤磷酸三钠及2斤氢氧化钠,可配置出含1.5%磷酸盐含量及0.5%氢氧化钠含量的药剂。
(要求液位保持在30%以上,当低于30%时要及时进行配药)
2、一般异常时的调整及配药:当发现锅炉炉水PH缓慢下降,但在指标之内时,调整提高磷酸三钠泵变频开度,提高加药量,调整后如PH稳定,观察正常后缓慢恢复加药量。
当调整增加磷酸盐泵变频后PH仍处于下降趋势,立即在原液位基础上增加2
斤氢氧化钠药剂,5-10分钟观察炉水PH是否处于稳定,观察正常后缓慢降低磷酸盐泵变频,根据液位消耗情况,参照药剂掺兑含量进行配药。
每天学习锅炉知识,关注微信公众号锅炉圈。
(注:若双炉同时下降时可同时提高变频,若只有单炉出现此异常时,要适当降低正常锅炉的加药泵变频)
3、紧急异常时的调整:当炉水PH低于8.5且有持续下降趋势时,立即将异常锅炉的加药改为2#磷酸三钠罐(内配置1.5%含量的氢氧化钠药剂)
锅炉使用加药罐容量为1.2立方,去除液位计及泵入口无法检测和抽药水部位本罐可正常使用有效容量为1.0立方,换换算1立方水为1000升,1000公斤,1000千克.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锅炉水处理加药注意事项
锅炉水处理加药注意事项
锅炉水处理有两种办法,一种是使用水处理设备,另一种是加药处理。
虽然加药有点麻烦,但是有些水量少的客户会使用到,下面我们给大家讲一下锅炉水处理加药注意事项:
1. 为了使药性充分发挥作用 , 向炉内加药要均匀 , 每班
可分为二三次进行 , 避免一次性加药 , 更不要在锅炉排
污前加药。
加药装置最好设在给水设备之前 , 以免承受给水设备出口的压力。
但加药装置必须符合受压部件的有关要求。
2. 加药后 , 要保持锅水碱度在 10~2Ommol/L,pH 值在
10~12 范围内。
3. 凡是通过给水往锅内加药时 , 只能在元省煤器或者省
煤器出口给水的温度不超过70~80℃时采用。
对省煤器出口温度超过70~80℃ 的锅炉 , 药剂应直接加入锅筒或省煤器出口的给水管道中 , 以防止水在省煤器中受热后结垢。
4. 在初次加药后 , 锅炉升压时 , 如果发现泡沫较多 ,
可以通过少量排污来减少 , 待正常供汽后 , 泡沫就会逐渐消失。
5. 锅炉不要经常处于高水位运行 , 防止蒸汽带水时夹带
药液。
6. 严格执行排污制度 , 坚持每个班都排污,防止大量水渣沉积 , 生成二次水垢。
排污量的控制要掌握既经济又合理的原
则 ,即在保证除掉锅筒底部泥渣的前提下 , 尽量减少排污量 , 以免损失过多热量。
7. 对有旧水垢的锅炉 , 最好在第一次加药前将旧水垢彻
底清除 , 或者在加药后每月开炉检查一次 , 把脱落的旧水垢
掏净 ,以免堵塞管道。
以后再根据旧水垢脱落和锅炉运行情况 , 逐渐延长检查间隔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