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国学孝经上册教案
三(1)班传统文化《孝经》教(学)案

年级三年级科目传统文化教师2013-2014 学年第一学期课时计划第 1 周第课(章、单元)第节第 1 课时年月日课时计划第 2 周第课(章、单元)第节第 2 课时年月日课时计划第 3 周第课(章、单元)第节第 3 课时年月日课时计划第 4 周第课(章、单元)第节第 4 课时年月日课时计划第 5 周第课(章、单元)第节第 5 课时年月日课时计划第 6 周第课(章、单元)第节第 6 课时年月日课时计划第 7周第课(章、单元)第节第 7 课时年月日课时计划第 8 周第课(章、单元)第节第 8 课时年月日课时计划第 9 周第课(章、单元)第节第 9 课时年月日课时计划第 10 周第课(章、单元)第节第 10 课时年月日课时计划第 11周第课(章、单元)第节第 11课时年月日课时计划第 12 周第课(章、单元)第节第 12 课时年月日课时计划第 7周第课(章、单元)第节第 13课时年月日课时计划第 8 周第课(章、单元)第节第 14课时年月日课时计划第周第课(章、单元)第节第15 课时年月日《孝经》谏诤章第16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背课课文。
2、理解课文容,让学生懂得即使长辈有错也要直言规劝,使其改正过错。
3、教育学生从小做个尊敬长辈的好孩子。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联系课文容,了解谏诤也是孝道。
教学难点:知道孝顺父母,如果父亲、君主做事违反义理,做儿子、臣子的应该直言劝告,尽谏诤之义,才是真正的孝顺和忠诚。
教学准备:录音,多媒体课件,有孝顺有关事例。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情感。
师:父母有错你能指出来吗?生自由回答。
今天我们来学习《孝经》选篇中的第十五篇《谏诤章》,看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板书课题:谏诤章第十五。
解题:直言规劝,使人改正过错。
二、初步感知,听读。
(出示课件原文):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
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昔者天子有诤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诤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诤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诤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诤子,则身不陷于不义。
1、《孝经》1开宗明义教案

南宁市衡阳路小学五年级国学科教案主备:卢洲行政组长:卢洲副校长:罗睿教学内容:《孝经》——一、课型:诵读课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自主学习,读通《纪孝行》。
2、合作探究,初步了解意思及说明的道理。
3、背诵。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了解《开宗明义》所讲的内容,并能背诵积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读、背这首诗,知道《开宗明义》所讲的道理。
三、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自己读懂内容,能把这部分背下来。
四、经典链接:《孝经》是大成至圣先师孔老夫子,与弟子曾参以问答的方式,阐述孝道及孝治意义的一本经书。
《孝经》共分十八章,将社会上各个阶层的人士,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分为五个阶级,就个人的地位和职业,标示了其,实践孝道的法则与途径。
五、教学课时:一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纪孝行》全部孝经的纲领。
它的内容,就是开示全部孝经的宗旨,表明五种孝道的义理,本历代的孝治法则,定万世的政教规范,列为一经的首章。
二、自主学习。
1、自读诗,遇到不懂的字查字典或向老师请教,读通后再把名句读三遍。
2、理解试着理解每句的意思。
3、试着背一背这名句。
三、合作探究。
小组展示一:读《纪孝行》,读通每句。
小组展示二:说说自己能理解的诗意。
小组展示三: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纪孝行》。
小组展示四: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名句告诉我们的道理。
自由背诵、开火车背诵。
南宁市衡阳路小学五年级国学科教案四、拓展延伸。
1、把这部分背给家长听。
2、了解《孝经》的其它内容。
《纪孝行》【原文】子曰: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
事亲者,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不争,居上而骄,则亡。
为下而乱,则刑。
在丑而争,则兵。
三者不除,虽日用三牲之养,犹为不孝也。
【译文】孔子说∶“孝子对父母亲的侍奉,在日常家居的时候,要竭尽对父母的恭敬,在饮食生活的奉养时,要保持和悦愉快的心情去服事;父母生了病,要带着忧虑的心情去照料;父母去世了,要竭尽悲哀之情料理后事∶对先人的祭祀,要严肃对待∶礼法不乱。
孝经各章教学设计

孝经各章教学设计孝经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之一,全书分为十二章,探讨了孝道在不同场景下的体现与实践。
下面是我为孝经各章设计的教学方案:第一章:父母之丧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章,学生能够理解父母之丧的重要性,明白行孝敬父母之道。
教学内容:1. 学生共同朗读本章内容,并讨论其中的故事和道理。
2. 学生小组合作,设计一个情景剧,演绎在父母丧事上如何秉持孝道。
3. 学生撰写一篇文章,描述自己如何行使孝道,并分享给同学。
第二章:夫妻之道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章,学生能够理解夫妻之道的重要性,以及婚姻中的相互尊重和关爱。
教学内容:1. 学生小组合作,总结夫妻之道的精髓,并进行展示。
2. 学生观看一部婚姻生活的电影,分析其中夫妻关系的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并写下自己的感想。
3. 学生展开一次小组讨论,讨论如何在婚姻中体现孝道。
第三章:兄弟之道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章,学生能够明白兄弟之道在家庭中的重要性,以及兄弟之间的相互关心和支持。
教学内容:1. 学生小组合作,设计一份关于兄弟之道的海报,并在班级内展示和交流。
2. 学生进行一次双胞胎竞赛,亲身体验兄弟之间的相互依赖和合作,加深理解。
3. 学生写一篇文章,讲述自己与兄弟相处的经历,并分享给同学。
第四章:君臣之道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章,学生能够了解君臣之道的重要性,明白忠心事国的道理。
教学内容:1. 学生观看有关古代忠臣事迹的纪录片或电影,分析其中忠诚于国家的意义。
2. 学生小组合作,设计一份有关忠臣事迹的展板,并向全班进行分享。
3. 学生进行一场班级竞赛,围绕如何以身作则,表达对国家的忠心,加深理解。
第五章:朋友之道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章,学生能够理解朋友之道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明白友谊的珍贵。
教学内容:1. 学生观看有关友谊的短片,进行讨论,分享自己对友谊的理解。
2. 学生小组合作,设计一份有关珍惜友谊的宣传海报,并在学校展示。
3. 学生进行一次班级游戏,锻炼友谊和团队合作精神。
孝经教案三(2)

《孝经》教学教案第1、2课时孝经孙奭序(节选)教学目标:1、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
2、理解文章内容,知道上自天子下至百姓都要做到孝。
3、懂得父母生养、培育我们,养育之恩报答不完。
4、体会到父母的养育之恩,激起关心父母之情。
5、努力了解自己的父母,并开展“每天为父母做件事”的实践活动。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
2、体会父母的养育之恩,知道孝顺父母是每个子女的义务和责任。
教学过程:一、歌曲导入,激发情感。
(播放儿歌《小乌鸦爱妈妈》。
)师:刚刚这首儿歌好听吗?歌曲里面的小乌鸦是一只什么样的小乌鸦呢?(它关心妈妈,爱妈妈,是一只孝顺的小乌鸦。
)说的对,小动物都知道孝顺自己的妈妈,那我们人类呢?(要孝敬父母,爱自己的父母。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孝经》《孙奭序》,看看课文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板书课题;孝经。
学习“孝”一词,理解意思。
二、学习课文,体会孝道。
师:前几课我们学习了天子和为官的人如何尽他们的孝道,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老百姓是怎样尽孝的。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2.师范读课文,生听准字音。
3.同桌互读,纠正字音。
4.指名读。
5.逐句讲解:6.理解课文大意后再读文,练习读出韵律、读出感情。
7.运用各种方式练读。
(分组读、男女分读、齐读等。
)三、中华美德,继承发扬。
师:看来,每个人都应该尽孝,无论你的身份地位多么尊贵或多么卑微,对父母的孝心是永远不能忘的。
因为父母生养了我们,对我们有养育之恩。
他们也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教会我们开口说第一句话,走出第一步路……所以孝敬父母也是一种中华传统美德,自古以来就被人提倡。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古代二十四孝里的一个故事《杨香救父》。
1、听老师讲故事。
2、说一说你从故事中知道了什么?3、你还知道哪些有关孝敬父母的故事?四、许下承诺,付之行动。
师:刚刚我们听了许多孝敬父母的故事,听了这些故事以后同学们有没有什么想法呢?(学生自由发言。
)看来同学们有很多想法和感受,那么现在就请大家在小组内展开讨论,说说你们如何在生活中关心父母,孝敬父母。
孝经教案_《孝经》教案(共4页)

孝经教案_《孝经》教案[模版仅供参考,切勿通篇使用]《孝经》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学著作。
传说是孔子自作,但南宋时已有人怀疑是出于后人附会。
下面是X为你带来的《孝经》教案。
教学目标:1、熟读会背《孝经——广要道章第十二》。
2、对照译文初步理解课文的大概意思。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熟读会背。
教学难点: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让学生收集一些有关孝顺的名人名言和故事。
教学过程:一、学前幸福两分钟。
二、幸福学习:1、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投影1)2、第一次幸福学习——对照拼音读课文。
(投影2)(1)明确学习任务:对照拼音读课文。
(组织语言:我学习,我快乐!)强调要求: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2)学生在小组内研讨、交流。
(组织语言:我交流,我愉快!)(教师巡视指导朗读的方法:停顿长短,声调高低,语速快慢,声音强弱;要求朗读展示的时候,方式新颖。
)(3)学生在班上展示。
(组织语言:我展示,我幸福!)(投影3)A、顺序:班级——小组——个人——班级B、边展示,边引导学生学会评价,表达感受,教师提供奖品(参与、精彩)。
(4)教师指导:*读的要求:正确、通顺、有感情。
*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朗读示范。
(5)巩固练习:全班一起再次朗读。
(放背景音乐)3、第二次幸福学习——参照注释明道理。
(1)明确学习任务:参照注释明道理。
(组织语言:——)(投影4)(2)学生在小组内研讨、交流。
(教师巡视指导,要求结合自己的生活谈明白的道理。
)(组织语言:我交流,我快乐!)(3)学生在班级展示。
(组织语言:我展示,我幸福!)(顺序:小组——个人)(引导学生评价,引导学生表达感受,教师提供奖品)(4)教师指导:做,比知道更重要!4、第三次幸福学习——又好又快会背诵。
(1)明确学习任务:又好又快会背诵。
(投影5)强调要求:正确、快速。
《孝经》优秀教案

•••••••••••••••••《孝经》优秀教案《孝经》优秀教案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孝经》优秀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孝经》优秀教案1教学目标:1、熟读会背《孝经——广要道章第十二》。
2、对照译文初步理解课文的大概意思。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熟读会背。
教学难点: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让学生收集一些有关孝顺的名人名言和故事。
教学过程:一、学前幸福两分钟。
二、幸福学习:1、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投影1)2、第一次幸福学习,对照拼音读课文。
(投影2)(1)明确学习任务:对照拼音读课文。
(组织语言:我学习,我快乐!)强调要求: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2)学生在小组内研讨、交流。
(组织语言:我交流,我愉快!)(教师巡视指导朗读的方法:停顿长短,声调高低,语速快慢,声音强弱;要求朗读展示的时候,方式新颖。
)(3)学生在班上展示。
(组织语言:我展示,我幸福!)(投影3)A、顺序:班级——小组——个人——班级B、边展示,边引导学生学会评价,表达感受,教师提供奖品(参与、精彩)。
(4)教师指导:读的要求:正确、通顺、有感情。
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朗读示范。
(5)巩固练习:全班一起再次朗读。
(放背景音乐)3、第二次幸福学习,参照注释明道理。
(1)明确学习任务:参照注释明道理。
(组织语言:——)(投影4)(2)学生在小组内研讨、交流。
(教师巡视指导,要求结合自己的生活谈明白的道理。
)(组织语言:我交流,我快乐!)(3)学生在班级展示。
(组织语言:我展示,我幸福!)(顺序:小组——个人)(引导学生评价,引导学生表达感受,教师提供奖品)(4)教师指导:做,比知道更重要!4、第三次幸福学习,又好又快会背诵。
孝经教案

孝经教案
国学经典推广课《孝经》教学目标:
1.接触经典,转变对文言文枯燥、难懂的观念,引发下文阅读期待;
2.借助《孝经》,掌握传统经典的部分阅读策略;
3.通过学习,对孝文化和经典文化有初步的认识和感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了解经典与一般读物的区别。
(1)谈谈你读过或者知道的“经”
(2)“经”的特点
2.通过书名,猜测本书的内容。
(1)说说你理解的“孝”
(2)猜猜《孝经》里面会写些什么,
二、初读
1.自由读第一章,谈感受。
预设回答:拗口、难读、深奥等。
2.教师小结,并告之本堂课的学习任务。
学习1、2两章,掌握4把阅读方法。
三、学习阅读策略
1.通过第一章,学习第一个阅读策略
(1)角色转换:曾子是谁,孔子是什么时候讲的孝经,
(伊川先生之读经法)
1
2.通过第一章,学习第二个阅读策略
(2)读书百遍,其义自现(验证) 3.展开不同形式的诵读
(1)老师带读(2)师生配合读(3)学生带老师读(4)古板读
四、小结学习成果
1.学生汇报,读懂了什么,
把握不求甚解的要义。
2.学生汇报,读不懂什么,
适当点拨,点到为止。
3.教师小结
五、继续学习阅读策略
1.通过第二章,复习第一、第二个阅读策略;
2.通过第二章,学习第三个阅读策略。
(如何理解“天子”在《孝经》的意义——经典可以解释生活,生活也可以解释经典)
六、师生总结,分享第四个阅读策略
读国学所为何事,(宋儒张横渠之四为)
2
3
4
5
6。
《孝经》教学设计

《孝经》教学设计《孝经》教学设计《孝经》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背课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懂得士族的孝道:尽忠职守,尊敬长辈、上级。
3、教育学生从小做个尊敬长辈的好孩子。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联系课文内容,了解士族的孝道。
教学难点:知道孝顺父母,忠诚和顺从上级是我们的义务和责任。
教学准备:录音,多媒体课件,有关爱有事例。
教学过程:一、歌曲导入,激发情感。
(大屏幕播放歌曲《常回家看看》。
师:刚刚这首歌好听吧,歌曲内容是什么?生自由回答。
说的对,这首歌意在劝诫忙碌奔波的人们不要忘记操劳一生的父母,写出了这种对老人、对父母的关爱和对亲情的怀念。
今天我们来学习《孝经》选篇中的第五篇《士章》,看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板书课题:士章第五。
解题:士族是古代统治阶级中次于卿大夫的一个阶层。
二、初步感知,听读。
(出示课件原文):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
故母取其爱,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
故以孝事君则忠,以敬事长则顺。
忠顺不失,以事其上,然后能保其禄位,而守其祭祀。
盖士之孝也。
《诗》云:“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
”1、教师范读2、学生根据注音自由读3、学生跟着录音进行试读三、再次感知。
1、请学生说说应该怎样去读?2、分小组讨论后回答(读中注意停顿,这篇古文讲了一个道理,念时要轻松、流畅)。
3、指名学生诵读。
4、学生评议。
四、教师指导朗读。
1、教师领读。
2、利用多种方式读。
(分组读、男女分读、齐读等。
3、教师进行点拨(指出不足之处)。
4、学生熟读。
五、在熟读的基础上理解含义,体会孝道。
1、学生自由说理解。
2、小组讨论,谈谈自己的看法。
3、重点理解。
事:奉侍。
禄位:俸禄和职位。
夙兴夜寐:夙(sù):早。
兴:起来。
寐:睡。
早起早睡。
形容做事勤奋。
忝(tiǎn):辱,有愧于。
4、全班交流汇报。
用奉侍父亲的态度去奉侍母亲,那爱心是相同的;用奉侍父亲的态度去奉侍国君,崇敬之心也是相同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教师进行点拨(指出不足之处)
4、学生熟读
五、在熟读的基础上理解含义:
1、学生自由说理解
2、小组讨论,谈谈自己的看法
3全班交流
六、教师小结:对读与背中表现积极的学生给予表扬。
七、布置作业:将《开宗明义》读给家长听,并预习下一章。
教学反思
备课日期:上课日期:教案序号:2
课题
天子章第二
课型
谁愿意领背,(课前一分钟开始)
还紧张吗(不紧张)那好,咱们开始上课。
一、复习。
1.齐背《开宗明义章第一》
师:背的真好。
2.老师还有一个问题想请大家回答,也就是老师留的作业,看看大家谁完
成的好。想一想,第一个作业是什么(生答)谁做到了,请举手。
师:(小结)你们做的真好,老师知道你们在家都是孝顺的孩子,当一个
化,当我们看到先辈的美德,并继承发扬下来的时候,人类也就前进了、 进步了。
五、作业
1.从今天起每天要感谢父母来接我们。
2.在家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教学反思
备课日期:上课日期:教案序号:3
课题
诸侯章
课型
新授
教学
目标
1、要求学生在朗读中读准字音,能琅琅上口,在熟读的基础上体会表达 含义。
2、读要体现节奏的美、情感的美。
人懂得自己爱自己,自己照顾自己,使自己不受到伤害,不用父母操心, 就是孝顺的开始。在社会上独立的按照自然规律去做事,使自己的名声在
后世中传扬,以显示出父母的教育,这是孝顺的结果。这样你就是一个孝 顺的孩子,是一个少年君子。
二、新课
1.板书课题读题解题《天子章第二》
2.谁知道天子一词是什么意思(生;说)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读准字音,注意句子停顿
教学方法
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教师要逐节逐句进行指导性的读,使学生读准字音, 乃至读通全篇。
教具
录音磁带、录音机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新课:
1、指名学生朗读《天子章》。
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孝经》选篇中的第三篇《诸侯章》
3、板书课题《诸侯章》
二、初步感知,听读:
1、教师范读
教具
录音磁带、录音机
一、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学习孝经第一章
二、初步感知,听读:
1、教师范读
2、学生根据注音自由读
3、学生跟着录音进行试读
三、再次感知:
1、请学生说说应该怎样去读
2、分小组讨论后回答(读中注意停顿,这篇古文讲了许多道理,念时要 轻松、流畅)
3、指名学生诵读
4、学生评议
四、教师指导朗读:
1、教师领读
师;天子就是古代的最高领导人,也就是古代的皇帝。。
3.听老师读一遍课文。
4.下面请同学们伸出右手放到书上和老师一起读课文。
5.下面同学们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
6.指名读。
7大家一起读。
师:这一章主要讲的是什么意思呢(生:答)
师:这一章主要是说明一个国家的最高领导人应当尽的孝道,要博爱广敬,
感化人群。接下来我们看课文有几句话(4句)我们先学习第一句,谁 来读一下。(生:读)
这就是天子的孝道。
三、拓展延伸
师:我们学习了这么时间是不是累了。 (生:是)愿不愿听故事(生:愿意) 那同学们坐好听老师讲故事, 听完故事老师还有问题问大家, 谁回答的好 就奖励给他一颗红星。
师:讲故事 《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的儿子,他是汉朝的第五位皇帝,虽然他贵为皇 帝,却很孝顺自己的母亲。虽然每天都要处理很多公务,他从没有忘记到 母亲的房间问候,后来他的母亲病了,他就日夜精心服侍,有时整夜守候,
三年级上册国学教案
备课日期:上课日期:教案序号1
课题
开宗明义章第一
课型
新授课
教学
目标
1、要求学生在朗读中读准字音,能琅琅上口,在熟读的基础上体会表达 含义。
2、读要体现节奏的美、情感的美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读准字音,注意句子停顿
教学方法
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 教师要逐节逐句进行指导性的读,使学生读准
字音,乃至读通全篇。
师:这一章的意思我们都理解了,我们一起再读一遍课文。(生:齐读)
师:(小结)这一章首先是从天子开始讲的,换句话说就是古代的最高领 导人,古代的天子讲的是“以身作则、教化百姓。”天子的一言一行不但
要考虑当时的效果, 而且还要考虑长远的效果, 天子以爱和敬的心情对待 父母,就可以把自己的所行施教于百姓,树立典型于四海,百姓加以模仿,
师:你读的真好,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生;说)
师:子曰,就是孔子说的话,能够亲爱自己父母的人,就不会厌恶别人的 父母,能够尊敬自己的父母的人,也不会怠慢别人的父母。
师:这句话的意思我们理解了,我们一起把这句话再读一遍。(生:齐读)
师:大家读的真好,接下来我们来学习第二句,谁来读一下。(生:读)
师: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国家的最高领导人,要把亲爱恭敬的心情尽心尽
2、学生根据注音自由读
3、学生跟着录音进行试读
三、再次感知:
1、请学生说说应该怎样去读
2、分小组讨论后回答(读中注意停顿,这篇古文讲了许多道理,念时要 轻松、流畅)
3、指名学生诵读
4、学生评议
四、教师指导朗读:
1、教师领读
2、学生齐读
3、教师进行点拨(指出不足之处)
4、学生熟读
五、在熟读的基础上理解含义:
力地侍奉双亲,而他的身教德行就像风吹草一样,自然风行于大地,很快 的普及到老百姓的身上,就是外国人看到了,也要模仿实行,争相遵从效 法。接下来我们一起读第三句。(生:齐读)这句的意思就是:这就是天
子的孝道呀!
师:我们一起读最后一句,理解这句的意思。
《尚书 》里说:天子一人有善行,那天下千千万万的老百姓都敬 仰他,信赖他,而向他学习,去敬爱他们自己的父母了。
从未睡过一个安稳覚,每天母亲吃药时,他都要先亲口尝尝,从不懈怠。 长达三年之久,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 兴旺。后来,汉文帝侍奉母亲的故事,成为千古传诵的佳话。
问题:
1.故事的名字是什么
2.故事讲的是谁的故事
3.他是干什么的
4.他侍奉母亲几年
四、总结
从这个故教学
目标
1、要求学生在朗读中读准字音,能琅琅上口,在熟读的基础上体会表达 含义。
2、读要体现节奏的美、情感的美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读准字音,注意句子停顿
教学方法
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教师要逐节逐句进行指导性的读,使学生读准字音, 乃至读通全篇。
教具
录音磁带、录音机
教 学 过 程
谈话:
师:同学们,今天校长来听课,紧张吗(生:紧张)。 师:那我们先来背诵几首古诗,放松一下好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