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国学试题带答案电子教案

合集下载

三年级国学上册第3课克己复礼优秀教案

三年级国学上册第3课克己复礼优秀教案

三年级国学上册第3课克己复礼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三年级国学上册第3课《克己复礼》。

教学内容包括教材的第四章《克己复礼为仁》,详细内容涉及“克己复礼”的含义、意义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克己复礼”的含义,理解其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尊重他人的品质,提高道德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克己复礼”的深层含义,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孔子与颜回的故事,引发学生对“克己复礼”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克己复礼”的含义,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分析。

a. 克己:约束自己的言行,做到言行一致。

b. 复礼:尊重他人,遵守社会规范。

3.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举例说明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克己复礼”。

4. 例题讲解:讲解关于“克己复礼”的典型例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教材上的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克己复礼》2. 板书内容:a. 克己:约束自己,言行一致b. 复礼:尊重他人,遵守规范c. 应用:日常生活中的实践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解释“克己复礼”的含义,并举例说明。

b. 论述在校园中如何践行“克己复礼”。

2. 答案:a. “克己复礼”是指约束自己的言行,使之符合道德规范,尊重他人,遵守社会规范。

例如:在课堂上,认真听讲,不随意打断老师的讲解;在公共场合,遵守秩序,排队等候。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并掌握了“克己复礼”的含义。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观察周围的人和事,思考如何将“克己复礼”运用到更多场景中,提高道德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例题讲解3. 随堂练习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实践情景引入1.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情景,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三年级上册国学测试卷

三年级上册国学测试卷

金粟实验学校三年级上学期《三字经》测试题班级:姓名: 学号:一、我是小小裁判官(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10分,每题2.5分)1.人之初,习相远。

性相近,性本善。

()2.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3.子不学,不知义。

幼不学,老何为。

()4.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二、连线。

(20分,每个2分)苟不教贵以专窦燕山名俱扬教之道性乃迁教五子有义方昔孟母老何为玉不琢师之惰子不学择邻处人不学不成器幼不学断机杼教不严不知义三、选择正确答案。

(40分,每题4分)1、“三光”是指日光、月光和()A、灯光B、火光C、星光2、“马牛羊,鸡犬豕。

此六畜,人所饲。

”中的“豕”指的是()A、猪B、鸭C、鸽子3、笛子和箫属于八音中的()A、木B、丝C、竹4、《论语》共有()篇。

A、10篇B、15篇C、20篇5、《中庸》的作者是()。

A、孔子B、孟柯C、子思6、有一本书,“七篇止。

讲道德,说仁义。

”这本书是()A、《孟子》B、《中庸》C、《大学》7、“春秋三传”包括《公羊传》、《谷梁传》和()A、《水浒传》B、《左氏传》C、《右传》8、传说为了帮助人们寻找可以种植的粮食,尝遍百草的是() A、伏羲 B、神农 C、黄帝9、传说为了治理水患,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是()A、唐尧B、虞舜C、大禹10、中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王朝是()A、夏B、商C、周四、补充诗句。

(30分,每题3分)1、,忙趁东风放纸鸢。

2、牧童骑黄牛,。

3、,菊残犹有傲霜枝。

4、一年好景君须计,。

5、远上寒山石径斜,。

6、儿童急走追黄碟,。

7、,江上秋风动客情。

8、知有儿童挑促织,。

9、,每逢佳节倍思亲。

10、遥知兄弟登高处,。

三年级国学试题及答案

三年级国学试题及答案

三年级国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哪位诗人的诗句?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白居易答案:A2.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春晓》中的诗句,这首诗的作者是谁?A. 李白B. 杜甫C. 孟浩然D. 王之涣答案:C3.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哪首诗?A. 《静夜思》B. 《望月怀远》C. 《月夜忆舍弟》D. 《月下独酌》答案:A4.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的“婵娟”是什么意思?A. 月亮B. 星星C. 云彩D. 太阳答案:A5.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出自哪位诗人的笔下?A. 李白B. 王维C. 杜甫D. 苏轼答案:B6.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是《登鹳雀楼》中的诗句,这首诗的作者是谁?A. 李白B. 王之涣C. 杜甫D. 李清照答案:B7.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是《早发白帝城》中的诗句,这首诗的作者是谁?A. 李白B. 杜甫C. 王之涣D. 苏轼答案:A8.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诗句,这首诗的作者是谁?A. 李白B. 杜甫C. 王勃D. 苏轼答案:C9.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诗句,这首诗的作者是谁?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之涣答案:C10.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望岳》中的诗句,这首诗的作者是谁?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苏轼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________,江枫渔火对愁眠”是《枫桥夜泊》中的诗句,这首诗的作者是张继。

答案:月落乌啼霜满天12. “________,一行白鹭上青天”是《绝句》中的诗句,这首诗的作者是杜甫。

答案:两个黄鹂鸣翠柳13. “________,万紫千红总是春”是《春日》中的诗句,这首诗的作者是朱熹。

答案:胜日寻芳泗水滨14. “________,明月何时照我还”是《静夜思》中的诗句,这首诗的作者是李白。

国学试题三年级

国学试题三年级

试题1、“五经”指的是哪几部书?答:《诗经》《尚书》《易经》《礼记》《春秋》2、“四书”指的是哪四部书?答:《大学》、《中庸》、《孟子》、《论语》3、《红楼梦》是我国古代着名的长篇小说之一,它的别名是:《石头记》4、《资治通鉴》是我国北宋年间何人主编的一部编年体的历史巨着?答:司马光5、“拱手而立”表示对长者的尊敬,一般来说,男子行拱手礼时应该:( A )A 左手在外B 右手在外C 双手交叉D 左手在上6、我国的京剧脸谱色彩含义丰富,红色一般表示忠勇侠义,白色一般表示阴险奸诈,那么黑色一般表示:( A )A忠耿正直 B 刚愎自用 C奸诈阴险 D卑鄙无耻7、下列哪个成语典故与项羽有关?( D )A 隔岸观火B 暗度陈仓C 背水一战D 破釜沉舟8、中国的哪一个传统节日与爱国有关?答:端午节(纪念爱国诗人屈原)9、《清明上河图》作于什么朝代,作者是谁?答:宋代张择端10、第一个测定地震的人是谁?答:东汉张衡(发明地动仪)11、天坛南方北圆,象征什么?答:天圆地方12、成语“一衣带水”中的“水”原指:答:长江13、被国人普遍认同的四大国粹指的是哪些?答:京剧、国画、中医、中华武术14、下列哪项不是端午节的习俗?( C )A 挂香包B 插艾蒿C 登高采菊D 喝雄黄酒15、中国历史上被誉为“药王“的是:( C )A 扁鹊B 华佗C 孙思邈 D李时珍16、“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描写的是谁?答:勾践1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杜甫的名句,诗人登上了哪座山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B )A 黄山B 泰山C 华山D 衡山~ 1 / 3 ~18、“桃李满天下”的“桃李”指什么?答:学生19、“三更半夜”中的“三更”指的是几点?( B )A 21点至23点B 23点至凌晨1点C 凌晨1点至3点D 24点20、草书、行书、楷书、隶书四种字体当中哪一种是其余三种的起源?答:隶书21、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出自哪部古典名着。

三年级上册国学练习题

三年级上册国学练习题

三年级上册国学练习题国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传统文化素养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三年级上册国学练习题,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学习国学知识。

一、经典故事题1.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孔子回答:“师也过,商也不及。

”请问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为什么孔子这样回答?2. 国学经典《论语》中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你有类似的经历吗?请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回答。

3. 请用自己的话解释《孙子兵法》中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句话。

二、国学常识题1. 中国古代有四大传统美德,你知道是哪四种吗?请简要介绍一下每种美德的含义。

2. 中国古代的“四书五经”是什么?你知道其中的《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和《诗经》吗?请简要介绍一下其中一本书的内容和作用。

3. 你知道中国古代经典的“十三经”吗?请列举其中的几种并简要介绍一下。

三、填空题1. 《弟子规》中有一句“夜不闭戶,__不密室。

”请你填写正确的字。

2. 《论语》的作者是__。

3. “孔子”是__国人。

四、配对题将以下经典作品与其作者进行配对。

1. 《红楼梦》 A. 曹操2. 《西游记》 B. 施耐庵3. 《水浒传》 C. 吴承恩4. 《三国演义》 D. 曹雪芹请在题号后填写对应的字母。

五、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空格内填写“√”,错误的填写“×”。

1. 孔子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伟大思想家。

______2. 孔子说过“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位置而众星共之”。

______3. 《论语》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______4. 《论语》中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是孟子的名言。

______5. 《三国演义》是明代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______六、问答题1. 简要解释“仁者爱人”这句话的意思,并结合自己的生活举一个例子。

2. 列举两个你认为与国学有关的传统节日,并介绍一下这两个节日的来源和庆祝方式。

04.三年级上册经典国学诵读系列练习四(含答案)

04.三年级上册经典国学诵读系列练习四(含答案)

三年级上册经典国学诵读四(一)国学片段资父事君,曰严与敬。

孝当竭力,忠则尽命。

临深履薄,夙兴温凊。

我是小助手1.资:奉养。

2.事:侍奉。

3.严:尊重。

4.临深:即“如临深渊”。

指态度极其谨慎。

5.履薄:即“如履薄冰”。

指十分小心谨慎。

6.夙兴:即“夙兴夜寐”。

夙:早晨。

兴:起床。

7.温凊(qìng):即“冬温夏凊”。

指寒冷的冬天里,在父母上床之前把床捂暖,炎热的夏天里,在父母上床之间把床扇凉。

我是小翻译奉养父亲,侍奉君主,要严肃而恭敬。

孝顺父母应当竭尽全力,忠于君主要不惜献出生命。

侍候父母要像如临深渊、如履薄冰那样小心谨慎,每天早起晚睡,让他们感到冬暖夏凉。

考考你的智慧1.“孝当竭力,忠则尽命”这句话中有一对反义词,它们是()A.孝—忠B.竭—尽C.力—命2.“临深履薄,夙兴温凊”这句话分别指向哪三个成语?请写在下面横线上。

3.古人常常用一些草木比喻人品德高尚。

除了兰、松,你还知道哪些草木也常常被用来比喻人品德高尚?弘扬传统文化邓小平赡养继母夏伯根老人是邓小平的继母。

她出身于嘉陵江上一个船工的家庭,是一个真正的贫苦人家,田无一垄,地无一分。

她嫁给邓小平的父亲邓绍昌后,生下第三个女儿邓先群还不到一年,邓绍昌便去世了。

邓小平15岁离家走出重庆,走出四川。

29年后,他和刘伯承一起指挥千军万马解放了大西南,而后坐镇重庆。

当时他已经45岁了,有了一个安稳的家,于是准备承担起赡养继母的义务,让老人享受天伦之乐。

老人听说儿子回来了,兴奋之极,把大门一锁,提了一个小包裹就来到了重庆,从此和邓小平一家住在了一起。

以后的日子里,无论是在重庆,还是在北京,邓小平夫妇都待她如生母,十分周全地照顾老人,使她晚年心情愉快。

老人能够高寿,与邓小平夫妇对她几十年如一日的爱戴、敬重、关心、照顾是分不开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邓小平被打倒“流放”到江西住“牛棚”的日子里,老人同邓小平夫妇相依为命,熬过了艰难的岁月。

为了照顾身体不好的妻子卓琳、年事已高的继母,邓小平独自挑起了家务劳动的重担,劈柴、生火、擦地等重活脏活,他都亲自干。

部编本三年级上册经典阅读国学经典练习题及答案

部编本三年级上册经典阅读国学经典练习题及答案

部编本三年级上册经典阅读国学经典练习题及答案
经典阅读:国学经典
观书有感(其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观书有感(其二)
昨夜江边春水生,
艨艟(méng chōng)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
此日中流自在行。

其一: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展现在眼前,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都在镜子中一起荡漾。

如果要问为何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那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啊。

其二:昨天夜里江边涨起了阵阵春潮,巨舰大船轻盈得如同一片羽毛。

向来行驶要白费很多推拉力气,今天却能在江水中央自在顺漂。

1.这两首七言绝句《观书有感》都出自______(朝代)大学问家______。

两首诗写的是描绘其“()”的生动感受。

2.《观书有感》(其一)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常常用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

3.《观书有感》(其二)借助______无人能推动却能自由航行在水中,比喻艺术创作需要灵感的道理。

参考答案:
博闻强记
1.南宋朱熹观书
2.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3.巨舰。

国学试题及答案三年级

国学试题及答案三年级

国学试题及答案三年级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部作品是《诗经》中的篇章?A. 《离骚》B. 《关雎》C. 《出师表》D. 《岳阳楼记》答案:B2.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出自哪部经典?A. 《论语》B. 《孟子》C. 《大学》D. 《中庸》答案:A3.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这句话是谁说的?A. 孔子B. 孟子C. 老子D. 庄子答案:A4.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这句话出自哪位古代思想家?A. 孔子B. 墨子C. 荀子D. 韩非子5. 下列哪部作品是《左传》中的内容?A. 《春秋》B. 《史记》C. 《资治通鉴》D. 《战国策》答案:A6. “温故而知新”这句话出自哪部经典?A. 《论语》B. 《孟子》C. 《大学》D. 《中庸》答案:A7.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哪位古代思想家提出的?A. 孔子B. 孟子C. 老子D. 庄子答案:A8.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这句话出自哪部经典?A. 《易经》B. 《道德经》C. 《庄子》D. 《孟子》答案:A9.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这句话是谁说的?B. 孟子C. 老子D. 庄子答案:A10.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哪位古代思想家提出的?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韩非子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

答案:风、雅、颂2. 孔子是春秋时期鲁国人,他的思想被记录在《______》一书中。

答案:论语3.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孔子教育思想中的一个观点,其中“愤”指的是______。

答案:心求通而未得4.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孟子提出的政治理念,其中“社稷”指的是______。

答案:国家5.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出自《孟子·公孙丑下》,其中“人和”指的是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上册国学试题
带答案
三年级国学测试题
班级姓名
一、填空:(28分)
1、吾日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临之以庄则,孝慈则,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3、信近于,言可复也;恭近于,远耻辱也。

4、因不失其亲,亦可也。

,不知其可也。

5、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反是。

6、居上,为礼。

7、可夺帅也,不可夺志也。

8、岁寒,然后知之后凋也。

骥不称其力,称其也。

9、子曰:“坦荡荡,长戚戚。


10、之内,皆也。

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11、切切偲偲,怡怡。

12、子曰:“君子而不同,小人而不和。


13、君子敬而,与人恭而。

14、孔子曰:“三乐,三乐。

二、选择题。

(14分)
1.“精忠报国”这一故事赞颂了哪位历史人物?()
A 岳飞
B 秦桧
2.《课信》中的“信”字是什么意思?( )
A诚信 B 书信
3.“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这句话是谁说的?()
A 孟子
B 孔子
4.“花中四君子”中象征坚贞刚毅品格的是()
A 梅花 B菊花
5、《论语》中道德高尚,学问深、地位高的人是指()
A 君子 B小人
6、与“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语义相同的一项是()
A四海之内皆兄弟 B君子与小人
7、益者三友是指()
A友直,友谅,友多闻 B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
8、名句“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是哪位圣人提出的?()
A曾子 B孙子
9、《鸡黍之约》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应该讲()
A诚信 B 忠义
10、《负荆请罪》中的两个人物是谁?()
A廉颇、蔺相如 B伯夷、叔齐
11、“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

”中的“骥”是指()
A千里马 B牛
12、子曰:“君子喻于(),小人喻于利。


A智 B义
1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古诗《》 A《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B《登飞来峰》
14、《高山流水》讲的是关于()的故事。

B 修身 B交友
三、连线题。

(21分)
为人谋而不忠乎言可复也
三军可夺帅也不成人之恶
信近于义匹夫不可夺志也
君子成人之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君子坦荡荡富贵在天
死生有命损者三友
益者三友小人长戚戚
君子喻于义我独亡
人皆有兄弟小人喻于利
益者三乐损者三乐
爱之,能勿劳乎?可以寄百里之命
人而无信忠焉,能勿诲乎?
居上不宽不知其可也
可以托六尺之孤为礼不敬
四、看甲骨文图片,写出相应的字形。

(18分)
五、请用正楷认真抄写下面的一段话,看谁写的既正确又美观。

(19分)
答案
一、填空:
1、三省朋友
2、敬忠
3、义礼
4、宗人而无信
5、君子小人
6、不宽不敬
7、三军匹夫
8、松柏德
9、君子小人 10、四海兄弟 11、朋友兄弟 12、和同
13、无失有礼 14、益者损者
二、选择题
1、A
2、A
3、B
4、A
5、A
6、A
7、A
8、A
9、A 10、
A
11、A 12、B 13、A 14、B
三、连线题。

为人谋而不忠乎言可复也
三军可夺帅也不成人之恶
信近于义匹夫不可夺志也
君子成人之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君子坦荡荡富贵在天
死生有命损者三友
益者三友小人长戚戚
君子喻于义我独亡
人皆有兄弟小人喻于利
益者三乐损者三乐
爱之,能勿劳乎?可以寄百里之命人而无信忠焉,能勿诲乎?居上不宽不知其可也
可以托六尺之孤为礼不敬
四、朋友土自信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