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电解质知识点总结复习【复习准备】

合集下载

电化学考点知识点总结高中

电化学考点知识点总结高中

电化学考点知识点总结高中电化学考点知识点总结高中电化学作为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研究电能与化学能之间相互转化的科学。

在高中化学课程中,电化学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对高中电化学的考点知识进行总结,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内容。

一、电解与电解质电解是指在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的电解质中,由于外加电压的作用,正负离子向电极分解而使溶液具有导电性的过程。

电解质是指在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物质。

在电解过程中,阳离子向阴极移动,阴离子向阳极移动,同时在电极上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二、电解质的强弱电解质的强弱与其在溶液中溶解度有关。

溶解度越大的电解质,导电能力越强,称为强电解质;溶解度小的电解质,导电能力较弱,称为弱电解质。

需要注意的是,金属和碳等物质在熔融状态下也可以导电,但它们不是电解质。

三、电解电池的构成和工作原理电解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由两个电极和电解质溶液构成。

电解电池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外加电压使反应发生,进而产生电电动势,使电子从负极流向阳极,正离子从阳极流向负极。

根据所用电解液的性质不同,电解电池可以分为蓄电池和电解池。

四、电解电池的种类和应用电解电池主要分为化学电池和电解电池两种。

化学电池是指利用化学不平衡引起的电化学反应来产生电能的装置,如常见的电池。

电解电池是利用外加电压使化学反应进行而产生电流的装置,如电镀和电解制氢。

五、电池的种类和工作原理电池是利用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常见的电池有干电池和湿电池。

干电池通常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电能,包括锌-碳电池和碳-锰电池。

湿电池则是利用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的迁移来产生电能,如铅蓄电池和锂离子电池。

电池的工作原理与电解电池类似,都是利用电化学反应产生电动势。

六、电化学反应的性质和计算电化学反应分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在氧化反应中,物质失去电子,电子是从物质流出,物质被氧化或者与氧化剂反应;在还原反应中,物质获得电子,电子是流入物质,物质被还原或与还原剂反应。

高二化学电解质知识点总结复习

高二化学电解质知识点总结复习

高二化学电解质知识点总结复习(共3页)-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电解池知识点归纳一、电解池:1、定义: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2、形成电解池的条件:⑴与电源相连的两个电极⑵电解质溶液或熔化电解质⑶形成闭合回路3、电极名称: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进电子,还原反应;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出电子,氧化反应4、电极材料:惰性电极:C、Pt、Au不发生反应活性电极:Ag及以前金属,作阳极则溶解5、电解时离子放电顺序:放电:阳离子得电子或阴离子失电子使离子电荷降低的过程。

①阴极:阳离子放电,金属活动顺序的反顺序Ag+>Hg2+>Fe3+>Cu2+>H+>Pb2+>Fe2+>Zn2+注意:Fe3+ >Cu2+;②阳极:活性电极(Ag以前),优先失电子惰性电极(Pt、Au、石墨),阴离子放电:S2->I->Br->Cl->OH->含氧酸根>F-二、分析电解反应的一般思路1、判断电解池的阴、阳极2、溶液中存在的离子3、离子的移动方向及放电顺序4、两极上的电极反应三、电极产物的判断及电极反应的书写1、阳极:先看电极后看溶液放电顺序 (1) 活泼金属电极:金属电极失电子(除金和铂)(2) 惰性电极:溶液中阴离子失去电子,失电子能力为:S2- >I - >Br - >Cl - >OH - >含氧酸根>F- 2、阴极: 溶液中阳离子得电子,得电子能力为:Ag+> Fe3+> Cu2+> H+ (酸)> Pb2+> Sn2+> Fe2+> Zn2+> H+ (水) > Al3+> Mg2+>……3、a、正确书写两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b、两极合并写出总的电极反应方程式题目1:请写出用Pt作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的电极方程式步骤:1、先找出溶液中的所有离子并分为阳离子和阴离子。

2、按照阳离子和阴离子的放电顺序分别写出阴、阳两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

高中电解质归纳整理

高中电解质归纳整理

高中电解质归纳整理在高中化学的学习中,电解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理解和掌握电解质的相关知识,对于我们深入学习化学原理、解决化学问题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接下来,咱们就一起对高中阶段涉及到的电解质进行一个归纳整理。

一、电解质的定义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这里要注意几个关键词:“水溶液”“熔融状态”“导电”“化合物”。

也就是说,必须同时满足这几个条件才能称之为电解质。

比如,氯化钠(NaCl)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都能导电,所以它是电解质。

而像铜、铁等金属单质,虽然能导电,但因为它们不是化合物,所以不属于电解质。

二、电解质的分类电解质可以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两大类。

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也就是说,它们在溶液中以离子的形式存在,不存在分子形式。

常见的强电解质有强酸(如盐酸、硫酸、硝酸等)、强碱(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以及大多数盐(如氯化钠、硫酸铜等)。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溶液中既存在电解质分子,也存在离子。

常见的弱电解质有弱酸(如醋酸、碳酸等)、弱碱(如氨水等)以及水。

三、电解质的电离强电解质的电离用“=”表示,比如氯化钠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NaCl = Na⁺+ Cl⁻。

弱电解质的电离用“⇌”表示,以醋酸为例,其电离方程式为:CH₃COOH ⇌ CH₃COO⁻+ H⁺。

在书写电离方程式时,要注意遵循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定律。

四、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电解质溶液之所以能够导电,是因为其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

溶液中离子浓度越大、离子所带电荷越多,溶液的导电性就越强。

比如,相同浓度的氯化钠溶液和醋酸溶液,氯化钠溶液的导电性更强,这是因为氯化钠是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完全电离,离子浓度较大;而醋酸是弱电解质,部分电离,离子浓度较小。

但需要注意的是,溶液的导电性还与温度等因素有关。

五、电解质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电解质在化学实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电解实验中,通过电解质溶液的电解可以制取某些物质。

高中化学必备知识点:2.2.1电解质

高中化学必备知识点:2.2.1电解质

【必修一】高中化学必备知识点:2.2.1电解质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

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

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

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

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

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

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

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

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

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

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

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

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

《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

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

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

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

高中学电解质知识点

高中学电解质知识点

高中学电解质知识点电解质知识点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可以导电的化合物。

【注意】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范围都是化合物,因此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化合物为电解质,其实质是自己能电离出离子,有些物质溶于水时所得溶液也能导电,但这些物质自己不电离,而是生成了一些电解质,则这些物质不属于电解质。

如:SO2322等。

、 SO 、CO、NO3.常有电解质的范围:酸、碱、盐、金属氧化物、水。

二 .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强电解质:在溶液中能够所有电离的电解质。

则强电解质溶液中不存在电离均衡。

弱电解质:在溶液中不过部分电离的电解质。

则弱电解质溶液中存在电离均衡。

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差别强电解质弱电解质定义溶于水后几乎完整电离的电解质溶于水后只有部分电离的电解质化合物种类离子化合物及拥有强极性键的某些拥有弱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电离程度几乎 100%完整电离只有部分电离电离过程不行逆过程,无电离均衡可逆过程,存在电离均衡溶液中存在的微只有电离出的阴阳离子,不存在既有电离出的阴阳离子,又有电解质分子粒(水分子不计)电解质分子实例绝大部分的盐(包含难溶性盐)弱酸: H233等。

CO、 CH COOH强酸: H 2SO4、 HCl 、HClO 4等强弱碱: NH 3· H2O、 Cu( OH)2 Fe(OH )碱: Ba( OH )2 Ca( OH )2等 3 等。

电离方程式KNO 3++NO—+_3→ K2—NH·HO NH4+OHH SO →2H +SO322442+_HS_H++S2-H S H +HS【注意】1.强、弱电解质的范围:强电解质:强酸、强碱、绝大部分盐弱电解质:弱酸、弱碱、水2.强、弱电解质与溶解性的关系:电解质的强弱取决于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否完整电离,与溶解度的大小没关。

一些难溶的电解质,但溶解的部分能所有电离,则仍属强电解质。

高中化学电解质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电解质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电解质知识点总结【篇一:高中化学电解质知识点总结】高中化学电解质知识点:基础知识 1、学习离子反应之前要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都不能电离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常见的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电解质一般包含:酸、碱、盐、活泼金属氧化物等;非电解质:非金属氧化物(co2、so2等)、某些非金属氢化物(如nh3)、绝大多数有机物。

2、电解质又分强、弱电解质:强电解质是指在水分子作用下,能完全电离为离子的电解质。

包括大多数盐类、强酸、强碱、部分碱性氧化物等。

弱电解质是指在水分子作用下,只有部分分子电离的电解质。

包括弱酸(如hac、h2s)、弱碱(如nh3 h2o) 、al(oh)3、h2o 等。

因此强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大不相同。

3、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的反应,知道常见的离子反应的类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离子共存的条件。

4、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

通过书写离子方程式,我们知道多个具体的反应写出的离子方程式是一样的。

这说明:离子方程式不仅可以表示某一具体的化学反应,而且还可以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离子方程式的意义:表示了反应的实质,代表了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高中化学电解质知识点:分类强电解质是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中几乎完全发生电离的电解质,弱电解质是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不完全发生电离的电解质。

强弱电解质导电的性质与物质的溶解度无关。

强电解质一般有:强酸强碱,活泼金属氧化物和大多数盐,如:碳酸钙、硫酸铜。

也有少部分盐不是电解质。

弱电解质(溶解的部分在水中只能部分电离的化合物,弱电解质是一些具有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一般有:弱酸、弱碱,如;醋酸、一水合氨(nh3h2o),以及少数盐,如:醋酸铅、氯化汞。

另外,水是极弱电解质。

高中化学电解质知识点:判断方法由物质结构识别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是问题的本质。

电解质包括离子型或强极性共价型化合物;非电解质包括弱极性或非极性共价化合物。

高二化学电解知识点

高二化学电解知识点

高二化学电解知识点在高二化学的学习中,电解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电解作为一种强有力的化学手段,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接下来,咱们就详细地聊聊高二化学中有关电解的那些事儿。

首先,咱们得搞清楚什么是电解。

电解其实就是让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从而在阴、阳两极引起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

这个过程中,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要实现电解,那就得有电解池。

电解池由直流电源、电极、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等组成。

在电解池中,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叫阳极,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叫阴极。

在电解过程中,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阴极发生还原反应。

这是非常关键的一点,一定要牢记。

比如,在电解氯化铜溶液时,阳极是氯离子失去电子,变成氯气;阴极则是铜离子得到电子,变成铜单质析出。

那什么样的物质能在电极上发生反应呢?这就涉及到离子的放电顺序。

在阳极,常见的放电顺序是:活泼金属电极(除金、铂外)> S²⁻> I⁻> Br⁻> Cl⁻> OH⁻>含氧酸根离子。

在阴极,常见的放电顺序是:Ag⁺> Hg²⁺> Fe³⁺> Cu²⁺> H⁺(酸)> Pb²⁺> Sn²⁺> Fe²⁺> Zn²⁺> H⁺(水)> Al³⁺> Mg²⁺> Na⁺> Ca²⁺> K⁺。

这里要特别注意,在水溶液中,铝离子、镁离子、钠离子、钙离子、钾离子这些活泼金属阳离子一般是不会在阴极放电的。

咱们再来说说电解的应用。

电解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那可真是广泛。

比如电解精炼铜。

粗铜作为阳极,纯铜作为阴极,用硫酸铜溶液作电解质溶液。

在电解过程中,阳极的粗铜逐渐溶解,杂质如锌、铁、镍等比铜活泼的金属优先失去电子变成离子进入溶液,而金、银等不活泼的金属则形成阳极泥;阴极上铜离子得到电子析出纯铜。

还有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氯气、氢气和氢氧化钠。

在这个过程中,阳极是氯离子放电生成氯气,阴极是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同时溶液中生成氢氧化钠。

高二下册化学弱电解质的电离知识点梳理

高二下册化学弱电解质的电离知识点梳理

精心整理
高二下册化学弱电解质的电离知识点梳理
1、电离平衡概念
一定条件(温度、浓度)下,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溶液中各分子和离子的浓度都保持不变的状态叫电离平2 3、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符合勒沙特列原理)
(1)内因—电解质本身的性质,是决定性因素。

(2)外因
精心整理
①温度—由于弱电解质电离过程均要吸热,因此温度升高,电离度增大。

②浓度—同一弱电解质,浓度越大,电离度越小。

在一定温度下,浓度越大,电离程度越小。

因为溶液浓度越大,离子相互碰撞结合成分子的机会越大,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就越小。

因此,
3.
A、
、平衡向着电离的方向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解池知识点归纳
一、电解池:
1、定义: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
2、形成电解池的条件:⑴与电源相连的两个电极⑵电解质溶液或熔化电解质⑶形成闭合回路
3、电极名称: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进电子,还原反应;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出电子,氧化反应
4、电极材料:惰性电极:C、Pt、Au不发生反应
活性电极:Ag及以前金属,作阳极则溶解
5、电解时离子放电顺序:放电:阳离子得电子或阴离子失电子使离子电荷降低的过程。

①阴极:阳离子放电,金属活动顺序的反顺序Ag+>Hg2+>Fe3+>Cu2+>H+>Pb2+>Fe2+>Zn2+
注意:Fe3+ >Cu2+;
②阳极:活性电极(Ag以前),优先失电子
惰性电极(Pt、Au、石墨),阴离子放电:S2->I->Br->Cl->OH->含氧酸根>F-
二、分析电解反应的一般思路
1、判断电解池的阴、阳极
2、溶液中存在的离子
3、离子的移动方向及放电顺序
4、两极上的电极反应
三、电极产物的判断及电极反应的书写
1、阳极:先看电极后看溶液放电顺序(1) 活泼金属电极:金属电极失电子(除金和铂)
(2) 惰性电极:溶液中阴离子失去电子,失电子能力为:S2- >I - >Br - >Cl - >OH - >含氧酸根>F-
2、阴极: 溶液中阳离子得电子,得电子能力为:
Ag+> Fe3+> Cu2+> H+ (酸)> Pb2+> Sn2+> Fe2+> Zn2+> H+ (水)> Al3+> Mg2+>……
3、a、正确书写两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b、两极合并写出总的电极反应方程式
题目1:请写出用Pt作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的电极方程式
步骤:1、先找出溶液中的所有离子并分为阳离子和阴离子。

2、按照阳离子和阴离子的放电顺序分别写出阴、阳两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

3、合并两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从而写出总的电极方程式。

具体过程:1、阳离子:Na+、H+阴离子:Cl-、OH-
2、阳极:2Cl--2e-=Cl2↑阴极:2H++2e-=H2↑
3、总反应:2NaCl+2H2O H2↑+Cl2↑+2NaOH
题目2:请写出用Pt作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的电极方程式
具体过程:1、阳离子:H+阴离子:Cl-、OH-
2、阳极:2Cl--2e-=Cl2↑阴极:2H++2e-=H2↑
3、总反应:2HCl H2↑+Cl2↑
题目3:请写出用Pt作电极电解CuCl2的电极方程式
具体过程:1、阳离子:Cu2+阴离子:Cl-、OH-
2、阳极:2Cl--2e-=Cl2↑阴极:Cu2++2e-=Cu
3、总反应:CuCl2Cu+Cl2↑
题目1请写出用Pt作电极电解Na2SO4的电极方程式
题目2请写出用Pt作电极电解NaOH的电极方程式
题目3请写出用Fe作电极电解H2SO4的电极方程式
题目1 阳极:4OH--4e-=2H2O+O2↑阴极:4H++4e-=2H2↑
总反应:2H2O 2H2↑+O2↑
题目2 阳极:4OH--4e-=2H2O+O2↑阴极:4H++4e-=2H2↑
总反应:2H2O 2H2↑+O2↑
题目3 阳极:Fe -2e-= Fe2+阴极:2H++2e-=H2↑
总反应:Fe+H2SO4FeSO4 +H2↑
四、用惰性电极电解电解质溶液规律
电解质先电离成离子,向两极移动,分别在两极得失电子
(1)电解水型:电解含氧酸、强碱溶液、活泼金属的含氧酸盐溶液,如H2SO4、HNO3、NaOH、Na2SO4等溶液,电极反应式为:
阳极:4OH--4e-=2H2O +O2↑阴极:4H+ +4e-=2H2 ↑总反应:2H2O==O2↑ +2H2↑
①实质是电解水;
②电解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若要恢复原来的浓度,加水。

③pH值三种变化
(2)电解本身型
电解无氧酸溶液(除氢氟酸)、不活泼金属的无氧酸盐溶液,如电解盐酸、CuCl2溶液等。

例:电解盐酸
阳极:2Cl --2e-=Cl2↑阴极:2H+ +2e-=H2 ↑总反应:2HCl==Cl2↑ + H2↑
①实质是电解电解质本身.
②电解后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若要恢复原来,需加入一定量的溶质(如通入适量HCl气体)
③pH值变化
(3)放氧生酸型(电解水和电解质):
电解不活泼金属的含氧酸盐,如电解CuSO4溶液、AgNO3溶液等。

例:电解CuSO4溶液
阳极:4OH--4e-=2H2O +O2↑阴极:2Cu2+ +4e-=2Cu总反应:2CuSO4 +2H2O =2Cu+O2↑ +2H2SO4
①是电解水和电解质。

②电解后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若要恢复原来,需加入一定量金属氧化物。

③pH值减小
(4)放氢生碱型(电解水和电解质):
电解活泼金属的无氧酸盐溶液,如电解NaCl、KCl、MgCl2溶液等。

例:电解NaCl
阳极(C):2Cl --2e-=Cl2↑阳极(C):2Cl --2e-=Cl2↑总反应:2NaCl+2H2O==2NaOH+ Cl2↑ + H2↑
①是电解水和电解质
②电解后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若要恢复原来,需通入一定量的HX等。

③pH值增大
五、电解原理的应用
1、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
2、电镀
⑵电镀池形成条件①镀件作阴极②镀层金属作阳极③含镀层金属阳离子的盐溶液作电解液
⑶电镀的特点:电镀液的组成及酸碱性基本保持不变
3、铜的电解精炼
⑴粗铜含的杂质;Zn、Fe、Ni、Ag、Au等
⑵粗铜的精炼:粗铜做阳极,纯铜做阴极,CuSO4溶液做电解液
(3)电极反应式
(4)阳极上比铜不活泼的金属,沉积于阳极底部,成为阳极泥,可以提炼金、银等贵重金属
长时间电解后必须补充电解液
4、电解冶炼金属:冶炼活泼金属(钾、钙、钠、镁\铝等)
【原电池与电解池的结合】池及电极的判断方法:
有一极能与电解液反应则该极为原电池、该极负极,与之相连的为电解池的阴极。

若都能反应,则活泼性最强的或两极差距最大的为原电池。

【原电池、电解池、电镀池判定规律】
1、无外接电源,可能是原电池:依据原电池的形成条件判定,“三看”
电极:两极为导体且活泼性不同
电解液:两极插入电解液中
回路:形成闭合回路或两极接触
2、有外接电源,两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可能是电解池或电镀池:当阳极金属与电解质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相同,为电镀池,其余情况为电解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