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海中永生 (许乃权上课用,第二课时
《在大海中永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13、《在大海中永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要求:l、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3、学习用“爱戴”“奔腾不息”造句。
4、理解重点词句,缅怀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感受人民对小平同志的深情。
教学重点及难点:第3自然段由撒骨灰而引起的联想,体会邓小平爷爷的丰功伟绩,感受人民对邓小平爷爷的深情。
进而理解课题“在大海中永生”的真正含义:不是指具体的生命,而是伟人的不朽功绩。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二课时一.深情回顾,揭示课题1.板书读课题:在大海中永生2.1997年2月19日,一位老人与世长辞,他就是邓小平爷爷。
(出示课件一)1997年3月2日,11时25分,专机飞至1800米高空。
强忍着悲痛,81岁的邓小平爷爷的夫人卓玲眼含热泪,用颤巍巍的双手捧起邓小平同志的骨灰久久不忍松开。
她一遍又一遍地呼唤着小平同志的名字,许久才将骨灰和五彩缤纷的花瓣缓缓撒向大海。
一代伟人从此永别人世,课文会怎样描写这感人的一幕呢?请同学们轻轻打开课本,自由读读2——4自然段。
二.入情品悟,缅怀丰功伟绩1.这三节讲了什么?(生:骨灰撒入大海)品读第二自然段。
?邓小平爷爷的骨灰伴着鲜花撒向大海,在鲜花撒入大海的那一刻,我们仿佛听到什么声音?谁来读一读第二自然段。
(一生读)出示课件二:飞机在高空盘旋,鲜花伴着骨灰,撒向无垠的大海.大海呜咽,寒风卷着浪花,痛悼伟人的离去……?师:那为什么大海在呜咽呢?借大海呜咽,寒风痛悼来表达人们此刻对邓小平爷爷的无限哀思。
生读师评:真可谓,天地也为之动容。
?朗读,闭上你们的眼睛想像一下这样的情景。
指名读。
评价:你的朗读流露出一种既悲痛又不舍。
男生齐读评价:真是江河动情,天地同悲。
大海呜咽,寒风痛悼。
板书:痛悼这是此刻人们内心的真实写照。
3品读第三段师: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往哪里呢?默读第三自然段,边想,画出表示地点的词。
13在大海中永生教案第二课时

第13课在大海中永生主备人:使用人:年级数学组全体教师审核人:【学习目标】1.入情入境的学习课文,激发学生对邓小平爷爷的崇敬之情。
2.缅怀邓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学习他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品质。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出人民对邓小平的深厚感情,并能背诵课文。
二次备课(引入个性化的教学方法或教学手段、修学过程、插入练习等)(手写)。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表达人民与邓小平的深厚感情的句、段【教学难点】理解重点句子,感受伟人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情怀【教具准备】【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上一堂课我们学习了这篇扣人心弦的通讯——《在大海中永生》。
听,大海的波涛在向我们诉说什么?让我们回到1997年3月2日,去目睹那感人的一幕吧!二、出示学习目标1.入情入境的学习课文,激发学生对邓小平爷爷的崇敬之情。
2.缅怀邓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学习他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品质。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出人民对邓小平的深厚感情,并能背诵课文。
过渡语:目标明确的请举手,怎样达到目标呢?请看自学指导。
三、出示自学指导(适当时间,一节课最多不超过3次自学指导)自学指导一A.细品第一部分1.让我们先回首到1997年3月2日上午,飞机离开我们飞向大海的那令人心碎时刻。
再读读第一自然段,想想当时人们是怎样的心情,你又有何感受?2.哪些语句最能体现这种心情?自学指导二B.细读第二部分1.涛声中你是否听到大海在哭诉些什么呢?(千言万语都可以汇成一句——小平爷爷,您别走!)2.我们不禁要问,那奔腾不息的浪花呀,你准备把他的骨灰送往哪里呢?(“万里海疆”、“澳门、香港”、“宝岛台湾”、“三大洋”)3.读着各国元首的评价,你为拥有这样的伟人自豪吗?为拥有这样的伟人振奋吗?对这样的伟人敬仰吗?带上你的感受齐读本段最后一句。
自学指导三C.细读第三部分1.重点理解感悟“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一句。
(1)邓小平爷爷走了,可是他的话语却永远萦绕在我们耳边,永远回荡在我们心田,让我们铭记——(齐读上句)(2)透过这句朴素的话语,你感受到了什么?(感受到小平爷爷的拳拳爱国之心,强烈的爱国爱民精神,博大的胸襟……)(3)能把你的理解读出来吗?(指名读,齐读)四、揭示主题,升华感情1.他走了,什么也没有留下,他把自己的一生都毫无保留地献给了自己深爱的祖国和人民。
《在大海中永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六

《在大海中永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六《在大海中永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六泰州市康和实验小学焦华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缅怀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学习他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情怀。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课文激发学生对邓爷爷的崇敬之情,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结合资料认识小平同志及其丰功伟绩。
课前准备:1.布置学生搜集邓小平的有关资料。
2.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二、精读课文第二自然段1.默读第二小节,一边读一边做好批注。
2.交流,抓住“呜咽、痛悼“等感知不舍与留恋,从“伴”感知作者用词精妙。
3.播放骨灰撒大海视频。
4.感情朗读。
第三自然段1.大海痛悼伟人的离去,浪花又会把小平爷爷的骨灰送往何方?同学们仔细读一读课文的第三小节。
2.再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感知地域越来越大,感知排比的特点)3.为什么浪花会将小平爷爷的骨灰送往这些地方?结合资料了解改革开放、一国两制、和平外交政策的影响深远。
体会浪花不仅是在送别伟人,更是在歌颂伟人。
4.有感情朗读,指导背诵。
第四至七自然段1.时近中午,专机盘旋着向大海告别。
透过舷窗望去,水天一色,波翻浪涌。
从那永不停息的涛声中,人们仿佛听到了邓小平爷爷那震憾人心的声音: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2.读一读这句话,用心体会体会,你体会到了什么?回顾小平人生中的精彩瞬间。
3.书写训练“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4.与大海同在,与祖国同在,与人民同在,我们衷心爱戴的邓小平爷爷——在大海中永生!三、选读课文。
同学们,课文学到这里,作者那饱含深情的文字一定让你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让我们把课文尽情地读一读吧!(机动)生配乐尽情朗读课文。
四、拓展延升。
同学们,让我们再看小平爷爷最后一眼吧!瞧,花白的头发,和蔼的笑容,他不仅是一位伟人,也是一位慈祥的老人。
此时此刻,你有什么话想对他说吗?五、作业:搜集小平爷爷的一个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五年级语文上册4.13在大海中永生教案2苏教版(new)

13、在大海中永生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指导学生精读课文.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品味课文语言文字,并引导学生想象,以加深理解和感悟.2、通过朗读展现情境,领会人们悲痛不舍的心情.教学过程:一、温故:指名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二、指导学生精读课文。
1、学习课文第一段。
(1)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回答:文中哪些词语表现人们悲痛不舍的心情?(2)这部分内容应用怎样的语气去读?(3)各自读,指名读.2、学习课文第二段.(1)导读第二自然段.先让学生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呜咽”的意思,再让学生边读边想:为什么大海在呜咽呢?启发学生想象:涛声中你们好像听见大海在说些什么呢?最后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指导学生读出感情.(2)指导竟读第三自然段.要求学生读感悟:小平同志及其丰功伟绩人民不会忘记,他的光辉形象不可磨灭,永远活在人民心中!(3)指导精读4—6自然段。
重点让学生朗读、理解、感悟。
引导学生入情入境的朗读,表达人民对伟人的永远怀念之情。
从伟人的话语中体会他的博大胸怀和人民的血肉关系。
(4)概括本段的段意。
(写小平同志的骨灰撒向大海)(5)指名试读,自由读(注意语气语调)。
(6)练读第三段,读出人们对邓小平爷爷的深切怀念。
三、朗读全文1、跟录音练读全文。
2、有感情齐读全文。
作业设计:一、课文回首.飞机在高空 ( ),鲜花伴着骨灰,().大海(),(),痛悼伟人的离去……。
1、按课文内容填空。
2、你怎样理解“鲜花伴着骨灰”,而不是“鲜花拌着骨灰”。
3、大海,寒风在痛悼伟人的离去。
看到此情此景,你回说什么?尊敬的读者: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档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
文中部分文字受到网友的关怀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在往后的日子希望与大家共同进步,成长。
This article is collected and compiled by my colleagues and I in our busy schedule. We proofread the content carefully before the release of this article, but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re will be some unsatisfactory points. If there are omissions, please correct them. I hope this article can solve your doubts and arouse your thinking. Partof the text by the user's care and support, thank you here! I hope to make progress and grow with you in the future.。
在大海中永生(第二课时)

在大海中永生一、以歌引路,创设氛围。
1、播放《春天的故事》。
同学们,现在我们欣赏的这首《春天的故事》,歌唱的是哪位伟人?(板书:邓小平爷爷)邓爷爷是值得我们每个人歌唱的,谁来说说邓爷爷生前的丰功伟绩?(1、他是我们中国曾经的国家领导人;2、他在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带领中国人民从贫穷走向富强;3、他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使得香港、澳门得以回归……)2、师:是啊!正是他在中国实行了改革开放,才使我们摆脱贫穷,走向富裕;正是他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才使香港、澳门得以顺利回归;正是他带领着中国人民书写了一页又一页崭新的篇章。
3、邓小平爷爷无怨无悔地为祖国为人民奉献着自己的一切,他说:(出示,引读)“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再读,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邓小平爷爷很爱自己的祖国和人民。
)你能将你的体会读进去吗?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伟人,这样一位深情地爱着自己祖国和人民,无怨无悔地奉献着自己一切的伟人,在香港即将回归之际,却离我们而去。
噩耗传来,每一个中国人都感到难过,都感到悲伤……虽然他已离我们而去,但他永远活在所有人的心中,他(板书课题,引读)在大海中永生。
二、过渡师:同学们,今天就让我们随着课文回到那一天,去送别我们敬爱的邓爷爷吧!三、抓疑扣情,读中感悟。
(一)学习第一段:1、师:请同学们轻轻地打开书,自由轻声地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将最能体现你此时此刻心情的句子画出来,多读几遍。
2、交流出示:1997年3月2日上午,一架银色的专机离开北京西郊机场,在首都上空低低地、缓缓地绕飞一周,然后穿过云层,飞向祖国辽阔大海。
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人们悲痛不舍)?从哪些关键词语体会到的?(低低地、缓缓地)你能将你的体会读进去吗?让我们把这种悲痛不舍的感情带进去,一起来读一读。
(配乐)3、是呀,人们舍不得伟人的离去,伟人也舍不得离开他热爱的人民与为之奋斗了一生的大地,(出示,引读)“一位以自己的一生带领人民书写中华民族崭新历史的伟人,今天将完成他人生的最后一个篇章。
《在大海中永生》第二课时课堂实录与赏析[兴化市新生中心小学 吴

《在大海中永生》第二课时课堂实录与赏析[兴化市
新生中心小学吴
一、情境导入
师:1997 年3 月2 日上午,一架银色的专机离开北京西郊机场,在首都上空低低地缓缓地绕飞一周,然后穿过云层,飞向祖国的辽阔大海。
机舱里安放着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衷心爱戴的邓小平爷爷的骨灰。
一位以自己的一生带领人民书写中华民族崭新历史的伟人,今天将完成他人生的最后一个篇章。
[评:教者凝重的神态,哀婉的语调,再现了“骨灰撒大海,鲜花送伟人”的场景,让学生入情入境,一个让人心碎的时刻。
]
二、精读感悟
1、学习课文第二段:
(1)师:鲜花伴着骨灰,撒向无垠的大海,一代伟人从此永别人世。
课文。
在大海中永生(23)

13、在大海中永生教学要求:l、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3、学习用“不仅……也……”造句。
4、继续学习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5、缅怀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学习他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情怀。
教学重难点:第3自然段由撒骨灰而引起的联想,体会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感受人民对小平同志的深情。
进而理解课题“在大海中永生”的真正含义:不是指具体的生命,而是伟人的不朽功绩。
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投影邓小平爷爷的照片)师:大家看看这照片上的老人,你觉得他是个怎样的人?师:同学们认识这位老人吗?说一说你所了解的。
师:这看似平凡的老人却为我国作出卓越贡献。
他是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一国两制”提出者。
他一生为我国作出了很多贡献,临终前,还再三叮嘱,死后要捐献角膜、解剖尸体,不留骨灰、撒入大海,把自己的一生毫无保留地献给祖国和人民。
师:说到这里相信大家已经知道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的主人公就是……(生齐说:邓小平爷爷)(投影出示课题并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2、解题:(1) 师:“永生”是什么意思?(2) 师: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吗? (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表扬,并把重要的问题写在黑板上。
)(3) 师: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自由读课文,自己试着找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自由读课文,出示要求:1、读准字音。
2、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3、给每个自然段标号。
三、检查自学情况:1、检查生字预习情况,出示投影(相机解释词义,使学生理解后读出词语的感情)船舱崭新呜咽痛悼海疆超越属于澳门舷窗震撼爱戴奔流不息波翻浪涌A、指名读,其他同学指正。
B、齐读生字词。
2、请七位同学分别读七段课文,其他同学仔细听,然后给对这七位同学读书的情况做出评价。
3、指导难读的小节:师:在读书过程中你觉得哪些句子读起来有困难的,让大家来帮你。
最新整理《在大海中永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在大海中永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设计理念]1、把握文章情感主线,紧扣情字,以读代讲,在读中理解体验,读中感悟。
感悟伟人的丰功伟绩,感悟伟人的高尚情怀,让学生在心灵上受到震憾,在情感上得到熏陶,思想上受到启迪。
2、表达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立足文本,抓住学科特点,以语言文字的理解感悟,语文素养形成为目标,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力使三维目标和谐达成。
3、落实学生主体地位,老师是教学的引导者,学生学习过程的合作者,表达整个教学过程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心灵对话的过程。
[教学方法]1、以读为本,以读代讲,以读悟语,读中悟情,以情促读,读中深化认识,陶冶情操。
2、创设情境,引领体验,合作对话,自主构建。
[教学过程]一、音乐导入,提示课题1、课前首先让我们一起重温一首熟悉的歌曲,注意用心灵去倾听、去感触。
〔播放春天的故事〕2、以前听过这首歌吗知道它歌颂了谁吗〔邓小平〕3、出示邓小平画面,简介邓小平生平。
4、揭题、读题。
然而,1997年2月19日,这位历史伟人却悄然闭上了眼睛,离我们而去了。
他的离去是党和国家的巨大损失,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全国各族人民都沉浸在无比悲哀之中。
今天,让我们再一起来缅怀这位历史伟人。
〔板书课题:在大海中永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顺序1、请同学们放声地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师巡视,指导〕2、说说课文主要讲什么能根据教师提示补充小标题吗飞向大海;一;;一;〔撒向大海〕;一;;一;〔辞别大海〕三、精读品味,深入感悟A、细品第一局部1、让我们先回首到1997年3月2日上午,飞机离开我们飞向大海的那令人心碎时刻。
再读读第一自然段,想想当时人们是怎样的心情,你又有何感受2、读书交流,引导感悟。
〔1〕、谁愿意来读读自己最想读的句子并谈谈感受。
〔2〕、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精读体会。
第一句扣住关键词低低地、缓缓地,领会人们当时的不舍与悲哀。
对第三句中崭新历史、最后一个篇章,老师适当点拔说明,以增进学生对邓小平的了解,进一步感悟其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