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作业岗位与空间设计
作业岗位与作业空间设计

3. 脚的作业空间 见图8-13
4. 受限作业空间 见图8-14,图8-15,尺寸参阅表8-4至8-5。 P 168 表8-6 由上肢和零件尺寸限定的维修空间 P169 表8-7 由标准工具尺寸和使用方法限定的维修空间
•
•7.4 作业空间的人体尺寸
•第8章 作业岗位与空间设计
3. 坐、立姿交替作业岗位 见图7-4
•
•7.2 手工作业岗位设计
7.2.2 手作业岗位尺寸设计
1. 与人体有关的作业岗位尺寸
2.
D、W、T1、T2、G、L、B、Z、U;参阅表7-1和表7
2. 与作业有关的作业岗位尺寸
(1)作业对象高度C:由工作任务确定;
(2)作业台厚度K:
•Km
•Kmi
(3ax)坐姿岗位相对高度H1和n立姿岗位工作高度H2;
•
•7.1 作业岗位的选择
7.1.2作业岗位设计要求和原则
1.设计要求
1)作业岗位的布局应保证工作能在上肢所能达到的范围内完 成,且考虑下肢的舒适性。 2)考虑操作动作的频繁程度。 3)考虑作业者的群体。
2. 设计原则
1)作业岗位应考虑作业者的生理特点和动作的经济性原则。 2)作业岗位的各组成部分应符合工作特点和人机工程学要求。 3)作业岗位不允许无关物体存在。 4)作业岗位设计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程的要求。
I类:视力为主的手工精细作业;
II类:为使用臂力为主,对视力有一般要求的作业;
III类:为兼顾视力和臂力的作业。参阅表7-2
(4)作业平面高度A的最小限值
坐姿作业岗位:
•
•7.2 手工作业岗位设计
•立姿:
•(5)座位面高度S的调整范围
工程心理学-教学大纲报告

《工程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理论课程)◆课程编号:060122◆课程英文名称:Engineering Psychology◆学分/学时:3学分/51学时◆课程类型:通识通修课程通识通选课程学科基础必修课程学科(跨学科)选修课程专业发展核心课程√专业发展拓展课程集中实践课程◆适用专业(专业类):三年级应用心理学专业◆先修课程: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一、课程简介与教学目标工程心理学是研究人、机械及其工作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是一门研究和应用极为广泛的综合性边缘学科,涉及工程技术、人机工程、环境工程学、人体测量学、营销学、美学等学科内容。
本课程从宜人性角度介绍了人的生理、心理、行为方式、运动系统的机能、作业岗位等特点,讨论了通过对工具、机器、系统、环境、作业空间布置、显示与控制装置的合理设计来提高工作的效率、舒适性、有效性和人-机-环境协调性等问题。
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工程心理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了解和掌握有关人机工程学设计原理和设计方法,建立系统设计观,树立工业产品设计以“人为核心”的设计价值观,能初步通过对工具、机器、作业空间布置、显示与控制装置的合理设计来解决有关工作的效率、舒适性和人-机-环境协调性等方面的问题。
二、教学方式与方法本课程学习以人机工程学所涉及到的人、机、环境三要素的核心问题为主线,以课堂教学为主,辅以适当的电化教学手段,通过若干专题设计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和表述能力。
本课程强调小组学习,由学生根据教案,自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找资料解决问题,以获得最有效率的学习。
通过现实世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通过查阅书籍、期刊,网络检索,和他人讨论等途径来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对新旧知识结构重新整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显示装置的人机学设计;操纵(控制)装置的人机学设计;工作台椅与手握工具的人机学设计;作业岗位与作业空间设计;典型人机系统设计以及人机工程学专题(主题)设计;人机工程学实验。
人机工程学教案

人体系统
基本概念:系统的重要特征在于系统的整体功能高于部分之和
人体系统设计程序:是按照系统论的方法而进行的一种总体设计
人体系统的设计方法:包括自成体系的设计思想和与之相应的设计技术
人机系统检查与评价
授课时间
第6次课,第6周 星期二第7-8节
课时
2
授课方式
理论课□ 讨论课□ 习题课□ 实验课□ 上机课□ 技能课□ 其他□
授课题目
第六章工作台椅与手握工具设计
目的与要求
了解控制台的形式和工作座椅设计的主要依据;了解办公台的设计要点;掌握手握式工具的设计原则。
人的因素:人是人机系统中最活跃的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同时也是最难控制的环节
机器的因素:机器的因素主要对机械及电气系统进行归纳,在一定程度上也有普遍的代表性
环境的因素:环境因素包括生产,生活,室内,室外,自然,人工环境等
人机系统的综合研究内容:人机系统的综合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得到系统的最佳效果
人机系统设计的一般程序
重点与难点
重点:视听觉机能及其特征,神经系统、运动系统的机能及其特征,人的信息处理系统的模型。
难点:人的信息处理系统的模型。
教学基本内容
方法及手段
肌肉
肌肉的生理特征:肌肉的人分类,肌肉的运动特征,收缩中的生理代谢
肌肉收缩与神经控制的关系:神经控制的作用方式,反射系统
肌肉施力:肌肉施力的分类,静态施力的生理效应,静态施力极限,减少静态施力设计
人体模板的应用:需要借助人体模板进行辅助制图,辅助设计或辅助演示
宋体五号左对齐(各部分内容的时间分配、板书安排、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可在此加以说明)
第8章 作业岗位与空间设计

3)作业岗位不允许无关物体存在。 4)作业岗位设计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程的要求。
8.2手工作业岗位设计
以手工操作为主的生产岗位称为手工作业岗位(国标 GB14776-93为岗位设计提供了基本原则和确定尺寸的基 本方法)。
8.2.1 手作业岗位类型 1. 坐姿手工作业岗位,见图8-2 2. 立姿手工作业岗位,见图8-3 3. 坐、立姿交替作业岗位,见图8-4
第8章 作业岗位与空间设计
第7章链接
第9章链接
8.1 作业岗位的选择
依据工作任务的性质来选择作业岗位,作业岗位分为坐 姿岗位,立姿岗位和坐、立姿交替岗位,见图8-1。 8.1.1 三种作业岗位的特征 1. 坐姿作业岗位:适于从事轻、中作业且不要求作业者在 作业过程中走动的工作。
2. 立姿作业岗位:适于从事中、重作业以及坐姿作业岗位 的设计参数和工作区域受到限制的工作。
第8章 结束
回总目录 第9章
附录 本章所附插图
图8-1
返回
图8-2
返回
图8-3
返回
图8-4
返回
图8-5
返回
图8-6
返回
图8-7
返回
图8-8
返回
图8-9
返回
图8-10
返回
图8-11
返回
图8-12
返回
图8-13
返回
图8-14
返回
图8-15
返回
图8-16
返回
图8-17
返回
图8-18
返回
图8-19
返回
具体尺寸计算请参阅教材
3.与性别有关的作业岗位尺寸 (1)当作业人员性别一致时 (2)当作业人员性别不一致时
人因工程学第七章作业中的动作、岗位和空间设计

在进行作业的过程中,需要考虑最容易看见物体时眼睛的高度和物体与眼 睛的距离。例如,在必须降低眼睛高度的情况下,就要形成蹲下的姿势、 前屈的姿势或侧屈的姿势等,保持或反复做这样的姿势,是引起过早疲劳 的原因。 (2)与循环的关系 如果伸长手抓住电车的拉手,手指就会发麻,如长时间一直站着,则脚会 出现水肿,这是日常的经验。在远离心脏的部位,由于重力的缘故,血液 循环流动往往不畅。因而,必须尽可能避免手的操作点过高的姿势或妨碍 血液循环的姿势,如蹲下的姿势和把头低下的前屈姿势。
②坐姿操作。
在下列作业中宜采用坐姿操作:持续时间较长的工作应尽可 能采取坐姿操作,以免疲劳;精确而细致的操作应采取坐姿, 因为在坐姿状态下,可完成较精确的操作;需要手足并用地 作业。
坐姿操作的缺点在于,作业过程中不易改变体位,施力受到 限制,工作范围有局限性,长期久坐作业易引起脊柱弯曲等 职业损伤。
此外,人体所处的姿势是影响施力的重要因素。
4.人体不同姿势的能耗
图7-5 不同姿势的相对氧耗量
图7-6 各种作业姿态相对应的能耗(kcal/min)
图7-7 姿势与肢体活动程度
二、作业姿势的设计原则
1.作业姿势的选择
(1)确定作业姿势的因素
确定作业姿势的因素主要有:工作空间的大小与照明条件; 体力负荷的大小及用力方向;工作场所各物(包括仪器、工 具、加工物件等)的安放位置;工作台面的高度,有无合适 的容膝空间;操作时起、坐的频率。
图7-8 不良的作业姿势
④双手同时操作时,手的运动方向应相反或者对称运动,单手 作业本身就造成背部肌肉静态施力。另外,双手做对称运动 有利于神经控制。
⑤作业位置(坐台的台面或作业的空间)高度应按工作者的眼 睛和观察时所需的距离来设计。观察时所需要的距离越近, 作业位置应越高,如图7-9所示。由图可见,作业位置的高度 应保证工作者的姿势自然,身体稍微前倾,眼睛正好处在观 察时要求的距离。图中还采用了手臂支撑,以避免手臂肌肉 静态施力。
人机考试题目

第一章概述人机工程学是一门应用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正确处理人.机.环境之间的关系研究人-机-环境系统最优组合的工程技术科学信息分析法:就是输入、输出的信息及其反馈系统进行测定分析,以此阐述人-机之间信息交换的数量关系。
动作负荷分析法:在规定操作所必须的最小间隔时间内推算操作者的工作负荷。
这种方法主要分析作业强度、操纵阻力,作业内容以及感知觉系统的信息接受通道与容量的分配。
人机界面:指的是人与机器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作用界面研究内容:(1)人的特性研究(2)机的特性研究(3)环境特性研究(4)人机关系研究(5)人环关系研究(6)机环关系研究(7)人机环关系研究研究方法:(1)观测法(2)实测法(3)实验法(4)调查法(5)分析法(6)模拟和模型试验法(7)计算机辅助法(8)感觉评价法(9)心理测验法第二章人体尺寸人体测量是指对人类身体各方面特征数据的度量,特别是人体的尺寸、形状和耐力及这些数据在设计中的应用,通常人体测量数据主要分为:人体结构尺寸(静态尺寸)和人体功能尺寸(动态尺寸);1.人机尺寸设计原则及步骤原则:①可调性设计、②极限设计原则、③平均尺寸设计原则步骤:1.考虑使用人群、2.选择使用哪一部位的人体尺寸、3.选择使用哪一设计类型和百分位数、4.考虑尺寸修正量、5.全尺寸实体模型验证2.百分位数:表示人体尺寸的一个等级,是一个界值,尺度:是基于人体尺寸的一种关于物体大小或空间大小的心理感受(计算题略)第三章人体机能及其特征1.感觉、知觉的基本特征(在心理学中就把感觉和知觉统称为“感知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基本特征:(1)适宜刺激.(2)感觉阈.(3)感觉适应.(4)感觉相互作用.(5)感觉对比.(6)感觉补偿与发展.(7)余觉知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和主观状况整体的反应.基本特征:(1)知觉整体性(2)知觉的选择性.(3)知觉理解性.(4)知觉恒常性.(5)错觉2.描述声音的三个要素:频率:振幅:波形3.视觉生理特征:1.疲劳性2.视线变化习惯3.准确性4.观察优先性5.双眼协调性6.接收程度7.颜色的易辨认顺序听觉特征:时间上连续、缓慢性、费直接性、易于稳定性人的信息处理系统:1.感觉子系统 2.信息处理子系统 3.反应子系统4.反应时类型、概念及其影响因素(从接收刺激到机体做出反应所需要的时间)1)简单反应时:由单一的刺激产生单一的反应,这种单一反应所需要的时间就是简单反应时间。
空间规划设计师岗位职责

空间规划设计师岗位职责
空间规划设计师的岗位职责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1. 进行项目前期调研,了解客户需求和使用特点,收集空间规划所需的信息和数据。
2. 制定空间规划方案,根据客户需求和预算要求,进行布局设计和功能规划,考虑空间利用率、流线和人机工程等因素。
3. 进行平面布置、剖面勘测和空间展示方案的制作,包括平面图、立面图、透视图等。
4. 负责与客户、项目经理和其他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协作,确保空间规划方案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5. 参与方案评审和修改,根据客户和项目经理的反馈进行方案调整和优化。
6. 协调与供应商、施工人员和其他设计团队成员的合作,确保设计方案能够顺利实施。
7. 监督施工过程,解答施工中的问题和疑虑,保证设计方案的质量和效果。
8. 研究新的空间规划设计理念、技术和材料,提升自身专业水平和团队的设计能力。
9. 参与项目报价和预算编制,控制设计费用和项目成本。
10. 协助项目经理进行项目进度管理和客户关系维护,确保项目按时交付和客户满意度达标。
第 1 页共 1 页。
居住空间设计第二版电子课件第八章居住空间软装设计

第二节 居住空间陈设品应用
(5)门厅照明 门厅照明一般主灯造型简洁, 还可配合壁灯、穿衣灯及起装饰作 用的射灯等,以暖色为主调,共同 营造一个明亮而惬意的过渡空间 (见图8-42)。
第二节 居住空间陈设品应用
(6)卫生间照明 卫生间中洗手盆和镜子周围的灯具要清爽、明亮,磨砂或隔栅的细管荧光灯及安 装在镜子两旁成串的磨砂白炽灯都是常见的选择(见图8-43)。为避免脸部逆光,切 勿在镜子对面安装灯具。
第一节 居住空间家具布置
2.装饰功能
家具体现了日常生活中人们对 美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区域的 风俗文化、地域特色、审美情趣 等。在技术支持的不断改进中, 家具已成为居住空间中的主要角 色,其风格、造型、尺度、色彩、 材质、配置等都对居住空间设计 的格调与气氛起到烘托与渲染作 用(见图8-5和图8-6)。
第二节 居住空间陈设品应用
壁挂织物不仅具有装饰性和观赏性, 还能反映时代特征。品质俱佳的壁挂织 物是有一定收藏价值的艺术品。北京故 宫的金线地玉堂富贵挂毯(见图8-35) 正反面均采用丝绒线织成,配色丰富, 图案艳丽,并采用黑线勾边,是一块很 有代表性的清代挂毯。
第二节 居住空间陈设品应用
壁挂织物的形式多种多样,用 毛线和绳带等编织而成的波希米亚 挂毯(见图8-36)是常见的一种, 其采用别致的手法串引缠绕而成, 精致而美好。手工挂毯多出自尼泊 尔、印度、土耳其、比利时等国家, 它们均采用羊毛手工编织而成,染 色上大部分使用植物颜料,如核桃 皮、橡树皮、石榴皮、茜草等,使 其看上去色调柔和协调,不易褪色, 柔软性好,耐用结实(见图8-37)。
第一节 居住空间家具布置
3.巴洛克式家具
巴洛克式家具样式大多雄浑厚重,在运用 直线的同时也强调线形的流动变化,具有华美 的效果,色彩华丽且常用金色予以协调,营造 出室内庄重、豪华的气氛。巴洛克式家具常利 用多变的曲面,采用花样繁多的装饰,做大面 积的雕刻、金箔贴面、描金涂漆处理,其坐卧 类家具上大量应用布料包裹,比较适合别墅、 高档公寓等(见图8-1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8章作业岗位与空间设计
一、填空题
1、作业岗位按人作业时的姿势分为岗位、岗位和岗位三类。
2、视觉显示终端作业岗位的人机界面主要有四个,即界面、
界面、界面和界面。
3、作业空间设计应以为中心,以为重要设计基准。
二、选择题
1、在作业过程中,常需搬移重量超过4.5kg物料时,这时宜选择()。
A、坐姿作业岗位
B、立姿作业岗位
C、坐、立姿交替作业岗位
2、在上班的绝大多数时间内从事精密装配或书写等作业,这时宜选择()。
A、立姿作业岗位
B、坐姿作业岗位
C、坐、立姿交替作业岗位
3、在作业过程中需要作业者完成向下方施力的作业时(如包装或装箱作业等),宜采用()。
A、坐姿作业岗位
B、立姿作业岗位
C、坐、立姿交替作业岗位
4、汽车驾驶室属于()。
A、近身作业空间
B、个体作业场所
C、总体作业空间
5、一个办公室或计算机房属于()。
A、近身作业空间
B、个体作业场所
C、总体作业空间
6、计算机操作台(包括计算机、工作台与座椅等)属于()。
A、近身作业空间
B、个体作业场所
C、总体作业空间
7、对于写字或轻型装配作业,其作业面高度应为()。
A、较低高度
B、正常高度
C、较高高度
8、下图所示站姿作业中,精密作业应使用( )所示高度的作业面。
A、(a)图
B、(b)图
C、(c)图
四、问答题(16分)
1、图示视觉信息显示终端作业岗位的人机界面有四处,请回答: (1)、这四处界面分别是什么?
(2)、每一个界面的设计要点分别是什么?
2、作业岗位设计要求和原则分别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