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导学案(全册 共64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导学案(人教版)

课题§1.1地球和地球仪导学案(1)学什么1、正确描述地球的形状,记住地球的一些基本数据2、掌握纬线的特点重点1、地球的形状2、纬线的特点我来学主问题设计时间点拨自主学习1.地球是一个。
它的平均半径为千米,最大周长约千米,表面积约平方千米2.拨动地球仪,可以看到它是绕着一根轴转动的,这根轴叫。
3.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叫,它们分别是和。
4.在地球仪上,与南极和北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叫。
所有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5.赤道为度纬线;从赤道向两极各称为和,分别用和表示。
北极和南极各为90度6.按规定,为低纬度地区,为中纬度地区,为高纬度地区5至8分钟团队合作7.读图,完成下列知识(1)认识纬线/ 形状长度(是否相等)指示方向纬线(2)纬线可以有__条(3)在图中填出各纬线的度数(4)纬线在南北两极缩成(5)南极点的纬度为,北极点的纬度为(6)纬度从赤道往两极在逐渐8.读图1.8南北半球的划分,回答问题(1)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是(2)可以有多少条纬线能将地球划分南、北两个半球?(大小相等)5至10分钟设计教师:刘剑波侯新宇课题§1.1 地球和地球仪导学案(2)学什么1、掌握经线的特点及经度的标度规律2、记住东西半球的划分界限,弄清经纬线的区别重点1、经线的特点2、东西半球的划分我来学主问题设计时间点拨自主学习1.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线,叫___,也叫____。
2._____的经度为0 °,是经度的起始线。
由此向东和向西,各分_____°,称为东经和西经。
东经用“___”表示,西经用“___”表示。
东经和西经的180°是重合的,通常就把它叫做_____。
3.任意两条_____的经线都组成一个经线圈;任意一个_____,都可以把地球分成两个半球5至8分钟独立自学完成团队合作4.读图,完成下列知识(1)认识经线形状长度(是否相等)指示方向经线(2)经线可以有_____条(3)在图中填出各经线的度数(4)0°经线:往东经度在变____往西经度在变____180°经线:往东经度在变____经线:往西经度在变____5至10分钟经线和经度设计教师:刘剑波侯新宇课题§1.1地球和地球仪导学案(3)学什么1、会运用经纬网写出点的经纬度,学会根据经纬度定位置2、会运用经纬网确定方向重点1、运用经纬网写出点的经纬度,根据经纬度定位置2、运用经纬网确定方向我来学主题问题设计、时间点拨自主学习1.读经纬网图,完成下列问题1.A点的经度是___,纬度是___2.B点的经度是___,纬度是___3.C点的经度是___,纬度是___4.A点位于__半球和__半球,C点位于__半球和__半球,B点位于南北半球的___线上独立自学完成队合作5.在上图中标出点D1(20°E,40°N),D2(20°E,40°S),D1(20°W,40°N),D1(20°W,40°S),问经度为20°,纬度为40°的点共有__个6.在上图中标出,经度为0°,纬度为60°的点,共有__个7.在上图中标出,经度为0°,纬度为0°的点,共有__个8.读图,完成下列问题甲乙丙(1)在甲图中,A点的经度是___,纬度是___(2)在乙图中,B点的经度是___,纬度是___(3)在丙图中,C点的经度是___,纬度是___经纬网设计教师:刘剑波侯新宇南寒带10.思考:如果地球公转地轴不倾斜的话,会产生什么现象?小结提纲思维导图方向:_____;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是____方向;从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是____方向地球自转周期:_____地理现象:_____方向:_____地球公转周期:_____地理现象:季节变换,南北半球刚好_____五带:____、_我来用1.同纬度偏东的长春市比偏西的乌鲁木齐市()A、先看到日出B、后看到日出C、同时看到日出2.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应是北半球的()日A、春分B、秋分C、夏至D、冬至3.宜宾获得太阳光热最多的日期是()A、3月21日B、6月22日C、9月23日D、12月22日4.我们夏季到澳大利亚旅游要带()A、春装B、夏装C、秋装D、冬装5.要在一年四季都昼夜平分的地方建一座房子,应建在()A、北极点B、南极点C、赤道D、北回归线6.符合“太阳直射点正在北移,但仍在南半球”的时间是()A、劳动节B、元旦C、国庆节D、儿童节7.读图,回答问题(1)当地球运动到①位置时,这一天称为___日,太阳直射在_____上。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套导学案

绪言与同学们谈地理【自学内容】与同学们谈地理【自学目标】1、感知地理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增强好奇心和求知欲2、学会用地理的方法“想”问题,知道具备地理观念的重要性3、指导学生如何学习地理,明确本学期的学习任务及学习方法。
【自学重点】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方法的掌握【自学过程】学习任务一:地理课学习些什么?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P2-3课文和图片完成地理课学习的内容。
组长讲解。
学习任务二: 学习地理有什么用?2、教师指导学生阅读P3-5课文和图片完成学习地理有什么用。
得出结论:地理与人们的、、、有密切的关系。
3、怎样理解“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资源既是从父辈那里继承来的,又是从子孙后代那里借用来的”?学习任务三: 怎样学好地理?4、教师指导学生阅读P5-6课文和图片完成怎样学好地理。
并且启发学生说出你认为哪些学习方法对地理有利。
要要要要小组交流,学习地理有什么方法?【建构知网】地理课学习些什么?学习地理有什么用?怎样学好地理?§1.1.1地球和地球仪【自学内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仪【自学目标】1、会描述地球的形状和大小.2、学会运用地理数据说明地球的大小。
3、知道地球仪的由来,地球仪的作用。
【自学重点】会描述地球的形状和大小【自学过程】自学任务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阅读课本2—3页图1.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请你说出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主要历经了哪几个阶段?。
2、读P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内容:1519至1522年,航海家率领的船队,依次经过的大洋是洋、洋、洋,最后又回到洋,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意义何在?我们应该学习他的什么精神?3、地球的形状是什么样的?4、阅读课本2—3页图1.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说出能够证明地球是球形的事例①;②;5、阅读图1.2,请你用平均半径,地球表面积,最大周长这三个要素来描述一下地球的大小。
平均半径是千米,地球的表面积是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千米。
【K12学习】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导学案+教案(上)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导学案+教案(上)一、《与同学们谈地理》学案设计总体构想1.教材与学情分析:本节是本书的导论,没有什么知识点,主要是从整体上介绍了学习地理的重要性,以及为什么要学习地理。
课本大量引用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感性材料,从不同方面介绍了地理知识的广泛性。
本节在扩大学生知识面的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课文选择“生活与地理”这个话题切入,有亲和力、趣味性,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的“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的理念。
本课在学习过程中主要可以通过“谈话”“聊天”的方式,与学生共同研讨地理与生活有什么样的关系。
在知识认知过程中尽量从学生的经验出发,遵循从感性认识开始,然后再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原则。
从本节课起就使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
2.学习目标:认知目标:地理的概念,感知地理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技能目标:能够说明日常生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初步懂得具备地理观念的重要性。
情感目标:激发对地理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重点和难点:地理的概念,地理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具备地理观念的重要性。
4.课型:读图讨论课5.导学策略:本节课通过两个活动进行上半节课,让学生结合以前的知识,讲讲对地理的理解,并加入一些实际事例,让学生了解地理课学习的主要内容,下半节课通过大量的图片让学生了解学习地理的重要性,了解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地域差异及其客观发展规律,学会综合分析方法。
学习流程分课时课时学习目标:地理的概念,感知地理与生活的密切关系,能够说明日常生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初步懂得具备地理观念的重要性,激发对地理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导学过程:1.导入:[讨论导入]与地理有关的事物和现象 2.导学:[学生讨论]回答上述问题[教师总结]生活离不开地理[课件展示]列举一些属于“地理”的事例和现象[教师小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地方,不同地方的环境有不同的特点,形成了不同的生活习惯和方式。
[课件展示]学习地理有什么作用[课件展示]尊重自然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教师提问]阅读书中“风沙掩埋了古文明”,教师提问强盛一时的巴比伦最终被风沙掩埋了,人类应从中吸取什么教训?[教师提问]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列举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违反自然规律遭到大自然报复的事例[教师提问]阅读书中“听老家的姑姑说……”一段文字,说说其中的道理。
七年级地理上册导学案(全册)

与同学们谈地理一、学习目标知识:1、知道地理课的学习内容。
2、知道学习地理的目的、意义。
3、知道学习地理课的学习方法。
能力:1、初步学会举例说明学习地理的意义;2、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好奇心,挑战心理、冒险心理和坚韧性、求异性等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
情感:1、使学生了解学习地理知识,掌握地理技能是社会主义公民适应现代化社会生活、学习和工作的需要,从而激起学生学习地理的欲望。
2、通过为什么要学地理,帮助学生树立为建设家乡,建设祖国,保护“人类家园”——地球而学习的志向。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1、重点:1)为什么要学习地理?2)怎样学好地理?2、难点:理解怎样处理好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四、教学准备:地球仪,世界地图,中国地图五、教学过程:一、做自我介绍二、给学生提出一些要求三、新课学习阶段:1、学生自由发言,然后讨论,拿到地理书,会想到什么?请同学们回忆小学已学过的自然知识,每个同学举一个例子,说说我们生活、学习、工作中有哪些属于地理知识内容。
2、学生自学教材第二页彩图,说说与地理的关系。
多动脑筋想一想,想什么?3、教师根据学校环境的实际情况,结合当时国内外和实际的地理知识,列举国内外和家乡中诸如大气污染、水污染、资源被破坏、垃圾的处理、人口增长过速等环境问题的典型事例,唤起学生装学习地理知识的强烈愿望,去探索适合国情的人类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真理。
4、学习地理,为了更好地生活尊重自然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
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综合地分析地理。
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堂小结)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最后思考归纳,为学好地理,应做好哪些准备?六、板书设计一、生活离不开地理。
二、学习地理,为了更好地生活,尊重自然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
七、练习与作业:略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一、学习目标知识:1、了解地球和地球仪的有关基础知识。
2、了解地球仪的作用,建立地理空间概念。
3、认识地图是记录和传递地理信息的工具。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册导学案

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导学案出品人:审核人:时间: 10、13●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⑴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会用相关数据说明地球大小;知道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
⑵了解地球仪基本构造,记住地球最大的周长,平均半径,表面积。
⑶了解地球仪的作用,逐步建立地理的空间概念,学会在地球仪上识别经线、纬线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观察极半径示意图,说明地球的形状。
通过学习经纬线,逐步建立地球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培养对真理勇于探索、执著追求的精神。
●教学重点:地球的形状、大小;地球上的经线和纬线。
●教学难点:经线和纬线的特征。
一、自主学习:(一)导入部分:利用2009年7月24日的日全食引出月亮、太阳都是圆的,那么地球的形状是怎样的呢?(二)导学部分:1、地球的形状是个。
地球的平均半径是千米,地球表面积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万千米。
2、地球仪是地球的,在地球仪上,用不同的、和来表示陆地、海洋、河湖、国家河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
3、地轴是地球的。
纬线是与地轴并环绕地球一周的,地球仪上可画出条纬线,经线是连接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
地球仪上可画出条经线,北极是。
南极是。
二、合作、探究、展示:1、现在我们都知道地球是个球体,你能从日常生活中举出实例么?2、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哪几个阶段?(阅读P2图1.1)3、从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中,你有哪些感悟?4、观察地球仪:地球仪由哪几部分组成?地球仪上有哪些地理事物?南北极点是如何确定的?5、观察地球仪上的经线和纬线(或书P6图1.10、图1.11)回答下列问题:(1)经线成什么形状?纬线又是什么形状?(2)比较不同的经线长度有什么变化。
不同的纬线长度是否相等?(3)经线指示什么方向,纬线呢?小结:完成下列表格三、当堂检测:1.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说明大地是球形的自然现象是()A太阳东升西落B站得高,看得远C水往低处流D日全食2.下列关于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自古以来,人们就认为地球是一个球体。
地球的宇宙环境导学案-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七年级地理上册

七年级地理上册导学案课题 1.1.1地球的宇宙环境课型讲授课主备审核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太阳系结构示意图,了解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以及行星的运动特征,培养学生的读图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八大行星基本数据的对比、分析、归纳,培养学生观察思维的能力。
3.天体及天体系统的结构层次。
学习重点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及原因。
学习难点认识地球是一颗特殊的行星;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
预习案1.天体:宇宙中不同形态的物质组成,我们把这些物质统称为天体。
例如星云、_______、行星、卫星、彗星、星际物质。
2.天体系统由大到小分为可观测宇宙、银河系、________、地月系。
3. 太阳系八大行星:①________、金星、地球、②________、木星、土星、天王星、③_________在_______和________之间有一个小行星带。
4.人类唯一的家园地球和________的距离适中,自身________和______适中,容易形成适合生命存在的________、________和液态水等条件。
5. 宇宙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卫星等物质组成。
太阳系是________的一小部分,而银河系也只是茫茫宇宙的一小部分。
6. 太空探索的主要方面:太空观测、___________、行星际探测、火星探测、___________等方面。
7.太空探索有助于推动___________,促进__________的开发,帮助我们了解宇宙的__________与__________。
太空探索也体现了人类的__________和对未知世界的__________行课案1.什么是宇宙?2.什么是天体?3.太阳系的组成?4.太空探索的主要方面?5.人类探索的成就?6.人类探索的意义?7.月球的自然环境是怎样的?8.航天员在月球上需要克服哪些困难?9.比较地球与金星、火星的表面平均温度,简要说明地球适宜人类生存的温度条件?10.说说地球和太阳系其他行星的不同,谈谈你对地球是我们目前唯一家园的理解。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导学案全册

课题:地球的运动 _学习目标:1、用课件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并熟悉基本的运动规律。
2、用简单的工具正确演示昼与夜,以及昼夜更替。
3、利用图或亲身体验,比较分析二分二至日食太阳照射情况的差异,说明四季的变化。
4、利用图说明五带的界限,并举例说明各自的特点情景链接:你知道地球上为什么有白天和黑夜?一年中为什么有四季更替?自主研学:1、地球运动的形式有哪些?方向是怎么样的?2、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完成下列表格的填写。
自转公转方向转动一周所需要的时间旋转中心转动特点运动的意义3、请列举自然界中什么现象可以证明地球的自转方向?4、地球公转运动的特点?合作探究:一、1、教师课件演示地球的自传,昼夜形成有两个最基本的要素?(一是地球为不透明的球体,二是太阳光线是平行光。
)提问:观察实验,看此时除中国是白天,还有那些国家是白天,有哪些国家是黑夜?2、教师将地球仪转动1800,再让学生观察:中国和美国分别处在白天还是黑夜?中国和美国昼夜交替的情况,思考昼夜更替的原因是什么?可见,地球自转还使地球上位于不同经度的地区产生了时刻的差异,在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就有不同的时刻。
二、(1)在同一天中,早晨或傍晚与中午三个时段相比哪个时段我们感觉到太阳光照射得最厉害?那么你能从这一现象中总结出什么规律来吗?(课件演示阳光的直射和斜射)(2)与太阳光热能量在一天中的变化规律同理,太阳光热能量在一年中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呢?请结合我们的日常生活体验来说明。
新-课-标-第-一-网(3)观察后,思考并解释太阳光的照射情况在一年中的变化规律。
2、教师指导学生阅读书中“地球的五带图”,观察投影片,总结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节气时,地球上五带内各带所接受到的太阳光热能量状况和昼夜长短的变化。
完成填充图练习。
3、说说我国大部分陆地位于五带中的哪一带。
攀登高峰: 1、在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呈 方向;在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成 方向;4、地球自转产生 现象。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导学案+教案(上)

一、《与同学们谈地理》学案设计总体构想1.教材与学情分析:本节是本书的导论,没有什么知识点,主要是从整体上介绍了学习地理的重要性,以及为什么要学习地理。
课本大量引用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感性材料,从不同方面介绍了地理知识的广泛性。
本节在扩大学生知识面的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课文选择“生活与地理”这个话题切入,有亲和力、趣味性,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的“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的理念。
本课在学习过程中主要可以通过“谈话”“聊天”的方式,与学生共同研讨地理与生活有什么样的关系。
在知识认知过程中尽量从学生的经验出发,遵循从感性认识开始,然后再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原则。
从本节课起就使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
2.学习目标:(1)认知目标:地理的概念,感知地理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2)技能目标:能够说明日常生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初步懂得具备地理观念的重要性。
(3)情感目标:激发对地理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重点和难点:地理的概念,地理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具备地理观念的重要性。
4.课型:读图讨论课5.导学策略(教学构想):本节课通过两个活动进行上半节课,让学生结合以前的知识,讲讲对地理的理解,并加入一些实际事例,让学生了解地理课学习的主要内容,下半节课通过大量的图片让学生了解学习地理的重要性,了解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地域差异及其客观发展规律,学会综合分析方法。
学习流程分课时(一)课时学习目标:地理的概念,感知地理与生活的密切关系,能够说明日常生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初步懂得具备地理观念的重要性,激发对地理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导学过程:1.导入:[讨论导入]与地理有关的事物和现象2.导学:[学生讨论]回答上述问题[教师总结]生活离不开地理[课件展示]列举一些属于“地理”的事例和现象[教师小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地方,不同地方的环境有不同的特点,形成了不同的生活习惯和方式。
[课件展示]学习地理有什么作用[课件展示]尊重自然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教师提问]阅读书中“风沙掩埋了古文明”,教师提问强盛一时的巴比伦最终被风沙掩埋了,人类应从中吸取什么教训?[教师提问]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列举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违反自然规律遭到大自然报复的事例[教师提问]阅读书中“听老家的姑姑说……”一段文字,说说其中的道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版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导学案(全册共64页)目录地球的形状与大小和地球仪学案导学1.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
2.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3.认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先学后教1.___________率领船队的环球航行,第一次证实了地球是个球体。
2.地球的表面积是________平方千米,最大周长是约__________千米,平均半径约__________千米。
3.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且按照一定的________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_________。
4.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来表示地球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地理事物的位置5.地球仪上有根假想轴是_________,它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叫做__________。
其中,对着北极星的点叫__________,它是地球上最_______点。
与北极对应的点叫_________,是地球上最________点。
小组合作1.说说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2. 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能说明地球是个球体?当堂达标1.下列事例不能正确说明地球形状的是()A.月食的形状B.在海边观看由远方驶来的帆船,总是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身C.“天圆地方”说D.站得高看得远2.“坐地日行八万里”是指赤道周长约()A.5亿千米 B.4千米 C.4万千米 D.8000千米3.有关地球形状的叙述,正确的是()A.正圆球体B.扁球体C.两级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D.南北半球对称的球体4.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下列认识过程排序正确的是()①天圆地方②麦哲伦环球航行③天如斗笠地如覆盘④地球卫星照片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C.①③②④D.④②③①5.月食时地球位于太阳和月亮中间,挡住了太阳的光线,人们看到的月食图片,不可能是()6.有一天咸蛋超人“遁地”前去拜访住在地球另一端的面包超人,他从家中钻入地底,始终保持直线前进并穿越地心,来到面包超人的家。
咸蛋超人“遁地”穿行的距离约为( )A.2万千米B.4万千米C.6 371千米D.12 742千米7.(2010·福建漳州)假如要给地球缝制一件外衣,那么所需的布料应不少于( )A.5.1亿km2B.5.1亿kmC.5.1亿km3D.5.11km28.谜语“不是篮球不是蛋,用手一推它就转。
不要看它个子小,载着河山飞快跑。
”的谜底是( )A.地球B.地球卫星照片C.地图D.地球仪9.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什么来区分陆地和海洋( )A.文字B.数字C.颜色D.符号10.在学习了地球仪之后,几位同学对学习地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后拿着地球仪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你知道谁的说法是错误的吗( )A.小明:地球仪中地轴与赤道成23.5°夹角B.小强:地球仪是人们为了研究方便而做的地球模型C.玲玲:转动地球仪,它绕一根轴在运动,证明地球里有一根旋转轴D.菲菲:在地球仪上,地轴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叫北极11.读图填空 12.读图,认识地球仪上的点和线。
经纬网的判读学案导学通过经纬网图判断某点的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先学后教1.经线和纬线交织成_________,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某点的_________。
2.一般情况下的经纬网,横线是线,纵线是线。
以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放射状的线是线,圆是线。
小组合作结合右图认识经纬网当堂达标1.一艘科学考察船计划9月份从A点(20°N、20°E)出发,到达与A点纬度相同,经线正好相对的B点进行科学考察,则B点的经度是()A.160°W B.20°W C.160°E D.20°E2.下列各点中既位于西半球又位于南半球的是:A.19°W,60°SB.0°,26°NC.25°W,30°ND.140°W,35°S3.下列各点中符合位于西半球、北半球、低纬度三个条件的是:( )A.20°W,60°NB.0°,26°NC.180°,17°ND.19°W,15°S4.关于我国首都北京(40°N,116°E)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北半球,中纬度B.位于东半球,高纬度C.位于西半球,中纬度D.位于南半球,高纬度5.关于地点(10°S,165°E)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东半球,中纬度B.位于西半球,低纬度C.位于南半球,东半球D.位于西半球,高纬度6.在地球表面,纬度30°、经度110°的地方一共有()A.一个 B.两个 C.三个 D.四个7.图1-27中P点位置,同时符合①东半球;②北半球;③热带三个条件的是()8.阅读下边所给两幅经纬网地图,完成下列各题:(1)写出图中A、B两地的经纬度位置:A.(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笔在图一和图二中标注:C.(10°E,10°N);D.(150°E,20°S)9.现在假如你是一个拥有千军万马的指挥官,但是这些部队分布在世界各地,他们的行动都要靠你来指挥.请你看看下图,根据你所掌握的情况,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A、B两支部队的地理坐标: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2)如果你准备抽调部分兵力到C、D两处.根据下面C、D两点的经纬度,在图中标出他们的位置.C:南纬40°,西经40°;D:北纬60°,东经70°.(3)如果在南纬20°,西经50°发现敌情,要求迅速出击,歼灭敌人.你调派上面A、B、C、D四支部队中的哪一支最合适呢?______.A、A部队B、B部队C、C部队D、D部队(4)如果将A、B、C、D四支部队按东西半球编组的话,则______ 在东半球组.经纬线与经纬度学案导学1、准确辨认经线和纬线、纬度和经度、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2、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先学后教1、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线叫,也叫。
经线指示方向。
2、我们把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那条经线叫做。
3、0°经线又叫,它是经度划分的起始线,0°经线以为东经,用“”表示,0°经线以西为,用“”表示。
0°经线向东、向西各分°。
4、国际上规定,用和组成的经线圈,把地球划分为东西半球。
5、在地球仪上,和相互交织,形成经纬网。
画出经纬网的目的是为了确定。
6、一般情况下的经纬网,横线是线,纵线是线。
以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放射状的线是线,圆是线。
7、低、中、高纬的划分人们规定,把纬度范围称为低纬度地区,为中纬度地区,为高纬度地区。
小组合作1、仔细观察经线,归纳出经线的特点,完成下表:当堂达标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北纬就在北半球,南纬就在南半球B、东经就在东半球,西经就在西半球C、纬线相互平行,经线不平行 D、经线等长,度数不同的纬线不等长2、0°纬线和180°经线的交点在地球上有()A、1个B、2个C、3个D、4个3、某地位于40°W,与它组成一个经线圈的另一条经线是()A、40°EB、140°EC、60°ED、140°W4、一个人要想在最短时间内跨越所有的经线,他应选择的地点是()A、0°纬线上B、0°经线上C、北纬30°D、南极点5、某地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以北是中纬度,以南是高纬度,该地的地理位置是()A、西经20°北纬30°的交点B、东经160°南纬60°的交点C、经度0°和南纬30°的交点D、东经160°北纬60°的交点6、东半球的范围是()A、0°经线以东至180°经线之间的半球B、20°E至160°W之间的半球C、20°W往西至160°E之间的半球D、20°W往东至160°E之间的半球7、下列地点中,位于“北半球”“中纬度”“西半球”的是()A、30°W, 40°NB、15°W, 40°NC、30°W ,29 °ND、170°W, 40°S8、下列关于赤道的叙述,正确的是()①赤道是划分经度的起点线,是0°经线②赤道是划分纬度的起点线,是90°纬线③赤道是南、北纬度的分界线④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9、在图中数字所示的地点中,既位于北半球,又位于东半球的是()A. ①②B.③④C. ③D.④10、读右下经线图,回答下列问题(1) A、B所在的经度是,C 的经度是。
(2)A 、B位于 半球,C 位于 半球。
(3)A 在B 的 方向。
11、 阅读下边所给两幅经纬网地图,完成下列各题:(1)写出图中A 、B 两地的经纬度位置:A .(___________,___________);B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练习知识回顾 1、自转和公转 2、地球公转运动的基本概况自转公转定义地球围绕 的运动地球围绕 的运动方向周期产生现象时间的差异的变化; 长短的变化; 的形成。
公节气日期太阳直射纬线昼夜状况3、地球上的五带(1)五带名称: A ,B ,C ,D , E 。
(2)C 、D 之间的界限是 ,纬度是 。
A 、B 之间的界限是 ,纬度是 。
(3) A 、B 、C 、D 、E 中,有阳光直射现象的是 ,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
太阳光能够直射的最南界线是 达标检测1.地球自转产生了 ①四季更替 ②昼夜更替 ③时区差异 ④昼夜长短的变化( )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下列四地区中,一年中有阳光直射的是 ( ) A .15°S B .25°NC .45°SD .30°S3.太阳直射南回归线的这一天,是北半球的 ( ) A .春分日 B .夏至日 C .秋分D .冬至日4.太阳直射的最北界线是 ( ) A .南回归线 B .北回归线C .南极圈D .北极圈5.北京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是 ( ) A .春分日 B .夏至日C .秋分日D .冬至日6.我们每天看到太阳东升西落,这是由于( )A.地球自西向东公转B.地球自东向西公转C.地球自西向东自转D.地球自东向西自转 7.划分五带的主要依据是( )A.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B.有无极昼极夜C.有无明显的四季变化D.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 8.当山东7月的一天,澳大利亚某地(位于南半球)的人们最有可能在( ) A.河里游泳 B.吹着风扇 C.吃西瓜 D.围炉烤火 9.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A.自西向东B.自东向西C.自南向北D.自北向南转位置① ② ③ ④10.6月1日这一天,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应是( ) A .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B .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C .在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D .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11.当我们上午上课的时候,英国的学生正在深夜睡梦中,原因是 ( ) A 、地球自转 B 、地球公转 C 、作息时间不一样 D 、以上都错 12.天安门国旗与太阳同升,下列节日中,升旗时间最晚的是 ( ) A 、元旦 B 、国庆 C 、劳动 D 、中秋节 13.如图所示,此时北半球的节气是( ) A 、春分 B 、秋分 C 、冬至 D 、夏至 14.此时,泉州地区昼夜长短的情况是( ) A.昼夜等长 B.昼长夜短 C.昼短夜长D.黑夜最长15.读“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图中阴影表示夜半球),回答:(1)图示时间为 月 日前后,北半球节气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