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运车辆综合性能检测和技术等级评定办理申请表
江苏省道路运输车辆综合性能检验报告单填写方法

附件3:江苏省道路运输车辆综合性能检验报告单填写方法一、检验报告单表头填写方法1、经当地质监机构审查后获得《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本报告中的所有检验检测参数均在汽车综合性能能力附表中得到批准,且在有效期内的,应在检验报告单左上方使用“”标志,同时应在标志下方加注证书编号。
2、报告单编号编排规则:用15位数字,左起——第1和第2位为“省份代码”,用32代表江苏省;第3和第4位为“市区代码”,用01代表江苏省南京市、02代表无锡市、03徐州市、04常州市、05苏州市、06南通市、07连云港市、08淮安市、09盐城市、10扬州市、11镇江市、12泰州市、13代表江苏省宿迁市;第5位为“县区代码”,含市区、县区、县级市,用0~9,第11位以后依次用A、B、C等,由各个省辖市确定;第6为“机构代码”,由各个省辖市确定,县区代码和机构代码确定后应报至省运管局备案;第7和第8位为“年份代码”,例如用17代表2017年,用18代表2018年,依次类推;第9至第13位为“检验序号”,按当年签发报告数量的次序从“00001”起编排;第14和第15位为“上线次序”,第1次上线即初检后出具的报告用01,第2次上线即复检一次后出具的报告用02,依次类推。
通常每期检验只出全部合格即最末一次上线后的报告。
但是只要需要,每次上线后不管合格与否,都要能够出具相应的检验报告。
二、检验报告单“单车(牵引车)基本信息”填写方法3、号牌号码,填写机动车行驶证登记的车牌号码并用“黄”、“蓝”、“黑”、“绿”等文字和括号说明牌照颜色,例如:苏F-12345(蓝)。
4、车辆单位,按机动车行驶证填写车主全称。
5、委托人,填写送检单位的全称,如车主单位、维修单位、仲裁机构、司法机构或其他性质的委托单位。
6、车辆类型,填写机动车登记证记载的车辆类型。
7、品牌/型号,填写机动车行驶证登记记载的品牌型号。
发现实际品牌型号与行驶证登记的不同,要请车主更换行驶证。
货运车辆检验检测和技术等级评定的区别_概述说明

货运车辆检验检测和技术等级评定的区别概述说明1. 引言1.1 概述货运车辆的检验检测和技术等级评定是保证道路交通安全和货物运输质量的重要手段。
它们通过对货运车辆进行必要的检查和评定,旨在确保车辆的安全性能、合规性以及适应特定运输任务的能力。
尽管这两个概念都与货运车辆有关,但它们在定义、内容和目的上存在一些差异。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首先介绍货运车辆检验检测的区别,包括其定义和概念、检验检测内容和标准,以及目的和意义。
接下来,将探讨技术等级评定的区别,包括其定义和概念、评定方法和标准,以及应用范围和效果。
随后,将进行对比分析,并提供解决方案来解决衔接性问题。
最后,通过实践案例分享来进一步说明相关观点。
最后,在总结主要观点和发现结果之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并提出研究方向思考。
1.3 目的本文旨在阐明货运车辆检验检测和技术等级评定之间的区别,并分析其差异性和衔接性问题。
通过全面理解这两个概念的定义、内容和目的,有助于对货运车辆质量管理体系进行深入理解和提升。
此外,本文还将提供实践案例和解决方案,以帮助读者更好地应对相关问题,并为未来发展提供展望和思考方向。
2. 货运车辆检验检测的区别2.1 定义和概念货运车辆检验检测是指对货运车辆进行各项技术性能、安全性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检查和测试,以确定其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该过程是为了确保货运车辆在公路运输中的安全可靠性。
2.2 检验检测内容和标准货运车辆的检验检测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车身结构、发动机性能、传动系统、制动系统、灯光和信号装置、轮胎及悬挂系统等。
这些内容通常由国家或地方制定的相关法规、技术标准或行业规范进行界定和评估,以确保车辆达到最低安全要求。
2.3 目的和意义货运车辆检验检测旨在确保道路上行驶的货运车辆具备良好的机械性能、稳定性能以及安全可靠性。
通过对车辆不同部位及关键技术指标进行严格把关,可以大幅度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率,提升道路交通的整体安全性。
营运车辆综合性能检测及评定

2020/4/3
18
3.3 人员配置
基本要求:对所有从事抽样、检测和/或校准、签发检 测/校准报告以及操作设备等工作的人员,应按要求根据 相应的教育、培训、经验和/或可证明的技能进行资格确 认并持证上岗
所有检验人员需经省运管局考核合格,持证上岗率 100%。
2020/4/3
19
检验人员配备
机构负责人
2020/4/3
27
表3.2 评定项目分级项与不分级项一览表
序号
检验项目
分级项 不分级项
1
5.1 整车装备与外观
4
19
2 5.2 动力性
1
1
3 5.3 燃料经济性 4 5.4 制动性 5 5.5 转向操纵性
1
0
2
3
1
2
6
5.6 前照灯
0
2
7 5.7 排放污染物控制
3
0
8 5.8 喇叭声级
0
1
9
5.9 车辆防雨密封性
2020/4/3
11
3.1 仪器设备 3.1.1 基本要求
* 仪器设备的检测能力(参数)应与开展检验项目相 适应,满足检验需求。
* 仪器设备的测量范围、分辨力、准确度或允许误差 应符合计量检定规程和检测标准的要求。
* 仪器设备技术性能应符合国家、行业产品标准要求。 *测机构(简称:综检机构),依 法设立并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要求,对营运车辆进行综合 性能检测,并向社会出具公正数据的检测机构。。
4.营运车辆综合性能检测与评定:对在用营运车辆整 车装备及外观、动力性、燃料经济性、制动性、转向操 纵性、前照灯发光强度和光束照射位置、排放污染物进 行、车速表示值误差等技术性能检测、划分等级和技术 等级评定。
《道路运输证》年审申请表

附件3:
《道路运输证》年审申请表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备注:属市运管处直接年审的,本表一式一份,属县区初审的,本表一式两份,道路运输证年审需提供以下审核车辆材料:
1.道路运输证原件
2.行驶证复印件(须所在单位审核盖章);
3.承运人责任险原件及复印件(客运、危货车辆提供);
4.罐体检测报告原件及复印件(危货车辆提供);
5.车辆技术档案;
6.县(市)区所属县际以上客运车辆、危货车辆由运管所初审;
区属出租汽车由区运管所初审;
7.营运车辆综合性能检测评定报告和确认单;
8.营运客车类型划分及等级评定复核报告;
9.所有复印件都用A4纸张。
营运车辆等级评定

A.15
B.20
C.30
2.按《营运车辆技术等级划分和评定要求》
(JT/T 198—2004)一级车要求,最大设计车速
<100km/h的汽车,转向盘自由转动量应≤B( )。
A.15° B.20°
C.25°
3.最大设计车速≥100km/h的汽车,转向盘自由 转动量为18°时,该项应评为(B )级。
A.一
多选
LOGO
2.某辆营运车的车架、车身、驾驶室要达到一级 车的要求,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ABC)D。
A.表面无锈蚀 B.车身和驾驶室应坚固耐用 C.车门和车窗应启闭轻便 D.表面无掉漆
多选
LOGO
3.以下指标值达到《营运车辆技术等级划分和评 定要求》(JT/T 198—2004)一级车要求的是: ( AC)。
判断
LOGO
1.一辆6600系列客车,在底盘测功机上测得额定 扭矩工况下的校正驱动轮输出功率与额定扭矩功率 的百分比大于允许值,小于额定值,按《营运车辆 技术等级划分和评定要求》(JT/T 198—2004) 评为一级车。×( )
2.一辆EQ1092货车,按该车的技术资料,等速 百千米油耗为26L。现在底盘测功机上测得等速百 千米油耗为27.5L。按《营运车辆技术等级划分和评 定要求》(JT/T198—2004)该车应评为一级车×。 ()
A.左右轴距差为1.05‰
B.最大设计时速为100km/h的汽车的转向盘最 大转动量为16°
C.柴油车自由加速烟度测量结果为3.5Rb
D.微型车轮胎花纹深度为3.0mm
多选
LOGO
4.当车速表示值等于40km/h时,实际车速的范 围应为(AC )。
A.34.8km/h≤一级车≤ 40km/h B.40km/h ≤一级车≤ 46km/h C.32.8km/h≤二、三级车<34.8km/h D.33.3km/h≤二、三级车≤42.1km/h
《营运车辆技术等级划分及评定要求》详解

《营运车辆技术等级划分和评定要求》( JT/T198-2004 ) 详解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营运车辆技术状况等级的评定内容、评定规则、等级划分、评定项目和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营运车辆。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8276-2000 汽车动力性台架试验方法和评价指标GB 18352 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GB 18565-2001 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GB/T 18566 运输车辆能源利用检测评价方法QC/T 476 车辆防雨密封性限值3.评定的内容:评定营运车辆整车装备及外观检查、动力性、燃料经济性、制动性、转向操纵性、前照灯发光强度和光束照射位置、排放污染物限值、车速表示值误差等。
4.评定规则:4.1 评定原则:4.1.1 营运车辆应达到GB18565规定的要求。
4.1.2 营运车辆技术等级评定项目和技术要求按第5、6条规定的有关内容执行。
4.1.3 营运车辆的技术等级评定的检测方法应按GB18565规定的方法执行。
4.2 等级划分:营运车辆技术等级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
5.技术等级为一级的评定项目及技术要求:注:带“*”项目属分级评定项目。
5.1 整车装备及外观:*5.1.1 整车装备与标识:a. 整车装备应齐全、完好、有效,各连接部件紧固完好,车体应周正;车体外缘左右对称部位(在离地高1.5m以内测量)高度差不大于20mm;左右轴距差不得大于轴距的1.2/1000。
1b. 车辆的结构不得任意改造。
c. 营运车辆的车顶、车门、车身、风窗玻璃等部分的标识应统一,齐全有效,并符合有关规定。
*5.1.2 车架、车身、驾驶室:a. 车身和驾驶室的技术状况应能保证驾驶员有正常的工作条件和客货安全。
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等级评定和或划分表

甘肃省道路运输营运车辆技术等级评定和划分表车牌号码:车辆单位:
车辆类型:营运证号:检测报告单编号:
使 用 说 明
1.本评定表根据国际,《运营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
(GB/T18565-2001)和部标《营运车辆技术等级划分和评定要求》 (JT/T198-2004)制定。
2.本表序号数字代表的评定项目与全省统一样式的《汽车
综合性能检测报告单》序号数字代表的检测(视)内容相一致。
3.表中的〇或(0)表示:若该评定项在检测站提供的《汽
车综合性能检测报告单》中自运判定评定为0(合格),车辆技 术等级评定时直接确定为合格。
4.车辆技术管理人员评定车辆技术等级时,应将本评定表
标准数据与车辆检测数据(车辆检测数据是指省级道路运输管理 机构站级认定的A级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提供的、全省统一样式的《汽车综合性能检测报告单》打印数据)逐项找打P或 ,
按以下评定规则划分车辆技术等级。
评定规则
营运车辆技术等级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
一级:表中3、7、9、12、22、23、24、25、30、32、33
34、40等项目达到规定的一级技术要求,其它没分级的项目应 为合格。
二级:表中7、33、40等项目应达到规定的一级技术要求,
3、9、12、22、23、2
4、2
5、30、32、34等10项中至少有3项 达到规定的一级技术要求,其它没分级的项目应为合格。
三级:表中3、7、9、12、22、23、24、25、30、32、33
34、40等项目达到规定的三级技术要求,其它没分级的项目应 位合格。
5.本表由各市(州)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组织印制。
车辆综合性能检测和技术等级评定制度

车辆综合性能检测和技术等级评定制度
汽车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它的性能和技术水平一直都是消费者关注的重点。
为了保障消费者的安全和权益,车辆综合性能检测和技术等级评定制度应运而生。
本文将对这一制度进行详细介绍。
一、车辆综合性能检测制度
车辆综合性能检测制度是一个针对机动车的检测和评定系统,主要对车辆的安全性、动力性、经济性、环保性、舒适性等方面进行检测、评定和公示。
它不仅可以保障消费者的安全和权益,还能促进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
二、技术等级评定制度
技术等级评定制度则是一个对汽车产业进行评价和分级的机制,通过对汽车品牌和型号进行评定,确定其在同等级车型中的技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提供给消费者选择汽车的重要参考依据。
三、制度的意义和作用
车辆综合性能检测和技术等级评定制度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首先,它可以提高汽车的质量和安全性,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其次,通过对汽车技术水平的评定,可以促进整个汽车产业的发展。
最后,制度的透明度和公正性,可以增强消费者的信心和消除市场不良竞争现象。
四、制度的实施
为了实施车辆综合性能检测和技术等级评定制度,需要建立专门的检测机构和评定机构。
这些机构应该拥有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手段,确保检测和评定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同时,还需要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对厂商和机构进行规范和管理。
总之,车辆综合性能检测和技术等级评定制度对于消费者、汽车厂商和整个汽车产业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建立和完善这一制度,将更好地促进汽车产业的发展和保障消费者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