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规院]重庆北碚分区规划成果汇报稿

合集下载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北碚组团G标准分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批复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北碚组团G标准分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批复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北碚组团G标准分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5.08.24•【字号】渝府[2005]173号•【施行日期】2005.08.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综合规定正文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北碚组团G标准分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批复(渝府[2005]173号)市规划局:你局《关于报请审批〈重庆市北碚组团G标准分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请示》(渝规文〔2005〕125号)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重庆市北碚组团G标准分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二、北碚组团G标准分区规划用地位于北碚城区北部,属北碚区北温泉镇行政辖区范围。

东以嘉陵江为界,南以马鞍溪为界,西以212国道线为界,北以工人疗养院用地边界为界。

同意其规划功能以教学、居住和休闲度假为主,以配套服务设施为辅。

三、同意该规划确定的总用地面积为202.62公顷。

其中:城市建设用地188.40公顷(居住用地46.94公顷、公共设施用地44.81公顷、对外交通用地9.98公顷、道路广场用地16.94公顷、市政公用设施用地8.39公顷、绿化用地61.34公顷);其他用地14.22公顷。

规划居住人口1.5万人。

四、在下阶段工作中,要严格按照该规划确定的各项指标编制专业规划,严格控制建筑高度、体量,避免对山体及天际轮廓线造成破坏,保护好自然生态的原生性;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加强公共设施、市政设施配套,保证公共设施、对外交通、道路、绿化用地;结合北碚组团地理特征,创建具有山地特色的山、水园林城区,塑造利于市民活动和地域文脉延续的城市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工程建设中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严格按照《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在工程建设活动中加强防治地质灾害工作的意见》(渝府发〔2001〕39号)要求进行建设项目定点;加强规划区内生态环境保护,切实做好给排水工程规划,规划区内“三废”必须组织达标排放。

北碚区位分析报告

北碚区位分析报告

北碚区位分析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重庆市北碚区的区位进行深入分析,包括其地理位置、交通网络、产业布局等方面的评估。

通过对北碚区的区位优势和劣势进行客观分析,为企业、投资者以及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2. 地理位置106°15′。

北碚区位于重庆市主城区西北部,地理坐标为北纬29°43′30°12′,东经105°43′北碚区地势起伏较大,西北部为山区,东南部为平原,整体地形以丘陵为主。

3. 交通网络北碚区交通便利,具备较为完善的交通网络。

以下是主要交通工具和交通路线的介绍:•公路:北碚区内有多条重要公路,包括G65包茂高速公路、G319国道、G5001重庆绕城高速公路等,连接着周边城市和重庆市主城区。

•铁路:北碚区拥有重庆至成渝城际铁路和渝怀铁路两条重要铁路线路,方便快捷地连接重庆市和周边城市。

•水路:北碚区位于长江沿岸,有多个港口和码头,便于水路运输。

4. 产业布局北碚区产业布局合理,涵盖了多个重要产业领域。

以下是北碚区主要的产业类型:•制造业:北碚区拥有众多制造业企业,特别是机械制造、汽车制造和电子制造等领域,具备较强的产能和技术实力。

•服务业:作为重庆市的一个重要商业区,北碚区拥有多个商业中心、购物中心和餐饮娱乐场所,服务业发展较为成熟。

•农业:北碚区的农业发展较为活跃,主要种植水稻、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同时还有一定规模的果树种植和养殖业。

5. 区位优势北碚区具备以下区位优势:•地理位置优越:北碚区位于重庆市主城区西北部,紧邻渝中区和江北区,交通便利,与周边城市紧密相连。

•交通网络完善:北碚区拥有多条主要公路、铁路和水路,方便货物和人员的流动和交流。

•产业多元化:北碚区的产业布局合理,涵盖了制造业、服务业和农业等多个领域,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6. 区位劣势北碚区存在以下区位劣势:•地形起伏较大:北碚区地势起伏较大,部分山区地形复杂,对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一定的挑战。

北碚区位分析报告

北碚区位分析报告

北碚区位分析报告一、引言北碚区位于重庆市的西北部,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地区。

本文将对北碚区的区位进行分析,包括地理位置、交通网络和经济发展等方面,旨在帮助读者了解北碚区的区位优势和发展潜力。

二、地理位置北碚区位于长江上游地区,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它位于重庆市的西北部,东临渝北区,南接江津区,西连涪陵区,北靠巴南区。

北碚区地处长江两岸,拥有得天独厚的水资源,同时也处于丘陵地区,地形地貌多样。

这种地理位置使得北碚区在旅游和生态环境方面具备了独特的优势。

三、交通网络 1. 铁路交通北碚区拥有便捷的铁路交通网络。

主要有渝怀铁路、渝万铁路和重庆北站等重要铁路设施。

这使得北碚区与重庆市中心及周边城市之间的交通更加便利,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2.公路交通北碚区的公路交通发达,主要有G75兰海高速公路、G65包茂高速公路和G42沪蓉高速公路等。

这些高速公路的建设使得北碚区与重庆市内外的联系更加紧密,为货物运输和人员流动提供了便利。

3.水运交通由于北碚区处于长江两岸,水运交通发达。

北碚港是重庆市内最重要的港口之一,与长江上的其他沿岸城市有着频繁的运输往来。

这使得北碚区的物流行业具备了巨大的发展潜力。

四、经济发展北碚区的经济发展迅速,主要有以下特点:1.工业经济北碚区有着丰富的煤炭资源,这为煤炭开采和煤炭化工等行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同时,北碚区还拥有发达的制造业和建筑业,产业结构较为完善。

2.旅游业北碚区拥有众多的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如天生三桥、武隆天坑、南山风景区等。

这些景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为北碚区的旅游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3.农业北碚区的农业发达,主要以水稻种植和水果种植为主。

北碚区的农产品以优质、新鲜而闻名,受到了市场的青睐。

五、发展潜力北碚区在区位优势和经济发展方面具备了巨大的潜力。

1.旅游业发展北碚区的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丰富多样,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加大旅游业的投入,提高旅游设施和服务水平,有助于进一步推动北碚区经济的发展。

优化空间布局北碚区规划

优化空间布局北碚区规划

优化空间布局北碚区规划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优化空间布局北碚区规划“五区四带”北碚区辖5个街道、12个镇,全区面积755平方公里。

作为都市功能拓展区,这些土地如何规划使用?街镇各自扮演什么角色?北碚区委书记龙华说,按照集聚发展、错位发展、产城互动、节约集约原则,北碚区将布局为“五区四带”。

“五区”作为重点板块“五区”是北碚今后一个时期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的重点板块,集聚了全区最先进、最活跃的生产力要素,将科学规划、准确定位、加快建设。

北碚城市功能中心区包括天生街道、朝阳街道、龙凤桥街道、东阳街道、歇马镇全域,北温泉街道部分区域。

该区域定位为北碚政务、文化、金融、商务商贸中心。

重点突出历史文化风貌,完善城市功能,提升现代都市形象,加快发展高品质生态商住、商务商贸、科技研发、文化创意、人文休闲等产业,积极营造宜商、宜居、宜游、宜业的人居环境。

蔡家半岛综合功能区包括蔡家岗镇、施家梁镇、童家溪镇,具有居住区、商业区、办公区与科技园区的综合功能。

重点是坚持产城互动、集约发展和集群发展,加快完善城市主干路网和配套市政基础设施,大力发展高新技术、高端商务、高档次娱乐、高品质生态商住产业,调整升级产业结构,建成高新技术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高端商务服务区和两江半岛宜居新城。

水土高新技术产业区包括水土镇、复兴镇和静观镇。

该区域是未来北碚新的就业居住中心和全市科技创新中心。

重点强化产城互动,进一步完善城市配套功能,注重城市建设与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步推进,重点发展新一代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科技研发、总部经济、信息服务、高端商务等高端服务业,打造高新技术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研发服务聚集区。

澄江生态休闲旅游区包括以金刚碑为界的北温泉街道部分区域和澄江镇全域。

该区域集中体现北碚都市休闲旅游区的特色形象,是集休闲度假、温泉养生、会议和高品质生态商住为一体的都市文化型生态休闲养生区域。

关于北碚老城区公共空间的构成、使用与特征调查报告

关于北碚老城区公共空间的构成、使用与特征调查报告

嘉陵江朝阳正码头
经过我们调查发现,其作为码 头的功能性相对弱化,而作为 江边烧烤,国粹麻将之类有人 文情怀的特殊意义的项目反而 突出其码头的存在价值。当然 也反衬出嘉陵江这一独特景观 对于北碚区人们生活产生的各 种影响,包括以前充分发挥码 头功能的影响,也包括现在码 头功能弱化后人们新的变化。
北碚轻轨车站出发,通过对于四周的观察,我们 能很清楚的发现轻轨站的人口密集程度明显增加, 同时环顾四周我们能发现此处的街道近似于以轻 轨站为中心同时向四周发散(通过环岛的方式),
而在环岛周围则充斥着各类购物场所和政府设施,
在环岛的中央还有小广场的存在来为城市的文化 景观增添一分色彩。
北碚区商业街
在商业街的中心,也就是城市空间的焦点——天 奇广场,作为商业步行街的中心,与之前轻轨站 环岛不同的是,它更加强调了城市文化景观的作 用,同时基于这种目的建设了更多富有政府设施 功能的同时又兼并景观特色的建筑,如建设银行, 工商银行等,这一点我们能从图像资料加以验证。
北碚公园
与之前两处不同,步入其中就能发现,作 为软质景观,通过绿地不仅为老城区的人 们带来了眼睛上的感受,同时也隔绝了由 步行街带来的城市喧嚣。而将城市又一个 文化发展的重点,北碚区图书馆相结合在 一起,两者的结合通过绿色屏障带来更好 的文化体验,又能通过绿意起到安静人心 的作用。
电视塔与街区文化
在前往嘉陵江的途中,会经过一个小型 环岛,这是老北碚以前弄集会的必经之 地,也有着一些小型社区服务设施。 同时这里有着另一个北碚老城区的地标 式建筑——北碚区电视塔。作为文化景 观的另一个重要构成,不单单具有电视 转播的功能性的作用,它的高度也决定 了它本身成为醒目的标志性建筑,也成 为了独特的城市景观。
关于北碚老城区公共空间的构成、使用 与特征 调查报告

重庆市北碚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重庆市北碚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重庆市北碚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重庆市北碚区人民政府二○一一年四月目录前言 .............................................................................................................................................................. - 1 -第一章规划编制的背景 .............................................................................................................................. - 2 -第一节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 2 -第二节土地利用特点............................................................................................................................. - 3 - 第三节土地利用面临的形势................................................................................................................. - 4 - 第二章土地利用战略定位与规划目标....................................................................................................... - 6 -第一节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 - 6 - 第二节规划编制的基本原则................................................................................................................. - 6 - 第三节区域发展定位............................................................................................................................. - 8 - 第四节社会经济发展目标..................................................................................................................... - 9 - 第五节土地利用战略定位..................................................................................................................... - 9 - 第六节规划目标确定........................................................................................................................... - 10 - 第三章土地利用布局与结构调整............................................................................................................. - 11 -第一节土地利用布局........................................................................................................................... - 11 - 第二节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 15 - 第四章土地利用分区与管制规则............................................................................................................. - 18 -第一节土地利用综合分区................................................................................................................... - 18 - 第二节土地用途管制分区................................................................................................................... - 19 - 第三节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分区及管制规则....................................................................................... - 23 - 第五章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安排................................................................................................................. - 25 -第一节交通水利................................................................................................................................... - 25 - 第二节能源建设................................................................................................................................... - 26 - 第六章土地保护、整理复垦开发............................................................................................................. - 26 -第一节土地保护................................................................................................................................... - 26 - 第二节土地整理复垦开发潜力........................................................................................................... - 28 - 第三节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重点区域................................................................................................... - 28 - 第四节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实施措施................................................................................................... - 30 - 第七章土地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 30 -第一节以保护为前提开发建设........................................................................................................... - 31 - 第二节构建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 - 31 - 第八章乡镇土地利用调控 ........................................................................................................................ - 32 -第一节北碚区城镇体系规划等级序列............................................................................................... - 33 - 第二节各镇(街道)发展用地规划................................................................................................... - 33 - 第九章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 - 37 -第一节完善土地执法监察机制........................................................................................................... - 37 - 第二节完善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制度................................................................................................... - 38 - 第三节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相挂钩制度....................................................................................... - 38 - 第四节提高规划实施社会能力........................................................................................................... - 38 - 第五节建立规划实施技术保障........................................................................................................... - 38 -前言一、规划编制的目的为了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统筹北碚区城乡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科学合理地确定各类用地规模及布局,促进土地资源的集约、节约、高效和可持续利用,实现北碚区经济社会快速、稳定、健康地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第43号令》等法律法规及各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的文件精神,编制《重庆市北碚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以下简称《规划》)。

北碚区城镇化发展状况分析

北碚区城镇化发展状况分析

北碚区城镇化发展状况分析(张琴)引言:城镇化是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集中以及由此引起的产业、就业结构非农化重组的一系列制度变迁的过程。

城镇化水平通常用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衡量。

城镇化是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产物,是经济社会机构变化最主要的特征之一,是社会形态向高层次发展的客观反映,更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集中表现。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 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提升城镇发展质量和水平。

2010年8月,重庆市户籍制度改革提出,重庆两年内增加300万城镇居民,10年内增加1000万城镇居民;主城面积将扩大1倍,人口将增加到1000万。

此项改革更是为全区加快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依据和动力支撑,加之我区恰逢两江新区开发建设、二环时代加速拓展等利好因素,如何抓住机遇,及时解决城镇化进程推进中遇到的困难及挑战,对推动全区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一、城镇化相关知识(一)城镇化的涵义由于不同学科研究角度不同,对城镇化的关注点也就不同,但概括起来,对城镇化进程的理解主要分为四种不同的观点。

第一、从人口学角度看,城镇化是农业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的过程,即以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迁移和聚集为特征的一种历史过程;第二、从地理学角度看,城镇化是农村地貌转变为城市景观的过程,即城镇化进程是城镇数量不断增加,城镇区域不断扩大的过程;第三、从社会学角度看,城镇化主要是城市文明覆盖农村,农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转变的过程;第四、从经济学角度看,城镇化则是由农村传统的自然经济转化为城市社会化大生产的过程,即第一产业的劳动力逐步向从事第二、三产业的转变过程。

可见,城镇化一方面是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迁移聚集的过程,同时又表现为地域景观的变化、产业结构的转变、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是人口、地域、社会经济组织形式和生产生活方式由传统落后的乡村型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转化的多方面内容综合统一的过程,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主要反映和重要标志。

重庆两江新区总体规划中规院课件

重庆两江新区总体规划中规院课件
涉外使馆区扩区:新建第三使馆区,依托亮马桥高档酒店群发展国际化住区 奥体中心:结合奥运会场馆和奥体国家公园
钱江新城CBD:占地约4平方公里
浐灞生态商务区:包含总部经济区、金融核心区、贸易会展中心和世园会服务配套
金融中心拓展:CBD东扩、金融街西拓 金融后台建设:中关村科技金融区、丰台新兴金融区,海淀稻香湖
中国民航科技产业化基地 百万吨乙烯和千万吨炼油 新一代运载火箭产业化基地
空客A320中国总装厂 京粮集团天津临港粮油产业基地 中石油百万立方米商业原油储备库 中船重工天津临港造修船基地 中航直升机总装厂
商贸项目
创新项目
服务项目
产业项目
1.2 转型时期的国家特区和中心城市
*
于家堡商务区
空客组装基地
中澳皇家游艇城
中新生态城
于家堡商务区
东丽湖 高端社区
大飞机 项目
长征火箭制造基地
海河中游文化和 行政中心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中澳皇家游艇城
中新生态城
于家堡商务区
东丽湖 高端社区
大飞机 项目
长征火箭制造基地
海河中游文化和 行政中心
*
北京
广州
杭州
西安
中关村扩区:向海淀山后地区教育基地和科技园区
兴建广州科学城 打造大学城和国际生物岛 中新知识城项目落地
迪斯尼
浦东机场
市中心
12km
世博会
20km
30km
空间结构的调整:工业职能从黄浦江一线向滨海的全面转移,滨江及纵深拓展带上高端服务、高端消费和研发创新功能的强化。
1.2 转型时期的国家特区和中心城市
周康
惠南新市镇
临港产业城
空港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歇马镇 静观镇 澄江镇 水土镇 施家梁镇 2002年 140 55 65 108 14 2003年 140 60 65 108 16 2004年 142 63 66 110 17 2005年 148 360 66 120 21
金刀峡镇
偏岩镇 柳荫镇 复兴镇 三圣镇 石坝镇 天府镇
9
11 25 40 10 14 122
6
873613104
GDP增速与固定资产投入关联性强;
工业固定资产投入不足;优势产业单一。
阶段
工业化
发达经济
1995-2006 北碚经济发展状况
122 120 118 116 114 112 110 108 106 104 102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发展特征--“多样”——拓展片区发展水平、发展特征各不相同。
合川 长寿
璧山
辐射合川
合川&渝 北
江津
联合空港
南川
联合沙坪坝 (东部新城)
綦江
拉动主城
战略预期
北碚位于未来的主要核心功能拓展区。 将于未来的空港组团和御临组团共同成为重庆向北拓展的三大重要支撑。
北碚-水土组团 北拓重点区
核心功能集中拓 展区
渝北-两路组团 渝北-空港组团 御临组团
鱼嘴御临
西彭
发展潜力
北碚跨战略规划确定的西部和北部两 大片区。 西部片区 +67KM2 北部片区 +79KM2
三、规划的主要内容
属于重庆大北部地区,潜力巨大。
两江新区用地
东部片区 +154KM2
发展潜力
总量排名不具优势,但在增速排名方 面具备相对优势。 产业竞争力位居1小时经济圈的第二 梯队。 在空间储备的等方面也具有巨大潜力。
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重
发展问题4:地区竞争力不突出
2006年重庆1小时经济圈内区县三产构成
100% 80% 60%
综合竞争力处于中游; 未来第三产业基础已经形成,但缺少投入 与引导。 三产起飞条件成熟,但三产优势(环境、 文化、景观、旅游)还未转化为动力。
40% 20% 0%
北碚 北碚 渝北
江北 渝中半岛 渝中半岛 西 部 新 城
北碚 渝北
江北 渝中半岛 东 部 新 城
半岛延伸
跨江拓展
跨山发展
原有城乡总规的发展结构(门户)
一小时都市区概念下的北碚(对外辐射)
非重点--在原有的发 展结构框架之下,北 碚并未被作为重点的 拓展方向。
北碚
可以看出北碚随着城 市的发展,在城市中 的战略地位日渐突出。
未来机遇 优势 战略 发展理念
前提分析
定位研究 发展特色研究 自 身 条 件 与 特 征 比 较 优 势 与 特 色 发 展 趋 势 与 方 向
城乡发展基本控制线
基本限制要素
远景城乡结构控制规划
城乡发展 结构引导 城乡相关 战略举措
空间上全面覆盖-从科学发展的角度考虑规划,实现长期规划技术储备
城市阶段性结构 时间上分段规划-远景与远期统筹考虑,协调近期矛盾,保留规划弹性 模式判断 规划期城乡发展规划
发展问题2:发展结构不明确,地区优势缺乏强有力的统筹与整合
交通体系对城镇空间网络化发展的支撑作用 不足。 城市向北发展确立之前 具有发展潜力的片区,缺乏强有 力的结构统合。
金刀 峡旅 游
合川方向
渝合高 速
北碚北 站 澄江 旅游
柳荫
静观 天府
三圣
澄江码 头
东阳码 头 水土码 头
缙云 山旅 游 北碚 东阳
北碚组团 水土组团
外环线 蔡家站
歇马组团 蔡家组团
空港方向
歇马 蔡家水土复兴西永向发展问题3:地区发展不均衡
小城市带大农村,不均衡发展。 小城镇发育不足,城乡体系中 缺少中间层次乡镇的辐射带动。
发展问题3:地区发展不均衡
城镇化的地区差异显著,部分乡镇城镇化动力不足。
各镇城镇建设用地面积2002-2005年 各镇街城镇化水平
第三阶段:初审成果阶段( 2008.5-2008.8)(已完成) 市局、区政府初审成果汇报(2008.8) 第四阶段:成果阶段(2008.9-2009.8) 专家评审、汇报分区规划成果汇报(2009.6) 2009.8汇报,听取区内各部门意见。 2009.8-2009.10,针对区内各部门意见进行修改。 2009.11结合修改意见给市规划局,区规划局和区领导沟通深化要点
限制要素
建设中分区指导-建设导则覆盖城乡,提供建设指导。
空间 布局 片区导则
用 地 条 件 分 析
资 源 条 件 分 析
控 制 要 素 划 定
土 地 规 划
总规规模
近期城乡建设规划
十一五等部门规划 规划的意图
汇报内容框架
一 三 四
未来总体定位与战略 发展结构的三点思考 基于优势和新定位的六项统筹


规划依据不足: 城乡总规对于规模和定位尚未明确 决策条件不成熟:重庆未来发展方向是北进还是跨山
项目推进要点
规划前提变化: 书记北进战略提出新思路与契机 本次规划依据: 重庆战略、 城乡总规、 两江新区 本次调整要点: 提升定位、 升级结构、 扩大规模 落实重大项目、 细化成果。
区县级地方财政收入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006年北碚与渝北主要经济指标比较
联动发展方面;
思考:借力空港,联 合渝北加强联系,实 现互补。
常住人口
第三产业(万元)
城镇人口
渝北区
工业(万元) 地区生产总值
北碚区 渝北领先指数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区县级地方财政收入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006年北碚与合川主要经济指标比较





及 炼 金 属 冶





























工业企业规模仍以小型化和分散化为特点。2004年,重庆 全市工业企业50强中,北碚只有3家,与其他主城区县相 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随着耕地的减少,北碚农业已经出现加速下滑的迹象,农 业经济增长乏力,原有发展模式增长潜力不足。
北碚区各镇街人口增加量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速
GDP增速
发展问题4:地区竞争力不突出
钱纳里发展阶段划分
发展阶段处于工业化中期;
时期
人均收入 变动范围 (美元)
1
346-728
初级产品生 产
2
7281456
3
14562912 (北碚 1929)
4
29125460
5
54608736
1000000 900000 800000 700000 600000
2006年1小时经济圈区县投资比较
3000000 2500000 1.4 2000000 1500000 0.8 1000000 500000 0.2 0 0 0.6 0.4 1.2 1 1.8
500000 400000 300000 200000
地区特色方面;
常住人口
思考:强化特色,提 供不可替代的高端服 务,成为辐射西北的 门户。
第三产业(万元)
城镇人口
合川区
工业(万元) 地区生产总值
北碚区 合川领先指数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区县级地方财政收入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发展问题5:产业结构和产业发展有待优化升级
1994-2006年北碚产业结构变化
重庆市北碚区城乡分区规划
成果阶段汇报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重庆市规划局 北碚区人民政府
2009年11月
工作阶段
第一阶段:调研阶段( 2007.10-2007.11)(已完成)

第二阶段:规划方案阶段(2007.11-2008.5)(已完成) 市局、区政府初步方案汇报(2008.1) 市局、区政府纲要成果汇报(2008.4)
规划分期
远景:不设定年限 重点:确定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底限,划定永久保护地 远景结构,从发展的角度考虑规划,建立规划储备。 远期:至2020年 重点:落实重庆城乡总体规划,落位重大项目,进行统筹 布局。
支撑体系
承载力分析 乡 村 承 载 力 分 析
主干研究 发展条件与功能定位
资 源 承 载 力 分 析
发展问题5:产业结构和产业发展有待优化升级
1995-2006北碚经济发展状况
三产发展面临瓶颈呼唤产 业升级
1000000 900000 800000 700000 600000 500000 400000 300000 200000 100000 0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6年北碚区各工业部门在重庆的区位熵
14 12 10 8 6 4 2 0
制 专 备制 用 造 通 设 业 .计 电 运 备制 输 仪 算 气机 设 造 器 机 备 业 仪 及 械及 制 表 其 造 及 他 器材 业 文 电 化 子 制 .办 设 造 业 公 备 用 制 机 造 械 业 制 造 业 信 设 备 交 业 业 业 业 业 业 业 业 业 业 业 业 工 加 属 金 通 制 用 选 工 品 复 造 选 织 造 造 品 品 工 采 加 制 的 制 洗 纺 制 制 矿 品 纸 介 品 制 制 延 加 和 料 药 属 食 及 媒 料 物 延 制 压 采 饮 医 塑 矿 压 设 品 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