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冷战”与“热战”
第10课 “冷战”与“热战”教学设计

课堂检测
见课件检测部分。(组内批改,三名二号展台展示答案,师巡视,评价)
4分钟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本节课小组表现和得分情况。
1分钟
6.生小展示两组四号上展台。(生比较,各加相应的分数)
7、视频“北约的建立”;识图:
师小归纳:两极局面形成。
过渡语:世界局势动荡不安,局部“热战”时有发生。
(三)(阅读局部“热战”,并独立完成下面问题)
8.自主学习:完成导学5、6两题。座位上回答即可。
补充“冷战”结束:见课件
8.小归纳。过渡语:下面我们来看看整个冷战过程。
4分钟
2分钟
1分钟
4分钟
1分钟
1分钟
3分钟
3分钟
2分钟
1分钟
2分钟
2分钟
1分钟
4分钟
能力提升
l、美苏“冷战”局面是如何形成的?(小组合作,口头展示,师点拨)
师补充说明。
4分钟
点拨归纳
1、归纳巩固本节课知识。
2、整合版块后提升到学科思想高度,即认识到和平的可贵,也就实现本课情感态度价值观。(师:硝烟弥漫的二战结束了,进入了冷战,这是一种理想状态吗?)
3.生小展示:两组三号上展台。(师生比较各加相应的分数)
4、图片、视频引导学生逐条理解。
.师小归纳。
过渡语:“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延伸,在经济上遏制了苏联。但是美国觉得还不够,还应该在军事政治上压倒苏联,我们看第二目:“两极”对峙。
(二)(阅读“两极”对峙,并独立完成下面表格和填空)
5.合作学习:完成导学单3、4题。(小组合作完成,教师巡视Biblioteka 指导,评价,鼓励)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措施
“冷战”与“热战”ppt 北师大版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是我国外交的基本国策!
• 多极化是世界持久和平的重要基础。世界多极化 有利于实现世界的和平与安宁。……国际关系民 主化是世界和平的重要保证。国家不分大小、贫 富,都是国际社会中的平等一员。……在事关世 界和地区和平的重大问题上,应该按照联合国宪 章的宗旨和原则坚持通过协商谈判和平解决争 端。……中华民族从来是一个爱好和平、与邻为 善的民族,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力量。 ——胡锦涛
带来动荡不安和局部战争
②两大军事集团彼此势均力敌,都不敢轻 易动武,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 大战的爆发。
8、冷战的结束: 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冷战”结 束旧的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结束。 (国际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三、局部“热战” 1、朝鲜战争1950-1953
2、越南战争
1979年苏军占领阿富汗
第10课 “冷战”与“热战”
学习目标:简述杜鲁门主义等史实,了 解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初步 认识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与安全的威胁。
说一说
什么是“冷战”?
一、“铁幕”降临——冷战
1、定义: 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 国家采取的除直接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手段和敌 对行动,其目的是遏制共产主义。
美苏争霸的过程 美苏互有攻守、各有得失
阶段划分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80年代 戈尔巴乔夫
时间
苏联领导 人 美国领导 人 重大时间 争霸特点 实力对比
50年代中期至 60年代中期 60年代中期 至70年代末 勃列日涅夫 赫鲁晓夫 尼克松
肯尼迪
里根
古巴导弹危机 阿富汗战争 缓和紧张 苏攻美守
柏林墙事件 美转强硬 苏联收缩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北师大初中历史九下《“冷战”与“热战”》教案_11

第10课《“冷战”与“热战”》一、课程标准简述杜鲁门主义等史实,了解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初步认识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简述“铁幕”演说、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及北约和华约的建立等史实,了解美苏两极对峙局面的形成。
通过阅读“每课一得”,掌握世界格局的概念,培养分析和理解能力。
通过比较北约和华约,培养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铁幕”演说主要内容的分析,培养学生从历史资料中获得知识的能力。
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具体事例,认识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以此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通过小组讨论,进一步分析两极对峙局面形成的必然性及其对历史造成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两极格局的形成,初步认识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世界和平的可贵,进一步理解“和平”与“发展”这两大时代主题。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冷战”政策的表现。
教学难点:“冷战”政策的实质及世界格局的变化,教学过程中注意各个历史事件的前后关联,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创设教学情境,运用影视、历史图片、地图、数据和文字资料等为教学营造一个想象空间和探究空间,在思中学,在学中思。
进而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2、互动开放式教学,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互动教学。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法西斯集团的彻底溃灭而宣告结束,那么作为战争胜利的一方反法西斯同盟国,它们之间的关系又将如何变化?战争之后的世界是何种状况?就让我们走进第三单元来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局势的变化。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第三单元前言,从总体上理解和把握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并没有走上和平之路。
战后,被资本主义世界认为的一张厚重的、隔断东西方的“铁幕”缓缓降临,美苏之间的“冷战”局面就此形成,这一局面主宰了此后近半个世纪的世界格局。
历史:北师大版九年级下第10课《冷战与热战》课件

• 知识拓展 • 你知道哪些冷战对峙的著名事例?
三、冷战的后果——是“冷静”还是“擦枪走 火”?
• 是“冷静”(和平)还是“擦枪走火”? • 是发展还的表达方 式?
我能给“冷战”下定义吗? 我能感悟到不同文化的包容对世界
• 学习准备: • 世界格局 阵营
两极 • 遏制 对峙
自学的方法: 1、联系上下文理解; 2、查书、查字典; 3、与同学讨论
冷战
具体:1947年(杜鲁门主义提出) ——1991年(华约解体)
大约:二战结束(1945) ——苏东剧变(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表达时间的多种方法
• 一、冷战的原因——为什么人们总喜欢 “制造”对手?
产主义国际组织打算
在最近的将来干些什
么,以及它们扩张和
传教倾向的止境在哪
里,如果还有止境的
话。
• ——丘吉尔1946年
《和平砥柱》
“铁幕”的两
边
互不信任造成了持续近五十年的冲突,你如何看待这
个问题?
二、冷战的内容——冷战是一场怎样的“战”?
• 定义(特点) • 对峙双方 • 开始标志 • 推进步骤
• 二、冷战的内容——冷战是一场怎样的 “战”?
• 三、冷战的后果——是“冷静”还是“擦 枪走火”?
一、冷战的原因——为什么人们总喜欢“制造” 对手?
资本 主义
社会 主义
共产主义的无限扩 张;防止 “危险的专
政”重现。
西方历史上的三次侵 略;二战中的贡献; 美国秘而不宣的原子 弹。
• 战时的盟友为什么变成了对手? • 信仰不同;制度不同;互不信任;互相怀疑。
第10课 “冷战”与“热 战”
美国大片里的冷战影子
九年级下册北师大版历史第10课 “冷战”与“热战”(共20张)

冰岛 中立国 北约成员国 华约成员国
1949年8月,北大西洋 英 丹 公约组织(北约)成立。 麦
国
联 邦 德 国
民 主 德 国
挪 威
1955年,华沙条约 组织(华约)成立。
苏 联
波 兰
(北约和华约的性质)两大军事政治集团。 法 国 瑞士
北约成员国还包括美国和加拿大
西班牙
阿 尔 巴 尼 亚
土 耳 其
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冷战”开始的标志
材料: 二战后,美国总统宣称: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 的使命,以“防止共产主义的渗入” „„“ 余相信美国 之政策在支持自由之民族,以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 压力之征服企图”。 --引自杜鲁门致国会咨文
思考:从哪些地方反应出了美国称霸世 界的野心?你怎么看待杜鲁门主义?
苏军总数达1140万 年产作战飞机 40,000架 强大起来的苏联,也想称霸世 驻军欧亚许多地区 界,与美国平起平坐,成为美国称 解放了大片东欧领土 苏联克里姆 霸的障碍。 扩展了60万平方公里疆土 林宫
小知识
你知道什么是冷战吗? ——“冷战”通常是对20世纪下半叶以 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以苏联为首的 社会主义国家采取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 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
苏联入侵阿富汗(苏联失败)
1979年12月末,苏联入侵阿富汗导致的长达10年的战争
背景:
20世纪7 0年代,苏联推行L.I.勃列日涅夫的全球战略,加紧与 美国争夺世界霸权。
苏联入侵阿富汗
勃列日涅夫
美国侵略朝鲜
背景:1950朝鲜内战 美军: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 操纵“联合国军”参与战争 最后失败,1953在板门签订停战协 定 中国:抗美援朝
第10课 “冷战”与“热战”(课件)(北师版九下)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时间:1947年 内容: 遏制苏联,称霸世界
政 治 上
影响: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
系的破裂;冷战的开始
冷战在经济上的措施
• -----------------------
马歇尔计划
这是哪国对哪一地区的经济援助计划? 它有何历史意义?
漫画:医生与病人
漫画(医生与病人) 医生指什么?
病人指什么?
美国总统 肯尼迪
图中两个人物 反映美苏争 分别是谁? 霸的态势,优 势在美方
三、局部“热战” 1、朝鲜战争1950-1953
2、越南战争 1961-1975
美国侵略越南南方
智慧树
1
2
3
5
4
6 加油啊!
1、“冷战”全面开始的标志是: A、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B、“欧洲复兴计划”的提出 C、“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D、对土耳其和希腊实施援助 2.1945年5月8日,美国驻苏联参赞凯南说:“人们在欢呼雀跃……他们 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此处刚刚开始的“战争”是指 A.冷战 B.二战 C.“一战” D.科索沃战争 3、“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的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 全有关。”杜鲁门说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 A、美国有维护世界和平的责任B、美国的安全到处都直接或间接受到了 威胁 C、威胁了和平就是威胁了美国D、美国要做世界的霸主,世界的警察
阿 尔 巴 尼 亚
联 民 邦 德 德 国
苏 联 解 体
(1991年)
冷 战
序 幕 铁幕演说(丘吉尔、1946年)
政治上:杜鲁门主义(1947)
表 现
经济上:马歇尔计划(1947) 军事上:北约、华约组织建立 (1949)(1955)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3单元 第10课“冷战”与“热战”课

2、“冷战”全面开始的标志是:
A、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B、北约的成立
C、“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3、二战后初期,美国“冷战”政策的表现
有:
①杜鲁门主义的提出;②马歇尔计划的实
施
③北约的建立;④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4、下列国际组织与两极格局的形成有直接
关系的是
A.国际联盟
地点: 美国华盛顿
以美国为首的12个 国家:西方国家
《北大西洋公约》 标志:的签订
识图:请从下图中找出北约与华约的相 应国家
性
质
受大国操纵
?
军事政治集团
冰 岛
中立国
北约成员国
华约成员国
威挪
1955年,华 沙条约组织(华 约)成立。
1949年8月,
北大西洋公约组 织(北约)成立。
国英
麦丹 波
德民兰
B.联合
国
雅斯特,一幅横贯欧
洲
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 下
来……”。
——“冷战”开始的标
➢背景
(1)英国放弃对志希腊及土耳其的经济
及军事 援助;
(2)希腊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
➢提出 壮19大47。杜鲁门
➢内容 ——遏制苏联,称霸 世界
➢影响
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 美苏之间“冷战”开始。它成为美国 外交政策的转折点,美国开始进入全 球扩张阶段。
杜鲁门
—杜鲁门主义的第一次大规模应用
“马歇尔计划”,也叫“欧洲 复兴计划”
一方面是帮助当时极为困难 的西欧各国迅速恢复经济,防止 革命的爆发;
另一方面,美国通过援助西欧 各国,不仅加强了资本主义世界 的联系,形成资本主义世界的经 济联盟,而且打开西欧的门户,
“冷战”与“热战”

3.如何理解冷战的特征? (1)政治上:表现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斗争,两大阵 营势不两立。 (2)经济上:表现为封锁与反封锁的斗争,交往较少。 (3)军事上:表现为全面冷:表现为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的斗争。
战后苏联成了公认的世界第一流的军事强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苏联作为战胜法西斯德国和日本 的主要力量,已在战争烈火中锤炼了强大的军事力量,并且 利用辽阔的国土,在原来落后的东部地区发展起新的生产力 布局。这些条件不仅使苏联得以发挥自己的潜力,取得战争 胜利,而且使苏联得以在战后占据有利的战略地位,迅速恢 复经济,成为有能力同美国抗衡的军事政治强国。战争后期,
1949年以后,符合题意的只有D。
2.二十世纪以来,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三次大的演变。 下列重大历史事件对世界格局影响的表述,准确的一项是
(A ) A.一战后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确立了凡尔赛—华盛
顿体系 B.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爆发标志着凡尔赛—华盛
顿体系崩溃 C.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宣告了美苏对峙的两极格
8.以美国、苏联为首的两大集团对峙的两极格局,最 终结束的直接原因( C )
A.联邦德国和日本崛起 B.第三世界的兴起 C.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D.海湾战争的爆发 【解析】本题考查两极格局终结。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使与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对抗的社会主义阵营消失,两 极格局终结。故选C。
9.进入21世纪,西方也不乏主张摒弃冷战思维的有识 之士,但却有热衷“新冷战”的政治家。下列关于“冷战” 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有( B )
美苏争霸的原因和实质。 首先,二战结束后,由于意识形态的不同和国家利益的 需要,美苏从战时盟友关系转变为战后的敌对关系;其次, 美苏之间展开冷战的根本原因是为了各自的国家利益;最后, 美苏冷战的实质是美苏两国在实力的基础上对世界势力范围 的划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矛盾 加深
“从波罗的海的斯德丁〔什切青〕到亚得里亚 从波罗的海的斯德丁〔什切青〕 海边的的里雅斯特, 海边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 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线的后面, 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线的后面,座落着中欧 和东欧古国的都城。华沙、柏林、布拉格、 和东欧古国的都城。华沙、柏林、布拉格、 维也纳、布达佩斯...... 维也纳、布达佩斯 ——摘自邱吉尔的“铁幕”演说 摘自邱吉尔的“ 摘自邱吉尔的 铁幕”
三、局部“热战” 局部“热战” 1、朝鲜战争 、
美国侵略军同南朝鲜军在朝鲜北方“砍头示众” 美国侵略军同南朝鲜军在快速抢答 1、20世纪 年代,代表社会主义阵营的 、 世纪 年代, 世纪50年代 为首国家和代表资本主义阵营的为首国家 分别是( 分别是( )( )。 2、苏美“冷战”全面展开的标志是( 、苏美“冷战”全面展开的标志是( 3、“冷战”结束的事件是( )。 、 冷战”结束的事件是( )。
一战后确立的世界新秩
序是什么?其结果如何? 序是什么?其结果如何?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华盛顿体系 凡尔赛
这一体系包含了各种矛盾冲突的源泉, 这一体系包含了各种矛盾冲突的源泉, 极不稳固, 极不稳固,最终导致这一体系的崩溃和新 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的世界大战的爆发。二战的爆发使这一体 系彻底瓦解。 系彻底瓦解。
两极格局有何特点? 两极格局有何特点?它的形成 对世界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对世界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特点:都由一个大国控制, 特点:都由一个大国控制,并各自形成 了政治军事集团。 了政治军事集团。
影响: 影响: 1、美苏两强相争,使世界长期得不到 、美苏两强相争, 安宁。 安宁。 2、两大军事集团彼此势均力敌,都不敢 、两大军事集团彼此势均力敌, 轻易动武, 轻易动武,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 界大战的爆发。 界大战的爆发。
一、“铁幕”降临 铁幕” ——“冷战”政策的出台 冷战” 冷战 1、背景 、
二战后,美国经济、军事、政治实力 二战后,美国经济、军事、 加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的地位确立 加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的地位确立 二战的胜利,苏联的军事力量空前强大, 二战的胜利,苏联的军事力量空前强大, 国际地位大大提高。社会主义力量不断 国际地位大大提高。社会主义力量不断 发展
二、“两极”对峙 两极”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资本主义阵营 资本主义阵营
(1949年,以美国为首) 年 以美国为首) “两极”对峙 两极” 形 成
(雅尔塔体系) 雅尔塔体系)
华沙条约组织
——社会主义阵营 社会主义阵营
(1955年,以苏联为首) 年 以苏联为首) 说明: 华约解散,标志 说明:1991年,苏联解体 华约解散 标志 年 苏联解体.华约解散 冷战”结束, 着“冷战”结束,两极格局告终
揭开了“冷战” 邱吉尔的“铁幕”演说: 揭开了“冷战”的序幕 邱吉尔的“铁幕”演说:
一、“铁幕”降临 铁幕” 2、表现 、
政治上:推行杜鲁门主义( 政治上:推行杜鲁门主义(1947年) 年 ——标志美苏”冷战“正式开始 标志美苏” 标志美苏 冷战“ 经济上: 实施马歇尔计划(欧洲复兴计划) 经济上: 实施马歇尔计划(欧洲复兴计划) ——杜鲁门主义的延伸 杜鲁门主义的延伸 军事上: 军事上: 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形成西方集体防御系统 形成西方集体防御系统
1、什么是“冷战”? 、什么是“冷战” 2、“铁幕”是指什么? 、 铁幕”是指什么? 3、“冷战”是怎样形成的?它 、 冷战”是怎样形成的? 对世界的发展有何影响? 对世界的发展有何影响?
什么是“冷战” 什么是“冷战”? 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苏联等社会 主义国家采取的除直接武装进攻以外的 一切手段和敌对行动, 一切手段和敌对行动,其目的是遏制共 产主义。 产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