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壁画艺术中历代的美学特征

合集下载

古代敦煌壁画的艺术特点与文化价值

古代敦煌壁画的艺术特点与文化价值

古代敦煌壁画的艺术特点与文化价值敦煌壁画是指在甘肃省敦煌市莫高窟中所发现的一系列壁画,这些壁画建造于公元4世纪至14世纪,跨越了汉、魏、晋、南北朝、唐、五代、西夏、元、明等时期。

这些壁画只能通过历史图书或亲身参观留下深刻的印象。

敦煌壁画有着独特的艺术特点和丰富的文化价值,成为古代中国壁画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敦煌壁画的艺术特点敦煌壁画自公元4世纪开始出现,与唐朝时期的洛阳壁画、秦岭南北壁画等一起成为中国古代壁画艺术的重要代表之一。

敦煌壁画的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题材和风格丰富多彩。

敦煌壁画的题材涵盖了宗教、历史、生活、文学、自然等多个方面,如佛教、道家、儒家、隋、唐、西夏和边疆少数民族的文化等。

艺术风格吸收了中亚、印度、波斯等地的影响,呈现出异域风情,显得开阔而博大。

2.色彩鲜艳夺目。

敦煌壁画使用了大量鲜艳的颜料,如红色、黄色、蓝色、绿色、紫色等,使画面色彩饱和度高,富有活力。

3.布局讲究。

敦煌壁画在布局上注重对称和均衡,尤其是在壁画中人物形象的大小、形态、姿势相互关照,显得协调和谐。

4.技法独特。

敦煌壁画艺术特点中最醒目的是它独特的线描和宽势线描技法,有效地显示出画面的轮廓,精细而满足美感的需求。

敦煌壁画的文化价值敦煌壁画艺术的独特性和多样性,也使其承载着广泛的文化价值。

1.传达佛教思想。

敦煌壁画中有丰富的佛教内容,它们深刻地传达了佛教教义。

其佛陀像、菩萨像、罗汉像等题材,形神兼备,让人们更好地了解佛教思想,探索人类精神世界。

2.反映历史风貌。

敦煌壁画还反映了古代中国的历史风貌,呈现出了唐代中国各个方面的生活情况。

人物形象、物品材料和建筑装饰,均对研究唐代社会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3.传承多元文化。

敦煌壁画铭刻着中华文化、藏传佛教、古代印度、波斯、中亚等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文化和艺术的痕迹。

这些文化因素在绘画的风格、画像、色调、题材等方面表现出来。

敦煌壁画反映着各种文化的交融,对多元文化的传承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敦煌壁画艺术的美学特征

敦煌壁画艺术的美学特征

敦煌壁画艺术的美学特征作者:冷维娟来源:《大观》2016年第09期摘要:敦煌壁画不仅仅是宗教的艺术,更是中华民族艺术交融的典型展现,其不仅对现代的艺术具有很大的影响,在艺术史上也具有很高的价值。

敦煌壁画无论是写照、造型还是色彩的搭配都具有很好的艺术性。

本文主要对敦煌壁画艺术的美学特征进行分析,其详细内容如下。

关键词:敦煌;壁画;艺术;美学特征敦煌壁画中凝聚着很多的艺术技法,以能够很好的达到传神的作用,传神就是能够在神态、风姿以及神情等方面都能够很好的进行表达,是艺术的灵魂所在。

自从十六国起,敦煌壁画就存在了,在经过宋、元等朝代的发展,其上的人物多有上万,其形态更是不计其数,内容十分的丰富多彩是各个时代的佳作集合。

敦煌壁画之所以能够在数千年后的今天依然带给人以震撼的美感,不仅是其在艺术上的传神,更是将艺术很好的赋予了生命以及感情,这是研究我国民间艺术以及美学思想的珍贵材料。

一、节奏感和乐律感的结合(一)完美的空间组合敦煌壁画中的上部分的比例尺度是不同的,其主要是因为不同画面在天空的不同结合而成的,这种空间的设计十分的巧妙,能够将大量的图案很好的搭配其中。

例如人宫伎乐,基本上都采用了装饰图案的表现手法,无论是背景中精致的宫门,雕花围墙栏杆等物体,都与伎乐的人组成了一个十分别致的画面,并且人物宫建筑屋顶、门楣、华服等背后都含有光圈,这就让整个空间都具有较为强烈的节奏感和整体效果。

(二)反复、交替的变换韵律的美在于抑扬顿挫的变化,其能够让这种节奏的变化变得更加的动态,所以敦煌壁画中的图案大多具十分明显的节奏变化,相对应的颜色也经过了反复和变换,这种排列交替的图案能够更好的凸显出人物的效果。

(三)动静、虚实之变化音乐是可为人看到的感情传译。

而美术它则用色彩、构图的明暗、轻重、长短、曲直、断连等变化表现出动与静的节奏韵律感。

如隋代第302窟人字披中的“伐木造塔”画面的中景,远处起伏多变的山峦和烟云流动的大片空自,使得画面豁然开朗,使人有一种虚中有实,实中带虚的感觉,把山川树木的氛氯景象完美的描绘了出来。

简述敦煌壁画艺术特点

简述敦煌壁画艺术特点

简述敦煌壁画艺术特点
敦煌壁画是中国古代艺术的杰出代表之一,它的艺术特点独具魅力,展现出了敦煌文化的独特风貌。

1. 色彩鲜艳、明快
敦煌壁画的色彩鲜艳、明快,运用了当时最先进的矿物颜料和植物颜料,如赭石、朱砂、青石、蓝靛、紫草等。

这些颜料不仅具有耐久性,而且色彩饱和度高,色调清新自然,能够给人以美的享受。

2. 造型优美、生动
敦煌壁画的造型优美、生动,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宗教氛围。

壁画中的人物形象、动物形象、建筑物形象等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其中,人物形象表现了唐代人们的日常生活、宗教信仰和社会风貌,动物形象则表现了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和尊重,建筑物形象则反映了唐代建筑的风格和特点。

3. 细节丰富、精细
敦煌壁画的细节丰富、精细,具有很高的技艺水平。

壁画中的细节处理十分精细,如人物服饰的图案、飘带的流动、建筑物的纹饰等都能够体现出艺术家高超的绘画技巧和审美水平。

4. 寓意深刻、文化内涵丰富
敦煌壁画的寓意深刻、文化内涵丰富,反映了唐代的宗教、哲学、历史、文学等方面的内容。

壁画中的宗教主题是敦煌壁画最显著的特点之一,这些宗教主题反映了唐代人们对佛教、道教、摩尼教等宗教的信仰和崇敬。

敦煌壁画是中国古代艺术的珍品之一,它的艺术特点独具魅力,展现了唐代文化的独特魅力和艺术风格。

通过欣赏敦煌壁画,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唐代的历史、文化和宗教信仰,感受到古代人们的智慧和创造力。

敦煌莫高窟飞天壁画形意音韵之美探微

敦煌莫高窟飞天壁画形意音韵之美探微

敦煌莫高窟飞天壁画形意音韵之美探微敦煌莫高窟位于中国甘肃省敦煌市,是保存着丰富的艺术宝藏的世界文化遗产。

莫高窟内的壁画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特别是其中的飞天壁画更是极具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敦煌莫高窟飞天壁画的形意音韵之美,揭示这些古老壁画所蕴含的美学内涵和韵律之美。

我们来谈谈敦煌莫高窟飞天壁画的形态之美。

飞天壁画是莫高窟中最具代表性的壁画之一,它们描绘了身披华丽服饰、头戴华冠的飞天形象,展现了古代艺术家对于超凡脱俗的想象力和审美追求。

这些飞天形象有的悬空飘浮,有的手持乐器,有的翩翩起舞,充满了轻盈和优美之感。

飞天壁画在形象的描绘上具有抽象化的特点,艺术家通过简化线条和形态处理,创造出了轻盈飘舞的形象,展现了古代艺术家对于身姿优美和动态感的追求。

飞天壁画的形态之美不仅在于其艺术创作手法,更在于其所表现出的审美情感和意境内涵,这也是敦煌莫高窟壁画的艺术魅力所在。

敦煌莫高窟飞天壁画的意境之美也是其独特之处。

飞天形象是佛教壁画中的常见题材,其寓意着佛教徒超脱尘世的渴望和对于精神解脱的追求。

在敦煌莫高窟的飞天壁画中,这种对于精神境界的追求被艺术家通过形象的表现和构图手法进行了极富表现力的诠释。

壁画中的飞天形象往往是在蓝天白云之间翱翔,或者在莲花座上漫步,给人以超然脱俗、通幽入圣的感觉。

这种意境之美通过视觉形象的再现,将佛教中的超然境界和人生的理想境界表现得淋漓尽致,使人不由得产生对于心灵净土的向往和憧憬。

敦煌莫高窟飞天壁画的意境之美,不仅体现了古代艺术家对于佛教精神追求的理解,更展现了中国古代绘画艺术对于意蕴和情感的深刻体验与创造。

敦煌莫高窟飞天壁画的音韵之美也是其独特之处。

在壁画的构图中,除了飞天形象之外,常常还有乐器、音乐舞蹈的场景得以描绘,这些画面使得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具有了音乐之美和舞蹈之美。

这些画面透露出一种音乐的韵律和舞蹈的节奏,将观者带入了一个充满音乐之美和舞蹈之美的空间中。

唐代敦煌壁画中的佛教艺术风格解读

唐代敦煌壁画中的佛教艺术风格解读

唐代敦煌壁画中的佛教艺术风格解读唐代敦煌壁画是中国佛教艺术的珍品之一,它反映了唐代佛教艺术在形式和内容上的发展和演变。

它是对唐代佛教文化和社会形态的一种重要见证,同时也代表了当时文化和艺术的最高成就。

一、基本特征敦煌壁画是中国佛教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形式多样,题材广泛,内容深刻。

其中,唐代敦煌壁画是其代表之一。

唐代敦煌壁画的基本特征如下:1. 大量使用金色和银色唐代敦煌壁画常常使用金色和银色来描绘突出部分,例如佛的鬃毛、轮廓等。

这种用色方法突显了佛教壁画的神圣和纯洁。

2. 重视意象唐代敦煌壁画强调寓意和象征,除了描述佛教故事和场景外,还通过图案和符号来表达佛的意义和理论,如八相、十福、四谛等。

这种表现方式增强了佛教壁画的教化、感染力和道德作用。

3. 用“畸人”形象表现佛教意象唐代敦煌壁画与其他佛教艺术形式的一个显著特征是突出了“畸人”形象。

此类形象主要指的是像人一样的凡夫,与佛法相对立的生命。

这种表现方式提醒人们必须托福于佛法才能化解生活中各种困扰。

二、审美价值唐代敦煌壁画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它可以展现出艺术的美学原则和审美观念:1. 以美感为核心价值唐代敦煌壁画注重画面平衡和美感,通过线、色、形的协调来营造优美的视觉效果。

其中,金色和银色的震撼性和光泽度是塑造唐代敦煌壁画特有艺术氛围的重要手段。

2. 高度的绘画技巧唐代敦煌壁画强调人物形象的清晰和表情的真实,通过细腻的线条和色彩对比来形象地表现出佛教故事中的角色,例如佛、菩萨、罗汉、阎王等,使画面更加生动。

3. 重视文化传承唐代敦煌壁画的图案和符号兼备着佛教的经典文化和传统艺术的特征,传达了一种文化的哲学和人文思想。

此类表现方式有助于推广佛教文化和传统文化,强化文化自信,激发人们的文化认同。

三、艺术价值唐代敦煌壁画是宗教信仰和艺术作品的融合,具有十分重要的艺术价值:1. 是佛教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唐代敦煌壁画是中国佛教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中国延续至今的唯一留存的唐代壁画,为研究唐代佛教文化、历史和社会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和依据。

初探敦煌壁画造型特色及绘画风格

初探敦煌壁画造型特色及绘画风格

初探敦煌壁画造型特色及绘画风格敦煌壁画是中国古代壁画的代表之一,因保存完好、造型规范、绘画技法高超、题材广泛而享有盛誉。

敦煌壁画的造型特色体现在形象亲切、比例协调、线条简明、色彩鲜艳等方面。

敦煌壁画造型特色之一是形象亲切。

敦煌壁画所描绘的人物形象,以面部表情、身体姿态、手眼神态等展现出来,形象形神兼备,生动逼真。

如《卢舍那身体变成猴子时的形态》、《陈半七殉难图》等,都展现了人物形象的逼真。

敦煌壁画造型特色之二是比例协调。

敦煌壁画中各种形象的比例协调得非常准确,每个人物的身形、面部、手足等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都设计得非常合理。

如《玉华寺画像》中所绘的九位佛祖,尽管身材形态各异,但整体的比例关系协调得非常好。

敦煌壁画造型特色之三是线条简明。

敦煌壁画的线条运用非常巧妙,一笔一划勾勒出的人物形象,具有简明、流畅、有韵律感的特点。

如《月牙泉观音像》中所绘的观音像,采用了淡彩技法,线条简明且流畅,表现出观音的神态端庄安详。

敦煌壁画造型特色之四是色彩鲜艳。

敦煌壁画的色彩鲜艳明亮,十分引人注目。

不同色调的运用使得人物形象呈现出层次感和韵律感。

如《五百罗汉图》中所绘的罗汉,服装色彩鲜艳,不同的纹样和颜色,体现了各自不同的身份和故事。

敦煌壁画的绘画风格是“敦煌唐风”,这种风格体现了唐代时期的艺术特点。

敦煌唐风的特征在于简明、精致、直观、生动和富有装饰性。

其绘画风格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敦煌唐风的绘画风格之一是简明。

敦煌唐风所表现的形象具有简明、简洁、走向明白的特点。

唐代是中国艺术的高峰时期,在绘画上则追求的是简约,而不是繁琐。

敦煌唐风的绘画风格之二是精致。

敦煌唐风的艺术家对人物形象的细节处理非常讲究,无论是面部表情还是手足姿态,都表现得非常细致精致。

敦煌唐风的绘画风格之三是直观。

敦煌唐风所表现的画面直观明了,能够在短时间内让人理解所要传达的信息。

这些画作大多数是描绘佛教故事或者是历史传说,这样的画面不仅要反映佛教思想,也要让人们理解其中的道理。

敦煌莫高窟飞天壁画形意音韵之美探微

敦煌莫高窟飞天壁画形意音韵之美探微

敦煌莫高窟飞天壁画形意音韵之美探微【摘要】在敦煌莫高窟飞天壁画中,形意音韵之美被探微之下展现出无限魅力。

历史背景揭示了壁画的深厚底蕴,艺术风格体现了独特韵味。

形意表现中,飞天的神秘形象引人入胜,音韵之美则令人陶醉其中。

微观探索揭示出更多细节之美。

敦煌莫高窟飞天壁画具有独特魅力,其艺术价值不言而喻,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敦煌莫高窟飞天壁画,是中华艺术宝库中的珍品,展现出东方美学的瑰丽风采,值得后人深入探究和传承。

【关键词】敦煌莫高窟,飞天壁画,形意,音韵,美,探微,历史背景,艺术风格,表现,微观探索,独特魅力,艺术价值,后世影响。

1. 引言1.1 敦煌莫高窟飞天壁画形意音韵之美探微敦煌莫高窟飞天壁画作为中国石窟艺术的杰出代表,展现出了其独特的形意音韵之美。

这些古老的壁画不仅在艺术上具有高度的价值,更是融合了当时社会文化和宗教信仰,呈现出深厚的历史内涵。

敦煌莫高窟飞天壁画的形意表现极富视觉魅力,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动态感强烈。

通过精致的线条勾勒和细腻的色彩运用,呈现出一种神秘而壮丽的图像,令人叹为观止。

这些壁画所表现的音韵之美也令人神往。

在丰富的装饰和细致的表现中,散发出一种宏大而悠远的氛围,让人仿佛置身于古代的神话世界中。

通过对敦煌莫高窟飞天壁画的微观探索,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其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这些壁画不仅展示了古代艺术家们的创作才华,更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精神面貌。

它们不仅是艺术的珍贵遗产,更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对后世的影响也是深远而持久的。

通过对这些壁画的研究和欣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感受到敦煌莫高窟飞天壁画所散发出的独特魅力。

2. 正文2.1 敦煌莫高窟飞天壁画的历史背景敦煌莫高窟是中国著名的佛教艺术瑰宝,壁画作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形式之一,历经千年仍保留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价值。

其壁画艺术的历史背景源远流长,可以追溯至公元4世纪的北魏时期。

在隋唐时期,敦煌莫高窟的壁画达到了鼎盛时期,艺术风格逐渐成熟,形成独特的风格特色,并通过对外交流,吸收了来自印度、中亚、中东等地的绘画艺术元素,形成了多样化的表现形式。

古代敦煌壁画的风格与特点

古代敦煌壁画的风格与特点

古代敦煌壁画的风格与特点古代敦煌壁画是中国艺术史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让其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对象。

敦煌壁画最早出现于唐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留下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

本文将从图案、色彩、造型等角度分析古代敦煌壁画的风格与特点。

一. 多样化的图案敦煌壁画数量众多,图案丰富多样,包括人物肖像、神话传说、宗教故事、历史事件等等。

其中以佛教主题的图案最为常见,如《法华经》、《金刚经》等。

在这些佛教主题的图案中,经常出现一些寓意深刻的符号,如莲花、佛手等,这些符号成为了敦煌壁画标志性图案之一。

除了佛教主题,敦煌壁画中还有一些与生活相关的图案,如《女子图》、《瑶琴仙女图》等。

这些图案叙述了不同的故事或场景,呈现出了古代居民的风貌和文化内涵,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面貌和生活状态。

二. 鲜艳的色彩古代敦煌壁画的色彩鲜艳明亮,给人以极大的视觉冲击力。

敦煌壁画中使用的颜色多种多样,包括红、蓝、绿、黄等。

尤其是,彩色玻璃镶嵌技法的运用,使得敦煌壁画中的色彩更加丰富多样。

在古代,人们相信色彩有着特殊的意义,所以敦煌壁画中使用的色彩也有深刻的意义。

如黄色象征着土地,红色象征着神圣等。

绘制敦煌壁画的艺术家们拥有卓越的色彩感和色彩表达能力,使得敦煌壁画中的色彩显得通透清新,给人以极大美的视觉效果。

三. 生动的造型古代敦煌壁画的造型生动自然,描绘了人物和景物的丰富发展变化,特别是人物的刻画非常有特色。

在古代敦煌壁画中,人物肖像是一大亮点,从衣着到神态,生动地表现了各种角色的特点。

而在神话传说题材中,人物形象也非常多样,形态各异,如龙、凤、麒麟等神灵的形象,巨大的野獸形象等等,可能看似玄幻,但却极具创造性和想象力。

在绘画表现方式上,敦煌壁画也是非常独特的,艺术家们的表现方式更偏向于象征性和装饰性,形式化的处理让整个画面的韵律、节奏感更强。

敦煌壁画美学方面的特色还包括图像的线条、光影的处理等,这些细节上的处理表现让整个画面更富有质感和动态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海兵

敦煌壁画艺术中历代的美学特征
敦煌莫高窟是中国艺术殿堂中的一颗明珠,将多种艺术风格与佛教思想、中国的儒道思想融为一体,体现了一种极高的思想境界和艺术境界。

敦煌莫高窟的大规模建筑群是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完成的,创建于前秦建元二年(366),历经十几个朝代相继凿建,现存洞窟492个。

敦煌莫高窟集合了雕塑艺术、绘画艺术、建筑艺术等,是古代中国艺术家集体智慧的结晶。

在敦煌莫高窟众多的艺术集合体中,壁画艺术可以说独占鳌头,被誉为世界现存最大的艺术画廊。

敦煌莫高窟中的壁画表现的内容及其丰富,以表现佛教故事为主题,穿插有当时社会生活中的生动画面,敦煌莫高窟壁画也是研究中国艺术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一部百科全书。

壁画中展现各类大小艺术人物如佛、菩萨、罗汉、天王、飞天、供养人等。

壁画的内容涉及佛教题材、中国民间传统神话、农业耕作、捕鱼狩猎、战争、婚丧嫁娶、歌舞娱乐等。

这些故事在壁画中运用合理的布局,巧妙地构图,丰富的色彩,多变的线条,将其娓娓道来。

敦煌壁画在艺术风格上,吸收了印度、希腊、伊朗、西域等艺术风格经过历代画师艺术家的加工整理与中国传统艺术密切结合,形成了一种与世俗艺术相区别的独特中国佛教艺术。

敦煌壁画的发展经历了数十个朝代,这些不同的朝代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社会发展背景之下,对壁画艺术的绘画风格和美学特征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敦煌壁画的发展过程中,按照艺术风格我们可以粗略地将其分成四个大的历史时期,北朝、隋唐、五代和宋、西夏和元。

不同的历史时期,艺术风格和审美特征有自身的特点,这些风格鲜明的壁画作品,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艺术遗产。

敦煌莫高窟开凿前期前期为十六国及北朝初期,保存至今的共有40窟,此时期石窟的代表为第249窟、257窟、259窟、267-271窟、275窟、285窟、428窟等。

敦煌莫高窟最初是没有绘制壁画的,石窟开凿较小,直到北凉以后,才开始绘制壁画。

这一时期的敦煌壁画,受印度雕塑、绘画艺术的影响较大,在绘制各类佛、菩萨、罗汉、飞天等形象时,躯体健壮,面相丰满,鼻梁高隆直抵额际。

人物绘画线条朴实古拙,着色用笔雄健壮丽,层层晕染,立体感很强,具有原始的粗犷风格。

色彩方面,以褐、绿、青、白、黑为多,一般多在赭红色的底色上绘石青、石绿、黑等颜色。

绘画的内容也多是,佛教题材的本生故事和经变故事,如“九色鹿舍己救人”、“萨捶那舍身饲虎”等。

由于这些佛教故事具有很多严肃、悲情的色彩,所以在绘画色彩的运用上,多采用比较暗淡、深沉的颜色,以烘托故事的主题。

构图及用笔较粗犷,与中国中原艺术中的绘画风格差距较大,绘制人物、佛、菩萨、飞天等的形象时,对人体比例的掌握比较准确,壁画中各种花样纹饰多为舶来品,受印度及西域文化影响较大,给人以全新的视觉感受。

这些艺术形象的塑造与佛教传入中国不久
有关,这一时期的佛教明显没有本土化,同时这一时期的佛教艺术风格对中国的雕塑和绘画艺术产生深远影响,带有立体艺术造型的各种佛像雕塑和佛教壁画,让人们耳目一新。

隋唐时期是中国文化艺术空前发展的时期,受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影响,敦煌莫高窟建设达到鼎峰。

大量工匠在敦煌莫高窟进行开凿绘制工作,隋唐时期开凿的石窟有1000多个,大多毁于战乱,现存洞窟有300多个,这时期的代表为第26、29、94、96、130、148、220、231、237、320、323、328等窟。

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在隋唐时期最为繁忙,各路商旅为祈求事业兴旺顺达,多在敦煌莫高窟进行开凿石窟,壁画的内容表现的是歌舞升平,多以明快的色彩来表现饮乐舞蹈的场面、背景多以满是金银珠宝的宝山。

在表现佛像时女性成分明显,体态丰腴,面容慈祥;头梳螺髻,身着土红色通肩式袈裟,袒胸覆足,衣摺线条流畅优美,充分显现了唐代工匠的高超技艺。

组群中的其他形象也各具特色:菩萨、供养天均为少女形象,温柔典雅,显得既妩媚艳丽而又高贵、不容亵渎。

在隋唐壁画中还有一个经典的形象就是飞天,满壁的飞天形象各异,衣带飘飘、仙云游动,创造出一派祥和瑞景。

飞天的绘制表现了中国绘画对人物动静节奏感的处理技巧,唐代画工用人物身体的各种姿态,身体四肢的伸展、翻转、摆动,衣服飘带的飘动感,背景祥云的配合,营造出飞天人物优美的动势,有的如在空中闲庭漫步,有的在俯瞰世间,有的在直冲云霄。

唐代的艺术生活在绘画中也多有出现,在220窟中,有一组乐工群像,乐队由13人组成,每人手中各执一种乐器,人物形象多样,有中原人物的形象也有异邦人物形象。

一组小小群像就反映出大唐盛世四海来朝、合同一家的盛世景象。

隋唐时期的壁画,题材多样内容丰富,大多是经变故事画,画面丰富非常紧凑完整,将整个石窟营造成一个空间广阔的整体。

唐代壁画中人物线条采用兰叶描,中锋探写,圆润、丰满、汗厚,外柔而内刚。

对人物绘制中的晕染法的使用也达到极盛,为了使平面的壁画更加具有立体感,对人物的面部进行色彩上的处理,一面受光的处理开始与中国传统的晕染法相结合,使人物面部色彩润泽,大多涂以朱红,并且深浅变化富于立体感。

从人物的形象来看,更加具有中国气息,佛像造型更加趋向于东方人的形象,将女性形象特点运用在壁画中,面部慈祥安宁、弯眉细眼,体态丰腴,衣饰华丽。

不管是从那个方面看,在绘画技巧还是审美风格上,隋唐的敦煌莫高窟壁画是具有中国艺术特色的,这进一步说明的佛教已经本土化了。

五代起,丝绸之路开始逐渐衰落,坐落在丝绸之路上的敦煌随着商旅的减少而逐渐萧条,这一期的洞窟开凿明显减慢,数量大为减少。

五代和宋时期石窟艺术的代表有55、61、100、146、152、454等窟。

五代和宋时期的壁画,很多是在唐代壁画上覆盖绘制而成,壁画中有很多供养人的形象,对山水背景的绘画非常多见。

在山水背景下图中多绘有城郭、寺庙、楼台、亭阁、佛塔、草庐、桥梁等各类建筑,生活场景非常丰富。

五代时期的代表作61窟,东侧壁绘有回鹘公主、于阗公主、曹氏女供养人像,西壁巨幅五台山图,这是敦煌莫高窟壁画中较罕见的大型山水人物图,将东起正定西至太原的方圆五百里的山林地貌和社会生活囊括进来,这是敦煌壁画中难得的全景式历史地图。

西夏和元时期的敦煌莫高窟更加衰落,但是其中的石窟艺术风格表现多样。

西夏时期,体现了西域民族的特色,其中将汉、回鹘、契丹、藏等各族文化进行融合,从形成的独特风格。

元代壁画的菩萨,头戴五指冠,佛为螺髻,具有喇嘛教兴起的特点。

元代壁画对藏传佛教的绘制中很多的经文,藏文出现在壁画中,起到了独特的装饰作用。

绘画用色比较沉滞暗淡,很少用红色。

在技法上,开始采用淡彩浓墨的湿壁画风格。

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鲜明的历史印记,是那一时期绘画艺术的杰出代表。

细致梳理这些辉煌的壁画,感受历史时代的风潮,吸收民族传统艺术文化,不断挖掘不断探索,将敦煌壁画的艺术魅力演进成不竭的艺术源泉。

【参考文献】
[1]史苇湘.敦煌历史与莫高窟艺术研究[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
[2]段文杰.敦煌石窟艺术论集[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8.
[3]赵声良.敦煌艺术十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陈海兵,齐齐哈尔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讲师,硕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