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调唱名法[1]

合集下载

视唱练耳中固定唱名法与首调唱名法之比较

视唱练耳中固定唱名法与首调唱名法之比较

视唱练耳中固定唱名法与首调唱名法之比较【内容摘要】视唱练耳课是音乐院校中一门重要的基本乐科,也是学习音乐专业应该具备的专业基础。

在视唱练耳教学中,基本分为两种视唱方法,即首调唱名法和固定唱名法。

固定唱名法的优势是人们所公认的,但对首调唱名法也应予以一定的重视。

视唱练耳课的教师应通过自身的努力完善视唱练耳课教学。

【关键词】视唱练耳固定唱名法首调唱名法音乐是人类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音乐本身又是最深入人心的艺术。

音乐就是音的艺术,也是听觉艺术。

想要学习音乐,首先必须具备一定的音乐听觉能力。

可以说,音乐听觉的能力是打开音乐大门的第一把钥匙。

视唱练耳是一门系统发展音乐听觉的课程,也是学好各种音乐专业技能的前提。

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视唱练耳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听觉感并应用到音乐实践为教学任务。

通过分析视唱作品中的节拍、旋律、节奏、速度、调性等要素,从而提高学生对视唱的表现力。

对于视唱教学中究竟要采用固定唱名法还是首调唱名法,一直以来存在各种争议,哪种唱名法才是最科学、最适合于人们生理的唱名法,至今还是个未知数。

笔者认为两种唱名法各有利弊。

首调唱名法(movable do sytem),又称移动do音视唱法不管乐谱用什么调写成,若是大调,其主音都唱成do,若是小调其主音都唱成la,而在键盘上,不论白键还是黑键都有可能成为某调的主音,被唱成do。

首调唱名法比较有曲调感,遇到中途转调时,立即用新调的唱名唱出,对指导曲调创作也较为合适,对和声进行与变化终止式的进行简单明了。

音阶中遇到半音,另有不同的唱法加以区别,譬如sol音升半音时唱si,降半音唱sa,比固定唱名法中把高低不同的音都唱sol要清楚得多。

辨别乐曲的大小调较容易。

对合唱曲的练习,同时进行认识和声的教学并确认中部的结构与感觉较易达成,能被大多数的学生接受,学起来自然,不必依赖琴声。

对变声期的儿童,音乐太高可移调,减低难度。

由于do音是流动的,唱名位置各调互异,初学者起初较难适应,所以用标示主音方式可解决。

以首调为主,两种唱名法兼并

以首调为主,两种唱名法兼并

以首调为主,两种唱名法兼并作者:吕海莲来源:《北方音乐》2016年第02期【摘要】固定唱名法和首调唱名法是当今世界上最为广泛采用的两种唱名法,长期以来,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视唱练耳教学的唱名法问题一直在备受争议。

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发现,以固定唱名法为主的教学模式,学生无法适应,教学效果不理想,最终导致教与学相矛盾,教师费力学生吃力;学与用相脱节,课堂上所学的不是将来所用的。

针对这种现象,本文提出并论证了结合学生实际,以首调为主、两种唱名法兼并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首调唱名法;固定唱名法;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视唱练耳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是以培养合格的中小学基础音乐教师为教学目标,视唱练耳课作为一门重要的音乐基础课,是培养学生的读谱能力和音乐表现力的最重要的手段和最主要的途径,其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其他相关课程的学习。

所以,教学中不仅要遵循课程本身的教学规律,还应该结合专业特点注重教学方法的师范性。

但是,目前大多数的师范院校,仍然效仿专业音乐院校,采用以固定唱名法为主的教学模式,学生无法适应,教学效果不理想,最终导致教与学相矛盾,教师费力学生吃力;学与用相脱节,课堂上所学的不是将来所用的。

这些现象表明以固定唱名法为主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我们的教学对象,如果转而以首调唱名法为主,那效果就大不一样了。

一、两种唱名法及其优缺点对比固定唱名法是指不管唱什么调,都固定地用C大调的唱名,它是一种唱名与音名相统一的唱名法。

如D大调中将D音唱re;F大调中将F音唱fa;G大调中将G唱sol等。

其优点是视谱和唱名简单,视唱时可以集中注意力专注于音高的训练,缺点是难以掌握调式感。

首调唱名法的唱名位置却是随着调式调性的不同而移动的,大调音阶的主音唱do,小调音阶的主音唱la,民族五声调式中宫音唱do等。

如C大调中将C音唱do,D大调中将D音唱do,F大调中将F唱do;d小调中将d唱la,f小调中将f唱la等。

其优点是容易掌握相对音高,调式感强,只要掌握一种大调音阶和一种小调音阶的音程关系,视唱时其他各调的音高问题很快就可以解决,缺点是首调唱名不断变换线间的位置,难以熟练。

比较视唱固定与首调唱名法的利弊

比较视唱固定与首调唱名法的利弊

比较视唱固定与首调唱名法的利弊作者:陈心来源:《职业时空》2009年第04期摘要:通过对大量文献资料的整理研究,对我国普遍应用的首调唱名法和固定唱名法的优缺点作了全面、客观的分析,致力寻找适合于我国国情的唱名教学法,为视唱练耳的教学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关键词:视唱练耳;固定唱名法;首调唱名法在视唱练耳教学实践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唱名法的问题。

什么样的唱名法才是最为科学、最为适合于人们生理的唱名法?至今还是个未知数。

笔者在多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对大量文献资料的整理研究,对我国普遍应用的首调唱名法和固定唱名法作了客观的评价,寻找适合于我国国情的唱名教学法,希望为视唱练耳的教学实践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

一、固定与首调唱名法简介(一)固定唱名法固定唱名法,即无论在什么调里,其唱名都是固定的。

唱名在某种谱表上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它不受各种调式主音的约束,即所有唱名都可以做为语音出现在某一种相应的调式里。

c音永远唱do,D音永远唱re。

遇到变音记号时,唱名仍然不变,音高根据变音记号的要求升高或降低。

我国各音乐院校在视唱练耳教学中所使用的唱名法,一直以固定唱名法为主。

这种固定唱名法其实是不完全固定的唱名法,固定二字仅仅指七个基本音名的唱名是固定的,在遇到临时升、降号时,每个音前面要加上“升”或“降”,例如,#do,视唱时唱成升do,降la,视唱时唱成降la等。

这种唱法是沿用了50年代前苏联专家来中国讲学时所传授的唱名法,这种视唱临时升降号的办法一直沿用到今天。

(二)首调唱名法首调唱名法,即无论什么调,其唱名都用七个基本音来演唱,根据自然调式的音级,五线谱上的各线、各间都可能因调号的不同成为do来确定唱名。

凡是大调的第一级音(主音)都唱do,第二级音都唱re,其余类推,如c大调以C音唱d0,D大调以D音唱d0等。

自然小调、和声小调等则第一级音(主音)都唱la,第二级音都唱si,其余类推,如a小调a音唱1a,b小调以b音唱la等。

属于C调的四十四种调式音阶及实用首调唱名

属于C调的四十四种调式音阶及实用首调唱名

属于C调的四十四种调式音阶及实用首调唱名展开全文根据我数十年的经验和体会,基本乐理教学与唱名法的关系极为密切。

采用首调唱名法学习乐理的最大优点是,无论什么调、音程、和弦、调式音阶的唱名都是统一的。

也就是说只要把C调中的音程、和弦、调式音阶搞清楚,熟练掌握之后,其它所有调就都可以一通百通、迎刃而解。

李重光【新编通俗基本乐理】湖南文艺出版社这说明一切都是C调听觉唱名的不同高度的复制品。

这就是首调唱名具有的概括性与代表性。

说到底,首调唱名法就是固定调式调性唱名法。

以下来自网上的很多调式音阶及名称我都不确定它们是否存在,它们都是用五线谱记谱,再用简谱固定唱名标注的以C为一级的音阶,其中部分不属于C调,并有用等音记谱的错音。

现在我把它们全都翻成了属于C调的自然音的调式音阶或特色变音的调式音阶,其中旋律调式音阶中的两个连续的特色变音都有中途转调的听觉意味。

【四音列与调式音阶的转位】以下七条欧洲中古调式音阶可以理解为循环转位1、伊奥尼亚调式音阶【do大调式】,可分为两组四音列;do、re、mi、fa和sol、la、si、do。

2、多利亚调式音阶【re小调式】,可分为两组四音列;re、mi、fa、sol和la、si、do、re。

3、弗里几亚调式音阶【mi小调式】,可分为两组四音列;mi、fa、sol、la和si、do、re、mi。

4、利底亚调式音阶【fa大调式】,可分为两组四音列;fa、sol、la、si和do、re、mi、fa。

5、混合利底亚调式音阶【sol大调式】,可分为两组四音列;sol、la、si、do和re、mi、fa、sol。

6、爱奥利亚调式音阶【la小调式】,可分为两组四音列;la、si、do、re和mi、fa、sol、la。

7、洛克利亚调式音阶【si小调式】,可分为两组四音列;si、do、re、mi和fa、sol、la、si。

以下五条中国五声调式音阶可以理解为循环转位8、宫调式音阶,do、re、mi、sol、la、do。

柯达伊音乐教学法简述_宝鸡

柯达伊音乐教学法简述_宝鸡
柯达伊音乐教学法简介
主讲人:赖达富
Kodály Zoltán 1882-1967
破冰律动
一、基本理念
一个愿望:音乐属于每一个人 一个中心:歌唱挂帅 两个特性:民族性、适应性 三个好:音乐教育越早越好、教师越 专业越好、教材质量越高越好 • 四个工具:首调唱名法、手势、节奏 读法、符干字母谱 • • • •
让儿童真正从内心热爱音乐,用心来感受、体验
音乐教育的过程,以其 是指导学生认识音乐的活 培养儿童的创造能力,激发创造灵感。 动或理解的过程,还不如 说是带动他们感知音乐的 过程和体验的活动。
和表现音乐;
几个音乐知识点的教学顺序安排实例
知识点
认识音符
逻辑结构规律顺序
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 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
(1)
咚 咚 咚 咚
| |
滴 答滴 答滴 答滴 答
|
| | |
(2)
(3)
汽 嚓 汽 汽 嚓

| |
蛐蛐蛐 蛐蛐蛐 蛐蛐蛐 蛐蛐蛐
(4) (5)
|
哐!
|
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
Shush
Si
• 四分休止符一般读成Shush,八分音符 读成Si。连续两拍以上的休止符可以 直接数拍或不读。根据不同文化的需 要,目前世界各地在实际运用中可能 对这套节奏唱名法有适应性的改动。
用手势实现转调的过程
1. 定位标准音La(A) 2. 定位C大调的基本音阶(先下行再
上行,先绕开Fa和Ti)
3. 定位新调主音的位置 4. 手势调整,同时提示“ x 唱成Do” 5. 唱新调的基本音阶
要注意的问题
• 用手势表示不同音高时要做出适当的空 间距离(按其音程关系适当调整不同音高手势的高度)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音乐(名词解释)模拟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音乐(名词解释)模拟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音乐(名词解释)模拟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5. 名词解释名词解释1.叙事歌曲正确答案:叙事歌曲:叙事歌曲是叙述故事的歌曲。

其歌词具有史诗、叙事诗或故事诗的性质,有时歌词本身就是一首史诗、叙事诗或故事诗。

2.抒情歌曲正确答案:抒情歌曲:抒情歌曲是歌曲体裁类别中内容十分广泛的一类,它可以抒发人民对祖国、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军民鱼水之情,同志友谊之情;也能够反映人们崇高广阔的精神境界和探索奥秘的心灵之光。

它比其他体裁的歌曲更富有歌唱性,曲调优美动听,旋律起伏多变,节奏运动丰富,大都采用独唱的形式。

3.颂赞歌曲正确答案:颂赞歌曲:颂赞歌曲侧重于歌唱历史的巨大变革、祖国的大好河山、党的伟大功绩、人民的英雄业绩等重大题材,因此而形成歌曲艺术的一个体裁类别。

常采用合唱或独唱等艺术形式。

如我国作曲家创作的《黄河颂》《祖国颂》《我爱你,中国》等等。

4.谐谑曲正确答案:谐谑曲:又称“诙谐曲”,源于17世纪和18世纪上半叶的一种轻松活泼的声乐曲或器乐曲。

特点是节奏突出,活跃而富于生气,乐观且幽默,速度较快,常出现突发的强弱对比。

大多数采用复三部曲式,中部具有歌唱性。

5.协奏曲正确答案:协奏曲:是一种大型的器乐体裁,它是指富有深刻思想内容、结构形成严谨和表现手法丰富多样,并用奏鸣曲写成的大型器乐套曲。

6.变奏曲正确答案:变奏曲:是用变奏的手法发展一个主题,使主题能得到多方面表现的一种乐曲。

简单地说就是将一个主题以某种方式对节奏、强弱、速度、织体、音调、音色、音高进行适当地改变,但又不至于完全偏离原主题的一种音乐创作形式。

7.进行曲正确答案:进行曲:是一种用步伐节奏写成的声乐乐曲或器乐乐曲。

它起源于16世纪西方的战乐。

8.变奏曲式正确答案:变奏曲式:指代表基本乐思主题的最初陈述及其若干次变化的重复或者展开所构成的曲式。

9.摇篮曲正确答案:摇篮曲:也叫催眠曲。

原指母亲在摇篮旁为使婴儿安静入睡而唱的歌曲,通常都很简短。

大小调音阶及其键盘位置与首调唱名法

大小调音阶及其键盘位置与首调唱名法

24大小调音阶及其键盘位置与首调唱名法一、自然调式(大调:两全一半+三全一半,小调:两全夹一半+三全夹一半。

):1.无升降记号调(1)C自然大调(简谱标记:1=C):CaDsEdFfGgAhBjCra(2)a自然小调(简谱标记:1=C):AzhBzjCaDsEdFfGgAh 2.升号调:(1)G自然大调(简谱标记:1=G):FjCGaAsBdCfDgEhGra(2)e自然小调(简谱标记:1=G):FzjCEzhGaAsBdCfDgEh(3)D自然大调(简谱标记:1=D):FdCjCDaEsGfAgBhDra(4)b自然小调(简谱标记:1=D):CzjFdBzhCDaEsGfAgBh (5)A自然大调(简谱标记:1=A):CdFhGjCAaBsDfEgAra(6) f自然小调(简谱标记:1=A):F zhGzjCdFhCAa BsDfEg(7)E自然大调(简谱标记:1=E):F sGdChDjCEa AfBgEra(8) c自然小调(简谱标记:1=E):C zhDzjFsGdChCEa AfBg(9)B自然大调(简谱标记:1=B):CsDdFgGhAjBaCEfBra (10) g自然小调(简谱标记:1=B):GhAjCrsDrdFrgGrhCBraErf(11) F自然大调(简谱标记:1= F):FaGsAdCgDhFraCBfEj(12) d自然小调(简谱标记:1= F):DzhFaGsAdCgDhCEzjBf(13) C自然大调(简谱标记:1= C):CaDsFfGgAhCraCEdBj(14) a自然小调(简谱标记:1= C):AhCraDrsFrfGrgArh CBjErd3.降号调:(1)F自然大调(简谱标记:1=F):BfCFaGsAdCgDhEjFra(2)d自然小调(简谱标记:1=F):BfCDzhEzjFaGsAdCgDh(3) B自然大调(简谱标记:1= B):B aEfBra CsDdFgGhAj(4)g自然小调(简谱标记:1= B):B ra E rfCGh AjCrsDrdFrgGrh(5) E自然大调(简谱标记:1= E):E aAfBgEraCFs GdChDj(6)c自然小调(简谱标记:1= E):EaAfBgCzhDzjFsGdCh(7) A自然大调(简谱标记:1= A):AaBsDfEgAra CCdFhGj (8)f自然小调(简谱标记:1= A):AaBsDfEgCFzhGzjCdFh(9) D自然大调(简谱标记:1= D):DaEsGfAgBhDraCFdCj(10) b自然小调(简谱标记:1= D):BzhDaEsGfAgBhCzjFd(11) G自然大调(简谱标记:1= G):GaAsBdDgEhGraCCfFj(12) e自然小调(简谱标记:1= G):EzhGaAsBdDgEhCFzjCf(13) C自然大调(简谱标记:1= C):DsEdGgAhBjCaCFfCra(14) a自然小调(简谱标记:1= C):AhBjDrsErdGrgArhCCraFrf二、和声调式(大调:降低自然大调第VI级,小调:升高自然小调第VII级。

运用首调唱名法写作副属和弦——以斯波索宾《和声学教程》课后习题为例

运用首调唱名法写作副属和弦——以斯波索宾《和声学教程》课后习题为例

调的同时降Ⅶ级和降Ⅵ级,通过分析可以发现谱例1第五小节的降D音不属于调式特性音,因此可能是某个副属和弦的和弦音。

在分析旋律中的副属和弦之前还需要先列出降E自然大调各级自然音和弦,以方便查看副主和弦推出离调进行是否成立,降E自然大调各级自然音和弦如下:谱例2列出降E自然大调各级自然音和弦之后便可以采用置、析、代、找、填五步法分析谱例1第五小节的降D 是否是副属和弦的和弦音。

1、置:分析副属和弦音的节拍位置。

离调进行中的副属和弦一般位于旋律中的弱拍或者弱位,之后解决到强拍的副主和弦。

谱例1第五小节的降D音位于弱位,满足节拍位置条件。

2、析:分析旋律中音程的结构。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降D音到第六小节强拍上的C音构成下行半音级进关系,可以采用下行半音关系的唱名。

3、代:代入属和弦组解决到主和弦的唱名。

属和弦组解决到主和弦的唱名有“b6-5”“4-3”两个为下行半音级进关系,“b6-5”“4-3”符合降D到C 音的音程结构。

“b6-5”这个唱名属于和声大调,而“4-3”既可能是自然大调属七和弦的七音解决到主和弦三音的唱名,也可能是和声小调导七和弦七音解决到主和弦五音的唱名。

4、找:找出副主和弦。

通过前面的分析已经明确了唱名和音名,如下图所示,用音名唱名对等关系可以推出三个副主和弦的根音,再将根音对应到已经列出的降E自然大调各级自然音和弦上,如果根音往上建立的三和弦与副主和弦的性质相同那么离调成立,推论如下:“b6-5”属于大调里面的唱名,推出副主和弦的根音是F,F音往上建立一个大三和弦才能满足大调副主和弦的性质,而F音属于降E自然大调的第二级,二级之上是小三和弦,不能建立与唱名相符合的和弦,因此离调不成立。

“4-3”属于大调里面的唱名,推出副主和弦的根音是降A,降A音往上建立一个大三和弦才能满足大调副主和弦的性质,降A音属于降E自然大调的第四级,四级之上是大三和弦,能建立与唱名相符合的和弦,因此离调成立。

“4-3”还可以是属于小调里面的唱名,推出副主和弦的根音是F,F音往上建立一个小三和弦才能满足小调副主和弦的性质,F音属于降E自然大调的第二级,二级之上是小三和弦,能建立与唱名相符合的和弦,因此离调成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视唱练耳教学中的两种唱名法视唱练耳是音乐院系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

它是提高学生整体音乐素质的基础性课程。

长期以来,在教学中对唱名法的运用基本是混合运用。

随着时间的发展,学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科学技术以及教育学、心理学对技术理论课的不断渗透,教师应该科学地选用适合视唱练耳教学唱名法,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门课程。

近年来,视唱练耳实践教学中,由于学生的文化背景、性格差异、对音乐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等诸多方面的差异,在视唱练耳的具体教学中需要一种适合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采取哪种唱名法教学,一直是大家争论的问题和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一、唱名法的由来及发展唱名法(solmization),用若干个特定的音节来表示音阶中各音级的唱法。

现今被广泛采用的唱名为:do、ri、mi、fa、sol、la、si。

分固定唱名法与首调唱名法①。

它是人们学习和理解音乐,进行音乐活动所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

从古至今,在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多种不同的唱名法。

例如:古希腊人四音音列(ta、ti、to、te);印度的七音节(sa、ri、ga、ma、pa、da、ni);中国古代曾用七声音阶中七个音节(上、尺、工、凡、六、五、乙)等。

进入20世纪以来,我国的高师音乐院校广泛采用的唱名法有两种:一种是首调唱名法,一种是固定调唱名法。

(一)首调唱名法首调唱名法也被称为移动do的唱名法或可动唱名法。

瑞士籍的英国女教师撒拉·安·格洛芙(sarah A Glover,1875—1877)初创,后经英国牧师约翰·卡尔文(Joho Curwen 1810—1880)修改和完善后,②在欧洲一些国家迅速推广利用。

它的特点是以相对音高为基础,各唱名的音高依调而定。

在任何调式中,它的第一级音唱do,第二级音唱er ,第三级音唱fa,依此类推。

例如,C大调以c音唱do;F大调以F音唱成do;D大调以D音唱成do。

首调唱名法中do的位置、高度可以是移动变化的,但各调式音级却有确定不变的唱名。

无论什么调性开始的大调音阶的第I级主音都唱成do,第II级都唱成ri,第III级都唱成mi,以此类推。

这些唱名同时是调式音级的命名,唱名表明了每个音级在调式中的功能、特性和表现力。

(二)固定唱名法11世纪初意大利音乐教育家阿雷佐的圭多以《圣约翰赞美诗》中的每一句第一个音节作为六声音阶的阶名唱法,即ut、re、mi、fa、sol、la六个音。

在此理论基础上,约1600年左右,法国出现了固定唱名法,法国的音乐家通过研究和实践将圭多唱名法的唱名放置在固定音高位置上,并增加了SI作为B的唱名,又用了比较容易发音的DO,代替UT,使之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八度,有利于学习者在听觉、发音及记忆上去把握乐音之间的音高关系。

目前,在法国、英国等国家多用固定唱名法教学。

在我国的音乐专业院校和中师、高师音乐专业,普遍以固定唱名法为主。

二、两种唱名法的比较首调唱名法与固定唱名法在使用中各有其优越之处,也各有其不足之处。

我认为固定唱名法与首调唱名法应该相互结合,取长补短,二者并用。

(一)首调唱名法的优点是调式感强,相对音高容易掌握,只要掌握好某一大小调的音阶内的各音程。

就可以很快解决其它各调视谱的音高问题。

缺点是首调唱名线音位置变换多,难以熟练。

1.首调唱名法的优点:①.较有曲调感。

②.遇到中途转调时,立即用新调的唱名唱出。

③.对指导曲调创作,较为合适,对和声进行与变化终止的进行较易明了。

④.音阶中遇到半音,另有不同的唱法以资区别,譬如Sol音升半音时唱Si,降半音唱Sa,比固定唱名法中把高低不同的音都唱Sol要清楚得多。

⑤.辨别乐曲的大小调较容易。

⑥.对「合唱曲」的练习,同时进行认识「和声」的教学并体认终步形的结构与感觉较易达成。

⑦.能使大多数的学生接受,学起来自然,不必依赖琴声。

⑧对变声期的儿童,音域太高可移调,减低困难度。

2.首调唱名法的缺点及补救方法:①.由于Do是流动的,唱名位置各调互异,初学者起初较难适应,故用标示主音方式可解决。

②.遇到中途转调的曲子,首调唱法较麻烦。

如能弄清楚前一种调子的最后一音,和转调后第一音的音高关系就很容易转入新调中。

③.对绝对音高的训练、听音、训练无调音乐的演唱,帮助较少,但可用个别教学加以解决。

(二)固定唱名法的优点是视谱和唱名简单。

可以将注意力集中于音高、音准训练,缺点是调式感难以掌握。

1.固定唱名法的优点:①乐器演奏时以固定唱名法较方便。

②可以增强唱出变化音的能力。

③.训练绝对音高的能力。

④.可以帮助听写时,辨别曲调中的变化音。

⑤.无调音乐只用固定唱名法。

2.固定唱名法的缺点:①.遇到数个升降记号的歌曲时(全音与半音)对大小调音阶印象容易搞觅。

②.唱名法表示音阶中相互关系(全音与半音)对大小调音阶印象容易搞乱。

③.除了音乐科系外,对一般国民而言,较为困难不易达到全民化的效果。

三、视唱练耳教学中唱名体系的现状分析与选择运用(一)现状分析粗略统计,我国各地方的高师音乐院校现在已多达700余所。

视唱练耳作为音乐院系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其学习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地影响到本专业其他各课程的学习及学生的音乐素质。

因此,这门课学期两年,每周课时2节,共计144个课时,无论是学年还是课时都可以体现出它的重要性。

视唱练耳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听辨记忆和识谱视唱的能力,初步理解音乐各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掌握音乐表现的常规,积累音乐语言,加强与其他学科课程的横向联系,培养和发展音乐审美能力。

希望学生在两年视唱练耳课中,系统地掌握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与音乐要素,建立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全面制约着诸如作曲理论(和声、复调、配器、指挥等)、音乐表演(声乐、钢琴、器乐、合唱等)及对音乐的情感程度等方面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不难发现,每位入校学生的水平不一,一般分为两种情况:具有绝对音高感和固定音高感的学生占少数,他们基本采用固定唱名法进行音乐思维;具有相对音高感的学生占大多数,基本采用首调唱名法进行音乐思维(其中也有极少数学生用固定调唱名法进行思维)。

通过实践性对比教学,深深地意识到如何使学生更快、更好地提高视唱能力和练耳能力,挑选哪种唱名法教学,是每位视唱练耳教师首先要思考的问题。

(二)选择与运用许多高师音乐院校,在视唱练耳的课程设置上,一年级的学生多是采用固定唱名法教学。

选用固定唱名法进行教学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和建立学生的固定音高感,用固定唱名法进行音乐思维及判断,为接下来的和声、即兴伴奏、曲式等音乐其他课程奠定基础。

例如,在听辨音程和弦方面,用固定唱名法思考,锻炼学生的固定音高感,区分音程与和弦的性质,例如:C—E—G;D—升F—A;这两组和弦的性质都是大三和弦,但是它的音名却是不一样的,如用首调唱名法听辨,哼唱出来的和弦性质都是大三和弦,不需要说出音名,只要哼唱出与弹奏相对应的音高,听起来,感觉都是C—E—G;而用固定唱名法演唱,虽然和弦性质都是大三和弦,但演唱出来的音名则是两组完全不相同的音名。

对于入校不久的学生来说,在打基础时期,要培养学生正确的音乐思维方式,运用固定唱名法进行唱视唱和听音练习,培养学生的固定音高感,区分音与音之间的关系,以便于在三四学期的视唱练耳学习,以固定唱名法为主,强化首调唱名法的教学形式。

进入三四学期以后,学生已经基本掌握音级与音级之间的关系,在此情况下,继续巩固学生的固定音高感,再加入首调唱名法的学习,使学生在分析调性、转调、移调等练习都有一定的帮助。

三四学期的视唱练耳课程,相对于一二学期的课程要求较难,多侧重在转调视唱、音程、和弦连接、转调旋律等,以固定唱名法为主,采用首调唱名法教学,使学生在学习转调的同时,能够更清晰、更快捷、更有把握地去判断调性,这样准确率也就越高。

在视唱时,应以唱准每个音为前提条件下,培养调性感和分析调性与调性之间的关系为目的。

每个调都有调的倾向性,例如在所有的大调中,导音倾向主音Ⅶ—Ⅰ,演唱Ⅶ级音时,这个音应主动地靠向Ⅰ级,形成调性感,而每个调的导音都不一样,因此,对不同调的不同音级,在演唱视唱或是分析调性的时候应准确地把握,这样才能建立调式感、培养内心听觉的调性感;在练耳的时候,以内心听觉所掌握的音级与音级之间的距离作为依据,根据自己对两种唱名法的掌握情况,选择自己熟悉快捷的唱名法判断弹出来的音高,跟自己唱出来的音是否准确。

当然,针对不同学生,也要采取不同唱名法的训练方式。

例如,学习民乐(包括演奏和演唱)的同学基本上是用首调唱名法进行音乐思维,经过系统地固定唱名法训练也是可以准确地听出每个音程、和弦;学习西洋乐器演奏的同学主要是用固定唱名进行音乐思维,在心中有固定的音与音之间的音高位置,即使没有弹奏标准音A,也可以准确地进行演奏或是视唱。

在高师两年的视唱练耳学习当中应该明确目的性、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尽量用固定唱名法进行音乐思维,树立音级与音级之间的固定关系,真正地明白各个音级之间的准确位置,使学生获得与理解音乐表现方法所必需的音乐知识,发展音乐才能,为进一步学习其他音乐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我对教学中两种唱名法的思考与见解在视唱练耳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无论是采用首调唱名法还是固定调唱名法,甚至还可以采用其他的唱名法教学,其训练的根本目的都是一样,即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对症下药,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方式,使学生能掌握重要的音乐基本技能,渗透其他音乐课程,扩大它的使用价值。

在视唱练耳教学中只有充分认识这两种唱名法,并结合音乐专业的特点,有杌地把两种唱名法结合在一起,从而使两种唱名法在教学中实现优势互补,才能培养造就未来音乐教育事业的合格人才。

p。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