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RNC系统结构介绍
RNC基本操作手册中兴

阳江移动网优内部资料中兴OMC基本操作手册2010-01-19目录目录 (2)概述 (4)第一章OMC客户端的登录 (5)1 .OMCR客服端的登录 (5)第二章客服端功能介绍 (6)2. OMCR客服端功能介绍 (6)2.1 配置管理 (6)2.2 告警管理 (9)2.3 报表的提取 (11)2.4 动态数据管理 (14)第三章邻区操作 (33)3 .添加邻区与删除邻区的制作 (33)3.1 添加邻区 (33)3.2 删除邻区 (38)第四张无线参数修改 (39)4 .主要无线参数修改 (39)4.1 RNC_全局资源参数修改 (39)4.2 站点属性修改 (41)4.3小区属性修改 (41)4.4 载频参数修改页面 (45)4.5 3G邻接关系属性配置 (46)第五章RNC信令管理 (47)5.RNC信令管理 (47)5.1 与前台建立连接 (47)5.2 UE信令跟踪 (47)5.3小区的信令跟踪 (49)第六站开站流程 (51)6.开站数据制作流程 (51)6.1 OMCR侧数据开站流程 (51)6.2 OMCB侧的开站流程 (58)小结 (77)附录 (78)概述TD后台操作是网优工作的一项重要的工作,通常为前台测试提供了配置保证和技术支持。
因此,OMCR的使用是网优人员必备的技能。
本人刚刚开始学习网优技能,接触了一段OMCR的学习后,总结出了一些使用的心得,在此总结出来,以便于其他同事的学习。
由于接触时间较短,写的操作比较基础,适合初级者学习,如有不完善之处,望请见谅。
第一章OMC客户端的登录1 .OMCR客服端的登录中兴软件为绿色软件,直接拷贝到电脑上就可以用,必须放在D盘路径下面,否则无法打开,在D:\SOFTZTEKHD\ums-clnt\bin下面有个,双击打开,可以进入到中兴OMM系统。
阳江地区目前2个RNC,RNC1服务器地址RNC1: 129.0.1.1, RNC2服务器地址:129.0.1.2。
ZTE用户手册体系介绍.ppt

用户手册开发标准——DITA
DITA Standard
1 DITA 全称是:Darwin Information Typing Architecture
2 IBM定义的一个标准
3 DITA定义了XML文档的写作要求 包含topic类型、topic元素、手册架构等
用户手册体系介绍
1 手册组成 2 手册读者 3 手册开发流程 4 手册开发架构
机房管理员
岗位职责
1
日例行检查
…
2
处理一般告警
…
3
报告严重故障
…
阅读手册
例行维护指导
1
…
操作指导
2
…
告警参考 3
用户手册读者——维护工程师
维护工程师
工作职责
1
软硬件维护
…
2
告警处理,定位及处理故障…
3 处理或者协助设备提供商处理紧急故障
阅读手册
操作指导… 1
性能计数器参考 2
性能指标参考
3
•…
告警参考
文档专家审核
技术专家审核&实验室测试
试验局验证
发布
用户手册体系介绍
1 手册组成 2 手册读者 3 手册开发流程 4 手册开发架构
5 手册开发标准 6 手册开发平台 7 获取手册 8 大国大T支持
文档开发部组织架构
部长
深圳/北京等地
副部长
南京/上海等地
多
媒
C
体
D
&
M
M
A
M
无
监
线
测
传 输 及 动 力
❖ Topic
Topic是写作和重用的基本单元 Topic的内容要有独立性 Topic的内容要有完整性
02 RNC总体技术介绍

2
© 2006, ZTE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RNC在系统中的位置及相关接口(要点) 在系统中的位置及相关接口(要点) 在系统中的位置及相关接口
Iub接口:Node B和RNC之间的物理接口
Node B
。R4阶段采用ATM承载,R5开始可采用
Iub Iu-CS RNC To MGW
12
R U B
13
R U B
14
R U B
15
R U B
16
R U B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7
G I P I 3
单板及功能
RUB: RNC User plane processing Board,处理用户面协议和用户面数据转发 GIPI3: Gigabit IP Interface (3rd Generation),提供FE、GE接口 APBE: ATM process board enhanced version,提供STM-1接口 SDTA2: Sonet Digital Trunk Board with ATM(2nd Generation), 提供ATM CSTM-1接口和IMA处理 SDTI: Sonet Digital Trunk Board with IP,提供IP CSTM-1接口和IMA处理 DTA: Digital Trunk Board with ATM,提供ATM over E1/T1接口和IMA处理 DTI: Digital Trunk Board with IP,提供IP over E1/T1接口和MLPPP处理 GUIM: GE Universal Interface Module,实现子框内的以太网交换
中兴通讯UTRAN设备及配置介绍

4
SDR 8000系列一体化基站 —— 面向未来的基站平台化战略
BBU:MicroTCA标准架构
先进架构扩展
高性能HSPA
向HSPA+/LTE平滑演进
在增加扇区的情况下,需要增加一套整机, 硬件扩容步长为1个R8840整机,软件扩容 步长为1CELL
18
S111 S11
Carrier 4 Carrier 3 Carrier 2 Carrier 1
S222
S444
SDR基站支持网络平滑演进
HSPA向HSPA+&MIMO演进
增 加 1 个 RRU/ 扇 区以支持MIMO
中兴通讯HSPA全球商用一览
国家 巴西 中国香港 罗马尼亚 苏丹 土耳其 法国 爱沙尼亚
运营商 BrT CSL Zapp Sudatel Avea OMT PGH
HSDPA速率 14.4Mbps 14.4Mbps 14.4Mbps 7.2Mbps 7.2Mbps 7.2Mbps 7.2Mbps
HSUPA速率 5.76Mbps 5.76Mbps 5.76Mbps 1.92Mbps 1.92Mbps 1.92Mbps 1.92Mbps
1998年 - 启动WCDMA研发 2004年 - 发布基于中兴通讯IP V3统一硬件平台的WCDMA商用系统 2005年 - 发布HSDPA Phase I商用版本,下行速率10.8Mbps 2006年 - 发布HSUPA Phase I和HSDPA Phase II商用版本,上下行速率分别是1.9/ 14.4Mbps 2007年 - 发布 HSUPA Phase II商用版本,上行速率达5.76Mbps 2007年 - 发布基于DPD+Doherty技术的40%高效功放 2008年 — 发布SDR 8000系列一体化基站解决方案,功放效率提升至45%
RNC系统单、背板介绍

应用场景发展趋势
5G通信
随着5G通信技术的普及,RNC系统单与背板在5G基站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以满足 5G通信的高速率、大容量、低时延等需求。
物联网
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为RNC系统单与背板提供了更广阔的应用场景,例如智能家居、智 能交通等领域。
云计算
云计算技术的普及使得RNC系统单与背板在云数据中心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以满足云 计算的高效、灵活和可扩展的需求。
高速传输
扩展性
RNC系统背板通常采用标准化的接口 设计,方便进行模块化扩展和升级, 能够适应不同规模和需求的无线网络 控制应用。
RNC系统背板支持高速数据传输,能 够满足大规模数据交换和实时通信的 需求。
RNC系统背板的应用
通信网络
RNC系统背板广泛应用于通信网络中,作为无线网络控制器的重 要组成部分,支持大规模无线网络的接入和控制。
功能定制化
RNC系统单在功能定制化方面具有优势,能够根据客户的具体需求进行定制化开发,而背板的功能定制化可能较为 有限。
功能集成性
背板通常具有更好的功能集成性,能够将多个功能模块进行整合,实现一体化的解决方案,而RNC系统 单的功能集成性可能相对较弱。
适用场景比较
业务稳定性要求高的 场景
RNC系统单更适合应用于业务稳定性 要求高的场景,如金融、电信、医疗 等行业,而背板可能不太适合这类场 景。
它是一种标准化的表格,用于记录系 统运行的关键参数、故障现象、处理 措施等信息。
RNC系统单的种类
故障处理单
用于记录系统故障的现象、原因 和处理过程,以便对故障进行跟 踪和预防。
巡检记录单
用于记录系统巡检的日期、时间、 巡检人员、设备状态等信息,以 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教案-RNC逻辑结构-交换子系统

RNC逻辑结构-交换子系统一、教学目标:了解RNC主要功能理解RNC逻辑结构掌握交换子系统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RNC逻辑结构及交换子系统三、教学过程设计:RNC从逻辑上由7个子系统组成,这里介绍交换子系统。
1.RNC主要功能:RNC在WCDMA网络中的作用主要是完成无线资源管理、Node B的控制和管理以及作为与核心网CN的接口这三项功能。
RNC在整个网络中要和基站、MSC、SGSN等网络单元连接,其网络结构及其接口情况如图所示, 这些接口都是标准开放接口,能够允许不同厂商的NodeB、MSC、SGSN和RNC等设备对接。
通信设备供应商国内有华为、中兴、大唐、新邮通等,国外的有爱立信、诺西、阿朗等。
本门课程以华为公司的设备BSC6810为例介绍RNC。
2.RNC逻辑结构:RNC逻辑上由交换子系统、业务处理子系统、传输子系统、时钟同步子系统、操作维护子系统、供电子系统和环境监控子系统组成。
交换子系统主要完成RNC内部数据的交换功能;RNC业务处理子系统负责处理RNC的各项业务;RNC传输子系统为RNC提供Iub/Iur/Iu传输接口和传输资源,处理传输网络层协议消息,实现RNC内部数据与外部数据间的交互;RNC时钟同步子系统负责提供RNC工作所需的时钟;操作维护子系统负责对系统内的参数和数据进行维护和配置;RNC供电子系统用于为RNC设备提供电源;RNC环境监控子系统由配电盒和各个插框的环境监控部件组成,主要负责电源、风扇、门禁和水浸的监控。
3.交换子系统:RNC交换子系统主要完成RNC数据的交换功能。
它主要由各插框的交换和控制单元与插框的高速背板通道共同组成;交换和控制单元为RNC提供GE交换和维护管理平台,由SCUa单板实现,RNC 的每个插框可以配置两块SCUa单板,为RNC提供框间连接,框间通讯采用星型连接的方式。
在交换和控制单元中,可实现框内数据交换和框间数据交换。
ZXWR RNC设备基础(PPT)

及多处理器系统的分布式运行平台,完成进程 调度、定时器管理、内存管理、设备管理、进
程通信等功能
SCS
系统控制子系统 属底层支撑范畴
完成整个系统上电控制(含版本加载)、主备 倒换控制、实时状态检测等功能
模块组成-软件
ROMB
RNLC
SCCP
M3UA UAM
MTP3B
RCB RNLC SCCP
A2SP M3UA
PHY
Iur
传输信令 ALCAP MTP3B SSCF-NNI SSCOP AAL5
ATM PHY
RNC
无线数据
FP
AAL2
UDP IP
ATM Data Link
PHY
无线信令
RANAP
SCCP
MTP3B M3UA
SSCF-NNI SSCOP
SCTP
AAL5
IP
ATM Data Link
PHY
Iu-CS
User Plane Iu UP Protocol
Layer
Transport Network User Plane
AAL2
工作原理- Iu-PS口协议栈
内部公开▲
Radio Network
Layer
Control Plane RANAP
Transport Network
Layer
Transport Network User Plane
SCTP IP
AAL5
ATM Physical Layer
Transport Network User Plane
AAL2
主要内容
一、工作原理 二、模块组成 三、机架机框 四、单板介绍 五、线缆连接 六、信令流程
3-TB_BT03_C1 中兴通讯TD-SCDMA RNS系统结构-32

电源输入区,位于机顶右边,包括1个电源盒
光 纤 转 接 区
B E M U
E T / E T T
E T / E T T
E T / E T T
E T / E T T
电 源 区
ZXTR B328机顶配置图
NodeB系统结构
ZXTR B328系统配置--BCCS
BCCS板配置
BCCS支持1+1备份,每个框支持两块
NodeB系统结构
UIMC:通用接口板,完成控制框内部以太网交换及控制框管理 RCB:控制面处理板,完成控制面的协议信令处理及无线资源管理 ROMB:操作维护板,完成操作维护相关控制
CLKG:时钟发生板,为RNC提供时钟基准
CHUB:控制面集线器,完成机框间控制信息的汇聚
RNC系统结构
资源框
1
前 插 板 后 插 板 D T B R D T B S D T B D T B R D T B
T B P A
T B P A
T B P A
T B P A
T B P A
T B P A
T O R N
第一层插箱
T O R N
T B P A
T T B B P P A
T B P A
T T BB P P AA
T B P A
B I I A
B I I A
B C C S
B C C S
TORN 光接口板 ET E1转接板
TBPE总数:N2_TBPA =N1_TBPE +1 业界TBPE处理能力最强,最大支持3载扇
NodeB系统结构
ZXTR B328系统配置--TOR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NC3.0硬件系统概述-外围设备监控单元
外围设备监控单元(包括PWRD单板和告警箱ALB)
PWRD完成机柜里一些外围单板和环境单板信息的收集,
包括电源分配器和风机的状态,以及温湿度、烟雾、水 浸和红外等环境告警。PWRD通过RS-485总线接受ROMB 的监控和管理。每个机柜有一块PWRD板。
千兆资源框
资源框提供ZXTR RNC(V3)的外部接入和资源处理功能,以及网关适配功
能。资源框的背板为BUSN(BGSN) ,可以插DTB,SDTB, APBI,APBE ,GIPI,
RUB,GUIM ,CLKG,单板以及这些单板的后插板。
一级交换框
一级交换框为ZXTR RNC(V3)提供一级交换子系统,针对用户面数据较大
在只有两个资源框的配置下,用户面可以不采用一级 交换子系统。
控制框 二级交换子系统 百兆以太网
二级交换子系统 百兆以太网 2×千兆 以太网
二级交换子系统
资源框 1
资源框 2
RNC硬件系统概述
RNC3.0硬件系统概述-交换单元 (四)
在系统资源框数目在2-6个之间时,用户面可以采用二块线卡完
成一级交换平台功能。
资源框 UIMU(主) 控制面 用户面 CHUB CHUB UIMC UIMC 控制框 ROMB/RCB (备) ROMB/RCB (主)
UIMU(备) 控制面 用户面
交换框 GLI/PSN GLI/PSN UIMC UIMC
背板千兆 连接 注:红色表示控制面;蓝色表示用户面 背板走线
跨框线缆Hale Waihona Puke RNC硬件系统概述
RNC系统内部提供两套独立的交换平面,控制面和用户面。对于控制面数
据,因数据流量较小,采用二级交换子系统进行集中汇聚,无需通过一级
交换子系统实现交换。对于用户面数据,因数据流量较大,同时为了对业 务实现QoS,需要通过一级交换子系统来实现交换和扩展。
RNC硬件系统概述
RNC3.0硬件系统概述-交换单元 (三)
ZXTR RNC系统结构
中兴通讯学院 TD&W&PCS无线团队
目标
学习完本课程,您将会:
掌握RNC系统的硬件及功能组成 掌握各单板的功能作用
掌握RNC系统的数据流向
目录
RNC系统概述
RNC硬件系统概述 RNC功能机框 RNC单板介绍 RNC数据流程
RNC系统配置与组网
RNC系统概述
强钟或二级钟,时钟同步基准来自Iu口的线路时钟或者GPS/BITS
时钟。采用主从同步方式。
RNC的系统时钟模块位于时钟板CLKG上,与CN相连的APBE单板
提取的时钟基准通过电缆传送给CLKG单板,CLKG单板同步于此
基准,并输出多路8K和16M时钟信号给各资源框,并通过UIM_2驱 动后经过背板传输到各槽位,供DTB单板和APBE单板使用。
口同电路域和分组域核心网相连;一面它负责管理和控制Node B, 并负责空中接口与UE之间的L1以上的协议处理。在无线接入网
络中,它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地位。
ZXTR RNC的控制面和用户面都采用分布式(用户量上升后可以 通过增加单板实现容量线性增长)的设计,整个系统没有集中处
理的瓶颈,控制面和用户面处理资源可以根据容量的增长需求线
性扩展。ZXTR RNC单资源框最大可支持7.5万话音用户和7.5万分 组域用户,以及最大支持3750爱尔兰话务量或225Mbps数据吞吐
量。整个系统可以通过机框和机架的进一步扩展,达到最大100
万用户的容量。
目录
RNC系统概述
RNC硬件系统概述 RNC功能机框 RNC单板介绍 RNC数据流程
RNC系统配置与组网
RNC操作维护处理板(ROMB); RNC控制面处理板(RCB); 通用控制接口板(UIMC);
控制面互联板(CHUB);
时钟产生板(CLKG)。
其中ROMB,CHUB和CLKG单板仅在1号机柜的控制框中配置,实现RNC系统的 全局管理。在其他机柜的控制框里无需配置这些单板。
RNC功能机框
ROMB OMC-R
P W R D
C L K G
R U B
R G U B
D T B
A P B E
I M A B
U I M U
R C B
C H U B
G L I Q V
P S N 4 V
U I M C
RS485
以太网
RNC硬件系统概述
RNC3.0系统时钟设计
从RNC在整个通信系统的位置看,其时钟系统应该是一个三级增
RNC硬件系统概述
RNC3.0硬件系统概述-交换单元 (一)
交换单元
主要为系统控制管理、业务处理板间通信以及多个接入单元之间业务
流连接等提供大容量的、无阻塞的交换功能。交换单元由两级交换子
系统组成。
交换框 一级交换子系统 2×千兆以太网 二级交换子系统 百兆以太网 控制框 二级交换子系统 百兆以太网
流量时的交换和扩展。交换框的背板为BPSN,可以插GLI,PSN和UIMC单板 以及这些单板的后插板。
RNC功能机框
控制框-单板配置
控制框是RNC的控制核心,实现以下功能:
完成对整个系统的管理和控制;
提供RNC系统的控制面信令处理; 提供全局时钟。
控制框的背板为BCTC,可装配的单板有:
二级交换子系统
资源框 1
资源框 N
RNC硬件系统概述
RNC3.0硬件系统概述-交换单元 (二)
一级交换子系统是容量为40Gbps的核心交换子系统,为RNC系统内部各个 功能实体之间以及系统之外的功能实体间提供必要的消息传递通道,用于
完成包括定时、信令、语音业务、数据业务等在内的多种数据的交互以及
ROMB与OMC-R之间的通信链路的连接关系
交 换 单 元 ROMB H U B
OMC-R
ROMB
以太网
RNC硬件系统概述
RNC3.0硬件系统概述-接入单元
接入单元 (APBE、APBI(IMAB)、DTB、SDTB和GIPI单板)
接入单元为RNC系统提供Iu,Iub和Iur接口的STM-1和E1接入功能 SDTB:提供一个155M的STM-1标准接口;支持63个E1。 APBE:提供4个STM-1接入,支持622M交换容量。负责完成RNC系
连,完成对于CS业务FP/MAC/RLC/UP协议栈的处理和PS业务
FP/MAC/RLC/ UP/PDCP/GTP-U的处理。
RCB(控制面)连接在交换单元上,实现RNC系统Iu/Iur/Iub/Uu
接口控制面RANAP/RNSAP/NBAP/RRC标准协议信令处理和
NO.7信令处理
RNC硬件系统概述
负责操作维护 信息处理
提供对设备的 监控
RNC硬件系统概述
RNC3.0硬件系统概述-操作维护单元
操作维护单元 (包括ROMB和CLKG单板)
CLKG板负责系统的时钟供给和外部同步功能 ROMB单板负责RNC系统的全局过程处理,负责整个RNC的操
作维护代理,各单板状态的管理和信息的搜集,维护整个 RNC的全局性的静态数据;ROMB上还可能跑RPU模块,负责 路由协议处理;
RNC3.0系统内部通信链路设计
RNC系统采用控制面和用户面分离设计,资源框背板设计两套以太网,一 套用于用户面互连;一套用于内部控制、控制面互连;另外在背板上再设 计一套485总线 ;485总线的目的:仅带8031 CPU单板的控制通道,对于具 有控制以太网接口的单板,485的作用主要是以太网异常时进行故障诊断、 告警,在特定场合可根据需要作MAC、IP地址的配置,正常情况下不用此 功能。 框内的485和以太网通过背板引线连到各个单板。每个单板提供RS-485和以 太网接口用于单板控制。资源框的RS-485总线在GUIM单板实现终结;交换 框的RS-485总线在UIMC单板终结,控制框的RS-485总线在ROMB处终结。
RNC硬件系统概述
RNC3.0硬件系统概述
基于公司3G统一平台的硬件设计;
控制流和媒体流分离;
内部接口标准化、耦合性小 ;
后向兼容性强 ;
可扩展性强;
统一的设计风格。
RNC硬件系统概述
机架结构
电源插箱
风扇插箱
业务插箱
走线插箱
RNC硬件系统概述
机框
RNC硬件系统概述
RNC功能单元
提供STM-1和 E1接入 提供协议、数 据的中心交 换功能 负责控制面信 令和用户面 信息的处理
RNC功能机框
千兆资源框-单板配置
资源框负责RNC系统中的各种资源处理和适配转换。
资源框的背板为BGSN背板,可装配的单板有:
ATM处理板(APBE); 千兆IP接口板(GIPI); 数字中继板(DTB); 光数字中继板(SDTB); IMA/ATM协议处理板(APBI); 通用媒体接口板(UIMU);
<<actor>> MSC
<<actor>> NodeB
Iub
<<system>> RNC
Iu-ps
<<actor>> SGSN
<<actor>> OMC-R
Ethernet
IPOA
<<actor>> OMC-B
RNC系统概述
ZXTR RNC 系统概述
RNC无线网络控制器主要负责无线资源的管理。一面它通过Iu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