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试验教案二

合集下载

植物学实践教案

植物学实践教案

教案
授课主要内容及板书设计
教案
授课主要内容及板书设计
教案
授课主要内容及板书设计
教案
授课主要内容及板书设计
(说明:教案必须完整,包括课堂教学的五个环节)
教案
授课主要内容及板书设计
(说明:教案必须完整,包括课堂教学的五个环节)
教案
授课主要内容及板书设计
(说明:教案必须完整,包括课堂教学的五个环节)
教案
授课主要内容及板书设计
(说明:教案必须完整,包括课堂教学的五个环节)
教案
授课主要内容及板书设计
(说明:教案必须完整,包括课堂教学的五个环节)
教案
授课主要内容及板书设计
(说明:教案必须完整,包括课堂教学的五个环节)。

大学植物生物学实验教案

大学植物生物学实验教案

一、实验目的1. 理解植物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

3. 增强学生对植物生命现象的理解和认识。

4.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实验内容实验一:植物细胞观察1. 实验材料:洋葱鳞片叶、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滴管、染色剂等。

2. 实验步骤:- 制作洋葱鳞片叶切片。

- 染色切片。

- 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 记录观察结果,并绘制细胞结构图。

实验二:植物组织培养1. 实验材料:植物种子、无菌培养基、培养皿、剪刀、镊子、酒精灯、无菌操作台等。

2. 实验步骤:- 对植物种子进行表面消毒。

- 将消毒后的种子接种到无菌培养基中。

- 将培养皿放入培养箱中进行培养。

- 观察植物组织的生长情况,记录生长过程。

实验三:植物光合作用1. 实验材料:绿色叶片、烧杯、酒精、碘液、滴管、剪刀等。

2. 实验步骤:- 将绿色叶片浸泡在酒精中脱色。

- 将脱色后的叶片进行光照处理。

- 用碘液检测叶片中的淀粉含量。

- 分析光合作用的过程。

三、实验方法1. 观察法:通过显微镜等工具观察植物细胞和组织的结构。

2. 实验法: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光合作用等实验操作,验证植物生物学的基本原理。

3. 记录法:详细记录实验过程和观察结果,绘制实验图。

四、实验报告1. 实验目的和原理。

2. 实验步骤和结果。

3. 实验分析和讨论。

4. 实验结论。

五、教学评价1. 实验操作技能:学生是否能够熟练进行实验操作。

2. 观察能力:学生是否能够准确观察植物细胞和组织结构。

3. 科学思维能力:学生是否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4. 创新能力:学生是否能够提出新的实验方案或改进实验方法。

六、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防止实验事故发生。

2. 实验操作要规范,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 实验报告要详细,记录实验过程和观察结果。

4. 学生要积极参与实验,培养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植物学实验教案(生科)

植物学实验教案(生科)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植物学实验教案(生科)章节:第一章植物形态学课时:2课时年级:生物学专业大一学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植物的基本形态特征,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的形态结构及功能。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植物学实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植物的基本形态特征及功能教学难点:植物形态学实验操作技巧二、教学内容和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植物形态学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理论讲解:教师讲解植物的基本形态特征,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的形态结构及功能。

3. 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植物形态学实验,观察不同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的形态结构,并记录实验现象。

4. 结果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结果,分析植物形态特征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5. 总结:教师对实验结果进行点评,强调植物形态学在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三、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的实验报告质量,包括实验现象的描述、结果分析和结论。

3. 团队协作:观察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团队协作情况,评估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1. 实验材料:不同种类的植物标本、显微镜、放大镜等。

2. 参考教材:植物学实验教材、植物形态学相关论文等。

3. 网络资源:植物学相关网站、视频教程等。

五、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植物采集和标本制作,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2. 邀请植物学专家进行讲座,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3. 组织学生参加植物学竞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

六、第六章植物生理学实验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植物生理学的基本实验方法和技术。

2. 培养学生对植物生理学实验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教学内容:1. 植物细胞的渗透调节实验2. 植物的光合作用实验3. 植物的呼吸作用实验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植物生理学实验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植物的日常实验教案

植物的日常实验教案

植物的日常实验教案植物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不仅能够给我们带来清新的空气和美丽的景色,还可以为我们提供食物和药材。

因此,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特性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植物,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日常实验来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特性。

实验一,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

材料,小花盆、土壤、种子、水壶。

步骤:1. 将土壤填满小花盆,并在土壤中间挖一个小洞。

2. 将种子放入小洞中,并轻轻地用土壤盖住种子。

3. 用水壶给种子浇水,确保土壤湿润。

4. 将小花盆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并每天观察种子的生长情况。

观察重点,观察种子从发芽到长成植物的整个生长过程,记录每一天的观察结果。

实验二,植物对光线的反应。

材料,小花盆、土壤、种子、水壶、纸板。

步骤:1. 将土壤填满小花盆,并在土壤中间挖一个小洞。

2. 将种子放入小洞中,并轻轻地用土壤盖住种子。

3. 用水壶给种子浇水,确保土壤湿润。

4. 在小花盆的一侧放上一块纸板,使植物只能从一侧接收光线。

5. 每天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并记录下观察结果。

观察重点,观察植物在只能从一侧接收光线的情况下,生长的速度和形态是否与正常情况有所不同。

实验三,植物对水的需求。

材料,小花盆、土壤、种子、水壶。

步骤:1. 将土壤填满小花盆,并在土壤中间挖一个小洞。

2. 将种子放入小洞中,并轻轻地用土壤盖住种子。

3. 用水壶给种子浇水,确保土壤湿润。

4. 每天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并记录下观察结果。

5. 在观察过程中,停止给植物浇水,观察植物对水的需求。

观察重点,观察植物在得到充足水分和缺少水分的情况下的生长情况,记录下观察结果。

通过以上实验,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特性,同时也能够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希望通过这些实验,学生们能够对植物有更深入的了解,并且在日常生活中更加关注和爱护植物。

植物学实验教案生科

植物学实验教案生科

植物学实验教案生科第一章:植物学实验基本技能1.1 实验目的了解并掌握植物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包括显微镜的使用、植物材料的处理和观察等。

1.2 实验原理学习显微镜的构造和功能,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

学习植物材料的处理技巧,如切片、制片等。

1.3 实验材料与仪器植物叶片、根、花等切片或制片。

显微镜、显微镜片、载玻片、盖玻片等。

1.4 实验步骤学习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包括取镜、安放、对光、观察等。

学习植物材料的处理方法,如切片制作、制片等。

1.5 实验报告记录实验中所观察到的植物结构特征。

描述实验中使用的仪器和操作步骤。

第二章:植物细胞的观察2.1 实验目的观察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了解细胞壁、质壁、细胞核等组成。

2.2 实验原理学习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特征,包括细胞壁、质壁、细胞核等。

2.3 实验材料与仪器植物叶片切片。

显微镜、显微镜片、载玻片、盖玻片等。

2.4 实验步骤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叶片切片,注意细胞壁、质壁、细胞核等结构。

记录观察到的细胞结构特征。

2.5 实验报告描述观察到的植物细胞结构特征。

分析细胞壁、质壁、细胞核等结构的功能。

第三章:植物组织的观察3.1 实验目的了解植物的主要组织类型,包括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

3.2 实验原理学习植物的主要组织类型及其特征。

3.3 实验材料与仪器植物叶片、根、花等切片或制片。

显微镜、显微镜片、载玻片、盖玻片等。

3.4 实验步骤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切片,识别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

记录观察到的组织特征。

3.5 实验报告描述观察到的植物组织特征。

分析不同组织类型的功能和作用。

第四章:植物器官的观察4.1 实验目的观察植物的六大器官,了解其形态特征和功能。

4.2 实验原理学习植物的六大器官,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4.3 实验材料与仪器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

显微镜、显微镜片、载玻片、盖玻片等。

4.4 实验步骤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器官。

植物学实验教案生科

植物学实验教案生科

植物学实验教案生科一、实验目的1. 了解植物的形态结构特征,掌握植物的分类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实验原理1. 植物的形态结构特征是植物分类的重要依据。

2. 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各种器官的形成和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植物标本:草本植物、木本植物各一份。

2. 显微镜、放大镜、剪刀、镊子、滴管等。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 观察植物标本,了解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等器官的特征。

2. 学会使用显微镜和放大镜,观察植物组织的结构。

3. 分析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了解各种器官的形成和变化。

五、实验报告要求1. 描述所观察植物的形态结构特征,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等。

2. 分析植物组织的结构,并简要说明其功能。

3. 总结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以及各种器官的形成和变化。

六、实验方法与技巧1. 观察植物标本时,要仔细观察每个器官的形态、颜色、纹理等特征。

2. 使用显微镜和放大镜时,要学会调整焦距,使观察到的图像清晰。

3. 观察植物组织时,要掌握正确的切片和制片方法。

七、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要爱护仪器设备,避免损坏。

2. 操作显微镜时要轻拿轻放,防止镜头脱落。

3. 切片时要均匀切割,避免切片过厚或过薄。

八、实验拓展与思考1. 讨论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了解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 探究植物的适应性特征,分析不同植物适应不同环境的原因。

3. 思考植物学实验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价值。

九、实验成绩评定1. 实验报告:描述植物形态结构特征、组织结构分析、生长发育过程等内容。

2. 实验操作:评价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规范性、技巧掌握程度。

3. 课堂讨论:评价学生在讨论环节的参与程度、思考深度。

十、实验总结与反馈1. 总结本次实验的重点内容,加深对植物形态结构特征和组织结构的认识。

2. 反馈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探索植物的奥秘植物实验教案

探索植物的奥秘植物实验教案

探索植物的奥秘植物实验教案植物是地球上最为丰富的生物之一,它们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存在,并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实验探索植物的奥秘,可以引发学生们对植物世界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份植物实验教案,通过四个简单而有趣的实验,激发学生们对植物生长、光合作用、种子发芽和植物组织构成的兴趣。

实验一:探究植物对光的反应目标:了解植物对光的反应,理解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实验材料:- 一株绿色植物(例如豆苗)- 两个盆- 黑色纸板实验步骤:1. 将绿色植物放在一个盆中,并用黑色纸板将其完全遮光。

将另一个盆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作为对照组。

2. 每天观察两个盆中植物的生长状况,记录下生长的差异。

实验结果分析:经过一段时间观察后,我们可以发现被完全遮光的植物生长较慢或无法生长,而暴露在阳光下的植物生长健康。

这是因为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利用阳光中的能量来合成有机物质,维持自身的生长和发育。

实验二:观察种子发芽的过程目标:探究种子发芽的条件和过程实验材料:- 多个相同的种子(例如豌豆种子)- 一些湿润的棉花球- 透明塑料袋实验步骤:1. 把湿润的棉花球放入透明塑料袋中。

2. 将几颗种子放在湿润的棉花球上,并将塑料袋封口。

3. 把袋子放在一个阳光充足的地方,并每天观察种子的发芽情况。

实验结果分析:经过几天观察后,我们可以看到种子开始发芽,从种子内部长出幼小的根和茎。

这是因为种子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以及充足的阳光照射下才能发芽。

种子发芽后,根会向下生长,茎会向上生长,这是植物初步建立自己的生长机构。

实验三:观察不同植物组织构成目标:了解植物的组织构成,区分不同组织的功能和特点实验材料:- 一株绿色植物- 显微镜- 刀片- 盖玻片- 注射器实验步骤:1. 从植物的叶片、根部、茎部分别取一小块组织,并用刀片切成薄片。

2. 将薄片放在盖玻片上,加几滴水使其保持湿润。

3. 用显微镜放大观察组织薄片,观察不同组织的形态和特征。

植物学实验教案(生科)

植物学实验教案(生科)

植物学实验教案(生科)第一章:植物学实验基本技能1.1 实验工具的使用学习如何使用显微镜、放大镜等观察植物细节。

学习如何使用剪刀、镊子等工具进行植物样本的采集和处理。

1.2 植物样本的采集与保存学习如何选择合适的植物样本进行采集。

学习如何正确地保存植物样本,以保持其形态特征。

1.3 植物标本的制作与观察学习如何制作植物切片和装片,以便于观察植物的细胞结构和组织特征。

学习如何正确观察和记录植物标本的特征。

第二章:植物的生长与发育2.1 植物的生长方式学习植物的细胞分裂和伸长过程,理解植物的生长方式。

观察植物的生长现象,如根的生长、叶的展开等。

2.2 植物的发育过程学习植物的胚胎发育和种子形成过程。

观察植物的发育过程,如种子的萌发、花的开放等。

2.3 植物的生殖器官学习植物的生殖器官,包括花、果实和种子。

观察植物的生殖器官,了解其结构和功能。

第三章:植物的分类与鉴定3.1 植物的分类系统学习植物的分类系统,了解植物的分类等级和分类依据。

学习如何使用植物检索表进行植物的分类鉴定。

3.2 植物的形态学特征学习植物的形态学特征,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等。

观察不同植物的形态学特征,进行植物的分类鉴定。

3.3 植物的遗传与进化学习植物的遗传规律和遗传变异。

学习植物的进化过程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第四章:植物的生态与适应4.1 植物的生态功能学习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包括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

学习植物对环境因素的响应,如光照、温度、水分等。

4.2 植物的适应机制学习植物的适应机制,包括形态适应、生理适应和行为适应等。

观察不同植物如何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

4.3 植物的生态分类与群落学习植物的生态分类和群落结构。

观察不同植物群落的组成和结构,了解植物群落的生态特点。

第五章:植物的利用与保护5.1 植物的利用价值学习植物的经济价值,包括食用、药用、工业用等。

学习植物的非经济价值,如观赏、生态环境保护等。

5.2 植物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学习植物的保护意义和保护方法,包括自然保护区、植物迁地保护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内容与时间安排,采用的教学方法:
采用课堂教学,主要以学生动手实验为主
仪器和材料:
1.植物材料:洋葱鳞茎、红辣椒果实、番茄果实、菠菜叶、白菜叶
2.实验器材: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解剖针、镊子和解剖刀。
3.实验试剂:I2-KI水溶液
思考题:
1.绘洋葱鳞叶表皮细胞图,示各部分结构。
2.绘红辣椒果实表皮细胞图,示有色体。
在低倍物镜下观察洋葱表皮的细胞,好象一网状结构,每一网眼即为一个细胞,网络为细胞壁。细胞排列紧密没有细胞间隙。选择最清晰的部分移到视野中央,然后换高倍物镜对细胞的内部结构进行仔细观察。
注意下列结构:
细胞壁在细胞的最外层,撕下的表皮层如果细胞完整,则每一细胞为一长而扁的盒子。一般至少有六个面,亦即有六个方向的细胞壁。但由于细胞壁是透明无色的,上、下两层壁看不出,只能看到一长方形轮廓。现在所看到的细胞壁,都是两相邻细胞所共有的,也就是由三层所组成,两层初生壁和中间的中层(胞间层)。在高倍镜下,细胞壁的厚度不均匀,有时可见到初生纹孔场。
3.染色
染色的方法很多,视材料的要求不同,选用不同的染料。例如:用蕃红染色,是将切得较好的薄片,放入盛有0.1%蕃红水溶液的培养皿中,染1-2min后取出放入清水中冲洗,然后进行封片观察。

在载片中央放清水一滴,将染好色或没有染色的薄片放在载玻片上的水滴中,用镊子尖夹住盖玻片的一边,另一边靠放在载玻片上材料的一侧,慢慢地将镊子夹住盖玻片一边往下放,不让水中盖进气泡,有气泡会影响观察。盖好片后,如水太多,可用吸水纸从盖片一侧吸去多余的水,水太少或有气泡,可用滴管吸水,从盖片一侧加入,封片完毕后,用纱布擦去多余水,即可在显微镜下观察。
撕表皮的方法是先取一洋葱鳞茎,用解剖刀在其凹下的一面划若干小方格,从一角用镊子轻轻刺入表皮层,然后捏紧镊子夹住表皮,并朝一个方向撕下(凹面的表皮较易撕下,有时凸面也可以用)。将撕下的表皮迅速放在滴有水滴的载玻片上。撕表皮时要注意: 不要把表皮撕得过大,如撕下的一块表皮面积大于盖玻片时,则应放在有水的载玻片上,用刀片切成小块,才便于观察; 撕时操作要迅速,勿将撕下的表皮在空气中暴露过久,致使生活细胞由于失水而受到损伤; 撕开的一面最好朝上放在载玻片上,以利于染色和进行组织化学试验的观察; 撕下的表皮一定要平铺在有水的载玻片上,如发生折皱或重叠可用解剖针将其铺平,折皱和重叠都将影响观察效果。
表皮撕好后可将盖玻片盖上进行观察。加盖玻片时要格外小心,盖不好会出现气泡。由于空气、水和玻璃的折光率不同,按显微镜设计要求,不加盖玻片的材料是不能得到清晰的物象的。这一点很重要,如果初学者不注意此点,将会影响实验课的效果。
要学会在显微镜下识别气泡的能力,初学者时常把气泡误认为细胞。当气泡与观察的材料混在一起时,往往仍会认错。在光学显微镜下小的气泡,由于与水的折光率不同,而出现黑的圆形的像。如果气泡过大时,则可在气泡中出现观察材料的结构,但这部分与水交界处为一黑色的边缘。制片上如果出现气泡过多,应重新加盖盖玻片。
液泡细胞壁以内为原生质体,在已成熟的表皮细胞中,可以看到细胞中体积最大的是液泡,它将细胞质、细胞核等挤到外围与细胞壁紧紧地贴在一起。液泡中的细胞液为溶解各种物质的水溶液,在光学显微镜下看不出什么结构。
如果切面倾斜,应立即纠正。否则由于细胞切面偏斜,影响观察。
过于柔软的器官,例如幼嫩的叶片,难于直接拿在手中进行切片。切时需夹在维持物中,以便于把握操作,维持物一般用胡萝卜根、马铃薯块茎,将要切的材料夹于其中,然后进行切片。
切片后应尽量选择比较完整的切片进行观察。有时为了使植物组织不同部位细胞显得更为清晰,可把材料进行染色。
课程单元题目
实验二植物细胞构造(一)
本单元学时
3
授课方式
讲授
教案更新
日期
2010.11












将新鲜材料切成薄片,制成临时装片,操作步骤如下:
1.准备
首先检查本实验所需的仪器、用具、药品、材料是否齐备。然后擦洗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洗时应左手拇指与食指持玻片的边缘(注意不要用手指涂玻片表面),右手持纱布,将玻片夹于两层纱布之间,然后移动擦拭,注意用力均匀,将擦好的玻片放好备用。
2.切片
首先用解剖刀或双面刀片截取长约2-3 cm的材料一段,用左手大拇指或食指夹住材料,并使材料的纵轴面与水平面相垂直。材料的上方突出于手指2-3 mm,不宜太高,否则材料容易摇动。材料的下端可用中指顶住,切片时可将材料缓缓向上顶。右手以拇指和食指拿稳刀片,然后即可切片。
切片时为了避免材料干枯,应使材料的切面和刀刃上保持有水,呈湿润状态。然后刀刃应以水平方向轻轻压住它,以均匀的力量和平稳的动作,从刀刃的右侧斜向左的方向切。切时要用臂力而不要用腕力,而且不要用力过大不可向内平平挤压材料,也不可从左右两方向来回切割材料。每切2-3片后,就把所切材料移入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备用。
临时制片除上述徒手切片外,有时还用镊子撕取植物组织(如洋葱鳞叶表皮或其它茎叶表皮)一小块进行装片观察。
二、自制洋葱表皮水装片
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时,必须将植物的细胞、组织或器官做成薄的制片,才能观察。这些薄片不能过厚(一般以一层细胞的厚度最好),如果过厚不但细胞相互重叠,而且光线不易穿透,虽然在显微镜下勉强可以看到细胞的轮廓,但细致的结构则很难看清。本次实验则采用撕片法,用镊子把植物组织(一般为表皮)撕下一层,进行观察。
参考引用文献:
教材:贺学礼,植物学实验实习指导,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教参:1.何凤仙,植物学实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2.丘安经,植物学实验指导,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年。
3.高信曾,植物学实验指导,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年。
4.赵遵田、苗明升,植物学实验教程,科学出版社,2004年。
教案首页
课程单元题目
实验二植物细胞构造(一)
本单元学时
3
授课方式
讲授
教案更新
日期
2010
教学目的与要求:
1、在显微镜下辨认植物细胞的各部分显微结构
2、掌握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3、学会制作植物表皮、果肉等临时装片
教学重点、难点及对学生的要求:
重点:掌握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难点:辨别植物细胞的各部分显微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