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采空区危险性及其分析(精)教学文案

合集下载

采空区的危害及探测方法分析

采空区的危害及探测方法分析

采空区的危害及探测方法分析鞍山地区铁矿开采历史有百余年,开采方式为露天和井下开拓。

早在20世纪初期日本人就在齐大山、弓长岭等矿区对地下富铁矿进行掠夺性开采,造成地下多处采空区。

近年来,地方小矿点的不规范的乱采乱挖,导致采空区的具体位置、埋深、大小等资料不详。

这些分布位置不确定采空区给矿山生产和生活带来巨大隐患。

1 采空区的危害矿山采空区的塌陷、涌水和边坡失稳是最为严重的矿山地质灾害之一,采空区给正常采矿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威胁,给深部铁矿资源开采利用,采矿工程计划执行带来极大困难。

同时地下采空区严重威胁着矿山设备和人员的安全,也给矿山的爆破质量及爆破安全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

且铁矿山采空区受强电磁、复杂地质构造和大型设备作业等因素影响,精准探测和治理难度极大。

其危害主要有以下几点:①给整个露天矿坑体的设计带来困难;②露天矿采坑采空区施工中机械和人员的不安全;③采空区爆破处理时会产生矿体的贫化和损失;④采空区中的放射性金属对施工人员的危害;⑤影响采空区二次引爆的打钻施工;⑥采空区中矿井积水对施工作业的影响。

2 弓长岭矿区铁矿山采空区探测地质特征及地球物理条件2.1 弓长岭一矿区地质特征本次探测区打的位于弓长岭褶皱中,主要形式为主要构造形式为褶皱构造及与之相伴生的断裂构造。

区内断裂构比褶皱构造发育更为明显,花岗伟晶岩对矿体有着较大破坏的,只是影响深度和范围有限。

从矿床地质特征分析,矿体受到褶皱、断层和含铁岩系的控制,并且矿石类型、结构构造特征决定了矿体与围岩在地球物理性质较为复杂特征。

2.2 主要岩矿石的电磁参数特征2.2.1 磁性特征根据1974年鞍本地区航空磁测报告(冶金部物探公司航测二队,1975)资料,弓长岭铁矿各矿区的磁铁矿体具有较强的磁性,与围岩有显明的差异。

2.2.2 电阻率特征本文主要利用岩和矿石的电阻差异性可以直接寻找矿源。

结合该区域内岩矿体分布情况,本文模型中设定矿体电阻率、围岩及夹石的电阻率、采空区电阻率分别为1000Ω·m,2000Ω·m,*****Ω·m,采空区充水情况下电阻率由水决定,为10Ω·m。

采空区事故现场处置方案(二篇)

采空区事故现场处置方案(二篇)

采空区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事故特征1.1危险性分析,可能发生事故的类型在采空区工作平盘上作业,由于管理指挥不当、防护措施不力、挖掘机、装载机等机械设备在采空区上方运行,引发设备坠落损坏,人员伤亡,发生坍塌事故等。

1.2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的名称采场___M作业平盘发生采空区塌陷事故,危及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

1.3事故发生可能造成危害程度采场发生采空区塌陷事故,造成作业人员及设备被掩埋等,从而造成相关作业人员死亡和财产损失。

1.4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平盘有较大裂缝,发生小面积塌陷等征兆。

2.___机构及职责组长:现场值班矿领导及值班人员。

副组长:现场值班段领导成员:现场各个班组成员、现场工作人员。

职责:现场发生事故后,值班矿领导负责制定抢险救灾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指挥现场抢险救灾,处理突发___以及事故汇报,并启动相关的救援小组,进行救援行动。

现场灾难矿内无法处置的向上级汇报,上级指挥部判断灾情大小并___救援或向上一级汇报。

如果现场符合级别时应简化报告程序,直接通知到救护大队。

矿级指挥部及救援小组负责___全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演练,监督检查各系统应急救援过程。

3.应急处置3.1事故应急处置程序3.1.1及时汇报,汇报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现象、人员撤离与被困情况及人员所在具___置,现场是否进行抢险,有无灾害扩大的可能。

3.1.2积极抢救,根据生产指挥的命令立即切断作业平盘电源,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直接抢救。

3.1.3安全撤离,当发生采空区事故无法控制时,按照避灾路线立即安全撤离,找最近的路线撤到安全区域,并随时与生产指挥中心调度室联系告知人员撤离情况。

3.1.4妥善避灾,当无法撤离时,应采取自我保护措施,并发出求救信号。

3.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生产指挥中心调度室接到采空区事故汇报后,立即按照《神山煤矿采空区事故应急预案》中电话通知顺序通知矿领导和有关部门,指挥部根据灾情实际情况,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总指挥做出决定。

煤矿采空区工作总结

煤矿采空区工作总结

煤矿采空区工作总结
煤矿采空区是煤矿开采后形成的空洞地带,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工作环境。


这个地区工作需要具备坚强的意志和丰富的经验,同时还需要严格遵守安全规定和操作程序。

为了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对煤矿采空区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和反思。

首先,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煤矿采空区的危险性。

由于地下煤矿开采后形成的空
洞地带,存在着塌方、积水、有毒气体等多种危险因素。

因此,我们在工作时必须时刻保持警惕,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其次,我们要不断提高技术水平。

在煤矿采空区工作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
和丰富的经验。

我们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以应对工作中出现的各种突发情况。

另外,我们要加强团队合作。

在煤矿采空区工作需要密切配合,互相协助。


有团结一致,才能有效地完成工作任务,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最后,我们要加强对工作环境的管理和保护。

在煤矿采空区工作需要保护好环境,减少对地下资源的破坏,确保地下矿区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煤矿采空区是一个充满挑战的工作环境,需要我们具备坚强的意志和丰
富的经验。

只有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加强团队合作,保护好工作环境,我们才能在煤矿采空区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煤矿采空区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析

煤矿采空区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析

煤矿采空区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析摘要: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采取了一系列的防治措施,取得了良好成效。

不过,地质灾害防治任务艰巨,还需不断强化防治力度。

本文对煤矿采空区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危险;采空区;预测;地面塌陷引言煤矿采空区是在地下开采后的一些空洞区或空腔区,在一段时间后由于塌陷而形成的。

矿山的各种地质因素在井下开采引发地表变形中起到了不同的作用,使得地表变形的分析变得十分复杂,因此它的变形是区域性的静态变形监测,需要通过周期性定量、多次重复监测,求得其在整个观测周期内的累计变化量,并结合其他相关学科对其成因进行分析。

1煤矿采空区形成1.1我国煤炭资源开发情况能源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全。

我国能源资源禀赋特征鲜明,油气资源对外依存度高,煤炭作为我国存量最大、可靠性最高、经济性最好的能源,决定了我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将保持以煤为主的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

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2020年全国煤炭消费量增长0.6%,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56.8%,比上年下降0.9个百分点。

截至2020年底,全国煤矿数量减少到4700处以下。

煤矿的开采分为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

目前我国的煤矿基本上以地下开采为主,露天开采数量占全国的8%,产能占全国的17.8%。

1.2煤矿采空区形成过程煤矿采空区是指在煤矿作业过程中,将地下煤炭或煤岩石等开采完成后留下的空洞或空腔。

煤矿开采过程需要将地下煤炭资源开采运走,一般会在掘进过程中,采用类似道路上过山隧道方法,逐步打通地下煤炭所在位置到煤矿井口间的隧道,一般会将开采过程中遇到的矿石、煤炭等运送到地面,以便形成合理的运送和开采作业面,随着煤炭和其他矿石的不断运出,地下形成了煤炭采空区。

由于开采工艺和使用技术不同,煤炭采空区略有差别,一般会以煤矿井口为中心,向煤炭资源存储点形成采煤巷道,采煤巷道类似过山隧道的形状。

通常采煤作业完成后会留下的煤矿采空区,如需要继续向纵深开采,一般会对采空区进行适度加固,采用锚杆固定、木桩支撑等防护措施,一段时间内,煤矿采空区不会塌陷。

地下矿山采空区安全分析及其处理研究

地下矿山采空区安全分析及其处理研究

地下矿山采空区安全分析及其处理研究作者:任春芳陈俊智来源:《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年第32期摘要:本文对影响采空区稳定性的空区特征分析,论述了采空区顶板冒落的危害性,以兰坪跑马坪矿段采空区为例,对两种采空区处理方案进行分析比较,提出了比较合理的方案,为矿山的采空区处理及安全生产提供指导。

关键词:采空区,安全,特征分析,危害性,处理方案1 前言随着矿产资源向深部开采的不断进行,采空区的数量和体积也在不断地增多和增大,有可能引起大规模的地压活动,严重威胁采空区下部矿体开采的安全。

故采空区是影响矿山安全生产最主要的危害源之一,也是安全生产中的重大隐患之一。

采空区失稳是一个复杂的力学过程,国内外学者开展了大量相关研究工作[1-4]。

通过文献资料可知,以往研究成果多侧重于在现场分析上,采用经验的方法提出采空区的处理方法,而对于复杂空区从特征和危害性方面进行多方案对比研究相对较少。

2 影响采空区稳定性的空区特征分析(1)采空区的形状矿体几何形状特征的含义是矿体的相对尺寸和形状,与矿床的地质成因有关,有层状矿体、脉状矿体、扁豆状矿体及块状矿体等。

空区的几何形状与矿体的相似,不同形状的空区,其应力分布状态不同,容易破坏的部位也不同。

按照自然平衡拱理论,拱形空区要比平顶空区稳定。

(2)采空区的倾角不同倾角的矿体开采后形成的采空区破坏形式也不同,并对地表的影响是不同的。

缓倾斜矿体开采空区的中部顶板岩层一般因受压弯曲下沉,岩体暴露面受拉开裂破坏,并在空区两翼矿石或围岩接触面多受剪切破坏。

急倾斜矿体开采空区上盘棱柱体的向下滑移则多为剪切力的作用。

(3)采空区围岩的性质和地质构造弱面采空区围岩性质,特别是物理力学性质是影响采空区稳定和岩移的主要因素之一。

岩石性质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是岩体移动问题复杂化的主要原因。

地质构造弱面对空区两帮围岩的稳定性有很大影响,如断层、破碎带、层理、节理等大的地质构造弱而,将岩体切割成不同的几何形态,破坏它的连续性,强度大大减低。

非煤矿山地下采空区危险性分析

非煤矿山地下采空区危险性分析

非煤矿山地下采空区危险性分析【摘要】在非煤矿山采矿区,存在着诸多安全隐患,其中地下采空区是一种危险性非常大的安全隐患,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因此,对采空区的防治已成为矿山安全人员的主要研究课题。

本文主要对非煤矿山地下采空区危险性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

【关键词】采空区;空区治理;非煤矿山引言随着我国各种矿产资源的开采力度越来愈越大,形成的采空区越来越多,在以往没有对其进行有效处理,导致我国的地下采空区面积愈来愈大,埋下了诸多安全隐患。

1 非煤矿山地下采空区概述根据已有实践经验,采空区(空洞)对矿山安全生产的灾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对作业设备的危害。

当钻机、电铲、可移式破碎站、推土机、自卸车等作业设备正处于采空区(空洞)上部作业或停留时一,如果空区(空洞)上覆岩层突然垮塌,设备会倾覆或陷落于塌陷区,造成操作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等事故灾难。

(2)对作业人员和爆破作业人员的危害。

由于钻孔或塌落处会逸出有害气体,严重威胁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同时在爆破作业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己填充炸药早爆、采空区积聚的可燃气体被引爆等问题,对作业的人身安全造成很大影响。

(3)采空区(空洞)及陷落柱如果位于露天矿边坡附近、重要的运输通道附近,很可能造成边坡的滑坡,运输道路的中断,给露天矿的正常生产带来极大的危害。

(4)老空巷道对矿产巷道掘进的危害。

在原矿巷道掘进时,若与小窑巷道相遇,可能发生突水或有毒有害气体溢出等灾害,造成人员伤害、设备损坏等事故。

2 非煤矿山地下采空区危险性分析2.1地面崩塌地面崩塌所造成的危害是采空区危害中最为严重的一类,地下采空区变形、塌陷后,采空区上部覆岩层的应力平衡被破坏,导致岩层和地表移动,发展到一定程度便会使地表陷落,引发地表建筑物或其他设施下沉和倒塌,形成地表裂缝、塌陷坑。

地表陷落所形成的地表塌陷坑汇集地表水,当塌陷坑和井下巷道、采空区有水力联系时,塌陷坑内积水可能通过岩层断裂带进入地下,不仅增加井下排水负担,还有可能引起井下透水事故。

露天开采复杂采空区的危险性探测与分析

露天开采复杂采空区的危险性探测与分析
( a g n n d a tn ., L d,Gu n z o 1 6 3 Gu n Do g Ho g aBls i g Co t a g h u 5 0 2 ,Ch n ) ia
Ab ta t s r c :M a y g b n Da a s a n f e t d t e s f t n p o u t n n o s i b o h n mi ea f c e h a e y i r d c i .Pu o wa d t e e t g rs o tf r r O d t c i ik n b x l r t r o e a d C— S i h p n a tmi i g,a h e e o d e f c u i g a y a y a p yn y e p o a o y h l n AL n t e o e c s n n c iv d a g o fe td r e r b p l i g n
第 2 卷 第 1期 1
21 0 2年 1月
中 国 矿 业
CH I NA I NG AGAZI M NI M NE
V0. 1 21,N O .1
J n 2 1 a. 02
露 天 开采 复 杂 采 空 区的危 险性 探 测 与 分析
叶图强,陈晶晶,王 铁
( 东宏 大爆 破股 份有 限公 司 ,广 东 广 州 5 0 2 ) 广 1 6 3
摘 要 :广 东 大 宝 山 矿 存 在 地 下 采 空 区 ,隐 患 较 多 ,严 重 危 及 矿 山安 全 生 产 。结 合 实 际工 程 实 例 ,
提 出 了在 采 空 区塌 陷 区 内利 用 超前 勘 探 孔 并 辅 以三 维 激 光 探 测 仪 进 行 安 全 探 测 ,经 过 近 一 年 的施 工 取 得 了 一 定 的效 果 ,对 后 续 工 程 的顺 利 开 展 和 类 似 工 程 借 鉴 意 义 。 关 键 词 :采 空 区 ;勘 探 孔 ;三 维 激 光 扫 描 仪 ;安 全 分 析 中 图 分 类 号 :T 3 6 D 2 文 献 标 识 码 :B 文 章 编 号 :10 —4 5 (0 2 1 0 7 3 0 4 0 1 2 1 )O —0 8 —0

采空区风险分析报告

采空区风险分析报告

采空区风险分析报告1. 简介采空区指的是在矿山开采过程中,矿石被采出后所留下的空间。

采空区的存在对矿山运营和周边环境构成了一定的风险。

本报告致力于分析采空区的风险,并提供相关措施以降低风险。

2. 风险分析方法2.1 数据收集和整理首先,我们通过收集和整理矿山开采过程中的相关数据来进行风险分析。

数据包括但不限于:矿山的地质信息、矿石的开采方式和量、采空区的大小和位置等等。

2.2 风险识别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可以识别出潜在的风险点。

这些风险点可能包括但不限于:采空区的塌陷、地面沉降、地下水位变化、爆炸和火灾等。

2.3 风险评估对于识别出的风险点,我们需要进行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根据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来评估其严重程度。

可能性可以根据历史数据和矿山开采的情况来估计,影响程度可以通过对矿山运营和周边环境的影响进行评估。

2.4 风险控制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风险。

风险控制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加强采空区监测和防护、调整开采方式、建设相应的排水和通风设施等。

3. 常见的采空区风险3.1 采空区塌陷采空区塌陷是指由于采空区支撑体的塌落导致地表发生塌陷。

这种风险对矿山运营和周边地区的安全构成威胁。

3.1.1 风险识别通过对采空区支撑体的状况和矿山地质的分析,可以识别出采空区塌陷的潜在风险。

3.1.2 风险评估根据采空区的大小、位置和支撑体的状况来评估采空区塌陷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

3.1.3 风险控制采取加强采空区监测、设置支撑体和实施适当的排水措施等风险控制措施来减少采空区塌陷的风险。

3.2 地面沉降地面沉降是指由于采空区的孔隙水和地下水的流失导致地面下陷。

地面沉降可能导致建筑物的损坏和地下水资源的流失。

3.2.1 风险识别通过对地下水位的变化和地表沉降的分析,可以识别出地面沉降的潜在风险。

3.2.2 风险评估根据地下水位的变化和地表沉降的程度来评估地面沉降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1003—5923(200504—0127—03地下采空区危险性及其分析郑怀昌1’2,李明1。

2(1山东理工大学资环学院,山东淄博255049;2北京科技大学,北京100083摘要:提出了采空区危险性分析的工砟程序,危害分类,以能量意外转移论定量探讨大规模采空区可能的风险严重程度.分别探讨了各种危害最大可能释放的能量的确定;进而探讨了采空区危险性综合分析。

关键词:采空区;固有危险;辩识;能量中图分类号:TD3253文献标识码:A矿产资源地下开采留下了大量的采空区,特别是一些国有矿山周边的不明采空区,是影响矿山安全生产最主要的危害源之一“1;非法、无规划开采形成的采空区,由于其采矿空间的不确定性、信息的不完备性等特点加大了采空区处理与控制难度,对主采矿山构成了巨大威胁。

如广西大厂矿区在不到5km2的范围内,已有450万m3末充填采空区;甘肃白银厂坝铅锌矿矿区存在大量难以确定的民采空区”1,然而,由于采空区危害的表现形式复杂多变,同时许多危害发生的机理研究还不够深入,采空区危害研究缺乏系统性等,对采空区这种重大危险源的评价无町靠的依据,不利于该类隐患的防灾.减灾研究;本文试图从能量意外转移(释放理论,探讨采空区危险性的分析方法。

1地下采空区危险性分析工作程序地下采空区危险性分析的难点在于许多因素的不确定性和隐蔽性,首先是确定矿III是否存在采空区危害问题;从技术角度看,矿山对自己的生产形成的采空区的分布和初始形态应是清楚的,而对其以后的发展变化情况往往由于通道堵塞等原因难以准确把握;尤其是对于后三种采空区(溶洞的分布情况与形态的信息很少。

因此,开展采卒区危险性分析必须在准确掌握采空区的有关信息的基础上进行。

建议采空区危险性分析工作程序如下:(1采空区探测与调查。

准确探测并调查采矿影响区范围内采空区的分布、状态、塌陷情况、充水情况等;(2采空区危害分类。

综合矿山地质、开采技术条件、技术方法等确认矿山可能的采空区危害类型及其可能的影响范围;(3采空区危险性确定。

根据采空区规模、性质等确定一旦采空区危害产生,可能造成的最大风险程度;(4采空区危险性综合分析。

选用恰当的评价模型综合评价采空区的危险性。

2采空区探测技术与调查如前所述,对矿山安全生产可能构成影响的采空区(含溶洞种类很多,因此,要准确评价采空区危害首先应明确采空区的准确情况;然而由于历史、现实技术等方面的原因,矿山企业连自己开采形成的采空区的确切情况都未必准确掌握,由于复杂的应力一应变关系和开采工作面的不断推进,原来稳定的采空区可能已部分或全部垮落,采空区的范围可能已扩大,采空区内可能己积水等等;尤其危险的是由于历史的断续,过去形成的采空区无资料可查,其对于矿山的危害相当大。

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因民采矿山的蚕食,使国营矿山周边甚至内部的开采条件急剧恶化;矿山生产失去安全保障。

国内近年来在利用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查明地下采空区方面作了大量的T作,发展了多种方法,如瞬态瑞利波法、地质雷达、弹性波cT、超声成像测井等,有些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随着我国物收稿日期:2004—12—19作者简介:邵怀昌(1964一,山东省百莲县人,副教授,北京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长期从事矿床开采与矿山安全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2005№4・127万方数据探技术测量精度和信息处理速度的提高,工程物探越来越成为探明地下采空区的一项重要勘探手段”。

国外采空区探测技术主要以物探为主,而国内目前探测采空区主要还是靠钻探;它一方面,因勘探周期长、费用高,影响了对其使用的范围,另一方面,在探测象民采矿这类位置不清的采空区,钻探技术有很大局限性。

但目前国内使用的物探手段,在探测精度、采空区空间形态探测等方面还需进一步提高,因此利用地球物理勘探技术进行采空区定位与范围探测,钻探技术与激光测量技术结合,或钻探与彩色钻孔地势系统结合,增加探测所得信息量和准确程度”o。

以确保探测结果的可靠性。

3地下采空区危害类型根据系统安全理论,发生采空区危害,主要是物的不安全状态造成的;作为矿山地下开采的伴生物,对采空区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不但是多种矿山地质灾害的直接诱发因素,同时对矿山日常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造成许多影响。

采空区可能造成的危害包括直接影响矿山安全生产和间接影响矿山和社会人员、财产安全两方面。

见表1。

金属、非金属矿山由于矿种多,开采条件差别大,开采技术参差不齐,造成了进行共性研究的困难。

表1采空区危害种类、发生原因、影响范围4采空区危害程度确定根据表1采空区危害种类、发生原因、影响范围的划分分别探讨各类危害的最大影响。

4.1冲击气浪最大风速的确定大规模采空区垮落危害中,以冲击气浪危害最大。

准确地预测采空区顶板大面积垮落所形成的冲击气浪的风速是很困难的,因为在采空区顶板垮落过程中存在许多的不确定因素。

如顶板是整体垮落还是先部分垮落,在先部分垮落时,初次垮落的顶板面积及垮落持续时间难以准确确定;初次与后续垮落间的时间间隔;后续垮落中,同时垮落顶板面积及该面积的顶板垮落持续时间等。

文献[5]提出了用“打气筒”和“绕流”模型分析采空区顶板垮落产生冲击气浪的计算。

完全的“打气筒”型垮落是不存在的,但该模型给出了采空区顶板垮落产生冲击气浪的最大风速;一般情况下,只有顶板整体性较好,且矿柱在短时间内发生快速连锁式破坏才会出现,顶板整体式垮落,即“打气筒”型垮落。

以“打气筒”型垮落探讨冲击气浪最大风速来表达冲击气浪的危害。

4.2矿震危害确定-128・2005.№4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矿震危害是采空区垮落岩石机械冲击和冲击气浪及岩爆的综合体现,应将三个作用的能量累加,即E。

=E。

+E。

+E6式中E。

——冲击气浪作用在物体上的动能;E。

——顶板垮落作用对底板的机械冲击能量;B——岩爆释放的弹性能。

矿震的破坏动能可以参照文献[8]确定。

4.3突水危害突水危害主要取决于采空区蓄水量、采空区与工作面相对位置(特别是相对高度、可能的突出方式、矿山最大排水能力、采空区蓄水量的水质等;为确保安全措施的可靠性,在衡量突水危害时以最不利状态考虑,即采空区突水以最大可能涌出;可能发生的水流冲击和淹没的地下空间。

4.4自燃危害存在自燃倾向的矿山,采空区内发生自燃的原因是采空区内因通风不畅而导致热量积蓄、温度上升造成的,可采用模拟计算和实测确定其易发性;模拟计算是通过计算具有氧化性的矿、岩临空面面积乘以单位面积反应速度然后乘以反应放热量,假万方数据设空区边壁是完全隔热的,就可计算采空区内温度升高导致自燃的时间;以采空区着火面积及空区内可燃矿物性质、数量综合表达采空区火灾危害。

4.5串风损失由于采空区的存在,导致矿山由于新鲜风流进入采空区而损失,且造成需风地点空气质量下降,不但降低通风效果。

这个损失可用进入空区的风量占总风量的比例来体现。

4.6岩爆危害岩爆产生的能量计算见参考文献[9]。

4.7地面崩塌危害地面崩塌危害是多方面危害的综合体现,主要包括受体特征:崩塌区内居民密度、房屋结构、工农业及交通运输设施、水体分布情况及等级;和崩塌强度:崩塌面积和最大及平均崩塌深度和持续时间,分别以s。

、皿、R,、巩衡量采空区崩塌强度。

4.8山体滑坡山体滑坡危害和地面崩塌危害是一致的,受体特征主要包括:滑坡体上及其影响范围内居民密度、工农业及交通运输设施、水体分布情况及等级;山体滑坡强度主要用滑坡体体积衡量。

5采空区危险性综合分析传统的危险源危险性分析模式采用分级评价方法,无论是Down公司的火灾爆炸指数还是目前我国重大危险源辩识评价办法都是采用分级评价与管理,这对于政府宏观管理是可行的,但对于企业研究安全措施,改进设计、管理方法指导意义不大。

因此采用绝对量评价危险源的危险性针对性强,有利于企业有针对性采取措施降低危害程度。

如以能量法评价采空区的各种危害强度,便于指导防灾措施的设计与实施:根据采空区垮落形成冲击气浪的最大风速,可指导密闭墙设计的厚度及强度;根据采空区突水量设计矿山最大排水及防水门设计等。

这样在综合评价采空区危害时就要按危害发生的同时性、能量的可叠加性分别综合,对于不可能同时发生或即使同时发生也不至于产生危害叠加效应的单独评价。

基于以上思想,对于采空区的危险可做以下综合分析:(1对于可能同时并发发生的危害,破坏能量叠加;(2对于不可能同时发生的危害分别计算其危害能量。

参考文献:[1]国家安全牛产监督管理局国家安争生产科技发展规划(2∞4—2010[R].北京:国家安全生产髓督管理局,2004.[2]鲍爱华,论金属矿山安全隐患的辩识与控制[J]采矿技术,2003.3(2:23—25.[3]林连宝.紫金山金矿地下转露天开采采空区围岩工程地质特征及危害控制[J].有色矿山,2003,(2:10—14[4]童立元.高速公路下伏采空区问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23(7:1198—1202[5]任奋华.大采空区覆岩破坏高度测控试验分析[J]西安科技学院学报,2004,24(1:9—11[6]陈庆凯采空区顶板冒藩防治技术措施的研究[J].金属矿山,2002,(10:7—13[7]钱新叫,陈宝智危险辨识与安全分析[J]劳动保护科学技术,1994.(6:7一lO.[8]钱新明,陈宝智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与控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1994,4(3:16—21[9]方建勤冒落矿震动能释放及其破坏性研究[J]矿冶工程, 2004,24(3:12—15[10]郭然有岩爆倾向硬岩矿床开采理论与技术[M]北京:冶金11啦出版社2003.(上接第126页5结语本文将巷道围岩视为多孔介质,考虑地下水渗流作用的影响,应用弹性力学理论以及粘弹性蠕变理论,得到了含有孔隙压力的Bu体蠕变的数学模型,以及不同岩石蠕变的应变、应变率、位移、位移速率的解析解。

由此可得出:(1巷道围岩的孔隙水压力是影响巷道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2巷道围岩中应力分布不随时间变化,而应变、位移随时间发展而增大。

(3巷道刚开挖(z=0时,岩体位移速率最大,然后随时问发展而逐渐减缓,最终趋近一稳定值。

参考文献[1]康健,胡耀青矿山地下工程施工中水害预测与防治[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1,20(6:758—760.[2]王连国,宋扬煤层底板突水自组织临界特性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2,21(8:1205—1208.[3]孔祥言高等渗流力学[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杜,1999[4]粱冰,孙可明,薛强地下工程中的流一固耦合『口J题的探讨[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0(2:129—134.[5]白矛,刘天泉.孔隙裂隙弹性理论做应用导论[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9.[6]李敬元,李子丰渗流作用下井筒周围岩石弹塑性应力分布规律及井壁稳定条件[J]工程力学,1997,14(2:131—137[7]凌贤长.岩体力学[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8]谢和平岩石力学[M].北京:科技出版社.2004矿山压力与顶扳管理2005№4・129万方数据地下采空区危险性及其分析作者:郑怀昌, 李明作者单位:山东理工大学,资环学院,山东,淄博,255049;北京科技大学,北京,100083刊名: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英文刊名:GROUND PRESSURE AND STRATA CONTROL年,卷(期:2005,22(4被引用次数:4次参考文献(10条1.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安全生产科技发展规划(2004-2010 20042.鲍爱华论金属矿山安全隐患的辩识与控制[期刊论文]-采矿技术 2003(023.林连宝紫金山金矿地下转露天开采采空区围岩工程地质特征及危害控制[期刊论文]-有色矿山 2003(024.童立元高速公路下伏采空区问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期刊论文]-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4(075.任奋华大采空区覆岩破坏高度测控试验分析[期刊论文]-西安科技学院学报2004(016.陈庆凯采空区顶板冒落防治技术措施的研究[期刊论文]-金属矿山 2002(107.钱新明.陈宝智危险辨识与安全分析 1994(068.钱新明.陈宝智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与控制 1994(039.方建勤冒落矿震动能释放及其破坏性研究[期刊论文]-矿冶工程 2004(0310.郭然有岩爆倾向硬岩矿床开采理论与技术 2003引证文献(4条1.张洪训不稳固岩层地质灾害机理及对策研究[期刊论文]-采矿技术 2010(32.吴世剑.郭忠林.管恩吉采空区事故分析及处理技术[期刊论文]-现代矿业2009(13.徐江.崔栋梁.陈琪金属矿山采空区处理方法综述[期刊论文]-黑龙江冶金2007(44.刘宗燕矿山冲击性动力灾害危险性分析方法及其应用[学位论文]硕士 2007本文链接:/Periodical_ksylydbgl200504052.aspx授权使用:中国科技大学(wfzykjdx,授权号:aeee85dc-23a3-42f9-a798-9e4b0108cf44下载时间:2010年12月13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